[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阅读答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竹之始生,一寸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 既 心 识 其 所 以 然 而 不 能 然 者 内 外 不一 心 手 不 相 应 不 学 之 过 也 故 凡 有 见 于 中 而 操 之 不 熟 者 平 居 自 视 了 然 而 临 事 忽 焉 丧 之 岂 独 竹 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②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注释】①蜩(tiáo)腹蛇蚹(fù):蝉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蚹。②扫取:画得。③箨(tuò)龙:笋。

16.文中划线部分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C.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D.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读书者与之 与:赞同 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C.苏子辩矣 辩:辩驳 D.废卷而哭失声 废:放下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画者乃节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赂秦而力亏

C.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予为徐州

耳得之而为声

D.因为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余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怀念之情。

B.文中写到袜材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之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

D.本文为悼念亡友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映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

参考答案:

16.D 17.C 18.A 19.C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 轼

竹之始生,一寸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①,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 既 心 识 其 所 以 然 而 不 能 然 者 内 外 不一 心 手 不 相 应 不 学 之 过 也 故 凡 有 见 于 中 而 操 之 不 熟 者 平 居 自 视 了 然 而 临 事 忽 焉 丧 之 岂 独 竹 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②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③。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注释】①蜩(tiáo)腹蛇蚹(fù):蝉腹上的横纹,蛇腹上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蜩腹蛇蚹。②扫取:画得。③箨(tuò)龙:笋。

16.文中划线部分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C.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D.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读书者与之 与:赞同 B.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C.苏子辩矣 辩:辩驳 D.废卷而哭失声 废:放下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今画者乃节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赂秦而力亏

C.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予为徐州

耳得之而为声

D.因为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余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开头引述了文与可的一大段画论。作者意在通过对文与可绘画理论的推崇来表达自己对文与可的怀念之情。

B.文中写到袜材萃于子万尺竹之辩太守馋笋等,这些调侃打趣戏笑,恰好反映了作者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深挚感情。

C.文中叙写文与可拒人求画、以绢为袜和转荐他人之事,表现了文与可的淡泊率真。作者是在颂扬文与可的道德人品。

D.本文为悼念亡友之作,可第二段尽是戏笑,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是以乐写哀,与下文的哀哭映照,更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收到了倍增其哀的效果。

参考答案:

16.D 17.C 18.A 19.C


相关内容

  • 2014中考物理压轴题
  • 中考试题库 全国中考真题 中考复习题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中考知识点库 一模试题 二模试题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数学天天练 初中电子教材 初中电子教案 初中电子课件 文章列表 标题形式 2013-05-242013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压轴题及答案 请下载附件: <201 ...

  • 国培计划语文模块三阅读测验答案
  • 国培计划 语文 模块三 阅读测验答案 1.(单选题)汉字识写兴趣的培养难以通过如下途径实现:选择一个答案 a. 与写话.习作的结合 b. 与阅读的结合 c. 科学的分析字理 d. [正确]与反复书写结合 2.(单选题)云南马普是一种:选择一个答案 a. 云南方言 b. 不好的习惯 c. [正确]地方 ...

  • 课外阅读100题
  • 完整资料来自: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含答案<母爱是一根穿针线>[001] New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含答案<巡道工的故事>[002] New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含答案<钱被刮跑以后>[003] New 小学语文阅读题精选含答案<我爱家乡的秋夜>[004] ...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 初中语文国培计划模块二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b. [正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2.(多选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

  • 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 篇一: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二: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三: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篇四:浅春深喜阅读答案 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读一读小说阅读网,核舟记阅阅读读答案,浅婚深爱全文免费阅读,浅阅读,艳福不浅全文阅读,浅婚深爱全文阅读,何需清浅全文免费阅读,浅春深喜阅读答案,何需清浅全文在线阅读 图节馆建设2 ...

  • 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0篇(含答案)
  • 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共16篇) 目录 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1 . ............................................................................... 2 六年级英语阅读理解题及答案2 . .......... ...

  •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 小学语文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阅读是学生搜集课外知识.储存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短文阅读分析题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随着短文阅读题目在试卷中比重的增大,主观题的测试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看到许多学生拿着试卷一筹莫展,我很想再唠叨几句关于小学语文短文阅读的答题技 ...

  • 花儿努力地开阅读答案
  • 篇一:花儿努力地开阅读答案 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赞一个赞(0)2014-08-16 18:23:21 ●我也要点评(点评每获得5个赞,奖励10个魔豆!每周还有机会获得vip特权哦!) 魔方格作文网针对本篇<花儿努力地开>提供如下关于记叙文.写景作文的写作指导,希 ...

  • 生命比美丽更重要阅读答案
  • 篇一:生命比美丽更重要阅读答案 篇二:生命比美丽更重要阅读答案 篇三:生命比美丽更重要阅读答案 "生命比美丽更重要"的理解啊.具体点, "生命比美丽更重要"的理解啊.具体点, 政治莫祭01422014-11-10 lz怎么这么懒呢.搜点生命重要的什么文章再找些 ...

  • 薛逢[猎骑]阅读练习及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猎骑 薛逢① 兵印长封入卫②稀,碧空云尽早霜微. 浐川桑落雕初下,渭曲禾收兔正肥. 陌上管弦清似语,草头弓马疾如飞. 岂知万里黄云戍③,血迸金疮卧铁衣. [注]①薛逢,晚唐诗人.②入卫,入京守卫.③黄云戍,唐代驻防边境的军事机构的名称.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