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反思获奖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意蕴深厚,是几代人传诵传教的名篇,可算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也不止一次听别的老师上过课。不知为何,总不由得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自然,朱自清不是王右军,年代久远,地位悬殊。若能转换时间、地点,“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改为“快然自足,曾不知时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改为“景随情迁,感慨系之矣”,也大抵贴切。王羲之从兰亭聚会感悟“死生亦大矣”,是大彻大悟。朱自清到荷塘走一遭,消受宁静之美,亦是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而这种体验与感悟,借景抒情,体物畅怀,是能与常人相通的,所以我们能感受它,欣赏它,并与之产生共鸣。

教《荷塘月色》,多数老师习惯把鉴赏、品读集中于文中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它作为单一景物来赏析,即分为“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且多从修辞角度品写景之妙,目中只有景,而忽略景中人之心境。是夜之月只是朱先生之月,是月之荷也只是朱先生之荷。试想,换另一夜,朱先生所见必是另一番荷塘月色。未理解这一点,所谓情景交融,终隔了一层。那么,是夜景中之人究竟有何心境呢?

历来,教学教参大都把《荷塘月色》中朱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当然是有道理的。《荷

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清华园,南方血雨腥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也在分化。像朱先生那样仍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者之低谷的时代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面对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因此,朱先生通过文章表达自己苦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将朱先生的苦闷仅归于“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欣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与其说眼前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不如说他在构造心中渴望的“梦”。尤其朱自清是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像他那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必然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他在《一封信》、《那里走》等文中也表露过抉择的困惑。发现和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结束,“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这些困惑不仅体现人物内心的苦闷,也符合“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观。

《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仅有政治性的,也有伦理性的。至写本文时,朱自清已有六个儿女,“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他养活,他便陷入了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而家中又常生龃龉和矛盾。从《背影》可知,1920年后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朱自清月薪的一半寄给家里,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要求。妻儿生活在家中,倍受折

磨。因为穷,家庭失和,为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从杭州一师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教导主任。由于庶母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能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1922年,朱自清又带妻儿回到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未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痛苦,父子关系并未缓和。此后,朱自清几次欲回扬州,但又怕父子关系难以和解,一直犹豫不定。因此,朱自清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也可理解为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当然,伦理自由,并非与政治自由没一点联系,但那是比较间接的、次要的。

无论政治原因、“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原因,还是家庭失和的伦理原因,都应是外在的、间接的,或说是导致苦闷的诱因,真正原因还在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动物。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种“社会动物”(达尔文语)。人类生存的这一必然矛盾,是“孤独”产生的根本原因。传说中耶稣被钉于十字架时,他心中除了为人类赎罪的崇高感、悲壮感之外,定还有深深的孤独。他以救人类为己任,却屡遭驱逐追杀,甚至被自己的徒弟犹大出卖。他无私献出博爱,却收获仇恨。他心中怎会不孤独?屈原走在汨罗江畔时,他心中也一定满是孤独。以统一天下、振兴楚国为己任的屈原,纵有内政、外交才能和对楚国的耿耿忠心,怎抵谗佞小人冷箭和中伤?眼看祖国被强秦欺凌甚至灭亡却无能为力,他心中怎能不悲愤、无奈和孤独。近来,也有评论对《荷

塘月色》中作者表达的情绪界定为“世人皆醉我独醒”、“曲高和寡”式的智者的“孤独”,这种心理水平的定位,似有违朱先生的“真实”。但我们从原文中所能读出的,确是一种无人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朱先生的挚友俞平伯先生,根据朱自清本人的说法对他当时的生存境况作过高度概括:“⑴家庭的穷困和冲突;⑵社会的压迫。”(俞平伯《读〈毁灭〉》,引自《朱自清研究资料》)面对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导致心理的紧张和抉择的茫然,应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内涵,也是朱先生“孤独”的深层原因:生存中的诸多矛盾和痛苦使他欲语还休,烦闷不得释放,难有人理解,便会产生灵魂上莫名的孤独。当然,人的个性、秉赋不同,对孤独的感受与表现方式也有异。有人因孤独求同望断肝肠;有人因孤独痛苦难觅出路;有人则可能寄情山水,到大自然的宁静中去感受自然的细腻和优雅,体味人生“孤独”的矛盾,感悟生命过程的深刻和复杂,如朱自清先生„„和他们相比,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只要我们面对生活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微笑,就不会再感到无奈和孤独!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意蕴深厚,是几代人传诵传教的名篇,可算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这篇课文,我教过多次,也不止一次听别的老师上过课。不知为何,总不由得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自然,朱自清不是王右军,年代久远,地位悬殊。若能转换时间、地点,“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改为“快然自足,曾不知时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改为“景随情迁,感慨系之矣”,也大抵贴切。王羲之从兰亭聚会感悟“死生亦大矣”,是大彻大悟。朱自清到荷塘走一遭,消受宁静之美,亦是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而这种体验与感悟,借景抒情,体物畅怀,是能与常人相通的,所以我们能感受它,欣赏它,并与之产生共鸣。

教《荷塘月色》,多数老师习惯把鉴赏、品读集中于文中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它作为单一景物来赏析,即分为“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且多从修辞角度品写景之妙,目中只有景,而忽略景中人之心境。是夜之月只是朱先生之月,是月之荷也只是朱先生之荷。试想,换另一夜,朱先生所见必是另一番荷塘月色。未理解这一点,所谓情景交融,终隔了一层。那么,是夜景中之人究竟有何心境呢?

历来,教学教参大都把《荷塘月色》中朱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当然是有道理的。《荷

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清华园,南方血雨腥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也在分化。像朱先生那样仍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者之低谷的时代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面对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因此,朱先生通过文章表达自己苦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将朱先生的苦闷仅归于“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欣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与其说眼前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不如说他在构造心中渴望的“梦”。尤其朱自清是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像他那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必然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他在《一封信》、《那里走》等文中也表露过抉择的困惑。发现和重视“个人价值”的时代已结束,“一切的价值都归于实际的行动”与“理智的权威”,而“党便是这种理智的权威之具体化。党所要求于个人的是牺牲,是无条件的牺牲,一个人得按照党的方式而生活„„”这些困惑不仅体现人物内心的苦闷,也符合“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观。

《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仅有政治性的,也有伦理性的。至写本文时,朱自清已有六个儿女,“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他养活,他便陷入了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而家中又常生龃龉和矛盾。从《背影》可知,1920年后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朱自清月薪的一半寄给家里,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要求。妻儿生活在家中,倍受折

磨。因为穷,家庭失和,为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从杭州一师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教导主任。由于庶母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能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1922年,朱自清又带妻儿回到扬州,打算与父母和解,结果不仅未解决矛盾,反而加深了精神痛苦,父子关系并未缓和。此后,朱自清几次欲回扬州,但又怕父子关系难以和解,一直犹豫不定。因此,朱自清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也可理解为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当然,伦理自由,并非与政治自由没一点联系,但那是比较间接的、次要的。

无论政治原因、“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原因,还是家庭失和的伦理原因,都应是外在的、间接的,或说是导致苦闷的诱因,真正原因还在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动物。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一种“社会动物”(达尔文语)。人类生存的这一必然矛盾,是“孤独”产生的根本原因。传说中耶稣被钉于十字架时,他心中除了为人类赎罪的崇高感、悲壮感之外,定还有深深的孤独。他以救人类为己任,却屡遭驱逐追杀,甚至被自己的徒弟犹大出卖。他无私献出博爱,却收获仇恨。他心中怎会不孤独?屈原走在汨罗江畔时,他心中也一定满是孤独。以统一天下、振兴楚国为己任的屈原,纵有内政、外交才能和对楚国的耿耿忠心,怎抵谗佞小人冷箭和中伤?眼看祖国被强秦欺凌甚至灭亡却无能为力,他心中怎能不悲愤、无奈和孤独。近来,也有评论对《荷

塘月色》中作者表达的情绪界定为“世人皆醉我独醒”、“曲高和寡”式的智者的“孤独”,这种心理水平的定位,似有违朱先生的“真实”。但我们从原文中所能读出的,确是一种无人理会的苦闷和无可奈何的孤独。朱先生的挚友俞平伯先生,根据朱自清本人的说法对他当时的生存境况作过高度概括:“⑴家庭的穷困和冲突;⑵社会的压迫。”(俞平伯《读〈毁灭〉》,引自《朱自清研究资料》)面对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导致心理的紧张和抉择的茫然,应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内涵,也是朱先生“孤独”的深层原因:生存中的诸多矛盾和痛苦使他欲语还休,烦闷不得释放,难有人理解,便会产生灵魂上莫名的孤独。当然,人的个性、秉赋不同,对孤独的感受与表现方式也有异。有人因孤独求同望断肝肠;有人因孤独痛苦难觅出路;有人则可能寄情山水,到大自然的宁静中去感受自然的细腻和优雅,体味人生“孤独”的矛盾,感悟生命过程的深刻和复杂,如朱自清先生„„和他们相比,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只要我们面对生活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些微笑,就不会再感到无奈和孤独!


相关内容

  • 荷塘月色 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 6 <荷塘月色>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荷塘月色>.(板书<荷塘月色>) 下面,我将从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 我对 ...

  • [荷塘月色]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及教后反思
  • 2009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 ...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第二课时) 课型:精读课型 教 学 目标 : 1.基础知识:(1)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了解朱自清和他的散文:(3)对通感修辞手法的掌握. 2.阅读能力:(1)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体会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文中词语鲜明的感情色彩. 3.写作能力:利用 ...

  • 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探幽
  • 余映潮是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个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喜爱的特级教师.究其原因,余映潮对语文教学不仅有全新的理念,更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每次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他总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展示"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听完余老师的课,总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现就余映潮 ...

  • 荷塘月色 文档
  •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 ...

  • 望月教学设计
  • < 望 月 >教 学 设 计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 1.能正 ...

  • 荷塘月色 Word 文档
  • <荷塘月色>导学案 张 高 一 语 文 组 彩 霞 <荷塘月色>导学案 主备人:王俊娥 审核:高一语文组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积累关于荷的名句,了解与散文有关的知识,识记字音. [预习内容] 1.分组查找与"荷"有关的诗句,名家散文好句.(最少五句 ...

  • 社区广场舞比赛节目主持词
  • 节目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亲爱的父老乡亲们,大家, 合:晚上好! 男:花红柳绿,百鸟争鸣,清风唱和欢送六月芬芳. 女: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瑞气高照喜迎七月激情. 男:锻炼身体,愉悦心情,广场舞陶冶了我们的性情. 女:丰富自我,活跃氛围,广场舞增添了社区的活力. 男:今天,在这激 ...

  • 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 摘要:高质量高中语文教学语言可以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灵,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这种语言可以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江南烟雨的缠绵悱恻,感受泰山峰石的千奇百怪,感受桂林山水的娇柔旖旎,对学生文学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从高中语文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层次性.哲理性进行分析,对上述语言特点进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