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疗改革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探讨

——基于医疗改革政策的解读

摘要: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自建国以来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1978至1992年,改革主要是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和医疗机构独立经营;自1992至2003年,改革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了部分的市场化;而从2003年到现在,改革主要围绕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高各种医保的覆盖面来进行。本文将从医疗改革的政策变化中解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力求探讨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症结与未来医疗改革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医疗改革 公平 效率

改革开放至今已三十七年,在这三十几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愈加复杂,政治体制几经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同样也经历了几次改革。医疗卫生作为社会民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三十七年的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变化,可以从新的视角解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医疗改革政策历史回顾

从1978年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农村到城市,医疗卫生体制开始了各种类型的制度变革。总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 1978至1992年;

第二阶段自1992—2003年;第三阶段自2003年到现在。

1.第一阶段:医疗机构独立经营

医疗改革是从农村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同时瓦解了农村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基础——集体经济。这就直接影响到乡镇卫生院,集体经济的瓦解让卫生院只能自谋出路,持续不断地提高诊疗和药品费用。同时,农民也只能自费看病,由于不能报销医药费,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设备条件都更好的县级或以上医院就诊。

在城市中,医疗行业同样面临着体制僵化、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怠工等问题。为了缓解以上问题,卫生部于1981年下发 《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长期实施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修改为“全额管理、 定额补助、 结余留用”,这意味着国家开始鼓励医院逐步脱离计划经济,自身增收节支。在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同时,受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与医

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医疗药瓶等的价格依旧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各级医院以市场价购进的医疗用品,却以低价向社会服务,出现的亏损只能自身寻求解决方式。于是,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即使使用了这种方式,试图弥补亏损,但效果甚微。于是到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新的服务和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解决了当时的危机,却使医疗机构竞相购买高新设备、开展高新技术服务,导致很多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198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医院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政府不再负担医院的盈亏。

2. 第二阶段: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部分市场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2年1月卫生部召开的会议上,还在强调医院的公益性,强调对不规范的医疗价格与行为进行整顿。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性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定位发生改变后,将医院的逐利性活动合理化。医疗卫生开始产业化、市场化,医疗价格逐步和市场价值规律相接轨。然而,医疗卫生服务和普通商品经济不能划绝对的等号。1993年1月,卫生部召开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卫生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应建立分级管理体制,逐步下放价格管理权。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重点强调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决定》认为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决定》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并未对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决定或规划。

在1992--1996年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导致各类医疗费用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医院的趋利性达到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医患关系矛盾最突出的时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现象随处可见。

3.第三阶段:强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因此国家加大了城镇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健康保障。为此中央专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卫生工

作摆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于是2003年卫生部的卫生工作会议就将该年的卫生重点放在了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深化城镇医疗体制改革上。导致此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的爆发和由此产生的公共卫生危机。非典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还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交往。非典疫情的爆发引起了政府对卫生工作尤其是公共卫生的高度关注,因此国家在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工作和一系列改革。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发展卫生事业,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二是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卫生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由于非典的缘故,2003—2004年问出现了全党、全社会、全民都关心医疗卫生工作的局面。全社会对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问题、政府应当承担的角色、医疗卫生的投入以及其公平性问题等都有了广泛的讨论,对我国的卫生体制、运行机制等都有了更好的认识。随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新农合参保人数的增加,由医疗费用过高形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二、医疗改革政策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从医疗改革三十七年的政策回顾看来,跟随着行政组织改革目标的定位,受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企业家政府”风靡的影响,医疗改革政策经历了医疗机构独立经营——部分市场化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社会矛盾尖锐——非典爆发导致医疗卫生事业重新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可以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解读。前期医疗卫生政策改革是政府想减轻负担,同时想调动医院的积极性,自寻创收来扭亏和增收,寻求效率的最大化。可惜弄巧成拙,造成了后来医疗机构趋利性增大,逐渐偏离了其应有的公益性质。随后社会矛盾加剧,影响了社会稳定,加之非典爆发所暴露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弊端,政府重新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开始关注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公平性问题。从三个阶段的政策变化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1.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必须保障公平

公平有着广泛的意义,在每个人文社科、经济领域都有其属于自己的意义。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中,公正、正义、公平、公道是同一概念,都含有给人应得的待遇或赏罚,即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东西的意思。公平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

征,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医疗卫生改革中需要保障的“公平”,是指获得医疗保障的公平,它意味着人们有获得同样的医疗服务的机会。

医疗卫生不是工商业,虽然医疗卫生服务在消费中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但其具有特殊性。因为如果把医疗卫生服务当成纯私人的事情,很可能导致拖延治疗、造成大病,甚至造成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危机,因此应当把它作为公共品来对待。就社会稳定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很差,生命健康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社会矛盾必然不会消除,国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社会就不会不断进步。因此,许多国家把医疗卫生服务纳入政府提供的范围。市场调节想要达到的配置最优化,在医疗卫生领域不能达到。人人都会生病,人人都需要看病,人人都需要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这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无法达到,只能寻求政策的帮助。

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需要为人民负责,需要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医疗保障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医疗保障必须保障公平,全体国民都应当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障。并且医疗保障在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应当更加强调结果公平。如果医疗卫生改革不能保障公平,结果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大面积的传染病爆发,加剧社会矛盾。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受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追求效率的影响,忽视了我国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以至于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仍然有失公平,主要表现在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较窄、城镇不同人群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较大、城乡医疗保障待遇严重不公等方面。

2.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应当考虑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效率”意指“经济效率”。萨缪尔森给效率下了一个定义——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更准确地说,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在公共行政视野中,同样也把效率看成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最少的资源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创造最大利益,即实现收益最大化。

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原则,而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医疗改革中的效率不仅是指医疗机构获得尽量多的经济收益,更是指医疗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我国现有医疗保障不只是一味寻求效率而导致的公平不足,其追求的效率也并未达到最优,还有一定的反作用。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效率性较差——由于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看病难”;由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药品和医疗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医疗费用上涨

速度过快,造成了“看病贵”。自此,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医疗纠纷不断。这是由于医疗卫生改革采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取向,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自费医疗造成的恶果,还包括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大规模的医疗机构拥有医疗服务技术和高精尖设备吸引了大量需要就医的人群,导致小城镇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城市医疗机构由于医疗水平和硬件所限,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下。

为了让有限的财力和医疗资源能够尽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在医疗卫生改革政策中还应考虑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重视并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效率、医疗服务效率,并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在预防保健和普通医疗服务之间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应当注意公平优先并兼顾效率

公平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实质上是与效率相联系的。但公平又具有保守的一面,它不是始终都能促进效率的提高的。一方面,公平与效率相互对立。公平意味着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在现代社会的不同领域各有侧重,医疗保障在机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结果公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认公平的,效率越高,个人能够享有的医疗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就高于其他人。缺乏政府干预的医疗服务业在此方面就能说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医疗改革政策是不公平的。

但在另一方面,公平和效率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在医疗卫生事业实行企业化、市场化是能够促进其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公平意味着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在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保证了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医院竞争,能够促进效率。其次,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效率为医疗保障提供基本物质基础,只有医疗服务的高效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医疗保障的公平。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结果公平政策,虽然能够保障公平,却缺乏一定的效率,必定不能长期适应社会的发展,任何社会长期低效率的背后必然是公平的丧失和破坏。

如果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继续主要以效率为价值取向,以经济效益、甚至直接以金钱交易为根本宗旨,那么医疗服务就无法体现公益性,离社会公平的目标越来越远。如前所述,医疗卫生改革的困局源于逐利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目标,否认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目的,由此形成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国政府也已经开始重视解决国民医疗保障问题。而现今,我国医疗保障的症结,与未来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公平问题,实现所有公民的机会与结果公平,使得人人拥有医疗保障的资格。同时,由于医疗服务资源、资金的不足,还应当重视医疗服务效率尤其是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AR .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程恩富.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论[J].经济纵横,2005,(12).

[5]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抉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7]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王立基.十年卫生改革的回顾[J].中国卫生政策,1990,1(4).

[9]陈仕学,徐晔珊.医行改革应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12.

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探讨

——基于医疗改革政策的解读

摘要: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自建国以来一直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1978至1992年,改革主要是政府逐步减少投入和医疗机构独立经营;自1992至2003年,改革对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实行了部分的市场化;而从2003年到现在,改革主要围绕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高各种医保的覆盖面来进行。本文将从医疗改革的政策变化中解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力求探讨出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症结与未来医疗改革的目标定位。

关键词:医疗改革 公平 效率

改革开放至今已三十七年,在这三十几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愈加复杂,政治体制几经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同样也经历了几次改革。医疗卫生作为社会民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理所应当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与健康,也是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三十七年的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变化,可以从新的视角解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医疗改革政策历史回顾

从1978年始,从中央到地方,从农村到城市,医疗卫生体制开始了各种类型的制度变革。总体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 1978至1992年;

第二阶段自1992—2003年;第三阶段自2003年到现在。

1.第一阶段:医疗机构独立经营

医疗改革是从农村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力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同时瓦解了农村合作医疗赖以生存的基础——集体经济。这就直接影响到乡镇卫生院,集体经济的瓦解让卫生院只能自谋出路,持续不断地提高诊疗和药品费用。同时,农民也只能自费看病,由于不能报销医药费,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技术、设备条件都更好的县级或以上医院就诊。

在城市中,医疗行业同样面临着体制僵化、工作效率低下、人员怠工等问题。为了缓解以上问题,卫生部于1981年下发 《关于加强卫生机构经济管理的意见》,将长期实施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修改为“全额管理、 定额补助、 结余留用”,这意味着国家开始鼓励医院逐步脱离计划经济,自身增收节支。在其他商品逐步市场化的同时,受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与医

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国家对医疗药瓶等的价格依旧进行严格控制,导致各级医院以市场价购进的医疗用品,却以低价向社会服务,出现的亏损只能自身寻求解决方式。于是,医疗系统开始实施两种收费标准——自费病人价格不变,公费和劳保病人的部分项目按成本收费。即使使用了这种方式,试图弥补亏损,但效果甚微。于是到1985年,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对某些新的服务和高新技术实行按成本定价,解决了当时的危机,却使医疗机构竞相购买高新设备、开展高新技术服务,导致很多医疗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1989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医院实行定额投入,医院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政府不再负担医院的盈亏。

2. 第二阶段: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部分市场化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1992年1月卫生部召开的会议上,还在强调医院的公益性,强调对不规范的医疗价格与行为进行整顿。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卫生事业为第三产业,并指出大部分福利型、公益型和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要逐步向经营性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医疗卫生事业的定位发生改变后,将医院的逐利性活动合理化。医疗卫生开始产业化、市场化,医疗价格逐步和市场价值规律相接轨。然而,医疗卫生服务和普通商品经济不能划绝对的等号。1993年1月,卫生部召开卫生工作会议,提出卫生改革与发展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应建立分级管理体制,逐步下放价格管理权。1995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第一次系统地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形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重点强调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决定》认为医疗卫生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决定》认识到了卫生投入不足的问题,但并未对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及医疗机构的补偿问题做出具体的决定或规划。

在1992--1996年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市场化导致各类医疗费用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医院的趋利性达到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医患关系矛盾最突出的时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现象随处可见。

3.第三阶段:强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2002年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要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因此国家加大了城镇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尤其是占人口多数的农民的健康保障。为此中央专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把卫生工

作摆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于是2003年卫生部的卫生工作会议就将该年的卫生重点放在了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和深化城镇医疗体制改革上。导致此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的爆发和由此产生的公共卫生危机。非典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还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交往。非典疫情的爆发引起了政府对卫生工作尤其是公共卫生的高度关注,因此国家在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扎实的工作和一系列改革。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发展卫生事业,一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重大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二是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农村卫生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三是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

由于非典的缘故,2003—2004年问出现了全党、全社会、全民都关心医疗卫生工作的局面。全社会对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问题、政府应当承担的角色、医疗卫生的投入以及其公平性问题等都有了广泛的讨论,对我国的卫生体制、运行机制等都有了更好的认识。随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新农合参保人数的增加,由医疗费用过高形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二、医疗改革政策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从医疗改革三十七年的政策回顾看来,跟随着行政组织改革目标的定位,受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企业家政府”风靡的影响,医疗改革政策经历了医疗机构独立经营——部分市场化导致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社会矛盾尖锐——非典爆发导致医疗卫生事业重新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这一系列的政策都可以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解读。前期医疗卫生政策改革是政府想减轻负担,同时想调动医院的积极性,自寻创收来扭亏和增收,寻求效率的最大化。可惜弄巧成拙,造成了后来医疗机构趋利性增大,逐渐偏离了其应有的公益性质。随后社会矛盾加剧,影响了社会稳定,加之非典爆发所暴露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弊端,政府重新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开始关注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公平性问题。从三个阶段的政策变化中,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1. 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必须保障公平

公平有着广泛的意义,在每个人文社科、经济领域都有其属于自己的意义。在公共行政学领域中,公正、正义、公平、公道是同一概念,都含有给人应得的待遇或赏罚,即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东西的意思。公平是现代民主社会的重要特

征,是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医疗卫生改革中需要保障的“公平”,是指获得医疗保障的公平,它意味着人们有获得同样的医疗服务的机会。

医疗卫生不是工商业,虽然医疗卫生服务在消费中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但其具有特殊性。因为如果把医疗卫生服务当成纯私人的事情,很可能导致拖延治疗、造成大病,甚至造成大规模的公共卫生危机,因此应当把它作为公共品来对待。就社会稳定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体健康状况普遍很差,生命健康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社会矛盾必然不会消除,国家就不可能持续发展,社会就不会不断进步。因此,许多国家把医疗卫生服务纳入政府提供的范围。市场调节想要达到的配置最优化,在医疗卫生领域不能达到。人人都会生病,人人都需要看病,人人都需要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这在市场机制调节下无法达到,只能寻求政策的帮助。

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需要为人民负责,需要为公民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尤其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因素,医疗保障又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医疗保障必须保障公平,全体国民都应当享受到必要的医疗保障。并且医疗保障在机会公平的基础上应当更加强调结果公平。如果医疗卫生改革不能保障公平,结果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大面积的传染病爆发,加剧社会矛盾。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受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以及追求效率的影响,忽视了我国社会的客观环境条件,以至于现在的医疗保障制度仍然有失公平,主要表现在医疗保障的覆盖面较窄、城镇不同人群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差距较大、城乡医疗保障待遇严重不公等方面。

2.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应当考虑效率

在一般情况下,“效率”意指“经济效率”。萨缪尔森给效率下了一个定义——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更准确地说,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率的。在公共行政视野中,同样也把效率看成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以最少的资源成本,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创造最大利益,即实现收益最大化。

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原则,而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医疗改革中的效率不仅是指医疗机构获得尽量多的经济收益,更是指医疗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我国现有医疗保障不只是一味寻求效率而导致的公平不足,其追求的效率也并未达到最优,还有一定的反作用。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效率性较差——由于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配置不合理造成的“看病难”;由于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多数群众靠自费就医,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质淡化,药品和医疗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医疗费用上涨

速度过快,造成了“看病贵”。自此,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医疗纠纷不断。这是由于医疗卫生改革采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取向,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转变为全面追求经济效益。同时,自费医疗造成的恶果,还包括不同地区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大规模的医疗机构拥有医疗服务技术和高精尖设备吸引了大量需要就医的人群,导致小城镇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城市医疗机构由于医疗水平和硬件所限,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下。

为了让有限的财力和医疗资源能够尽可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在医疗卫生改革政策中还应考虑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重视并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效率、医疗服务效率,并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在预防保健和普通医疗服务之间的合理配置,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应当注意公平优先并兼顾效率

公平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实质上是与效率相联系的。但公平又具有保守的一面,它不是始终都能促进效率的提高的。一方面,公平与效率相互对立。公平意味着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在现代社会的不同领域各有侧重,医疗保障在机会公平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结果公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否认公平的,效率越高,个人能够享有的医疗服务资源与服务能力就高于其他人。缺乏政府干预的医疗服务业在此方面就能说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年,医疗改革政策是不公平的。

但在另一方面,公平和效率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在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在医疗卫生事业实行企业化、市场化是能够促进其效率的。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公平意味着机会均等和结果公平,在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保证了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医院竞争,能够促进效率。其次,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效率为医疗保障提供基本物质基础,只有医疗服务的高效率才能实现高水平的医疗保障的公平。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结果公平政策,虽然能够保障公平,却缺乏一定的效率,必定不能长期适应社会的发展,任何社会长期低效率的背后必然是公平的丧失和破坏。

如果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政策继续主要以效率为价值取向,以经济效益、甚至直接以金钱交易为根本宗旨,那么医疗服务就无法体现公益性,离社会公平的目标越来越远。如前所述,医疗卫生改革的困局源于逐利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目标,否认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目的,由此形成和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意识到这些问题以后,我国政府也已经开始重视解决国民医疗保障问题。而现今,我国医疗保障的症结,与未来医疗卫生改革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解决公平问题,实现所有公民的机会与结果公平,使得人人拥有医疗保障的资格。同时,由于医疗服务资源、资金的不足,还应当重视医疗服务效率尤其是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文斌.公平、效率与当代社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AR .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程恩富.公平与效率交互同向论[J].经济纵横,2005,(12).

[5]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抉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7]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8]王立基.十年卫生改革的回顾[J].中国卫生政策,1990,1(4).

[9]陈仕学,徐晔珊.医行改革应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12.


相关内容

  • 申论范文精讲: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效率与公平)
  • 申论范文精讲:鱼与熊掌可以兼得(效率与公平) 主题三 效率与公平主题 公平与效率,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它们既有相互矛盾对立的一面,但同时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保障,公平是效率的前提和保证.[2]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温家宝总理说:"公平正义是 ...

  •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但一些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 ...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 ...

  • 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的建构
  • 作者:廖小平 天津社会科学 2014年03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包括两个方面,即基本价值取向的转变和核心价值的解构和建构.价值观变迁表现在基本价值取向上,就是从一元价值观向多元价值观.从整体价值观向个体价值观.从神圣价值观向世俗价值观.从精神价值观向物质价值观的转变①:表现在价值功能上 ...

  • 文化生活构建知识网络
  •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知识网络构建 一.本单元地位 1.本单元的基本生活主题是:财富分配. 2.经济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生产要素提供者.国家管理者.纳税人. 3.本单元要回答的经济学基本问题:为谁生产. 4.本单元的基本逻辑脉络: 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第12期2006年12月 NO.12Dec.2006 中国教育学刊 JoumaIoftheChinese SocietyofEducation 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摘 要]教育公平不同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包含教育资源配置的三种合理性原则,即平等 ...

  • 学业分层测评14
  • 学业分层测评(十四)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中国古代就有"君子以衰多益寡,称物平施",意思就是要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实行均衡调剂,公平分配.在今天,我们强调收入分配公平( )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③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

  • 效率与公平:现代行政的价值尺度
  • 作者:靳凤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12期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13)05-0001-08 如何从事实(行政水平)与价值(善恶是非)双重角度对现代公共行政作出客观评判?社会各界所遵循的具体标准和根本原则各不相同,有人将公共责 ...

  •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 2
  •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 摘要:公平与效率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又要体现效率,公平与效率是贯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始终的两大基本原则.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存在着不公平和低效率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