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线长定理的应用

切线长的应用

1.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为AC=5,BC=6,AB=7,⊙O与△ABC的三边相切于D,E,F, ⑴求AE,BD,CF的长;

⑵若⊙O的半径为2,求△ABC的面积。

⑶若上图变为下图所示,PA,PB为⊙O的切线,DE与⊙O相切于点F, ①已知,PA=6,求△PDE的面积; ②∠P=400,求∠DME的度数。

2.如图,⊙O是直角△ABC的内切圆,已知AC=8.BC=6,∠C=900

,求⊙O的半径

若上题中的图形变为下图所示,⊙O与三角形的三边所在的直线都相切,其余条件不变,求⊙O的半径

3.在△ABC中,AC=8.,∠C=900

,AB=10,点P在AC上,AP=2,若⊙O的圆心在线段BP上,且⊙O

与AB,AC都相切,求⊙O的半径。

4,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这个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

5.如图所示,两 等圆的半径为5,DC=16,求AD的长。

若上题图形变为下图所示,三个等圆两两外切,且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

练习:

填空:

1.如图,P是⊙O外一点,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C是弧AB上任意一点,过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D.E,若△PDE的周长为20cm,则PA长为 。

2.如图,AB.AC与⊙O相切于B.C∠A=5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是 。

3.如图,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0°,切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且⊙O的半径为2,则CD的长为 。

4.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B,PA=4,OA=3,则cos∠.

10.△ABC内切圆半径为2cm,周长为10cm,那么S△2。

11.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2,则这个三角形内切圆半径长为为 。

12.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则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面积为

5.已知,Rt△ABC中,∠C=90°,若AB=5,AC=3,则内切圆半径为,外接圆半径为 。

6.边长为6.8.10的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的距离为

7.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2cm,其内切圆半径为1cm,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8.如图,在Rt△ABC中,∠A=90°,⊙O分别与AB,AC相切于E.F,圆心O在BC上,若AB=a,AC=b,则⊙O的半径为 。A.ab B.

a+b2 C.aba+b

a+b D.ab

9.已知,半圆O的直径在梯形ABCD的底边AB上,且与其余三边BC.CD.DA相切,若BC=a,DA=b,

则AB的长是 。

13.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BC为割线,若PB=2cm,BC=6cm,则 14.如图,PA.PB为⊙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直径AC=12cm,∠P=60°,则弦

15.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都和⊙O相切,

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 A.50 B.52 C.54 D.56

5.已知,BC是⊙O的直径,直线L是过C点的切线,N点是⊙O上一点,直线BN交L于M,过N点的切线交L于P,试证:PM=PN

切线长的应用

1.已知,如图,△ABC的三边长为AC=5,BC=6,AB=7,⊙O与△ABC的三边相切于D,E,F, ⑴求AE,BD,CF的长;

⑵若⊙O的半径为2,求△ABC的面积。

⑶若上图变为下图所示,PA,PB为⊙O的切线,DE与⊙O相切于点F, ①已知,PA=6,求△PDE的面积; ②∠P=400,求∠DME的度数。

2.如图,⊙O是直角△ABC的内切圆,已知AC=8.BC=6,∠C=900

,求⊙O的半径

若上题中的图形变为下图所示,⊙O与三角形的三边所在的直线都相切,其余条件不变,求⊙O的半径

3.在△ABC中,AC=8.,∠C=900

,AB=10,点P在AC上,AP=2,若⊙O的圆心在线段BP上,且⊙O

与AB,AC都相切,求⊙O的半径。

4,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求这个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

5.如图所示,两 等圆的半径为5,DC=16,求AD的长。

若上题图形变为下图所示,三个等圆两两外切,且与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已知圆的半径为5,求这个三角形的边长。

练习:

填空:

1.如图,P是⊙O外一点,PA.PB分别与⊙O相切于A.B两点,C是弧AB上任意一点,过C作⊙O的切线,分别交PA.PB于D.E,若△PDE的周长为20cm,则PA长为 。

2.如图,AB.AC与⊙O相切于B.C∠A=50°,点P是圆上异于B.C的一动点,则∠BPC的度数是 。

3.如图,若⊙O的直径AB与弦AC的夹角为30°,切线CD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D,且⊙O的半径为2,则CD的长为 。

4.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B,PA=4,OA=3,则cos∠.

10.△ABC内切圆半径为2cm,周长为10cm,那么S△2。

11.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2,则这个三角形内切圆半径长为为 。

12.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1,则它的内切圆与外接圆组成的圆环面积为

5.已知,Rt△ABC中,∠C=90°,若AB=5,AC=3,则内切圆半径为,外接圆半径为 。

6.边长为6.8.10的三角形的内心与外心的距离为

7.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为12cm,其内切圆半径为1cm,则三角形的周长为。 8.如图,在Rt△ABC中,∠A=90°,⊙O分别与AB,AC相切于E.F,圆心O在BC上,若AB=a,AC=b,则⊙O的半径为 。A.ab B.

a+b2 C.aba+b

a+b D.ab

9.已知,半圆O的直径在梯形ABCD的底边AB上,且与其余三边BC.CD.DA相切,若BC=a,DA=b,

则AB的长是 。

13.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BC为割线,若PB=2cm,BC=6cm,则 14.如图,PA.PB为⊙O的两条切线,切点为A.B,若直径AC=12cm,∠P=60°,则弦

15.如图,四边形ABCD四条边都和⊙O相切,

且AB=16,CD=10,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 A.50 B.52 C.54 D.56

5.已知,BC是⊙O的直径,直线L是过C点的切线,N点是⊙O上一点,直线BN交L于M,过N点的切线交L于P,试证:PM=PN


相关内容

  • 切线长定理
  • 切线长定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并会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定理经常用到,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灵活运用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符 ...

  • 3.0微分中值定理
  • 2013/9/23 本章学习要求: 第三章 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费马定理  熟悉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 微分中值定理 勒中值定理,并能较好运用上述定理解决有关问题(函数方 程求解.不等式的证明等).  掌握罗必塔法则并能熟练运用它计算有关的不定式极限. 熟练掌握 ...

  • 关于圆的知识.DOC
  • 关于圆的知识 圆的有关性质 一,[知识点]圆.圆的对称性.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三角形的外接圆.垂径定理逆定理.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大纲要求] 1. 正确理解和应用圆的点集定义,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2. 熟练地掌握确定一 ...

  • 圆中证明(附答案)
  • 圆的证明 题型一 圆的切线证明及做弦心距与半径辅助线的做法 思路导航 判定切线的方法: (1)若切点明确,则"连半径,证垂直". 常见手法有:全等转化:平行转化:直径转化:中线转化等:有时可通过计算结合相似.勾股定理证垂直: (2)若切点不明确,则"作垂直,证半径&qu ...

  • 中考高分资料 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 中考复习高分资料 圆中线段用方程解答问题 例 某机械传动装置在静止状态时,如图所示.连杆PB 与点B 运动所形成的交于点A ,测量得PA=4cm,AB=5cm,⊙O 半径为4. 5cm .求点P 到圆心O 的距离. 解:连结PO 并延长,交⊙O 于点C .D . 根据切割线定理的推论,有PA ·PB ...

  • 课堂导学案圆
  • 课题:25.1 旋转(1) 学习目标: 1.知道旋转的定义,记住旋转的基本性质. 2.能够识别一个图形是否为旋转对称图形,并能利用旋转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旋转的基本性质 预设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 预习导航 ☆ 一.链接 1.请同学们说出平移.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定义? 2.观 ...

  • 圆全章教案
  • 圆教案 九 年 级 冯秀敏 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程:从感受圆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到圆形及圆的形成过程,讲授圆的有关概念.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通过复合图形的 ...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数学中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知 识,向他们直观地介绍一些空间几何图形知识.初中几何将逻辑性与直观性相结合,通过各种图形的概念.性质.作(画)图及运算等方面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 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算能力,并使他们初步获得研究几何图形 ...

  • 圆教材分析.
  • 第二十四章 圆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及其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2.探索圆的性质,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 3.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