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革命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选择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部分内容,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揭示出文明生活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分析了工业革命后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即“城市病”。这就要求学生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有全面的认识,懂得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

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信息资源整合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

(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国家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提问:

你是否知道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

“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 (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

3、思考:

工业生产部门中哪些工厂分别满足了我们穿衣、饮食、住房、交通运输、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

衣:纺织厂、服装厂、化纤厂等。

食:食品厂、罐头厂、饮料厂、面粉厂等。

住:建材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发电厂等。

行:机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造船厂、汽修厂等。

生活日用品:文具厂、家具厂、钟表厂、日用化工厂等等。

从问题解答中得出工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人越来越多,从而得出工业化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

1、 设想: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历

史上城市的形成。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

2、 看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思考: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3、社会小调查:人口流动情况(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员)。

从调查中说明随工业发展,家庭成员因不同需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是城市化。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恩格斯)

案例3:城市病。

1、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

2、 看阅读卡“城市病”,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不足:工业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

参考资料: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每年有30万涌进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其总人口仅600万,90年代接近1000万,21世纪进一步增至1400万,而成为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

一。目前城市有650个贫民窟,全市现有480人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一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号称“雾都”。伦敦太晤士河水生生物绝迹,发黑发臭,被称为“死河”。 经过处理后,据称现在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河流。伦敦下水道由砖砌成,大部分追溯到1840年代,2004年8月3日,由于下水道难以承受突降的暴雨,60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了泰晤士河,导致泰晤士河中几万条鱼的死亡。

3、 分组探究: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4、 讨论:怎样全面看待城市化问题?

三、拓展活动:

你所在的城市(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二课时: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服饰休闲娱乐的变化等等。教学中侧重于探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通过变化,要求学生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从而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教学重点

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材料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和交谊舞大众化的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二、教学探究

案例:文明生活。

1、 巧辨真假:

阅读课文,分组寻找材料《迈克尔的生活》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工业革命前,哪些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

材料:迈克尔, 1878年出生,12岁,是英国一个小镇公司职员的儿子。每天早上起来,妈妈已经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涂果酱,爸爸习惯每天早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每日邮报》。一家人吃完早餐,爸爸穿好西装去上班,妈妈则去纺织厂上班,迈克尔去上学。晚餐很丰盛,最好吃的要数炒茶叶了。晚饭后,再吃点水果,真是舒服。假日是迈克尔盼望的,因为他可以约同学把篮球玩个爽。可是这个周末,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电话铃响了,原来姑姑邀请他们来个家庭聚餐。虽然不能打篮球,不过家庭聚会也是很开心的。姑姑脾气有点倔,在爷爷的“强迫”下嫁了个她并不爱的人。她奋力抗争,终于换回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许是独身的缘故,姑姑很喜欢迈克尔,经常邀请他们一家。只是姑姑的家有点远,还要搭乘火车呢。

2、阅读教材,看图6-57、6-58、6-59,说说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思考:

(1)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了解工业革命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2)我们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

(3)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这么大的不同?

(4)你能设想未来的人们生活状况吗?

3、分组搜集资料并汇报:分小组从物质生活、科技发明、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分组汇报。

(资料的时间定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从中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并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4、结合图6-60,阅读教材,思考:

工业化对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普及教育方面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列举身边的生活有哪些是19世纪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如生活用品、生活方式、生活趣味、生活习惯等,并说说它们的变化。

三、思维拓展:

所有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展示了工业革命后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从两极分化到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教学重点

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与阅读、讨论、分组活动方法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影视导入:

播放卓别林主演的影视《摩登时代》片断,提问:

影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人在工厂中的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革命带来的两极分化。

1、阅读教材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中双刃的意思?

2、 阅读教材和阅读卡,思考:

(1)为了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无产阶级作了怎样的努力?

(2)这些斗争有什么变化?斗争的结果怎样?

(3)这些斗争的先后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最需要什么?

案例2:空想社会主义。

1、 出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图片,回答: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设想和实践?

2、为了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作了怎样的尝试?(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共同之处?为什么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4、在你看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实现?

案例3:科学社会主义。

1、 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他们是谁?

(2)你能说说他们青年时代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高尚友谊的故事吗?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少有大志,这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高尚友谊贯彻终生,感人至深,而这种高尚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的。)

2、阅读教材,看图6-69,提问:

(1)马克思、恩格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的疾苦。他们吸取了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运动,所以能够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1842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读《共产党宣言》的首句和尾句,说说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意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介绍: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书。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万五千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它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此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50年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无穷的魅力。继国内外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后,今年5月13日,巴黎又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人士云集米特朗图书馆,研讨这部不朽著作,为人类新世纪的命运寻求答案。

(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它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

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这就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6)阅读阅读卡,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实践,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事例,在班内开展小报比赛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课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选取变化最明显的交通工具作为切入点,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社会进步、生活变化的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耳闻目睹的生活事实,体会工业革命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工业文明大家谈”这一目,则是在有了基础认知后,进一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深刻地全面地感受工业文明。

在教学设计中为尽可能的体现生活化,穿插一些对比性很强的材料来突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生活的变化中去概括原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所以本课应侧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学目标

1. 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体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按专题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如何按专题收集素材并进行分析概括。

教学过程

【展示】中国政区图

【计算】从温州到北京有多少距离?(按直线距离算)

用以下不同的交通方式从温州到北京要多少时间?

1. 步行(以日行40千米计算)

2. 骑马(以日行200千米计算)

3. 汽车(80千米/小时)

4. 高速列车(300千米/小时)

5. 喷气客机(850千米/小时)

6. 超音速客机(2200千米/小时)

计算结果:步行:约34天

骑马:约7天

汽车:17小时

高速列车:约5小时

喷气客机:1.6小时

超音速客机:40分钟

【提问】如果你想带一些温州的时令水果到北京送朋友,用上述的交通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步行或骑马的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温州的杨梅和柑橘经过那么多天会变质。如果用空运只要几个小时,味道依然鲜美。)

【对比】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荔枝容易变质,在但是那种条件下又不容易保存,所以唐玄宗下令千里飞骑,限令3天内到达。这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负担,负责运送的差官也时有中暑而亡。当时非产地的百姓更是难得一见。而今,各地的市场都摆满了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运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

【思考】从原来的难得一见到美味荟萃,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

阅读课本83、84页的三则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 从材料一四幅图中看,但是人们出行主要靠什么?(主要靠人力、畜力或自然力。)

2. 材料一的故事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愿望?(人们要求提高出行速度,解除长途跋涉之苦。)

1. 材料二说明,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所知,说说火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3. 工业革命时代相比,现在又有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地铁、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空中客车、航天飞机等。)

【展示】新式交通工具图片。

【思考】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

【情境设置】A 要给千里之外的B 传达信息,在不同时代,他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

∙ 古代:书信

∙ 近代:电报

∙ 现代:电话,电子邮件

用上述的方式,B 要多久才能收到?这说明了什么?(在古代用书信的方式送信可能要一两个月,在近代用电报可能要几个小时,而今天用电话、电子邮件是光的速度。)

【展示】书信、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图片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感受,讨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 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用等。

∙ 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工具、生产组织方式等。

∙ 精神生活方面:娱乐、学习、业余生活等。

生活中具体的进步,举例:

洗衣:手洗──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

住房:茅草房──砖瓦房──现代大厦

收割:手工镰刀──小型收割机器──大型联合收割机

【总结】人类的生活与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课后作业

完成调查报告──从__________ 看社会的进步。

资料链接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革命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如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等;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

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材结构分析

本课选择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三部分内容,通俗易懂地阐释了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揭示出文明生活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分析了工业革命后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与工业化密不可分,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即“城市病”。这就要求学生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工业化和城市化要有全面的认识,懂得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

教学重点

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信息资源整合法。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

(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国家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提问:

你是否知道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

“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 (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

3、思考:

工业生产部门中哪些工厂分别满足了我们穿衣、饮食、住房、交通运输、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

衣:纺织厂、服装厂、化纤厂等。

食:食品厂、罐头厂、饮料厂、面粉厂等。

住:建材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发电厂等。

行:机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造船厂、汽修厂等。

生活日用品:文具厂、家具厂、钟表厂、日用化工厂等等。

从问题解答中得出工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人越来越多,从而得出工业化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

1、 设想: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历

史上城市的形成。

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

2、 看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思考: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3、社会小调查:人口流动情况(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员)。

从调查中说明随工业发展,家庭成员因不同需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是城市化。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恩格斯)

案例3:城市病。

1、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

2、 看阅读卡“城市病”,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不足:工业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

参考资料: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每年有30万涌进城市,20世纪80年代初,其总人口仅600万,90年代接近1000万,21世纪进一步增至1400万,而成为世界上最拥挤的城市之

一。目前城市有650个贫民窟,全市现有480人生活在不卫生的环境里。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一度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城市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大气污染严重,号称“雾都”。伦敦太晤士河水生生物绝迹,发黑发臭,被称为“死河”。 经过处理后,据称现在是欧洲最干净的城市河流。伦敦下水道由砖砌成,大部分追溯到1840年代,2004年8月3日,由于下水道难以承受突降的暴雨,60万吨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了泰晤士河,导致泰晤士河中几万条鱼的死亡。

3、 分组探究: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4、 讨论:怎样全面看待城市化问题?

三、拓展活动:

你所在的城市(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二课时: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服饰休闲娱乐的变化等等。教学中侧重于探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通过变化,要求学生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从而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教学重点

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材料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和交谊舞大众化的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二、教学探究

案例:文明生活。

1、 巧辨真假:

阅读课文,分组寻找材料《迈克尔的生活》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工业革命前,哪些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

材料:迈克尔, 1878年出生,12岁,是英国一个小镇公司职员的儿子。每天早上起来,妈妈已经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涂果酱,爸爸习惯每天早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每日邮报》。一家人吃完早餐,爸爸穿好西装去上班,妈妈则去纺织厂上班,迈克尔去上学。晚餐很丰盛,最好吃的要数炒茶叶了。晚饭后,再吃点水果,真是舒服。假日是迈克尔盼望的,因为他可以约同学把篮球玩个爽。可是这个周末,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电话铃响了,原来姑姑邀请他们来个家庭聚餐。虽然不能打篮球,不过家庭聚会也是很开心的。姑姑脾气有点倔,在爷爷的“强迫”下嫁了个她并不爱的人。她奋力抗争,终于换回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许是独身的缘故,姑姑很喜欢迈克尔,经常邀请他们一家。只是姑姑的家有点远,还要搭乘火车呢。

2、阅读教材,看图6-57、6-58、6-59,说说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思考:

(1)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了解工业革命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2)我们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

(3)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这么大的不同?

(4)你能设想未来的人们生活状况吗?

3、分组搜集资料并汇报:分小组从物质生活、科技发明、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分组汇报。

(资料的时间定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从中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并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4、结合图6-60,阅读教材,思考:

工业化对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普及教育方面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列举身边的生活有哪些是19世纪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如生活用品、生活方式、生活趣味、生活习惯等,并说说它们的变化。

三、思维拓展:

所有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教材展示了工业革命后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从两极分化到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教学重点

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与阅读、讨论、分组活动方法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影视导入:

播放卓别林主演的影视《摩登时代》片断,提问:

影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人在工厂中的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革命带来的两极分化。

1、阅读教材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中双刃的意思?

2、 阅读教材和阅读卡,思考:

(1)为了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无产阶级作了怎样的努力?

(2)这些斗争有什么变化?斗争的结果怎样?

(3)这些斗争的先后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最需要什么?

案例2:空想社会主义。

1、 出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图片,回答: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设想和实践?

2、为了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作了怎样的尝试?(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共同之处?为什么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4、在你看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实现?

案例3:科学社会主义。

1、 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他们是谁?

(2)你能说说他们青年时代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高尚友谊的故事吗?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少有大志,这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高尚友谊贯彻终生,感人至深,而这种高尚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的。)

2、阅读教材,看图6-69,提问:

(1)马克思、恩格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的疾苦。他们吸取了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运动,所以能够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1842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读《共产党宣言》的首句和尾句,说说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意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介绍: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书。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万五千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它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此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50年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无穷的魅力。继国内外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后,今年5月13日,巴黎又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人士云集米特朗图书馆,研讨这部不朽著作,为人类新世纪的命运寻求答案。

(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何不同?

它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

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这就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6)阅读阅读卡,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实践,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事例,在班内开展小报比赛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备课资料

课程标准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本课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选取变化最明显的交通工具作为切入点,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并在这些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社会进步、生活变化的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要求学生通过自己耳闻目睹的生活事实,体会工业革命给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工业文明大家谈”这一目,则是在有了基础认知后,进一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究,通过收集资料,写调查报告等形式深刻地全面地感受工业文明。

在教学设计中为尽可能的体现生活化,穿插一些对比性很强的材料来突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生活的变化中去概括原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所以本课应侧重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

教学目标

1. 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体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按专题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如何按专题收集素材并进行分析概括。

教学过程

【展示】中国政区图

【计算】从温州到北京有多少距离?(按直线距离算)

用以下不同的交通方式从温州到北京要多少时间?

1. 步行(以日行40千米计算)

2. 骑马(以日行200千米计算)

3. 汽车(80千米/小时)

4. 高速列车(300千米/小时)

5. 喷气客机(850千米/小时)

6. 超音速客机(2200千米/小时)

计算结果:步行:约34天

骑马:约7天

汽车:17小时

高速列车:约5小时

喷气客机:1.6小时

超音速客机:40分钟

【提问】如果你想带一些温州的时令水果到北京送朋友,用上述的交通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步行或骑马的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温州的杨梅和柑橘经过那么多天会变质。如果用空运只要几个小时,味道依然鲜美。)

【对比】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荔枝容易变质,在但是那种条件下又不容易保存,所以唐玄宗下令千里飞骑,限令3天内到达。这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负担,负责运送的差官也时有中暑而亡。当时非产地的百姓更是难得一见。而今,各地的市场都摆满了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运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

【思考】从原来的难得一见到美味荟萃,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

阅读课本83、84页的三则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 从材料一四幅图中看,但是人们出行主要靠什么?(主要靠人力、畜力或自然力。)

2. 材料一的故事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愿望?(人们要求提高出行速度,解除长途跋涉之苦。)

1. 材料二说明,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所知,说说火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3. 工业革命时代相比,现在又有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地铁、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空中客车、航天飞机等。)

【展示】新式交通工具图片。

【思考】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

【情境设置】A 要给千里之外的B 传达信息,在不同时代,他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

∙ 古代:书信

∙ 近代:电报

∙ 现代:电话,电子邮件

用上述的方式,B 要多久才能收到?这说明了什么?(在古代用书信的方式送信可能要一两个月,在近代用电报可能要几个小时,而今天用电话、电子邮件是光的速度。)

【展示】书信、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图片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感受,讨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 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用等。

∙ 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工具、生产组织方式等。

∙ 精神生活方面:娱乐、学习、业余生活等。

生活中具体的进步,举例:

洗衣:手洗──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

住房:茅草房──砖瓦房──现代大厦

收割:手工镰刀──小型收割机器──大型联合收割机

【总结】人类的生活与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课后作业

完成调查报告──从__________ 看社会的进步。

资料链接


相关内容

  • 社会文化变迁对婚姻家庭的影响及趋势
  • 2009年第3期(总第175期) 人口学刊 PO PULA TI ON JOURNAL N o 13, 2009 (Tot 1N o . 175) 社会文化变迁对婚姻家庭的 影响及趋势 齐晓安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吉林长春130024) [摘 要]婚姻家庭既是人类文化的积淀, , ...

  • 对家乡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 对家乡社会生活状况历史变迁的调查与分析 一. 调查的背景与动机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全国人民不断深 化改革,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在我的家乡,社会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返乡时间,对我沈阳市各大区生活状况 ...

  •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 探究活动课一 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活动形式 教材提供的活动形式是举办历史展览. 在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中(20世纪初-21世纪初),民生的变迁涉及诸多领域.教材中还提供了多个领域及多个生活侧面的思考,如交通.器物.习俗.环境 ...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八大特征-沈拓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八大特征 沈拓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八大特征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是电信业和IT 业上最伟大的转型之一,说它伟大并不是由于智能终端.3G .应用程序商店等这些"题材",而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整个商业环境的巨大变迁相生相伴,互为因果.它既源自于商业环境的结构性变迁,而 ...

  • 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 2016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训练:20<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含解析) 课时训练20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 ...

  • 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重建
  • 在工业文明出现之前,传统农业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中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中国文化就植根于农耕文明.可以说,在农业文明时代,无论朝代如何变迁,中国文化始终是与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社会相适应的,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近代以来,由于满清的闭关锁国等原因,中国没有及时 ...

  •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
  • 摘 要:当前,我国面临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问题."四化"是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四个方面,四化存在发展逻辑层面的先后,同时存在发展结构层面的同步.研究发现,四化各自肩负特殊时代使命,交互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结构转型.四化同 ...

  • 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
  • 作者:马宏伟 经济评论 2003年05期 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是制度.对这个命题的理解不仅涉及经济发展与制度的关系,还涉及如何认识经济发展的实质.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制度的本质属性及制度演进的实质. 一.经济发展与制度 西方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在考察经济发展或经济增长时,从不涉及生产方 ...

  • 马克思关于技术变迁的演化经济思想
  • 几乎所有的演化经济学家都承认,马克思的确是位有着丰富演化思想的经济学家,而这一点在其有关技术变迁的理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马克思在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关于技术的本质.关于技术进步的累积过程和选择过程,以及关于技术消失的考察中都广泛地应用了生物学隐喻研究方法,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演化经济思想和洞见,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