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简案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简案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

一、预习提示。

1.朗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

2.在文章中画出能够体现北平动人之处的关键词语。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讨论以下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写了北平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的特点。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内容的作用。

2.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这两段写北平“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等,表现了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呈现了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由此体现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的特点。

3.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第四段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昆虫之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的。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作者这样说,是在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点。

三、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虽然作者说“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比较“散”,没有鲜明的结构特征或高度概括的语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学会归纳概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道路极其宽阔;第二,生活“舒适可爱”;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四、文章对北平的动人之处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能否找出几处,细细品味一下,这些看似琐屑的细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题不做统一答案,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内容,言之成理即可。例如:

1.第七段有这样一段话:“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上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都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第八段有这样的话:“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段话写了居民院落的细节,由院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的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它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3.第十三段细说了北平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写了城壕、墙垣、亭台、中轴路、鼓楼等,内容具体而繁多,如数家珍,似有不嫌啰唆之意,其实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五、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情怀。

作者对北平的感情显而易见,但通篇几乎没有直白的评价,而读者的感受又很鲜明。这与语言表达的高妙有直接关系。

比如写北平的包容宽大。“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前四句都是六个字,结构还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尽”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

此外写北平院落里的果蔬新鲜。作者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而是说“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两个“就是”,让读者在尽想这种水果的独特形、色、味的同时,也为作者的强烈情绪所感染。

汉 家 寨

一、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内容层次。

这是一篇游记,记述了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一次难忘的旅行,着重写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苍凉雄大,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第二部分写在汉家寨遇到的一老一少,重在体现他们无言的坚守;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那一老一少给作者心中带来的振荡。

二、教师制作有关新疆沙漠戈壁的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以此增强学生对文中所写地形地貌的认识。

三、为把握作者赋予汉家寨的内涵,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第一部分突出表现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什么特点?这些内容与写汉家寨有何关系?

这一部分极写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辽阔、苍凉、沉寂,为下文写那一老一少作铺垫,同时也反衬汉家寨人坚忍顽强的精神。

2.对汉家寨的一老一少两个人物,文章正面描写很少,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文章并非着意刻画两个人物形象,而是要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著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3.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荡”?

在这块残酷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自从祖先迁移到这里,就这样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来,他们以坚守对抗着恐怖的大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这坚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荡不已。

四、如有条件,将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介绍给学生,试着讨论一下,都是写新疆风光的文章,为什么两文在内容及风格上有较大的不同?

这是一道发散思维的考查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写作背景不同,写作风格不同,导致内容的着眼点不同,情感也不同。

特利尔的幽灵

一、预习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层次。

2.画出文中解释“幽灵”一词的有关语句。

3.结合相关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发展的伟大意义。

二、结合课文,讨论问题。

此题不必统一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文本信息,学会归纳概括。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无穷磨难的原因是什么?(第六段)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习惯于崇拜神威,按照权威的意旨行事而不会思考。有些人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简单套用革命理论而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必然带来悲剧。

2.毛泽东、邓小平摒弃了“洋本本”,使“幽灵”在中国“显灵”。“显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第六段)

指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结合文意,谈谈如何理解第八段中“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这句话。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都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较为漫长的过程,都存在一个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期望立竿见影,是错误的认识。

4.结尾段作者说:“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们不能将理论当做教条来用,更不能将革命理论奉做神灵,一定要学会将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品味精彩语言。

师生合作,找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来品味体会。例如:

1.第五段写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欧洲的巨大影响时说:“他们就像一位输在对方剑下的武士,恭手垂剑,平心静气地讨教技艺。”以比喻的形式,形象化的语言,反映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巨大生命力。在论述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之后,以这样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作结,抒情性很强,说服力更强。

2.“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邓小平的“名言”脍炙人口,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生动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不管什么理论,只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才有意义。邓小平以革命家的魄力破解了萦绕中国人民心头多年的问题,深入浅出,将一个神圣而抽象的问题一语点破。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学设计

新纪元

一、预习要求。

阅读文章,把握文章思路。了解1919年前后的时代背景。查看李大钊《狱中自述》。

二、把握文章脉络(形),感知思想内涵(神)。

1.文章以“新纪元来”的反复开篇,有何效果?

两层意味: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到来。反复手法,加强了语势,开篇高调;强调了内容,开宗明义。

2.为什么需要“新纪元”到来?什么是“新纪元”?

(1)“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2)新纪元:1919年元旦;现在的时代。(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后一层内涵还可以具体细化)

3.结合文章第4段回答:什么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

不是毫无意义、陈陈相因的生活,而是时刻尽最大努力,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别开一新局面。

4.文章的主体段落在第6段,那么第5段有何作用?

过渡。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到1919这个年代。引人关注身处的时代。

5.处理文章第6段,要学会抓关键词:“从前”“从今以后”。这样便可理清作者思路:破旧立新。也可梳理概括出具体思想。

比如,从前,天演论讲优胜劣败;从今以后,生物的进化靠着互助。

6.要特别注意第6段后半部分中的指示性内容:“这些消息”。 准确理解指示性内容是思维严密的一个表现。

7.“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照见新人生的道路”这段描述性的文字,有什么效果?

形象,易懂,感情深挚,激励。

三、知人论世,品评价值。

结合1919年前后的时代特点,说说这篇文章的价值。

四、拓展、研究、讨论。

李大钊曾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语句,写《新纪元》时,正是三十而立、意气风发的年纪。收集李大钊的有关资料,以“走近李大钊”为主题,安排学生写一些探究的作文,可以是赏析的,也可以是历史评价的。

捉不住的鼬鼠

一、预习要求。

初读文章,查找朱自清的《匆匆》、高尔基的《时钟》。

二、把握文章脉络(形),感知思想内涵(神)。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无须面面俱到地处理。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对能力培养有价值的地方进行研讨,如形象化地表述抽象道理的句子。

1.由文章题目“时间片论”可见论说的观点并不集中,那么通读全文,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论断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第一层:开篇到“它不愿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时间是什么?

第二层:“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到“但我们经常向别人曲背弯腰、胁肩谄笑”。──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三层:“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到文末。──时间怎样对我们?

这种分层未必是唯一的。给文章分层,可以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能力,对一篇文章具有全局观。

2.有关时间的哲理都是抽象的,为什么这篇文章并没有枯燥晦涩之感? 化虚为实(借助修辞),抽象道理形象化,产生此效果,如“时间如水我如鱼”,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时间的不可分、“我”被时间包围的特点。

从几个层次中各选几句来赏析,就可以把握这篇文章的行文特点。

3.难点辨析: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真实存在却难把握)

“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时间使得季节轮替,时间中生命消亡和诞生)

“不知畏者不足畏。”(不知道害怕时间的人是不值得害怕的)

“在时间的尽头„„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不一定说出具体答案,但要明确,这句话中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不等于“时间”,因为这句话说了“在时间的尽头”)

4.文章为什么要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而这又说明了时间哪方面的特点?

如以“时间片论”为标题,抽象无味;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形象含蓄。文章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一方面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不致让人摸不着头脑。放回原文便可知:时间无形,变幻多端,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给人的打击迅速而有力。

5.读“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这句话前后的句子,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称是如何转换的,这样有什么效果?

它,第三人称,客观表述。你,第二人称,拉近距离,有利于抒情。

6.这篇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结合原文试分析其妙处。

设问、比喻、排比、拟人„„

三、拓展、研究、讨论。

结合课前的准备,比较、讨论不同作者对时间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各侧重在时间的哪些方面;谈谈自己对时间有什么样的认识,或对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有什么评价。

一、预习要求。

初步感知文章,概括文章每一片段的主要内容。

二、感知思想内容,品味手法技巧。

1.文章以“她”开篇,在作者的笔下,“她”有哪些特点?

美、爱美、懂美。(自然、感性、理性三方面)

2.文章中有不少文字对“她”进行了描述,这样写对于表现作者对“美”的思考有何作用?

作者描写她的热情,她的手指、眉、唇、睫毛,写出了她自然的美,女性的美。

在此基础上,借“她”之口说出了作者对美的思考,这样使文章有生动之感,并不是抽象地谈美的理论。由现实起到现实终,这样写使作者的思考丰富而不散乱。

3.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文中写到了哪些有关美的内容?试举例说明。 自然的美、距离美、直线美、曲线美、如何发现美„„

4.选择适当语句,赏析作者意思是如何准确表达的。修饰语是表意委婉的,但不晦涩,如:“安逸、闲适,就犹如一条索然无味的直线。奋斗中的挫折好比一条曲线的‘波谷’,成功,则好比‘波峰’──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妙的曲线,构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活。”修饰语准确、形象。

5.“美”有不同的表现,审美的方式各有不同,试以生活为例,谈谈自己发现到的“美”和发现的方式。

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读文章思考生活。

三、深入思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选自《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我们可以据此看出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有怎样的精神风貌?与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对美的认识有什么异同? 推荐几本通俗的美学著作或文章,如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教学设计

都江堰

学习本文应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对李冰的评价,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

一、预习准备。

通读全文,扫除语言文字障碍。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各部分的结构层次。

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亮出作者对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恢弘建筑的态度。文章从如下角度把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

(2)都江堰的功用绵延至今,而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3)都江堰毫不炫耀只求奉献,而长城却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修缮。这三个层面的对比需要学生立足于文章,分层概括。

2.在游览都江堰之前,作者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在看到都江堰之后,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是什么?作者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作者在不经意间强烈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魅力,为这里壮丽的景致所陶醉。同时透过水的“形”,作者也窥到了水的“神”,这里的水精神焕发,比赛着飞奔的力量,奔涌着喧嚣的生命,作者对这水的“神”无比崇敬,这里的水虽然也咆哮、狂野,但在都江堰的制约下,显现出一种更为壮丽的驯顺,都江堰使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所以作者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考虑到水的形神特点。要反复品读描写水的段落。

3.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什么? 引导学生提炼、筛选重要信息。 李冰是一位官员,同时又是一名实践科学家。因为有过李冰,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一座至今仍造福四方的水坝,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对这位实干家的“伟大精魂”充满了赞美和崇敬之情。

4.文章除了对都江堰和修建者李冰进行评价和思考之外,还对现实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作者盛赞了李冰的实干精神,同时联想到前不久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头衔上只印着“土木工程师”,作者指出作为官员,不应无所专攻,而应像李冰一样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作者引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这幅对联,来诘问现代官场衮衮诸公: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三、深入思考文中的重要语句,反复品读这些语句出现的相关段落。

1.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这“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

第二部分写水的段落需要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这里的水本来是充满野性的,它“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所以这里的水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可谓“出尽了风头”;但是这样的水流受到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也可谓“吃尽了苦头”。

2.第三部分第十三段说“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诘问是在对李冰的评价之后生发出来的,应结合对李冰的认识来回答这个问题。李冰活着时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人民建起了都江堰;他死后,都江堰仍然滋养后人。他还留下了经典的水利工程理论,被后世奉为圭臬。他的雕像还被用来测量水位,镇于江心,造福后人。作者用这些对李冰的评价,实际上是警戒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应该像李冰一样生前死后都造福一方。

吻火

《吻火》撷取两个特写镜头,展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风采。品读这两个特写镜头的深层含义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预习提示。

通读全文,理清思路。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文中写了哪两个特写镜头。

1.首先作者在一二段中描写徐志摩的一双银灰色的眸子,和他那种惊奇的眼神。

2.在第三段作者又截取了徐志摩点烟时向人借火的细节。

二、深入理解。

细读文章,品味讨论,可以结合徐志摩的有关作品进行补充。

1.透过那“惊奇的眼神”,作者揭示了徐志摩怎样的个性特征?

这惊奇的眼神反映出徐志摩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对人世的悲欢,对自然的美景,对未知世界,他都是惊奇着,天天都有兴致。这种生活态度使这位浪漫的诗人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热情,探索人生的美好、新鲜。哪怕是面对悲哀,他也不垂头丧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2.在徐志摩“吻火”的动作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到诗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火”的形象在文中可以象征生活中明亮、温暖、热烈的事物,也代表生活中毁灭一切的力量。通常人面对这“火”,往往敬而远之,隔岸观火。而徐志摩却肯亲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徐志摩对光明、热烈的挚爱,也表现出他对灾难、毁灭的坦然,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如此浪漫、壮烈、新奇,它被作者化做“吻火”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对诗人的由衷赞美。

3.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

诗人徐志摩最终死于坠机事故,那惨烈的情景让人目不忍视。但本文却独出新意,将那毁灭的一刻化做吻火的壮美,让吻火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诗人人生的壮美也发挥到极致。

三、品味语言。

《吻火》这篇散文并不像很多纪念散文一样充满伤感与沉痛,可以让学生谈一谈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冷静质朴,没有歌功颂德的热情赞美,而是透过两个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让读者去品味其中的内涵,含蓄隽永,让人深思、遐想。

合欢树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独特情感,品味作者附着在合欢树上的复杂心态,可以作为本文的探究重点。

一、预习要求。

诵读全文,熟悉文章。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思考问题。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含蓄深挚,所以在讨论时,既要注意文中的明示信息,也要透过文字,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挚情感。

1.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可以以作者身体残疾为界线,之前母亲的性格是怎样的?之后又怎样?要结合有关情节回答。

(1)20岁以前,作者的家庭生活是安定并充满情趣的。作者选取自己小时候与母亲的一次小冲突来与后面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形成对照。在这次小冲突中,母亲也争强好胜、率真可爱、热爱生活。仔细研读第一段,要求学生对母亲性格的把握要全面,概括性格的词语要准确合理。

(2)作者残疾以后,母亲的生活与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每一回求医问药,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在第二段中有一个细节,母亲为“我”治病造成我烫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儿子的病煎熬着母亲的身心,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当母亲发现“我”治病无望,而在写小说的时候,母亲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母亲用这些行为建立起儿子生活的信心。母爱的博大深沉拯救了儿子的精神。应该要求学生自己研读第二、三段,准确体会母亲在痛苦中坚强执著的性格。

2.阅读第八段,体会母亲在合欢树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幼小可怜的合欢树仿佛当年身患疾病的作者,虽然母亲是爱花草的人,但她此时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当这棵小树逐渐茂盛时,母亲非常高兴,经常侍弄小树。这棵小树已成为儿子的化身,母亲对小树倾注的爱源自于对儿子未来的希望。合欢树上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3.虽然本文以“合欢树”为题,但文中并没有出现对树的正面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对合欢树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当年合欢树被母亲视为儿子的化身,如今儿子已经成名,但母亲已驾鹤西去。合欢树上倾注着母爱。作者爱这棵树,因为他深爱母亲。但是他最终还是不愿进小院亲见。他渴望见到合欢树,重温母爱,但母亲已经逝去,睹物更会思人,作者不忍见树,其实是他不忍重温失去母亲的痛苦。作者这样写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教学设计

森林中的绅士

本单元题为“如真似幻的梦境”,所选的三篇文章均涉及“实”与“虚”的问题,以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即“言内意”),来表达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即“言外意”)。本单元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实”的“言内意”来尽量思考探究“虚”的“言外意”。

一、预习要求。朗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都要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

满身钢针似的刺毛。刺毛的作用在于:(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

(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应之处后,再进行概括。

(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

(4)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5)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6)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3.这种“得天独厚”又颇具“绅士风度”的豪猪现在却有了“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种可能原因?作者虽没有下结论,但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

文章的最后两段有明确的回答。

三、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言外意”。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用词、语气,明确作者是在采用调侃的笔调来叙述和描写,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此,这一环节是通过品味语言来探究作者深意的。

1.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寒心”二字可见出批评,那么,豪猪那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究竟为什么让人寒心呢?

此问题引导学生对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作答,只要能言之成理,看出这种生活方式实质就是一种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即可。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活方式而有绝种之忧,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的一种动物吗?有何深意?

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是因为豪猪与现实中的绅士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文中寻找出这些相似之处,体会作者对现实中的绅士的态度,明确豪猪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作者所担忧的某些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艰苦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云 霓

一、品味标题,揣摩文章大概内容。

1.作者为何以“云霓”为题?

这个问题可以统摄全文内容,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一问题时,很可能只回答出表层的原因,可以在明确表层原因之后,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他们探究深层原因。

(1)文章的主体叙写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件事,这件事与云霓有很大关系。

(2)作者因去年夏天的事画了很多画,结为一集,首幅作品即为《云霓》,作者还为自己的这本画集取名为《云霓》,而本文是为此画集所作的序言。 . 在去年夏天的这件事中,云霓起着什么作用?

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去年夏天的这件事就是“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在这无边的苦闷和恐慌中,人们虽然苦盼下雨而雨始终不至,但大多数人并不绝望,因为“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一方面,云霓五色灿烂飘游在天空,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另一方面,它始终给人以甘霖将至的希望,给与大热大旱苦斗的人们以安慰和鼓励。

3.从文中看,作者为何给自己的画集取名为《云霓》?

文章第六段有明确的回答。去年夏天的这件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他深入的思考,他由气候的大热大旱带给人巨大的苦闷和恐慌,而联想到“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

4.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时代背景讨论:这“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指的是什么?几朵“云霓”可以指什么?

大热和大旱,应该指混乱不安宁的时代、艰难的时世,让人们生活在苦闷和恐慌中,为了生存而辛苦无奈地抗争着。

作者此处在云霓二字上特地加上了引号,因为这里的云霓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指的是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它可以是像丰子恺的漫画、散文一样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人间的真情等。

作者为自己的画集取名为《云霓》,正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些许的希望和安慰,他寄予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希冀。当然,在最后一段,他也明确表示自己的一部作品并不能满足大旱年间的渴望,从这里也看出他的忧思。

二、品味语言。

细读三、四两段,品味作者是如何表现“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如何描写云霓的状态的。

1.作者善用对举的整句,如室内凳子、桌子的温度给人的感觉,蜡烛、薄荷在高温中的变化,狗、人们对抗高温的表现,细致而生动地传达出“大热的苦闷”。丰子恺的笔调是平实而亲切的,如话家常一般,而且轻松而有趣味,不乏幽默,如“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但这轻松幽默的语言中表达出的是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包含的是对民生艰难的体恤和无限辛酸。

2.动词运用准确、细腻、形象、生动。文中写云霓的变化,“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这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传神地表现出了云霓的变化。同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人们的心情,但云霓的起伏波动牵动的是求雨若渴的人们的心,云霓的变化过程就是人们心理的变化过程,高超非凡的语言恰当地表现了这一切。

埃菲尔铁塔沉思

学习了前面两篇散文,学生应该对散文的“实”与“虚”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和了解。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建议先让学生自读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明确很多散文作品都是“虚实相生”的,然后以“实”与“虚”为切入点,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游记)

二、一般游记的写作重点是什么?(所见所闻,游览的经过,游览地的景色)

三、本文显然是因游览埃菲尔铁塔而记的,但文章的题目是《埃菲尔铁塔沉思》,中心词在“沉思”二字上,“沉思”其实就是感受和思考。因此,从散文的“虚”与“实”来看,游览的经过、游览地的景色就是“实”,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想就是“虚”。让学生分析作者游览埃菲尔铁塔的经过,然后从文中寻找出在此过程中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游览经过:登塔前──登塔中──登塔后。感受和思考:见“整体感知”。 通过以上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是由“实”生“虚”,重点在“虚”。

四、所思所想所感是“虚”的,怎样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让读者感受并理解这些“虚”的东西呢?让学生阅读六、七、八三段,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自己的感受和思绪的。

第六段写作者自己登塔时在透明电梯中疾速上升的感受,在此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的是“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不足道”,这种带着些恐惧的内心感受,是作者借一种错觉(整个巴黎在坠落,地壳在下陷沉没)来表现的,她还运用比喻(如悬崖上跌落的石块,无遮无挡,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使内心抽象的意绪通过有形的景物显现出来了,把抽象的思想情绪形象化,其实就是以“实”来写“虚”。

第七、八两段同样是巧妙地运用比喻,以读者熟悉的事物比喻陌生而新奇的感受,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坐电梯登上铁塔的特殊感受。参见“问题探究”之二。

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

本课教学,从语文工具性方面说,重点要放在对散文疏淡笔法和平白如话却又深含情致的语言的鉴赏上,体会散文的简淡之美。

一、初步阅读,感受其风格。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谈谈对这篇散文的感受,尤其注意与从前读过的散文不同之处。学生可能首先关注的是它如流水账一般的行文,还有平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在了解了学生的初步感受后,再引导他们去欣赏这别一样的散文之美,教学会更有针对性。

二、指导美读,品味其情韵。

朗读,是散文教学的好方法,在朗读中学生可以品味语言之美,可以领略作者深藏于语言背后的情意。本文按照葡萄生长的生命律动,自然分成十二个小节,正好可以请十二位学生依次顺序朗读。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本文语言上的特色,教师也不妨做一点儿示范性朗读,但主要由学生去读。比如文中多短句,而且很多独立成段,像“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春风”,读出这种顿挫,也就读出了文章的节奏感,就能体会到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思路的匠心,它实际是再现了葡萄生长的自然律动。再如平白如口语的语言风格,拟人手法的使用,像“树枝软了。树绿了”,“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还有“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它已经等不及了”,这些看似闲话式的语言特别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写出了作者对葡萄的真心喜爱和百般呵护,读来很是动人。这些地方都应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品味。朗读到位了,文章的情韵自然能够领会得出。

三、拓展比读,深入领悟笔法之美。

尽管进行了朗读品味,本文疏阔写意的笔法恐怕仍然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介绍一些同类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拓展,会使学生对文章笔法之美有更深刻的领悟,体味其文笔虽淡情却浓的艺术风格。这里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如《蒲桥集》中的许多文章,像《故乡的食物》《果园杂记》等,还有《胡同文化》,抒情散文式的小说《受戒》等。还可以介绍与之风格相近的其他作品,比如作者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还有郁达夫《北平的四季》,当代作家曹文轩清新淡雅的小说等。拓展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散文还有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风格,这样一种美。

此外,也可以引入中国画中写意画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笔法特点──看似随意,实为内蕴深厚。

四、迁移写作,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可以布置写一篇随笔,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我的一盆花”或“我家的„„”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学习作者的写法,也写一篇“月令”“日令”或“年令”。要写出情致,不能写成寡淡无味的流水账。

也可以进行片段的语言训练,比如仿写其中一个段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如第三节中作者对“备料”不厌其烦地罗列,呈现出一种“繁复”之美,能够“铺展”也是一种语言能力,不妨让学生仿写。

与《葡萄月令》不同,本文内容“密集”,结构繁复,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梳理内容和行文思路上,体会散文的丰富之美。

一、梳理思路,概括内容。(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可以采用以问题引导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迅速理出行文思路,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并简要概括出各部分内容。参见“整体感知”。

二、鉴赏写法,体会散文丰富之美。(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可以采用设问讨论式阅读,老师提出鉴赏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比如:“本文围绕‘光’,作者写了它的几种变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光与黑暗的关系的?”“作者是如何展开他的思路的?你能否概括出作者思维发散的途径?”

本文内容十分丰富,但读来却不觉繁杂,这是因为作者文思有路,所以驾驭起来才娴熟自如,安排井井有条。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各个部分,归纳出作者思维发散的途径,这样做无论是对提升快速阅读能力,还是指导学生的写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试归纳以下几点:

1.由此及彼,进行相关联想,如由光及光的变体、由光及影等。2.由自然的描述到哲理的阐发,进行深入挖掘。3.由物及人,进行广泛联想。

三、以读带写,解决学生作文如何写丰富的问题。

内容空洞,思路难以打开是学生作文的通病,他们常常发愁作文凑不够要求的字数。这篇散文为我们提供了文章如何写丰富的范例,教师可以借此指导写作。 参考命题:《秋》《月》《春》„„。要求:运用联想的方法,比如由古及今、由自然及诗词、由表及里等,尽量将文章写丰富。

树(节选)

本文写了各种各样的树,但其实是借树发挥,主要是由树引发作者对各种文化现象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鉴于篇幅较长,文化内蕴较为深厚,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探讨上,可以采用较为开放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散文内蕴深厚之美。

一、通读全文,梳理内容。

利用“问题探究”,让学生梳理全文,找出文中写了几种树,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对应的象征意义。

二、合作探究,深入领会。

本文可就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领域,让学生选择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辟小组论坛,进行合作探究。探究话题可以是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文化现象,或作者的某一个观点,就这些观点或现象联系社会生活,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话题:民族性格与宗教信仰(第一节)、现代文明忧思录(第二节)、中国士族的精神内涵(第三节)。

以上只是提供大概的探讨范围,学生的话题宜小不宜大,应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学会联想,对话题做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事后可以整理成文,择优在班内交流。

三、关注散文技法,迁移写作。

让学生找出行文思路承转过渡之处,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承转过渡自然流畅之美,学习这种技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一定会有大帮助。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单元说明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比较三篇课文的同异点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作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入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有所不同。《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景,有选择地讲述造访、观察的景象;《动》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另外也与

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与《特》也略不相同。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当然,三篇课文的同异点不止这些,后面还将另述。通过比较三篇课文的异同点,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每篇课文,也可以认识散文文体的某些特点。

二、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单元后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指导学生从形神相辅相依方面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篇好的散文就像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一样,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神要充实饱满,不可空洞枯槁。同时,形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单一;神要凝聚集中,当然也可以多元多向度。一般说来,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

本单元的课文都体现散文形神兼备又相辅相依的规律。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散文之形表现为作者所见之景物丰富多样、色彩斑斓,那一幅幅生动的小画面丰富了作品的“血肉”,堆积起作品的“形体”。当然组织成篇的结构方式和生动醇厚的语言也成为作品之形的一部分。而蕴含在课文之中的散文之神可以从不同方面领会,一是故都北平之“神”——精神、神韵、灵气,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前者谓之“神”,后者谓之“情”,课文在这两方面都是集中聚合的,不见些许散乱。

其余两篇,《汉家寨》只写了汉家寨一处风光,看似形不散,其实也散,你看,这里既写自然又写社会,既写现实又写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怎说不散?其神则体现为情感的线索,这情感集中地凝聚的“坚守”这一情结上。《特利尔的幽灵》之形散神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课文写特利尔小镇和马克思故居不多,更多地写“特利尔的幽灵”是怎么传播世界并在中国落脚、蓬勃发展的,视野开阔,笔墨纵横,此谓之形散;神聚呢?全文、全部材料都集中于“幽灵”,此其一;作者在写“幽灵”之灵动、迅猛、宏伟时,表达了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此其二。此二者从不同方面构成课文的神之线索,组串起全文的材料和结构。

三、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

三篇课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力;《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特利尔的幽灵》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年轻的读者应起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心灵的独白》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一、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二、理解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三、体验散文中美的发现和审美表达。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抒情性的或哲理性的,都带有强烈的心灵独白色彩和玄思色彩,它们描述社会生活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人生真理和审美规律,激发人生思考,启迪审美感悟,对当代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这些课文的作者善于感悟、富于玄思、长于审美,可能学生觉得解读文本、进入课文情境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一次锻炼抽象思维和提升感悟力的好机会。下面提示几个教学要点。

一、通过知人论世把握文意,体会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关于文学鉴赏的知人论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相关阐述:“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论世的方法就是考查作家(人) 和时代社会(世) ,考查作品的成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人格品性,从中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 李大钊《新纪元》就是一篇需要通过知人论世才能认识其底蕴的课文。学生对李大钊或许略知一二,他们学习本文未必会自觉地知人论世,就需要老师提醒、触发,老师还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当时的时代状况、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风格。可以说对李大钊和写作背景了解越多,对文本的解读就越透越深广,最终把课文当做认识时代社会和作者思想境界、心襟怀抱的一个门径。

二、理解文中哲理,感悟人生真谛。

当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保持情感丰富性饱满度的提前下,创设哲理意境,给作品以深厚度,给人以深刻启迪。在这方面,周涛《捉不住的鼬鼠》是突出的例子。与别的散文作品不同,《捉》文是直接描写抽象的“时间”的,或者说是锐利目光直击哲理的,不需要通过讲故事、写场景、说人物来表达哲理。当然文章又没有摒弃感性形象的东西,而是时时处处把时间形象化、实景化,让哲理变得可视可闻可触,充分体现散文的文学性特点。

作者以写“时间”显示自己的深刻思维,但不是写哲学或物理学论文,而是引进社会人生内容,给人启迪的东西不是学理上的,而是人生感受上的。

曹明华《美》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从思想内容上说,它与《捉》具有同一性,就是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迪,只不过它是从审美方面进行开掘的。从写法上说,与《捉》截然不同,《美》是感性形象极其丰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兼备的散文。

即使是政治意味很强的《新纪元》也不乏人生哲理、人生真谛,作者说:“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一个人的一生,包含无数新纪元,才算能完成他的崇高生活。人类全体的历史,联结无数的新纪元,才算能贯达这人类伟大的使命。”这些话可以说人类生活哲理和真谛的最高概括。领悟了这样的哲理和真谛,就可能提升精神境界,成就光荣业绩。

三、感受审美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散文教学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审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乃至完善人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相关阐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加以重视,可见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新纪元》和《捉不住的鼬鼠》都具有较强的审美内涵,如《新》体现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包容天下、改造山河的壮美风格,《捉》则把时间形象化、审美化,让人在领悟哲理的同时领略文学美。

最富有审美内涵的是《美》一文,从标题到正文都包含“美”的元素、“美”的形象。与《新》和《捉》单一的人格美、文学美有所不同,《美》既表现了富有个性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又把审美活动表现得有层次、有梯度、有不同侧面,确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简案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学设计

动人的北平

一、预习提示。

1.朗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

2.在文章中画出能够体现北平动人之处的关键词语。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讨论以下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脉络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1.文章的第一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写了北平老成、豪爽、宽大、包容、守旧融新的特点。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概括介绍了北平的特点,具有总领全文内容的作用。

2.第二、三段写了北平的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写的?

这两段写北平“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等,表现了北平新与旧、雅与俗共存的特点。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呈现了北平特有的各色共存的城市景象,由此体现北平包容新旧、宽怀大量的特点。

3.在第四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第四段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它“根脉深入地中”,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数百万的昆虫”。昆虫之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的。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作者这样说,是在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点。

三、试着概括“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几个原因。

“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是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内容,虽然作者说“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比较“散”,没有鲜明的结构特征或高度概括的语句,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学会归纳概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道路极其宽阔;第二,生活“舒适可爱”;第三,老百姓善良、淳朴。

四、文章对北平的动人之处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能否找出几处,细细品味一下,这些看似琐屑的细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题不做统一答案,重在引导学生品味内容,言之成理即可。例如:

1.第七段有这样一段话:“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上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

这段文字着眼于饮食内容,落笔于饭馆的历史、招牌、堂倌等细节。由这些细节可以看出饭馆里的氛围很是浓郁,堂倌的形象、声音、动作等都生动有趣,仿佛呼之欲出,北平饭馆那种特有的让人亲切、热情的感觉跃然纸上,作者对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2.第八段有这样的话:“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

这段话写了居民院落的细节,由院落写到院内的陈设,院内栽培的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它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对北平的喜爱欣赏。

3.第十三段细说了北平建筑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写了城壕、墙垣、亭台、中轴路、鼓楼等,内容具体而繁多,如数家珍,似有不嫌啰唆之意,其实是作者自豪、赞美之情的真实表露。

五、品味语言,感受作者情怀。

作者对北平的感情显而易见,但通篇几乎没有直白的评价,而读者的感受又很鲜明。这与语言表达的高妙有直接关系。

比如写北平的包容宽大。“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前四句都是六个字,结构还一致,节奏鲜明,琅琅上口。“尽”和“任”两个词,尽显随意、惬意、满意,最后一个反问句,更是透着无比的欢愉之情。

此外写北平院落里的果蔬新鲜。作者不具体写是怎么新鲜的,而是说“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两个“就是”,让读者在尽想这种水果的独特形、色、味的同时,也为作者的强烈情绪所感染。

汉 家 寨

一、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全文,理清全文内容层次。

这是一篇游记,记述了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一次难忘的旅行,着重写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文章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苍凉雄大,突出其地理环境的恶劣;第二部分写在汉家寨遇到的一老一少,重在体现他们无言的坚守;第三部分写离开汉家寨,那一老一少给作者心中带来的振荡。

二、教师制作有关新疆沙漠戈壁的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以此增强学生对文中所写地形地貌的认识。

三、为把握作者赋予汉家寨的内涵,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第一部分突出表现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什么特点?这些内容与写汉家寨有何关系?

这一部分极写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辽阔、苍凉、沉寂,为下文写那一老一少作铺垫,同时也反衬汉家寨人坚忍顽强的精神。

2.对汉家寨的一老一少两个人物,文章正面描写很少,如何认识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文章并非着意刻画两个人物形象,而是要通过这年龄悬殊的两个人来表现汉民族的一种默默坚守精神,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无言地继续前人的事业,以一种执著与环境抗衡,固守着先人的土地而决不放弃,并且代代相传。这种精神是作者着意讴歌的。

3.作者说“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根据文意想一想,是什么使作者“心中激荡”?

在这块残酷的绝地里,汉家寨的人自从祖先迁移到这里,就这样世世代代地固守了下来,他们以坚守对抗着恐怖的大自然,对抗着被抛弃的寂寞,这坚定的信念和品格使作者心中激荡不已。

四、如有条件,将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介绍给学生,试着讨论一下,都是写新疆风光的文章,为什么两文在内容及风格上有较大的不同?

这是一道发散思维的考查题。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不同,写作背景不同,写作风格不同,导致内容的着眼点不同,情感也不同。

特利尔的幽灵

一、预习提示。

1.仔细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层次。

2.画出文中解释“幽灵”一词的有关语句。

3.结合相关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发展的伟大意义。

二、结合课文,讨论问题。

此题不必统一答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文本信息,学会归纳概括。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无穷磨难的原因是什么?(第六段)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习惯于崇拜神威,按照权威的意旨行事而不会思考。有些人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简单套用革命理论而不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必然带来悲剧。

2.毛泽东、邓小平摒弃了“洋本本”,使“幽灵”在中国“显灵”。“显灵”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第六段)

指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3.结合文意,谈谈如何理解第八段中“凡先驱者的思想,总是要留给我们一段长时间的理解和等待”这句话。

任何一种先进的理论,都有一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较为漫长的过程,都存在一个理解再理解的过程。如果只是简单照搬,期望立竿见影,是错误的认识。

4.结尾段作者说:“思想家只管想,具体该怎么做,是我们这些后人的事。”讨论一下,如何理解这句话?

我们不能将理论当做教条来用,更不能将革命理论奉做神灵,一定要学会将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品味精彩语言。

师生合作,找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来品味体会。例如:

1.第五段写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欧洲的巨大影响时说:“他们就像一位输在对方剑下的武士,恭手垂剑,平心静气地讨教技艺。”以比喻的形式,形象化的语言,反映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巨大生命力。在论述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之后,以这样生动的描述性语言作结,抒情性很强,说服力更强。

2.“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邓小平的“名言”脍炙人口,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生动地说明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不管什么理论,只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才有意义。邓小平以革命家的魄力破解了萦绕中国人民心头多年的问题,深入浅出,将一个神圣而抽象的问题一语点破。

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教学设计

新纪元

一、预习要求。

阅读文章,把握文章思路。了解1919年前后的时代背景。查看李大钊《狱中自述》。

二、把握文章脉络(形),感知思想内涵(神)。

1.文章以“新纪元来”的反复开篇,有何效果?

两层意味:客观讲“新纪元”已到来;主观讲希望“新纪元”到来。反复手法,加强了语势,开篇高调;强调了内容,开宗明义。

2.为什么需要“新纪元”到来?什么是“新纪元”?

(1)“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

(2)新纪元:1919年元旦;现在的时代。(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后一层内涵还可以具体细化)

3.结合文章第4段回答:什么样的新纪元才有祝贺的价值?

不是毫无意义、陈陈相因的生活,而是时刻尽最大努力,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别开一新局面。

4.文章的主体段落在第6段,那么第5段有何作用?

过渡。将“新纪元”具体到1914到1919这个年代。引人关注身处的时代。

5.处理文章第6段,要学会抓关键词:“从前”“从今以后”。这样便可理清作者思路:破旧立新。也可梳理概括出具体思想。

比如,从前,天演论讲优胜劣败;从今以后,生物的进化靠着互助。

6.要特别注意第6段后半部分中的指示性内容:“这些消息”。 准确理解指示性内容是思维严密的一个表现。

7.“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照见新人生的道路”这段描述性的文字,有什么效果?

形象,易懂,感情深挚,激励。

三、知人论世,品评价值。

结合1919年前后的时代特点,说说这篇文章的价值。

四、拓展、研究、讨论。

李大钊曾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语句,写《新纪元》时,正是三十而立、意气风发的年纪。收集李大钊的有关资料,以“走近李大钊”为主题,安排学生写一些探究的作文,可以是赏析的,也可以是历史评价的。

捉不住的鼬鼠

一、预习要求。

初读文章,查找朱自清的《匆匆》、高尔基的《时钟》。

二、把握文章脉络(形),感知思想内涵(神)。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所以无须面面俱到地处理。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对能力培养有价值的地方进行研讨,如形象化地表述抽象道理的句子。

1.由文章题目“时间片论”可见论说的观点并不集中,那么通读全文,文章中关于时间的论断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第一层:开篇到“它不愿拆穿这种幼稚的错觉”。──时间是什么?

第二层:“人们经常爱问的一句话就是”到“但我们经常向别人曲背弯腰、胁肩谄笑”。──我们对时间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三层:“这些,当然你都看见了”到文末。──时间怎样对我们?

这种分层未必是唯一的。给文章分层,可以培养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把握能力,对一篇文章具有全局观。

2.有关时间的哲理都是抽象的,为什么这篇文章并没有枯燥晦涩之感? 化虚为实(借助修辞),抽象道理形象化,产生此效果,如“时间如水我如鱼”,形象地表现了“我”与时间的不可分、“我”被时间包围的特点。

从几个层次中各选几句来赏析,就可以把握这篇文章的行文特点。

3.难点辨析:

“处处有它而无它,处处无它而有它。”(真实存在却难把握)

“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时间使得季节轮替,时间中生命消亡和诞生)

“不知畏者不足畏。”(不知道害怕时间的人是不值得害怕的)

“在时间的尽头„„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是什么?”(不一定说出具体答案,但要明确,这句话中的“那不可洞察的创造万物之手”不等于“时间”,因为这句话说了“在时间的尽头”)

4.文章为什么要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而这又说明了时间哪方面的特点?

如以“时间片论”为标题,抽象无味;以“捉不住的鼬鼠”为标题,形象含蓄。文章采用主副标题的形式,一方面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不致让人摸不着头脑。放回原文便可知:时间无形,变幻多端,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给人的打击迅速而有力。

5.读“时间啊,我们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这句话前后的句子,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称是如何转换的,这样有什么效果?

它,第三人称,客观表述。你,第二人称,拉近距离,有利于抒情。

6.这篇文章用了哪些修辞方法?结合原文试分析其妙处。

设问、比喻、排比、拟人„„

三、拓展、研究、讨论。

结合课前的准备,比较、讨论不同作者对时间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各侧重在时间的哪些方面;谈谈自己对时间有什么样的认识,或对这篇文章中的观点有什么评价。

一、预习要求。

初步感知文章,概括文章每一片段的主要内容。

二、感知思想内容,品味手法技巧。

1.文章以“她”开篇,在作者的笔下,“她”有哪些特点?

美、爱美、懂美。(自然、感性、理性三方面)

2.文章中有不少文字对“她”进行了描述,这样写对于表现作者对“美”的思考有何作用?

作者描写她的热情,她的手指、眉、唇、睫毛,写出了她自然的美,女性的美。

在此基础上,借“她”之口说出了作者对美的思考,这样使文章有生动之感,并不是抽象地谈美的理论。由现实起到现实终,这样写使作者的思考丰富而不散乱。

3.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文中写到了哪些有关美的内容?试举例说明。 自然的美、距离美、直线美、曲线美、如何发现美„„

4.选择适当语句,赏析作者意思是如何准确表达的。修饰语是表意委婉的,但不晦涩,如:“安逸、闲适,就犹如一条索然无味的直线。奋斗中的挫折好比一条曲线的‘波谷’,成功,则好比‘波峰’──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妙的曲线,构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活。”修饰语准确、形象。

5.“美”有不同的表现,审美的方式各有不同,试以生活为例,谈谈自己发现到的“美”和发现的方式。

开放性的话题,让学生读文章思考生活。

三、深入思考、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选自《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我们可以据此看出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有怎样的精神风貌?与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对美的认识有什么异同? 推荐几本通俗的美学著作或文章,如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教学设计

都江堰

学习本文应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对李冰的评价,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

一、预习准备。

通读全文,扫除语言文字障碍。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各部分的结构层次。

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的总观点是什么?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文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亮出作者对这两个中国历史上恢弘建筑的态度。文章从如下角度把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1)都江堰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

(2)都江堰的功用绵延至今,而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弃;(3)都江堰毫不炫耀只求奉献,而长城却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修缮。这三个层面的对比需要学生立足于文章,分层概括。

2.在游览都江堰之前,作者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在看到都江堰之后,作者对都江堰的评价是什么?作者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作者在不经意间强烈地感受到都江堰水的魅力,为这里壮丽的景致所陶醉。同时透过水的“形”,作者也窥到了水的“神”,这里的水精神焕发,比赛着飞奔的力量,奔涌着喧嚣的生命,作者对这水的“神”无比崇敬,这里的水虽然也咆哮、狂野,但在都江堰的制约下,显现出一种更为壮丽的驯顺,都江堰使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所以作者说“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应该考虑到水的形神特点。要反复品读描写水的段落。

3.文章第三部分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什么? 引导学生提炼、筛选重要信息。 李冰是一位官员,同时又是一名实践科学家。因为有过李冰,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八字真言,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一座至今仍造福四方的水坝,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透明。作者对这位实干家的“伟大精魂”充满了赞美和崇敬之情。

4.文章除了对都江堰和修建者李冰进行评价和思考之外,还对现实进行了怎样的思考?

作者盛赞了李冰的实干精神,同时联想到前不久一位极有作为的市长的名片,头衔上只印着“土木工程师”,作者指出作为官员,不应无所专攻,而应像李冰一样成为一名实践科学家。作者引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这幅对联,来诘问现代官场衮衮诸公: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三、深入思考文中的重要语句,反复品读这些语句出现的相关段落。

1.第二部分最后一段,“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这“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

第二部分写水的段落需要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这里的水本来是充满野性的,它“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所以这里的水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可谓“出尽了风头”;但是这样的水流受到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也可谓“吃尽了苦头”。

2.第三部分第十三段说“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怎样理解这句话?讨论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诘问是在对李冰的评价之后生发出来的,应结合对李冰的认识来回答这个问题。李冰活着时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人民建起了都江堰;他死后,都江堰仍然滋养后人。他还留下了经典的水利工程理论,被后世奉为圭臬。他的雕像还被用来测量水位,镇于江心,造福后人。作者用这些对李冰的评价,实际上是警戒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应该像李冰一样生前死后都造福一方。

吻火

《吻火》撷取两个特写镜头,展示徐志摩独特的个性风采。品读这两个特写镜头的深层含义应该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预习提示。

通读全文,理清思路。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出文中写了哪两个特写镜头。

1.首先作者在一二段中描写徐志摩的一双银灰色的眸子,和他那种惊奇的眼神。

2.在第三段作者又截取了徐志摩点烟时向人借火的细节。

二、深入理解。

细读文章,品味讨论,可以结合徐志摩的有关作品进行补充。

1.透过那“惊奇的眼神”,作者揭示了徐志摩怎样的个性特征?

这惊奇的眼神反映出徐志摩对待生活的一种心态,对人世的悲欢,对自然的美景,对未知世界,他都是惊奇着,天天都有兴致。这种生活态度使这位浪漫的诗人时时刻刻对生活充满热情,探索人生的美好、新鲜。哪怕是面对悲哀,他也不垂头丧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2.在徐志摩“吻火”的动作中,我们又可以窥探到诗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火”的形象在文中可以象征生活中明亮、温暖、热烈的事物,也代表生活中毁灭一切的力量。通常人面对这“火”,往往敬而远之,隔岸观火。而徐志摩却肯亲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这个动作不仅表现出徐志摩对光明、热烈的挚爱,也表现出他对灾难、毁灭的坦然,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如此浪漫、壮烈、新奇,它被作者化做“吻火”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出作者对诗人的由衷赞美。

3.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

诗人徐志摩最终死于坠机事故,那惨烈的情景让人目不忍视。但本文却独出新意,将那毁灭的一刻化做吻火的壮美,让吻火这一主题发挥到极致,诗人人生的壮美也发挥到极致。

三、品味语言。

《吻火》这篇散文并不像很多纪念散文一样充满伤感与沉痛,可以让学生谈一谈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冷静质朴,没有歌功颂德的热情赞美,而是透过两个真实可感的生活细节让读者去品味其中的内涵,含蓄隽永,让人深思、遐想。

合欢树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独特情感,品味作者附着在合欢树上的复杂心态,可以作为本文的探究重点。

一、预习要求。

诵读全文,熟悉文章。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思考问题。

这篇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含蓄深挚,所以在讨论时,既要注意文中的明示信息,也要透过文字,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体会文字背后的深挚情感。

1.文中对母亲的描写,可以以作者身体残疾为界线,之前母亲的性格是怎样的?之后又怎样?要结合有关情节回答。

(1)20岁以前,作者的家庭生活是安定并充满情趣的。作者选取自己小时候与母亲的一次小冲突来与后面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形成对照。在这次小冲突中,母亲也争强好胜、率真可爱、热爱生活。仔细研读第一段,要求学生对母亲性格的把握要全面,概括性格的词语要准确合理。

(2)作者残疾以后,母亲的生活与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每一回求医问药,她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在第二段中有一个细节,母亲为“我”治病造成我烫伤,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儿子的病煎熬着母亲的身心,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希望。当母亲发现“我”治病无望,而在写小说的时候,母亲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母亲用这些行为建立起儿子生活的信心。母爱的博大深沉拯救了儿子的精神。应该要求学生自己研读第二、三段,准确体会母亲在痛苦中坚强执著的性格。

2.阅读第八段,体会母亲在合欢树上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幼小可怜的合欢树仿佛当年身患疾病的作者,虽然母亲是爱花草的人,但她此时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当这棵小树逐渐茂盛时,母亲非常高兴,经常侍弄小树。这棵小树已成为儿子的化身,母亲对小树倾注的爱源自于对儿子未来的希望。合欢树上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3.虽然本文以“合欢树”为题,但文中并没有出现对树的正面描写,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作者对合欢树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当年合欢树被母亲视为儿子的化身,如今儿子已经成名,但母亲已驾鹤西去。合欢树上倾注着母爱。作者爱这棵树,因为他深爱母亲。但是他最终还是不愿进小院亲见。他渴望见到合欢树,重温母爱,但母亲已经逝去,睹物更会思人,作者不忍见树,其实是他不忍重温失去母亲的痛苦。作者这样写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

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教学设计

森林中的绅士

本单元题为“如真似幻的梦境”,所选的三篇文章均涉及“实”与“虚”的问题,以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即“言内意”),来表达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即“言外意”)。本单元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实”的“言内意”来尽量思考探究“虚”的“言外意”。

一、预习要求。朗读全文,熟悉文章内容。

二、感知文章内容,理清结构层次。通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来达到这一目的,要求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都要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

满身钢针似的刺毛。刺毛的作用在于:(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

(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3)落水时,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对应之处后,再进行概括。

(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

(4)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5)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6)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3.这种“得天独厚”又颇具“绅士风度”的豪猪现在却有了“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种可能原因?作者虽没有下结论,但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

文章的最后两段有明确的回答。

三、深入思考,探究作者的“言外意”。

在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章的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用词、语气,明确作者是在采用调侃的笔调来叙述和描写,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此,这一环节是通过品味语言来探究作者深意的。

1.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寒心”二字可见出批评,那么,豪猪那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究竟为什么让人寒心呢?

此问题引导学生对豪猪的生活方式的实质进行思考,学生可以自由作答,只要能言之成理,看出这种生活方式实质就是一种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即可。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活方式而有绝种之忧,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的一种动物吗?有何深意?

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是因为豪猪与现实中的绅士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从文中寻找出这些相似之处,体会作者对现实中的绅士的态度,明确豪猪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作者所担忧的某些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艰苦年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云 霓

一、品味标题,揣摩文章大概内容。

1.作者为何以“云霓”为题?

这个问题可以统摄全文内容,学生在思考讨论这一问题时,很可能只回答出表层的原因,可以在明确表层原因之后,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他们探究深层原因。

(1)文章的主体叙写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件事,这件事与云霓有很大关系。

(2)作者因去年夏天的事画了很多画,结为一集,首幅作品即为《云霓》,作者还为自己的这本画集取名为《云霓》,而本文是为此画集所作的序言。 . 在去年夏天的这件事中,云霓起着什么作用?

如果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去年夏天的这件事就是“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在这无边的苦闷和恐慌中,人们虽然苦盼下雨而雨始终不至,但大多数人并不绝望,因为“十余日来东南角上天天挂着几朵云霓”,一方面,云霓五色灿烂飘游在天空,最终没给人们带来雨水,让人们空欢喜一场;另一方面,它始终给人以甘霖将至的希望,给与大热大旱苦斗的人们以安慰和鼓励。

3.从文中看,作者为何给自己的画集取名为《云霓》?

文章第六段有明确的回答。去年夏天的这件事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他深入的思考,他由气候的大热大旱带给人巨大的苦闷和恐慌,而联想到“现代的民间,始终充塞着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而且也有几朵‘云霓’始终挂在我们的眼前,时时用美好的形状来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维持我们生活前途的一线希望”。

4.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写作年代、时代背景讨论:这“大热似的苦闷和大旱似的恐慌”指的是什么?几朵“云霓”可以指什么?

大热和大旱,应该指混乱不安宁的时代、艰难的时世,让人们生活在苦闷和恐慌中,为了生存而辛苦无奈地抗争着。

作者此处在云霓二字上特地加上了引号,因为这里的云霓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指的是与大旱年间天上自然的云霓一样,能够安慰、勉励人们,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事物,它可以是像丰子恺的漫画、散文一样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人间的真情等。

作者为自己的画集取名为《云霓》,正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人带来些许的希望和安慰,他寄予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希冀。当然,在最后一段,他也明确表示自己的一部作品并不能满足大旱年间的渴望,从这里也看出他的忧思。

二、品味语言。

细读三、四两段,品味作者是如何表现“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如何描写云霓的状态的。

1.作者善用对举的整句,如室内凳子、桌子的温度给人的感觉,蜡烛、薄荷在高温中的变化,狗、人们对抗高温的表现,细致而生动地传达出“大热的苦闷”。丰子恺的笔调是平实而亲切的,如话家常一般,而且轻松而有趣味,不乏幽默,如“挥得手腕欲断,汗水还是不绝地流”。但这轻松幽默的语言中表达出的是人们生活的艰难和无奈,包含的是对民生艰难的体恤和无限辛酸。

2.动词运用准确、细腻、形象、生动。文中写云霓的变化,“它们忽浮忽沉,忽大忽小,忽明忽暗,忽聚忽散,向人们显示种种欲雨的现象„„有时它们升起来,大起来,黑起来„„”“它们在炎阳之下渐渐地下去,少起来,淡起来,散开去„„”这一连串动词的运用传神地表现出了云霓的变化。同时,作者并没有直接写人们的心情,但云霓的起伏波动牵动的是求雨若渴的人们的心,云霓的变化过程就是人们心理的变化过程,高超非凡的语言恰当地表现了这一切。

埃菲尔铁塔沉思

学习了前面两篇散文,学生应该对散文的“实”与“虚”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和了解。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建议先让学生自读短文《现代散文的虚与实》,明确很多散文作品都是“虚实相生”的,然后以“实”与“虚”为切入点,来学习这篇文章。

教学要点:

一、本文的文体是什么?(游记)

二、一般游记的写作重点是什么?(所见所闻,游览的经过,游览地的景色)

三、本文显然是因游览埃菲尔铁塔而记的,但文章的题目是《埃菲尔铁塔沉思》,中心词在“沉思”二字上,“沉思”其实就是感受和思考。因此,从散文的“虚”与“实”来看,游览的经过、游览地的景色就是“实”,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感想就是“虚”。让学生分析作者游览埃菲尔铁塔的经过,然后从文中寻找出在此过程中作者的感受和思考。

游览经过:登塔前──登塔中──登塔后。感受和思考:见“整体感知”。 通过以上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是由“实”生“虚”,重点在“虚”。

四、所思所想所感是“虚”的,怎样才能准确而生动地让读者感受并理解这些“虚”的东西呢?让学生阅读六、七、八三段,讨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写自己的感受和思绪的。

第六段写作者自己登塔时在透明电梯中疾速上升的感受,在此过程中,作者感受到的是“人竟是如此孤立无援,如此微不足道”,这种带着些恐惧的内心感受,是作者借一种错觉(整个巴黎在坠落,地壳在下陷沉没)来表现的,她还运用比喻(如悬崖上跌落的石块,无遮无挡,无法无天地要去撞击地层深处),使内心抽象的意绪通过有形的景物显现出来了,把抽象的思想情绪形象化,其实就是以“实”来写“虚”。

第七、八两段同样是巧妙地运用比喻,以读者熟悉的事物比喻陌生而新奇的感受,生动而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坐电梯登上铁塔的特殊感受。参见“问题探究”之二。

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教学设计

葡萄月令

本课教学,从语文工具性方面说,重点要放在对散文疏淡笔法和平白如话却又深含情致的语言的鉴赏上,体会散文的简淡之美。

一、初步阅读,感受其风格。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他们谈谈对这篇散文的感受,尤其注意与从前读过的散文不同之处。学生可能首先关注的是它如流水账一般的行文,还有平白如话的语言风格。在了解了学生的初步感受后,再引导他们去欣赏这别一样的散文之美,教学会更有针对性。

二、指导美读,品味其情韵。

朗读,是散文教学的好方法,在朗读中学生可以品味语言之美,可以领略作者深藏于语言背后的情意。本文按照葡萄生长的生命律动,自然分成十二个小节,正好可以请十二位学生依次顺序朗读。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本文语言上的特色,教师也不妨做一点儿示范性朗读,但主要由学生去读。比如文中多短句,而且很多独立成段,像“一月,下大雪”,“二月里刮春风”,读出这种顿挫,也就读出了文章的节奏感,就能体会到作者这样安排行文思路的匠心,它实际是再现了葡萄生长的自然律动。再如平白如口语的语言风格,拟人手法的使用,像“树枝软了。树绿了”,“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还有“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它已经等不及了”,这些看似闲话式的语言特别有生活气息,充满活力,写出了作者对葡萄的真心喜爱和百般呵护,读来很是动人。这些地方都应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加以品味。朗读到位了,文章的情韵自然能够领会得出。

三、拓展比读,深入领悟笔法之美。

尽管进行了朗读品味,本文疏阔写意的笔法恐怕仍然会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介绍一些同类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拓展,会使学生对文章笔法之美有更深刻的领悟,体味其文笔虽淡情却浓的艺术风格。这里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如《蒲桥集》中的许多文章,像《故乡的食物》《果园杂记》等,还有《胡同文化》,抒情散文式的小说《受戒》等。还可以介绍与之风格相近的其他作品,比如作者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作品,还有郁达夫《北平的四季》,当代作家曹文轩清新淡雅的小说等。拓展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散文还有这样一种写法,这样一种风格,这样一种美。

此外,也可以引入中国画中写意画的概念,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笔法特点──看似随意,实为内蕴深厚。

四、迁移写作,加深对生活的感悟。

可以布置写一篇随笔,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如“我的一盆花”或“我家的„„”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学习作者的写法,也写一篇“月令”“日令”或“年令”。要写出情致,不能写成寡淡无味的流水账。

也可以进行片段的语言训练,比如仿写其中一个段落,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的美是多种多样的,如第三节中作者对“备料”不厌其烦地罗列,呈现出一种“繁复”之美,能够“铺展”也是一种语言能力,不妨让学生仿写。

与《葡萄月令》不同,本文内容“密集”,结构繁复,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梳理内容和行文思路上,体会散文的丰富之美。

一、梳理思路,概括内容。(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可以采用以问题引导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迅速理出行文思路,将文章划分为几个部分,并简要概括出各部分内容。参见“整体感知”。

二、鉴赏写法,体会散文丰富之美。(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可以采用设问讨论式阅读,老师提出鉴赏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比如:“本文围绕‘光’,作者写了它的几种变体?”“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光与黑暗的关系的?”“作者是如何展开他的思路的?你能否概括出作者思维发散的途径?”

本文内容十分丰富,但读来却不觉繁杂,这是因为作者文思有路,所以驾驭起来才娴熟自如,安排井井有条。让学生分小组分别讨论各个部分,归纳出作者思维发散的途径,这样做无论是对提升快速阅读能力,还是指导学生的写作都是非常有好处的。试归纳以下几点:

1.由此及彼,进行相关联想,如由光及光的变体、由光及影等。2.由自然的描述到哲理的阐发,进行深入挖掘。3.由物及人,进行广泛联想。

三、以读带写,解决学生作文如何写丰富的问题。

内容空洞,思路难以打开是学生作文的通病,他们常常发愁作文凑不够要求的字数。这篇散文为我们提供了文章如何写丰富的范例,教师可以借此指导写作。 参考命题:《秋》《月》《春》„„。要求:运用联想的方法,比如由古及今、由自然及诗词、由表及里等,尽量将文章写丰富。

树(节选)

本文写了各种各样的树,但其实是借树发挥,主要是由树引发作者对各种文化现象以及人类精神生活的关注。鉴于篇幅较长,文化内蕴较为深厚,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化现象的解读和探讨上,可以采用较为开放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散文内蕴深厚之美。

一、通读全文,梳理内容。

利用“问题探究”,让学生梳理全文,找出文中写了几种树,他们各自的特点及对应的象征意义。

二、合作探究,深入领会。

本文可就文中提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领域,让学生选择各自感兴趣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开辟小组论坛,进行合作探究。探究话题可以是文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文化现象,或作者的某一个观点,就这些观点或现象联系社会生活,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参考话题:民族性格与宗教信仰(第一节)、现代文明忧思录(第二节)、中国士族的精神内涵(第三节)。

以上只是提供大概的探讨范围,学生的话题宜小不宜大,应鼓励他们发散思维,学会联想,对话题做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事后可以整理成文,择优在班内交流。

三、关注散文技法,迁移写作。

让学生找出行文思路承转过渡之处,引导学生领会本文承转过渡自然流畅之美,学习这种技法,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一定会有大帮助。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单元说明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比较三篇课文的同异点

三篇课文都有一些相同点,都是写景观、写感受,却写出了不同景象、不同风格,可以同中比异,异中寻同。

《动人的北平》之所以被选作精读课文,一是因为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大名家,他的散文作品理应在我们选修教材的散文系列中占一席之地;二是因为本文也确属一篇名文佳作,作者对古老而时新的北平城和北平故都文化爱之深、感之切,把整个北平的现实和历史装入心中,荟萃于笔下,整体地描写北平的景象,但又不是抽象概括地描写,而是以一幅幅小画面呈现出来,具有良好的审美效果。

作为略读课文的《汉家寨》《特利尔的幽灵》,其意趣与《动人的北平》有所不同。《动》写整体景象,而其他两篇都写片段景,有选择地讲述造访、观察的景象;《动》呈现一幅幅小画面,而其他两篇都有一个主画面;《动》写作者自己所在的城市,故而观察体验更全面,情感性更强,而其他两篇都是作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又“走出”那陌生的审美情境,故而新鲜感强,感受和思考的力度更大。当然这也跟作家的写作风格相关,林语堂的散文创作更强调情调、情味,更多地写感性;而张承志和梁衡则长于思考,作品具有思想深度。另外也与

时代风格相关,当代散文总体上更爱往理性和思想深度方面发展,与现代散文具有较多的感性倾向有所不同。

再有,同是当代散文的《汉》与《特》也略不相同。前者更多地写景,后者更多地写所感所思;前者更多地写现实,后者更多地写历史;前后思想感情属内敛型,后者属开放型。

当然,三篇课文的同异点不止这些,后面还将另述。通过比较三篇课文的异同点,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每篇课文,也可以认识散文文体的某些特点。

二、体会散文形神相依的规律

单元后所附短文《现代散文的形与神》,指导学生从形神相辅相依方面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一篇好的散文就像一个形神兼备的生命体一样,形要完整匀称,不可残缺;神要充实饱满,不可空洞枯槁。同时,形可以丰富多彩,也可以单一;神要凝聚集中,当然也可以多元多向度。一般说来,形散神不散是散文写作的通则,但也有一些例外。

本单元的课文都体现散文形神兼备又相辅相依的规律。以《动人的北平》为例,散文之形表现为作者所见之景物丰富多样、色彩斑斓,那一幅幅生动的小画面丰富了作品的“血肉”,堆积起作品的“形体”。当然组织成篇的结构方式和生动醇厚的语言也成为作品之形的一部分。而蕴含在课文之中的散文之神可以从不同方面领会,一是故都北平之“神”——精神、神韵、灵气,二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前者谓之“神”,后者谓之“情”,课文在这两方面都是集中聚合的,不见些许散乱。

其余两篇,《汉家寨》只写了汉家寨一处风光,看似形不散,其实也散,你看,这里既写自然又写社会,既写现实又写历史,既写外景又写内情,怎说不散?其神则体现为情感的线索,这情感集中地凝聚的“坚守”这一情结上。《特利尔的幽灵》之形散神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课文写特利尔小镇和马克思故居不多,更多地写“特利尔的幽灵”是怎么传播世界并在中国落脚、蓬勃发展的,视野开阔,笔墨纵横,此谓之形散;神聚呢?全文、全部材料都集中于“幽灵”,此其一;作者在写“幽灵”之灵动、迅猛、宏伟时,表达了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此其二。此二者从不同方面构成课文的神之线索,组串起全文的材料和结构。

三、挖掘课文的人文价值

三篇课文都有着丰厚的人文价值。《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力;《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特利尔的幽灵》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年轻的读者应起到认识和教育的作用。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心灵的独白》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一、感受和理解课文作者的崇高理想、深刻思想。

二、理解散文情和理的关系。

三、体验散文中美的发现和审美表达。

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抒情性的或哲理性的,都带有强烈的心灵独白色彩和玄思色彩,它们描述社会生活现象,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人生真理和审美规律,激发人生思考,启迪审美感悟,对当代中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由于这些课文的作者善于感悟、富于玄思、长于审美,可能学生觉得解读文本、进入课文情境会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一次锻炼抽象思维和提升感悟力的好机会。下面提示几个教学要点。

一、通过知人论世把握文意,体会作者崇高的精神境界。

关于文学鉴赏的知人论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相关阐述:“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知人论世的方法就是考查作家(人) 和时代社会(世) ,考查作品的成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人格品性,从中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 李大钊《新纪元》就是一篇需要通过知人论世才能认识其底蕴的课文。学生对李大钊或许略知一二,他们学习本文未必会自觉地知人论世,就需要老师提醒、触发,老师还可以更广泛地了解当时的时代状况、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写作风格。可以说对李大钊和写作背景了解越多,对文本的解读就越透越深广,最终把课文当做认识时代社会和作者思想境界、心襟怀抱的一个门径。

二、理解文中哲理,感悟人生真谛。

当代散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保持情感丰富性饱满度的提前下,创设哲理意境,给作品以深厚度,给人以深刻启迪。在这方面,周涛《捉不住的鼬鼠》是突出的例子。与别的散文作品不同,《捉》文是直接描写抽象的“时间”的,或者说是锐利目光直击哲理的,不需要通过讲故事、写场景、说人物来表达哲理。当然文章又没有摒弃感性形象的东西,而是时时处处把时间形象化、实景化,让哲理变得可视可闻可触,充分体现散文的文学性特点。

作者以写“时间”显示自己的深刻思维,但不是写哲学或物理学论文,而是引进社会人生内容,给人启迪的东西不是学理上的,而是人生感受上的。

曹明华《美》也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从思想内容上说,它与《捉》具有同一性,就是给人以人生的感悟和启迪,只不过它是从审美方面进行开掘的。从写法上说,与《捉》截然不同,《美》是感性形象极其丰满、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兼备的散文。

即使是政治意味很强的《新纪元》也不乏人生哲理、人生真谛,作者说:“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旧迎新,因为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一个人的一生,包含无数新纪元,才算能完成他的崇高生活。人类全体的历史,联结无数的新纪元,才算能贯达这人类伟大的使命。”这些话可以说人类生活哲理和真谛的最高概括。领悟了这样的哲理和真谛,就可能提升精神境界,成就光荣业绩。

三、感受审美表达,培养审美情趣。

文学教育、散文教学都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审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乃至完善人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有相关阐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把培养审美能力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加以重视,可见审美能力、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新纪元》和《捉不住的鼬鼠》都具有较强的审美内涵,如《新》体现一种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包容天下、改造山河的壮美风格,《捉》则把时间形象化、审美化,让人在领悟哲理的同时领略文学美。

最富有审美内涵的是《美》一文,从标题到正文都包含“美”的元素、“美”的形象。与《新》和《捉》单一的人格美、文学美有所不同,《美》既表现了富有个性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又把审美活动表现得有层次、有梯度、有不同侧面,确是一篇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相关内容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教 学 计 划 苏集中学 李海华 2013年2月25日 苏集中学 李海华 一. 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原则和语文教育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知道,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 ...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
  • Culture Shock is caused by the anxiety that result from losing the symbols or social enviromentof we are familiar. The symbals include the thousands o ...

  •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庖丁解牛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高中语文 庖丁解牛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习目标] 1.掌握并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2.领会<庄子>散文以故事说明道理,把道理寓于故事之中的特点. 3.感受散文形象,品味展示散文形象的文辞,把握塑造形象的方法. [知识积累] 1.关于作者. 庄子,名 ...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这五个系列中选修四到五门课程。这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可以由不同的模块组成。教师和课程开发机构可以根 ...

  •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 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上海师范大学 王荣生 一.背景:主导文类与解读理论阙如的困境 本文讨论中小学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问题.在讨论之前,先介绍下述两个背景,以了解中小学散文阅读教学所处困境. (一)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 由于历史的机缘和人为的选择,我国中 ...

  •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考试试卷
  • 新疆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期末试卷 出题人:张 华 审题人: 张美荣 试卷说明: 1.本试卷由甲卷.乙卷两部分组成,甲卷分值为100分,乙卷分值为50分,试卷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甲卷为学业水平测试卷,乙卷为学 ...

  • 2016大班语言教案下
  • 猜灯谜 活动目标: 1.知道猜灯谜是中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2.产生对猜谜活动的兴趣. 3.尝试动脑筋猜灯谜,并学习自己喜欢的谜语. 活动准备: 1.贴有灯谜的花灯若干 2.元宵节猜灯谜视频一段 3.谜语若干 活动流程: 1.观看视频,知道猜灯谜是中国元宵节的一种习俗.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 ...

  • 八都幼儿园第四周活动计划表
  • 八都幼儿园第四周活动计划表 班级: 大(2)班 教师:王.林.黄 时间:2011.09.19-09.23 体育活动 一.早操.队列变换及音体活动. 活动目的: 1.能听音乐的节奏,整齐有力地做操. 2.乐意参加早操活动,并能自觉遵守活动常规.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听懂早操音乐,跟着教师的口令及提 ...

  • [讲堂]▏散文 随笔 杂文的概念与区别
  • 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的工整.这是广义上的散文. 2.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这是狭义上的散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