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艺术运动与比利时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异同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的异同

产品设计专业 徐婧雯

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新艺术运动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从欧洲近代史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一、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

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 大机器生产泛滥。工业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进来,劳动者、职员、中产阶级的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逐渐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00年,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的商店。[1]是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新艺术运动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主义色彩,怀旧、憧憬兼有的情绪以及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艺术运动的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相同点

(一) 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其作为创作灵 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如:海藻、草、昆虫、贝类等。

(二) 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三) 运用婀娜多姿的女性作为设计中的经典构成元 素,大量使用花卉、树叶等线条优美有植物与物体本体相结合。

(四) 有着日本木刻画的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 空间和平坦的画面以及日本浮世绘风格。

如法国的萨穆尔*宾主张“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 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

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他特别痴迷日本手工艺品,深入研究其特征风格,并用于家具、产品设计中。

还有法国“六人集团”中的赫克托*基马德的著名设计“巴黎地下铁路人口处的装饰”,采用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植物和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

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霍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代表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塔赛勒公馆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这样的设计,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使人们与柔美的植物近距离接触,有身心愉悦的感受。

三、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不同点

(一) 法国和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理念不 同。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为中产阶级这样的少数人服务的 精英设计艺术,设计改革流于形式。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受国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艺术家、设计师把理想主义、功能主义、和设计革新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民的艺术”和“为人民大众设计”的口号,具有进步的设计革新精神。

(二) 法国和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风格

不同。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大量采洛可可线条、亮色块、粗犷字母。图形大师朱尔斯·谢列特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洛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既具有新艺术运动的自然主义特点,以有个人设计风格,人的作品风格自然、清新、流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比利时平面设计没有法国那先声夺人,但成就较大。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平面设计受法国的影响很大,著名代表是李维蒙特,他的商业广告设计运用植物形态、卷曲的线条来装饰画面,采用简单的、装饰味道浓厚的线描为基础,在商业广告上描绘优雅的女性,具有鲜明的新艺术特点。

(三) 法国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中的家具设计风格不 同。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家具设计风格讲究装饰性。设计师受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风格。“新艺术之家”的核心人物—萨穆尔*宾,他设计的家具讲究装饰性,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业装饰纹样,流畅、纤细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设计师尤金*盖拉德的家具设计,坚实厚重,采用弯曲的植物纹样和运用色彩深浅不

同的木材组合成强烈的装饰效果。[3]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的家具设计风格讲究功能性。“自由美学社”的领袖凡*德*威尔德出身画家,当过建筑师,1890年他认为市场的家具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家具。在设计中,他主要强调家具的结构和功效,不排斥装饰,并且主张“合理”地应用装饰表现物品的特性与目的。在他设计的作品中,既体现了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又体现在他的装饰设计中的新艺术运动思想,这两种思想使得他的作品给人以自然流畅的视觉效果,虽以曲线为主,但繁琐雕饰较少,其外形都非常简洁,突出实用功能。[4]

(四) 法国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中的金属构造设计风 格不同。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5]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维克多·霍塔(1867—1947),他的建筑设计风格: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口和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霍塔公馆是维克多·霍塔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新艺术建筑的里程碑。[6]

总之,新艺术运动作为一场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同步进行时期产生的一种风格的转型,强调实用,从建筑扩大到瓷器、书画、海报设计等,“形式服从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设计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后来的艺术形式影响深远。 [1][2][4][5] (摘自百科)

[3] (摘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

[6] (摘自新艺术)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的异同

产品设计专业 徐婧雯

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种美术、建筑、实用艺术的风格。新艺术运动的特点是大量使用曲线、卷曲、大块色彩,使物品与自然植物相融合。从欧洲近代史看,新艺术运动发展与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之际,彰显了欧洲其他领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一、 新艺术运动的起源

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导致了 大机器生产泛滥。工业大生产的高潮渐渐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流行进来,劳动者、职员、中产阶级的家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体,艺术所服务的对象也逐渐到了他们中间,从而受到他们的审美趣味影响。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800年,源于萨穆尔*宾在巴黎开的一家名为“现代之家”的商店。[1]是欧洲哥特风格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

首先,新艺术运动带有工艺美术运动中提倡的使用植物等装饰,尤其许多参与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也是参加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家。

其次,新艺术运动的艺术设计带有感性浪漫主义色彩,怀旧、憧憬兼有的情绪以及装饰艺术运动中提倡的东方审美,发扬洛可可艺术造型设计和手工文化的装饰特色如出一辙。

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由小型艺术家团体相互聚集,改良了当时的矫饰风格,使艺术设计趋向于现代化,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新艺术运动发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现代风格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成功。在此后十年,新艺术运动的新风格,因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产品中迅速普及,导致新艺术运动在1907年以后就开始被忽视。

二、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相同点

(一) 主张运用各种各样的自然元素,使其作为创作灵 感和扩充自然元素的资源,如:海藻、草、昆虫、贝类等。

(二) 使用律动的,充满活力的,富有弹性的线条。

(三) 运用婀娜多姿的女性作为设计中的经典构成元 素,大量使用花卉、树叶等线条优美有植物与物体本体相结合。

(四) 有着日本木刻画的曲线、图案外观、强烈对比的 空间和平坦的画面以及日本浮世绘风格。

如法国的萨穆尔*宾主张“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 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

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他特别痴迷日本手工艺品,深入研究其特征风格,并用于家具、产品设计中。

还有法国“六人集团”中的赫克托*基马德的著名设计“巴黎地下铁路人口处的装饰”,采用弯曲的金属结构,模仿植物和支干和采用玻璃棚顶,模仿贝壳形状。

比利时建筑师维克多*霍塔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喜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扭曲的线条,这种起伏有力的线条成了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代表特征,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塔赛勒公馆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这样的设计,体现出鲜明的新艺术运动的特点与风格,使人们与柔美的植物近距离接触,有身心愉悦的感受。

三、 法国与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时期风格不同点

(一) 法国和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中艺术设计理念不 同。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为中产阶级这样的少数人服务的 精英设计艺术,设计改革流于形式。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受国内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艺术家、设计师把理想主义、功能主义、和设计革新结合起来,提出了“人民的艺术”和“为人民大众设计”的口号,具有进步的设计革新精神。

(二) 法国和比利时在新艺术运动中的平面设计风格

不同。

法国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海报及其他平面设计也非常出色,被设计界公认为是现代商业广告的发源地。大量采洛可可线条、亮色块、粗犷字母。图形大师朱尔斯·谢列特在1866年把从英国学来的色彩石版技法运用到广告印刷上,使此法风靡一时而被称为现代“广告之父”。他一生设计了几百幅洛可可线条和亮色块为特征的招贴,既具有新艺术运动的自然主义特点,以有个人设计风格,人的作品风格自然、清新、流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比利时平面设计没有法国那先声夺人,但成就较大。比利时的“新艺术”风格平面设计受法国的影响很大,著名代表是李维蒙特,他的商业广告设计运用植物形态、卷曲的线条来装饰画面,采用简单的、装饰味道浓厚的线描为基础,在商业广告上描绘优雅的女性,具有鲜明的新艺术特点。

(三) 法国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中的家具设计风格不 同。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家具设计风格讲究装饰性。设计师受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风格。“新艺术之家”的核心人物—萨穆尔*宾,他设计的家具讲究装饰性,从大自然中选取动植物形态作业装饰纹样,流畅、纤细又不失自然有机形态的曲线。设计师尤金*盖拉德的家具设计,坚实厚重,采用弯曲的植物纹样和运用色彩深浅不

同的木材组合成强烈的装饰效果。[3]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的家具设计风格讲究功能性。“自由美学社”的领袖凡*德*威尔德出身画家,当过建筑师,1890年他认为市场的家具形态“虚伪”,从而开始自己动手设计家具。在设计中,他主要强调家具的结构和功效,不排斥装饰,并且主张“合理”地应用装饰表现物品的特性与目的。在他设计的作品中,既体现了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又体现在他的装饰设计中的新艺术运动思想,这两种思想使得他的作品给人以自然流畅的视觉效果,虽以曲线为主,但繁琐雕饰较少,其外形都非常简洁,突出实用功能。[4]

(四) 法国和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中的金属构造设计风 格不同。

1889年由桥梁工程师居斯塔夫·艾菲尔(1832—1923)设计的艾菲尔铁塔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这一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座落于塞纳河畔,是法国政府为了显示法国革命以来的成就而建造的。艾菲尔大胆采用金属构造设计,塔高328米,由4根与地面成75度角的巨大支撑足支持着高耸入云的塔体,成抛物线形跃上蓝天。全塔共用巨型梁架1500多根、铆钉250万颗,总重量达8000吨,这一建筑象征现代科学文明和机械威力,预示着纲铁时代和新设计时代的来临,堪称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经典设计作品。

[5]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维克多·霍塔(1867—1947),他的建筑设计风格:一是注重装饰,受自然植物启发的“鞭绳”线条到处可见,在墙面装饰、门口和楼梯中十分突出;二是建筑暴露式钢铁结构和玻璃面。塔赛勒公馆是霍塔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叶、枝、涡卷精细图案构成的起伏运动。室内遵循华丽的新艺术设计。门厅和楼梯带有彩色玻璃窗和马赛克瓷砖地板,饰有盘旋缠绕的线条图案,与熟铁栏杆的盘绕图案、柱子和柱头、脊突拱廊以及楼梯圆形轮廓相呼应,整体和谐统一。霍塔公馆是维克多·霍塔设计生涯的巅峰之作,也是新艺术建筑的里程碑。[6]

总之,新艺术运动作为一场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同步进行时期产生的一种风格的转型,强调实用,从建筑扩大到瓷器、书画、海报设计等,“形式服从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设计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对后来的艺术形式影响深远。 [1][2][4][5] (摘自百科)

[3] (摘自西方现代艺术设计)

[6] (摘自新艺术)


相关内容

  • 外国现代设计史 自己总结
  • 第一章 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的设计 1.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答: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英国19世纪下半叶形成的一场设计运动.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而在设计领域内开展的一项改革运动.它是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传统. ...

  •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
  • 工艺美术运动(1880-1910) 1.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者(领导人)是威廉·莫里斯 2. 代表作:平面设计作品<玩具马>(马克穆多),阿瑟麦克墨多"世纪行会"的刊物有<木马>.<工作室>,红屋(菲利普·韦伯) ...

  • 世界设计史(范围)
  • 世界设计史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1.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创始人--威廉•莫里斯(现代工业之父) 2.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奠基人,英国理论艺术家--约翰•拉斯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基 ...

  •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考试复习题
  • 现代艺术设计史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是约翰·罗斯金和_威廉·莫里斯___. 2. 20世纪杰出建筑大师__米斯·凡德洛__,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则多的设计思想. 3. 包豪斯最大的成就是把_和___结合起来. 4. &quo ...

  •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1.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2.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3.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4. "现代主 ...

  • 工业设计史笔记
  • 1. 掌握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家具的特点及其代表作. (1)古埃及:1)凳和椅是家具的主要组成部分.2)造型多为线组成,色彩鲜明,有象征性.3)椅和床采用动物腿脚.矮的方形或长方形,靠背和宽低的垂面成内凹或曲线形.4)采用几何或螺旋形植物图案装饰,用贵重的涂层和各种材料镶嵌.5)几乎都有兽形腿,且 ...

  • 艺术设计史试题
  • 艺术设计史试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卷号: 卷) (A (2009 年 12 月) <艺术设计史> 考试范围:全部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 10 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19 ...

  • 欧洲家具发展史全面图文解析
  • 欧洲家具发展史 全面图文解析 2011-07-19 14:51:20 说品天地 在家具市场上,特别是欧美家具,豪华.精细.披金戴银,看上去似乎都差不多,细究却大不相同,或用料.或雕刻.或喷涂.或油漆.或描金.或做旧,风格千姿百态;硬朗如武士.秀气如淑女,威严如国王.富贵如皇后,风趣迥然.很多家具爱好 ...

  •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恢复)
  • 艺术设计史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3.古希腊4"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5.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