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既然暗恋鲁迅为何又要"反鲁"?

苏雪林是在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了鲁迅的学生,她的思想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鲁迅之间的交往甚密。不少文史学家都说苏雪林暗恋鲁迅,确实存在这个疑点,但是为何苏雪林后期“反鲁”呢,具体原因或褒或贬,很难有人说得清楚。但如果以一个女人的角度,从情感反面来剖析苏雪林,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冲突的,挣扎的,原来都是爱!

鲁迅是在1920年秋在女师大讲学的,年轻活泼的苏雪林也给鲁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文笔很好,发表了很多政论性文章,并积极参加社会问题的论争。虽然她与鲁迅的这份情,没有相约,但却一直深深地埋在苏雪林的心里。像这样的学生,是很受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重视的,当然要给予支持和指导,这也给了苏雪林十足的信心。求知欲十分旺盛的苏雪林,在1921年秋前往法国留学,在法国里昂海外中法学院,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有很多人说,苏雪林在1925年提前回国,是因为她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加上母亲催促她回来完婚,其实不然,她提前回来还是因为那一份不舍的情缘,他要见鲁迅一面。

1925年,鲁迅就是在这一年与许广平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因女师大的学生运动,许广平被开除,学校宿舍也被封了,许广平没有了安身之所,鲁迅让许广平住在了自己的家中。在鲁迅的家中,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这也引起很多人的非议,许广平因此在报上公开他们二人的关系。苏雪林恰巧在这个时候提前回国,不能不说明问题,她的内心是痛的,对许广平是恨的,她很想每天陪着鲁迅散散步,唱唱歌,跳跳舞,撒个小娇,可是这一切都随着许广平的出现终止了。鲁迅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不能违背自己真实的情感,因为他爱的是许广平。苏雪林一气之下,与从未谋面的五金商人的儿子张宝龄完婚,也算尊重了母亲的意愿。

鲁迅是在1926年与许广平离开北京去厦门,在1927年1月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同年的十月抵达上海。无巧不成书,苏雪林也是在1927年随丈夫返回上海,可见苏雪林的内心对鲁迅仍然抱有幻想,不希望爱情的火苗熄灭。她经人介绍在沪江大学教书,后又和丈夫一起重返东吴大学。随着1929年周海婴的出世,苏雪林彻底的绝望了,她的婚姻是不幸的,没过几年也以悲剧结束了。1931年她接受安徽省立大学校长杨士亮先生之聘,赴安徽大学教授文化史课,同年受聘于武汉大学教授。1934年冬,她发表了《〈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对鲁迅小说的创作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鲁迅的小说价值极高,她其实一直是拥护鲁迅的。

1936年鲁迅去世,苏雪林公开拉开了“反鲁”的序幕,说鲁迅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并说起了鲁迅的种种不是,一些过火的言辞也时而流露于笔端。苏雪林的攻击目标是鲁迅,然而真正受打击的是许广平,可见由爱生恨是多么的可怕!可怜的许广平,顶着种种压力,为首部《鲁迅全集》的出版四处奔走。很多人对苏雪林“反鲁”一事不解,其实只是因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只是晚年的苏雪林,在台湾再次发动对鲁迅的攻击,或许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并非她本人的意愿。

苏雪林是在1919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了鲁迅的学生,她的思想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鲁迅之间的交往甚密。不少文史学家都说苏雪林暗恋鲁迅,确实存在这个疑点,但是为何苏雪林后期“反鲁”呢,具体原因或褒或贬,很难有人说得清楚。但如果以一个女人的角度,从情感反面来剖析苏雪林,我们就会明白那些冲突的,挣扎的,原来都是爱!

鲁迅是在1920年秋在女师大讲学的,年轻活泼的苏雪林也给鲁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文笔很好,发表了很多政论性文章,并积极参加社会问题的论争。虽然她与鲁迅的这份情,没有相约,但却一直深深地埋在苏雪林的心里。像这样的学生,是很受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重视的,当然要给予支持和指导,这也给了苏雪林十足的信心。求知欲十分旺盛的苏雪林,在1921年秋前往法国留学,在法国里昂海外中法学院,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有很多人说,苏雪林在1925年提前回国,是因为她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再加上母亲催促她回来完婚,其实不然,她提前回来还是因为那一份不舍的情缘,他要见鲁迅一面。

1925年,鲁迅就是在这一年与许广平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因女师大的学生运动,许广平被开除,学校宿舍也被封了,许广平没有了安身之所,鲁迅让许广平住在了自己的家中。在鲁迅的家中,他们的感情迅速升温,这也引起很多人的非议,许广平因此在报上公开他们二人的关系。苏雪林恰巧在这个时候提前回国,不能不说明问题,她的内心是痛的,对许广平是恨的,她很想每天陪着鲁迅散散步,唱唱歌,跳跳舞,撒个小娇,可是这一切都随着许广平的出现终止了。鲁迅当然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不能违背自己真实的情感,因为他爱的是许广平。苏雪林一气之下,与从未谋面的五金商人的儿子张宝龄完婚,也算尊重了母亲的意愿。

鲁迅是在1926年与许广平离开北京去厦门,在1927年1月任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同年的十月抵达上海。无巧不成书,苏雪林也是在1927年随丈夫返回上海,可见苏雪林的内心对鲁迅仍然抱有幻想,不希望爱情的火苗熄灭。她经人介绍在沪江大学教书,后又和丈夫一起重返东吴大学。随着1929年周海婴的出世,苏雪林彻底的绝望了,她的婚姻是不幸的,没过几年也以悲剧结束了。1931年她接受安徽省立大学校长杨士亮先生之聘,赴安徽大学教授文化史课,同年受聘于武汉大学教授。1934年冬,她发表了《〈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对鲁迅小说的创作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鲁迅的小说价值极高,她其实一直是拥护鲁迅的。

1936年鲁迅去世,苏雪林公开拉开了“反鲁”的序幕,说鲁迅小说史是抄袭盐谷温的,并说起了鲁迅的种种不是,一些过火的言辞也时而流露于笔端。苏雪林的攻击目标是鲁迅,然而真正受打击的是许广平,可见由爱生恨是多么的可怕!可怜的许广平,顶着种种压力,为首部《鲁迅全集》的出版四处奔走。很多人对苏雪林“反鲁”一事不解,其实只是因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只是晚年的苏雪林,在台湾再次发动对鲁迅的攻击,或许是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并非她本人的意愿。


相关内容

  • 苏雪林为什么用大半辈子反对鲁迅
  • 摘自:范泓<隔代的声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出版 春上五月,杭州傅国涌兄携全家来我们这座城市旅游.因有着共同话题,且心有所系,在闲聊中,两人竟若"童言无忌"一般,畅言不止.其中谈到了苏雪林这个人,也谈到了她对鲁迅的认知与态度.我告诉国涌说,苏雪林六十七岁 ...

  • 9鲁迅的杂文及后期思想
  • 9鲁迅的杂文及后期思想.txt 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 本文由JIAHNE 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鲁迅的杂文及后期思想 兼及社会主义理想 ...

  • 诗歌中的叙事Microsoft Word 文档
  • 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董乃斌 摘 要:从文学表现的内涵.特质和基本手段看,中国文学存在两大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学界对前者研究得较多较细,而对后者似乎重视不够.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其实也包括曲赋) 的研究中,未能将两大传统充分贯通融合,往往强调了抒情面而忽略了叙事面.这不但局限了读解诗词的细致 ...

  • 鲁迅谈"饮食男女"为何语多调侃
  • 首先得说明,标题中的"饮食男女"是代名词,文中并无涉及饮食. 也是李子迟先生的一篇点击过万的博文鼓舞了我,他说鲁迅描写性爱很直白热烈,于是我就来凑趣说,鲁迅还语多调侃. 是的,鲁迅在杂文中谈及性爱,不但直白,而且语多调侃.比如李先生文中所提及的,鲁迅说有些人在路上遇见人类的迎娶仪 ...

  • 朱湘与苏雪林
  • 苏雪林与朱湘石 楠苏雪林和朱湘曾是安徽省立安徽大学的同事.1930 年 6 月,安徽省立安徽大学成立,曾接替胡适任上海中国 公学校长的杨亮功先生被任命为安徽大学校长, 他写信邀请苏雪 林到安徽大学任教,并说,他还邀请了陆侃如.冯沅君.饶孟侃. 朱湘.刘英士等人.她知道,杨先生邀请的人都是在学界文界有 ...

  • 对于鲁迅的文字
  • 今日读到苏雪林的<〈阿Q正传〉及鲁迅创作的艺术>,文中评论道:鲁迅创作小说的艺术特色虽多,最显明的仅有三点:第一是用笔的深刻冷隽,第二是句法的简洁峭拔,第三是体裁的新颖独创.-- 有人说鲁迅是曾经学过医的,洞悉解剖的原理,所以常将这技术应用到文学上来.不过他解剖的对象不是人类的肉体,而是 ...

  • [20世纪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在阳光与闪电间
  • <20世纪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在阳光与闪电间 闲话几句,此书的责任编辑是徐晓,那个参与<今天>的徐晓,那个写作<半生为人>的徐晓,傅老师极力举荐此书,作者贯注的心血与思想是一方面,出版的艰难更是值得书写. 尚在封皮上,邵建开门见山将温和的胡适与犀利的鲁迅 ...

  • 2010年高二下中段考试作文讲评:两根蜡烛的光芒
  • 作文讲评:"两根蜡烛的光芒" 一.审题指津 (一)准确概括材料核心内容: 特别优秀的两个学生,在学业竞争中互立正确的竞争理念,巧妙地打了个比方:一根蜡烛当然也能照亮房间,但是两根蜡烛放在一起,可以使房间更加地光亮. (二)抓住父亲的话理解引申出观点: 两个优秀的人才在一起竞争,只 ...

  • 云霞出海曙,辉映半边天
  • 作者:陈漱渝 <长城> 2001年02期 这是我未曾公开过的小秘密:我对新文学的最初兴趣是由两位女作家激发的--一位是陈衡哲,另一位是谢冰心. 半个世纪之前,我家有一位房客,人称孙老太,江苏人,不知是孀妇,还是老姑娘,总之是一人独居.她自己安装的矿石收音机极为简陋,但可以清晰收听到电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