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0254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授课单位: 化学工程系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丽君 2010-6-26 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最终能够掌握有机化学产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完成化工产品的检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毕业后直接上岗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在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完成本学习领域的各项任务,能够将前修《无机及分析化学》所培养的各项能力进一步加强和综合,同时为后续课程《精细化工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反应》、《药物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及反应器》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官能团为体系,以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为基本知识。蒸馏、分馏、溶沸点的测定、有机合成、分离机纯化为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完成专业综合训练和定岗实习等教学环节。

1.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程分为七项知识模块,以十八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和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以引导的方式结合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学生学会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等方法。具备检测有机物的基本能力,学会整个实训过程的操作、检查和评估。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学习领域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将学习领域划分为七个知识模块。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以十八项任务为驱动载体,使学生具备基本有机化合物的检测能力、有机合成的操作能力,实训设备的安装和检查能力。

具体的学习情景如下:

1

对应异构知识占4课时,机动2课时。

本门课程理论学时为74,学分为4。 实训36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7个知识模块,18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相关理论

2

知识,以引导方式结合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的方法。训练学生有机物的检测、合成仪器的安装、操作、故障的判断及正确的处理,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1专业能力目标 ● 化工原料二氯甲烷的合成 ● 乙基化试剂氯乙烷的合成 ● 除去汽油中少量的乙烯 ● 乙炔的制备、鉴别及应用 ● 溴苯的合成 ● 氯代烷的合成 ●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合成 ● 苯甲醚的合成

● 正丁醚的合成、鉴别及应用 ● 苯乙酮的合成、鉴别及应用 ● 己二酸的合成及应用 ● 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 ● 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 乙酰苯胺的合成及提纯 ● 丁腈的合成及应用 ●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 单糖、二糖、多糖的鉴别及应用 ● 氨基酸的鉴别及应用 2.2.2方法能力目标

● 具有将知识与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 具有独立操作、设计和评估能力。 ● 具有对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的能力。 ● 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 ● 具备环保意识。 2.2.3 素质目标

● 培养学生资料查找与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习惯。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

4

5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有机化学》教学的实施,主要以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过程,采取布置任务、讲授、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有机化学实训室、中试车间等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有机物的合成、分类、提纯、溶沸点的测定。

校外实训基地具有有机物的合成操作、产品的分析检验等各个工作环节,让学生体会化工有机产品的生产,实现与企业生产岗位的近距离接触。

拥有精品课程网站和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1.2师资条件

本课程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外,还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能够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2教学方法建议

4.2.1 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2.2 应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

6

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2.3 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2.4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4.3.1 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查、随堂考试、提问等方式进行结合。

4.3.2 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从实训设计、仪器装配、故障处理、操作技能、环保意识、团队合作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4.4教材编写

4.1.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4.1.2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4.1.3 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的新知识及时纳入其中。

4.1.4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1.5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教材选用化工出版社出版,张法庆主编的《有机化学》,实训指导书选用化工出版社出版,洪庆红主编的《有机化学实训技术》。

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6、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制药技术各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

7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60254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授课单位: 化学工程系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丽君 2010-6-26 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三年制高职院校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最终能够掌握有机化学产品生产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完成化工产品的检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毕业后直接上岗操作的能力。

本课程在化学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完成本学习领域的各项任务,能够将前修《无机及分析化学》所培养的各项能力进一步加强和综合,同时为后续课程《精细化工有机合成》、《药物合成反应》、《药物检测技术》、《制药工艺学及反应器》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官能团为体系,以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为基本知识。蒸馏、分馏、溶沸点的测定、有机合成、分离机纯化为基本技能。学习本课程后学生可以完成专业综合训练和定岗实习等教学环节。

1. 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针对不同环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意识、有步骤地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融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本课程分为七项知识模块,以十八项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和完成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以引导的方式结合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学生学会有机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等方法。具备检测有机物的基本能力,学会整个实训过程的操作、检查和评估。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学习领域的设计思路是依据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社会能力目标,将学习领域划分为七个知识模块。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以十八项任务为驱动载体,使学生具备基本有机化合物的检测能力、有机合成的操作能力,实训设备的安装和检查能力。

具体的学习情景如下:

1

对应异构知识占4课时,机动2课时。

本门课程理论学时为74,学分为4。 实训36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7个知识模块,18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相关理论

2

知识,以引导方式结合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分离、提纯的方法。训练学生有机物的检测、合成仪器的安装、操作、故障的判断及正确的处理,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2.1专业能力目标 ● 化工原料二氯甲烷的合成 ● 乙基化试剂氯乙烷的合成 ● 除去汽油中少量的乙烯 ● 乙炔的制备、鉴别及应用 ● 溴苯的合成 ● 氯代烷的合成 ●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合成 ● 苯甲醚的合成

● 正丁醚的合成、鉴别及应用 ● 苯乙酮的合成、鉴别及应用 ● 己二酸的合成及应用 ● 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 ● 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 乙酰苯胺的合成及提纯 ● 丁腈的合成及应用 ● 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 单糖、二糖、多糖的鉴别及应用 ● 氨基酸的鉴别及应用 2.2.2方法能力目标

● 具有将知识与技术综合运用的能力。 ● 具有独立操作、设计和评估能力。 ● 具有对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的能力。 ● 具备自学能力、表达能力。 ● 具备环保意识。 2.2.3 素质目标

● 培养学生资料查找与阅读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岗位意识和岗位适应能力 ●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遵纪守时、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习惯。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

4

5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有机化学》教学的实施,主要以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过程,采取布置任务、讲授、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有机化学实训室、中试车间等校内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有机物的合成、分类、提纯、溶沸点的测定。

校外实训基地具有有机物的合成操作、产品的分析检验等各个工作环节,让学生体会化工有机产品的生产,实现与企业生产岗位的近距离接触。

拥有精品课程网站和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1.2师资条件

本课程授课教师除了具备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外,还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能够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2教学方法建议

4.2.1 应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2.2 应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

6

提出要求或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2.3 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4.2.4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4.3.1 过程与目标结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具体的评价手段可以采用观查、随堂考试、提问等方式进行结合。

4.3.2 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从实训设计、仪器装配、故障处理、操作技能、环保意识、团队合作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4.4教材编写

4.1.1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4.1.2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4.1.3 教材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操作中应遵循的新知识及时纳入其中。

4.1.4 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1.5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教材选用化工出版社出版,张法庆主编的《有机化学》,实训指导书选用化工出版社出版,洪庆红主编的《有机化学实训技术》。

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营造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环境,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6、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高职制药技术各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

7


相关内容

  • 初中九年级化学新课标2011
  • 化学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需要确定课程目标,从课程内容(或其载体)的逻辑和:18.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仔细考虑的五个因素有::19.探究方案设计的原则有原则,原则,原则,原则:20.常见的重要的探究策略有:利用进行探究,利用:21.新的化学课程课标从"". ...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文档
  •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作者:陕西省教科所 崔敏 时间:2012/5/22 19:13: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5027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200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 ...

  •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标准解读
  • 初中化学课程目标标准解读 摘要:课程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部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化学课程目标制定的必要性.设计思路.呈现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通过对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全方位理解目标标准,对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化学: ...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 ...

  •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2)
  • 初中化学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第一讲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 ...

  •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判断和填空题
  • 三.判断题 1.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 正 ) 2.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学生在高中阶段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误 ) 3.体验性目标是指用学生的心理 ...

  • 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 二.参考资料1 初等化学中的基本概念 清华大学化学系 宋心琦 熟悉中学化学教学的老师们对于初等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可以列举出很多,而且在过去的课程大纲或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都可以找到根据.但是就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科主要思路来看,应当认为,大家所列举那些基本概念,它们的层次并不是等同的.而只有形成了符合 ...

  •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化学新课标>) 的主要特点有: 一.基础性 为适应2l 世纪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删减了繁难的内容,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更多的真正有用的化学知识. 二.现实性 结合 ...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前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