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与互联网本体价值观

陈来的《仁学本体论》(三联书店,2014版)是一部好书。

仁学本体论,从图论角度解读,应理解为“边”的本体论。边,就是二人互联,又可译为仁。互联网的本体,就是连接(inter),inter也可以译为仁。由连接产生的世界观,就是连接一切。把各行各业联接起来,实现Internet,要实现的使命不在net本身,而在于仁。

本体论是价值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仁学现在有了本体论,网络有没有本体论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网络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价值观。

1、本体论通灵魂上的事

Ontology (本体论),原本是哲学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目前Ontology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在内的诸多领域,但对本体的理解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一个人,有灵魂,也有形骸。网络也一样,意义是其灵魂,连接是其骨架。我们把前一个含义上的网络,称为语义网(Semantic Web),后一个含义上的网络叫互联网(Internet)。本体论用在意义(灵魂)上,是指基于Ontology而构建的语义网,要解决的问题是内容的可获取性。也就是说,连接不是目的。网络的使命在于让人与人之间获得意义上的感通。

为此,人们甚至发明了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如XOL、DAML、OIL和DAML+OIL等,要用一种“元数据”(Meta data)来实现这样一种最终使命:精确地表示和实现那些隐含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信息。

其实,陈来在干的,就是同样的事情。他要把仁学,用一种Meta data语言——本体论的语言,表达出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比较两边研究本体论的进度,还是陈来的进展快,而网络界对本体论的把握还比较业余。因此,可以用陈来较专业的本体论,帮帮网络人提高水平。

2、《论语》的主题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

世界的本体具有量子力学那样的波粒二相性。由此区分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将他们的价值观,按照对本原的不同理解分类,姑且分为波论和粒论。启蒙运动以来,以原子论为代表的具有“西方中心论”特征的本体论,是从粒的角度看世界的本体论;仁学的本体论,因为强调连接一切,所以是从波的角度看世界的本体论。有本叫《论语》的书,讲的主要就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是中国古代互联网思维的教材。

检证一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仁达到互联网水平的最高境界,即连接一切,让人快乐。与之相比,以市场为代表作的西方建制,至今仍未达到连接一切的水平,仍留有大量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按社会网络分析界最前沿的《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的理论,结构洞是一切利润的根本来源(实际是网络做好事有好报的根本来源)。相形之下,粒论由于强调私字当头,在价值观上,就容易造成价值流失。这时候读读仁学本体论,就不是读一本闲书那么简单了。它关系到矫治互联网人由于缺乏灵魂,没有价值观(尤其分不清钱与价值的关系),迎着漫天飘舞的钱,反而赚不到钱的流行病,这是根上的病。

3、用图论来读仁学本体论

但怎么读仁学本体论,却有讲究。陈来满篇用的是文科的语言,还有许多古汉语,对理科生来说,还是用数学语言比较好懂一些。下面试图用图论的语言来解释仁学本体论,探究网络到底价值何在。

图论大家应该清楚。图(graph)是指顶点(vertex)与边(edge)的二元组。顶点在网络中称为节点,边就是互联,图就是网络的意思。图论就是解析网络的数学语言。

图论在哲学上是对还原论的矫正。因为还原论相当于把图还原成顶点(原子),而舍弃掉所有关于边的信息,致使任何关于互联的分析变得难以入手。通俗地讲,就是钱在眼前晃,就是看不见。边就好比色盲缺失的那个颜色维度一样,导致人们身在互联网中,却不知网络为何物。这种人的生理反应特别典型,比如他们常说,互联网思维根本不存在,等等。因为他们是色盲嘛。他们缺失的维度,或脑子里缺的那根弦,就是陈来说的仁,也就是图论中的edge。

4、互联网发动机原理:从“你吃了吗”,到“你幸福了吗”。

网络的门道在哪里,或者说,仁的门道在哪里?在连接方式。

建议从理解邻居(邻接)这种连接方式开始入门。仁的关键在邻居,网络的关键也在邻居。这是从仁学本体论读通网络本体论的窍门。

在路由器(你把它直接理解为互联网的发动机好了)内核中,邻居和邻接是两个不同概念。邻居关系为双方只交互HELLO报文,不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而邻接关系就要交互所有的信息。

在仁学中,邻居是指双方早晨见面打招呼:HELLO(“吃了吗”);而邻接,就得象兄弟那样,见面唠嗑;一直要聊到“不亦乐乎”的状态(其效果可以问“你幸福了吗”)。

《南史.居僧珍传》讲:“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可以看出中国人心目中“邻”的价值。找一个好的邻居,价值居然有一千万之多,赶上北京二环内的房价了。

西方原子论的价值观不讲邻里关系,在西方随便串门,叫私闯民宅,说不定会挨枪子。而互联网最珍视的,就是邻接关系。中国微信为什么发达,因为微信说白了,就是“邻”信,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包括姐妹,叔侄,直到二大叔二大妈……等等)。古人千万买邻,现在一千块钱手机就可以弄200多个虚拟邻居来聊,何乐而不为。

5、仁学与互联网都强调邻居优先

人们对仁的一般的理解是仁者爱人。但这就与西方原子论下的博爱(包括墨家的兼爱)区分不开了。其实从图论的角度,可以读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含义。这就是以邻接为基础的爱,这才符合儒学“爱有等差”意义上的仁。路由器原理把爱有等差,称为OSPF(最短路径优先),最短路径当然就是邻居。翻译成大白话,OSPF就是邻居优先。由一个一个不同邻居链接成的网络,才是图论所说的图。我们也可以把路由器叫作爱有等差器。

为什么要强调邻居优先呢?因为儒学(即古代互联网思维),非常注重价值观的落地,邻居具有信任优势,最利于把仁这种价值观落在实处。微信先从认识的熟人开始连接,信任可以节省缔约交易成本,达到零摩擦(“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工业化过不了的坎,就是信任成本太高了。工业化的基本原理就一句话:不理睬邻居,专挑陌生人来交往(市场可以定义为陌生人——“粒”——的集合)。害得科斯发明交易费用这个词来控诉工业化出毛病的根子。

仁学与互联网发动机相通就在,二者共享同一个本体论,都强调以最短路径形成“波”式的连接,这样的世界才合理。换句话说,人与人以最自然而然产生信任的方式连接,世界才能充满爱。仁学与互联网的区别仅在于,仁学是按血管中流动的血缘来决定谁近;互联网则按光纤中流动的数据缘来决定谁近。中国人为什么爱上微信,因为大家几千年都喜欢由近及远。如果从最远方来,关系还亲密得能象微信圈里介绍的朋友,用2008奥运会表达的民族理念来说,就可以定义为不亦乐乎(“你快乐吗,我快乐”)。

在“波”的本体状态,连接是实的,节点是虚的。用王阳明理论叫去私欲,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反对逾越中庸这条均衡线,侵占对方节点利益的不正当之私。这与原子论的经济学强调要让节点利益最大化,是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去私欲不是提倡吃亏,就象无为不是指什么也不做一样,是指做事要符合中道。中道就是仁学本体论,又称互联网本体论。

陈来的《仁学本体论》(三联书店,2014版)是一部好书。

仁学本体论,从图论角度解读,应理解为“边”的本体论。边,就是二人互联,又可译为仁。互联网的本体,就是连接(inter),inter也可以译为仁。由连接产生的世界观,就是连接一切。把各行各业联接起来,实现Internet,要实现的使命不在net本身,而在于仁。

本体论是价值观的核心,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仁学现在有了本体论,网络有没有本体论呢?这可是一个大问题。关系到网络有没有灵魂,有没有价值观。

1、本体论通灵魂上的事

Ontology (本体论),原本是哲学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目前Ontology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包括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远程教育、电子商务、智能检索、数据挖掘等在内的诸多领域,但对本体的理解仍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

一个人,有灵魂,也有形骸。网络也一样,意义是其灵魂,连接是其骨架。我们把前一个含义上的网络,称为语义网(Semantic Web),后一个含义上的网络叫互联网(Internet)。本体论用在意义(灵魂)上,是指基于Ontology而构建的语义网,要解决的问题是内容的可获取性。也就是说,连接不是目的。网络的使命在于让人与人之间获得意义上的感通。

为此,人们甚至发明了网络本体语言(Web Ontology Language,),如XOL、DAML、OIL和DAML+OIL等,要用一种“元数据”(Meta data)来实现这样一种最终使命:精确地表示和实现那些隐含的(道可道非常道的)信息。

其实,陈来在干的,就是同样的事情。他要把仁学,用一种Meta data语言——本体论的语言,表达出其中的核心价值观。

比较两边研究本体论的进度,还是陈来的进展快,而网络界对本体论的把握还比较业余。因此,可以用陈来较专业的本体论,帮帮网络人提高水平。

2、《论语》的主题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

世界的本体具有量子力学那样的波粒二相性。由此区分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将他们的价值观,按照对本原的不同理解分类,姑且分为波论和粒论。启蒙运动以来,以原子论为代表的具有“西方中心论”特征的本体论,是从粒的角度看世界的本体论;仁学的本体论,因为强调连接一切,所以是从波的角度看世界的本体论。有本叫《论语》的书,讲的主要就是“连接一切,赋能于人”,是中国古代互联网思维的教材。

检证一下:四海之内皆兄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仁达到互联网水平的最高境界,即连接一切,让人快乐。与之相比,以市场为代表作的西方建制,至今仍未达到连接一切的水平,仍留有大量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按社会网络分析界最前沿的《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中的理论,结构洞是一切利润的根本来源(实际是网络做好事有好报的根本来源)。相形之下,粒论由于强调私字当头,在价值观上,就容易造成价值流失。这时候读读仁学本体论,就不是读一本闲书那么简单了。它关系到矫治互联网人由于缺乏灵魂,没有价值观(尤其分不清钱与价值的关系),迎着漫天飘舞的钱,反而赚不到钱的流行病,这是根上的病。

3、用图论来读仁学本体论

但怎么读仁学本体论,却有讲究。陈来满篇用的是文科的语言,还有许多古汉语,对理科生来说,还是用数学语言比较好懂一些。下面试图用图论的语言来解释仁学本体论,探究网络到底价值何在。

图论大家应该清楚。图(graph)是指顶点(vertex)与边(edge)的二元组。顶点在网络中称为节点,边就是互联,图就是网络的意思。图论就是解析网络的数学语言。

图论在哲学上是对还原论的矫正。因为还原论相当于把图还原成顶点(原子),而舍弃掉所有关于边的信息,致使任何关于互联的分析变得难以入手。通俗地讲,就是钱在眼前晃,就是看不见。边就好比色盲缺失的那个颜色维度一样,导致人们身在互联网中,却不知网络为何物。这种人的生理反应特别典型,比如他们常说,互联网思维根本不存在,等等。因为他们是色盲嘛。他们缺失的维度,或脑子里缺的那根弦,就是陈来说的仁,也就是图论中的edge。

4、互联网发动机原理:从“你吃了吗”,到“你幸福了吗”。

网络的门道在哪里,或者说,仁的门道在哪里?在连接方式。

建议从理解邻居(邻接)这种连接方式开始入门。仁的关键在邻居,网络的关键也在邻居。这是从仁学本体论读通网络本体论的窍门。

在路由器(你把它直接理解为互联网的发动机好了)内核中,邻居和邻接是两个不同概念。邻居关系为双方只交互HELLO报文,不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而邻接关系就要交互所有的信息。

在仁学中,邻居是指双方早晨见面打招呼:HELLO(“吃了吗”);而邻接,就得象兄弟那样,见面唠嗑;一直要聊到“不亦乐乎”的状态(其效果可以问“你幸福了吗”)。

《南史.居僧珍传》讲:“宋季雅罢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侧。僧珍问宅价。曰:‘一千一百万。’怪其贵。季雅曰:‘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可以看出中国人心目中“邻”的价值。找一个好的邻居,价值居然有一千万之多,赶上北京二环内的房价了。

西方原子论的价值观不讲邻里关系,在西方随便串门,叫私闯民宅,说不定会挨枪子。而互联网最珍视的,就是邻接关系。中国微信为什么发达,因为微信说白了,就是“邻”信,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包括姐妹,叔侄,直到二大叔二大妈……等等)。古人千万买邻,现在一千块钱手机就可以弄200多个虚拟邻居来聊,何乐而不为。

5、仁学与互联网都强调邻居优先

人们对仁的一般的理解是仁者爱人。但这就与西方原子论下的博爱(包括墨家的兼爱)区分不开了。其实从图论的角度,可以读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含义。这就是以邻接为基础的爱,这才符合儒学“爱有等差”意义上的仁。路由器原理把爱有等差,称为OSPF(最短路径优先),最短路径当然就是邻居。翻译成大白话,OSPF就是邻居优先。由一个一个不同邻居链接成的网络,才是图论所说的图。我们也可以把路由器叫作爱有等差器。

为什么要强调邻居优先呢?因为儒学(即古代互联网思维),非常注重价值观的落地,邻居具有信任优势,最利于把仁这种价值观落在实处。微信先从认识的熟人开始连接,信任可以节省缔约交易成本,达到零摩擦(“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工业化过不了的坎,就是信任成本太高了。工业化的基本原理就一句话:不理睬邻居,专挑陌生人来交往(市场可以定义为陌生人——“粒”——的集合)。害得科斯发明交易费用这个词来控诉工业化出毛病的根子。

仁学与互联网发动机相通就在,二者共享同一个本体论,都强调以最短路径形成“波”式的连接,这样的世界才合理。换句话说,人与人以最自然而然产生信任的方式连接,世界才能充满爱。仁学与互联网的区别仅在于,仁学是按血管中流动的血缘来决定谁近;互联网则按光纤中流动的数据缘来决定谁近。中国人为什么爱上微信,因为大家几千年都喜欢由近及远。如果从最远方来,关系还亲密得能象微信圈里介绍的朋友,用2008奥运会表达的民族理念来说,就可以定义为不亦乐乎(“你快乐吗,我快乐”)。

在“波”的本体状态,连接是实的,节点是虚的。用王阳明理论叫去私欲,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反对逾越中庸这条均衡线,侵占对方节点利益的不正当之私。这与原子论的经济学强调要让节点利益最大化,是完全相反的价值观。去私欲不是提倡吃亏,就象无为不是指什么也不做一样,是指做事要符合中道。中道就是仁学本体论,又称互联网本体论。


相关内容

  • 浅析谭嗣同
  • 浅析谭嗣同 摘要: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人生历程短暂而非凡,不仅多才多艺,思想也颇具多样性,并且互相融合.后期以佛学为主流,融合儒学道学等多种流派,著<仁学>一书,构建了"仁--通--平等" ...

  • 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
  • 一.墨子"兼爱"观与儒家的"仁爱"观的的主要内容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非攻.节用"等思想,构成了墨家学说的核心.其中,"兼爱"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 " ...

  • 中国哲学史(下)期末考试复习题
  • <中国哲学史(下)>期末考试复习题 (满分值 100 分) 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韩愈在<原道>篇中提出了" 道统 "论,以抗衡佛教的"法统" ...

  • 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 论儒家的道德伦理观 [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层次的剖析和认识.分别从孔子的"仁学"."仁人".中西方仁爱和博爱对比.古今道德伦理道德对比,以及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滋生新的枝叶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孔子 仁学 博爱古今 ...

  •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学的演变
  •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1."文化"与"culture"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也泛指一般知识. Culture:克罗伯.克鲁克洪的著名 ...

  •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一
  •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1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 1.哲学起始于好奇表现为爱智, 早期的哲学与科学不分.(√) 2.原始宗教和原始艺术是催生哲学的母体和温床.(√) 3.古希腊后期及至欧洲中世纪早期,哲学被赋予了伦理学或道德学说的特征,中世纪时期,哲学成为 ...

  • 论韩愈文章中渗透的儒家道统
  •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3卷 2009年12月 论韩愈文章中渗透的儒家道统 , ) :. ; 儒学; 儒家道统 安史之乱以后, 唐代在思想与文学上都发生了巨大变革, 而韩愈是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在儒学道统中独宗孟子, 其意在于以孟子的心学为起点来重铸儒学, 以对抗佛 ...

  • 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摘  要:孔子的仁学思想是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蕴意.推崇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孔子;仁学;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仁"不仅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也是整个 ...

  • 论儒家的忠恕之道
  • 作者:唐凯麟 求索 2000年03期 "普遍伦理"的可能性,必须以跨文化的认同为事实依据.自然,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它是伴随着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的历史进程而逐步萌发和拓展的.如果说,今天由于诸多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和人类面临着如何继续生存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