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学习在幼儿集体教学中的运用

  三皇五帝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深谙“宜疏不宜堵”的大道至理,这里的“疏”表示疏通、引导意识,大禹就是通过疏通、引导的方法,治理了罕见的大洪水。其实现代的幼儿教育亦是如此。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幼儿的集体教学中,想要维持基本的纪律,以更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教师在幼儿集体的教学中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方法强迫孩子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注意,而且,我们如果苛求幼儿中规中矩地学习做事也是不现实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如今依然是中小学课堂中制胜的法宝,其实它在学前教育中同样适用。有兴趣才会用心投入,有兴趣才会快乐,所以才会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调动小家伙们的兴趣呢?既然兴趣是人们做事的原动力,而幼儿的兴趣又在于游戏玩耍,于是在幼儿集体教学中采用游戏化学习进行教学的策略就应运而生。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教学活动,而且不仅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幼儿教师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并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广大幼儿教师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幼儿的集体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又从什么途径入手、采取哪些策略比较适宜呢?   一、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结合教学实际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教学服务,以达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哄孩子玩,让他们开心。因此,游戏的内容要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幼儿的游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主要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分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仅构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而且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边观察边操作,最后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见,游戏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思维也能得到充分拓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时只要及时加以恰当地引导,就能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   二、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但是由于幼儿知识和阅历都十分缺少,幼儿老师在集体教学中采用的游戏形式、难度等要符合幼儿成长规律,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所作的游戏或是事件。   三、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保证幼儿主体地位   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保证幼儿在游戏化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一般应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幼儿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同时要尊重个体在游戏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尊重并认可幼儿的发现,尽可能多地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才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时,幼儿教师也要尽量进行间接指导,比如以角色的身份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启发性的语言、有目的地提出建议,引导幼儿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在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中要注重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因为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最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教师游戏化的语言,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交流,愿意合作,乐于说话;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会觉得那是为了学习而游戏,他们会很高兴地认为那是为完成游戏而学习。在这样的思想驱动下,孩子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更是真真切切的。那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不言而喻。   在幼儿集体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三皇五帝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深谙“宜疏不宜堵”的大道至理,这里的“疏”表示疏通、引导意识,大禹就是通过疏通、引导的方法,治理了罕见的大洪水。其实现代的幼儿教育亦是如此。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幼儿的集体教学中,想要维持基本的纪律,以更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教师在幼儿集体的教学中不应采用强制性的方法强迫孩子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注意,而且,我们如果苛求幼儿中规中矩地学习做事也是不现实的,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如今依然是中小学课堂中制胜的法宝,其实它在学前教育中同样适用。有兴趣才会用心投入,有兴趣才会快乐,所以才会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我们广大的幼儿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来调动小家伙们的兴趣呢?既然兴趣是人们做事的原动力,而幼儿的兴趣又在于游戏玩耍,于是在幼儿集体教学中采用游戏化学习进行教学的策略就应运而生。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和教学活动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教学活动,而且不仅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幼儿教师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并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广大幼儿教师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幼儿的集体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又从什么途径入手、采取哪些策略比较适宜呢?   一、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结合教学实际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教学服务,以达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单纯为了哄孩子玩,让他们开心。因此,游戏的内容要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幼儿的游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主要包括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分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仅构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而且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边观察边操作,最后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见,游戏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思维也能得到充分拓展。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时只要及时加以恰当地引导,就能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   二、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贴近幼儿生活。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但是由于幼儿知识和阅历都十分缺少,幼儿老师在集体教学中采用的游戏形式、难度等要符合幼儿成长规律,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所作的游戏或是事件。   三、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保证幼儿主体地位   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前提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保证幼儿在游戏化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总是超出他的实际年龄,高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一般应以旁观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游戏。幼儿教师主要以观察为主,同时要尊重个体在游戏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尊重并认可幼儿的发现,尽可能多地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才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时,幼儿教师也要尽量进行间接指导,比如以角色的身份引导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启发性的语言、有目的地提出建议,引导幼儿自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要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在幼儿集体教学游戏化中要注重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因为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最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教师游戏化的语言,有可能让更多的孩子懂得交流,愿意合作,乐于说话;最重要的是,孩子不会觉得那是为了学习而游戏,他们会很高兴地认为那是为完成游戏而学习。在这样的思想驱动下,孩子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体验更是真真切切的。那一种快乐和幸福的体验不言而喻。   在幼儿集体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游戏中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探究如何将要传授的内容巧妙地渗透到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娱乐和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新市教师进修学院)


相关内容

  •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根本 摘 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使自身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游戏成为了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作为教师应了解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最好形式: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把游戏作为教育的主要手段,把知识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并给予适当的指 ...

  • 游戏与课程
  • 第五章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 幼儿园游戏 尽管关于游戏的专题研究起步很晚,但游戏却是一个与人类历史一样久远的话题, 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儿童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游戏,游戏也逐渐成为人类学.社会学. 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游戏是什么?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游戏有哪些特 征?这些一直是我们思考 ...

  • 不同教学活动形式的特点及运用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目前, 在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体.小组.区域活动, 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特点, 适合于不同教育内容和教学需要.作为教师, 要学会分析.判断, 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 而不是盲目跟随当前的潮流. 首先, 我们要明确教学 ...

  • 2015年中班秋学期期末总结
  • 2015年中班秋学期期末总结 >秋学期幼儿园中班教学工作总结 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回顾这一学期来所经历的事,工作虽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实."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高兴的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在和孩子们的相互合作中一起 ...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深入推进,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活动的有益补充,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集体教学作为一种活动方式,在当前很多的幼儿园中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设计与组织集体教学活动,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而如 ...

  • 小青蛙学本领,教案
  • 篇一:<小青蛙学本领>课堂教学设计 <小青蛙学本领>课堂教学设计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同学们"去郊游",来到动物园里,"小白兔". ...

  • 当前中班幼儿表演游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摘要: 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丰富多采,尤其表演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是幼儿园通过扮演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巧,再现该文艺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除了扮演角色之外,还有歌舞.打击乐等自娱自乐的形式.选择表演游戏作为发展幼儿创造力的载体,是因为其内容广泛,种类多,材料广,具有调动幼儿想象空 ...

  • 环翠区机关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南
  • 环翠区机关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南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呈现多元.开放.自主化的特点.国家给予幼儿园在课程开发实施上很大的自主权.各地先后出现了"多元整合"."综合主题"."渗透式"." ...

  •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游戏工作总结
  • 篇一: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 --张爱清 时光飞逝,随着孩子们一天天长高,我们结束了小班下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与生活,在老师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家长朋友的肯定和支持.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教育保教质量,现将本学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