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利润流向还要继续"潜伏"多久?

国企利润流向还要继续“潜伏”多久?

2009年04月19日 07:30:10  来源:发展论坛

【新闻背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闪亮业绩却一直未见上缴利润数额。国资委发布政策,结束国企13年不缴红利时代,但上缴比例最高却只有10%。那么这些利润到底应该分给谁,实际流向了何处,引发强烈质疑。

  对此您有何看法?请进来谈谈>>>

刘道伟/图(来源:扬子晚报)

论坛热帖:

   钱去哪了?央企超九成利润未上缴巨资流向引质疑

90%的国企利润都“潜伏”到哪里去了?

  蓝调公主:有多少被用于积累,又有多少成了天价年薪?

  水煮新闻:作为全民中的“少数派”,央企可以掌控九成利润,“多数派”却只能得到零头,人们当然有理由怀疑那笔钱的去向。九成利润如何分配,不能总是糊涂账,不能总是充当名符其实的“天文数字”。

  王永改:一方面,央企利用垄断资源的优势,利润连年攀高,另一方面,众多民营企业、合作企业因经济危机停产、破产,在这种情形下,更应该对现行央企利润上缴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追问这90%的红利,企业究竟用在何处?能否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艾宾浩斯:不妨借用朱自清先生当年的这句夫子自道,来描摹国民的心理感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不给主人“下蛋”的国企有何价值

  椿桦:每年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给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央企的红包数额恐怕都已经超过他们上缴的利润了。我们国民养着这些央企,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还要倒贴,再宽容再善良的国民恐怕都不想做这笔买卖。话再说回来,央企利润与普通百姓没有多大关系的话,央企再强盛,又有什么意义呢?

  王石川:一味沉醉于天文数字的狂欢当中,而不去追问国企利润能否惠及于民,数字狂欢终究只是纸上富贵。如果不探究高增长背后的真相,不剖析高增长背后的隐忧,这种高增长假以时日必将流于虚无,因为许多央企的利润是建立在垄断基础之上。最关键的是,如果继续容忍央企截留高额利润,就会撕裂民意、造成社会不平。

  王永改:让人非议的不止央企极低的上缴红利数,还有央企高管们动辄百万元的年薪。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易言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是投资主体,红利理应惠及全体人民,而现实情况却和我们开了个大玩笑,越是富裕的阶层越“不差钱”,而最需要分享改革成果的普通百姓却没有钱。

“央企吃肉,社会喝粥”该收场了

  咋了:调整利润上缴比例还需把握好度。因为国家少拿了,国家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国家多拿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可能受到影响。显然这就需要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当然,调高上缴比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领域,引入竞争,真正让民营企业进入垄断领域。

  陈宁远:现实一点谈“谁投资谁收益”的分红,只能是在其他制度不能马上建立的情况下,可以以预算的方式,把国企应该上缴的利润划拨到社保基金中。至于上缴的比例,可以参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计算。

  许斌: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确定一个比例,起码要过半,首先将这一比例的国有资本预算收入直接划归公共财政,甚至可以定向用于一些最为公众关注、期待的公共服务事业;剩下来的低于半数比例的收入,才能够用于实行在国企之间的调济,解决国企遗留以及后续发展的种种问题,以实现国家、公众利益与国企集团利益之间的平衡。

  子房先生:国有企业是公共企业,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财务以及其它重大信息,而且这种义务是强制性的。企业没上缴的利润应该有附带条件,公众要能够知道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和有权利改变这些钱的花法。尤其是,政府应当尽快建立更加合理的国企薪酬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国企红利更多的向普通大众倾斜,让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

  央企利润不能总与我们“没关系”  (来源:扬子晚报)

但现实决定了,作为出资人,普通百姓基本上做不了主,因为普通百姓在这方面尚无正常的话语平台。央企该缴多少利润,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标准,如果标准不合理,国民可以通过代议机构否决之。国资委作为央企的直接上司,与央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利益瓜葛,由他们自行制定有利央企却不利出资人的利润分配制度,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反对议案。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尽管民意的反对声浪很大。

  全文>>>

  10%利润分红怎配“国有”之名  (来源:羊城晚报)

作为国企出资人,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国有企业10%、5%的利润上缴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征求过谁的意见,有何法律依据。“谁投资,谁受益”,而作为国企出资人的全体国民却只能享有10%、5%的利润分红。那么人们势必要问:10%、5%的利润分红怎能担得起“国有企业”之名?

   全文>>>

国企利润流向还要继续“潜伏”多久?

2009年04月19日 07:30:10  来源:发展论坛

【新闻背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三大企业利润过千亿,名列全球十大赚钱企业,闪亮业绩却一直未见上缴利润数额。国资委发布政策,结束国企13年不缴红利时代,但上缴比例最高却只有10%。那么这些利润到底应该分给谁,实际流向了何处,引发强烈质疑。

  对此您有何看法?请进来谈谈>>>

刘道伟/图(来源:扬子晚报)

论坛热帖:

   钱去哪了?央企超九成利润未上缴巨资流向引质疑

90%的国企利润都“潜伏”到哪里去了?

  蓝调公主:有多少被用于积累,又有多少成了天价年薪?

  水煮新闻:作为全民中的“少数派”,央企可以掌控九成利润,“多数派”却只能得到零头,人们当然有理由怀疑那笔钱的去向。九成利润如何分配,不能总是糊涂账,不能总是充当名符其实的“天文数字”。

  王永改:一方面,央企利用垄断资源的优势,利润连年攀高,另一方面,众多民营企业、合作企业因经济危机停产、破产,在这种情形下,更应该对现行央企利润上缴机制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追问这90%的红利,企业究竟用在何处?能否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艾宾浩斯:不妨借用朱自清先生当年的这句夫子自道,来描摹国民的心理感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不给主人“下蛋”的国企有何价值

  椿桦:每年国家财政直接补贴给中石油、中石化这类央企的红包数额恐怕都已经超过他们上缴的利润了。我们国民养着这些央企,不但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还要倒贴,再宽容再善良的国民恐怕都不想做这笔买卖。话再说回来,央企利润与普通百姓没有多大关系的话,央企再强盛,又有什么意义呢?

  王石川:一味沉醉于天文数字的狂欢当中,而不去追问国企利润能否惠及于民,数字狂欢终究只是纸上富贵。如果不探究高增长背后的真相,不剖析高增长背后的隐忧,这种高增长假以时日必将流于虚无,因为许多央企的利润是建立在垄断基础之上。最关键的是,如果继续容忍央企截留高额利润,就会撕裂民意、造成社会不平。

  王永改:让人非议的不止央企极低的上缴红利数,还有央企高管们动辄百万元的年薪。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国家,易言之,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是投资主体,红利理应惠及全体人民,而现实情况却和我们开了个大玩笑,越是富裕的阶层越“不差钱”,而最需要分享改革成果的普通百姓却没有钱。

“央企吃肉,社会喝粥”该收场了

  咋了:调整利润上缴比例还需把握好度。因为国家少拿了,国家的所有者权益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国家多拿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可能受到影响。显然这就需要把握两者的平衡点。当然,调高上缴比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领域,引入竞争,真正让民营企业进入垄断领域。

  陈宁远:现实一点谈“谁投资谁收益”的分红,只能是在其他制度不能马上建立的情况下,可以以预算的方式,把国企应该上缴的利润划拨到社保基金中。至于上缴的比例,可以参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计算。

  许斌:比较简单的办法,是确定一个比例,起码要过半,首先将这一比例的国有资本预算收入直接划归公共财政,甚至可以定向用于一些最为公众关注、期待的公共服务事业;剩下来的低于半数比例的收入,才能够用于实行在国企之间的调济,解决国企遗留以及后续发展的种种问题,以实现国家、公众利益与国企集团利益之间的平衡。

  子房先生:国有企业是公共企业,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财务以及其它重大信息,而且这种义务是强制性的。企业没上缴的利润应该有附带条件,公众要能够知道这些钱是怎么花的和有权利改变这些钱的花法。尤其是,政府应当尽快建立更加合理的国企薪酬机制和监督机制,使国企红利更多的向普通大众倾斜,让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

  央企利润不能总与我们“没关系”  (来源:扬子晚报)

但现实决定了,作为出资人,普通百姓基本上做不了主,因为普通百姓在这方面尚无正常的话语平台。央企该缴多少利润,政府应当制定合理的标准,如果标准不合理,国民可以通过代议机构否决之。国资委作为央企的直接上司,与央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利益瓜葛,由他们自行制定有利央企却不利出资人的利润分配制度,人大代表有权提出反对议案。但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尽管民意的反对声浪很大。

  全文>>>

  10%利润分红怎配“国有”之名  (来源:羊城晚报)

作为国企出资人,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国有企业10%、5%的利润上缴比例是如何确定的,征求过谁的意见,有何法律依据。“谁投资,谁受益”,而作为国企出资人的全体国民却只能享有10%、5%的利润分红。那么人们势必要问:10%、5%的利润分红怎能担得起“国有企业”之名?

   全文>>>


相关内容

  • 劳动房产法律知识3
  • 一 目前,企业因为裁员.辞退员工.解除员工劳动合同等引发劳动纠纷越来越多,而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企业败诉的也越来越多. 目前,企业因为裁员.辞退员工.解除员 工劳动合同等引发的劳资纠纷越来越多,而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企业败诉的也越来越多.这表明了企业的员工越来越多地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武 ...

  • A股羊年开门红落空 揭秘尾盘缘何跳水
  • [盘面简述]: 羊年首个交易日,股指高开低走,权重股和节前热门股纷纷陨落.早盘,两桶油在合并传闻影响下,强势上涨,但引发的更是市场谨慎心理,股指高开后快速走低.午后,电力.有色.国资改革题材等板块表现可圈可点,但金融地产等权重股走势低迷,互联网金融题材大幅跳水,午后多只前期热门股跌停,股指跌破早盘低 ...

  • 财务案例分析形成答案
  • 财务案例研究 财务案例研究作业1 案例一: 1.该公司采取何种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相比有何差异?该模式下股东大会的财务分层治理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答:该公司采取的是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形式.与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相比,它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股东大会,另外还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而传统的直线职能结构 ...

  • 国企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
  • 国企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湖南.株洲 葛雷 摘要:新中国建立以来,国企即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现今,国有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凸显出不少问题,特别是人才流失的问题引起了许多企业家及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深层次的 ...

  •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14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探讨
  • 事业单位改革最新消息:2014年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方案探讨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进入老龄社会时(1950~1975年)应当有完善的养老金制度,做到全覆盖.保基本;深度老龄社会时(1975~2010年)应当进行结构调整,夯实基础养老金.开发个人养老储蓄;超级老龄社会时需要加强管理,改善制度和老年生 ...

  • 抗美援朝对新中国崛起意义重大
  • 转载:2016-06-05 张文木等 草根智库 点击上方"草根智库"可以订阅哦! 1.抗美援朝对新中国崛起意义重大 ["知识劳动"张文木]关于中国抗美援朝,有人说中国在朝鲜战争中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心理上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历史 ...

  • 中国经济大萧条
  • 上次写了<中国经济大萧条何时到来>,这次我分析了下,这次中国经济大萧条与美国次贷危机的关联. 我们先分析中国这次经济大萧条,和1989年日本泡沫破灭前的共同点.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是世界各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也是最深的一次房地产危机.这直接原因是由于日元升值和基础货币过 ...

  • 论文:国企改革的出路
  • 国企改革的出路--继续推进产权制度变革 [内容摘要]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9.7万亿元,涉及15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逐渐涉入"深水区",历时20多年的国企改革,目前已进入破难攻坚阶段,触及到 ...

  • 近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的成因及风险防范
  • 近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的成因及风险防范 李虹儒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下行的影响,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持续呈双升态势,且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现象明显,对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造成困难.本文针对不良贷款双升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风险防范 一.商业银行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