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育角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韩瑞萍

(安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本文简述了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关键词教育

文章编号1671-0703(2010)03-208-01

河南·安阳)455000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幼儿素质,发展幼儿潜能的教育方法。它巧妙的利用幼儿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幼儿的自由和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

“内在生命力”。这种生特梭利认为幼儿存在着与身俱来的

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命力是积极的、

“内在潜力”的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激发和促进幼儿的

因她的科学性、可行性、独创性而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在幼儿园内进行广泛的运用。

一、敏感期对幼儿的影响及教育

敏感性决定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受幼儿特有的本能所引导的,这种本能可以使幼儿获得某种特殊的与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的外部信息。敏感期与敏感性有关。它是生物在其早期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暂时的倾向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这种品质或特征一旦获得,这种特殊的敏感也就不复存在。比如德佛里斯以一只蝴蝶的幼虫为例来说明的敏感期问题:幼儿内含的生机勃勃的冲动力,有可能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家长对幼儿的这些不同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的指令行事,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丧失了,而且是永久性的。幼儿学习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的能力,都是在其敏感期完成的。幼儿的敏感期同样是因其敏感性决定的。它就象从内部射出来的一束光,使幼儿以一种极其强烈的能量接触外部世界。在此期间,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且是那样的专心致志、毫不疲倦。

二、运用蒙特梭利教育培养幼儿的秩序性和专注力蒙特梭利教育分为七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训练、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史地教育、科学教育、艺术表现。它们都蕴涵着科学的秩序性,每套教具都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粉红塔幼儿需要握住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粉红塔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然后从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放在毯子中央,再从剩余的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粉红塔,叠在最大粉红

有序摆放才能完成塔上,摞成宝塔形。幼儿需要认真观察,

自己的工作。

蒙特梭利教具是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具置放也有着秩序性。整个活动是以个人为主,让幼儿根据需要(掌握程度)自由选择“学习或游戏”的对象物,让幼儿顺从其内在的生命法则,在自由教学活动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幼儿的专注程度和秩序性。除此之外,蒙特梭利的很多教具都有控制错误的功能,可以使幼儿能够进行自我的感觉训练,其所具有的感觉孤立的特点,能使幼儿的注意力、专注力、判断力获得巩固。

三、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满足幼儿的工作需要

幼儿不能仅仅靠休息和思辨而发展成一个社会人的,他是由积极的活动而走向成人的。他必须工作,否则就会枯萎,但是成人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往往会阻止幼儿做自己

穿衣、推着他们到处走动等,的事或为他们代劳一切:洗澡、

整理房间的事也从来不让他们插手。蒙特梭利教育却能够给幼儿提供足够的工作时间及工作空间。

幼儿的工作完全不同于成人的工作。因为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试图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幼儿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也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为了更新工作,

他们会把大量的精重蓄精力罢了。幼儿并不遵循效益规律,

力消耗在工作中。为了完善每个细节,他发挥了所有的潜能。幼儿对劳动从不厌倦,劳动使他成长,劳动让他更具活力。

蒙特梭利教育,为幼儿提供了适应幼儿实现自我需要的生气勃勃的工作环境,幼儿会说:“让我自己做,我能做

这表达了他们内在的需要,而蒙特梭利教育就满足了好!”

幼儿这种工作的需要。

四、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纠错”能力教师在幼儿作业本上画的所有叉叉,轻描淡写的斥责,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决不都会降低幼儿的活力和兴趣。

通过奖惩或纠错的办法来干涉幼儿,而是通过练习逐步得到改进和纠正,旁人对他的斥责往往只是徒劳无功的。

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缺点的,而纠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幼儿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有检验错误的方法,以分辨正误。例如在蒙特梭利教学中最早做的练习之一就是将一套高度相同而直径各异的圆柱体嵌入长木板上相应的圆孔。第一步是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圆柱体都是不同的;第二步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抵着圆柱

但最后他总会发现嵌得体顶端的圆头,将圆柱体嵌入孔内。

太松了,这个结果让他们更仔细地研究所有圆柱体和每一个孔。也可能他不会犯错,然而正是这个错误增添了这个游戏的趣味性,促使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这套教具满足了两种要求:一是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二是让幼儿控制错误。幼儿通过日常练习,能够进行自我“纠错”,并充满了自信。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它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重视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注重幼儿敏感期的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自由、秩序、平等、专注的品格……蒙特梭利教育一定会为我们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幼儿英才,对幼儿素质的提高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8

2010年第

3期

安徽文学

育角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韩瑞萍

(安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本文简述了蒙特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关键词教育

文章编号1671-0703(2010)03-208-01

河南·安阳)455000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幼儿素质,发展幼儿潜能的教育方法。它巧妙的利用幼儿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幼儿的自由和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

“内在生命力”。这种生特梭利认为幼儿存在着与身俱来的

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命力是积极的、

“内在潜力”的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是激发和促进幼儿的

因她的科学性、可行性、独创性而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在幼儿园内进行广泛的运用。

一、敏感期对幼儿的影响及教育

敏感性决定幼儿心理的发展。幼儿的心理发展是受幼儿特有的本能所引导的,这种本能可以使幼儿获得某种特殊的与自身特点密切相关的外部信息。敏感期与敏感性有关。它是生物在其早期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暂时的倾向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这种品质或特征一旦获得,这种特殊的敏感也就不复存在。比如德佛里斯以一只蝴蝶的幼虫为例来说明的敏感期问题:幼儿内含的生机勃勃的冲动力,有可能使他产生惊人的举动。家长对幼儿的这些不同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根据他的敏感期的指令行事,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就丧失了,而且是永久性的。幼儿学习自我调节和掌握某些东西的能力,都是在其敏感期完成的。幼儿的敏感期同样是因其敏感性决定的。它就象从内部射出来的一束光,使幼儿以一种极其强烈的能量接触外部世界。在此期间,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而且是那样的专心致志、毫不疲倦。

二、运用蒙特梭利教育培养幼儿的秩序性和专注力蒙特梭利教育分为七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日常生活训练、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史地教育、科学教育、艺术表现。它们都蕴涵着科学的秩序性,每套教具都突出一个感觉点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粉红塔幼儿需要握住最小的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将粉红塔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然后从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一块,放在毯子中央,再从剩余的粉红塔中选取最大的粉红塔,叠在最大粉红

有序摆放才能完成塔上,摞成宝塔形。幼儿需要认真观察,

自己的工作。

蒙特梭利教具是根据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的。因此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具置放也有着秩序性。整个活动是以个人为主,让幼儿根据需要(掌握程度)自由选择“学习或游戏”的对象物,让幼儿顺从其内在的生命法则,在自由教学活动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发展,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欲望,培养了幼儿的专注程度和秩序性。除此之外,蒙特梭利的很多教具都有控制错误的功能,可以使幼儿能够进行自我的感觉训练,其所具有的感觉孤立的特点,能使幼儿的注意力、专注力、判断力获得巩固。

三、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满足幼儿的工作需要

幼儿不能仅仅靠休息和思辨而发展成一个社会人的,他是由积极的活动而走向成人的。他必须工作,否则就会枯萎,但是成人不理解这一点,他们往往会阻止幼儿做自己

穿衣、推着他们到处走动等,的事或为他们代劳一切:洗澡、

整理房间的事也从来不让他们插手。蒙特梭利教育却能够给幼儿提供足够的工作时间及工作空间。

幼儿的工作完全不同于成人的工作。因为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当他重复一项练习试图达到一个目的时,这个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幼儿个人的反应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劳累也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为了更新工作,

他们会把大量的精重蓄精力罢了。幼儿并不遵循效益规律,

力消耗在工作中。为了完善每个细节,他发挥了所有的潜能。幼儿对劳动从不厌倦,劳动使他成长,劳动让他更具活力。

蒙特梭利教育,为幼儿提供了适应幼儿实现自我需要的生气勃勃的工作环境,幼儿会说:“让我自己做,我能做

这表达了他们内在的需要,而蒙特梭利教育就满足了好!”

幼儿这种工作的需要。

四、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我“纠错”能力教师在幼儿作业本上画的所有叉叉,轻描淡写的斥责,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教师决不都会降低幼儿的活力和兴趣。

通过奖惩或纠错的办法来干涉幼儿,而是通过练习逐步得到改进和纠正,旁人对他的斥责往往只是徒劳无功的。

没有一个人是毫无缺点的,而纠正错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幼儿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应该有检验错误的方法,以分辨正误。例如在蒙特梭利教学中最早做的练习之一就是将一套高度相同而直径各异的圆柱体嵌入长木板上相应的圆孔。第一步是让他们认识到每个圆柱体都是不同的;第二步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抵着圆柱

但最后他总会发现嵌得体顶端的圆头,将圆柱体嵌入孔内。

太松了,这个结果让他们更仔细地研究所有圆柱体和每一个孔。也可能他不会犯错,然而正是这个错误增添了这个游戏的趣味性,促使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练习。这套教具满足了两种要求:一是促进幼儿感官的发展;二是让幼儿控制错误。幼儿通过日常练习,能够进行自我“纠错”,并充满了自信。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它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为“工作”,重视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注重幼儿敏感期的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自由、秩序、平等、专注的品格……蒙特梭利教育一定会为我们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幼儿英才,对幼儿素质的提高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8

2010年第

3期

安徽文学


相关内容

  •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中延伸教具的运用
  • 蒙特梭利数学教育中延伸教具的运用 摘要:蒙特梭利在<吸收性心智>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人对数学都有一种'心理障碍',认为数学抽象又难学.其实,幼儿觉得数学困难,并不是因为数学的抽象,而是成人提供的错误方法所致.""如果把它深深扎根于吸收的心理之中,那么都将迎刃 ...

  •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学法_
  • 家庭・鸯H 妈眯停箱『-二可 地结合起来,住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的前提卜使规则内化.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教育的怪圈,培养出新-代的好公民, 我们町以用^个字来评价蒙特梭利教育:豇实.实 用.完整. L三一 什么是蒙特梭利教学法? 马女士: 蒙氏教育的原则是姒孩子为中心.通过刘他们的株人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 ...

  • 蒙氏教育的好处有哪些,幼儿教育哪家好
  • 蒙氏教育的好处有哪些,幼儿教育哪家好 蒙氏教育是20世纪初,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所创作的一个教育理论,这个理论就是幼儿教育的起源,她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的书在20世纪初很快被100多个国家翻译引进,之后在世界掀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那么蒙氏教育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 ...

  •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 蒙特梭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不是为上学作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作准备."其教育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儿童的生命自然地成长和完善.具体的说就是让儿童获得身体.意志.思想的独立,达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 蒙特梭利教学法有两个主要的要素:一是环境(包括教具与练习),另一个是预备这 ...

  • 浅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 浅论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浅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及特色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70-1952)是"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1909).<童年的秘密>(1936).<有吸收力的心理>(1949). 一.蒙台梭利的教 ...

  • 倾听儿童的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
  •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 Maria Montessori )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Ancona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小镇.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便养成自律 ...

  • 实践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专注能力
  • 褰鼹熏焉教霄曩忿培养幼儿专注能力 培养幼儿的专注能力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 组成部分,这在基础教育领域已得到充分验证.心 理学家研究表明.专注状态极其有利于幼儿对客观事物作出清晰.完整的反映,保证智力活动顺利地产生和发展.幼儿处于智力潜能开发的关键期,拥有了专注能力,对提高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和 谐 ...

  • 蒙特梭利的理念和实践,是否得到了发展心理学和相关领域内研究的支持?
  • 谢邀. 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笔者并非跨界之专家,只是因为自身对于蒙特梭利教学的热忱,会促使我会去了解蒙特梭利体系与不同领域的联结与关系.因此以下仅从一个蒙特梭利专业者的角度,来阐述与分享.笔者亦十分欢迎各方专业人士对以下内容做更进一步的补充或斧正. 蒙特梭利与心理学 要厘清蒙特梭利体 ...

  • 蒙氏教育法简介
  • 为什么要早教 科学研究证明,宝宝一出生,脑重量400克,达到成年人智力的25%,六个月迅速发展为50%,1岁达66%,3岁达80%,俗话说"三岁定终身",也就意味着:宝宝三岁的智力.体能.个性能已经定型80%以上.而同时0-3岁还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时让孩子在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