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顽固_的思想_罗兰_巴特_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_读书心得

罗兰! 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读书心得

胡璟, 孙博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430064)

顽固 的思想

∃∃摘要:罗兰! 巴特在文学领域特别是叙事学方面留给了后人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他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 适宜任何材料, 存在于任何地方, 他还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 在阅读过程中我有几点自己的感想, 即关于叙述单位的分类更加突出结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物结构模式更加完整自足的认知, 同时也提到了叙事学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叙事学; 三个层次; 认识和感想; 发展中国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 02

(1) 关于叙述单位的分类更加突出结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巴特对于叙述单位的划分十分细致, 大类中又进一步划分出子类, 并将各自的概念和功能论述的十分清晰。巴特首先将叙述单位根据其功能分为功能类和迹象类两大类, 第一类功能相当与普罗普所说的功能, 属于分布性质, 其相关单位是在同一层次上并且其含义能够在同一层次上得到解释; 第二大类迹象类功能属于归并类性质, 其本身具有模糊性但对故事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必须过渡到高一级的层次(人物行为或者叙述) 去, 迹象的含义才能得到解释。同时巴特指出, 功能和迹象所包含的传统的区别在于 功能包含换喻关系, 迹象包含隐喻关系; 前者与行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 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人们对于它的讨论早就开始了, 像柏拉图著名的 二分说 , 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 李斯特、洛克哈特、亨利? 詹姆斯、福斯特和马克? 肖尔的 叙述视点 成为了小说批评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1966年, ∀交流#杂志第8期以 符号学研究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为标题发表的专号宣告了叙事学的正式诞生。而我们今天叙事说的社会主角罗兰! 巴特正是在这一专号上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为以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这篇论文中, 巴特总结前人成果, 并阐发了自己独特而顽固的观点。

为的功能性相符合, 后者与状态的功能性相符合。

巴特又将这两大类分出两子类叙述单位, 他将功能类的单位依据其重要性分为核心单位 在叙事作品中用来打开或者结束一个未定的局面; 第二类称为催化类 起补充作用, 不断的触发话语的语义张力。关于迹象类单位, 巴特又将其细分为迹象类单位和情报类单位, 前者表示性格、感情、气氛和哲理等含蓄性的所指, 后者用来识别身份和定时定地。巴特特别指出, 催化、迹象和情报成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核心的扩展。

(2) 关于人物结构模式更加完整自足

关于叙事学的定义在前辈的讨论中有很大的出入,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 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这样说来,

1巴特的三个层次

巴特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 适宜任何材料, 存在于任何地方, 除了文学作品以外, 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和会话, 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是不能因为叙事的普遍存在而忽视叙事作品的结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巴特在此将语言学本身作为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式。

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 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3属于全世界的叙事学

在文学里,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共通的, 它属于全世界的人民。叙事学也不例外。在80年代中期, 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

认真的读完这篇导论的确需要耗费一段时间, 尽管它的篇幅

2对于几个具体问题的认识和感想

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虽然篇幅不太长, 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但其中有些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下面我就几个具体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不长, 但论述逻辑谨慎严密、条理清晰, 从文学角度定义无疑是神圣的。罗兰! 巴特所留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那么简单, 而是文学领域中的一整套 顽固 的思想。(下转第23页)

的因果式线性结构表现了导演骨子里作为东方人的内涵。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或心理活动为叙述动力, 而是集中于对事件的外部运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的关注上, 通常有一个明确地交代故事起因的开头, 接着是矛盾纠葛的进一步延展, 然后逐渐推向故事的高潮或转折点, 最后导致结局的到来, 这在家庭三部曲中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喜宴#是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 从伟同同性恋 不愿结婚 设计假结婚 同性恋真相暴露 父亲气病 父母妥协, 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中心, 紧扣家庭生活矛盾到化解, 环环相扣, 最后有一个看似完满完整的故事结局。∀推手#是用两辈人的无法沟通 朱晓生决定撮合父亲和陈老太太, 老朱餐馆老板发生冲突, 直至最后被儿子接出监狱, 一人独处才使剧情冲突暂时保留, 归于平静。∀饮食男女#一家人操持饭菜 父亲和女儿同学好上 家庭关系的崩溃 盛大的婚礼。所以, 这三部影片的因果线式叙事结构符合一般现实逻辑, 使得影片故事易懂又不失深度。

最后, 影片叙述视点的全知, 达到了真实影像系统艺术的真实。真实影像系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从而不等同于生活真

实, 尽管两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都是一种 它 者叙述, 即没有画外音的解说, 也没有字幕的提示, 电影的故事中并没有感觉到有明显地叙述人。看∀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呈现于观众面前的是散发着生活原本魅力的真实影像, 感觉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平常事, 我们身边的事情, 再通过过镜头语言缓缓述来。电影中正在%发生&的事实际上没有%发生&, 而是一种涉及到中西文化触碰和人们行为与观念的高度复杂的结构, 这正是真实影像系统中艺术真实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 真实影像系统的影片使观众往往不自觉地陷入对影片 故事 的认同, 从中获得心理情感的宣泄, 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平衡, 并得到某种程度的快感, 由此引起观众的 爱看 。在电影艺术媒介内部层面中, 形成了独特的气韵。同时, 真实影像系统的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符合一般现实逻辑的叙事机制给予我们是最现实的启迪。

(李媛媛(1983-) 女, 重庆人, 硕士, 研究方向:电影文学)

(上接第19页) 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李纪祥著:∀时间! 历史! 叙事#.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英]马克! 柯里著, 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 北

(胡璟(1983-), 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目前正攻读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罗兰! 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读书心得

胡璟, 孙博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430064)

顽固 的思想

∃∃摘要:罗兰! 巴特在文学领域特别是叙事学方面留给了后人纲领性的理论设想, 他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 适宜任何材料, 存在于任何地方, 他还将叙事作品分为三个描写层次: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 在阅读过程中我有几点自己的感想, 即关于叙述单位的分类更加突出结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物结构模式更加完整自足的认知, 同时也提到了叙事学在中国的发展。

关键词:叙事学; 三个层次; 认识和感想; 发展中国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10) 02

(1) 关于叙述单位的分类更加突出结构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巴特对于叙述单位的划分十分细致, 大类中又进一步划分出子类, 并将各自的概念和功能论述的十分清晰。巴特首先将叙述单位根据其功能分为功能类和迹象类两大类, 第一类功能相当与普罗普所说的功能, 属于分布性质, 其相关单位是在同一层次上并且其含义能够在同一层次上得到解释; 第二大类迹象类功能属于归并类性质, 其本身具有模糊性但对故事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概念, 必须过渡到高一级的层次(人物行为或者叙述) 去, 迹象的含义才能得到解释。同时巴特指出, 功能和迹象所包含的传统的区别在于 功能包含换喻关系, 迹象包含隐喻关系; 前者与行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 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人们对于它的讨论早就开始了, 像柏拉图著名的 二分说 , 可以被看成是这些讨论的发端; 李斯特、洛克哈特、亨利? 詹姆斯、福斯特和马克? 肖尔的 叙述视点 成为了小说批评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1966年, ∀交流#杂志第8期以 符号学研究 叙事作品结构分析 为标题发表的专号宣告了叙事学的正式诞生。而我们今天叙事说的社会主角罗兰! 巴特正是在这一专号上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为以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这篇论文中, 巴特总结前人成果, 并阐发了自己独特而顽固的观点。

为的功能性相符合, 后者与状态的功能性相符合。

巴特又将这两大类分出两子类叙述单位, 他将功能类的单位依据其重要性分为核心单位 在叙事作品中用来打开或者结束一个未定的局面; 第二类称为催化类 起补充作用, 不断的触发话语的语义张力。关于迹象类单位, 巴特又将其细分为迹象类单位和情报类单位, 前者表示性格、感情、气氛和哲理等含蓄性的所指, 后者用来识别身份和定时定地。巴特特别指出, 催化、迹象和情报成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即都是核心的扩展。

(2) 关于人物结构模式更加完整自足

关于叙事学的定义在前辈的讨论中有很大的出入,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 即:它们都重视对文本的叙述结构的研究。这样说来,

1巴特的三个层次

巴特认为叙事是与人类历史共同产生的, 适宜任何材料, 存在于任何地方, 除了文学作品以外, 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和会话, 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是不能因为叙事的普遍存在而忽视叙事作品的结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巴特在此将语言学本身作为叙事作品结构分析的基本模式。

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本文的理论, 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

3属于全世界的叙事学

在文学里, 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共通的, 它属于全世界的人民。叙事学也不例外。在80年代中期, 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

认真的读完这篇导论的确需要耗费一段时间, 尽管它的篇幅

2对于几个具体问题的认识和感想

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虽然篇幅不太长, 论述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但其中有些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下面我就几个具体的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不长, 但论述逻辑谨慎严密、条理清晰, 从文学角度定义无疑是神圣的。罗兰! 巴特所留给我们的, 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那么简单, 而是文学领域中的一整套 顽固 的思想。(下转第23页)

的因果式线性结构表现了导演骨子里作为东方人的内涵。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以人物的主观感受或心理活动为叙述动力, 而是集中于对事件的外部运动形态的发展与变化的关注上, 通常有一个明确地交代故事起因的开头, 接着是矛盾纠葛的进一步延展, 然后逐渐推向故事的高潮或转折点, 最后导致结局的到来, 这在家庭三部曲中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喜宴#是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 从伟同同性恋 不愿结婚 设计假结婚 同性恋真相暴露 父亲气病 父母妥协, 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中心, 紧扣家庭生活矛盾到化解, 环环相扣, 最后有一个看似完满完整的故事结局。∀推手#是用两辈人的无法沟通 朱晓生决定撮合父亲和陈老太太, 老朱餐馆老板发生冲突, 直至最后被儿子接出监狱, 一人独处才使剧情冲突暂时保留, 归于平静。∀饮食男女#一家人操持饭菜 父亲和女儿同学好上 家庭关系的崩溃 盛大的婚礼。所以, 这三部影片的因果线式叙事结构符合一般现实逻辑, 使得影片故事易懂又不失深度。

最后, 影片叙述视点的全知, 达到了真实影像系统艺术的真实。真实影像系统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从而不等同于生活真

实, 尽管两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在李安导演的电影中都是一种 它 者叙述, 即没有画外音的解说, 也没有字幕的提示, 电影的故事中并没有感觉到有明显地叙述人。看∀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呈现于观众面前的是散发着生活原本魅力的真实影像, 感觉就是发生在生活中的平常事, 我们身边的事情, 再通过过镜头语言缓缓述来。电影中正在%发生&的事实际上没有%发生&, 而是一种涉及到中西文化触碰和人们行为与观念的高度复杂的结构, 这正是真实影像系统中艺术真实性的体现。

综上所述, 真实影像系统的影片使观众往往不自觉地陷入对影片 故事 的认同, 从中获得心理情感的宣泄, 道德价值观念上的平衡, 并得到某种程度的快感, 由此引起观众的 爱看 。在电影艺术媒介内部层面中, 形成了独特的气韵。同时, 真实影像系统的影片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符合一般现实逻辑的叙事机制给予我们是最现实的启迪。

(李媛媛(1983-) 女, 重庆人, 硕士, 研究方向:电影文学)

(上接第19页) 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李纪祥著:∀时间! 历史! 叙事#.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2][英]马克! 柯里著, 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 北

(胡璟(1983-), 200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目前正攻读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相关内容

  • 结构主义文论讲授提纲
  • 结构主义文论讲授提纲 美国文学批评家.文论家M ·H ·艾布拉姆斯在其编撰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对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作了如下的概括: "结构主义批评"这条术语现在表示文学批评家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明显模式来分析文学的实践. 这个概括是简明而中肯的.文学批评的结构主义 ...

  •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 解构主义文学理论概述 解构主义思想大多是从文学理论及其批评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可以说文学理论是解构主义的主要阵地:即使在哲学家如德里达和福柯的理论中,也涉及到解构主义的文学思想.现在我们所要介绍的是以文学理论著名的法国学者罗兰·巴特,以及解构主义在美国的发展. 一. 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学理论 除德 ...

  • 文艺理论与批评参考书目
  • 文艺理论参考书目 1.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科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 吕特·阿莫西等:<俗套与套语>,丁小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注,南昌: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

  • 论[水浒传]叙事概念
  • 2011年6月总第207期第6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学术 交流 Jun.,2011 SefialNo.207 No.6 AcademicExchange 论<水浒传>叙事概念 张春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文学作品 ...

  • 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
  •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 ...

  • 叙事学参考书目
  • 结构主义与叙事学书目 一.结构主义及相关思潮(形式主义.符号学)的经典著作 ※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79 ※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法)托多罗夫编,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 野性的思维(1 ...

  •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 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g ...

  • 殷熙耕与曹文轩成长小说比较研究_以叙述策略为中心
  • 殷熙耕与曹文轩成长小说比较研究 ·文学研究· 殷熙耕与曹文轩成长小说比较研究 ---以叙述策略为中心 [韩]朴正元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叙述策略解释韩国作家殷熙耕和中国作家曹 文轩的成长小说. 成长小说是讲述任务成长过程的小说,是描写主人公在其所处时代的文化 和人文环境中从幼年期迈向青年期的自我 ...

  • 赫尔墨斯的困境
  • 赫尔墨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信使之神,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一个掌握着种种用于发现隐蔽的.潜藏的.无意识的事物的种种方法,甚至可以通过偷窃来获取所需讯息的信使.他要呈现各种语言.文化和社会,无论它们是多么模糊.陌生.无意义.他厘清模糊之处,让陌生变为熟稔,将意义赋予无稽.他解码讯息,他作出阐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