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材料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与创新

  【内容摘要】今日的综合材料同当代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家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不同的材料媒介之间。文章以审视的态度对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表现与创新进行分析,认为材料的多元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当代艺术从观念到表达的时代性与反思性。

  【关键词】综合材料 表现 实践

  艺术作为历史产物,与同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哲学息息相关,不同时代具有各异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标准。自上个世纪初以来,随着工业科技快速发展,西方艺术家冲破传统画种的束缚,大胆尝试新型媒材,模糊和跨越单一画种间的界地,不断丰富艺术语言的整体面貌,在百年里,材料语言、媒介种类、形式与观念产生了多样的变化。当下,综合材料绘画作为自由跨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一、材料艺术在当代的表现

  今日的综合材料与媒介同当代艺术的关系愈加密切,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游走于不同媒材之间,由此构成当代艺术从观念到表达的时代性与反思性。目前,打破专业限制的实例屡见不鲜,作品本身也越发综合,体现了多种艺术言说的表达方式。《公海浮石》是雕塑家展望的作品,他将巨石状不锈钢雕塑刻上文字,运至外海,如同漂流瓶般任其漂泊,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完全脱离传统雕塑的空间概念,增加了更多综合表达。旅美18年的艺术家徐冰所学专业原为版画,其版画语言探索曾在上世纪80年代画坛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后来还是走向综合,从成名作《天书》系列到90年代移居美国所作作品《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本世纪,徐冰的创作内涵更为丰富,艺术在各种语境中自由转换,作品完全无法归类,并被注入明晰的社会主题和人文意识――《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代表作颇具深度。北京CBD工地一堆堆任人践踏的垃圾和建筑废料,在徐冰眼中却具有令人窒息的原始粗陋美感,当历经两年用那些废料创作完成的吉祥图腾《凤凰》出现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室内,它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前世”――原有废旧钢厂建筑遗迹充满了钢架结构强硬而有张力的线条,相对周边环境独立又和谐统一。

  作为一种自由跨界的艺术形式,综合材料在艺术观念、创新意识上还表现出多元化与人性化的文化趋势:它纵向审视着传统绘画语言,根据时代特征积极做出自我调适与自我创新,力求在媒介及技法上不断地丰富与更新,同时横向又吸收着各画种学科间的优势元素。但材料艺术这个博大的学科还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实验。比如对于“创作核心”――艺术家们都在试图拿捏得当的“度”要怎样把握,材料运用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怎样理解等诸多问题。当艺术家在为探索并掌握了一种新材料特性而欣喜若狂时,危险紧随其后,因为探索阶段还会做各种尝试和实践,一旦掌握了,就会像商品那样每张都是前一张的无限复制。在视觉过剩的当下,任何一种所谓的风格都很难被确认,由于某些方面原因,造成他们一直都在做同一风格的作品,这就是有些艺术家一旦被认定为某种风格后便不敢移动半步的原因。笔者的观点正如徐冰所认为,即不要把保持、建立、完善风格作为追求,不要从材料、风格、流派入手考虑艺术,人们从作品中获得的满足是一种有关看待事物的态度,思维启发。

  二、综合材料的创新实践

  当代综合材料正处于艺术媒介空前发展和强调的时代,媒材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视觉艺术发展的核心,同时创新材料的实验和发展为综合材料当代性的价值转变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表现途径。只要材料作品具有思想性和观念性,符合当代艺术深层次多领域的表达意图,无所谓架上还是架下,无所谓绘画、雕塑、装置还是行为,更无所谓媒材出身的高低贵贱。

  “自由”在今天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它的概念相对宽泛,对其理解因个体的角度、背景和经验不同而存在差异。凭借对艺术的执著探索,艺术家孙原和彭禹用普通而又难以控制的物质“水”和水管制作不带任何指向性的纯结构性装置作品《自由》:巨大的空间内,数块铁板围成一个严实的昏暗铁屋,屋内悬吊半空的黑色水管间歇性地向四周喷射水柱,在强大、间歇的水压作用下水管不受控制,疯狂乱窜,自由而暴力。“自由”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价值观念一向贯穿于社会建构与精神活动中,这件作品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压抑与试图冲破重围的破坏力量,也许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每个观者对它的理解都是自由的。

  材料作品的保留时间有时也会成为艺术的诠释焦点――有的作品能存留百年,有些却只能经历几周甚至数秒。大多数艺术家不会把难以存留的物质作为创作的原材料,但日本艺术家宫永爱子显然不属于他们中的一员。“萘”是宫永爱子近年创作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种合成樟脑丸的化学物质,用萘制成的作品寿命只有几周,然而,正是它的短暂性成为艺术家的关注点。她精心制作的苍白而半透明的裙子、鞋、电话等物品在展览的那一刻就开始瓦解碎裂,展览还没有结束它们中的大部分就已经消失了,像枯萎的花朵一样。宫永爱子的作品是最真实的时间产物,通过她的作品使我们捕捉到了“时间的身影”,唤起人们对身边人和事的怀旧和感激。

  在艺术作品中,精神性要靠物质材料传达,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正是由于材料的发展和创新,使当代艺术家能够更容易也更准确地在作品中体现出个人情感和精神性。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材料作品在当代特殊文化和时代背景下蕴含了更多的开拓性、综合性、试验性和思想性,彰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契合当下人文社会所要求的当代、创新和反思精神。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综合材料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078)

  参考文献:

  [1]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孙志晔.自由跨界与多元表达――当代综合绘画艺术语言之魅力[J].文艺评论,2012.

  [3]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志晔.当代综合材料艺术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J].文艺评论,2013.

  [5]马路,张元.材料与表现[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内容摘要】今日的综合材料同当代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家可以自由地游走于不同的材料媒介之间。文章以审视的态度对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表现与创新进行分析,认为材料的多元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当代艺术从观念到表达的时代性与反思性。

  【关键词】综合材料 表现 实践

  艺术作为历史产物,与同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哲学息息相关,不同时代具有各异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标准。自上个世纪初以来,随着工业科技快速发展,西方艺术家冲破传统画种的束缚,大胆尝试新型媒材,模糊和跨越单一画种间的界地,不断丰富艺术语言的整体面貌,在百年里,材料语言、媒介种类、形式与观念产生了多样的变化。当下,综合材料绘画作为自由跨界、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一、材料艺术在当代的表现

  今日的综合材料与媒介同当代艺术的关系愈加密切,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地游走于不同媒材之间,由此构成当代艺术从观念到表达的时代性与反思性。目前,打破专业限制的实例屡见不鲜,作品本身也越发综合,体现了多种艺术言说的表达方式。《公海浮石》是雕塑家展望的作品,他将巨石状不锈钢雕塑刻上文字,运至外海,如同漂流瓶般任其漂泊,作品在整个过程中完全脱离传统雕塑的空间概念,增加了更多综合表达。旅美18年的艺术家徐冰所学专业原为版画,其版画语言探索曾在上世纪80年代画坛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后来还是走向综合,从成名作《天书》系列到90年代移居美国所作作品《新英文书法》《鬼打墙》《地书》等。本世纪,徐冰的创作内涵更为丰富,艺术在各种语境中自由转换,作品完全无法归类,并被注入明晰的社会主题和人文意识――《烟草计划》《木林森》《凤凰》等代表作颇具深度。北京CBD工地一堆堆任人践踏的垃圾和建筑废料,在徐冰眼中却具有令人窒息的原始粗陋美感,当历经两年用那些废料创作完成的吉祥图腾《凤凰》出现在世博园“宝钢大舞台”室内,它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前世”――原有废旧钢厂建筑遗迹充满了钢架结构强硬而有张力的线条,相对周边环境独立又和谐统一。

  作为一种自由跨界的艺术形式,综合材料在艺术观念、创新意识上还表现出多元化与人性化的文化趋势:它纵向审视着传统绘画语言,根据时代特征积极做出自我调适与自我创新,力求在媒介及技法上不断地丰富与更新,同时横向又吸收着各画种学科间的优势元素。但材料艺术这个博大的学科还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实验。比如对于“创作核心”――艺术家们都在试图拿捏得当的“度”要怎样把握,材料运用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怎样理解等诸多问题。当艺术家在为探索并掌握了一种新材料特性而欣喜若狂时,危险紧随其后,因为探索阶段还会做各种尝试和实践,一旦掌握了,就会像商品那样每张都是前一张的无限复制。在视觉过剩的当下,任何一种所谓的风格都很难被确认,由于某些方面原因,造成他们一直都在做同一风格的作品,这就是有些艺术家一旦被认定为某种风格后便不敢移动半步的原因。笔者的观点正如徐冰所认为,即不要把保持、建立、完善风格作为追求,不要从材料、风格、流派入手考虑艺术,人们从作品中获得的满足是一种有关看待事物的态度,思维启发。

  二、综合材料的创新实践

  当代综合材料正处于艺术媒介空前发展和强调的时代,媒材作为艺术创作的载体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视觉艺术发展的核心,同时创新材料的实验和发展为综合材料当代性的价值转变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表现途径。只要材料作品具有思想性和观念性,符合当代艺术深层次多领域的表达意图,无所谓架上还是架下,无所谓绘画、雕塑、装置还是行为,更无所谓媒材出身的高低贵贱。

  “自由”在今天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它的概念相对宽泛,对其理解因个体的角度、背景和经验不同而存在差异。凭借对艺术的执著探索,艺术家孙原和彭禹用普通而又难以控制的物质“水”和水管制作不带任何指向性的纯结构性装置作品《自由》:巨大的空间内,数块铁板围成一个严实的昏暗铁屋,屋内悬吊半空的黑色水管间歇性地向四周喷射水柱,在强大、间歇的水压作用下水管不受控制,疯狂乱窜,自由而暴力。“自由”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价值观念一向贯穿于社会建构与精神活动中,这件作品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压抑与试图冲破重围的破坏力量,也许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每个观者对它的理解都是自由的。

  材料作品的保留时间有时也会成为艺术的诠释焦点――有的作品能存留百年,有些却只能经历几周甚至数秒。大多数艺术家不会把难以存留的物质作为创作的原材料,但日本艺术家宫永爱子显然不属于他们中的一员。“萘”是宫永爱子近年创作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作为一种合成樟脑丸的化学物质,用萘制成的作品寿命只有几周,然而,正是它的短暂性成为艺术家的关注点。她精心制作的苍白而半透明的裙子、鞋、电话等物品在展览的那一刻就开始瓦解碎裂,展览还没有结束它们中的大部分就已经消失了,像枯萎的花朵一样。宫永爱子的作品是最真实的时间产物,通过她的作品使我们捕捉到了“时间的身影”,唤起人们对身边人和事的怀旧和感激。

  在艺术作品中,精神性要靠物质材料传达,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正是由于材料的发展和创新,使当代艺术家能够更容易也更准确地在作品中体现出个人情感和精神性。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材料作品在当代特殊文化和时代背景下蕴含了更多的开拓性、综合性、试验性和思想性,彰显独特的文化内涵,契合当下人文社会所要求的当代、创新和反思精神。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综合材料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B078)

  参考文献:

  [1]陈心懋.综合绘画――材料与媒介[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2]孙志晔.自由跨界与多元表达――当代综合绘画艺术语言之魅力[J].文艺评论,2012.

  [3]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孙志晔.当代综合材料艺术观念性的价值表现研究[J].文艺评论,2013.

  [5]马路,张元.材料与表现[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相关内容

  • 论水彩画技法的多元创新
  • 摘要:水彩画技法是水彩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水彩画的发展和特性来看,影响水彩画家艺术成就高低的重要标志就是对水彩技法能否精准运用.中国画有极为丰富的精深内容,很值得水彩画家学习研究.通常,人们对水彩画的感观认识主要水色淋漓.轻快.酣畅的印象.然而,随着水彩艺术的发展,艺术流派.水彩技法创新模式可谓 ...

  • 美术学科素养复习题库
  • 美术学科素养复习题库 一.填空题 1.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关注文化与生活 )(注重创新精神). 2.创作<三毛流浪记>连环漫画的作者是 张乐平 . 3.中国素有"瓷国"之称,在国内称为"瓷都"是 景 ...

  •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1)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1) 二.基本理念(3) 三.设计思路(4)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7) 一.总目标(7) 二.阶段目标(7)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9) 一.内容说明(9) 二.内容标准(13) 第一学段(1-2年级)(13) 第二学段(3-4年级 ...

  •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 第一部分 前言(1-9'FA'1)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 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 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 ...

  •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解析.指南
  •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解析.指南 第一部分 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 的制订,力 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 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 验中提高想 ...

  • 520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 培智学校 <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 (送审稿)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研制组 2015年5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前言 ------------------------ 2 一.课程性质 --------------------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 ...

  • 五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五年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审美品味逐步提升,需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因此,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增加了内容,通过借鉴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学习艺术的表现方法,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创想 ...

  • 初中年级美术重难点
  •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欣赏, 评述) 单元总目标: 1, 从古今中外的优秀绘画作品中, 体会到劳动____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劳动是许多画家经常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不同时代的画家通过劳动题材所表现的主题是不一样的, 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它们所体现的思 ...

  •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反思
  • 一.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的实施,为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高中阶段招生提供了符合新课程的依据,使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操作载体,可以说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好事.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理念,在中考招生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