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第二框 勇敢地承担责任

教学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多重责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理智选择。

2.能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提高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

3.结合自身和他人的实践,认真分析“如何才能勇于承担责任”。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展示大学生徐本禹在西部支教的10幅图片,介绍他的先进事迹。

(播放背景音乐《感动中国》)

徐本禹事迹简介

2004年7月11日,一篇题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出现在因特网上的“天涯论坛”上,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到西部农村支教。后来几个月间,几十万人点击了它,几千人发跟帖,还惊动了一位省委书记,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那个支教者就是徐本禹。当初奔赴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22岁的徐本禹只为“喜欢教那些孩子”,为此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回帖说:“徐本禹应该改名,叫汝本愚,意思是说,徐本禹你这么做很蠢啊!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需要4.5万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家庭的投资。回报社会应该有很多方式,可是你徐本禹却选择了性价比最低的方式,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而徐本禹说:“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正因为感动,徐本禹去了,正因为徐本禹去了,大方县的为民小学和大石小学变了。徐本禹曾经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作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许多学生眼泪夺眶而出。在得到很多支持和资助后,徐本禹仍然是那个记着“我娘讲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的山东农村小伙子。他会哭,会笑,会痛苦,也像许多男生一样为失恋而烦恼。徐本禹说,一根火柴本来只是为了能发出自己的一点亮光,但它点燃了整个天空,可火柴还是那根火柴。

问:请大家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答:略

师:小结:他放弃读研的机会,牢记母亲的话语,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地履行着一名支教者的责任,为大山里孩子带来了光明,也使自己表现得更加卓越。

  如果我们能够将责任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意识,那么在日常的行为和工作中,我们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也更加卓越。

师:分析教材p117的案例,思考: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生:答略

小结:林维敏勇敢地履行着一名警察的责任,临阵不乱地指挥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

播放《泰坦尼克号》录象片段,思考:船长和船员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船长和船员在沉船这一危机时刻勇敢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严格遵守“妇幼先下”的规定,维持秩序,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临阵不乱的言行让我们感动。

师:阅读p118卡尔•施密特先生的事例,思考: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生: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危不惧。

小结: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临危不惧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承担责任,这种精神穿透人心,震撼心灵。

教学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多重责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理智选择。

2.能做到临阵不乱、临危不惧,提高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

3.结合自身和他人的实践,认真分析“如何才能勇于承担责任”。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展示大学生徐本禹在西部支教的10幅图片,介绍他的先进事迹。

(播放背景音乐《感动中国》)

徐本禹事迹简介

2004年7月11日,一篇题为《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出现在因特网上的“天涯论坛”上,内容是关于一个学生到西部农村支教。后来几个月间,几十万人点击了它,几千人发跟帖,还惊动了一位省委书记,改变了几百名孩子的命运。那个支教者就是徐本禹。当初奔赴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为民小学,22岁的徐本禹只为“喜欢教那些孩子”,为此他放弃了读研究生的机会。天涯论坛上有人发回帖说:“徐本禹应该改名,叫汝本愚,意思是说,徐本禹你这么做很蠢啊!国家培养一个本科生的成本需要4.5万元,这还不包括学生家庭的投资。回报社会应该有很多方式,可是你徐本禹却选择了性价比最低的方式,完全不符合经济学原理!”而徐本禹说:“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着。”正因为感动,徐本禹去了,正因为徐本禹去了,大方县的为民小学和大石小学变了。徐本禹曾经回到母校华中农业大学作报告。谁也没料到,他在台上讲的第一句话是:“我很孤独,很寂寞,内心十分痛苦,有几次在深夜醒来,泪水打湿了枕头,我坚持不住了……”本以为会听到豪言壮语的许多学生眼泪夺眶而出。在得到很多支持和资助后,徐本禹仍然是那个记着“我娘讲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的山东农村小伙子。他会哭,会笑,会痛苦,也像许多男生一样为失恋而烦恼。徐本禹说,一根火柴本来只是为了能发出自己的一点亮光,但它点燃了整个天空,可火柴还是那根火柴。

问:请大家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答:略

师:小结:他放弃读研的机会,牢记母亲的话语,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勇敢地履行着一名支教者的责任,为大山里孩子带来了光明,也使自己表现得更加卓越。

  如果我们能够将责任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意识,那么在日常的行为和工作中,我们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也更加卓越。

师:分析教材p117的案例,思考: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生:答略

小结:林维敏勇敢地履行着一名警察的责任,临阵不乱地指挥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所以,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

播放《泰坦尼克号》录象片段,思考:船长和船员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船长和船员在沉船这一危机时刻勇敢地履行自己的责任,严格遵守“妇幼先下”的规定,维持秩序,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临阵不乱的言行让我们感动。

师:阅读p118卡尔•施密特先生的事例,思考: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生: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危不惧。

小结: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临危不惧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承担责任,这种精神穿透人心,震撼心灵。


相关内容

  •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 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读后感 铝合金公司:王锋 1988 年初,75 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 须回到 2500 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刘为礼先生的<论语中的员工准则>,将传统 国学中所蕴涵的经典智慧和人文精神 ...

  • 最新整理,苏教版八年级思品上下两册三维目标
  • 第一课 好习惯受用一生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反省自己的习惯,思考这些习惯对我们的积极不口消极影响. 2.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习惯对人的影响,能够区分坏习惯和好习惯. 2.知道在中学阶段必须养成哪些好习惯. 3.掌握科学 ...

  •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怎么写
  • 责任胜于能力读后感怎么写 1 <责任胜于能力>一书以责任.忠诚.能力为重点,浓缩了大量生动的案例,阐述了忠诚与责任的深刻内涵.责任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以及责任感对培养道德品质.对工作成效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等.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使我深受教育,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 ...

  • 写感受的作文
  • 写感受的作文 写感受的作文(一) 生活教了我太多,以前什么都不懂,像疯子一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不顾及后果.看破红尘?可望而不可即.世间的一切谁能做到轻易拿起,又轻易放下?生活就像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残酷游戏,适者生存,否则只会被这个游戏淘汰.抹杀.真实的游戏,带着不近人情的气息,逼近这其中的每一个玩家 ...

  • 责任(7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责任(700字) 作文 责任,在我们一出生时就赋予给了我们,无可推脱.勇于承担责任意味着一种牺牲甚至于一次冒险,但此举总能彰显人性的光辉,筑起心灵的高塔.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妥,收了你的钱哪能不办事呢?厄,什么?不会有问题的,我这个官也不小哩!这段话着实令门外的小王吃了一惊,正不知所措 ...

  • 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强者
  • 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强者 ----<责任胜于能力>第三章心得体会 学习<责任胜于能力>第三章<强者承担责任,弱者逃避责任>感触颇深,如何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呢?我想起了一位伟人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用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勇于负责的精 ...

  • 男人最重要的品质--责任感
  • 男性最重要的品质--责任感 摘要 对一个男性而言,以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为基石,以家庭和事业为上层建筑共同构成了他的生命大厦;然而,对于一个优秀的男性来说,在以这四条为出发点的前提下,还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中在个人品质方面,就是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是知.情.意.形相统一的过程,是男性必备的素质,是事业 ...

  • 机制智慧(1)
  • <机制智慧>笔记 主讲:厉浙乐老师 2014年9月11日 现场老板写三句话: 一.我当初创业靠什么动力? 二.我能持续走到今天凭的是什么? 三.我持续前行到底要什么? 1.过上美好生活,衣食无忧的生活. 2.成为家族的标杆. 3.改变现有的生活. 4.坚持.毅力. 5.更大的目标--过上 ...

  • 至善莫若教子,至要莫若教父
  • 至善莫若教子,至要莫若教父 -- 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反思 一棵成熟的树分为五部分:根.干.枝.叶.果.根深.干粗.枝繁.叶茂的树才能果硕.如果把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比作一棵成熟的大树的话,父母教育就是树根,树根是不可见的,但却是最重要的,它为大树的各个部分提供营养,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根本,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