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讲义

2015届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讲义

一.力的简单合成

1.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6N 、8N 、12N ,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 .4N

B .0N

C .15N

D .28N

( ) ( )

2.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

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40N B .

C .

D .

N

3. 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 ,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 ,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A. 60° B. 45° C. 90° D. 120° 二.弹簧相关

1.木块A 、B 分别重50N 和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2.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

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

A .l +C .l +

μm 1g

k

B .l +

μ(m 1+m 2) g

k

2

μm 2g

k

D.l +

μm 1m 2g

k (m 1+m 2)

3.. 弹簧原长为20 cm,下端挂重为4N 的物体时,弹簧长为24 cm,若把弹簧剪去一半(弹簧的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2倍),挂重力3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三.两个物体问题的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1. 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kg ,m B =2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μ=0.2,如图所示,现对A 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2

是 (g=10m/s) ( )

A.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当拉力F=30N时,A 相对B 滑动

C.当拉力F=16N时,B 受A 的摩擦力等于4N D.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2. 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推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

1

则物体A 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3. 如图11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 和B ,m A =2 kg ,m B =3 kg ,两物体在F =10 N 的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 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__(g =10N/kg)。

4.. 物体A 重40N ,物体B 重20N ,A 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 时,试求: (1)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A 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1、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 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 C. 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的弹力 D.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用力F 把物体紧压在墙上不动,当F 增大时,关于墙对物体 的压力F 1和摩擦力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增大,F 2减小 B. F1增大,F 2增大 C. F1减小,F 2不变 D. F1增大,F 2不变

3.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均为

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不变;T 变大 B. N不变;T 变小C. N变大;T 变大 D. N变大;T 变 4. 如图8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A.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5.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2

F

图11

A.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B.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 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Gsin θ B.Gcos θ

C .Gcos θ+Fsinθ D.Gcos θ+Fcosθ

7. 如图7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 1和F 2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 1=10N ,F 2=2N ,若撤去F 1 的瞬间,则木块受到合力F 和摩擦力f 的大小、方向是( )

A. F=0;f =2N ,方向向右

B. F=10N ,方向向左;f =8N ,方向向左 C. F=10N ,方向向左;f =8N ,方向向右 D. F=0,f =0

8.如右图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

A .P 向下滑动 B.P 静止不动

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9. 质量为m 的木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那么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是( )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 10.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1. 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

斜劈保持静 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 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 不为零,方向向左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 12.质量为5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 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 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g =10N/kg) 13、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地面对M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地面对M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

14.重为5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今用10N 的水平力推物体,恰使其匀速运动;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的力F 推物体(如图所示),为恰使其匀速运动,求力F 的大小。(已知sin 37=0.6, cos37=0.8)

3

4

1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10所示,如果每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10N

(sin37º=0.6,sin53º=0.8)求:(1)吊起重物超重时,AO 段和BO 段哪根绳先断? (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

图10

16. 如图8所示, 木块重60N ,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 当用如图示方向的水平力F =10N

00

推它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求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sin37=0.6,cos37=0.8) ....

17. 质量为m 的物体,与竖直墙间动摩擦因数为

,推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要使物体

8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时,推力F应多大?

18... 如图示,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直角三形的物块ABC ,∠ABC=α,AC 边靠在竖直墙

面上,大小为F 的恒力垂直斜面BC 作用在物块上,物块静止不动,求竖直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

4

五.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ACD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答案】C

3.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 1、F 2和合力F 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 的位置不能变化 B .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 .F 1、F 2和合力F 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 .为减小测量误差,F 1、F 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1)AC (2)4.00

4.(2010·天津理综)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1)BD (2)BD 5.有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

5

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 ,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 OA 、FT OB 和FT OC ,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 .钩码的个数N 1=N 2=2,N 3=4 B .钩码的个数N 1=N 3=3,N 2=4 C .钩码的个数 N 1=N 2=N 3=4

D .钩码的个数N 1=3,N 2=4,N 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 .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 、OB 、OC 三段绳子的方向 B .量出OA 、OB 、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 .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正确的是(填“A ”或“B ”)(

)

【答案】(1)BCD (2)A (3)A 实验中F 3是竖直向下的 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 .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 .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将步骤B 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 、C 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 、C 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 α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________.

cos β

【答案】(1)B.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

细线的方向(说明:能反映细线方向的其他记录也可以) C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B 中结点位置重合 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3 (2) 4

6

2015届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讲义

一.力的简单合成

1.三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其大小分别为6N 、8N 、12N ,其合力大小可能是

A .4N

B .0N

C .15N

D .28N

( ) ( )

2.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F 2,当它们间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20N ,则当它们间夹

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 .40N B .

C .

D .

N

3. 二个共点力大小都是60N ,如果要使这二个力的合力也是60N ,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

A. 60° B. 45° C. 90° D. 120° 二.弹簧相关

1.木块A 、B 分别重50N 和60N ,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 、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1N 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 上,如图所示,力F 作用后( )

A .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 .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2.如图2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

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

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 )

A .l +C .l +

μm 1g

k

B .l +

μ(m 1+m 2) g

k

2

μm 2g

k

D.l +

μm 1m 2g

k (m 1+m 2)

3.. 弹簧原长为20 cm,下端挂重为4N 的物体时,弹簧长为24 cm,若把弹簧剪去一半(弹簧的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2倍),挂重力3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三.两个物体问题的分析(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1. 物体A 放在物体B 上,物体B 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m A =6kg ,m B =2kg ,A 、B 间动摩擦因数μ=0.2,如图所示,现对A 物体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2

是 (g=10m/s) ( )

A.当拉力F <12N 时,A 静止不动 B.当拉力F=30N时,A 相对B 滑动

C.当拉力F=16N时,B 受A 的摩擦力等于4N D.无论拉力F 多大,A 相对B 始终静止 2. 如图所示,物体A 靠在竖直墙面上,在竖直推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B

均保持静止。

1

则物体A 的受力个数为( )

A.2 B.3 C.4 D.5

3. 如图11所示,在水平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A 和B ,m A =2 kg ,m B =3 kg ,两物体在F =10 N 的拉力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和B 之间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N,B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_____(g =10N/kg)。

4.. 物体A 重40N ,物体B 重20N ,A 与B 、B 与地面间的动摩

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物体A 时,试求: (1)B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A 物体所受的地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

1、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 B.小球受到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的弹力 C. 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的弹力 D.小球只受重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用力F 把物体紧压在墙上不动,当F 增大时,关于墙对物体 的压力F 1和摩擦力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增大,F 2减小 B. F1增大,F 2增大 C. F1减小,F 2不变 D. F1增大,F 2不变

3. 有一个直角支架AOB ,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

环P ,OB 上套有小环

Q

,两环质均为

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所示)现将P 环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

A. N不变;T 变大 B. N不变;T 变小C. N变大;T 变大 D. N变大;T 变 4. 如图8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 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 A.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5.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 1 ,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 2 。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2

F

图11

A.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增大B. N 1始终减小,N 2始终减小

C.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始终减小D. N 1先增大后减小,N 2先减小后增大 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 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

F 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

A .Gsin θ B.Gcos θ

C .Gcos θ+Fsinθ D.Gcos θ+Fcosθ

7. 如图7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水平方向的推力F 1和F 2的作用,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 1=10N ,F 2=2N ,若撤去F 1 的瞬间,则木块受到合力F 和摩擦力f 的大小、方向是( )

A. F=0;f =2N ,方向向右

B. F=10N ,方向向左;f =8N ,方向向左 C. F=10N ,方向向左;f =8N ,方向向右 D. F=0,f =0

8.如右图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

A .P 向下滑动 B.P 静止不动

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9. 质量为m 的木块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如图所示,那么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方向是( )

A.沿斜面向上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下 D.竖直向上 10.一质量为m 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便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11. 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

斜劈保持静 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A. 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向右

C. 不为零,方向向左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 12.质量为5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 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 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g =10N/kg) 13、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地面对M 的支持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地面对M 的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

14.重为50N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今用10N 的水平力推物体,恰使其匀速运动;若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下的力F 推物体(如图所示),为恰使其匀速运动,求力F 的大小。(已知sin 37=0.6, cos37=0.8)

3

4

15.用两根绳子吊起一个重物,如图10所示,如果每根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 10N

(sin37º=0.6,sin53º=0.8)求:(1)吊起重物超重时,AO 段和BO 段哪根绳先断? (2)该装置所能吊起的重物最重是多少?

图10

16. 如图8所示, 木块重60N ,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 当用如图示方向的水平力F =10N

00

推它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求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sin37=0.6,cos37=0.8) ....

17. 质量为m 的物体,与竖直墙间动摩擦因数为

,推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要使物体

8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时,推力F应多大?

18... 如图示,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直角三形的物块ABC ,∠ABC=α,AC 边靠在竖直墙

面上,大小为F 的恒力垂直斜面BC 作用在物块上,物块静止不动,求竖直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

4

五.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允许变动

B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ACD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右图所示)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答案】C

3.图甲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 .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 1、F 2和合力F 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 的位置不能变化 B .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

C .F 1、F 2和合力F 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 .为减小测量误差,F 1、F 2方向间夹角应为90°

(2)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答案】(1)AC (2)4.00

4.(2010·天津理综)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B .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1)BD (2)BD 5.有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

5

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 和B ,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 ,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T OA 、FT OB 和FT OC ,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 .钩码的个数N 1=N 2=2,N 3=4 B .钩码的个数N 1=N 3=3,N 2=4 C .钩码的个数 N 1=N 2=N 3=4

D .钩码的个数N 1=3,N 2=4,N 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 .标记结点O 的位置,并记录OA 、OB 、OC 三段绳子的方向 B .量出OA 、OB 、OC 三段绳子的长度 C .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正确的是(填“A ”或“B ”)(

)

【答案】(1)BCD (2)A (3)A 实验中F 3是竖直向下的 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 .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 .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将步骤B 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硬棒B 、C 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小心调整B 、C 的位置,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s α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

________.

cos β

【答案】(1)B.钩码个数(或细线拉力)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O

细线的方向(说明:能反映细线方向的其他记录也可以) C .橡皮筋与细线结点的位置与步骤B 中结点位置重合 钩码个数和对应的细线方向 3 (2) 4

6


相关内容

  • 广东2018年高中化学专题十常见非金属元素讲义.
  • 专题十 常见非金属元素 注:(1)表示1月学业水平考题. 考点1 碳.硅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与应用 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T25) 广东是滨海砂矿储量最大的省份,滨海砂矿中含有丰 富的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 2) .关于SiO 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与水反应 C .能与 ...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讲义-序言0.1走进物理课堂
  • §0.1走进物理课堂之前 学习目标: 1.引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不畏惧物理对物理的学习找回自信 3.学好物理应做到哪几点 教学过程 一. 自我介绍. 座右铭: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兴趣爱好:爱好体育,而且是竞技体育,体育精神是我要学习的,我从小喜欢物理 ...

  • 高中物理讲义一
  • 高 中 物 理 讲 义 平顶山市一中 王彦海 第一讲质点.参考系.坐标系和时间.位移 位移.路程 时刻.时间间隔 机械运动------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参考系 质点 坐标系 快慢 速度 瞬时速度 一.质点 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研究物体本身.但实际物体多种多样,各部分运动情况不尽相同,为 ...

  • 第一部分:初三升高一衔接班
  • 2014年暑假班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尖子.提优班) 一.简要说明 1. 第1-4讲,是初中与高中的衔接,一则对初中重点知识回顾并适时延伸到高中,二则对初高中某些脱节的知识及时加以补充:第5-10讲是高一新课的预习,以便同学们在开学后,从容安排好各科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在学习和考试中占得先机,使自已 ...

  • 理科学习计划表
  • 我多想拥抱你,可惜时光之里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间人来人往.篇二:高三理科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 语文:语文在与积累. 1.早读时间:背词语解释,背必考的古诗,看复习资料上的病句修改和标点运用. 2.晚上看作文书,被新鲜的作文素材(阅读技巧平时老师讲注意积累.)可根据语文早 读安排; 数学:数学精髓在于快 ...

  •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微积分初步
  • 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微积分初步 一:引入 [例]分析: ①根据对称性,可知立方体的八个角点电势相等:将原立方体等分为八个等大的小立方体, 原立方体的中心正位于八个小立方体角点位置:而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其电势即为八个小立方体角点位置的电势之和,即U 1=8U2 : ②立方体角点的电势与什么有关呢? 电 ...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动力学综合 实验讲义2015.3.23
  • 实验5 动力学综合实验 [预习要点] 1. 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 光电门测定滑块经过时间与挡光片间距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 3. 怎样用外延法计算滑块的瞬时速度? [一. 引言] 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本参量,实验中通常需要对它们进行测定,才能去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可以通 ...

  • 偏振与双折射实验讲义(2015)
  • 实验:偏振与双折射 [实验目的] 1.观察与了解光在各向异性晶体中传播时产生的双折射现象和规律. 2.3. 掌握一些光的偏振态的鉴别方法和测试技术. 4.了解波片的性质. [预备问题] 1.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的定义. 2.如何用实验方法来区分自然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 ...

  • 说给高一物理奥赛班辅导的教师
  • 说给高一物理奥赛班辅导的教师 一.学生的选择 预计从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正式开始辅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愿报名,教师根据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的聪明和勤奋程度和数学功底,选拔优秀的学生组建兴趣辅导班,进行物理奥赛内容的辅导. 二.辅导计划 1. 辅导努力做到讲义化 建议学生人手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