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学校廉洁教育

作者:余玉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8)01-0013-04

  一、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反腐倡廉举措,《纲要》提出廉政文化要进校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学校廉洁教育,又被称之为“廉政文化进校园”或“反腐从娃娃抓起”。

  学校廉洁教育是否有必要,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学校廉洁教育是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便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廉洁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效果,是从长效机制上来思考的举措。当然青少年廉洁教育客观存在的成人环境、社会风气是不能轻视的影响廉洁教育因素,但我们不能因为成人社会存在着问题而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成人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恰恰反证了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紧迫性。这是其一。

  其二,现实校园不良道德现象的存在提出了学校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学校生活只是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还生活在家庭生活中,以及公共社会生活中,而且开放的时代使校园与社会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篱笆墙,成人社会的各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其中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颓废的。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看法、价值的取向以及个性的形成,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个时期他们在思想层面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形成什么样的理念,在其一生中都会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在学校开展廉洁教育,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性格和品质,更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可否认腐败是社会的癌症,也不可否认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更不否认成人社会腐败现象对孩子们恶劣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消解和降低学校廉洁教育的效果,但不能因为存在这些不良影响而停止应该进行的工作。另一方面,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要有辩证的洞察。在反腐倡廉等教育问题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成年人的道德行为对未成年人有教育影响,同样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也会对成年人发生教育影响,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里,更不能轻视未成年人对成年人、子女对父母的倒置教育影响。如果学校廉洁教育是成功的,势必能促进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根据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2003年度世界各国政府腐败情况调查结果,政府最清廉的国家是芬兰。政府清廉与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高密不可分,而芬兰公民的道德素质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得益于从儿童开始的公民道德教育。

  这说明学校廉洁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有作用的,而且还能促进社会文明和政府清廉。当然,教育往往着眼于未来,特别是深入人内心世界的德育工作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效果也不是立马能够显现出来的。但是只要积极地去努力,采用好的方法和手段,廉洁教育必然能产生出积极的效果。

  二、学校廉洁教育的涵义及其特殊性

  学校廉洁教育的提出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政治背景,它是在廉政建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廉洁”不同于“廉政”,“廉洁教育”与“廉政建设”也是有区别的。“廉政”与“廉政建设”指向的是与政权及其制度相联系的政治伦理,而“廉洁”是关乎个体性的伦理,“廉洁教育”则是特定的教育活动。讨论学校廉洁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主题的内涵,这样才能避免学校廉洁教育问题上的模糊性,使学校廉洁教育在一个更为理性和主动的态势下进行。

  学校廉洁教育的中心概念或主题是“廉洁”,但是从教育的特点来看,学校廉洁教育只能是一种文化性的教育,因此,廉洁教育也就是廉洁文化的教育。对“廉洁”与“廉洁文化”的讨论应该是学校廉洁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廉洁”的基本语义是“清白”,这里廉洁的“清白”仅仅针对人而言,是对个体人格品质的道德评价。当然,廉洁之清白还有用之于对政治活动的评价,例如“廉洁政治”(clean government),其实质还是对政治人的道德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廉洁”虽然是个体的人品指向,但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洁身自好”,因为就“廉”而言,它总是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才具有的道德品格,因此“廉”与“贪”相对立。正是这种政治意义上的理解,“廉洁”历来是官员的道德要求,而非对百姓的要求,今天仍然如此。然而,将廉洁引入学校教育后,其政治上含义则应被更广泛的涵义所取代,就是说,在学校廉洁教育的视域下,对廉洁的内涵要有一种广义的解释。

  廉洁,作为个体的德性品质最基本的内涵有两点:一是物质东西使用上的态度,那就是节俭、节约的意识,行为表现上则是对物质财富包括各种资源的不浪费、对物质生活的不奢侈、日常生活中的合理消费等;二是在精神人格方面,追求清白正直的人格气节,不贪名利、不受贿赂、坚守法纪,同时还包括自立自强自尊自律的做人品格。但是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道德要求来看,廉洁的内涵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拓展,可以体现为多方面的内容。如,节俭的意识又与“勤奋”和“劳动”的观念相联系,因为后者将关系节俭意识形成的可能条件,如果没有勤劳道德观念和实际的行为支持,节俭的意识和习惯则很难形成。又如,正直的品格与“诚实”、“平等”、正义感、原则性、自律性相联系,廉洁应当包含上述内容。廉洁内涵的拓展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因素,现代社会对人的廉洁不仅仅限于个人的洁身自好,更多体现在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态度上;另一方面教育视野中的廉洁不是简单的评价对象,而是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人格要素,因而教育中的廉洁不是孤立的美德,而是与多种道德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道德范畴,不能从狭隘的意义上去理解。

  从现代性的视角来概括廉洁,必须要梳理廉洁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异同,才能确定廉洁的合时代性。由于“廉”不仅有“清”的涵义,更有“少”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古代伦理中的廉洁强调的是官员“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推及之民间的是克勤克俭的美德,更多强调物质上的节省,甚至甘于清贫。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廉洁的合现代性即从现代生活的实际出发,承认廉洁并不否定对富裕美好生活的追求,廉洁也不意味着与市场经济中的合理消费相对立。倡导廉洁不等于提倡贫困,廉洁所提倡的节俭不反对人们合理的生活消费,不反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享受,廉洁反对的是消费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廉洁提倡勤劳、艰苦奋斗,让学生在勤奋中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观念,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物质财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但是廉洁要求的勤劳与艰苦奋斗并不是刻意地去痛苦人们,而是在面对无法避免困难时具有承担困难的意志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廉洁必须包含守法敬法的理念,这是现代社会廉洁的法度底线。

  进行廉洁教育必须区分廉洁与廉洁文化。廉洁与廉洁文化当然是密切联系的,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廉洁主要指人的德性,是个体自我养成的内在品质,而个体对廉洁领悟的水平、内化的程度、践履与否都可能是有差异的,因此廉洁教育不是拿廉洁的德性本身来教育,而主要指廉洁文化的教育。廉洁文化则是指廉洁知识化、社会化的形态,包括关于廉洁的知识、观念和理论,廉洁德性的行为表现,廉洁制度上的表现,廉洁伦理的社会性评价(如文学艺术中的廉洁形象、社会舆论中的廉洁评价)等等。廉洁文化才与教育活动相吻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廉洁教育其实质就是廉洁文化的教育。

  廉洁文化教育并不限于学校,而是一项全社会的教育任务,家庭、企业、政府机构、社区都有廉洁教育的责任。但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即使是同一样教育的内容,由于教育领域的不同,尤其是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手段都应有所不同。虽然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家庭、居住社区、社团组织)在廉洁教育上有密切联系,相互之间还有彼此的依赖关系,也不乏教育上有某些共同点,但毕竟属于不同的领域,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教育思路。这就需要我们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从在校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首先,学校廉洁教育与社会廉洁教育的针对性不同。勿庸讳言,廉洁教育是在国家反腐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是出于与腐败斗争需要的战略举措。因此,社会上的廉洁教育尤其是与权力相关的组织,如政府部门、司法部门、企业的管理部门密切相关,其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很明确,那就是针对腐败的问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廉洁教育就是直面腐败现象,向人们敲响思想道德和法治的警钟,强化人们防范腐败的意识。

  相对于社会,学校是一块净土。从学校教育对象学生来说,特别是中小学生,基本上不存在腐败问题,他们的心灵还是比较纯洁的。因此,学校廉洁教育不能更多地引述社会腐败现象作为教育的案例。因为一味针对腐败的教育,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一是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觉,把局部的腐败看作是社会的全部,影响青少年对社会的信心。二是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很强,很可能对腐败案中的离奇隐秘刺激产生好奇心,从而去模仿,就如青少年嗜看反暴力的电视片以后可能模仿暴力行为一样。因此,学校的廉洁教育应当着重对学生进行廉洁的正面教育。也就是说,学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要实事求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育,而不能把社会中什么东西都拿到学校教育中来。

  其次,学校廉洁教育必须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性。社会中的廉洁教育基本上是属于成人世界的,并且是在一个非学校环境中、间断性地进行的。因此,社会廉洁教育本质上还是以法治型教育为主,即使道德意义上的廉洁教育也只能是舆论监督中的教育和自我良心省醒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一个成人都是自我道德的教育者,廉洁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廉洁教育则不同。第一,学校教育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廉洁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不管现代教育理论如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的教育关系中,学生始终处于教育对象的位置上。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到学校来就是为了寻求知识包括人生方面知识的,换句话说,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另一方面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需要有人传授知识和引导人生,由此而提出了教育者(教师)及其教育责任的问题。模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则谈不上学校教育。第二,学校是一个知识文化传授的场所,本身就处在正规教育的环境中。学校教育有其自身合规律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安排,廉洁教育进校园只有契合于已进行的学校教育安排,其教育才是可行的。由此可见,学校廉洁教育与社会廉洁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和把握学校廉洁教育的特殊性是有效开展学校廉洁教育的前提。

  再次,学校廉洁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学校廉洁教育包括了大中小学,教育对象年龄跨度很大。因此,从廉洁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出发,必须考虑学校廉洁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根据青少年学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研究不同层次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目标层次、内容深度、表现形式、方法手段等,既要考虑各个阶段教育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又要注重廉洁教育的连贯性,使之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生涯。

  三、荣辱观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中央反腐败的战略来看,学校廉洁教育无疑是我国建立反腐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反腐可以看作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政治目的,学校廉洁教育服从于国家反腐败的整体目的。但是,如前所述,学生不存在直接的腐败问题,所以反腐的政治目的具体到面向学生的廉洁教育则需要转换,即转换为学校廉洁教育的直接目的。

  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廉洁观念,而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学生的为人之道,即着眼于学生道德品性的培育。廉洁,是为人处事的美德,是做人的应守之道。学校廉洁教育的责任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随着一个人求学层次的提高,各级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廉洁意识,使廉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廉洁观念不仅仅是懂得廉洁的知识,知廉洁还只是外在的,尚没有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廉洁以及与此相关的德性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成为他们骨子里面的东西,成为他们抵抗社会诱惑的本性。学校廉洁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一系列人生价值观,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人的荣辱观,所以,荣辱观的教育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

  之所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除了出于国家政治导向之外,更重要的是荣辱观确实与廉洁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首先,荣辱观是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青少年能够接受廉洁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廉洁教育要以辨别是非善恶的荣辱观为基础呢?因为廉洁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性教育,而是带有强烈的价值目的性的教育。对于学生即教育对象来说,知道什么是廉洁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为什么要“崇廉敬洁”?为什么要“拒贪斥污”?荣辱观以强烈的道德意向回答了廉洁对人的意义:廉洁品行是人的荣耀所在,而与贪欲相联系的思想行为则将给人带来耻辱。因此,只有在荣辱感受介入于廉洁教育之中,才能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道德能力,明白追崇事物的价值所在,才可能在内心建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俭为荣、以奢为耻;以勤为荣、以懒为耻;以自强为荣、以不劳为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以美为荣、以丑为耻的观念。

  其次,正确的荣辱观是青少年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充满着种种诱惑,学校的围墙无法阻挡不良社会力量渗入,因为学校与社会并不绝缘,学校也具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学校的学生也身处于社会诱惑之中,这些诱惑不同程度地侵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要使青少年学生增强抵抗社会诱惑的力量,则需要在廉洁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为正确的荣辱观是人们产生精神抵抗力的道德源泉。荣辱观念特别是耻辱心是人内心深处十分强烈的道德情感,与人的尊严甚至生命相联系。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以此可看到耻辱的力量。培养青少年的知耻心是非常重要的,知耻能使人的意志变得坚强,所谓“知耻近于勇”,强烈的耻辱感促使人产生极大的勇气去抵挡不道德的诱惑,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欲求,而且勇于去做道德荣耀的事,哪怕困难重重也无所畏惧。

  再次,正确的荣辱观是培养做人德性的基础。学校廉洁教育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性,教育他们学会做真正的人。而做人的底线就是人的耻辱心。古人认为,羞耻是人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有耻是做人的基本价值,无耻则失去了人的价值。廉洁做人的德性有很多,而有耻是人求德的第一步,也是守护人之为人的底线。一旦无耻,人心就像溃坍的堤坝,胆大妄为,什么不道德的事都敢做,甚至践踏法律。当然,耻辱的内容与感悟也是有时代差异的。就今天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今时代培育人之耻的社会尺度。

  以上论述皆已证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廉洁教育中的重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应当贯穿于学校廉洁教育的全过程。

  收稿日期:2007-08-28

作者介绍:余玉花,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作者:余玉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8年06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79(2008)01-0013-04

  一、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反腐倡廉举措,《纲要》提出廉政文化要进校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形成反腐倡廉教育的强大合力,牢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学校廉洁教育,又被称之为“廉政文化进校园”或“反腐从娃娃抓起”。

  学校廉洁教育是否有必要,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学校廉洁教育是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2003年10月,第58届联大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其中便包含开展“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课程在内的公共教育”的内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廉洁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效果,是从长效机制上来思考的举措。当然青少年廉洁教育客观存在的成人环境、社会风气是不能轻视的影响廉洁教育因素,但我们不能因为成人社会存在着问题而放弃对孩子们的教育,成人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恰恰反证了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紧迫性。这是其一。

  其二,现实校园不良道德现象的存在提出了学校廉洁教育的必要性。学校生活只是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还生活在家庭生活中,以及公共社会生活中,而且开放的时代使校园与社会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篱笆墙,成人社会的各种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其中有积极健康的,也有消极颓废的。由于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定型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人生的看法、价值的取向以及个性的形成,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个时期他们在思想层面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形成什么样的理念,在其一生中都会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因此,在学校开展廉洁教育,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性格和品质,更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可否认腐败是社会的癌症,也不可否认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更不否认成人社会腐败现象对孩子们恶劣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消解和降低学校廉洁教育的效果,但不能因为存在这些不良影响而停止应该进行的工作。另一方面,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要有辩证的洞察。在反腐倡廉等教育问题上,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成年人的道德行为对未成年人有教育影响,同样未成年人的思想行为也会对成年人发生教育影响,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里,更不能轻视未成年人对成年人、子女对父母的倒置教育影响。如果学校廉洁教育是成功的,势必能促进家庭、社会廉洁之风的形成。根据透明国际组织公布的2003年度世界各国政府腐败情况调查结果,政府最清廉的国家是芬兰。政府清廉与公民的道德素质水平高密不可分,而芬兰公民的道德素质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得益于从儿童开始的公民道德教育。

  这说明学校廉洁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道德素养是有作用的,而且还能促进社会文明和政府清廉。当然,教育往往着眼于未来,特别是深入人内心世界的德育工作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效果也不是立马能够显现出来的。但是只要积极地去努力,采用好的方法和手段,廉洁教育必然能产生出积极的效果。

  二、学校廉洁教育的涵义及其特殊性

  学校廉洁教育的提出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政治背景,它是在廉政建设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是“廉洁”不同于“廉政”,“廉洁教育”与“廉政建设”也是有区别的。“廉政”与“廉政建设”指向的是与政权及其制度相联系的政治伦理,而“廉洁”是关乎个体性的伦理,“廉洁教育”则是特定的教育活动。讨论学校廉洁教育首先要明确教育主题的内涵,这样才能避免学校廉洁教育问题上的模糊性,使学校廉洁教育在一个更为理性和主动的态势下进行。

  学校廉洁教育的中心概念或主题是“廉洁”,但是从教育的特点来看,学校廉洁教育只能是一种文化性的教育,因此,廉洁教育也就是廉洁文化的教育。对“廉洁”与“廉洁文化”的讨论应该是学校廉洁教育研究的出发点。

  “廉洁”的基本语义是“清白”,这里廉洁的“清白”仅仅针对人而言,是对个体人格品质的道德评价。当然,廉洁之清白还有用之于对政治活动的评价,例如“廉洁政治”(clean government),其实质还是对政治人的道德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廉洁”虽然是个体的人品指向,但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洁身自好”,因为就“廉”而言,它总是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才具有的道德品格,因此“廉”与“贪”相对立。正是这种政治意义上的理解,“廉洁”历来是官员的道德要求,而非对百姓的要求,今天仍然如此。然而,将廉洁引入学校教育后,其政治上含义则应被更广泛的涵义所取代,就是说,在学校廉洁教育的视域下,对廉洁的内涵要有一种广义的解释。

  廉洁,作为个体的德性品质最基本的内涵有两点:一是物质东西使用上的态度,那就是节俭、节约的意识,行为表现上则是对物质财富包括各种资源的不浪费、对物质生活的不奢侈、日常生活中的合理消费等;二是在精神人格方面,追求清白正直的人格气节,不贪名利、不受贿赂、坚守法纪,同时还包括自立自强自尊自律的做人品格。但是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道德要求来看,廉洁的内涵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还有很大的拓展,可以体现为多方面的内容。如,节俭的意识又与“勤奋”和“劳动”的观念相联系,因为后者将关系节俭意识形成的可能条件,如果没有勤劳道德观念和实际的行为支持,节俭的意识和习惯则很难形成。又如,正直的品格与“诚实”、“平等”、正义感、原则性、自律性相联系,廉洁应当包含上述内容。廉洁内涵的拓展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因素,现代社会对人的廉洁不仅仅限于个人的洁身自好,更多体现在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道德态度上;另一方面教育视野中的廉洁不是简单的评价对象,而是作用于教育对象的人格要素,因而教育中的廉洁不是孤立的美德,而是与多种道德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道德范畴,不能从狭隘的意义上去理解。

  从现代性的视角来概括廉洁,必须要梳理廉洁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异同,才能确定廉洁的合时代性。由于“廉”不仅有“清”的涵义,更有“少”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古代伦理中的廉洁强调的是官员“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推及之民间的是克勤克俭的美德,更多强调物质上的节省,甚至甘于清贫。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廉洁的合现代性即从现代生活的实际出发,承认廉洁并不否定对富裕美好生活的追求,廉洁也不意味着与市场经济中的合理消费相对立。倡导廉洁不等于提倡贫困,廉洁所提倡的节俭不反对人们合理的生活消费,不反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物质享受,廉洁反对的是消费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廉洁提倡勤劳、艰苦奋斗,让学生在勤奋中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的观念,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物质财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但是廉洁要求的勤劳与艰苦奋斗并不是刻意地去痛苦人们,而是在面对无法避免困难时具有承担困难的意志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讲廉洁必须包含守法敬法的理念,这是现代社会廉洁的法度底线。

  进行廉洁教育必须区分廉洁与廉洁文化。廉洁与廉洁文化当然是密切联系的,但两者还是有所不同。廉洁主要指人的德性,是个体自我养成的内在品质,而个体对廉洁领悟的水平、内化的程度、践履与否都可能是有差异的,因此廉洁教育不是拿廉洁的德性本身来教育,而主要指廉洁文化的教育。廉洁文化则是指廉洁知识化、社会化的形态,包括关于廉洁的知识、观念和理论,廉洁德性的行为表现,廉洁制度上的表现,廉洁伦理的社会性评价(如文学艺术中的廉洁形象、社会舆论中的廉洁评价)等等。廉洁文化才与教育活动相吻合,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廉洁教育其实质就是廉洁文化的教育。

  廉洁文化教育并不限于学校,而是一项全社会的教育任务,家庭、企业、政府机构、社区都有廉洁教育的责任。但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即使是同一样教育的内容,由于教育领域的不同,尤其是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的目标、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的手段都应有所不同。虽然学校与社会(企事业、家庭、居住社区、社团组织)在廉洁教育上有密切联系,相互之间还有彼此的依赖关系,也不乏教育上有某些共同点,但毕竟属于不同的领域,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教育思路。这就需要我们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从在校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特殊性。

  首先,学校廉洁教育与社会廉洁教育的针对性不同。勿庸讳言,廉洁教育是在国家反腐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正是出于与腐败斗争需要的战略举措。因此,社会上的廉洁教育尤其是与权力相关的组织,如政府部门、司法部门、企业的管理部门密切相关,其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很明确,那就是针对腐败的问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廉洁教育就是直面腐败现象,向人们敲响思想道德和法治的警钟,强化人们防范腐败的意识。

  相对于社会,学校是一块净土。从学校教育对象学生来说,特别是中小学生,基本上不存在腐败问题,他们的心灵还是比较纯洁的。因此,学校廉洁教育不能更多地引述社会腐败现象作为教育的案例。因为一味针对腐败的教育,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一是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觉,把局部的腐败看作是社会的全部,影响青少年对社会的信心。二是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很强,很可能对腐败案中的离奇隐秘刺激产生好奇心,从而去模仿,就如青少年嗜看反暴力的电视片以后可能模仿暴力行为一样。因此,学校的廉洁教育应当着重对学生进行廉洁的正面教育。也就是说,学校廉洁教育的针对性要实事求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育,而不能把社会中什么东西都拿到学校教育中来。

  其次,学校廉洁教育必须遵循学校教育的规律性。社会中的廉洁教育基本上是属于成人世界的,并且是在一个非学校环境中、间断性地进行的。因此,社会廉洁教育本质上还是以法治型教育为主,即使道德意义上的廉洁教育也只能是舆论监督中的教育和自我良心省醒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一个成人都是自我道德的教育者,廉洁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廉洁教育则不同。第一,学校教育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廉洁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不管现代教育理论如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校的教育关系中,学生始终处于教育对象的位置上。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特定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处于成长中的人,到学校来就是为了寻求知识包括人生方面知识的,换句话说,就是来接受教育的。另一方面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学生需要有人传授知识和引导人生,由此而提出了教育者(教师)及其教育责任的问题。模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界限,则谈不上学校教育。第二,学校是一个知识文化传授的场所,本身就处在正规教育的环境中。学校教育有其自身合规律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安排,廉洁教育进校园只有契合于已进行的学校教育安排,其教育才是可行的。由此可见,学校廉洁教育与社会廉洁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了解和把握学校廉洁教育的特殊性是有效开展学校廉洁教育的前提。

  再次,学校廉洁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学校廉洁教育包括了大中小学,教育对象年龄跨度很大。因此,从廉洁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出发,必须考虑学校廉洁教育对象的实际差异,根据青少年学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研究不同层次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目标层次、内容深度、表现形式、方法手段等,既要考虑各个阶段教育的侧重点和针对性,又要注重廉洁教育的连贯性,使之贯穿于学生在校的整个生涯。

  三、荣辱观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

  从中央反腐败的战略来看,学校廉洁教育无疑是我国建立反腐预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反腐可以看作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政治目的,学校廉洁教育服从于国家反腐败的整体目的。但是,如前所述,学生不存在直接的腐败问题,所以反腐的政治目的具体到面向学生的廉洁教育则需要转换,即转换为学校廉洁教育的直接目的。

  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廉洁观念,而教育的根本在于培育学生的为人之道,即着眼于学生道德品性的培育。廉洁,是为人处事的美德,是做人的应守之道。学校廉洁教育的责任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中去,随着一个人求学层次的提高,各级学校不断强化学生的廉洁意识,使廉洁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廉洁观念不仅仅是懂得廉洁的知识,知廉洁还只是外在的,尚没有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廉洁以及与此相关的德性走进学生们的心里,成为他们骨子里面的东西,成为他们抵抗社会诱惑的本性。学校廉洁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一系列人生价值观,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人的荣辱观,所以,荣辱观的教育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

  之所以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廉洁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除了出于国家政治导向之外,更重要的是荣辱观确实与廉洁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首先,荣辱观是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这是青少年能够接受廉洁教育的重要前提。为什么廉洁教育要以辨别是非善恶的荣辱观为基础呢?因为廉洁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性教育,而是带有强烈的价值目的性的教育。对于学生即教育对象来说,知道什么是廉洁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为什么要“崇廉敬洁”?为什么要“拒贪斥污”?荣辱观以强烈的道德意向回答了廉洁对人的意义:廉洁品行是人的荣耀所在,而与贪欲相联系的思想行为则将给人带来耻辱。因此,只有在荣辱感受介入于廉洁教育之中,才能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道德能力,明白追崇事物的价值所在,才可能在内心建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俭为荣、以奢为耻;以勤为荣、以懒为耻;以自强为荣、以不劳为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以美为荣、以丑为耻的观念。

  其次,正确的荣辱观是青少年抵制社会不良诱惑的精神力量。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充满着种种诱惑,学校的围墙无法阻挡不良社会力量渗入,因为学校与社会并不绝缘,学校也具有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学校的学生也身处于社会诱惑之中,这些诱惑不同程度地侵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要使青少年学生增强抵抗社会诱惑的力量,则需要在廉洁教育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因为正确的荣辱观是人们产生精神抵抗力的道德源泉。荣辱观念特别是耻辱心是人内心深处十分强烈的道德情感,与人的尊严甚至生命相联系。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以此可看到耻辱的力量。培养青少年的知耻心是非常重要的,知耻能使人的意志变得坚强,所谓“知耻近于勇”,强烈的耻辱感促使人产生极大的勇气去抵挡不道德的诱惑,克服不健康的心理欲求,而且勇于去做道德荣耀的事,哪怕困难重重也无所畏惧。

  再次,正确的荣辱观是培养做人德性的基础。学校廉洁教育从根本上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性,教育他们学会做真正的人。而做人的底线就是人的耻辱心。古人认为,羞耻是人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别人与非人的标准:“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有耻是做人的基本价值,无耻则失去了人的价值。廉洁做人的德性有很多,而有耻是人求德的第一步,也是守护人之为人的底线。一旦无耻,人心就像溃坍的堤坝,胆大妄为,什么不道德的事都敢做,甚至践踏法律。当然,耻辱的内容与感悟也是有时代差异的。就今天而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今时代培育人之耻的社会尺度。

  以上论述皆已证明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校廉洁教育中的重要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学校廉洁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且应当贯穿于学校廉洁教育的全过程。

  收稿日期:2007-08-28

作者介绍:余玉花,哲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062)


相关内容

  •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 第28卷第9期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TONGHUATEACHERSCOLLEGE Vol.28№9Sep.2007 2007年9月 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问题 胡德超1,刘达禹2 (1.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长春134024 摘 2.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4024) 要:社会转型 ...

  •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胡锦涛 ...

  • 在全市各学校社会荣辱观教育座谈会发言
  • 同志们: xx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又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讲话精神融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在我市中 ...

  • 三年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结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活动总结 自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首先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各教研组出刊一期主题板报等营造学习氛围.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针对社会主义核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总结
  • 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践活动总结 自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以来,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首先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板.各教研组出刊一期主题板报等营造学习氛围.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针对社会主义核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 ...

  • 践行"八荣八耻" 建设和谐校园-演讲稿-八荣八耻演讲稿
  •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于 ...

  • 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 第 2 卷第 5 8 期 20 0 8年 1 0月赣南医学院学报 2 2 ⅣO. .8 5J RNA F G OU L O ANNA ME C I R IY N DI AL UN VE S T0C 2 0 08社 会 主 义荣 辱观 心 < 想道 德修 养 与 法律 基 础> 程 的核 ...

  • 八荣八耻工作总结
  • 一、与深入推进先进性教育相结合 我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员是否做到“八荣八耻”列入先进性教育整改提高范围,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对照“八荣八耻”进行认真学习讨论,深入剖析自己的思想,检点自己的言行,做到知荣知耻、扬荣弃耻、兴荣抑耻。区纪委、宣传部联合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