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我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完)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 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 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 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 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新中国 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 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 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先后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战略。 所谓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是指,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中间地 带: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日本、北美 加拿大、 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这个理论, 不仅对我国发展与亚、 非、拉国家友好关系,而且对于改善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都有 积极意义。1所谓“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指,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 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外) 、 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国永远是第三世界。这个理论对于我 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 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2.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变化的世界形势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985 年,邓小平进一步 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 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 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 心问题。”①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 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 和平环境; 第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 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 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要清醒地看到,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还需要各国人 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①《 邓 小 平 文 选 》 第 3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3 年 版 , 第 105 页 。2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2005 年 9 月,胡锦 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 展, 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3.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 第一,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 第二,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第三,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 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是对主要 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 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 多极化。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 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 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 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 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3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冷 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 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其 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科技革命 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 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 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发 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 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 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即通过争取 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去促进世界和平;依 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 全球化发展趋势, 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 发展、 合作, 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中国的发展不能像历史上资本 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 其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 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4征。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 平弥足珍贵。 再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 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 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是:(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 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 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 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 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5)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 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 谋求霸权。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建国前夕, 毛泽东周恩来就确立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独立 自主。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 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 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党和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 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5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外交以巩固新生的人 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心任务。 因此, 立国之初, 毛泽东提出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并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即倒向社 会主义阵营。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与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 往。相反,我们党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 友好合作关系。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会见 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它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 本准则。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 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由“一边 倒” 战略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两条 线”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强在 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 实行战略收缩,并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 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 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 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 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无论具体外交战略如何调整,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美苏争霸转入均衡、6僵持阶段,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 的变化, 果断、 及时地改变了以往的 “一条线” 外交战略, 确定了 “真 正的不结盟” 战略, 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从“一 条线”战略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 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 小平外交思想。江泽民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 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 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 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 向发展, 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 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 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7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 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世纪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 宗旨,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其基本点是: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 维护世界多样性,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二部分本章重点难点内容一、本章重点 1.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依据 和意义。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原则与宗旨。 3.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本章难点 1.建国后国际形势的变迁与我国外交的战略演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和谐世界”理念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辩证关系。8第三部分本章学习指导一、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1)时代主题; (2)外交战略; (3)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4) 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 (5)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 点; (6)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7)和平发展道路; “另起 (8) 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 “真正 (9) 不结盟”战略; (1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与宗旨; (11)和 谐世界的理念。二、本章练习题 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和谐世界的主张是(D) A.第一代领导集体 C.第三代领导集体 B.第二代领导集体 D.新一届领导集体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D) A.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国家主权平等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 A.中国、印度、缅甸 C.中国、朝鲜、越南 B.中国、印度、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9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B)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5.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B) A.一极化 B.多极化 C.两极化 D.三足鼎立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 B.独立自主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7.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B) 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础 C.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D.以互不侵犯为基础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8.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战争时起时伏 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9.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D.霸权主义和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10.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10A、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C、资本的跨国流动 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1.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C)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促进南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D.加强国际干预(二) 多项选择题 1.建国之初,新中国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ABD) A. “另起炉灶” C. “真正的不结盟” B. “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 D. “一边倒”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BCD) A.和平是东西问题 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ABCD)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4.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11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ABCD) 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 利益所在 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 支持 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 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BCDE)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5.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ABCDE) 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 参与国际事务 B.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 C.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 D.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 不干涉别国内政12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 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三)分析题 1.中国要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来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 的关系。 【答案】中国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是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 划线的,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 度和对策。 中国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 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 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答案】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 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 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 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 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13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 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 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 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 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 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 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 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 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争夺 2l 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 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 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 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 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 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冷 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14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 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 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 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 重要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 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 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 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 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 西 方发达国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 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 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 也难以置身其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 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 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 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3.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985 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15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 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 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依据是: 1) (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 世界各国人民 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 (2)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 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3)世界经济的发 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 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 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 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 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5)广大发 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 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 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 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 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答案】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就 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 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2)就是从我国人民 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 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3)16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 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 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 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而是坚持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5)就 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 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 或其它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 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 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 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 助。”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材料 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 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 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 努力确保本国17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 《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17 日 材料 3 中国于 1988 年 12 月 6 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 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关于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 大多投赞 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 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 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 通过了第 1297、1298、1312、1320 号决议。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 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 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 和建议,希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的《停止敌对行动 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 年 12 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 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月 29 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 12 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 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 在表决时, 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 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 20 世纪 90 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 观察团。1996 年 10 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 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 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18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 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 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 的职权范围。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市。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 4 我们清楚地知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 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 持现状”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请回答: (1)指出材料 1、2 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 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 3 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如何认识材料 4 的观点及其实质。 【答案】 (1)不同点,材料 1 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 材料 2 反映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原因:中国从 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 定自己的政策。与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 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 系调整的反映。 (2)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中国外交坚持国家主权19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内政的原则;特 别体现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 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启己的 立场。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件。 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放在第一位,这既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和世界和平。材料 4 的观点无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把中国维护主权 和领土完整视为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实质上是要干涉中国内政,是 强权政治的表现。三、背景知识 1.毛泽东: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邓小平: 《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 , 版社 1994 年版。 3. 邓小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4.江泽民: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江泽民文选》 , ,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 ,20日报》2005 年 9 月 16 日。21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第一部分本章综述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主 题,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 1.毛泽东对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的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突出 问题。毛泽东分析战后国际形势,指出世界反动力量确在准备第三次 世界大战,战争危险是存在着的。但是,世界人民的民主力量超过世 界反动力量,并且正在向前发展,必须和必能克服战争危险。新中国 成立后,我们党密切关注世界上各种力量的消长和各种矛盾的变化,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 继续坚持新的世界大战既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 防止的两点论。 在科学分析战争与和平问题的基础上,毛泽东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先后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战略。 所谓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是指,在美国和苏联之间,有两个中间地 带: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日本、北美 加拿大、 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这个理论, 不仅对我国发展与亚、 非、拉国家友好关系,而且对于改善同第二中间地带国家的关系都有 积极意义。1所谓“三个世界”的理论是指,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 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日本外) 、 非洲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国永远是第三世界。这个理论对于我 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 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2.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变化的世界形势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1985 年,邓小平进一步 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 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 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 心问题。”①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 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 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 和平环境; 第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 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 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要清醒地看到,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 还需要各国人 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进入新世纪后, 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当前和①《 邓 小 平 文 选 》 第 3 卷 , 人 民 出 版 社 1993 年 版 , 第 105 页 。2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2005 年 9 月,胡锦 涛在联合国成立 60 周年首脑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和平、促发 展, 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共建和谐世界为我们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3.确立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的意义 第一,时代主题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观的重大发展。 第二,对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科学判断,为我国制定经济 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第三,为世界人民争取发展、繁 荣和稳定指明了方向。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 是对主要 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冷战结束以来,虽 然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但是世界格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走向 多极化。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 较长过渡时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 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实现各国人 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 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3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冷 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 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其 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式。科技革命 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 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 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发 展中国家在扩大开放时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条件,循序渐进,注意提高 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我们的理 念、我们的原则、我们的追求。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即通过争取 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去促进世界和平;依 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 全球化发展趋势, 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 发展、 合作, 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首先,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必然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中国的发展不能像历史上资本 主义国家崛起那样靠对外侵略和掠夺,而只能选择和平的道路。 其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 择。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4征。在近代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 平弥足珍贵。 再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 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 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内容是:(1)把国家主权和安全 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 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 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 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 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 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5)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 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 谋求霸权。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建国前夕, 毛泽东周恩来就确立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独立 自主。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独立自主,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 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周恩来也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是中 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根据这一基本的方针,党和政府在不同的时期实 施了不同的具体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5从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外交以巩固新生的人 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中心任务。 因此, 立国之初, 毛泽东提出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 “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并实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即倒向社 会主义阵营。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不与其他非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交 往。相反,我们党提出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 友好合作关系。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会见 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出,它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 本准则。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根据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 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由“一边 倒” 战略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霸权主义政策的“两条 线”战略。 20 世纪 70 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苏联加强在 中苏边境地区和蒙古的军事部署,从北、南、西三面包围中国。美国 实行战略收缩,并向中国伸出“橄榄枝”。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地 决定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战略。即从东边 起,日本、中国、欧洲、美国,加上同一条线上的第三世界各国,联 合努力, 共同对付苏联霸权主义。 这是我国外交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对缓和我国面临的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人民和 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该说,无论具体外交战略如何调整,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的基本方针始终没变。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 美苏争霸转入均衡、6僵持阶段,而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邓小平根据形势 的变化, 果断、 及时地改变了以往的 “一条线” 外交战略, 确定了 “真 正的不结盟” 战略, 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坚决反对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从“一 条线”战略到“真正的不结盟”,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是顺应国内外 形势发展的重大决策。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 小平外交思想。江泽民指出,我们外交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进一步巩 固和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国际环境,特别是和平的周边环境,为我 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服务。外交工作归 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 发展模式多样化,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 向发展, 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贡献。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独立自主,就 是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自己的力量,同任何国家友好相 处,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宪章》 的宗旨和原则,其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中国是发展中7国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 点。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新世纪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 宗旨,以构建和谐世界为目标。其基本点是: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 维护世界多样性,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第二部分本章重点难点内容一、本章重点 1.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判断的基本点、依据 和意义。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原则与宗旨。 3.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本章难点 1.建国后国际形势的变迁与我国外交的战略演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 “和谐世界”理念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辩证关系。8第三部分本章学习指导一、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本章主要知识要点 (1)时代主题; (2)外交战略; (3)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4) 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理论; (5)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基本 点; (6)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7)和平发展道路; “另起 (8) 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三大外交政策; “真正 (9) 不结盟”战略; (1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与宗旨; (11)和 谐世界的理念。二、本章练习题 本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和谐世界的主张是(D) A.第一代领导集体 C.第三代领导集体 B.第二代领导集体 D.新一届领导集体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D) A.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D.国家主权平等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 A.中国、印度、缅甸 C.中国、朝鲜、越南 B.中国、印度、越南 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94.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B)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5.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B) A.一极化 B.多极化 C.两极化 D.三足鼎立6.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 B.独立自主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7.邓小平提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必须(B) A.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 础 C.以平等互利为基础 D.以互不侵犯为基础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8.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 A.战争与革命仍是当今时代主题 被破坏,环境恶化 C.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战争时起时伏 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9.提出“真正不结盟”战略的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D.霸权主义和 B.人口增长失控,资源10.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10A、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C、资本的跨国流动 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1.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C) 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促进南北合作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D.加强国际干预(二) 多项选择题 1.建国之初,新中国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ABD) A. “另起炉灶” C. “真正的不结盟” B. “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 D. “一边倒”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BCD) A.和平是东西问题 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ABCD)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4.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11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ABCD) 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 利益所在 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 支持 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 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BCDE)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 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5.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ABCDE) 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 参与国际事务 B.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 C.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 D.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 不干涉别国内政12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 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三)分析题 1.中国要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来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 的关系。 【答案】中国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是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 划线的,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 度和对策。 中国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 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 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答案】第一,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 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 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的客观趋势。冷战结束以来,世界各种力量此消彼长。虽然世界 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但是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趋势越来越清晰。一 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 是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前的较长过渡时 期内世界力量对比的基本态势。 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逐渐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与制衡13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 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 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但也要看到,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 杂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 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合作中的竞争和竞争 中的合作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 军事力量仍然是关键因 素。世界上的大国强国,尤其是美国,都把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 抢占新的国际格局制高点的突破口。 强化军事力量在维护和扩展国家 利益中的职能和作用,谋求在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 争夺 2l 世纪国际社会中的战略主动权。 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经济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 大的经济技术力量是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因此,各国都把 发展经济摆在优先地位。世界格局多极化能否成为现实,归根到底, 取决于世界各大力量中心的经济能否迅速发展, 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的 经济能否实现腾飞。 第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 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冷 战的结束,世贸组织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发14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 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 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 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和 重要推动力。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 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 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 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 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 西 方发达国家主导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 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一 旦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生经济危机,不仅发展中国家会受害,发达国家 也难以置身其外。因此,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各国应本 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国际经济稳定发 展。国际社会还应共同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以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 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3.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1985 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15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 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7 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 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依据是: 1) ( 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 世界各国人民 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 (2)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 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3)世界经济的发 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 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 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 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 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5)广大发 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 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 的重视。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 优势则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 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有哪些? 【答案】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就 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 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2)就是从我国人民 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 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 (3)16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 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 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 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 而是坚持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5)就 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 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 条约》第一条: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 或其它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 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 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 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 助。”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 材料 2 《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 “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 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 缔约双方将扩大和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 措施,以加强各自的安全,巩固地区及国际稳定。 缔约双方将本着武器和武装力量合理足够的原则, 努力确保本国17的安全。 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和军技合作不针对第三国。” ——摘自 《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17 日 材料 3 中国于 1988 年 12 月 6 日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特别委员会以来, 在联合国安理会历次关于采取维和行动解决冲突的投票中, 大多投赞 成票;在有的问题上投 了否决票和弃权票。 2000 年,安理会多次审议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冲突问题, 通过了第 1297、1298、1312、1320 号决议。中国参加了有关磋商并 对所有决议投了赞成票。 中国在有关磋商中表示支持秘书长提出的维 和建议,希望建议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双方已达成的《停止敌对行动 协定》的执行,推动埃厄两国早日政治解决争端。 1996 年 12 月,危地马拉政府和反政府武装要求安理会通过决议 向危地马拉派驻联合国军事观察员。 月 29 日危地马拉邀请台湾“外 12 交部长”参加停火协议签字仪式,把台湾卷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 且对中国代表的严正抗议不予回应。 在表决时, 中国代表投了否决票, 并表示,一个国家和平进程的实现,不能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 土完整。 20 世纪 90 年代初,格鲁吉亚发生民族冲突,联合国派出了维和 观察团。1996 年 10 月,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关于安理会授权该观察团 在格鲁吉亚设立人权办事处的提案。中国代表表示,中国支持格鲁吉 亚当事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但联合国观察团执行安理会授权18的维和任务,不应包罗万象,更不应越俎代庖,将属于其他机构职权 范围的事情也包揽过来。 由安理会授权设立人权办事处超出了安理会 的职权范围。因此,中国代表对这个提案投了弃权市。 ——根据《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年鉴》整理 材料 4 我们清楚地知道, 中国是一个有着尚未解决的关键利益——特别 是涉及到台湾和南中国海——的大国。这就意味着中国不是一个“维 持现状”的国家。仅此一点,就使中国成为一个战略竞争者。 ——摘自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 请回答: (1)指出材料 1、2 所反映的中国处理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主 要不同点并分析其原因。 (2)说明材料 3 体现的中国外交所坚持的原则。 (3)如何认识材料 4 的观点及其实质。 【答案】 (1)不同点,材料 1 反映的中苏关系是结盟关系,针对第三方; 材料 2 反映的中俄关系是不结盟关系,不针对第三方。原因:中国从 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国际形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来决 定自己的政策。与苏联的结盟,和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密切相关; 与俄罗斯的不结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则是多极化条件下,大国关 系调整的反映。 (2)中国在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中国外交坚持国家主权19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干涉内政的原则;特 别体现了坚持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 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启己的 立场。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所有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也是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必备条件。 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放在第一位,这既是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 和世界和平。材料 4 的观点无视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把中国维护主权 和领土完整视为对美国的“战略竞争”,实质上是要干涉中国内政,是 强权政治的表现。三、背景知识 1.毛泽东: 《关于三个世界划分问题》《毛泽东文集》第 8 卷, , 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2.邓小平: 《中国的对外政策》《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 , 版社 1994 年版。 3. 邓小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邓小平文选》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4.江泽民: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江泽民文选》 , , 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5.胡锦涛: 《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人民 ,20日报》2005 年 9 月 16 日。21


相关内容

  •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论析
  • 作者:吴志成袁婷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4年10期 DOI:10.13569/j.cnki.far.2014.03.030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外开放是一项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富强的基本国策,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和深刻认识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 ...

  • 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问题
  • 中国经贸 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若干问题 王琴华 编者按:科技兴贸战略是以贸易为龙头,以产业为主体,以科技为动力,通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科技兴贸战 ...

  •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一)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 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多次通话并在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8+5"对话会)期间会晤,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中美成功举行了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及第四次战略对话,就事关两国关系长远的战略性.宏观性. ...

  • 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原因研究
  • 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原因研 究 自1949年10月3日,苏联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我国便开启了自己的外交史.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创造性地发展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然而,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新的外交问题也不断涌现,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外 ...

  • 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 西部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策略研究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WTO 贸易救济措施研究 入世后, 两岸三地投资经贸关系发展研究 中国纺织品出口国际竞争力研究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国际贸易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 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模式透析 中小 ...

  • 谈谈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认识
  • 谈谈对当前我国外交新理念.新布局的认识 1 前言 如今的中国日益强大,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正逐渐成为世界其他各国的焦点.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 ...

  • 出口商品结构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对策
  • [摘要]对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国家来说,如果要想获得较多的贸易利益,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就必须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口额不断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加.但是作为对外贸易中一个重要部分的贸易结构的优化一直是我国需要改进的地方.虽然经过多 ...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特点
  •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周边外交在我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争取一个良好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上看,周边地区是我国维护主权权益.发挥国际作用的首要依托.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与我国有较多共识.很多国家长期奉行对华友 ...

  • 军事理论 第三章 国际战略环境
  • 第三章 战略环境 一.单选题(选出1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 1.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 A. 战争与灾难 B. 和平与发展 C. 和平与反恐 D. 战争与紧张 2. 下列哪个国家目前仍不是世界公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 A. 德国 B. 中国 C. 印度 D. 巴基斯坦 3.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