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的负荆效应

  廉颇,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生活年代为公元前327-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为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三朝元老。   廉颇率领赵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屡败秦军,齐军。深得赵王器重,被拜为上卿,统领赵军。   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会盟”挫败秦国阴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而受到重用,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心怀不满,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争高论低、正面冲突,而是采取忍让态度。一次乘车出门与廉颇迎面相逢主动避让,下属十分不满,而埋怨蔺相如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下属说:“如狼似虎的秦王我都不怕,我还怕廉颇将军吗?我怕的是将相失和、两虎相伤,被强敌利用,我之所以避让,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   后来蔺相如的话传给了廉颇,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鞭打治罪。“负荆请罪”成语由此而来,从此两人成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由于廉颇、蔺相如将相交和、上下同心、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未敢东进。   廉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是骁勇善战、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良将。廉颇除了具有忠勇、善战、爱国的优良品德之外,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负荆请罪”高歌,“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他能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国家利益之下,能以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不顾面子、省身思过、知错必改,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都具有从善如流,知错必改的品质,成为他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   廉颇身上显现的“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处世态度、行止作为、思想品质、人格美德涵容了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和合”与“和谐”思想的诠释。   负荆效应是指以大局为重,闻过则喜、知错必改、捐弃前嫌,营造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氛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奉献。   廉颇的精神品德,尤其是廉颇的负荆效应,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廉颇的精神风范正在被当代弘扬光大、永照千秋。   闻过则喜有利于完善人格。一代伟人毛泽东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闻过则喜成为美谈。在延安时,一个夏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一位农家妇女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接着又骂共产党。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位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她为什么骂他,咒他死?还骂共产党?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原来是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毛泽东得悉实际情况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她,还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见提得非常好,代表党中央向她作了自我批评。临行,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这位农妇,以解养家糊口的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勇于认错能得到别人谅解。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犹太人死难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当他伫立凝视一幅幅受难者浮雕时突然双膝跪在死难烈士纪念碑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在细雨蒙蒙中,这一超出礼仪的惊人之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使在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和记者无不动容。勃兰特的这一跪,胜过千言万语。德国总理的跪下,赢得了世界的谅解,赢得了德意志民族的站起。然而,同为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的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与德国相比相去甚远,其右翼势力不时歪曲历史,特别是前首相小泉等一批高官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甚至采取了脱亚投美的行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天的日本,无论经济如何强大,但其文化迷茫、根脉缺失、理性缺乏,最终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召回问题产品不力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以精准生产著称的日本丰田公司,面对市场和利益的诱惑,彰显了贪婪的本性。精益生产的真谛传给了别人,留给自己的仅是精益生产的外壳。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为了高额利润,为了追求全球销量第一,丰田汽车不顾自身能力和条件,大干快上,迅速扩张,其结果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萝卜快了不洗泥”。不仅屡屡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而且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及时召回问题产品,为此引起了消费者特别是美国消费者的愤怒。丰田汽车曾惊动美国国会,美国运输部下属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问题车辆”是否及时展开调查。美国国会3个下属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调查丰田针对车辆安全缺陷所采取措施以及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对丰田召回事件的处理方法。丰田汽车因产品质量问题及召回问题车辆不及时造成了市场份额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品尝了不小的苦果。

  廉颇,晋阳人(今山西太原),生活年代为公元前327-243年,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为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三朝元老。   廉颇率领赵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屡败秦军,齐军。深得赵王器重,被拜为上卿,统领赵军。   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渑池会盟”挫败秦国阴谋,维护了赵王的尊严而受到重用,拜为上卿,地位竟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心怀不满,公然扬言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并不想与廉颇争高论低、正面冲突,而是采取忍让态度。一次乘车出门与廉颇迎面相逢主动避让,下属十分不满,而埋怨蔺相如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下属说:“如狼似虎的秦王我都不怕,我还怕廉颇将军吗?我怕的是将相失和、两虎相伤,被强敌利用,我之所以避让,无非是把国家危难放在个人的恩怨之上罢了。”   后来蔺相如的话传给了廉颇,廉颇听后,深受感动,他选择蔺相如家宾客最多的一天,身背荆条,赤膊露体来到蔺相如家中,请蔺相如鞭打治罪。“负荆请罪”成语由此而来,从此两人成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的好朋友。   由于廉颇、蔺相如将相交和、上下同心、尽心报国,使赵国一度强盛,成为阻挡秦国东进的屏障,秦国以后10年间未敢东进。   廉颇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是骁勇善战、勇谋兼备、能攻善守的良将。廉颇除了具有忠勇、善战、爱国的优良品德之外,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第一个唱响“负荆请罪”高歌,“闻过则喜”“知错改错”的亘古第一臣。他能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国家利益之下,能以国事为重,以民为天,放下架子、不顾面子、省身思过、知错必改,一曲“将相和”成为华夏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都具有从善如流,知错必改的品质,成为他们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   廉颇身上显现的“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处世态度、行止作为、思想品质、人格美德涵容了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和合”与“和谐”思想的诠释。   负荆效应是指以大局为重,闻过则喜、知错必改、捐弃前嫌,营造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氛围,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奉献。   廉颇的精神品德,尤其是廉颇的负荆效应,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廉颇的精神风范正在被当代弘扬光大、永照千秋。   闻过则喜有利于完善人格。一代伟人毛泽东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闻过则喜成为美谈。在延安时,一个夏日,雷电交加,雷电劈死了一个县长,一位农家妇女借题大骂:咋不叫这雷劈死毛泽东呢!接着又骂共产党。基层干部们立即抓了这位妇女,并声称要枪毙她。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毛主席立即约见这位妇女。问她为什么骂他,咒他死?还骂共产党?妇女声泪俱下,陈述了缘由。原来是因公粮任务太重,又逢三年旱灾,百姓交不起,尤其是她家,除了种子,已无颗粒存粮。毛泽东得悉实际情况后,非但没有责怪她,报复她,还百般安慰,肯定她意见提得非常好,代表党中央向她作了自我批评。临行,还让通讯员把自己的口粮和自养的一头奶羊送给了这位农妇,以解养家糊口的燃眉之急。接着,党中央决定,减征公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勇于认错能得到别人谅解。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犹太人死难烈士纪念碑敬献花圈后,当他伫立凝视一幅幅受难者浮雕时突然双膝跪在死难烈士纪念碑前湿漉漉的大理石板上,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在细雨蒙蒙中,这一超出礼仪的惊人之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波兰人,使在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外交官和记者无不动容。勃兰特的这一跪,胜过千言万语。德国总理的跪下,赢得了世界的谅解,赢得了德意志民族的站起。然而,同为二次世界大战发动者的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与德国相比相去甚远,其右翼势力不时歪曲历史,特别是前首相小泉等一批高官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甚至采取了脱亚投美的行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今天的日本,无论经济如何强大,但其文化迷茫、根脉缺失、理性缺乏,最终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召回问题产品不力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以精准生产著称的日本丰田公司,面对市场和利益的诱惑,彰显了贪婪的本性。精益生产的真谛传给了别人,留给自己的仅是精益生产的外壳。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为了高额利润,为了追求全球销量第一,丰田汽车不顾自身能力和条件,大干快上,迅速扩张,其结果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萝卜快了不洗泥”。不仅屡屡发生产品质量问题,而且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及时召回问题产品,为此引起了消费者特别是美国消费者的愤怒。丰田汽车曾惊动美国国会,美国运输部下属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召回“问题车辆”是否及时展开调查。美国国会3个下属委员会举行听证会,调查丰田针对车辆安全缺陷所采取措施以及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对丰田召回事件的处理方法。丰田汽车因产品质量问题及召回问题车辆不及时造成了市场份额减少,企业利润下降,品尝了不小的苦果。


相关内容

  • 廉颇负荆请罪的相关作文
  • 廉颇负荆请罪的相关作文 读<负荆请罪>有感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负荆请罪>,让人百看不厌,受益不浅.它讲的是战国时代的事.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因为有功被赵王封为"上卿"(相当于宰相),官职比老将廉颇... 负荆请罪扩写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迎接.& ...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负荆请罪]教案
  • 5 负荆请罪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 ...

  • 5.负荆请罪教案
  • 5.负荆请罪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厉害 .唇枪舌剑.宽恕. 惧怕 .昏庸"等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 教学重点: 理解"负荆请罪"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 ...

  • 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下册[负荆请罪]教案2
  • <负荆请罪>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历史小话剧.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其侮辱却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 ...

  • [负荆请罪]教学设计
  • 一.笑看荣辱顾大局,以和为贵 1温故词语知新,明确相如之勇 (1)出示词语,学生朗读,明确所写人物--蔺相如.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寸步不让 (2)提问:蔺相如是在什么时候,针对什么人表现出如此"解气"的行为举止的呢? (3)学生紧扣语句"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 ...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5.负荆请罪
  • 5.负荆请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的来源. 2.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话剧.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话剧. 2.分角色朗读课 ...

  • 负荆请罪时的廉颇其实很年轻
  • 负荆请罪时的廉颇其实很年轻 廉颇负荆请罪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凡有负荆请罪的图画,画面的廉颇必是须发皆白的老头子.中学语文课本教师用书中还说,这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将军":小学课本的插图也将廉颇画得白胡子老长.然而,考之历史,这个时候的廉颇应该是一个青年人.<史记·廉颇蔺相 ...

  • 康进之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主人公李逵人物形象鉴赏
  • 李逵,是元代戏曲作家康进之的杂剧<梁山泊李逵负荆>中的主人公他有山儿.铁牛.黑旋风等代表其长相和性格的绰号. 李逵不但鲁莽急躁,动辄把人"揪住张口毛,恰待要打",而且纯朴正直,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在他的心目中,"替天行道救生民"的起义原则高于一切, ...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负荆请罪
  • <负荆请罪> 时间:战国时代 地点:蔺相如的府邸 人物:蔺相如:赵国的上卿 廉颇:赵国的大将军 韩勃:蔺相如的门客. 第一幕 [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 韩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