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

第 2 卷第 5 8 期 20 0 8年 1   0月赣南医学院学报 2 2 ⅣO.   .8 5J RNA   F G OU L O   ANNA ME C   I R IY  N  DI AL UN VE S T0C 2 0     08社 会 主 义荣 辱观  心 《 想道 德修 养 与 法律 基 础》 程 的核  内容  思 课熊 申英 , 罗南石  ( 南昌航 空大学思 政部 , 江西 南 昌 3 0 6 ) 30 3 摘  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 课程 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社 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 的重要 内   容之一 , 吴潜涛教授从荣 辱观科学 内涵和精神实质 的角度分析 了为什么社会 主义荣辱观 能在《 思想道德修养 与  法律基础》 课程中 占统领地位 。本论文则认 为 , 除此之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本身的性质 和内容与  社 会主义荣辱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性 也决定社会 主义荣辱 观能成 为贯 穿《 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思 课程 的核心  内容 , 而我校该课程考核方式 的改革也是对这一精神的具 体落实 。   关键词 : 社会 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价值 ; 《 ; 规范 中图分类号 :6 2 3 ( 4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 9 20 )5— 6 6— 2 10 57 (0 8 0 0 9 0   在这里 , 吴潜 涛教 授从教 材结 构 的角 度人 手来 解读 教  材, 其本质上也反映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 思想  即《 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 础》 程并 不是 《 德修 养》 法律 基  课 道 与《 础》 课程的机械组 合 , 而是把 道德教 育与法 制教育两者 有机 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课程 为依托对 大学生进  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 教育 是高校 两课 教学 的重 要 内容之 ~ ,   “ 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 学 是高等学 校思想 政治 教育的  重要 内容 , 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  ” 吴潜涛教授从荣辱 观科学 内涵和精神 实质 的角度分 析 了为  什 么社会主义荣辱 观能在 《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 律基础 》 课程  中占统领地位。笔者 以为 , 除此之外 , 思想 道德 修养与法律  《 基础》 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内容与社会主义荣 辱观之 间的 内在  契台性也决定社 会主义荣辱观能成 为贯穿《 思想 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课程的核心 内容 , 而我校该 课程考 核方式 的改革  也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落实。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道德教育与法制  :教 育的融 合 在高校 9 8两课 方案中 , 制教育是靠 《法 法律基 础》 来实  现 的, 道德教育是靠《 思想 品德修养》 来进行 的, 二者在 课程  设置 }呈现分开状 态。20 0 5年 , 中共 中央宣传部 、 育部在  教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 理论课 的意 见》   中把《 思想品德修养》 《 与 法律基 础》 相合而成 ~ 门《 想道  思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 并对 这门课 程的根本 目标做 出 了   明确定 位 :开展马克思主义人 生观 、 “ 价值观 、 德观和 法制  道 观的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高 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 良好 的道德  品质 , 树立体现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 的价值 标准和  行 为规范。 随之 , 2 0 ” 在 0 6年 7、 , 思 想道德 修养 与法律  8月 《 基础》 教材在全国知名专家 的辛 苦工作 下出炉 了 , 中国人 民  大学吴潜涛教授在 对教材解 读时 说, 该教 材 由绪 论 、 三个 主  题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在 这三个部分 中, 第一部分  是思想前提 , 为第 一、 二部分 的道德观 和法制观 提供 了社会  主义的导向和形式 上的基 础。其 中, 第三 章的第三 节 “ 正确  对待人生环境” 在全书中具有把人生观 、 值观 教育和道德  , 价 观、 法制观教育连为一体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五 、 这两章  六 以社会生 活为平 台和载体 , 实现 了道德 和法律的 完美结 合。   由此看 来 , 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 、 行为发生 的规律 , 照有理  按 想、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的“ 四有” 新人 理论 的逻辑 , 由思  想到行 为 、 自律 的道 德行 为 到他律 的合 法行 为而 依次 展  又 开. 形成 了一个环环 相扣 、 有机融 合的完整体系 结合在一起 的课程 。应该说 , 材确实 体现 了这 样的特 点。 教   而且 , 笔者结合具 体教学的体 验 , 为 , 第五 、 两章  认 不仅 六这 实现了道德和法 律的完美结合 , 其他章节 的内容也能深刻体  现道德和法律的完 美结合 。例如 , 在第 一章 中谈 到理想 、 信  念问题时 , 我们不仅可以讲人生观 、 价值观层 面的理想 信念 ,   我们还可以谈“ 法律信仰 ” 的问题 。所谓法律信仰 , 就是人们  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 , 以之为行为 的最高准则 。我们  并 知道 , 一个社会公众对 法律 的信 仰生成 相当重要 , 它是 一个  国家法制化 的关键性 要素。正此 伯尔曼所 说 : 法律必 须被  “ 信仰 ,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 当然 , ” 我们 同时还要告诉 学生 , 法  律信仰也是 有 限度 的。再 如 , 在第 二 章 中, 教材 将 “ 国主  爱 义” 定义为“ 道德关 系 、 政治 原则 和法律 规范 ” 该 内涵 中 已 ,  经涉及到学生 的法制教育 。   也就是说 , 教材本身的内容与结构及 具体的教学实践均 能体现出新课程融道德教育与法制 教育为一体的典型特征 ,   应该说 , 与过去将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 分为两 门课 程来 开设  相 比, 了一个重 大的 飞跃 , 实 际上 体现 了法律规 范与道  有 这 德价值 的辨证统一。  2 社 会主义 荣辱观 : 价值 与规 范的统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 出以后 , 我们对它 的理解往往定位在 “ 新时期社会主义世界观 、 生观 和价值观 的具 体要求 ” 更  人 , 多的是从思想道德 的层面对荣辱观进行诠释。   首先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 种道德规范。荣辱观是人们  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 , 在进行 自我评 价和社会评价 中形 成的 , 是道德观的核心 内容和具 体展现 , 当代 中国随着市场  经济改革深人推进 , 物质 生产 力快速发 展 , 利益主 _ 【 本多元和  收入差距拉 大, 会道德 在许多 方面取 得了长 足进步 , 国  社 如 家和民族 自豪感 、 民主法 制意识 、 科学 意识 和求知 欲望 的增  强, 市场观念和竞争意 识的增强 , 弱势群 体关注 的增 强等  对 等。但 同时也 要看 到 , ~些 人 的道德 选择 处于 彷徨 困惑 状 态, 出现 了物欲化 、 冷漠化 、 奢侈化 、 责化等令 人担忧 的道  轻基金项 目 :06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  20- - - — —6 6 —— 9 —  —5 期 熊 申英 , 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的核  内容  t b第 一章“ 追求远大 的理想 、 坚定 崇高信 念” 其核  在 于  , t b 培养 大学 生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 , 确立 马克 思主义信念 。理  想、 信念是人生观 、 价值 观的外在体现 , 也正是荣 辱观倡导 的 根本 目的所在。  德倾 向。在这种情况下 , 亟需我们党和政府 以鲜 明的道 德引  导, 支持社会上大多数成 员健 康正 确的道 德选 择 , 校正 和扭  转那些少数人信奉的不健康不正确 的道 德选择 , 为促进 我 国  经济社会 的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精 神支撑 。在这样 的背景 下 ,   20 年 9月 2 01 0日, 中共中央印发《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   第 一次系统 明确地提 出“ 国守 法、 爱 明礼诚信 、 团结友 善 、 勤  俭 自强 、 敬业 奉献 ” 的公 民基本 道德规 范。 以社 会 主义荣 辱  观 的内容与之进行对 比, 我们 可 以发 现 , 二者 之 间几 乎 是完  全契合 的。“ 以热爱祖 国为荣 、 以危 害祖 国为耻 ” 以遵纪守  “ 法为荣 、 以违法乱 纪为耻 ” 典型地与 “ 国守法 ” 爱 相一致 ; 以  “ 辛勤劳动为荣 、 以好 逸 恶劳 为耻 ” 与 “ 俭 自强 ” 全一  则 勤 完 致 ; 以团结互助为荣 、 “ 以损人利 己为耻 ” 则与 “ 团结友善 ”相  致 , 以服务人 民为荣 、 “ 以背离人 民为耻 ” “ 与 敬业 奉献 ”相  致 , 以诚实守信为荣 、 “ 以见利忘 义为耻 ” 明礼诚信 ” 与“ 相  致 ; 以艰苦奋 斗为荣 、 “ 以骄奢淫逸为耻” “ 与 勤俭 自强”相 一 一一 一第 二章“ 继承爱 国传 统 、 弘扬 民族 精神 ”形 上 的理 念开  , 始落 足于具体的国家 、 民族 , 以热爱 祖 国为荣 , “ 以危 害祖 国 为耻 ” 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必须做到的 , 否则的话 , 不仅 失去  了一个 民族 的民族精 神 , 同时 也成为 法律所 要惩 罚的对 象 ,   如《 分裂国家法》 反 即是对危害祖 国之行 为的法律规诫 。   第三章 “ 悟人生真 谛 、 领 创造人生价值 ” 由国家而至个 人  的人生价值 , 怎样 的人 生更 有意义是本章讨 论的最根本性 的  问题 , 在我们 今天所 处 的社 会 主义 社会 中, 量人 生 的价  “ 衡 值 , 准就在于看一个 人是否以 自己的劳 动和聪 明才智 为 中 标   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 , 为人 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 而八  ” 荣八耻中所有为荣的 内容也 即是我们人生价值 的具体体现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 锤炼道德 品质 ” 由人生价值走 向  为人的道德品质的讨论 , 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的道德是 以为  社 人民服务为核心 , 以集体 主义 为原 则 , 而诚实 守信成 为公 民  道 德建设 的重点。“ 服务人 民为荣 ” “团结互助 为荣” “以  、 、 诚 实守信 为荣” 与本章 内容具有极大 的契合 性。   第 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 维护公共 秩序” 由个体的道德建  设转 向了社会公 德 的遵 守。道德与 法律 是人类 维护社 会公  共秩序 的两个 不可或缺 的手段 , 道德教 育与法制 教育在这一  章及第六章 “ 培育职业精神 、 家庭 美德” 树立 中显性地结合在  起, 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具有 的价值 与规范相统 一的特质也  同样得到 了鲜 明的体现 , 以为荣 的内容 是社会所倡导 的 良好  德行 , 同时也是法律所 弘扬 的东西 , 以为耻 的 内容 既是道 德  所唾弃的 , 同时也是法 律所 禁止 的 , 这样 的内容 既渗透 于社  会的公共场所之 中 , 贯穿 于我们 的职 业生 活、 又 家庭生 活之 一致。  社会 主义荣辱 观抓住 了当前社会 道德矛盾 和 冲突的焦  点, 明确 了社会道 德是非 界线, 提供 了用荣辱 观 引领社 会道  德进步的有效途径 。这便 是社 会主义荣 辱 观作为 道德 规范  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次 , 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之 间有着密  社 切的联系 , 具有荣 辱 观法律化 的意义 。其 一 , 会 主义荣 辱  社 观中所谈 到的有些 问题本身就是我 国法律所调整 的对象 , 如  “ 危害祖 国、 背离人 民、 昧无知 、 愚 好逸 恶劳 、 人利 己 、 损 见利  忘义、 违法乱纪 、 奢淫逸” 以为耻 的内容 , 骄 等 也是 法律 调整  的范围 , 是我国法律法规 中的禁止 性规范 ; 其二 , 了禁 止一  除 些不 良的行为, 法律 同时还 维护优 良的德 行 , 以此 培养公 民  的责任感 、 爱国心等。我国的法律 有对一些行 为授予光荣 称  号、 奖金 、 奖状 、 表彰 、 晋级 , 以及对 为了人民 的利益见 义勇为  而蒙受损失 的人 , 给予一定的补偿 和抚恤等 法律手段 。社 会  主义荣辱 观中以 为荣 的内容 “ 爱 祖 国、 务人 民、 尚科  热 服 崇中。  学 、 勤劳动 、 辛 团结互助 、 诚实 守信 、 遵纪 守法 、 艰苦 奋斗 ” 恰  恰就是法律所要维护 和倡导 的优 良德行。   所 以, 笔者以为 , 会主义 荣辱 观不仅具 有价 值 观的 导  社 向作用 , 而且还具 有法律 威慑作 用 , 是融道 德教 育与 法制 教  育为一体的世界 观、 生观 、 人 价值 观和法 制观 的教育 。而这  个特征正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的本质相 一致 ,   也就成为社会 主义荣 辱 观能成 为《 思想 道 德修 养与 法 律基  础》 课程核  t b内容 的根本所在 。  3 社会主义荣辱观 : 贯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的核心 内容 《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 础》 程具有 道德教 育与法 制  课 教育相融合 的特 质 , 而社 会 主义 荣辱 观是 道 德与 规 范的 统  这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为 荣辱 观成为贯 穿《 思想 道德 修  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的核心 内容奠定 了基础 。   绪论直点主题 , 调提 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法律 素质要树  强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吴潜 涛教授在解 读本 课程教材 的绪论 时  说 : 教材绪论 中专 设一节 学 习和实践社会 主义荣辱观 , “ 论述  了大学生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重要 意义 、 社会主义荣 辱观  的科 学内涵以及大学 生如何 实践社 会主 义荣 辱观 问题 。各  章之中都 融人了 ‘ 八荣八 耻 ’ 内容 , 的 结束语 中强调 : 当代大  学生 只有 牢固树立社会 主义荣辱 观 , 才能形成 优 良的思 想品  德, 成长为社会主义的 ‘ 四有 ’ 新人 , 从而使 社会 主义荣辱 观  成为贯穿教材始终 的一条主线 。 当然 , ” 吴潜 涛教授并没有 详  细解 释各章之 中都是怎样融入 了“ 八荣八耻” 内容的 。  一第七章“ 增加 法律 意识 、 弘扬 法治精 神” 和第八章 “ 了解  法律制度 、 自觉遵守法 律规 范” 调对社 会主 义法 律精神 的  强 领会 、 社会 主义法 治观 念的树立及 国家安全意识 的增 强 , 以  “ 遵纪守法为荣 , 以违法 乱纪 为耻 ” 的理念也 同样得到 了体现 。   静 态的教材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统领地位 , 我们 在  动态的教学 过程中极力 贯彻 理论与 实践 相结合 的教学 方 法  以实现教材的核心 目标。同时 , 我们 学校对本 课程的考核进  行 了大胆改革 , 即把课程考试与大学 生的 日常行 为修养相结  合, 具体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 基础 》 《 总成绩 = 课程 考核  成绩 6% + 0 大学生 三年 的 日常行 为修 养成绩 4% , 部分  0 前 成绩 由任课 教师给出 , 后部分成绩 由学生 所在 系部 的辅导员  根据该生 的平常 表现 给出 , 这样的考核方 式能更好 地从 日常  生活层面落实和加强大学生 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 教育 , 能科  更 学地衡量一个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法律 素质 。  参 考文 献 :  [ ] 本书编写组 : 1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基 础 [ . 京 : M] 北 高  等教育出版社 ,0 6 1. 20 . 1   [ ] 吴潜涛. 思 想道德 修养 与法 律基础 ” 2  “ 课的 性质 、 逻辑  结 构与特点 []思想 理论 教育导 刊《 想道 德修养与  J. 思 法律基 础》 学习辅导专辑 ,0 6 增 刊 :7— 8 20 , 2 2.   [ ] 伯 尔曼 , 3  梁治平译 . 律与宗 教 [ . 法 M] 生活 ・ 读书 ・ 新  知三联 书店 ,9 12 . 19 .8   [ ] 吴潜 涛.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法律 基础》 4 《 绪论 、 第一 章解  读 []思 想理 论 教 育导 刊 《 想道 德修 养 与法 律 基  J. 思 础》 习辅导 专辑 , 0 , : . 学 2 6 增刊 3   0 3 ( 收稿 日期 :08— 6— 0   20 0 2 )6 7 .— 9 -  - - —,・---——

第 2 卷第 5 8 期 20 0 8年 1   0月赣南医学院学报 2 2 ⅣO.   .8 5J RNA   F G OU L O   ANNA ME C   I R IY  N  DI AL UN VE S T0C 2 0     08社 会 主 义荣 辱观  心 《 想道 德修 养 与 法律 基 础》 程 的核  内容  思 课熊 申英 , 罗南石  ( 南昌航 空大学思 政部 , 江西 南 昌 3 0 6 ) 30 3 摘  要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 课程 为依托对大学生进行社 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 的重要 内   容之一 , 吴潜涛教授从荣 辱观科学 内涵和精神实质 的角度分析 了为什么社会 主义荣辱观 能在《 思想道德修养 与  法律基础》 课程中 占统领地位 。本论文则认 为 , 除此之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本身的性质 和内容与  社 会主义荣辱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性 也决定社会 主义荣辱 观能成 为贯 穿《 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思 课程 的核心  内容 , 而我校该课程考核方式 的改革也是对这一精神的具 体落实 。   关键词 : 社会 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价值 ; 《 ; 规范 中图分类号 :6 2 3 ( 4 .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1— 7 9 20 )5— 6 6— 2 10 57 (0 8 0 0 9 0   在这里 , 吴潜 涛教 授从教 材结 构 的角 度人 手来 解读 教  材, 其本质上也反映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 思想  即《 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 础》 程并 不是 《 德修 养》 法律 基  课 道 与《 础》 课程的机械组 合 , 而是把 道德教 育与法 制教育两者 有机 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课程 为依托对 大学生进  行社会主义荣辱 观 教育 是高校 两课 教学 的重 要 内容之 ~ ,   “ 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 学 是高等学 校思想 政治 教育的  重要 内容 , 是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 。  ” 吴潜涛教授从荣辱 观科学 内涵和精神 实质 的角度分 析 了为  什 么社会主义荣辱 观能在 《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 律基础 》 课程  中占统领地位。笔者 以为 , 除此之外 , 思想 道德 修养与法律  《 基础》 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内容与社会主义荣 辱观之 间的 内在  契台性也决定社 会主义荣辱观能成 为贯穿《 思想 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课程的核心 内容 , 而我校该 课程考 核方式 的改革  也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落实。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道德教育与法制  :教 育的融 合 在高校 9 8两课 方案中 , 制教育是靠 《法 法律基 础》 来实  现 的, 道德教育是靠《 思想 品德修养》 来进行 的, 二者在 课程  设置 }呈现分开状 态。20 0 5年 , 中共 中央宣传部 、 育部在  教 《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 理论课 的意 见》   中把《 思想品德修养》 《 与 法律基 础》 相合而成 ~ 门《 想道  思 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 并对 这门课 程的根本 目标做 出 了   明确定 位 :开展马克思主义人 生观 、 “ 价值观 、 德观和 法制  道 观的教育 , 引导学生树立高 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 良好 的道德  品质 , 树立体现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 的价值 标准和  行 为规范。 随之 , 2 0 ” 在 0 6年 7、 , 思 想道德 修养 与法律  8月 《 基础》 教材在全国知名专家 的辛 苦工作 下出炉 了 , 中国人 民  大学吴潜涛教授在 对教材解 读时 说, 该教 材 由绪 论 、 三个 主  题部分共计八章和结束语组成。在 这三个部分 中, 第一部分  是思想前提 , 为第 一、 二部分 的道德观 和法制观 提供 了社会  主义的导向和形式 上的基 础。其 中, 第三 章的第三 节 “ 正确  对待人生环境” 在全书中具有把人生观 、 值观 教育和道德  , 价 观、 法制观教育连为一体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 第五 、 这两章  六 以社会生 活为平 台和载体 , 实现 了道德 和法律的 完美结 合。   由此看 来 , 教材的内容遵循思想 、 行为发生 的规律 , 照有理  按 想、 有道德 、 有文化 、 有纪律的“ 四有” 新人 理论 的逻辑 , 由思  想到行 为 、 自律 的道 德行 为 到他律 的合 法行 为而 依次 展  又 开. 形成 了一个环环 相扣 、 有机融 合的完整体系 结合在一起 的课程 。应该说 , 材确实 体现 了这 样的特 点。 教   而且 , 笔者结合具 体教学的体 验 , 为 , 第五 、 两章  认 不仅 六这 实现了道德和法 律的完美结合 , 其他章节 的内容也能深刻体  现道德和法律的完 美结合 。例如 , 在第 一章 中谈 到理想 、 信  念问题时 , 我们不仅可以讲人生观 、 价值观层 面的理想 信念 ,   我们还可以谈“ 法律信仰 ” 的问题 。所谓法律信仰 , 就是人们  对法律的无限信服与崇拜 , 以之为行为 的最高准则 。我们  并 知道 , 一个社会公众对 法律 的信 仰生成 相当重要 , 它是 一个  国家法制化 的关键性 要素。正此 伯尔曼所 说 : 法律必 须被  “ 信仰 ,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 当然 , ” 我们 同时还要告诉 学生 , 法  律信仰也是 有 限度 的。再 如 , 在第 二 章 中, 教材 将 “ 国主  爱 义” 定义为“ 道德关 系 、 政治 原则 和法律 规范 ” 该 内涵 中 已 ,  经涉及到学生 的法制教育 。   也就是说 , 教材本身的内容与结构及 具体的教学实践均 能体现出新课程融道德教育与法制 教育为一体的典型特征 ,   应该说 , 与过去将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 分为两 门课 程来 开设  相 比, 了一个重 大的 飞跃 , 实 际上 体现 了法律规 范与道  有 这 德价值 的辨证统一。  2 社 会主义 荣辱观 : 价值 与规 范的统一 社会主义荣辱观提 出以后 , 我们对它 的理解往往定位在 “ 新时期社会主义世界观 、 生观 和价值观 的具 体要求 ” 更  人 , 多的是从思想道德 的层面对荣辱观进行诠释。   首先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 种道德规范。荣辱观是人们  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 , 在进行 自我评 价和社会评价 中形 成的 , 是道德观的核心 内容和具 体展现 , 当代 中国随着市场  经济改革深人推进 , 物质 生产 力快速发 展 , 利益主 _ 【 本多元和  收入差距拉 大, 会道德 在许多 方面取 得了长 足进步 , 国  社 如 家和民族 自豪感 、 民主法 制意识 、 科学 意识 和求知 欲望 的增  强, 市场观念和竞争意 识的增强 , 弱势群 体关注 的增 强等  对 等。但 同时也 要看 到 , ~些 人 的道德 选择 处于 彷徨 困惑 状 态, 出现 了物欲化 、 冷漠化 、 奢侈化 、 责化等令 人担忧 的道  轻基金项 目 :06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  20- - - — —6 6 —— 9 —  —5 期 熊 申英 , 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课程的核  内容  t b第 一章“ 追求远大 的理想 、 坚定 崇高信 念” 其核  在 于  , t b 培养 大学 生坚定对共产党的信任 , 确立 马克 思主义信念 。理  想、 信念是人生观 、 价值 观的外在体现 , 也正是荣 辱观倡导 的 根本 目的所在。  德倾 向。在这种情况下 , 亟需我们党和政府 以鲜 明的道 德引  导, 支持社会上大多数成 员健 康正 确的道 德选 择 , 校正 和扭  转那些少数人信奉的不健康不正确 的道 德选择 , 为促进 我 国  经济社会 的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精 神支撑 。在这样 的背景 下 ,   20 年 9月 2 01 0日, 中共中央印发《 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公   第 一次系统 明确地提 出“ 国守 法、 爱 明礼诚信 、 团结友 善 、 勤  俭 自强 、 敬业 奉献 ” 的公 民基本 道德规 范。 以社 会 主义荣 辱  观 的内容与之进行对 比, 我们 可 以发 现 , 二者 之 间几 乎 是完  全契合 的。“ 以热爱祖 国为荣 、 以危 害祖 国为耻 ” 以遵纪守  “ 法为荣 、 以违法乱 纪为耻 ” 典型地与 “ 国守法 ” 爱 相一致 ; 以  “ 辛勤劳动为荣 、 以好 逸 恶劳 为耻 ” 与 “ 俭 自强 ” 全一  则 勤 完 致 ; 以团结互助为荣 、 “ 以损人利 己为耻 ” 则与 “ 团结友善 ”相  致 , 以服务人 民为荣 、 “ 以背离人 民为耻 ” “ 与 敬业 奉献 ”相  致 , 以诚实守信为荣 、 “ 以见利忘 义为耻 ” 明礼诚信 ” 与“ 相  致 ; 以艰苦奋 斗为荣 、 “ 以骄奢淫逸为耻” “ 与 勤俭 自强”相 一 一一 一第 二章“ 继承爱 国传 统 、 弘扬 民族 精神 ”形 上 的理 念开  , 始落 足于具体的国家 、 民族 , 以热爱 祖 国为荣 , “ 以危 害祖 国 为耻 ” 是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必须做到的 , 否则的话 , 不仅 失去  了一个 民族 的民族精 神 , 同时 也成为 法律所 要惩 罚的对 象 ,   如《 分裂国家法》 反 即是对危害祖 国之行 为的法律规诫 。   第三章 “ 悟人生真 谛 、 领 创造人生价值 ” 由国家而至个 人  的人生价值 , 怎样 的人 生更 有意义是本章讨 论的最根本性 的  问题 , 在我们 今天所 处 的社 会 主义 社会 中, 量人 生 的价  “ 衡 值 , 准就在于看一个 人是否以 自己的劳 动和聪 明才智 为 中 标   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 , 为人 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 而八  ” 荣八耻中所有为荣的 内容也 即是我们人生价值 的具体体现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 锤炼道德 品质 ” 由人生价值走 向  为人的道德品质的讨论 , 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的道德是 以为  社 人民服务为核心 , 以集体 主义 为原 则 , 而诚实 守信成 为公 民  道 德建设 的重点。“ 服务人 民为荣 ” “团结互助 为荣” “以  、 、 诚 实守信 为荣” 与本章 内容具有极大 的契合 性。   第 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 维护公共 秩序” 由个体的道德建  设转 向了社会公 德 的遵 守。道德与 法律 是人类 维护社 会公  共秩序 的两个 不可或缺 的手段 , 道德教 育与法制 教育在这一  章及第六章 “ 培育职业精神 、 家庭 美德” 树立 中显性地结合在  起, 社会主义荣辱观所具有 的价值 与规范相统 一的特质也  同样得到 了鲜 明的体现 , 以为荣 的内容 是社会所倡导 的 良好  德行 , 同时也是法律所 弘扬 的东西 , 以为耻 的 内容 既是道 德  所唾弃的 , 同时也是法 律所 禁止 的 , 这样 的内容 既渗透 于社  会的公共场所之 中 , 贯穿 于我们 的职 业生 活、 又 家庭生 活之 一致。  社会 主义荣辱 观抓住 了当前社会 道德矛盾 和 冲突的焦  点, 明确 了社会道 德是非 界线, 提供 了用荣辱 观 引领社 会道  德进步的有效途径 。这便 是社 会主义荣 辱 观作为 道德 规范  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其次 , 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之 间有着密  社 切的联系 , 具有荣 辱 观法律化 的意义 。其 一 , 会 主义荣 辱  社 观中所谈 到的有些 问题本身就是我 国法律所调整 的对象 , 如  “ 危害祖 国、 背离人 民、 昧无知 、 愚 好逸 恶劳 、 人利 己 、 损 见利  忘义、 违法乱纪 、 奢淫逸” 以为耻 的内容 , 骄 等 也是 法律 调整  的范围 , 是我国法律法规 中的禁止 性规范 ; 其二 , 了禁 止一  除 些不 良的行为, 法律 同时还 维护优 良的德 行 , 以此 培养公 民  的责任感 、 爱国心等。我国的法律 有对一些行 为授予光荣 称  号、 奖金 、 奖状 、 表彰 、 晋级 , 以及对 为了人民 的利益见 义勇为  而蒙受损失 的人 , 给予一定的补偿 和抚恤等 法律手段 。社 会  主义荣辱 观中以 为荣 的内容 “ 爱 祖 国、 务人 民、 尚科  热 服 崇中。  学 、 勤劳动 、 辛 团结互助 、 诚实 守信 、 遵纪 守法 、 艰苦 奋斗 ” 恰  恰就是法律所要维护 和倡导 的优 良德行。   所 以, 笔者以为 , 会主义 荣辱 观不仅具 有价 值 观的 导  社 向作用 , 而且还具 有法律 威慑作 用 , 是融道 德教 育与 法制 教  育为一体的世界 观、 生观 、 人 价值 观和法 制观 的教育 。而这  个特征正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的本质相 一致 ,   也就成为社会 主义荣 辱 观能成 为《 思想 道 德修 养与 法 律基  础》 课程核  t b内容 的根本所在 。  3 社会主义荣辱观 : 贯穿《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的核心 内容 《 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 础》 程具有 道德教 育与法 制  课 教育相融合 的特 质 , 而社 会 主义 荣辱 观是 道 德与 规 范的 统  这二者本质上的一致性为 荣辱 观成为贯 穿《 思想 道德 修  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 的核心 内容奠定 了基础 。   绪论直点主题 , 调提 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法律 素质要树  强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吴潜 涛教授在解 读本 课程教材 的绪论 时  说 : 教材绪论 中专 设一节 学 习和实践社会 主义荣辱观 , “ 论述  了大学生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重要 意义 、 社会主义荣 辱观  的科 学内涵以及大学 生如何 实践社 会主 义荣 辱观 问题 。各  章之中都 融人了 ‘ 八荣八 耻 ’ 内容 , 的 结束语 中强调 : 当代大  学生 只有 牢固树立社会 主义荣辱 观 , 才能形成 优 良的思 想品  德, 成长为社会主义的 ‘ 四有 ’ 新人 , 从而使 社会 主义荣辱 观  成为贯穿教材始终 的一条主线 。 当然 , ” 吴潜 涛教授并没有 详  细解 释各章之 中都是怎样融入 了“ 八荣八耻” 内容的 。  一第七章“ 增加 法律 意识 、 弘扬 法治精 神” 和第八章 “ 了解  法律制度 、 自觉遵守法 律规 范” 调对社 会主 义法 律精神 的  强 领会 、 社会 主义法 治观 念的树立及 国家安全意识 的增 强 , 以  “ 遵纪守法为荣 , 以违法 乱纪 为耻 ” 的理念也 同样得到 了体现 。   静 态的教材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 的统领地位 , 我们 在  动态的教学 过程中极力 贯彻 理论与 实践 相结合 的教学 方 法  以实现教材的核心 目标。同时 , 我们 学校对本 课程的考核进  行 了大胆改革 , 即把课程考试与大学 生的 日常行 为修养相结  合, 具体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 基础 》 《 总成绩 = 课程 考核  成绩 6% + 0 大学生 三年 的 日常行 为修 养成绩 4% , 部分  0 前 成绩 由任课 教师给出 , 后部分成绩 由学生 所在 系部 的辅导员  根据该生 的平常 表现 给出 , 这样的考核方 式能更好 地从 日常  生活层面落实和加强大学生 的社会 主义荣辱观 教育 , 能科  更 学地衡量一个大学生 的思想道德素质 和法律 素质 。  参 考文 献 :  [ ] 本书编写组 : 1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基 础 [ . 京 : M] 北 高  等教育出版社 ,0 6 1. 20 . 1   [ ] 吴潜涛. 思 想道德 修养 与法 律基础 ” 2  “ 课的 性质 、 逻辑  结 构与特点 []思想 理论 教育导 刊《 想道 德修养与  J. 思 法律基 础》 学习辅导专辑 ,0 6 增 刊 :7— 8 20 , 2 2.   [ ] 伯 尔曼 , 3  梁治平译 . 律与宗 教 [ . 法 M] 生活 ・ 读书 ・ 新  知三联 书店 ,9 12 . 19 .8   [ ] 吴潜 涛. 思想 道德 修养 与法律 基础》 4 《 绪论 、 第一 章解  读 []思 想理 论 教 育导 刊 《 想道 德修 养 与法 律 基  J. 思 础》 习辅导 专辑 , 0 , : . 学 2 6 增刊 3   0 3 ( 收稿 日期 :08— 6— 0   20 0 2 )6 7 .— 9 -  - - —,・---——


相关内容

  • 思修教学大纲2015版
  • 三/五年制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科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课程 学 时:45课时 成绩考核:考试 开课教研室:思政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 ...

  • 思修习题绪论文档 (6)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日期:2009-04-03]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是( ) A 生理特点--身体发育基本成熟期 B心理特点--心理等基本成熟期 C 明确社会责任 D进入青春期 2.大学生的 ...

  • 智慧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智慧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2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______________,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A.世界观 B.人生观 C.社会观 D.价值观 2[单选题](2分) 成为德智 ...

  • 珍惜大学生活
  •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使学生们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课与自己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分析大学生活特点及其变化,提 ...

  • 社会实践的主题.内..
  • 1 . 确定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 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反映了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 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中国改革开放后这些方面出现了巨大的 变化,取得的成绩卓著,面临的问题也是很多,如何针对课程相关内 容,设计实践主题,学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报告书
  • 武汉纺织大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 程 实 践 报 告 书 学 期:班 级: 姓 名: 任课老师: 二O 年 月 前 言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 ...

  • 大学毕博平台思修第一单元测试答案
  • 名称 第一单元测试 说明 多次尝试 禁止.此测试只能进行一次. 强制完成 该测试可以并在以后继续进行. Show 问题完成状态: 问题 1 问题 1 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是( ). 问题 1 答案 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文化积淀 社会道德风尚 对外开放程度 问题 2 问题 2 大学阶段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选择题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与参考答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C A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B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C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D .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 ...

  • 我的思想论文250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课教学成果报告 题 目: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完成日期: -12-18 指导教师: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思政教研室 制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道德修养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特别是对于促进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