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亦称心脏电除颤。心脏复律术分体外经胸式和植入式,前者已广泛用于临床,后者在国外安置例数也逐年增加。 适应症

1,房颤(房颤行电复律治疗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但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时需尽快电复律;第二,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不需紧急电复律,但电复律后可望维持窦律,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2,心跳骤停,室颤的抢救。

3,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患者。

4,室上性心动过速。

5,室性心动过速。

特别:(1)患者年龄较轻。

(2)房颤病史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3)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55%)者。

(4)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且药物难以控制者。

(5)发生房颤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且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6)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后等。

(7)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左心房扩大不明显(一般左心房内径<45mm ),且心功能代偿者。

(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瓣膜分离或置换术后仍有房颤者,一般主张在手术后3个月以后再作电复律。因为手术创伤的恢复程度、扩大的左心房缩小的程度都可影响电复律疗效。

(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电击复律。

禁忌证 1. 因洋地黄类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2. 心脏明显扩大, 持续性房颤超过五年的患者

3. 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或心房内血栓治疗无效的患者

4.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5. 不能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窦性心率的患者

6. 房扑时心率缓慢或伴有高度或三度AVB 及SSS 的患者

7. 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者不宜选用电复律

8.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注意:(1)房颤病史长者。

(2)心脏明显扩大,或有巨大左心房者。

(3)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老年病人的心室率能用药物控制者。

(5)洋地黄中毒。

(6)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7)心动过速一心动过缓综合征。

(8)不能耐受复律后为维持正常心律而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奎尼丁等。

(9)以往曾实施电复律,但很快又复发者。

(10)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而尚未纠正者。

(11)风湿病活动期。

(12)近期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电复律前注意事项 抗凝药物的应用

房颤电复律转复为窦律后易引起栓塞。栓塞常发生于复律后的头10天内。一般认为房颤持续24小时后即有血栓形成。对房颤病程不清楚或超过24小时者,转复前充分口服华法林3周,复律后继续4周。病程短于24小时无血栓迹象者可直接复律,复律前给一次静脉肝素。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立即复律者,之前也需给肝素一次,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电复律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复律成功率。无论是电复律前用药还是房颤药物复律还是复律后窦律的维持,胺碘酮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所以首选药物应是胺碘酮[1] ,必要时也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和奎尼丁 。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一、同步电复律:病人为意识清醒状态,即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R 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缓慢静注安定0.3一0.5mg/kg或氯胺酮o .5—1mg/kg麻醉,直至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痛觉消失后开始电复律。

二、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可分为胸外电复律和胸内电复律, 此时病人情况危急,神志丧失,抢救应争分夺秒。

胸外除颤

若除颤仪不在床旁,立即行心肺复苏(非同步电复律时)。除颤仪到位后,开机,选择导联,在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可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充电,将心间电极板放在右侧锁骨下缘,心底电极板放于左侧乳头外侧,两个电极板间距10厘米,(装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除颤时应避免电极板靠近起搏器,否则将使其失灵,除颤后应检查起搏器的起搏阈值。) 让他人不要接触病人,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除颤后,先不要移动除颤电极,以便再次除颤。通过除颤仪示波器或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

性。非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应先进行CPR

,而后再进行除颤。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可重复进行。

胸外除颤能量的选择

AHA/ACC指南推荐能量为:房颤为单向波100-200J ;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较低为单向波50-100J ;单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00J ,多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50-200J ;室扑单向波200J ,室颤,心跳停止单向波200-360J ,双向波150-200J 。

胸内除颤

胸内除颤适应症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开胸手术中,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停止(胸内心脏按压术无效时)以及心律失常。

2,必要时行胸内除颤。

方法为,开胸后将两个电极放在心脏左右两侧。充电(成人首次10J ,之后可递增至20J ,最大30J ,儿童充电首次5J ,之后递增至10J ,最大20J) 让他人不要接触患者,放电。

心脏聚停如何电除颤 电除颤的能量:除颤有赖于选择恰当的能量以产生一足够的经心肌的电流,能量及电流太低,电击不能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及电流太高,又可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成人除颤时能量和体重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婴幼儿除颤的能量则要比成人小。如连续3次除颤失败,应再次继续CPR ,并给予溴苄胺,加大肾上腺素剂量后再行电除颤。

心脏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术是在断时间内向心脏通以高压强电流,使心肌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转为窦性心律的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亦称心脏电除颤。心脏复律术分体外经胸式和植入式,前者已广泛用于临床,后者在国外安置例数也逐年增加。 适应症

1,房颤(房颤行电复律治疗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有血流动力学障碍或症状严重,但药物治疗未能有效时需尽快电复律;第二,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不需紧急电复律,但电复律后可望维持窦律,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2,心跳骤停,室颤的抢救。

3,药物治疗无效的房扑患者。

4,室上性心动过速。

5,室性心动过速。

特别:(1)患者年龄较轻。

(2)房颤病史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3)心脏扩大不明显(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55%)者。

(4)房颤伴快速心室率,且药物难以控制者。

(5)发生房颤后心力衰竭或心绞痛恶化,且难以用药物控制者。

(6)原发病得到控制的房颤,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后等。

(7)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左心房扩大不明显(一般左心房内径<45mm ),且心功能代偿者。

(8)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在瓣膜分离或置换术后仍有房颤者,一般主张在手术后3个月以后再作电复律。因为手术创伤的恢复程度、扩大的左心房缩小的程度都可影响电复律疗效。

(9)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电击复律。

禁忌证 1. 因洋地黄类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

2. 心脏明显扩大, 持续性房颤超过五年的患者

3. 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或心房内血栓治疗无效的患者

4.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5. 不能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恢复窦性心率的患者

6. 房扑时心率缓慢或伴有高度或三度AVB 及SSS 的患者

7. 复律后难以维持窦律者不宜选用电复律

8.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

注意:(1)房颤病史长者。

(2)心脏明显扩大,或有巨大左心房者。

(3)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4)老年病人的心室率能用药物控制者。

(5)洋地黄中毒。

(6)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7)心动过速一心动过缓综合征。

(8)不能耐受复律后为维持正常心律而必须服用的药物,如奎尼丁等。

(9)以往曾实施电复律,但很快又复发者。

(10)严重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而尚未纠正者。

(11)风湿病活动期。

(12)近期有血栓栓塞性疾病

电复律前注意事项 抗凝药物的应用

房颤电复律转复为窦律后易引起栓塞。栓塞常发生于复律后的头10天内。一般认为房颤持续24小时后即有血栓形成。对房颤病程不清楚或超过24小时者,转复前充分口服华法林3周,复律后继续4周。病程短于24小时无血栓迹象者可直接复律,复律前给一次静脉肝素。有血流动力学障碍需立即复律者,之前也需给肝素一次,复律后继续抗凝4周。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电复律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提高复律成功率。无论是电复律前用药还是房颤药物复律还是复律后窦律的维持,胺碘酮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所以首选药物应是胺碘酮[1] ,必要时也可以应用利多卡因和奎尼丁 。

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

一、同步电复律:病人为意识清醒状态,即同步触发装置能利用病人心电图中R 波来触发放电,使电流仅在心动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中发放,避免诱发心室颤动,可用于转复心室颤动以外的各类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称为同步电复律。 术前复查心电图并利用心电图示波器检测电复律器的同步性。缓慢静注安定0.3一0.5mg/kg或氯胺酮o .5—1mg/kg麻醉,直至病人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痛觉消失后开始电复律。

二、非同步电复律:非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可分为胸外电复律和胸内电复律, 此时病人情况危急,神志丧失,抢救应争分夺秒。

胸外除颤

若除颤仪不在床旁,立即行心肺复苏(非同步电复律时)。除颤仪到位后,开机,选择导联,在电极板上均匀涂抹导电糊(可用生理盐水纱布代替),充电,将心间电极板放在右侧锁骨下缘,心底电极板放于左侧乳头外侧,两个电极板间距10厘米,(装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除颤时应避免电极板靠近起搏器,否则将使其失灵,除颤后应检查起搏器的起搏阈值。) 让他人不要接触病人,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除颤后,先不要移动除颤电极,以便再次除颤。通过除颤仪示波器或心电监护仪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

性。非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应先进行CPR

,而后再进行除颤。同步除颤时,单次除颤无效可重复进行。

胸外除颤能量的选择

AHA/ACC指南推荐能量为:房颤为单向波100-200J ;房扑和阵发性室上速较低为单向波50-100J ;单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00J ,多形性室速为单向波150-200J ;室扑单向波200J ,室颤,心跳停止单向波200-360J ,双向波150-200J 。

胸内除颤

胸内除颤适应症

1,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开胸手术中,各种原因引起心跳停止(胸内心脏按压术无效时)以及心律失常。

2,必要时行胸内除颤。

方法为,开胸后将两个电极放在心脏左右两侧。充电(成人首次10J ,之后可递增至20J ,最大30J ,儿童充电首次5J ,之后递增至10J ,最大20J) 让他人不要接触患者,放电。

心脏聚停如何电除颤 电除颤的能量:除颤有赖于选择恰当的能量以产生一足够的经心肌的电流,能量及电流太低,电击不能终止心律失常;能量及电流太高,又可引起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成人除颤时能量和体重之间并无明确的关联,婴幼儿除颤的能量则要比成人小。如连续3次除颤失败,应再次继续CPR ,并给予溴苄胺,加大肾上腺素剂量后再行电除颤。


相关内容

  • 2016-2021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调研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
  • 2016-2021年中国心脏起搏器行业市场调研 及战略规划投资预测报告 报告简析: 中金企业国际咨询在市场调查领域已有十余年的调研经验.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多用户报告.市场调查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查阅咨询报告.市场分析报告.数据监测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专项调研报告等专业情报信息咨询平台.在此同时与 ...

  • 8招让您人老心不老
  •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极少人的心脏在偏右方),外形像一颗桃子,与人的拳头一般大.心脏之于身体,是一个强壮的.不知疲倦.努力工作的强力泵,如同发动机之于汽车.按一个人心脏平均每分钟跳70次.寿命70岁计算,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就要跳动近26亿次.一旦心脏停止跳动而通过抢救不能复跳,那就意味着一个 ...

  • 五年级科学 3 心脏和血管教案
  • 3 心脏和血管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乐于 ...

  • 说说"心脏肥大"
  • 作为一名心脏科医生,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被问道,"大夫,体检时,医生说我心脏肥大了,怎么办啊?" 其实,"心脏肥大"并非一个专业名词,一般而言"心脏肥大"都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包含两个病变,一个是"肥",一个是" ...

  • 第三课 心脏和血管
  • 2. 心脏和血管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教学目标] 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2.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

  • 心脏的结构
  • 心脏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心脏,辨认心脏结构,说明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识别人体心脏的解剖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心脏瓣膜与心脏内血液流动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慨述心脏的 ...

  • 为什么人和其他动物没有进化出两个心脏,防止单点故障呢?
  • [Lewind的回答(127票)]: 1.进化不能无中生有,只有修修补补.这是很多人误解进化的地方.所以说,如果讨论人能否有两个心脏,实际应该讨论哺乳动物最初能否有两个心脏,甚至是脊椎动物最初能否有两个心脏.从进化上来看,我们的整体构架,特别是重要功能性构架,从未超出脊椎动物的总体设计蓝图. 2.在 ...

  • 话说心力衰竭
  • 生活实例 近半年来,65岁的老王常感到活动后气促,走2楼就气喘吁吁.夜间睡觉时,经常因呼吸困难而憋醒,被迫从床上坐起,才能透过气来.在家人的陪伴下,老王去医院就诊,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心脏扩大,心脏射血分数(医学上称为EF值)为25%.医生告诉老王,他患了心力衰竭,需要长期服药.医生还悄悄告诉老王的儿子 ...

  • 离体心脏灌流
  • 实验22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目的要求] 1.学习斯氏或八木氏离体蛙心灌流法. 2.观察Na +.K +.Ca 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特性,可用人工灌流的方法研究心脏活动的规律及其特点,还可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成分或加入某些药物来观察 ...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诊治专家共识(2016) --第二部分
  •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6 年6月第 51 卷第6期第401-409页 四.妊娠期主要的严重心脏并发症 >>>>下列是可危及母亲生命的主要心脏并发症. 1. 急性和慢性心衰: (1)急性心衰: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左心衰多见,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