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性

论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性

闻捷是我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作为一名优美的抒情歌手,50年代初就以诗集《天山牧歌》中健康活泼、富有情趣的情歌,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新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他对叙事长诗的繁荣发展也做了贡献。《复仇的火焰》以广阔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现实斗争、富有色彩的风情民俗的描绘,以及浓重的抒情手法,成为中国新诗史上少有的一个民族翻身觉醒的史诗。

抒情是诗人通过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深刻感受和激情的抒发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的常用手法。叙事则是借用人叙事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是表象,抒情往往是上一层次的目的,而造境和表意乃是更上层次的根本目的。成功的作品中无论叙事还是写景色过程,必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在闻捷的抒情诗中则鲜明地体现了这点。

闻捷的抒情短诗都带有叙事性的特点,这与他曾作过新闻记者的经历分不开。……闻捷是以“诗人的激情”来写新闻报导的。在新疆分社工作时,将一些余下没有发表的十分动人的新闻报导,加以改造,重新创作,改写成诗。

闻捷的代表作《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作者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聚居在天山脚下、和硕草原、吐鲁番盆地和博斯腾湖畔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这些抒情诗,深入到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

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因素常常包含了事件的描述或对场面的描绘,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绘,对事件的时间顺序呈现运用倒叙、顺叙的手法或设置悬念,使诗中充满叙事性。

如:《苹果树下》 。叙事性,是这首诗作最为显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轮换,“姑娘”和“小伙子”的爱情故事从春天到秋天在时间中逐步展开,他们的爱情,也正如“苹果”一样,由春天的“花苞还没有开放”而至夏天的“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终于在秋天走向了成熟——那“淡红的果子压弯了绿枝”。爱情的萌动与走向成熟、季节的轮换和苹果的生长,几乎是一个平行的过程,这样,两个年轻人的情感生长于亲切甜美的自然之中,诗作对爱情的“叙事”就变得不那么单调而富有生机、饶有情趣,这也是该作艺术构思最为巧妙的方面。

诗作对爱情的“叙事”造成了悬念,“小伙子”的热烈、唐突、执着与憨厚,“姑娘”的纯真、懵懂、气恼、羞涩与后来的相思,以及二者心理与感情活动的富有喜剧性的“错位”,使得全诗笼罩上了一层轻松活泼的喜剧性氛围,从而也反映了当时的新疆各族人民欢快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作运用倒叙手法,以一对青年男女爱情结出果实开篇,追叙了他们从春到秋的恋爱过程,细致地描绘了初恋时惶惑而又甜蜜的心境,通过“枝头的花苞还没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别用歌声打扰我”、“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有句话你怎么不说”等诗句,

充分展示出小伙子热烈追求的急切心情和姑娘由误解到萌动感情的心理变化过程。

又如:《晚归》, 在这宁静的九月黄昏/草原上飘荡来一朵白云/那是牧人们归来了/赶着心爱的羊群 诗人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兴旺的草原一片绚丽的黄昏景色后,接着状写了牧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 牧人们赶着羊群/ 歌抒自己的心情/我们的羊呀合了群/ 我们的人呀齐了心……最后诗人以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作结:牧人们跟着妻子回去了/暮色笼罩住口对青年人/巡夜的老爷爷打趣地问/你们哪天搬进一个帐篷/ 诗人将牧人那种宁静、幸福的心境,将青年那彼此爱慕的心情,全部融入了这一幅幅恬静、幽美、谐和的草原晚景之中。牧歌情调极浓,仿佛一切都置于和平、恬静的理想乐园之中。

把炽热的感情熔铸在诗人这种特有的细腻传神的心理描绘中,在闻捷的爱情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赛马》描写的是一对恋人赛马时的情景,生动、真实地传达出了一位热恋中的姑娘的心情: 马呵走慢一点/马呵靠扰一点/我心爱的人呵/有许多知心话要谈

对于叙事诗应做到叙事和抒情的结合,这毋庸置疑,但对于纯粹的抒情诗要有叙事的成份,却并非每一位诗人都具有的特色。在当代很少有人在单纯的抒情诗中夹入叙事的成份,而闻捷那种大量的,写得最为成功的抒情诗里,却往往带着叙事的成份(抒情诗里融入叙事成份在《诗经》中有所体现)。以闻捷著名的抒情诗《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等组诗来看,差不多每一首抒情诗都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或生活片段场景。虽然这种叙事性的抒情短章有时很难严格区分究竟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但闻捷的这种具有强烈的叙事性色彩的抒情诗说明,在诗歌创作中,好的作品叙事与抒情往往是不能严格区分开来的,叙事与抒情的紧密交融往往更能在诗歌创作中处理好“意于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

论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性

闻捷是我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作为一名优美的抒情歌手,50年代初就以诗集《天山牧歌》中健康活泼、富有情趣的情歌,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了新生活的理想与追求。他对叙事长诗的繁荣发展也做了贡献。《复仇的火焰》以广阔的历史背景、复杂的现实斗争、富有色彩的风情民俗的描绘,以及浓重的抒情手法,成为中国新诗史上少有的一个民族翻身觉醒的史诗。

抒情是诗人通过对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深刻感受和激情的抒发来反映现实生活。它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展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情感的常用手法。叙事则是借用人叙事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叙事是表象,抒情往往是上一层次的目的,而造境和表意乃是更上层次的根本目的。成功的作品中无论叙事还是写景色过程,必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在闻捷的抒情诗中则鲜明地体现了这点。

闻捷的抒情短诗都带有叙事性的特点,这与他曾作过新闻记者的经历分不开。……闻捷是以“诗人的激情”来写新闻报导的。在新疆分社工作时,将一些余下没有发表的十分动人的新闻报导,加以改造,重新创作,改写成诗。

闻捷的代表作《天山牧歌》的抒情诗大都有简单的“情节”,作者把生活事件和画面提炼得单纯、和谐,并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聚居在天山脚下、和硕草原、吐鲁番盆地和博斯腾湖畔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情景,抒发对于新生活的浓烈情思。这些抒情诗,深入到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的内心世界,揭示他们因生活剧变而在思想感情中萌发的新的因素:对祖国的忠诚,创造新生活的热望,以及纯真的爱情。

闻捷抒情诗中的叙事因素常常包含了事件的描述或对场面的描绘,对人物心理的细致描绘,对事件的时间顺序呈现运用倒叙、顺叙的手法或设置悬念,使诗中充满叙事性。

如:《苹果树下》 。叙事性,是这首诗作最为显著的特点。随着季节的轮换,“姑娘”和“小伙子”的爱情故事从春天到秋天在时间中逐步展开,他们的爱情,也正如“苹果”一样,由春天的“花苞还没有开放”而至夏天的“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终于在秋天走向了成熟——那“淡红的果子压弯了绿枝”。爱情的萌动与走向成熟、季节的轮换和苹果的生长,几乎是一个平行的过程,这样,两个年轻人的情感生长于亲切甜美的自然之中,诗作对爱情的“叙事”就变得不那么单调而富有生机、饶有情趣,这也是该作艺术构思最为巧妙的方面。

诗作对爱情的“叙事”造成了悬念,“小伙子”的热烈、唐突、执着与憨厚,“姑娘”的纯真、懵懂、气恼、羞涩与后来的相思,以及二者心理与感情活动的富有喜剧性的“错位”,使得全诗笼罩上了一层轻松活泼的喜剧性氛围,从而也反映了当时的新疆各族人民欢快向上的时代精神。诗作运用倒叙手法,以一对青年男女爱情结出果实开篇,追叙了他们从春到秋的恋爱过程,细致地描绘了初恋时惶惑而又甜蜜的心境,通过“枝头的花苞还没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别用歌声打扰我”、“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有句话你怎么不说”等诗句,

充分展示出小伙子热烈追求的急切心情和姑娘由误解到萌动感情的心理变化过程。

又如:《晚归》, 在这宁静的九月黄昏/草原上飘荡来一朵白云/那是牧人们归来了/赶着心爱的羊群 诗人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兴旺的草原一片绚丽的黄昏景色后,接着状写了牧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 牧人们赶着羊群/ 歌抒自己的心情/我们的羊呀合了群/ 我们的人呀齐了心……最后诗人以富有生活情趣的场面作结:牧人们跟着妻子回去了/暮色笼罩住口对青年人/巡夜的老爷爷打趣地问/你们哪天搬进一个帐篷/ 诗人将牧人那种宁静、幸福的心境,将青年那彼此爱慕的心情,全部融入了这一幅幅恬静、幽美、谐和的草原晚景之中。牧歌情调极浓,仿佛一切都置于和平、恬静的理想乐园之中。

把炽热的感情熔铸在诗人这种特有的细腻传神的心理描绘中,在闻捷的爱情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如《赛马》描写的是一对恋人赛马时的情景,生动、真实地传达出了一位热恋中的姑娘的心情: 马呵走慢一点/马呵靠扰一点/我心爱的人呵/有许多知心话要谈

对于叙事诗应做到叙事和抒情的结合,这毋庸置疑,但对于纯粹的抒情诗要有叙事的成份,却并非每一位诗人都具有的特色。在当代很少有人在单纯的抒情诗中夹入叙事的成份,而闻捷那种大量的,写得最为成功的抒情诗里,却往往带着叙事的成份(抒情诗里融入叙事成份在《诗经》中有所体现)。以闻捷著名的抒情诗《天山牧歌》、《吐鲁番情歌》等组诗来看,差不多每一首抒情诗都有一段小小的故事,情节或生活片段场景。虽然这种叙事性的抒情短章有时很难严格区分究竟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但闻捷的这种具有强烈的叙事性色彩的抒情诗说明,在诗歌创作中,好的作品叙事与抒情往往是不能严格区分开来的,叙事与抒情的紧密交融往往更能在诗歌创作中处理好“意于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


相关内容

  • 当代文学重点
  • 当代文学重点 建国以来三次批判运动 一. 内容: 1.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A .时间:1950-1951 B .内容:对电影<武训传>里折射出我国思想文化界严重混乱进行批判. C .影响:①批判远远大于电影本身,是对电影文化领域的一次整顿. ②发出要求知识分子特别是文艺 ...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昆剧<李慧娘>的作者是( B ) A.吴晗 B.孟超 C.曹禺 2.<贫贱夫妻>的女主人公是( B ) A.钟台妹 B.钟平妹 C.刘淑华 3.<于无声处>的作者是( C ) A.柯岩 B.刘心武 C.宗 ...

  • 当代文学的定义
  • 当代文学的定义 传统定义:1949年以来的大陆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迄今为止还在发展着的文学) 时间局限:以1949年为时间点来划分现.当代文学,新中国成立,政治意味并不能反映文学的发展状况. 空间局限:以大陆文学为研究对象,把台港澳文学排除在外. 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及发展概况 三分法 a:1949- ...

  • 自考论文题目
  •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一).美学 1.论自然美 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 3.论优美 4.论崇高 5.悲剧理论研究 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 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 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 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书法美学.服饰美学.广告美学等 10 ...

  •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简介
  • 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一.自考生毕业论文选题指南 16.文学作品与宗教关系研究 (一)美学 1.论自然美 2.生活丑与艺术美关系研究 3.论优美 4.论崇高 5.悲剧理论研究 6.市场经济与美学研究 7.文学作品美学风格研究 8.丑的美学意义研究 9.应用美学研究,如园林美学. 书法美 ...

  • 中国的诗歌
  • 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颂&q ...

  • 中外文学史
  • 华中师范大学中外文学史考研辅导班讲义 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一.文学思潮与运动★★★★ 1.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猛烈批判与抨击.矫枉过正的文化策略.理论的全面批判与 实际的不可能)★★ 2.文学革命的成绩(白话文.思潮流派.理论建设与创作成就) 3.文学论争 ...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15
  •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8年04月20日 08:17:10 作者: xixibaobei_cici 一,现代汉语 1,论熟语词 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 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 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 ...

  • 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 2.现当代诗歌的发展及特点 (总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2)形式上的探索 (3)著名诗人与作品 (分说) (1)题材紧密结合时代需要和气氛 ① 五四前后的呐喊与呻吟 闻一多 <死水> 徐志摩 <再别康桥> (闻.徐是新月派的代表) 郭沫若 <女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