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1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电子局土门

专 业 法学

学 号 [1**********]89

学生姓名 姜 涛

2014 年1月

地域文化论文

内容摘要:

陕西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核心是关中地区。它是一个有着多种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如农业、政治、科技、学术、艺术和军事文化,这六种文化是陕西文化的特色。陕西人民有着属于自己区域性的民性民风,并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陕两的文物藏量和出土量、古遗址数量、古建筑品位及其文化内涵等在全国范围内均首屈一指。

陕西民间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在陕西民间有着悠远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每逢春节、婚庆,各种剪纸便赋予其祥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陕西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列载“剪桐封弟”即为周朝年间的故事。“汉妃抱娃宫前耍,巧剪梧桐照窗纱”为唐白居易诗句。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中出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是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是我国至今发现古代最早之作品。陕西民间剪纸以其原始生态艺术特点和蕴涵古文化研究的价值被国内艺术界所瞩目。民俗生活、人物、戏曲、草虫花卉、动物生肖不拘一格,将他们的理想、追求都表达出来,造型夸张、线条质朴、生动、意象万千,而风格独具。

陕西关中皮影

陕西关中皮影,俗称“影子戏”,是用牛皮或驴皮硝石、刮磨、雕刻、彩绘、镶连而成,造型继承并融汇了汉画像石的宏大气派,宋代院体画的精致工丽,民间剪纸的装饰纹路,民间绘画之意象表现以及国画散点透视的效果,线条利落丰满,色彩鲜艳等特点。

皮影戏始于先秦成于汉,盛于宋,明清极盛,每至暮色四合,鼓乐响起,昏黄的灯光下便演绎出一幕幕人生酸甜悲喜之剧,或执刀斗戈,顿足捶胸,或腾云驾雾、翩然起舞,无不惟妙惟肖,人物打盹酣睡,挥毫泼墨,形象传神,栩栩如生。音乐、灯光、配唱、旁白,一时间好不忙活,亭台楼阁,车马仪仗,年龄、身份、性格各有千秋。“一口能唱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实乃电影电视界之鼻祖也,大诗人歌德先

生曾誉为“世界电影之活化石,电影之前驱”。

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作为西部大省的陕西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的。虽然陕西在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但陕西并没有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和学习先进文化,继承秦文化的“大气”风范,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搞好陕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依托关中,利用省会西安的桥头堡地位,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关中城市群,从而带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的大发展。

其实在一个省内,地域文化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农村比东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了一个阶段,商业文化就更为落后,很难自发地、大规模地形成市场经济的热点。在东部,由于改革从农村开始,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首先从这里起步。而大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活力不足,因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中小城市推动大城市的态势。在沿海,小城镇遍地开花,县域经济很发达。而在西部,科技、教育、文化、商业、工业、资本、人才等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城市的商业文化、工业文明比农村要强得多。因此,西部的发展正如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文件多次指出的,要依托交通干线和枢纽,发展一批区域中心城市,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通过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城市商业文化的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陕西境内有两条重要交通干线,一是东西向的陇海兰新线,即亚欧大陆桥;二是南北向的包(头)北(海)通道,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首先,我们依托亚欧大陆桥,发挥西安中心城市作用,构建西(安)咸(阳)都市圈,发展关中城市群,支持关中产业带的发展,使关中成为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最发达的地段,做强陕西经济的“腰”。其次,依托陕西南北通道这个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果业基地、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串接起来,构筑陕西经济的“脊梁”,培育和发展南北产业带和城镇带。只有“腰”和“脊梁”都强壮起来,陕西才能成为西部强省。这两条经济带是陕西城市文化、工业文明最集中的地带,二者构成了一个小写的“f”形骨架,f是英文fast(快)的首写字母,预示着城市文化、工业文明将会带动陕西早日建成西部强省。

传统文化中也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方面。周、秦、汉、唐的共同特点是大气,陕西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成为西部强省,实现跨越发展,正需要这

种大气。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依托着三条重要交通干线,东部依托的是京沪通道,中部依托的是京广通道,西部依托的是包(头)北(海)通道。包北通道北半段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串接着陕北、关中和陕南,比南半段更偏东,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东中部登陆西部的第一阶梯。因此,陕西应当走在西部大开发的最前列。贯穿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通大动脉亚欧大陆桥,与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交汇于省会西安,使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中心城市,关中是最发达的地段,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青藏铁路的修通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版图,使西藏与西北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包括陕、蒙、甘、宁、新、青、西藏七省区的大西北,其面积占到整个西部国土面积的80%。可以说,大西北的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大西北的发展需要依托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亚欧大陆桥和青藏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这三条重要交通干线构成了一个面向东中部、立足大西北的“大”字形经济骨架,西安和关中处在龙头地位,担负着带动大西北发展的战略重任。

但是,目前西安的经济实力不如郑州,其作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地位受到郑州的挑战。西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更不如重庆、成都,其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受到重庆、成都的挑战。而且关中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和总体实力比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都差,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要作为大西北的龙头还有些力不从心。为此,必须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组建大西安,使其超越郑州,真正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能够与重庆、成都抗衡,真正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使关中城市群向东西延伸,把三门峡、运城、天水、平凉等城市纳入进来;并向南北扩展,把整个渭北和陕南也纳入进来。这样,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就能成为大西北的龙头。第一,可以依托“现代秦直道”西安至包头的交通干线带动陕蒙宁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第二,可以依托“现代子午道”西安至重庆的交通干线带动秦巴山区的发展。第三,可以依托“现代丝绸之路”西亚欧大陆桥带动西北地区的发展,并向中亚、西亚延伸。第四,可以依托“现代唐蕃古道”西安至拉萨的交通干线带动陕甘青藏“龙”形经济带的发展,还可向南亚延伸。也就是说,要发扬周、秦、汉、唐的大气,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城市群,就必须依托“大”字形经济骨架,带动大西北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就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地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地

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陕南地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地地势结构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受季风地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7.5℃,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其中陕南地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迭900~125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北邻关中,南毗四川,东与鄂豫接壤,西同陇南连界。处于几大文化板块或地域文化地边缘交接地带,与四川巴蜀文化、江汉楚文化以及中州文化有着错综复杂地关系,形成了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特征。山清水秀,奇崖清流,晶莹剔透,清新优美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形成了陕南人独特地品性,既有北方地古朴与粗犷,豪放与刚强,又有南方人地温文与秀美、机智与开朗,爱国诗人陆游在其《山南行》一诗中地“地近函秦气俗豪”便就是对陕南人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地民俗传统地贴切描述。

参考文献:

[1].黄高才《陕西文化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宝通《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

[3].庞德谦 郭天祥等《陕西地域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7

[4].赵荣 景俊涛《人文陕西》陕西出版集团等 2010

[5].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电子局土门

专 业 法学

学 号 [1**********]89

学生姓名 姜 涛

2014 年1月

地域文化论文

内容摘要:

陕西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核心是关中地区。它是一个有着多种悠久历史文化的地区,如农业、政治、科技、学术、艺术和军事文化,这六种文化是陕西文化的特色。陕西人民有着属于自己区域性的民性民风,并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物质文化遗产 区域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极其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陕两的文物藏量和出土量、古遗址数量、古建筑品位及其文化内涵等在全国范围内均首屈一指。

陕西民间剪纸

剪纸,俗称“窗花”,在陕西民间有着悠远而深厚的民间基础,每逢春节、婚庆,各种剪纸便赋予其祥和而生动的文化内涵。陕西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列载“剪桐封弟”即为周朝年间的故事。“汉妃抱娃宫前耍,巧剪梧桐照窗纱”为唐白居易诗句。1959年在新疆高昌故址中出土的“对马团花”和“对猴团花”是南北朝时期的剪纸作品,是我国至今发现古代最早之作品。陕西民间剪纸以其原始生态艺术特点和蕴涵古文化研究的价值被国内艺术界所瞩目。民俗生活、人物、戏曲、草虫花卉、动物生肖不拘一格,将他们的理想、追求都表达出来,造型夸张、线条质朴、生动、意象万千,而风格独具。

陕西关中皮影

陕西关中皮影,俗称“影子戏”,是用牛皮或驴皮硝石、刮磨、雕刻、彩绘、镶连而成,造型继承并融汇了汉画像石的宏大气派,宋代院体画的精致工丽,民间剪纸的装饰纹路,民间绘画之意象表现以及国画散点透视的效果,线条利落丰满,色彩鲜艳等特点。

皮影戏始于先秦成于汉,盛于宋,明清极盛,每至暮色四合,鼓乐响起,昏黄的灯光下便演绎出一幕幕人生酸甜悲喜之剧,或执刀斗戈,顿足捶胸,或腾云驾雾、翩然起舞,无不惟妙惟肖,人物打盹酣睡,挥毫泼墨,形象传神,栩栩如生。音乐、灯光、配唱、旁白,一时间好不忙活,亭台楼阁,车马仪仗,年龄、身份、性格各有千秋。“一口能唱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实乃电影电视界之鼻祖也,大诗人歌德先

生曾誉为“世界电影之活化石,电影之前驱”。

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作为西部大省的陕西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造成的。虽然陕西在科技、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有其特有的区位优势,但陕西并没有把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陕西要发展,就必须引进和学习先进文化,继承秦文化的“大气”风范,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搞好陕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同时,依托关中,利用省会西安的桥头堡地位,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关中城市群,从而带动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的大发展。

其实在一个省内,地域文化也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城市与农村之间更是如此。由于西部农村比东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了一个阶段,商业文化就更为落后,很难自发地、大规模地形成市场经济的热点。在东部,由于改革从农村开始,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首先从这里起步。而大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活力不足,因而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中小城市推动大城市的态势。在沿海,小城镇遍地开花,县域经济很发达。而在西部,科技、教育、文化、商业、工业、资本、人才等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城市的商业文化、工业文明比农村要强得多。因此,西部的发展正如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文件多次指出的,要依托交通干线和枢纽,发展一批区域中心城市,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通过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城市商业文化的辐射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陕西境内有两条重要交通干线,一是东西向的陇海兰新线,即亚欧大陆桥;二是南北向的包(头)北(海)通道,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首先,我们依托亚欧大陆桥,发挥西安中心城市作用,构建西(安)咸(阳)都市圈,发展关中城市群,支持关中产业带的发展,使关中成为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最发达的地段,做强陕西经济的“腰”。其次,依托陕西南北通道这个西部大开发的第一阶梯,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果业基地、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陕南绿色产业基地串接起来,构筑陕西经济的“脊梁”,培育和发展南北产业带和城镇带。只有“腰”和“脊梁”都强壮起来,陕西才能成为西部强省。这两条经济带是陕西城市文化、工业文明最集中的地带,二者构成了一个小写的“f”形骨架,f是英文fast(快)的首写字母,预示着城市文化、工业文明将会带动陕西早日建成西部强省。

传统文化中也有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方面。周、秦、汉、唐的共同特点是大气,陕西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崛起,成为西部强省,实现跨越发展,正需要这

种大气。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分别依托着三条重要交通干线,东部依托的是京沪通道,中部依托的是京广通道,西部依托的是包(头)北(海)通道。包北通道北半段主要分布在陕西境内,串接着陕北、关中和陕南,比南半段更偏东,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是东中部登陆西部的第一阶梯。因此,陕西应当走在西部大开发的最前列。贯穿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交通大动脉亚欧大陆桥,与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交汇于省会西安,使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在亚欧大陆桥上,西安是最大的中心城市,关中是最发达的地段,以关中为依托的西安可以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青藏铁路的修通改变了西部的经济版图,使西藏与西北紧紧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包括陕、蒙、甘、宁、新、青、西藏七省区的大西北,其面积占到整个西部国土面积的80%。可以说,大西北的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大西北的发展需要依托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亚欧大陆桥和青藏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这三条重要交通干线构成了一个面向东中部、立足大西北的“大”字形经济骨架,西安和关中处在龙头地位,担负着带动大西北发展的战略重任。

但是,目前西安的经济实力不如郑州,其作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地位受到郑州的挑战。西安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实力更不如重庆、成都,其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地位受到重庆、成都的挑战。而且关中城市群的城市数量和总体实力比成渝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都差,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要作为大西北的龙头还有些力不从心。为此,必须加快西咸一体化步伐,组建大西安,使其超越郑州,真正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能够与重庆、成都抗衡,真正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使关中城市群向东西延伸,把三门峡、运城、天水、平凉等城市纳入进来;并向南北扩展,把整个渭北和陕南也纳入进来。这样,以大西安为中心的大关中城市群就能成为大西北的龙头。第一,可以依托“现代秦直道”西安至包头的交通干线带动陕蒙宁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第二,可以依托“现代子午道”西安至重庆的交通干线带动秦巴山区的发展。第三,可以依托“现代丝绸之路”西亚欧大陆桥带动西北地区的发展,并向中亚、西亚延伸。第四,可以依托“现代唐蕃古道”西安至拉萨的交通干线带动陕甘青藏“龙”形经济带的发展,还可向南亚延伸。也就是说,要发扬周、秦、汉、唐的大气,大手笔构建大西安,整合大关中城市群,就必须依托“大”字形经济骨架,带动大西北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

陕南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南北交界地带。北有秦岭,南为巴山,中间就是汉江谷地,横贯东西地汉江及其支流串连起了大小不等地

平坝盆地,有“小江南”之称。陕南地秦巴山地,两山夹一川地地势结构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5℃,受季风地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0~3℃,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27.5℃,年降水量700~900毫米,其中陕南地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迭900~125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北邻关中,南毗四川,东与鄂豫接壤,西同陇南连界。处于几大文化板块或地域文化地边缘交接地带,与四川巴蜀文化、江汉楚文化以及中州文化有着错综复杂地关系,形成了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特征。山清水秀,奇崖清流,晶莹剔透,清新优美地自然地理环境与南北汇萃、东西交融地地域文化,形成了陕南人独特地品性,既有北方地古朴与粗犷,豪放与刚强,又有南方人地温文与秀美、机智与开朗,爱国诗人陆游在其《山南行》一诗中地“地近函秦气俗豪”便就是对陕南人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地民俗传统地贴切描述。

参考文献:

[1].黄高才《陕西文化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宝通《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7

[3].庞德谦 郭天祥等《陕西地域文化》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7

[4].赵荣 景俊涛《人文陕西》陕西出版集团等 2010

[5].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相关内容

  •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
  • 南教管理 35 地域文化对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影响 曹毓民 (苏州科技学院院长办公室,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地域文化从根本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 积极的影响.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凝练和彰显以及地方高校三大功能的充分发挥,有效地传播.丰富并提 ...

  • 地域文化研究与弘扬民族精神
  • 作者:陈逸平雍际春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认识自然.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和伴随自身成长的历史进 程中形成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基础上,共同塑造和不断得到发展的思想品格 .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被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 维方式.行为 ...

  • 地域文化是旅游标志设计之魂
  • 摘 要: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对于旅游地而言,旅游标志是推广旅游品牌最直接的方式.旅游标志设计应当充分研究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域文化中的典型元素及优秀因子,反映和概括旅游地的地域文化特质.地域文化可以通过图形.色彩.文字.宣传语等方式运用于旅游标志设计当中.本文结合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 ...

  • 地域文化冲突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 1.引言 1.1 地域文化冲突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包括法制.哲学.语言.文字.文艺.史学.科教以及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民族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又称区域性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内一定区域的人们在行为.语言.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共同方式,这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加上历史.政治和经济等要素的 ...

  • 构建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景观
  • 教学研究 项目名称:哈尔滨地域文化及景观设计研究,项目编号:★本文系2009年度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09B008. 构建哈尔滨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景观 车宇宁 摘要:本文针对哈尔滨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上日益缺失的现状,诠释了城市景观设计中尚 需解决的问题,并围绕相关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见解. ...

  • 乌江地域文化与土家族作家群研究
  • 近20年来,地域文学及作家群研究在我国掀起新的高潮,这是我国文学呈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体现.随着文学浙军.湘军.晋军.陕军.桂军等地域作家群的兴起,地域文学现象已成事实和规律,地域与作家.与文学的关系日渐清晰明朗.在乌江流域,受乌江地理环境.人文传统的影响,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尤其是跨越 ...

  •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
  •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970 更新时间:2008-6-17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一.课程标准 本节课程标准: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主要阐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地域文化含义的认识, ...

  • 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
  • 作者:李慕寒沈守兵 人文地理 1996年08期 提要 本文提出中国地域文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至今可以分为十六个地域文化区,文章概括了各区的地理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对弘扬传统文化,热爱乡土,开展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形成与演变 分区地理特征 地域文化或称区域文 ...

  • 浅析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浅析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刘 川 身份证:[***********],重庆 400020 摘要: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指建筑能够表现本地的特征与特色,并采用与之相适宜的建筑设计方法,使建筑与地域性完美结合,能够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地域风貌.通过加强建筑地域性特征分析,在 ...

  • 地域文化主题酒店发展研究
  • 地域文化主题酒店是主题酒店的一种,是指以酒店所在地内涵深厚的地域文化为主题的酒店.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的规模迅速扩大,但很多酒店却只是片面的追求豪华,忽略了文化竞争,也忽略了文化性的经营.除此之外,酒店发展还出现了同质化问题.伴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对酒店的需求点不仅仅只停留在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