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各宾专政建立到失败看热月政变的性质

  摘 要:分析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失败,进一步说明以恐怖统治为特色的雅各宾政权只是一种战时体制,是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并不是革命的归宿,从而对热月政变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评价   发生在法国历史上1794年7月(共和历热月)的热月政变,杀害了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颠覆了雅各宾政权,结束了雅各宾专政。因此,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的观点似乎被大家所接受,并且使人们产生了法国大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疑问。笔者认为,从分析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失败入手看热月政变的性质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一、雅各宾专政是在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外敌军入侵、革命遭受危机的特殊形式下建立的   随着吉伦特派的倒台,国民公会完全处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下,但他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国外反法同盟的军队继续进攻,而法军节节败退;国内被摧毁的吉伦特派在多地掀起叛乱,并刺杀了马拉,共和国处境十分危险。正是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形势,雅各宾政权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改组救国委员会,并赋予它逮捕反革命被告人和嫌疑犯的权力,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坚决镇压反革命;经济上宣布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全部佃田为农民私产,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同时全面实行限价法令,粮食、面粉、饲料实行全国统一价格,对40种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遏制,币值开始回升,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得以稳定;对外多次粉碎反法联盟的进攻,1794年初法军已进入境外作战。雅各宾专政在保卫祖国、挽救革命方面建立了伟大的历史业绩,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雅各宾政治的过时   由于法国大革命面临着强大的外国武装干涉的威胁,才发展到了必须暂时性地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激烈程度,不如此就不可能动员群众的力量抗击敌人。就大资产阶级而言,当革命遭遇危机、有丧失既得成果的危险时,它们可以忍受雅各宾专政为挽救危机而采取的符合群众利益却损害了本阶级利益的措施,但当革命危机已过、危险不复存在,放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的时机到来时,坚决要求废止这些措施;就人民群众而言,雅各宾专政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满足他们的愿望。恐怖统治期间,违反法制、滥行杀人、屠杀群众、搜查民宅的现象相当严重,限制工人的最高工资,使广大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请愿和罢工高潮不断;雅各宾内部成员权欲滋长、生活腐化、贪污受贿的事情时有发生。此时的雅各宾政权成为资产阶级所反对、人民群众所失望的政权,因而成了过时的不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东西。历史事实说明恐怖统治原是一种战时体制,并不是归宿,一旦危机解除就应终止。但掌权的雅各宾派不肯果断地终止恐怖,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三、雅各宾派的分化   面对来自大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双重压力,雅各宾派再也难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开始分化瓦解。一是以丹东为代表的宽容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在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的利益。丹东敏感地洞察到了恐怖统治的弊端,强调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结束恐怖,恢复法制。这些理智、清醒和维护法制的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切中法国时弊的。二是埃贝尔为代表的平等派,代表城乡下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和经济上的废除私有,加强恐怖,把革命推向深入。三是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中间派,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雅各宾派毕竟是以恐怖起家的,在恐怖年代里养成的那种排他自保和权力欲膨胀的心态,决不容忍与他政见相左而有威望的人,并把恐怖的利斧砍向自身。罗伯斯庇尔把埃贝尔看成是“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秩序的敌人”,于1794年3月将埃贝尔派主要领导人送上了断头台,把丹东看成是“吉伦特派和祖国敌人事业的继承者”,于1794年4月又将丹东派主要领导人送上断头台,恐怖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罗伯斯庇尔以残暴的手段处死持不同见解的革命家和政治派别,完全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原则和民主政治原理,他的政权并未因而得到加强,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四、热月政变的直接打击   1794年7月,以丹东派余党为中坚力量的国民公会中一切反对罗伯斯庇尔势力联合起来,逮捕并处置了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这就是“热月政变”。宣告了雅各宾专政的结束。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热月政变是资产阶级为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统治秩序而要求调整、更换统治权而发动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过分肯定雅各宾专政的作用而忽视历史发展的进程,最多说是一场右翼政变,但绝不是反革命政变。掌权的热月党人废除了限价法令,恢复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镇压了保王党叛乱,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成果,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与范围来看,热月政变甚至可以看成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绝不是失败。   参考文献:   1.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商务印书馆,1964.   2.张芝联.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3.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0.   4.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摘 要:分析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失败,进一步说明以恐怖统治为特色的雅各宾政权只是一种战时体制,是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非常手段,并不是革命的归宿,从而对热月政变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评价。   关键词: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评价   发生在法国历史上1794年7月(共和历热月)的热月政变,杀害了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颠覆了雅各宾政权,结束了雅各宾专政。因此,热月政变是反革命政变的观点似乎被大家所接受,并且使人们产生了法国大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疑问。笔者认为,从分析雅各宾专政的建立和失败入手看热月政变的性质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一、雅各宾专政是在国内反革命叛乱、国外敌军入侵、革命遭受危机的特殊形式下建立的   随着吉伦特派的倒台,国民公会完全处在雅各宾派的领导下,但他们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国外反法同盟的军队继续进攻,而法军节节败退;国内被摧毁的吉伦特派在多地掀起叛乱,并刺杀了马拉,共和国处境十分危险。正是为了应对这种特殊的形势,雅各宾政权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上改组救国委员会,并赋予它逮捕反革命被告人和嫌疑犯的权力,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坚决镇压反革命;经济上宣布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全部佃田为农民私产,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同时全面实行限价法令,粮食、面粉、饲料实行全国统一价格,对40种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现象得到了很大的遏制,币值开始回升,人们对政府的信任度大为增强,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得以稳定;对外多次粉碎反法联盟的进攻,1794年初法军已进入境外作战。雅各宾专政在保卫祖国、挽救革命方面建立了伟大的历史业绩,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二、雅各宾政治的过时   由于法国大革命面临着强大的外国武装干涉的威胁,才发展到了必须暂时性地限制和打击资产阶级来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激烈程度,不如此就不可能动员群众的力量抗击敌人。就大资产阶级而言,当革命遭遇危机、有丧失既得成果的危险时,它们可以忍受雅各宾专政为挽救危机而采取的符合群众利益却损害了本阶级利益的措施,但当革命危机已过、危险不复存在,放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恢复正常的统治秩序的时机到来时,坚决要求废止这些措施;就人民群众而言,雅各宾专政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满足他们的愿望。恐怖统治期间,违反法制、滥行杀人、屠杀群众、搜查民宅的现象相当严重,限制工人的最高工资,使广大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请愿和罢工高潮不断;雅各宾内部成员权欲滋长、生活腐化、贪污受贿的事情时有发生。此时的雅各宾政权成为资产阶级所反对、人民群众所失望的政权,因而成了过时的不再符合历史发展需要的东西。历史事实说明恐怖统治原是一种战时体制,并不是归宿,一旦危机解除就应终止。但掌权的雅各宾派不肯果断地终止恐怖,这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三、雅各宾派的分化   面对来自大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双重压力,雅各宾派再也难以保持自身的稳定和平衡,开始分化瓦解。一是以丹东为代表的宽容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在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暴发户的利益。丹东敏感地洞察到了恐怖统治的弊端,强调要把司法和人道结合起来,结束恐怖,恢复法制。这些理智、清醒和维护法制的主张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也是切中法国时弊的。二是埃贝尔为代表的平等派,代表城乡下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政治上的无政府主义和经济上的废除私有,加强恐怖,把革命推向深入。三是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中间派,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利益。雅各宾派毕竟是以恐怖起家的,在恐怖年代里养成的那种排他自保和权力欲膨胀的心态,决不容忍与他政见相左而有威望的人,并把恐怖的利斧砍向自身。罗伯斯庇尔把埃贝尔看成是“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秩序的敌人”,于1794年3月将埃贝尔派主要领导人送上了断头台,把丹东看成是“吉伦特派和祖国敌人事业的继承者”,于1794年4月又将丹东派主要领导人送上断头台,恐怖到了荒谬绝伦的地步。罗伯斯庇尔以残暴的手段处死持不同见解的革命家和政治派别,完全违背了人权宣言的原则和民主政治原理,他的政权并未因而得到加强,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四、热月政变的直接打击   1794年7月,以丹东派余党为中坚力量的国民公会中一切反对罗伯斯庇尔势力联合起来,逮捕并处置了罗伯斯庇尔等雅各宾派主要领导人,这就是“热月政变”。宣告了雅各宾专政的结束。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热月政变是资产阶级为结束恐怖统治、恢复和建立资本主义正常统治秩序而要求调整、更换统治权而发动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体现了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规律。我们不能因为过分肯定雅各宾专政的作用而忽视历史发展的进程,最多说是一场右翼政变,但绝不是反革命政变。掌权的热月党人废除了限价法令,恢复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镇压了保王党叛乱,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成果,从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与范围来看,热月政变甚至可以看成是法国大革命的延续,绝不是失败。   参考文献:   1.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商务印书馆,1964.   2.张芝联.法国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3.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0.   4.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


相关内容

  • 为什么以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 为什么以热月政变作为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中外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我国,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标志比较普遍,人教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参也采用了此观点,但是都没有作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作如下分析,供同仁参考. 首先,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措 ...

  •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二)人教试验修订本
  •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同步达纲练习] [知识强化] (一)选择题 1.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B.启蒙思想广泛而深入地传播 C.政府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 D.为了筹款镇压人民起义 2.1789年-1792年,法国初步改造的表现有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否定了 ...

  • 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制的确立 教案
  • 第6.9课 法国大革命和共和制的确立 教案 资料类别:岳麓版教案 文件大小:KB 资料审核:admin [加为好友] [给我留言] 下载等级:开放浏览 需要金币:0 发布时间:2007-05-13 资料编号:10652 下载次数: 资料介绍 [课标要求]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 (1)简述法国旧 ...

  • 法国大革命提纲(按时间顺序,以选修民主实践课本为基础整理)
  • 法国革命 (启蒙运动,资本主义发展是诱因) 路易十六波旁王朝统治 召开三级会议 1. 目的:解决征税问题 2. 过程:第三等级要求制宪改革限制王权 3. 结果:第三等级组成国民议会,因主张 制宪改名为制宪议会 7月14日巴黎人们起义 攻占巴士底狱 影响:动摇封建制度 政权由王室转到制宪议会(制宪议会 ...

  • 雅各宾派专政
  • 雅各宾派专政 上海市杨园中学 金武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雅 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2.能力方面:(1)通过对罗伯斯庇尔与雅各宾派专政功过成败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和分析历史事件的 ...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东西方世界单元小结
  • ●复习提示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17-19世纪初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相对发达的英.法以及北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以此为标志,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本单元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基本上是年年有题,而且所占的分值比较重.本单元共七节,最新历史教学大纲中,"欧 ...

  • 大国崛起--法国
  • 大国崛起--法国 一.中世纪的法国 ①中世纪欧洲进入封建社会阶段, 分布有大大小小的王国, 国王是世 俗的最高统治者, 但受教会的限制在经济. 军事等方面受到一定条件 的限制. ②15 世纪开始,出现"新君主国"--最早一批走向集权的国家. 注:新君主国--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民族 ...

  • 法国大革命
  •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 ...

  • 八年级历史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教材内容: 本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6课)共有四个子目,分别是:炮兵上尉的惊人之举.<拿破仑法典>.帝国的铁蹄.滑铁卢的惨败.第一目讲述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执掌法国政权,第二目讲述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时期,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