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

(一)调查主题:广东省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情况。

(二)调查时间:20XX 年X 月X 日---20XX 年X 月XX 日。

(三)调查人员:在**居住的市民,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四)调查地点:广东XXXXXX 学院、**XXXX和XXXX 第一附属医院附近。

(五)调查方式:

1、网上收集。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流浪乞讨者的新闻,与相关政府对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填答。(附件1与附件2)

3、访问相关人士。询问他们有否积极改善社会生活质量,提出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见。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

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人群,并在近期内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还在继续加深。

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城市乞讨者现象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在我们的省会**市,在**、商场、广场或者车站等地方,我们仍然能够经常见到乞讨者的身影。城市大量乞讨者的存在,既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文明,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公共社会秩序,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推进进程。

今天我讨论的是**市弱势群体---乞讨者。

三、调查的过程

本人于2015年1月9日至13日在广东XXXXX 学院校内,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在**市XXXXXX ,2015年1月18日至20日在XXX 第一附属医院附近,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在1月21日至25日对这几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积极配合调查,认真作答问卷,有极少部分被调查者由于赶时间等原因而放弃接受调查。总而言之,这一次调查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城市中的乞讨者数量较多

从我们的问卷答案可以得知,有将近7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经常在城市中见到乞讨者。就从**市的情况来看,乞讨者主要而且经常出现在城市的**、商场、车站等地方,同学们游玩、逛街等都能发现城市乞讨者的身影。最近几年,各种媒体也广泛关注城市中乞讨流浪者等社会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城市乞讨者问题的严重性。

(二)人们对城市乞讨者的关心和关注程度

调查发现,大约有73%的被调查对象在碰到这些乞讨者时会偶尔去施舍他们,而且大约有6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施舍他们的主要原因是同情他们。这说明了当代社会对这些城市乞讨者还是充满了悲悯和同情之心,积极地关注他们。

(三)城市乞讨者的欺诈行为以及人们的态度

上面第2点提到大约有73%的被调查对象偶尔去施舍,而不是经常。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大约有7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去施舍他们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们是骗子,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乞讨者中存在着许多乞讨欺诈行为,他们充分利用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来骗取广大人民的钱财。近几年,我们也从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社会中存

在的各种乞讨欺诈行为,甚至还有不法分子或者犯罪集团利用城市流浪儿童的乞讨谋取暴利。这些行为多么让人气愤啊,难怪大约8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网上的关于乞讨者好多都是为了钱而装出可怜,甚至是有的利益集团为了钱财而租来一些伤残人为其乞讨的事件深信不疑。

(四)出现大量城市乞讨者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5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造成真正乞讨者的原因是国家保障制度的问题,主要是国家的责任。有一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是乞讨者个人的问题他们不自力更生,还有一小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是社会缺乏爱心的表现。大约有90.9%的被调查对象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满意,大约有6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国家应该确实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见**市民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期待很高,认为它能对解决城市乞讨者问题起主要作用。

(五)城市乞讨者影响市容市貌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大约有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城市乞讨者影响市容市貌。尤其是一些第一次来到**的市民,经过我们的采访,他们对于经济繁荣的**出现这么多乞讨者感到非常奇怪。确实,尤其是在一些车站、旅游景点或者一些城市标志性建筑前发现较多的乞讨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城市的美观。

五、调查后的思考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结果来看,造成这一现象,笔者对以下两个方面略作思考。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社会出现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2014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2014年中国为0.469, 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而且贫富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城市居民得到的工资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也较多。而广大农民的年收入与城市相差甚远,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又少之又少。广大的农民本身没有固定的工作,如果自己因伤失去劳动力而残疾,或者遭受天灾或者家人出现重大疾病等等,而他们又享受不到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沿街乞讨或者成为他们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客观、理性看待乞讨者的真与假

当然,我们不否认城市乞讨者中间确实存在一部分真正的乞讨者,他们确实是生活所迫而沿街乞讨。但同样在这些乞讨者队伍当中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他们有的自己不劳动而纯属骗取施舍者的劳动成果,有的被不法分子和犯罪团伙利用进行乞讨欺骗。鉴于目前乞求的目的、手段多种多样,真假难辨,人们的善良和爱心经常被欺骗,导致部分社会大众拒绝捐款乞讨者,这种漠然久而久之会使人们的同情心受到削弱,恻隐之心淡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变得薄弱。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趋势,而且对那些假的乞讨者的施舍,会助长他们好逸恶劳的惰性风气,影响社会风尚。

六、相关建议和实施方案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结果来看,笔者从保护弱势群体、减少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角度出发,试拟定了以下建议和实施方案:

(一)国家对目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使之向广大农村倾斜,真正把公平、公正与和谐落到实处。例如建立救助站,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资金,并对相关机构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现有的城市乞讨者的乞讨行为进行规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些限讨区,这虽然对城市乞讨者有一些歧视,但不能为了这部分利益而阻碍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建设,妨碍公共利益。并且政府应该对一些过激乞讨行为予以禁止,例如当众自残乞讨、强行乞讨等。

(三)政府应该对流浪乞讨者尝试建立有效的身份确认制度,严厉打击那些欺骗乞讨行

为和不法分子集团利用一些人员进行欺骗乞讨的行径。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害群之马无处可遁,人们也就会积极地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四)国家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那些弱势群体进行相关的职业指导与培训等,为他们寻找一些适合他们的岗位,让他们在高强度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

(五)社会中人们对城市乞讨者的态度不应该歧视和瞧不起。正因为我们社会中有许多人对他们抱着一种鄙视的态度,他们寻找自尊、寻找平衡的心理却被人们忽视,没给他们以宽容与信心。他们往往也自甘堕落,没有进取心。我们需要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六)流浪乞讨者本身也应该反省自己,自力更生,从根本上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而不是靠乞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国家和社会再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教育、指导和支持。

关于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

(一)调查主题:广东省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调查情况。

(二)调查时间:20XX 年X 月X 日---20XX 年X 月XX 日。

(三)调查人员:在**居住的市民,以在校大学生为主。

(四)调查地点:广东XXXXXX 学院、**XXXX和XXXX 第一附属医院附近。

(五)调查方式:

1、网上收集。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流浪乞讨者的新闻,与相关政府对弱势群体保障制度的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填答。(附件1与附件2)

3、访问相关人士。询问他们有否积极改善社会生活质量,提出保护弱势群体的意见。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

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依然庞大,构成了对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威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很快,使得相当规模的人群摆脱贫弱的地位,改善了生活水平,但是,目前依然有相当数量的弱势人群,并在近期内有增长的趋势,一些弱势群体的弱势程度还在继续加深。

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不和谐的现象,城市乞讨者现象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在我们的省会**市,在**、商场、广场或者车站等地方,我们仍然能够经常见到乞讨者的身影。城市大量乞讨者的存在,既影响了城市的美观和文明,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公共社会秩序,更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推进进程。

今天我讨论的是**市弱势群体---乞讨者。

三、调查的过程

本人于2015年1月9日至13日在广东XXXXX 学院校内,2015年1月14日至17日在**市XXXXXX ,2015年1月18日至20日在XXX 第一附属医院附近,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在1月21日至25日对这几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积极配合调查,认真作答问卷,有极少部分被调查者由于赶时间等原因而放弃接受调查。总而言之,这一次调查任务完成得很顺利。

四、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城市中的乞讨者数量较多

从我们的问卷答案可以得知,有将近79%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他们经常在城市中见到乞讨者。就从**市的情况来看,乞讨者主要而且经常出现在城市的**、商场、车站等地方,同学们游玩、逛街等都能发现城市乞讨者的身影。最近几年,各种媒体也广泛关注城市中乞讨流浪者等社会问题,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城市乞讨者问题的严重性。

(二)人们对城市乞讨者的关心和关注程度

调查发现,大约有73%的被调查对象在碰到这些乞讨者时会偶尔去施舍他们,而且大约有6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施舍他们的主要原因是同情他们。这说明了当代社会对这些城市乞讨者还是充满了悲悯和同情之心,积极地关注他们。

(三)城市乞讨者的欺诈行为以及人们的态度

上面第2点提到大约有73%的被调查对象偶尔去施舍,而不是经常。从我们的调查中也可以发现,大约有7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不去施舍他们的主要原因是认为他们是骗子,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乞讨者中存在着许多乞讨欺诈行为,他们充分利用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来骗取广大人民的钱财。近几年,我们也从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社会中存

在的各种乞讨欺诈行为,甚至还有不法分子或者犯罪集团利用城市流浪儿童的乞讨谋取暴利。这些行为多么让人气愤啊,难怪大约8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网上的关于乞讨者好多都是为了钱而装出可怜,甚至是有的利益集团为了钱财而租来一些伤残人为其乞讨的事件深信不疑。

(四)出现大量城市乞讨者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56%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造成真正乞讨者的原因是国家保障制度的问题,主要是国家的责任。有一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是乞讨者个人的问题他们不自力更生,还有一小部分被调查对象认为是社会缺乏爱心的表现。大约有90.9%的被调查对象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满意,大约有6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国家应该确实完善我们的社会保障机制以保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可见**市民对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机制的期待很高,认为它能对解决城市乞讨者问题起主要作用。

(五)城市乞讨者影响市容市貌问题

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大约有5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城市乞讨者影响市容市貌。尤其是一些第一次来到**的市民,经过我们的采访,他们对于经济繁荣的**出现这么多乞讨者感到非常奇怪。确实,尤其是在一些车站、旅游景点或者一些城市标志性建筑前发现较多的乞讨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城市的美观。

五、调查后的思考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结果来看,造成这一现象,笔者对以下两个方面略作思考。

(一)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社会出现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2014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公布了过去十年中国基尼系数,2014年中国为0.469, 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而且贫富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城市居民得到的工资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也较多。而广大农民的年收入与城市相差甚远,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又少之又少。广大的农民本身没有固定的工作,如果自己因伤失去劳动力而残疾,或者遭受天灾或者家人出现重大疾病等等,而他们又享受不到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沿街乞讨或者成为他们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客观、理性看待乞讨者的真与假

当然,我们不否认城市乞讨者中间确实存在一部分真正的乞讨者,他们确实是生活所迫而沿街乞讨。但同样在这些乞讨者队伍当中存在着一些害群之马。他们有的自己不劳动而纯属骗取施舍者的劳动成果,有的被不法分子和犯罪团伙利用进行乞讨欺骗。鉴于目前乞求的目的、手段多种多样,真假难辨,人们的善良和爱心经常被欺骗,导致部分社会大众拒绝捐款乞讨者,这种漠然久而久之会使人们的同情心受到削弱,恻隐之心淡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变得薄弱。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趋势,而且对那些假的乞讨者的施舍,会助长他们好逸恶劳的惰性风气,影响社会风尚。

六、相关建议和实施方案

根据这几天的调查结果来看,笔者从保护弱势群体、减少城市流浪乞讨者的角度出发,试拟定了以下建议和实施方案:

(一)国家对目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行完善,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使之向广大农村倾斜,真正把公平、公正与和谐落到实处。例如建立救助站,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专项资金,并对相关机构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二)对现有的城市乞讨者的乞讨行为进行规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些限讨区,这虽然对城市乞讨者有一些歧视,但不能为了这部分利益而阻碍城市的发展和文明建设,妨碍公共利益。并且政府应该对一些过激乞讨行为予以禁止,例如当众自残乞讨、强行乞讨等。

(三)政府应该对流浪乞讨者尝试建立有效的身份确认制度,严厉打击那些欺骗乞讨行

为和不法分子集团利用一些人员进行欺骗乞讨的行径。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害群之马无处可遁,人们也就会积极地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四)国家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那些弱势群体进行相关的职业指导与培训等,为他们寻找一些适合他们的岗位,让他们在高强度的竞争中不至于落到沿街乞讨的地步。

(五)社会中人们对城市乞讨者的态度不应该歧视和瞧不起。正因为我们社会中有许多人对他们抱着一种鄙视的态度,他们寻找自尊、寻找平衡的心理却被人们忽视,没给他们以宽容与信心。他们往往也自甘堕落,没有进取心。我们需要去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支持他们。

(六)流浪乞讨者本身也应该反省自己,自力更生,从根本上解决自己或者家庭的困难,而不是靠乞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国家和社会再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教育、指导和支持。


相关内容

  • 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总结
  • 自xx年8月《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救助管理工作总体上进展顺利。但是,一些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增多,组织、胁迫、诱骗、利用未成年人流浪乞讨和组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严重,严重侵害公民权利、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 ...

  • 帮助失踪儿童学习方法
  • 岁月稀释不了亲情的血,距离分不开相拥的心,风雨挡不住寻亲的脚步,山河拦不断团圆的信念. 宝贝走了,悄悄的,默默的,像天边的流星,飘流到海角,滑落到天边.爸爸的牵挂好多好多,妈妈的思念好苦好苦,为了找回宝贝,爸爸不惧风霜雪雨,妈妈不惜倾家荡产,可父母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绝大多数的家庭至今仍没找到自己的 ...

  • 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报告
  • 关于韶关市目前流浪乞讨人员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一万亿美元,人均GDP也已达到一千美元.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的阶段,在社会学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就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

  • 关于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提案
  • 关于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提案 目前,我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常聚集在繁华地段和公共场所乞讨,有的横卧于街头伸手阻拦行人乞讨:一些老人也上街乞讨:还有一些人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向司机伸手:有的不法分子胁迫少年.残疾人.老年人乞讨作为他们生财的工具:有的利用乞讨之便,白天探路,晚上进行盗窃等违法犯罪活动 ...

  • 禁讨行政行为合法性之评析
  • 摘要:近日,全国各地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制定了地方法规及地方规章,限制在一定区域内的乞讨行为并划定禁讨区.而乞讨行为,其本质是人身自由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划定禁讨区就是强制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因此,有关地方法规及地方规章的制定违反了<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禁讨行政活动缺乏法律依据. 自200 ...

  •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汇报
  • 齐河县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工作落实情况 8月19日,在收看了国家.省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我县立即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社会和谐安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落实, ...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之思考
  •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之思考 救助管理站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变强制性收容遣送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社会进步和法制的完善,也体现了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格尊重.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空间比过去宽松 ...

  • 关于重点青少年群体相关情况的说明
  • 关于重点青少年群体相关情况的说明 本次排查摸底专项行动将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纳入范围,具体为:6周岁以上(含)25周岁以下(含)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受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在统计相关数据时,按照6周岁至14周岁.14周岁( ...

  •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初探
  •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初探 熊晓峰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取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生效.<救助办法>的制定是一个进步,使一些确因生活困难而流浪的乞讨人员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因种种原因,在执行中却遭遇了一系列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