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对流换热试验

自然对流换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空气沿水平圆柱体表面自然流动是的换热过程,掌握实验测试技术。

(2)测定单管(水平放置)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 。

(3)根据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各实验管的Nu 数、Gr 数和Pr 数,然后用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方程式Nr =c (Gr Pr) n 中的c 值和n 值,并给出

Gr Pr 的范围。

二、实验原理

对铜管进行加热,热量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来散发,所以对流换热量为总流量与辐射热量之差。即

Φc =Φh -Φr (W )

⎡⎛T w ⎫4⎛T f ⎫4⎤式中:Φc =hA (t w -t f ) ;Φh =UI ;Φr =εc 0A ⎢ ⎪- ⎪⎥,所以

100100⎭⎥⎭⎝⎢⎣⎝⎦

44

εc 0⎡⎛T w ⎫⎛T f ⎫⎤UI

h =-] /m ∙K )⎪- ⎪⎥[W (⎢

A (t w -t f ) (t w -t f ) ⎣⎢⎝100⎭⎝100⎭⎦⎥

式中:Φc 为对流换热量,W ;Φh 为加热器产生的热量,W ;Φr 为辐射换热量,W; U 加热器电压,V ;I 为加热器电流,A ;ε为圆柱体表面黑度,ε=0.064;c 0为黑体辐射系数,c 0=5. 67W (;t w 为管壁平均温度,℃;t f 为玻璃室/m 2∙K 4)

A 为圆柱体的表面积,h 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W (/m 2∙K )内空气温度,℃;m 2;。

当实验管表面温度稳定时,测定每根管的加热电压U 、电流I 、管壁温度t w 、玻璃室内温度t f ,从表中查出圆管的直径和长度,计算出圆管表面积A ,计算出其对流换热系数h 。

根据相似理论,自然对流换热的准则为

Nr =f (Gr , Pr)

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比式更为简单的经验方程式,即

Nr =c (Gr Pr) n

式中:c 、n 是通过实验所确定的常数(在一定的Gr Pr 数值范围内)。为

了确定上述关系式的具体形式,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结果求得努塞尔准则Nu 、格拉晓夫准则Gr 和普朗特准则Pr ,即

Nu =

hD

λ

; Gr =

g βD 3∆t

υ2

; Pr =υa

式中:Pr 、β(空气的体胀系数,1/K)、υ(空气的运动黏度,m 2/s)等、λ(空

/m ∙℃)(气的导热系数,W ()等物性参数由定性温度

t w +t f

2

)从气体的热物理

性质表查取;g =9. 8m /s 2;D 为圆管壁面定型尺寸,m ;∆t =t w -t f ,℃。

通过不同的实验管,可以得到多组数据,利用双对数坐标纸作图或最小二乘法求出c 、n 。具体方法如下:

lg Nu =lg c +n lg(Gr Pr) 直线的斜率为n ,截距为lg c 。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n 及c ,公式如下

n =

(∑x i )(∑y i ) -m (∑x i y i )

i

i

i

(∑x i ) 2-m (∑x i )

2

i

i

lg c =

(∑x i y i )(∑x i ) -(∑y i )(∑x i )

2

i

i

i

(∑x i ) -m (∑x i )

2

2

i

i

式中:x i =lg(Gr Pr) i ; y i =lg(Nu ) i 。下标和表示试验管号,m 为计算时所选用试验管个数。

三、实验装置及其规范

本实验共有8根尺寸不同圆管,规格尺寸见表1,实验段有紫铜管组成,其表面镀铬以减少表面的辐射换热量,并使表面的黑度值较为稳定,铜管内装有电加热器。用调压器调节加热器两端的电压控制加热量。管壁表面上等距离地布置了4~7对热电偶,用来测量壁面平均温度。实验管的两端都装有绝缘材料,以减少实验段与固定支撑间的导热损失。为了防止外界对气流的扰动,整个实验设备均放置于隔离的玻璃室内,各测头引出玻璃室外,整个系统通过交流稳压器和220V/50Hz电源连接。配套测量仪器有调压器、电流表、电压表(通常用万用表代替)、电位差计,水银温度计悬挂在玻璃隔墙上,以便测读大空间温度。

表1 各实验圆管尺寸

规范:(1)实验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调节调压器,不许转换电流表的量程档,更不许随意关断电源。

(2)如果用万用表替代电压表测量电压,选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 (3)电位差计接入测量回来时,切记正负极不能接反。

(4)实验过程中,不许任意挪动仪器,更不能擅自进入玻璃室内。 (5)实验用热电偶材料为铜-康铜。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除电位差计以外的其他测量仪表,检查调压器输出电压在零位。

(2)接通电源,调整调压器,使实验管的加热电流各不相同,最大圆管的加热电流不超过2A ,其他管电流依次递减,预热约4h 以上,管壁温度稳定。

(3)把电位差计接入测量回路,注意其正负极,并对电位差计进行调零。 (4)通过切换开关,从电位差计测定管壁个测电热电动势,并读出电流、电压。

(5)最后读出玻璃室内的空气温度。

(6)测试完毕,把万用表关闭并放回原位,电位差计的倍率开关关断。 (7)全部实验结束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把调压器调节零位,并断实验台上电源开关。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常规数据记录

室温t 0=23℃

查热电偶分度表得,t w -t f =23. 077℃。 ℃,则t w =43. 077

44

εc 0⎡⎛T w ⎫⎛T f ⎫⎤UI

h =-⎪- ⎪⎥⎢

A (t w -t f ) (t w -t f ) ⎢100100⎭⎥⎭⎝⎣⎝⎦

44

35. 1⨯0. 70. 064⨯5. 67⎡⎛316⎫⎛296⎫⎤

=-⎪- ⎪⎥⎢ π⨯0. 051⨯1. 250⨯(43. 1-23) (43. 1-23) ⎢100100⎭⎝⎭⎥⎣⎝⎦

=1. 93976W (/m 2∙K )

Nu =

hD

λ

=

1. 93976⨯0. 051

=3. 668-2

2. 697⨯10

3

9. 8⨯1/306⨯0. 051⨯205==3. 20265⨯102

(16. 288⨯10-6)

Gr =

g βD 3∆t

υ2

Pr =υa =0. 7004

自然对流换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空气沿水平圆柱体表面自然流动是的换热过程,掌握实验测试技术。

(2)测定单管(水平放置)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h 。

(3)根据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各实验管的Nu 数、Gr 数和Pr 数,然后用作图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经验方程式Nr =c (Gr Pr) n 中的c 值和n 值,并给出

Gr Pr 的范围。

二、实验原理

对铜管进行加热,热量是以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来散发,所以对流换热量为总流量与辐射热量之差。即

Φc =Φh -Φr (W )

⎡⎛T w ⎫4⎛T f ⎫4⎤式中:Φc =hA (t w -t f ) ;Φh =UI ;Φr =εc 0A ⎢ ⎪- ⎪⎥,所以

100100⎭⎥⎭⎝⎢⎣⎝⎦

44

εc 0⎡⎛T w ⎫⎛T f ⎫⎤UI

h =-] /m ∙K )⎪- ⎪⎥[W (⎢

A (t w -t f ) (t w -t f ) ⎣⎢⎝100⎭⎝100⎭⎦⎥

式中:Φc 为对流换热量,W ;Φh 为加热器产生的热量,W ;Φr 为辐射换热量,W; U 加热器电压,V ;I 为加热器电流,A ;ε为圆柱体表面黑度,ε=0.064;c 0为黑体辐射系数,c 0=5. 67W (;t w 为管壁平均温度,℃;t f 为玻璃室/m 2∙K 4)

A 为圆柱体的表面积,h 为自然对流换热系数,W (/m 2∙K )内空气温度,℃;m 2;。

当实验管表面温度稳定时,测定每根管的加热电压U 、电流I 、管壁温度t w 、玻璃室内温度t f ,从表中查出圆管的直径和长度,计算出圆管表面积A ,计算出其对流换热系数h 。

根据相似理论,自然对流换热的准则为

Nr =f (Gr , Pr)

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是比式更为简单的经验方程式,即

Nr =c (Gr Pr) n

式中:c 、n 是通过实验所确定的常数(在一定的Gr Pr 数值范围内)。为

了确定上述关系式的具体形式,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结果求得努塞尔准则Nu 、格拉晓夫准则Gr 和普朗特准则Pr ,即

Nu =

hD

λ

; Gr =

g βD 3∆t

υ2

; Pr =υa

式中:Pr 、β(空气的体胀系数,1/K)、υ(空气的运动黏度,m 2/s)等、λ(空

/m ∙℃)(气的导热系数,W ()等物性参数由定性温度

t w +t f

2

)从气体的热物理

性质表查取;g =9. 8m /s 2;D 为圆管壁面定型尺寸,m ;∆t =t w -t f ,℃。

通过不同的实验管,可以得到多组数据,利用双对数坐标纸作图或最小二乘法求出c 、n 。具体方法如下:

lg Nu =lg c +n lg(Gr Pr) 直线的斜率为n ,截距为lg c 。

用最小二乘法计算n 及c ,公式如下

n =

(∑x i )(∑y i ) -m (∑x i y i )

i

i

i

(∑x i ) 2-m (∑x i )

2

i

i

lg c =

(∑x i y i )(∑x i ) -(∑y i )(∑x i )

2

i

i

i

(∑x i ) -m (∑x i )

2

2

i

i

式中:x i =lg(Gr Pr) i ; y i =lg(Nu ) i 。下标和表示试验管号,m 为计算时所选用试验管个数。

三、实验装置及其规范

本实验共有8根尺寸不同圆管,规格尺寸见表1,实验段有紫铜管组成,其表面镀铬以减少表面的辐射换热量,并使表面的黑度值较为稳定,铜管内装有电加热器。用调压器调节加热器两端的电压控制加热量。管壁表面上等距离地布置了4~7对热电偶,用来测量壁面平均温度。实验管的两端都装有绝缘材料,以减少实验段与固定支撑间的导热损失。为了防止外界对气流的扰动,整个实验设备均放置于隔离的玻璃室内,各测头引出玻璃室外,整个系统通过交流稳压器和220V/50Hz电源连接。配套测量仪器有调压器、电流表、电压表(通常用万用表代替)、电位差计,水银温度计悬挂在玻璃隔墙上,以便测读大空间温度。

表1 各实验圆管尺寸

规范:(1)实验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调节调压器,不许转换电流表的量程档,更不许随意关断电源。

(2)如果用万用表替代电压表测量电压,选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 (3)电位差计接入测量回来时,切记正负极不能接反。

(4)实验过程中,不许任意挪动仪器,更不能擅自进入玻璃室内。 (5)实验用热电偶材料为铜-康铜。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除电位差计以外的其他测量仪表,检查调压器输出电压在零位。

(2)接通电源,调整调压器,使实验管的加热电流各不相同,最大圆管的加热电流不超过2A ,其他管电流依次递减,预热约4h 以上,管壁温度稳定。

(3)把电位差计接入测量回路,注意其正负极,并对电位差计进行调零。 (4)通过切换开关,从电位差计测定管壁个测电热电动势,并读出电流、电压。

(5)最后读出玻璃室内的空气温度。

(6)测试完毕,把万用表关闭并放回原位,电位差计的倍率开关关断。 (7)全部实验结束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把调压器调节零位,并断实验台上电源开关。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常规数据记录

室温t 0=23℃

查热电偶分度表得,t w -t f =23. 077℃。 ℃,则t w =43. 077

44

εc 0⎡⎛T w ⎫⎛T f ⎫⎤UI

h =-⎪- ⎪⎥⎢

A (t w -t f ) (t w -t f ) ⎢100100⎭⎥⎭⎝⎣⎝⎦

44

35. 1⨯0. 70. 064⨯5. 67⎡⎛316⎫⎛296⎫⎤

=-⎪- ⎪⎥⎢ π⨯0. 051⨯1. 250⨯(43. 1-23) (43. 1-23) ⎢100100⎭⎝⎭⎥⎣⎝⎦

=1. 93976W (/m 2∙K )

Nu =

hD

λ

=

1. 93976⨯0. 051

=3. 668-2

2. 697⨯10

3

9. 8⨯1/306⨯0. 051⨯205==3. 20265⨯102

(16. 288⨯10-6)

Gr =

g βD 3∆t

υ2

Pr =υa =0. 7004


相关内容

  • 第九章 热量传递
  • 第二篇 热量的传输 热量的传输即传热,是自然界及许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物理现象.冶金过程离不开化学反应,而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控制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为了维持所要求的温度,物料在进入反应器之前往往需要预热或冷却到一定温度,在过程进行中,由于反应本身需吸收或放出热量,又要及时补充或 ...

  • 应用于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几种冷却技术
  • 第29卷第1期2008年2月 能源技术 ENERGYTECHNOLOGY Vol.29 No.1Feb. 2008 清洁能源与新能源 应用于聚光型太阳能电池的几种冷却技术 翁政军,杨洪海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摘 要:温度是影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设计 ...

  • Q3建筑节能检测技术(传热系数检测)
  • 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热流计法 依据标准:JGJ 132-2009<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 检测内容: 外墙传热系数; 屋顶传热系数:楼梯间墙传热系数:楼板热阻:户门传热系数; 室内平均温度: 室 外平均温度: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等. 2.名词解释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热对流. ...

  • 实验6 蒸汽压缩制冷
  • 实验6 蒸汽压缩制冷(热泵)装置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蒸汽压缩制冷(热泵)装置.学习运行操作的基本知识. 2. 测定制冷剂的制冷系数.掌握热工测量的基本技能. 3. 分析制冷剂的能量平衡. 二.实验任务 1. 测定水冷式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 2. 了解壳管式换热器的性能,节流 ...

  • 传热学考试重点
  • 一. 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所传递的热量.不同方向上其大小也不同.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 ...

  •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
  • 传热学习题集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

  •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 化 工 进 展 ·338·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9年第28卷增刊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支 浩,汤慧萍,朱纪磊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55) 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以能源为中心的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 ...

  • 新型板壳式换热器结构设计与换热分析
  • 毕业设计论文 姓 名: 李新会 学 号:[1**********]18 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 业:火电厂集控运行 题 目:新型板壳式换热器结构设计与换热分析 指导教师: 金光远 副教授 2016 年 6 月 摘要 摘 要 换热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将冷热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所以有被称为 ...

  • 第二类永动机
  • 第二类永动机 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在热力学第一定律问世后,人们认识到能量是不能被凭空制造出来的,于是有人提出,设计一类装置,从海洋.大气乃至宇宙中吸取热能,并将这些热能作为驱动永动机转动和功输出的源头,这就是第二类永动机. 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的热机称为第二类永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