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期末化学习题精选(实验和科学探究)

冲刺2013期末(实验和科学探究)

2013.12

1. 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 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 ,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与假设] 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 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李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

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 ”为铜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填字母)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

[评价与改进] 小白认为小李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

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或用图表示) 。

[拓展与应用] 小周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

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你认为小周

的分析是否全面? 请说明理

由: 。

2. 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 1 图 2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

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

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 的

原因 。

3.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

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 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能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

2CaCO3↓+2NaCl

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

(1)实验记录

(2)实验反思

① 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

② 装置B、C的作用是 。

③ 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

4. H2、CO、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①同学们设计了气体燃烧装置,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②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一定量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装置A增重1.8 g,装置

B增重2.2 g。则气体X的组成是(写出所有可能)

5. 如下图所示,将三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盛有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

溶液中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图示中呈现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试管内液面的高度,不是最终的现象) A B

(1)B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A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 。

(3)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中的最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其理由

是 。

6.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

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

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

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7.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0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

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

题:

[提出猜想](1)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色。

(2)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该猜想的依据是 。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2.向氯化钯

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B、C:

5滴浓度相同的 Fe2(SO4)3和CuSO4溶液 2mL5% H2O2溶液

[实验结论](3)当装置A、B、C实验现象是,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①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

②是否可以将装置A和B对调,其理由是。

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有序号 m的仪器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4)若用装置D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5)已知实验室制取一瓶一氧化氮气体时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而不能选用D装置来收集,由此可以推断一氧化氮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①能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能和空气中某种气体发生反应

9.小林同学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一次他在做有关氯气的实验结束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红色外衣的袖口出现了斑斑驳驳的印记,仔细观察发现外衣上弄湿的地方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I+HCIO(次氯酸).

(1)小林联想到以前和老师一起做过的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如图32-2),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32-1)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表:

(2)若要进一步证明是哪种物质使红色布条褪色了,还要补做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

(3)从实验的设计原理上看实验32-1和32-2具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 的实验,但两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又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因为 。

10.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

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

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

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2中两容器中水所起的作用相同

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防止锥形瓶内的烟气与外界交换的作用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12.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

C D

B

请根据上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反应现象为木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安全,实验装置末端应进行尾气处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

魔术(如图33-1),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

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

的物质。

b)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3-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

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海认为不可能,小海的依据是 。

【老师介绍】

a) 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b)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而,经常被

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确定了以上性质,小海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3-3)将一团包有

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

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棉花会燃烧起来吗?简要说明理

由 。(2分)

【反思】结合上述实验事实,同学们对于运输过氧化钠固体提出了安全

建议: 。(至少填写一条)

14. 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15. (1)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提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相似,那么,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澄清石灰水

CO2+2NaOH=Na2CO3+H2O。

接着,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NaOH溶液

甲 ①甲实验:向盛满CO2

NaOH溶液,迅速旋紧瓶塞,并振荡。静止一会儿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在瓶口处塞上一个去壳熟鸡蛋,静止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上述实验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认为这部分同学提出上述质疑,主要考虑的干扰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B A

①A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B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K。

②进行此实验时,通入CO2的体积应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瓶溶液的体积。

③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冲刺2013期末(实验和科学探究)

2013.12

1. 探究铜生成铜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 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 ,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

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与假设] 据铜绿的组成和查阅的资料判断,铜绿可能是铜与氧气及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设计与实验] 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小李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

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 ”为铜片):

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 (填字母)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

[评价与改进] 小白认为小李设计的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

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或用图表示) 。

[拓展与应用] 小周发现从不同地点收集到的两个铜器(一个是纯铜做的,一个是青铜

做的)中,纯铜器的铜绿比青铜器的少,他据此分析认为青铜比纯铜易锈蚀。你认为小周

的分析是否全面? 请说明理

由: 。

2. 下面是两个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 1 图 2

(1)如图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

白磷不燃烧。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C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

(2)如图2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

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

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 的

原因 。

3.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

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和Na2CO3。

【查阅资料】

① 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③Na2CO3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能与CaCl2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

2CaCO3↓+2NaCl

④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⑤CaCl2、NaCl、Na2CO3、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无色酚酞溶液作用比较:

(1)实验记录

(2)实验反思

① 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 。

② 装置B、C的作用是 。

③ 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

4. H2、CO、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小资料:浓硫酸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①同学们设计了气体燃烧装置,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

②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一定量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装置A增重1.8 g,装置

B增重2.2 g。则气体X的组成是(写出所有可能)

5. 如下图所示,将三支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分别倒立在盛有水、澄清石灰水、浓氢氧化钠

溶液中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提示:图示中呈现的是实验过程中的试管内液面的高度,不是最终的现象) A B

(1)B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证明A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方法是 。

(3)是否可以通过上述实验中的最终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其理由

是 。

6. 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

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

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

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7.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C2H204)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草酸受

热会分解得到三种氧化物,某兴趣小组对草酸的有关性质进行了探究,按要求回答相关的问

题:

[提出猜想](1)草酸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色。

(2)三种氧化物可能是 ,该猜想的依据是 。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物质,遇水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2.向氯化钯

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为验证猜想,将草酸受热后得到的气体,依次通过了装置A、B、C:

5滴浓度相同的 Fe2(SO4)3和CuSO4溶液 2mL5% H2O2溶液

[实验结论](3)当装置A、B、C实验现象是,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①实验装置中气球所起的作用是

②是否可以将装置A和B对调,其理由是。

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标有序号 m的仪器的名称为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

(4)若用装置D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5)已知实验室制取一瓶一氧化氮气体时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而不能选用D装置来收集,由此可以推断一氧化氮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①能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密度比空气大 ④能和空气中某种气体发生反应

9.小林同学是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一次他在做有关氯气的实验结束后,意外地发现自己的红色外衣的袖口出现了斑斑驳驳的印记,仔细观察发现外衣上弄湿的地方褪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氯气可与水反应:Cl2+H2O=HCI+HCIO(次氯酸).

(1)小林联想到以前和老师一起做过的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如图32-2),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32-1)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记录表:

(2)若要进一步证明是哪种物质使红色布条褪色了,还要补做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现象 。

(3)从实验的设计原理上看实验32-1和32-2具有相似之处:都运用了 的实验,但两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又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因为 。

10.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

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 。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

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

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2中两容器中水所起的作用相同

⑤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防止锥形瓶内的烟气与外界交换的作用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12.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

C D

B

请根据上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反应现象为木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安全,实验装置末端应进行尾气处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

魔术(如图33-1),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

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

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

的物质。

b)小海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新的猜想进行了补充。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3-2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此气体

可能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

象的原因是 。

(3)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海认为不可能,小海的依据是 。

【老师介绍】

a) 过氧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b) 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因而,经常被

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确定了以上性质,小海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33-3)将一团包有

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 (蜡

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棉花会燃烧起来吗?简要说明理

由 。(2分)

【反思】结合上述实验事实,同学们对于运输过氧化钠固体提出了安全

建议: 。(至少填写一条)

14. 实验室有瓶黑色粉末药品,标签为MnO2,化学小组同学在加热该药品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如图一所示),于是他们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1)对气体成分的探究:加热二氧化锰样品,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木条熄灭。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的气体是 。

(2)对气体来源的探究:

【假设1】甲同学认为:该气体来自于试管中的空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假设不成立

【假设2】乙同学认为:二氧化锰样品中可能混有炭粉,炭粉发生反应生成了该气体。他设计了如图二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A中反应是否完全,B中的试剂是 ,实验中观察到D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他又用氮气代替空气(氮气不参与该实验中的任何反应),重复上述实验,发现D处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

【结论】通过乙同学的实验证明,二氧化锰中混有炭粉,炭粉与 反应产生了这种气体。

15. (1)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老师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发现,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关反应的化

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提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同属于碱类化合物,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相似,那么,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呢?

同学们围绕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澄清石灰水

CO2+2NaOH=Na2CO3+H2O。

接着,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如下实验: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CO2,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NaOH溶液

甲 ①甲实验:向盛满CO2

NaOH溶液,迅速旋紧瓶塞,并振荡。静止一会儿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实验:向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迅速在瓶口处塞上一个去壳熟鸡蛋,静止一会儿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完上述实验后,部分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说明CO2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你认为这部分同学提出上述质疑,主要考虑的干扰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验证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B A

①A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B瓶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实验时应_____

[填“打开”或“关闭”]活塞K。

②进行此实验时,通入CO2的体积应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瓶溶液的体积。

③能证明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高三化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高三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1.2.3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并担任备课组长,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 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 层楼. 一.教学工作 本学年的教学重心将放在如何实施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1.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广度 首先, ...

  •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
  • 理化生教研组活动记录1 活动时间 2011年2月21日 地点 理化生办公室 参加教师 全体教师 活动内容 学习学校2010学年度第2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研讨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研讨关于考试命题.阅卷工作的责任制度 研读关于校本课程的检查和评价 活动记录 教导处2010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 ...

  • 2013--2014学年度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 2013--2014学年度 高一化学备课组工作总结 金台高级中学 王伟平 2014-6-30 本学期,在学校教导处.教研处.年级组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备课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高一化学备课组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我们组的各项工作,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本学期备课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教研活 ...

  •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对生活物理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教学中应提醒学生身边生活处处有物理知识,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要把物理知识从具体的情景中抽象出来,再还原到具体情景中去. 一. 试卷的基本情况 ...

  •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外特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转差工作中,力争在2 ...

  • 初一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 初一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特对本次的生物试卷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地成绩! 本次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一百分.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的选择.连线和填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简答和实验题目比较灵活,突 ...

  •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  本期以来,教者继续担任九年级一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另任一个班七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经过一学期紧张、有序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注重夯实学生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到期末已经完成本期的教学任务,现就本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本期开展的主要 ...

  • 九年级化学工作计划(共9篇)
  • 篇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九年级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 九年级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并敢于一探究竟的阶段,所以教材上各种实验的开展,探究活动的安排,以及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内容.正对他们的胃口.但是现代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他们喜欢成功的感觉,那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