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课题 赶海的小姑娘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 重点难点 《阿爸回来了》体会渔民的劳动生活。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创编《阿爸回来了》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F 调的音位图、怀念故乡的诗歌、散文或音乐等。 学习过程 预习: 自制大海边的情景道具、节奏卡片等。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很凉爽。 2、 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 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 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 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 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 二次备课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第二课时 预习: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丰收欢乐而归

课型

课时

时间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学习目标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重点难点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 。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 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 (有自由的散板、 中速的优美、 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 而归》 ,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 乐曲有三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 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 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 根据条件, 教师可播放电影 《海霞》

的片段, 补充欣赏电影插曲 《织 鱼网》 ,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二次备课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 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大海啊,故乡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 学习目标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 1983 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二次备课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 、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小螺号

课型

课时

时间

1、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 ,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 学习目标 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重点难点 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 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 (传递信息) 2、

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 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 播放动漫《小螺号》 (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 ) 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 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 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 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325666 二次备课

(2)切分音及长音。161.1—美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第一乐段(1~16 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 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 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 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 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课题 我们的田野 课型 课时 时间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学习目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 ) 课前准备 CAI 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学习过程 预习: 准备表现田园景色的散文、诗歌、图片等。 导学: (一) 、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 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 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这句写的很美, 因为河水很绿, 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 “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 特别美。 师: “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 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 “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 满”了湖。 二次备课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 (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 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 画面这么美, 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 (范 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 “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 ”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 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 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 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 “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 鸭,野鸭很多还藏着。 (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 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 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 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 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 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 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 ,同时演示 CAI 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 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 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 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 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

,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

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 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 VCD《我们的田野》。 )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田野在召唤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 学习目标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 重点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钢琴、田野的挂图 学习过程 预习: 准备表现田园景色的散文、诗歌、图片等。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 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 《我们的田野》 下面我们再来学一 。 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次备课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 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 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 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 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田园随想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 艺术形式的特点。 学习目标 2、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 景。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 艺术形式的特点。 重点难点 2、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 景。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导学: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 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 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 《间奏曲》旋律优美, 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 《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 景。

二次备课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 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 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 雕塑、影视等)? 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课题 快乐的泼水节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 2、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 学习目标 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重点难点 背唱《快乐的泼水节》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快乐的泼水节》的范唱带及伴奏带。 学习过程 导学: 1、导入: (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 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 “XXX.X”这两种不同的 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 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 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 音调也大多相同, 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二次备课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 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 动作很有特点, 也不难学,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 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 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 ,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 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塔吉克的节日 火把节之夜

课型

课时

时间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 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 学习目标 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1、能静心、专注地欣赏音乐。 重点难点 2、能听出音乐

中各段落不同的情绪和速度。 3、能初步辨认阮的音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乐曲《塔吉克的节日》和《火把节之夜》的录音带。 学习过程 预习: 乐曲《塔吉克的节日》和《火把节之夜》的录音带。 导学: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 水节》 ,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 ,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 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 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 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 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 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 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 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 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 A。 二次备课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 A、B 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 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 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那达慕之歌

课型

课时

时间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学习目标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重点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习过程 预习: 有关那达慕的资料。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 “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 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 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 ” 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 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 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

木兰围 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 有阳刚的豪放。 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 (播 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 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 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

二次备课

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 ,了解旋 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 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 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 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那达慕之歌》 )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 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 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欢腾的那达慕

课型

课时

时间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活动,能创造性的利用课本上的素材和添加自己创造的素材,表 重点难点 现欢腾的那达慕。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那达慕大会的图文资料。 学习过程 预习: 搜集那达慕大会的相关资料。 导学: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 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 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 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 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 56123 五 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 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 X—∣X00∣X—∣X00∣的节奏,X—是 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 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 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

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 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 21 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 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 二次备课

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赛马,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 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 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 达慕之歌》 ,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 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 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 综合四组的表演, 即让四组的摔交、 射箭、 歌唱和赛马共同表演, 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课题 牧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 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学习目标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 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重点难点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学法指导 、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课前准备 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 美丽的村庄》 。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 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 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 白白的云朵, 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 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 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 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 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 “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

: “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 。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 “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谱) 二次备课

3、师: “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 “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 “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 “二声部合唱” 。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 XXX 9、师: “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 (让 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 “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 “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 13、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 “好! ”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 (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 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 最认真,速度最快! ”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 “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 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 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 “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 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 “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 (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 “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 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 “太棒了! ”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 “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 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 “好! ”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 “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 “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 3、教师介绍: 《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 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

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 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 万。面积:4.9 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牧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 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学习目标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 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重点难点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学法指导 、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课前准备 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 学习过程 预习: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 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 ,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 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 ,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 《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 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 要有表情地唱。 第三段歌词出现了 “依呦” , 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 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 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 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 。 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二次备课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 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 (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 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 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

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 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 跺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山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 重点难点 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导学: 1、播放歌曲《山童》 。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 二次备课

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 doremisolla (3)小组展示。 (4) 根据学生情况, 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 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的田野》

课型

课时

时间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 ,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 容, 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 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 (或 学习目标 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 重点难点 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 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 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

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 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 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 二次备课

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 在一九八 0 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 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 如:第一乐句 65|3.5|132|错唱成 65|3.5|132|20| 第二乐句 35|66.6|53|2-|2032|错唱成 35|66.6|53|2 —| 第三乐句 32|17|615|错唱成 32|1.7|615| 最后 12|33.3|333|25|1-|错唱成 12|33.3|25|1-|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 1、5 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 1、5 段 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 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 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 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 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 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 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 2、教师播放录音 1、5 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 1、 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 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 。板书: 《牧童短笛》 。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牧童短笛》的作者叫 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 三四年。 (二) “听”完全曲, “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 《牧童短笛》 ,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 段) 。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 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 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 C 调转到 G 调,由 4/4 拍

转到 2/4 拍,速度明显 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 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 (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 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 。这一 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曲调稍加装饰, 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 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 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 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 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 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 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 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课题 《在阿维翁大桥上》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学习目标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重点难点 2、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 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 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 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 舞蹈。 二、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 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 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 二次备课

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 mi 与 sol 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 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四、听音乐,创编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

动作,发表个人 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 跳舞。 五、结束全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北京的桥》 《桥》

课型

课时

时间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桥》 。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 重点难点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桥》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 (三)听乐曲《桥》 ,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 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 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 么? 3、 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 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 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 ,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 二次备课

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 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 ,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 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 《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 同。 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 集体表演。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课题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课型 课

时 时间

学习目标 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重点难点 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 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 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 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 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 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所以, 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二次备课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 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 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鹅妈妈组曲》

课型

课时

时间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 。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的故事。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 。 重点难点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的故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2、引入新课。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 《鹅妈妈组曲》 用音乐叙述了 , 鹅妈妈讲的 5 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 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播放这两首音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 。 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 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

一讲。 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 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 2、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 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 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 、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 二次备课

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 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 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 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 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 的事情》 。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 女皇》 ,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 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老鼠和大象》

课型

课时

时间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学习目标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重点难点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 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 《小拇指的故 事》 《瓷偶女皇》 。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 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 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 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二次备课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 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 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

舒展的劳动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 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 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 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 哼唱低声部的音高, 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 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洋娃娃的梦》

课型

课时

时间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 学习目标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 重点难点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 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 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 ,结束全课。 二次备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民族的舞步 课题 《秧歌舞》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时间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 学习目标 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 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 重点难点 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 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 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 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 4、记忆歌曲旋律: 歌曲可以分成几句? 5、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6、 教师指导学习: 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二次备课

7、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8、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9、

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10、课后拓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 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 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 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 。 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秧歌舞》

课型

课时

时间

1、复习歌曲《秧歌舞》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1、复习歌曲《秧歌舞》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播放回曲《秧歌舞》 2、唱歌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请同学们欣赏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 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同学。 3、乐器小组汇报: 用学会的乐器演奏歌曲。 用锣鼓为秧歌伴舞,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 的新节奏型。 学生在乐器组的伴奏下演唱歌曲《秧歌舞》 。 4、舞蹈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二次备课

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 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这具:手绢、扇子) 5、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阿细跳月》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学习目标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 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 《快乐的罗梭》 今天我们再欣 。 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3、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 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 。 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 5/4 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 do、mi、sol 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 fa、xi 两个音:每一小 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 521 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

题。 6、再听乐曲: 在 521 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 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 (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二次备课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 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 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 的舞蹈动作。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课型

课时

时间

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学习目标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重点难点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欢快优美的舞蹈《爱我中华》为这节课拉开序幕。 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的这段舞蹈中出现了那些少数民族吗? 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民族歌曲擂台赛: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旧知识,进一 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3、自学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中华民族 的博大精深及多元的文化。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壮有力、朴实奔放; 维吾尔族舞蹈利落轻快、婀娜多姿; 傣族的舞蹈动作细腻、优美抒情; 藏族舞蹈气势磅、技巧性很强; 汉族的舞蹈更是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4、 以小组为单位, 运用已有的舞蹈基础为民族歌曲进行即兴的歌舞 二次备课

创编活动。 ①根据《金孔雀轻轻的跳》歌曲创编傣族的舞蹈。 ②根据《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歌曲创编藏族的舞蹈。 ③根据《草原赞歌》歌曲创编蒙古族的舞蹈。 ④根据《过新年》歌曲创编汉族的舞蹈。 ⑤根据《娃哈哈》歌曲创编维吾尔族的舞蹈。 5、学生汇报展示他们创编的节目 〔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简单的服装道具〕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八音盒 课题 八音盒 课型 课时 时间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

、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 现出来。 学习目标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 重点难点 现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背唱这首歌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八音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最好能找 到八音盒的实物) ,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含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 会乘坐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又确实都了解雪橇,这大多是从影视中 见过的,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 (学生议论) 。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 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 同学们知通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 (学生们议论) 。对!一般都是用马或狗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 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雪橇上乘 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雪,扬鞭唱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 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要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热爱生活、乐 观自信,这就是我们能不能唱好这首歌的前提。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 。 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 2、4、6 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二次备课

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 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 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 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 在教唱过程中,顺带学习反复跨越记号。还应注意用 1=D 的调高, 不要用 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 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 并能初步背唱。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维也纳的八音钟》

课型

课时

时间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 学习目标 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 重点难点 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

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要欣赏两首非常好听、非常生动形象的器乐曲。欣赏器 乐曲,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大家要继续努力、器乐曲没有歌词, 全都靠音乐本身来表现它所叙述的内容,这就给了我们广泛的联想、想 象的空间,但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已经结了我们 不少“信息” ,例如旋律、节奏、速度、音区、节拍等都与所表现的内容 有关。就速度来说,表现兴奋热烈的音乐一般都要快些,就节奏来说, 表现深沉、思考的音乐一般都要疏些。例如下例 a 与 b,a 显然更适合表 现深沉、思考的情绪,而 b 的节奏过密,更擅于表现欢快或紧张的情绪 了: 下面我们来开始欣赏,欣赏时要静心地听,积极地想,还要注意音 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些什么特点,经常坚持这样来欣赏音 乐,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了。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钟和维也纳(学生也可参加议论) 。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二次备课

《维也纳的八音钟》是柯达伊的名作(哈里.亚诺什组曲)中的第二 首,描写哈里正在吹牛,说是自己与国王的公主到维也纳王宫去游逛, 看到了宫中很多的八音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八音齐鸣的音响,然后 出现了课本中列出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时出现,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表 现了八音钟里的小人、小鸟正在欢乐地舞蹈。同学们可以想象王宫内不 只一台八音钟,而是好几台,所以音乐是显得非常热闹的。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课本中要求填写的 音。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应 反复提示只有三个音可供选择。如是用简谱填充则非常方便, ( 如用线谱, 则先要明确 do’在第五线上,才能正确填写) 。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打字机了,但 偶尔在旧货市场上还能见到,教师介绍打字机.最好能找到实物带进课 堂让学生观察。 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打字机工作时的声响, 非常形象, 十分生动。 作者安德森是美国的轻音乐作曲家,他十分擅长创作形象鲜明逼真的管 弦乐小品,尤其是他十分重视为儿童们创作出既好听又生动的小曲,例 如我们早已欣赏过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切分间的小闹钟》等都出 、 自他的手下。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回铃的声音和掉转机头的声音

,学生可自由随音乐 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 动作不要求统一, 但应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 分组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管乐敲击。 4、创编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

(即”叮铃铃,叮铃铃,快乐的歌”。 ) 手机的铃声是怎样的呢(学生议论) ,手机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有 的发出嘟嘟的声响,有的与电话铃声相似,更多的是一段电子音乐,因 此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不一定局限在“叮铃铃”的声响,同样, 节奏也可以变,但是要与后面的自然连接,这就是难点。现在我们可以 以同桌为组.两人一组共同商量。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出只是口头的) ,如学生记谱能力欠缺、可 由学生唱教师记。 教师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 再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可就“叮铃铃”三个字.给学生提 供多种节奏。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铃儿响叮当》

课型

课时

时间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 ,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学习目标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 ,合唱更加和谐动听。在分组合作表演《铃 重点难点 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2、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 《铃儿响叮当》 这带课我们就 , 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 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 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 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 ,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 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 1=D,但竖笛难 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可以。如改成 1=F,竖笛只要学会 b7 就用吹奏, 口琴仍不能, 但唱起来调略嫌高, 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二次备课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 l=C 来吹奏, 虽然唱时歌声会

沉闷许多, 但这 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 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 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 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 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 ,部分学生表 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 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东海渔歌 课题 赶海的小姑娘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表演 重点难点 《阿爸回来了》体会渔民的劳动生活。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创编《阿爸回来了》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F 调的音位图、怀念故乡的诗歌、散文或音乐等。 学习过程 预习: 自制大海边的情景道具、节奏卡片等。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 很凉爽。 2、 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 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 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 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 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 二次备课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 第二课时 预习: 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丰收欢乐而归

课型

课时

时间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学习目标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重点难点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 。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 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 (有自由的散板、 中速的优美、 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 而归》 ,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 乐曲有三部分构成, 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 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 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 根据条件, 教师可播放电影 《海霞》

的片段, 补充欣赏电影插曲 《织 鱼网》 ,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二次备课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 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大海啊,故乡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 学习目标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宜昌”的热爱之情。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 1983 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 (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二次备课

(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 、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小螺号

课型

课时

时间

1、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 ,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 学习目标 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重点难点 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 学习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 们就地取材,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 (传递信息) 2、

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 (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 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 播放动漫《小螺号》 (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 ) 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 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 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 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325666 二次备课

(2)切分音及长音。161.1—美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第一乐段(1~16 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 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 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 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 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课题 我们的田野 课型 课时 时间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学习目标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法指导 ) ) 课前准备 CAI 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学习过程 预习: 准备表现田园景色的散文、诗歌、图片等。 导学: (一) 、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 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 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 “碧绿的河水, 流过无边的稻田” 这句写的很美, 因为河水很绿, 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 “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 特别美。 师: “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 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 “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 满”了湖。 二次备课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 (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 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 画面这么美, 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 (范 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 “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 ”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 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 (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 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 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 “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 ”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 鸭,野鸭很多还藏着。 (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 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老 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 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 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 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 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 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 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 ,同时演示 CAI 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 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 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 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 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

,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

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 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 VCD《我们的田野》。 )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田野在召唤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 学习目标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 。 重点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钢琴、田野的挂图 学习过程 预习: 准备表现田园景色的散文、诗歌、图片等。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 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 《我们的田野》 下面我们再来学一 。 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次备课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 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 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 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 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田园随想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 艺术形式的特点。 学习目标 2、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 景。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 艺术形式的特点。 重点难点 2、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 景。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导学: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 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 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 《间奏曲》旋律优美, 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 《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 景。

二次备课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 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 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 雕塑、影视等)? 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课题 快乐的泼水节 课型 课时 时间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 2、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 学习目标 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重点难点 背唱《快乐的泼水节》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快乐的泼水节》的范唱带及伴奏带。 学习过程 导学: 1、导入: (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 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XX” “XXX.X”这两种不同的 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小水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 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 引导学生分析乐谱, 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 音调也大多相同, 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二次备课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 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 动作很有特点, 也不难学,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 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 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 ,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 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塔吉克的节日 火把节之夜

课型

课时

时间

1、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能随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 2、 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了解火把节 学习目标 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3、学习演奏手鼓,为乐曲伴奏。 1、能静心、专注地欣赏音乐。 重点难点 2、能听出音乐

中各段落不同的情绪和速度。 3、能初步辨认阮的音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乐曲《塔吉克的节日》和《火把节之夜》的录音带。 学习过程 预习: 乐曲《塔吉克的节日》和《火把节之夜》的录音带。 导学: 1、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快乐的泼 水节》 ,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 ,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现在 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 2、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 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 今后欣赏的乐曲会越来越多, 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先能跟着哼唱几遍, 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 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 象,想象越丰富,你对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 最后,还要注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 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 A。 二次备课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 A、B 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3、欣赏弹拨乐合奏《塔吉克的节日》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住,边用“X.XXX”的节奏型 为这一主题伴奏。 (4)学习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学生模仿击 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那达慕之歌

课型

课时

时间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学习目标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重点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习过程 预习: 有关那达慕的资料。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学生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美丽的内蒙草原 师: “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 好似草一朵、牛羊好似珍珠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 涯。(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 ” 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 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拔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 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

木兰围 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然而,柔美的漂亮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 有阳刚的豪放。 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略他的美丽与豪放„„ (播 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学生观赏草原美景,并由学生汇报交流相关的民族 文化。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学生的汇报、 教师的及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学生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学生了解蒙

二次备课

古族,引发学习兴趣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热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的聆听《那达慕之歌》 ,了解旋 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情况? 生: 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比赛!参加那达慕的人很多很多, 节日的场面很热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盛大的节日还有更深的 了解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查找到的相关资料, 并以小组为单位作汇报。 (播放《那达慕之歌》 )学生进行小组汇报,进行信息交流。 让学生了解“那达慕”的来历、节日活动内容、现在的“那达慕” 等信息。那达慕,蒙语,意为游戏或娱乐。是集祭祀、竞技、娱乐和祝 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欢腾的那达慕

课型

课时

时间

1、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对少数民族节日的向往之情。 2、培育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活动,能创造性的利用课本上的素材和添加自己创造的素材,表 重点难点 现欢腾的那达慕。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那达慕大会的图文资料。 学习过程 预习: 搜集那达慕大会的相关资料。 导学: 1、导入 今天我们要请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参与盛大的那达慕大会,请大家 看课本,其中有摔跤、赛马、射箭、唱加油歌等五个部分的内容,这几 个部分的内容都要求同学们与伙伴合作,共同来创造、来表现,比如摔 跤,课本上规定了节奏 X—∣XX∣X—∣X0∣,还规定了只能用 56123 五 个不同的音,但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此,就有多种可能 性,就要看同学们的创造精神如何了,例如:1=F2/4 5—∣55∣55∣50∣5—∣65∣6—∣50∣1—∣56∣1—∣50∣ 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嗨 1—∣66∣5—∣60∣ 嗨嗨嗨嗨嗨 又如射箭,课本中只规定用 X—∣X00∣X—∣X00∣的节奏,X—是 表现箭飞出去的声音;X0 是表现箭中靶的声音,现在请同学们用打击乐 器来模仿,这就要动脑筋了,可

能要用上许多非常规的演奏方法,这就 培育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还要请同学们注意第 21 页的排成圈状的图片, 这图片表明了活动的路线,但既可以是顺时针,也可以是逆时针,从加 二次备课

油歌开始,中间插入摔跤、射箭、歌唱、和赛马,最后在加油声中结束。 现在请同学们分成四组,大家共同商量设计活动如果进行,每个组里谁 表现摔交,如何伴唱,谁表演赛马,谁来用打击乐器伴奏,如何伴奏, 谁表演射箭,谁来用打击乐器模仿其声音效果,如果模仿,谁来唱《那 达慕之歌》 ,其他的人干什么,谁来唱加油歌,是固定还是不固定,一共 要唱几遍等。 2、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启 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3、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4、 综合四组的表演, 即让四组的摔交、 射箭、 歌唱和赛马共同表演, 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形成高潮。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山乡牧童 课题 牧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 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学习目标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 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重点难点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学法指导 、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课前准备 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 学习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 美丽的村庄》 。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 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 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蓝蓝的天空, 白白的云朵, 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 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着小笛的小孩儿,赶着小黄牛和一群雪白 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清澈的水,高兴地在草地上打 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小笛吹起来,听, 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学生回答 师: “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 “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

: “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 。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 “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 (出示歌谱) 二次备课

3、师: “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 “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 “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 “二声部合唱” 。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 XXX 9、师: “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 (让 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 “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 “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 13、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 “好! ”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 (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 “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 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 最认真,速度最快! ”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 “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 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 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 “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 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 “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 (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 “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 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 “太棒了! ”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 “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 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 “好! ”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 “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 “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 3、教师介绍: 《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 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

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 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 万。面积:4.9 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牧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 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学习目标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 声表达出来。 3、 通过学唱歌曲, 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1、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重点难点 2、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学法指导 、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课前准备 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 学习过程 预习: 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 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欣赏歌曲《山童》 ,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 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作品。 导学: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斯洛伐克民歌《牧童》进教室 2、跟老师一起律动,脚的节拍要准确 二、复习歌曲 1、用歌曲《牧童》作发声训练唱(绿) ,老师弹奏旋律。 2、放磁带,学生复习歌曲《牧童》 三、歌曲处理 1、 《牧童》是一首江苏民歌,歌曲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我 们唱这首歌时不能大声喊叫, 要有表情地唱。 第三段歌词出现了 “依呦” , 老师启发,赶羊时的绵唱声,这叫衬词。老师再放音乐,看谁唱得好听, 看谁有表情地唱。 2、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3、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 表演。 四、唱新歌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放什么动 物。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歌》(同样的画面, 。 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二次备课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看你怎么放 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 (放音乐,学生唱) 五、欣赏《牧童到哪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了,放牧的 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让同学们在歌曲中 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

希望小学读书呢。他实现了自己上学 的愿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六、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 复习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习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镲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拍腿、 跺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山童》

课型

课时

时间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 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 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结合音乐作品中对其的描述,积极发挥学生 重点难点 的想象力和创造里,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导学: 1、播放歌曲《山童》 。 2、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山风:呼呼呼呼; 小草:习唆习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4、声部节奏: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奏模仿,再改为二声 二次备课

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习唆习唆 小鸟:叽喳叽喳 5、旋律写作练习。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 doremisolla (3)小组展示。 (4) 根据学生情况, 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 组合成二声部旋律。 6、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的田野》

课型

课时

时间

1、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 ,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 容, 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 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 (或 学习目标 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2、通过以上的演唱和欣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 重点难点 容。从而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录音机、磁带、小黑板、图画。 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学生击拍进入教室。 二、组织教学(略) 。 三、基本练习。 1、发声练习(小黑板) 1=F2/4 05|13|65|54|3.5|21|1-‖ 要求以平稳的呼吸,优美的音色发音,一气呵成,中间不能有任何 停顿,后半拍起唱为难点,发音时先弱后强。发音时,上腭自然地抬高 些,使高音容易唱得圆润、响亮些。 2、视唱练习 1=C2/4 0134|

5-|567i|5-|5654|31|2265|1-‖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 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 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 二次备课

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四、复习歌曲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 在一九八 0 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 美的声音演唱。 (一)复习曲谱 1、分析曲谱,指出容易唱错的地方, 如:第一乐句 65|3.5|132|错唱成 65|3.5|132|20| 第二乐句 35|66.6|53|2-|2032|错唱成 35|66.6|53|2 —| 第三乐句 32|17|615|错唱成 32|1.7|615| 最后 12|33.3|333|25|1-|错唱成 12|33.3|25|1-| 2、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 1、5 段,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 1、5 段 曲谱。 (二)复习歌词 《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 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 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 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壮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 丽,江山如此多骄。 1、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 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 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 2、教师播放录音 1、5 段,学生认真细听,(利用空白磁带先录好 1、 5) 3、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六、欣赏 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 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 。板书: 《牧童短笛》 。 (一)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牧童短笛》的作者叫 贺绿汀,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牧童短笛》是他的代表著,作于一九 三四年。 (二) “听”完全曲, “听”后回答下列问题: 1、 《牧童短笛》 ,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分成三个乐 段) 。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 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三)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一乐段。1=G,4/4 拍,这一乐段用对位手法写成,在这一乐段里,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乐曲的两个声部 此起彼落,正如两个小牧童在牛背上对歌。 再播放录音第一乐段。 第二乐段 这一乐段由上面的 C 调转到 G 调,由 4/4 拍

转到 2/4 拍,速度明显 加快,通过听、讲、想、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理解作品。对于想 象丰富、发言大胆的同学要鼓励、表扬, (如:有的学生认为两个牧童不 是在田野里互相追逐嬉戏,而是从牛背上下来,两个人在打水仗) 。这一 乐段要听后再分析。 第三乐段 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曲调稍加装饰, 使乐曲显得更加流畅、 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更加充满诗情画意。最后乐声 渐弱,结束在明亮的高音区,给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 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 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 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四)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全曲“听” 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教师不能在中间 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五)讨论、谈体会 七、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故乡的桥 课题 《在阿维翁大桥上》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学习目标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重点难点 2、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感受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 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 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 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 舞蹈。 二、学唱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 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 较好。 三、合唱部分的学唱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 二次备课

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 mi 与 sol 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 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四、听音乐,创编舞蹈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

动作,发表个人 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 跳舞。 五、结束全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北京的桥》 《桥》

课型

课时

时间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桥》 。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 重点难点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 《桥》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 (三)听乐曲《桥》 ,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 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 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 么? 3、 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 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 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 ,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 二次备课

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 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 ,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 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 《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 同。 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 集体表演。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课题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课型 课

时 时间

学习目标 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重点难点 唱好变音唱好变音,注意音的准确性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说说妈妈给自己讲故事时,有什么感受? 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在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他 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感受? 二、欣赏:完整的欣赏全曲,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和基本情绪,然 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歌曲的理解。 请同学们说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介绍歌曲:歌曲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叙述了小主人公在美丽的、恬静的夜晚,听妈妈在场院里 给他们讲故事的幸福场景。 第二部分叙述了妈妈在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控诉了旧社会的不公。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 所以, 歌曲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 1、歌曲: 二次备课

教师弹奏乐段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随琴轻声的哼唱,体会歌曲的 感情。 第二乐段进行欣赏,与第一段进行比较,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演唱形式的听辨,每一乐段的演唱形式不同,为什么,不同的演唱 形式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表达不同的情感。这是与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紧密联系的。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复听全曲,要求学生说出全曲中有那些重复的旋律,或者乐段。 全体演唱,老师和学生一起演唱 完整复听全曲。说说歌曲中哪是重复出现的?完成听听想想。 五、小结:每个人将今天的感受写下来,最好能写成日记。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学习目标

《鹅妈妈组曲》

课型

课时

时间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 。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的故事。 1、欣赏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 。 重点难点 2、展开想象,根据音乐讲述《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女皇》的故事。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引人新课。 1、复习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 2、引入新课。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创作了管弦乐作品 《鹅妈妈组曲》 用音乐叙述了 , 鹅妈妈讲的 5 个故事,今天一起来听听其中的两个故事。 鹅妈妈讲了两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听音乐之后回答。 3、播放这两首音乐《小拇指的故事》和《瓷偶女皇》 。 请学生回答哪一首是《小拇指的故事》,哪一首是《瓷偶女皇》?为 什么?教师可根据情况再次播放音乐。 (二)欣赏管弦乐《小拇指的故事》 1、有谁知道童话《小拇指的故事》请给同学们讲

一讲。 拉威尔创作的乐曲《小拇指的故事》讲了些什么? 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并说—说乐曲中的《小拇指的故事》 。 2、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 请学生说说主题的音乐 形象。 3、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管弦乐《瓷偶女皇》 1、教师讲述童话剧《瓷偶女皇》 、拉威尔创作的乐曲《瓷偶女皇》 二次备课

是不是对这个童话故事的完整的叙述?听音乐,正确地回答。 2、这一步感受乐曲,并说一说乐曲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作曲家为什 么要采取这样风格的音乐。 3、 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主题, 请举生说说主题的音乐 形象。辨别乐曲中演奏主题的主奏乐器,并说出这种乐器属于管弦乐中 哪个乐器组。 4、学生在乐曲的伴奏下,讲述自己根据音乐所想象的故事情节。 (四)教师结合上堂课内容总结本课。 1、齐唱或独唱,或两种表演形式结合的方式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 的事情》 。 2、结合本堂课欣赏的管弦乐《鹅妈妈组曲》 《小拇指的故事》 《瓷偶 女皇》 ,说说作为叙事性音乐,上堂课演唱的《听妈好讲那过去的事情》 与这堂课欣赏的乐曲,在音乐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有何差别。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老鼠和大象》

课型

课时

时间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学习目标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 3、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 1、学唱歌曲《老鼠和大象》并能有表情地演唱。 重点难点 2、完成老鼠和大级节奏游戏。能在演唱中表演《老鼠和大象》 。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简短地回顾上两堂课的内容,引人新课。 1、 上两堂课同学们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听了鹅妈妈讲的 《小拇指的故 事》 《瓷偶女皇》 。这堂课我们听一听《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2、放录音《老鼠和大象》 。 3、教师板书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请学生分组练习,力求将这两 种不同动物的形象表现出来,然后组合在一起。 4、请学生朗读歌曲第二段“一只很小很小的老鼠„„”注意朗读的 音量和语气。然后在朗读中加入老鼠和大象的二声部节奏背景。 (二)教师范唱《老鼠和大象》 1、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演唱之前,要求学生先表演老鼠和大象的节奏游戏作为歌曲的 前奏,教师演唱当中,要求学生朗读和表演带节奏背景的第二段歌词。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老鼠和大象》的歌唱。 二次备课

2、教师与学生跟琴学唱歌曲,鼓励学生积极学唱,尽快做到用歌声 讲述《老鼠和大象》的故事。 3、 教师分析歌曲中紧凑与

舒展的劳动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比 处理歌曲的演唱。尤其是歌曲二声部合唱部分,是多么舒展开阔。然后 在学生的演唱中,教师加入二声部合唱的低音声部。 (三)教师带领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 1、 在高声部轻声哼唱中, 哼唱低声部的音高, 可以先放慢速度学唱。 2、当两个产部各自都能听到对方的声部,战到声部融合的感觉时, 稍微调整一下音量,达到两个声部音量的平衡。 (四)合成表演,结束本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洋娃娃的梦》

课型

课时

时间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 学习目标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1、欣赏钢琴曲《洋娃娃的梦》 。 重点难点 2、根播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并随音乐表演。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堂课内容导入新课。 1、演唱或表演《老鼠和大象》 。 2、告诉学生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 在做什么? (二)欣赏音乐《洋娃娃的梦》 。 1、听录音,教师自己弹奏或请学生弹奏《洋娃娃的梦》 。 2、启发学生思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 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三)听音乐,创编洋娃娃的故事。 (四)在《洋娃娃的梦》的音乐背景下表演。 (五)分组表演整个单元的四项内容(五个故事) ,结束全课。 二次备课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民族的舞步 课题 《秧歌舞》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时间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 学习目标 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 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 重点难点 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 烈欢快的情绪、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简单的秧歌舞的伴奏谱。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教师播放录像《民间秧田队》 提问:他们在做什么? 这种舞蹈形式叫什么? 它主要用什么伴奏形式? 2、揭示课题。 3、初听歌曲: 提问:歌曲的情绪? 4、记忆歌曲旋律: 歌曲可以分成几句? 5、学唱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歌谱。 6、 教师指导学习: 正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前十六分音符节奏。 二次备课

7、学习歌词: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8、学习锣鼓点:提问:歌曲中用怎样的声音表现锣鼓? 9、

出示节奏谱:小组学习,分组进择乐器先节奏谱练习。 10、课后拓展: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组选一个项目(舞蹈、 乐器、歌曲)进行研究性学习。 舞蹈组:学习基本秧歌舞步,创编一个简单的舞蹈组合。 唱歌组:搜集我国其他地区的秧歌资料(文字或音响) 。 乐器组:创编或演奏秧歌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秧歌舞》

课型

课时

时间

1、复习歌曲《秧歌舞》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1、复习歌曲《秧歌舞》 ,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 重点难点 2、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的表现歌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播放回曲《秧歌舞》 2、唱歌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历史和发展,请同学们欣赏收集到的其他秧歌曲。 演唱创编新词的《秧歌舞》并教唱全体同学。 3、乐器小组汇报: 用学会的乐器演奏歌曲。 用锣鼓为秧歌伴舞,节奏可选用书上的固定节奏,也可是学生创编 的新节奏型。 学生在乐器组的伴奏下演唱歌曲《秧歌舞》 。 4、舞蹈小组汇报: 介绍秧歌的基本步伐。

二次备课

全体学生在舞蹈小组的组织下,一拍一动学习秧歌步,并能够在歌 曲《秧歌舞》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舞蹈小组表演创编的秧歌舞小组合(这具:手绢、扇子) 5、学生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表演唱《秧歌舞》 。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阿细跳月》

课型

课时

时间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学习目标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 重点难点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欣赏乐曲《快乐的罗梭》 。 提间:有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 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曲? 这是我们在一年级的欣赏的彝族舞曲 《快乐的罗梭》 今天我们再欣 。 赏一首彝族乐曲《阿细跳月》 。 2、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 3、介绍乐曲名称: 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的西山一带。 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 。 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舞蹈之一。 4、视唱乐曲主题: 掌握 5/4 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 以加 do、mi、sol 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 fa、xi 两个音:每一小 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 521 组成。 5、运用课堂乐器,演奏乐曲主

题。 6、再听乐曲: 在 521 处拍手。 7、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14 次) 8、分段欣赏: ①第一部分:主题出现几次?每一次有什么变化? (高音笛、三弦、全奏等) 二次备课 2、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

②第二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音色有什么变化? ③第三部分:主题出现几次?速度有什么变化?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l0、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 空中蹬两拍。 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 空中蹬两拍。 学生两排相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击掌两次。 11、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边舞边唱(拍手处:嗨嗨) 。 12、课外拓展:收集典型少数民族的舞蹈资料,学习一种民族典型 的舞蹈动作。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课型

课时

时间

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学习目标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各民族的歌曲创编简单的民族舞蹈, 重点难点 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欢快优美的舞蹈《爱我中华》为这节课拉开序幕。 提问:你们能告诉我刚才的这段舞蹈中出现了那些少数民族吗? 汉族、蒙古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民族歌曲擂台赛: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复习所学过的旧知识,进一 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教学起到铺垫作用。 3、自学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 以自学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特点和中华民族 的博大精深及多元的文化。 蒙古族舞蹈大多雄壮有力、朴实奔放; 维吾尔族舞蹈利落轻快、婀娜多姿; 傣族的舞蹈动作细腻、优美抒情; 藏族舞蹈气势磅、技巧性很强; 汉族的舞蹈更是种类繁多、争奇斗艳。 4、 以小组为单位, 运用已有的舞蹈基础为民族歌曲进行即兴的歌舞 二次备课

创编活动。 ①根据《金孔雀轻轻的跳》歌曲创编傣族的舞蹈。 ②根据《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歌曲创编藏族的舞蹈。 ③根据《草原赞歌》歌曲创编蒙古族的舞蹈。 ④根据《过新年》歌曲创编汉族的舞蹈。 ⑤根据《娃哈哈》歌曲创编维吾尔族的舞蹈。 5、学生汇报展示他们创编的节目 〔有条件的学校提供简单的服装道具〕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八音盒 课题 八音盒 课型 课时 时间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

、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 现出来。 学习目标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3、背唱这首歌曲。 l、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 重点难点 现出来。 2、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背唱这首歌曲。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教师介绍本单元名称《八音盒》的意义,先介绍八音盒(最好能找 到八音盒的实物) ,再讲述本单元取名八音盒的含义。 雪橇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不居住在北方的人们很难体 会乘坐雪橇滑行的乐趣,但我们又确实都了解雪橇,这大多是从影视中 见过的,同学们知道雪橇有什么用途吗? (学生议论) 。对!雪橇最初是在雪地里运送物资的,后来主要是供 旅游者娱乐和用于体育比赛了。 同学们知通雪橇是用什么拉的吗? (学生们议论) 。对!一般都是用马或狗来拉的。在少数地方也有用 牦牛拉的(主要是运输物资) 。 在这首歌曲中雪橇是用马拉的,马的脖子上还系着铃呢,雪橇上乘 着欢乐的孩子们,他们迎着大风雪,扬鞭唱歌,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 勇敢、自信、乐观的精神,要更加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热爱生活、乐 观自信,这就是我们能不能唱好这首歌的前提。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 。 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 2、4、6 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二次备课

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 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 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 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 在教唱过程中,顺带学习反复跨越记号。还应注意用 1=D 的调高, 不要用 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 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 并能初步背唱。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维也纳的八音钟》

课型

课时

时间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 学习目标 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1、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2、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 重点难点 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3、通过模仿学习

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本节课我们要欣赏两首非常好听、非常生动形象的器乐曲。欣赏器 乐曲,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了,大家要继续努力、器乐曲没有歌词, 全都靠音乐本身来表现它所叙述的内容,这就给了我们广泛的联想、想 象的空间,但这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乱想象,因为音乐本身已经结了我们 不少“信息” ,例如旋律、节奏、速度、音区、节拍等都与所表现的内容 有关。就速度来说,表现兴奋热烈的音乐一般都要快些,就节奏来说, 表现深沉、思考的音乐一般都要疏些。例如下例 a 与 b,a 显然更适合表 现深沉、思考的情绪,而 b 的节奏过密,更擅于表现欢快或紧张的情绪 了: 下面我们来开始欣赏,欣赏时要静心地听,积极地想,还要注意音 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些什么特点,经常坚持这样来欣赏音 乐,我们的音乐欣赏水平就能大大提高了。 2、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 从课本上的插图谈起,介绍八音钟和维也纳(学生也可参加议论) 。 介绍作曲家柯达伊。 二次备课

《维也纳的八音钟》是柯达伊的名作(哈里.亚诺什组曲)中的第二 首,描写哈里正在吹牛,说是自己与国王的公主到维也纳王宫去游逛, 看到了宫中很多的八音钟,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八音齐鸣的音响,然后 出现了课本中列出的主题。这个主题不时出现,但每次都有些不同,表 现了八音钟里的小人、小鸟正在欢乐地舞蹈。同学们可以想象王宫内不 只一台八音钟,而是好几台,所以音乐是显得非常热闹的。 欣赏音乐。 请学生谈谈听后的初步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和课本中要求填写的 音。 单独播放主题音乐几遍,要求学生完成填空的练习,在这过程中应 反复提示只有三个音可供选择。如是用简谱填充则非常方便, ( 如用线谱, 则先要明确 do’在第五线上,才能正确填写) 。 3、欣赏管弦乐合奏《打字机》 现在,打字机早就被电脑所代替,同学们很少能见到打字机了,但 偶尔在旧货市场上还能见到,教师介绍打字机.最好能找到实物带进课 堂让学生观察。 这首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打字机工作时的声响, 非常形象, 十分生动。 作者安德森是美国的轻音乐作曲家,他十分擅长创作形象鲜明逼真的管 弦乐小品,尤其是他十分重视为儿童们创作出既好听又生动的小曲,例 如我们早已欣赏过的《跳圆舞曲的小猫》《打切分间的小闹钟》等都出 、 自他的手下。 欣赏音乐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复听。提醒注意回铃的声音和掉转机头的声音

,学生可自由随音乐 模仿用打字机打字的动作, 动作不要求统一, 但应注意合着音乐的节拍。 分组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随管乐敲击。 4、创编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作练习,我们先来唱一唱课本中出示的例子

(即”叮铃铃,叮铃铃,快乐的歌”。 ) 手机的铃声是怎样的呢(学生议论) ,手机的铃声是五花八门的.有 的发出嘟嘟的声响,有的与电话铃声相似,更多的是一段电子音乐,因 此我们也可以从多方面去设计,不一定局限在“叮铃铃”的声响,同样, 节奏也可以变,但是要与后面的自然连接,这就是难点。现在我们可以 以同桌为组.两人一组共同商量。 教师抽查几组的创作(可出只是口头的) ,如学生记谱能力欠缺、可 由学生唱教师记。 教师选择几个公布.师生共同演唱评议。 再用同样的方法填写自行车的铃声。 为了拓宽学生的音乐思维.教师可就“叮铃铃”三个字.给学生提 供多种节奏。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铃儿响叮当》

课型

课时

时间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 ,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学习目标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 ,合唱更加和谐动听。在分组合作表演《铃 重点难点 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2、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1、导入 前节课我们巳经初步学会了合唱歌曲 《铃儿响叮当》 这带课我们就 , 要将演唱、演奏和表演结合起来,让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地表演, 自由地创造,把一切胆小、害羞、自卑一扫而光。 2、复习歌曲《铃儿响叮当》 要成熟练背唱,富有表情,合唱和谐。 按照课本上的要求设计力度的变化,造成雪橇由远及近、由近及远 的情景。教师可加一前奏,提示速度和力度。 3、分小组为第二乐段配上打击乐器 请学生思考、探索:选用哪些课堂打击乐器,用什么乐器来主奏表 现“叮叮当”的铃声,如何表现雪橇渐渐远去的效果,各个乐器采用什 么节奏,主要的节奏型是什么等。 抽查几个小组,教师弹琴(第二乐段) ,学生配以打击乐器,师生共 同评价。 4、用课堂乐器演奏第二乐段 从技术上来看是不难的,难的是调。这首歌应采用 1=D,但竖笛难 以吹奏,口琴无法吹奏,只有口风琴可以。如改成 1=F,竖笛只要学会 b7 就用吹奏, 口琴仍不能, 但唱起来调略嫌高, 最后一个ⅰ可能上不去。 二次备课

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 l=C 来吹奏, 虽然唱时歌声会

沉闷许多, 但这 是一个两全的方法,而且学生边喝边奏边演其热烈的气氛将会弥补定调 过低的缺陷。 5、分小组设计表演动作 学生有的扮演拉雪橇的小马,有的扮演坐在雪橇上的儿童,他们都 戴着富有童话色彩的头饰,有的手中还抱着布绒玩具或拿着气球,要设 计好马如何拉,儿童们如何雀跃欢呼,还要注意设计好“雪橇”的行进 路线。 抽几个小组当众表演。 几个小组共同表演(注意各个“雪橇”不能撞车) 6、全班学生共同参与活动 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 ,部分学生表 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 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当堂训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中学语文 课题一 <短文两篇"贝壳>(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二 <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三 <春>(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四 & ...

  • [蔓萝课堂] 中小学电子课本大全
  •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信息技术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音乐 体育 美术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历史与社会 信息技术 高中 思想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日语 俄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数学B版 信息技术 一年级语文上一年级语文 ...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对于他们来说,乐理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接触,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内 ...

  • 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法国号 教学设计
  • 法国号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够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尝试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能够编创符合四三拍强弱规律的声势动作, 随歌曲参与表现. 2.认识四三拍, 掌握四三拍的概念. 3.能认识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律动, 激发学生兴趣; 聆听感受歌曲 ...

  • 小学英语三到六年级词汇与句子
  • 小学英语三到六年级词汇与句子 三年级上册词汇 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单词表(三会)Unit 1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case 铅笔盒 ruler 尺子 eraser 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sharpener 卷笔刀 school 学校 人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小学音乐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快乐宝贝 教学设计
  • 快乐宝贝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可以感受到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歌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唱法.示范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想象力.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快乐宝贝>, 理解并掌握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的正确运用. 2学情分析 ...

  • 从小学到高中各科电子课本(人教版)
  • 人教版新教材各年级各学科电子课本 内含有现行和新课标的两种课本,附有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设计.教师参考用书.课件以及图像影音资料.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1-6年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447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774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全册...3 ...

  • 最新小学数学,语文英语电子课本汇编
  • 昨天唤不回,明天不确实,你把握的就是今天. (请按各专辑上的停止键`口'关停不听专辑)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 --李白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小学数学电子课本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