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策略反思

  [摘要]2012年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多种多样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各界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从2006年开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电影的创作已经超过30余部,在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电影艺术专业化奖励之余,在市场上的反响则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策略,进一步反思这种类型的影片如果要吸引更多的受众还需要进行叙事上的哪些改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策略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1]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数值,如此多问题的一个群体,我们的影视创作界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了他们的生活,自2006年以来,已经创作了30余部作品,然而纵观这些作品的市场票房和网络表现,一般都是很难给普通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近年来表现农村留守儿童作品比较成功,在第九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员”两项国际大奖的《念书的孩子》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在国际上获得至高殊荣的影片在国内市场票房几乎是一路惨败,在豆瓣网上的评论也是寥寥无几,也许有人要说艺术与票房并不直接画等号,但是如果采用别样的叙事策略,使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内容更加多元丰富,使更多观众喜闻乐见又何尝不可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别论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的目前叙事策略中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创作者一些启发。   一、难引共鸣的流水账式叙事结构   以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念书的孩子》为代表的农村留守儿童系列影片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时候大多秉承的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叙事结构多是流水账一样:虽然忠实记录生活,却平铺直叙,缺乏突出与重点,缺乏发展和高潮,更没有调整和提高,大多是把孩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情境记录下来,没有太多的艺术加工,更加没有调整叙事的节奏,也许在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受众的时候令其倍感亲切,但对于大多数其他受众来说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例如《念书的孩子》,影片充斥着小主人公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情境,生活穷苦、单调、乏味,冬日寒冷却没有暖气,缺乏娱乐和玩伴,只能在路上捡了一个小狗为伴,每天向小狗诉说苦衷和孤独,最后以父母回家接他回城读书和爷爷离世告终。影片没有像因果回环结构一样去选择是先交代结果,还是先交代原因,也没有以回环套层式样的多层叙事线索为叙事动力,更加没有将不同风貌和立场、倾向的事物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进行叙述上的对比,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做饭、读书等生活情境,无论是从叙事结构,还是从观影效果来看都是无比的单调,这对于已经对好莱坞大片纯熟的情节叙述以及欧洲先锋艺术影片“反情节性”叙述熟稔于心的当代年轻观众而言,这样的叙事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因为抛开如行云流水般的好莱坞经典叙事不说,即使如欧洲艺术电影所追求的“反情节性”叙述也并非毫无情节或者排斥情节,其实这类叙事一般都借助于意象的构筑,氛围的营造或者风格的抒情来更多提供给观众某种意念、某种反思或者某种思想上的触动。[2]而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在这方面考虑了留守儿童群体,却很明显没有过多地考虑过其他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所以造成了影片叫好不叫座的问题。   二、直白苍白的单一化叙事风格   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时候,苦难似乎成了第一也是不二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影片内容都仅仅围绕着孩子们的苦难展开,众所周知,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的苦难故事和新闻报道一直都不绝于耳,社会各界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两地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但是影片创作者们在叙述各种苦难的时候采用的风格都是单调的直抒胸臆,即大多采用直白、呆板的文学化叙述风格,以《念书的孩子》为例,为了表现留守男孩开开心灵的忧伤,电影让他对着一条流浪狗(小胆儿)进行了一番倾诉:“……小胆儿,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那么,我们就是朋友,就是好朋友……”这样的大段文学化的表现手法,过于直抒胸臆、简单直白,失去了电影这门艺术在视听语言、形体、音乐、表演等多方面的魅力,变成了一部直面观众的教育性宣讲,再比如说《给爸爸妈妈的信》,整部作品除了在影片开头通过儿童的自述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绝大部分都是由孩子的方言独白构成的,即以读信的方式来向父母叙述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基本上又是一个转化了部分形态的直白式叙述,也许我们的创作者应该从国外伟大艺术家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以及国内张猛导演的《钢的琴》《耳朵大有福》等影片中获取灵感和启迪,同样是对于苦难的叙述,这些影片的叙述风格就充满了黑色幽默感:卓别林饰演的小理发师可以面无表情的以肢体语言对权势和黑暗发出无声的讥讽,当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时候依然能够整理自己破旧的衣帽以绅士的面目示人,而《钢的琴》中的陈桂林扛起重担的同时也不忘戏谑和调侃自己,想让女儿获得合格的艺术培训却缺乏资金,勇敢地用自己的双手锻造了一部钢的琴。艺术家们创作的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充满了生存的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每每在银幕上看到这些底层人物为生活而努力的时候,就能让人感到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同时又让人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这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受众关注此类叙事的魅力所在。而每每感触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叙述风格,都让人感觉到是无力的、悲哀的也是绝望的呐喊,也许声音还是低沉的,无人理会的,因为这苦难实在是太过于沉重,压得人抬不起头来,难怪我们的受众不买账了,或许我们的创作者可以反思:关于苦难的叙事也不一定都要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因为如果所有的作品都选择单调的一种灰色,就会使我们的受众感觉无比枯燥,也对生活感到无比的绝望,看不到一丝的希望,也尽可以使用黑色幽默的风格,或者象征与想象的风格,让我们的观众带着眼泪发笑,带着疑问探寻,带着感叹探讨,对这类问题进行更深程度的思索。   三、粗陋纪实的低端叙事技巧   如果说新闻的叙事核心词汇是“真实”的话,那电影的核心叙事词汇应该是“冲突”,“文似看山不喜平”,影视作品尤为如此,因为它的媒介属性决定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将无法像书籍一样让观众对其内容进行反刍,一般在进行影视作品叙述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顺序,当然也可以更多地使用插叙、倒叙等多种手法,这样使受众在观看的时候不觉得枯燥,并且充分地感受到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和影视叙事的魅力所在,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属于这门艺术的叙事技巧可以说不胜枚举,“古典惯例被改良、模仿,到最后被颠覆,它的透明性就慢慢地消失,变得不透明:我们不再穿透形式去看理想的自我意象,而是注视形式本身去检视和欣赏它的结构与文化吸引力。”[3]当代的电影,当代导演愈发注重对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传达伦理的影片只不过告诉观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要体现一种哲理的影片却是让人去理解人生思考人生的真谛。”[3]许多电影依靠悬念的设置、温情的喧哗、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以及闪回与画外音等手段去激发受众的想象力,抛开经典的希区柯克和奥逊威尔斯,甚至连纪录片、真人秀节目和电视剧也进入了运用多条交叉叙事线索来讲述一个较为完满故事的时代,并适当使用现场追述的方式让我们及时的了解主角的心路历程,例如艾美奖电视剧作品《摩登家庭》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每每出现剧情转折的时候,就会以现场追述的方式将镜头直面主角,除了让观众获知真相外,影片也获得了间离感和艺术的陌生化效果。   然而纵观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电影作品,其关于电影叙事的技巧实在是太过贫乏和枯燥,仅仅使用新闻纪实的镜头去忠实地记录孩子的生活片段,例如《念书的孩子》这部作品,整个叙事线索就是小主人公开开几年来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爷爷离世后自己与小狗艰难度过的一段岁月,整体采用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技巧,但是即便对这种线性叙事的技巧运用也并不纯熟,整部作品在情节上也并不十分流畅,在剪辑上,叙事节奏的控制上几乎都是平淡的,几乎都没有任何的技巧利用,只有一些悲情的音乐作为辅助手段来烘托感情,在小主人公和爷爷回忆他们的亲人的时候没有采取闪回手法、或者插叙和倒叙来重新再现当年的幸福场景,而只是由爷爷来叙述,小主人公来回忆,这种类似于新闻纪录片样式的叙事技巧使得人昏昏欲睡,提不起丝毫观赏的兴趣,在叙述视角的定位上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既不是引导受众对被叙述者的一切包括心理也掌握得一清二楚的全知视角,也不是引导读者揭秘悬念的外视角,更加不是见证人和主人公式的内视角,我们对于开开的生活一会可以捕捉和把握,一会儿又迷失在开开喃喃自语之中,无法产生追述感或者清晰感。   从视听传播效果来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尤其是微电影的视听效果也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受众,整体的胶片质量、拍摄器材、打光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观影效果完全无法与影院正规上映的影片相比,制作较为粗糙,如《留守儿童之婴儿车篇》,色调是黑白的,音乐是凄清的,镜头没有任何运动,景别和焦距都缺乏调整,场景的选择也令人不太明朗,节奏当然也是哀鸣式的迟缓,虽然获得了鲁美杯三等奖,但是对婴儿车的隐喻和象征显得太多,仅仅依靠最后一句口号式的“关注留守儿童”文字实在难以提升主题。而且大多数语言都是方言,虽然其定位立足地方文化,吸引地方受众,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本地话”等同于“本地化”。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化”,应当是在充分把握当地居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让其表现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方言的“本地话”虽然能够彰显一定地方特色,但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面向全国进行传播的,过度使用方言无疑会影响其传播效果。[4]   农村留守儿童电影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被关注而产生,在短短数年时间在国内外影视专业评论领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也赢取了众多留守父母儿童的心,但电影艺术终归是要面对大众,面对市场的检验的,而目前这些影片采用什么样的叙事策略才能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受众值得所有创作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8dP_WoXQLgIT2kmXZJcJq5xFxDP.   [2]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 胡宇飞.浅议电影的叙事技巧发展里程[J].电影文学,2008(02).   [4] 曾庆江[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7-24/71121.html.   [作者简介] 张琦(1980―),女,河北唐县人,硕士,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摘要]2012年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多种多样社会问题,也引发了各界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从2006年开始,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电影的创作已经超过30余部,在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电影艺术专业化奖励之余,在市场上的反响则寥寥无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策略,进一步反思这种类型的影片如果要吸引更多的受众还需要进行叙事上的哪些改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策略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 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 200万。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1]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一个数值,如此多问题的一个群体,我们的影视创作界也纷纷将镜头对准了他们的生活,自2006年以来,已经创作了30余部作品,然而纵观这些作品的市场票房和网络表现,一般都是很难给普通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近年来表现农村留守儿童作品比较成功,在第九届美国圣地亚哥国际电影节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员”两项国际大奖的《念书的孩子》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在国际上获得至高殊荣的影片在国内市场票房几乎是一路惨败,在豆瓣网上的评论也是寥寥无几,也许有人要说艺术与票房并不直接画等号,但是如果采用别样的叙事策略,使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内容更加多元丰富,使更多观众喜闻乐见又何尝不可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分别论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叙事的目前叙事策略中的问题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给我们的创作者一些启发。   一、难引共鸣的流水账式叙事结构   以近年来较为成功的《念书的孩子》为代表的农村留守儿童系列影片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时候大多秉承的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叙事结构多是流水账一样:虽然忠实记录生活,却平铺直叙,缺乏突出与重点,缺乏发展和高潮,更没有调整和提高,大多是把孩子一段时间内的生活情境记录下来,没有太多的艺术加工,更加没有调整叙事的节奏,也许在面对留守儿童群体受众的时候令其倍感亲切,但对于大多数其他受众来说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例如《念书的孩子》,影片充斥着小主人公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情境,生活穷苦、单调、乏味,冬日寒冷却没有暖气,缺乏娱乐和玩伴,只能在路上捡了一个小狗为伴,每天向小狗诉说苦衷和孤独,最后以父母回家接他回城读书和爷爷离世告终。影片没有像因果回环结构一样去选择是先交代结果,还是先交代原因,也没有以回环套层式样的多层叙事线索为叙事动力,更加没有将不同风貌和立场、倾向的事物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进行叙述上的对比,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做饭、读书等生活情境,无论是从叙事结构,还是从观影效果来看都是无比的单调,这对于已经对好莱坞大片纯熟的情节叙述以及欧洲先锋艺术影片“反情节性”叙述熟稔于心的当代年轻观众而言,这样的叙事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因为抛开如行云流水般的好莱坞经典叙事不说,即使如欧洲艺术电影所追求的“反情节性”叙述也并非毫无情节或者排斥情节,其实这类叙事一般都借助于意象的构筑,氛围的营造或者风格的抒情来更多提供给观众某种意念、某种反思或者某种思想上的触动。[2]而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在这方面考虑了留守儿童群体,却很明显没有过多地考虑过其他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所以造成了影片叫好不叫座的问题。   二、直白苍白的单一化叙事风格   在表现农村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的时候,苦难似乎成了第一也是不二的选择,几乎所有的影片内容都仅仅围绕着孩子们的苦难展开,众所周知,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的苦难故事和新闻报道一直都不绝于耳,社会各界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两地而造成的心理问题和现实生活问题。但是影片创作者们在叙述各种苦难的时候采用的风格都是单调的直抒胸臆,即大多采用直白、呆板的文学化叙述风格,以《念书的孩子》为例,为了表现留守男孩开开心灵的忧伤,电影让他对着一条流浪狗(小胆儿)进行了一番倾诉:“……小胆儿,你想你的爸爸妈妈吗?那么,我们就是朋友,就是好朋友……”这样的大段文学化的表现手法,过于直抒胸臆、简单直白,失去了电影这门艺术在视听语言、形体、音乐、表演等多方面的魅力,变成了一部直面观众的教育性宣讲,再比如说《给爸爸妈妈的信》,整部作品除了在影片开头通过儿童的自述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绝大部分都是由孩子的方言独白构成的,即以读信的方式来向父母叙述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基本上又是一个转化了部分形态的直白式叙述,也许我们的创作者应该从国外伟大艺术家卓别林的《寻子遇仙记》以及国内张猛导演的《钢的琴》《耳朵大有福》等影片中获取灵感和启迪,同样是对于苦难的叙述,这些影片的叙述风格就充满了黑色幽默感:卓别林饰演的小理发师可以面无表情的以肢体语言对权势和黑暗发出无声的讥讽,当被生活压弯了腰的时候依然能够整理自己破旧的衣帽以绅士的面目示人,而《钢的琴》中的陈桂林扛起重担的同时也不忘戏谑和调侃自己,想让女儿获得合格的艺术培训却缺乏资金,勇敢地用自己的双手锻造了一部钢的琴。艺术家们创作的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充满了生存的智慧和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将平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充满快乐与激情。每每在银幕上看到这些底层人物为生活而努力的时候,就能让人感到生活艰辛以外的温暖,同时又让人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这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受众关注此类叙事的魅力所在。而每每感触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叙述风格,都让人感觉到是无力的、悲哀的也是绝望的呐喊,也许声音还是低沉的,无人理会的,因为这苦难实在是太过于沉重,压得人抬不起头来,难怪我们的受众不买账了,或许我们的创作者可以反思:关于苦难的叙事也不一定都要严格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因为如果所有的作品都选择单调的一种灰色,就会使我们的受众感觉无比枯燥,也对生活感到无比的绝望,看不到一丝的希望,也尽可以使用黑色幽默的风格,或者象征与想象的风格,让我们的观众带着眼泪发笑,带着疑问探寻,带着感叹探讨,对这类问题进行更深程度的思索。   三、粗陋纪实的低端叙事技巧   如果说新闻的叙事核心词汇是“真实”的话,那电影的核心叙事词汇应该是“冲突”,“文似看山不喜平”,影视作品尤为如此,因为它的媒介属性决定了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将无法像书籍一样让观众对其内容进行反刍,一般在进行影视作品叙述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顺序,当然也可以更多地使用插叙、倒叙等多种手法,这样使受众在观看的时候不觉得枯燥,并且充分地感受到蒙太奇的剪辑手法和影视叙事的魅力所在,电影经过百年的发展,属于这门艺术的叙事技巧可以说不胜枚举,“古典惯例被改良、模仿,到最后被颠覆,它的透明性就慢慢地消失,变得不透明:我们不再穿透形式去看理想的自我意象,而是注视形式本身去检视和欣赏它的结构与文化吸引力。”[3]当代的电影,当代导演愈发注重对传统电影叙事的颠覆,“传达伦理的影片只不过告诉观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应该要什么不应该要什么,要体现一种哲理的影片却是让人去理解人生思考人生的真谛。”[3]许多电影依靠悬念的设置、温情的喧哗、非线性的叙事技巧以及闪回与画外音等手段去激发受众的想象力,抛开经典的希区柯克和奥逊威尔斯,甚至连纪录片、真人秀节目和电视剧也进入了运用多条交叉叙事线索来讲述一个较为完满故事的时代,并适当使用现场追述的方式让我们及时的了解主角的心路历程,例如艾美奖电视剧作品《摩登家庭》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每每出现剧情转折的时候,就会以现场追述的方式将镜头直面主角,除了让观众获知真相外,影片也获得了间离感和艺术的陌生化效果。   然而纵观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电影作品,其关于电影叙事的技巧实在是太过贫乏和枯燥,仅仅使用新闻纪实的镜头去忠实地记录孩子的生活片段,例如《念书的孩子》这部作品,整个叙事线索就是小主人公开开几年来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以及爷爷离世后自己与小狗艰难度过的一段岁月,整体采用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技巧,但是即便对这种线性叙事的技巧运用也并不纯熟,整部作品在情节上也并不十分流畅,在剪辑上,叙事节奏的控制上几乎都是平淡的,几乎都没有任何的技巧利用,只有一些悲情的音乐作为辅助手段来烘托感情,在小主人公和爷爷回忆他们的亲人的时候没有采取闪回手法、或者插叙和倒叙来重新再现当年的幸福场景,而只是由爷爷来叙述,小主人公来回忆,这种类似于新闻纪录片样式的叙事技巧使得人昏昏欲睡,提不起丝毫观赏的兴趣,在叙述视角的定位上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既不是引导受众对被叙述者的一切包括心理也掌握得一清二楚的全知视角,也不是引导读者揭秘悬念的外视角,更加不是见证人和主人公式的内视角,我们对于开开的生活一会可以捕捉和把握,一会儿又迷失在开开喃喃自语之中,无法产生追述感或者清晰感。   从视听传播效果来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影片,尤其是微电影的视听效果也早已不能满足当代受众,整体的胶片质量、拍摄器材、打光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观影效果完全无法与影院正规上映的影片相比,制作较为粗糙,如《留守儿童之婴儿车篇》,色调是黑白的,音乐是凄清的,镜头没有任何运动,景别和焦距都缺乏调整,场景的选择也令人不太明朗,节奏当然也是哀鸣式的迟缓,虽然获得了鲁美杯三等奖,但是对婴儿车的隐喻和象征显得太多,仅仅依靠最后一句口号式的“关注留守儿童”文字实在难以提升主题。而且大多数语言都是方言,虽然其定位立足地方文化,吸引地方受众,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本地话”等同于“本地化”。真正意义上的“本地化”,应当是在充分把握当地居民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等的基础上,更好地表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让其表现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方言的“本地话”虽然能够彰显一定地方特色,但是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媒介是面向全国进行传播的,过度使用方言无疑会影响其传播效果。[4]   农村留守儿童电影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被关注而产生,在短短数年时间在国内外影视专业评论领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也赢取了众多留守父母儿童的心,但电影艺术终归是要面对大众,面对市场的检验的,而目前这些影片采用什么样的叙事策略才能吸引更多更广泛的受众值得所有创作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o8dP_WoXQLgIT2kmXZJcJq5xFxDP.   [2]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 胡宇飞.浅议电影的叙事技巧发展里程[J].电影文学,2008(02).   [4] 曾庆江[OL].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13-07-24/71121.html.   [作者简介] 张琦(1980―),女,河北唐县人,硕士,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批评研究。


相关内容

  • 关爱要从生活琐事入手[一位留守儿童教育叙事]
  • 关爱要从生活琐事入手<一位留守儿童的教育叙事>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潮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也使得教育越来越显出其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一名班主任,对班内留守儿童的管教工作也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儿童:策略 留守儿童 ...

  • 单向度的叙述--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
  • 第33卷 第9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V ol.33 No.9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2 2012年9月 Journal 单向度的叙述 --论<中国在梁庄>兼及叙事伦理 陈桃霞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

  •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 2010年1月 第47卷第1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Jan.2010 V01.47NO.1 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 万明钢,毛瑞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 ...

  • 留守儿童开题报告
  •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我校与瓦甸小学联合研究课题.这一课题已于xx年5月被南通市教科所列为"xxx"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经过5个月的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了.我代表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有关内容向各位作一个汇报. 一.课题的提出 &quo ...

  • 略论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 Qzone日志
  • 略论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的本义是考核.<说文>里说:"课,试也."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急待解决的问题.问题就是要求回答或解答的题目.研究则是探求规律的过程.本文所说课题研究实际是教育科研课题 ...

  • 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 专 项 课 题 开 题 论 证 书 课 题 名 称: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 科 分 类:教育 课 题 负 责 人:龚龑 负责人所在单位:石堤镇初级中学 开 题 时 间:2013年6月8日 开题论证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我组<学生反思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是经县 ...

  • 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心得交流稿
  • 当今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给当今的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不断发生变化.生活中各项指标的科学整合和有机统一成为了人们对高质完美生活的追求.这就使工会的四项基本职能彼此间在一定的方面和特定的条件下关系密切化,内涵统一化,形式一体化.这就要求 ...

  • 村庄里的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中的"返乡"文学
  • 2016年春节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①在微信圈广泛传播,破败的乡村形象和凋敝的图景成为被广泛传递的文学意象:2015年春节王磊光的<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春节回家到底看什么>(以下简称<博士返乡日记>)②在网络和媒体上造成刷屏效应,引起了在文化界和 ...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策略-杨刚
  • 重庆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优秀论文及案例评选 美沙小学:杨刚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他对儿童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了解,发现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性格.道德行为以及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又针对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