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孟子_构建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国学宣讲

《孟子》:

构建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天问子

众所周知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著作。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南)人。他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据说孔子去世后,儒家分化为八派,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人遂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统称为“孔孟之道”,而孟子也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孟子幼年家境贫寒,但他有一个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母亲,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关于孟母教子有不少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劝学”等。孟子在三十岁左右,已经学有所成,在邹、鲁一带从事讲学活动,颇有名气。大约四十多岁时,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所到之处,孟子虽然也受到一些礼遇和优待,但他的思想终究被认为是迂腐而不切实际,不被诸侯采纳。晚年,四处碰壁的孟子只好回到故乡,重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并为后人留下了《孟子》这部书。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论,突出地记述

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处身立世,都有极大的影响。

孟子几次与当时的统治者谈到如何把国家治理好,把社会秩序组织得井井有条。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没有稳定的资产作为生活保证,却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恐怕只有贤达之人才能做

到。一般的民众,假如没有稳定的资产收入,便会心神动摇。一旦心神动摇,便会放纵、骄奢、奸诈、欺骗,无所不为。等到这些人犯了罪,然后国家用刑罚惩罚他们,等于国家用罗网故意引导民众而捕之。因此,贤明的君主为人民大众创造稳定的产业,使他们上可以奉养父母,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终年丰衣足食,坏年景也能免于冻馁死亡。如果民众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天天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哪里会有功夫来奉行礼义呢?如果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必须要有五亩的宅基地,喂养一定数量的家禽六畜和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人知晓仁义礼智的理想社会。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社会。为此,他提出了仁政、民本、性善论观点。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主要继承并发展的是孔子的“仁”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反对施行“暴政”。他认为,首先要让人民“有恒产”,即给人民以土地,人民有了恒产,便会有“恒心”,过

42

国学宣讲

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即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孟子反对国家分裂,主张统一。他认为,只有施行仁政者,得到了人民支持,天下人都归之如流水,才能真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学说的精华和核心所在,其进步意义在于他较早地提出了圣人和普通人在人格上平等的观点。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他认为,圣人、王、民都是一类。人之所以同类,就在于都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就是性善。尧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是人类本性的最突出的代表。而人的本性是一样的,“舜,人也;我,亦人也。”这就构成了普通人走向尧舜的桥梁。只要通过修行和反省,“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观点,论证了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社会地位。

孟子还认为,君臣是一种互补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以彼此相互尊重为前提。他主张君主要尊重臣的人格,“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

如寇仇。”他既反对君主“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又反对臣对君主的阿谀奉承。臣对于君主的过失要以进谏为己任,根据道义原则去“格君心之非”。同时,孟子主张君主向臣学习求教,以贤能之士为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的作用。他的“民为贵”思想对后世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孟子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皆有之。”他认为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达到社会的公义,以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进而,孟子又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由此可见,孟子的和谐社会蓝图是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以王道政治为手段,以人性善为基础,反映了孟子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可惜的是,他的思想学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无人采纳理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尽管如此,孟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历史的长空中仍犹如一道亮丽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之求索、奋斗。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所以,《孟子》一书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典籍,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孟子》最早传到高丽、日本、越南等国。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有关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

当然,《孟子》一书的深远影响除了孟子思想学说的深刻内涵外,还与《孟子》一书的写作特色分不开。其特点一是善于论辩。例如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他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齐宣王回答说:“跟这个“长官朋友断交。”孟子接着说:管理不好属下,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全国都没有得到治理,怎么办?”齐王不敢正对孟子,扭头看左右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王顾左右而言他”)像这样的一问一答,和《论语》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又和《论语》有所不同。《论语》的对话,多是侃侃而谈,这里则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这是《孟子》文风的一个特点。二是极有气势。孟子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说大人则藐之”)。《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孟子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三是富于形象。《孟子》一书“深于取象”,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得之民间,有的出于虚构。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也是《孟子》文风的一个特点。

编辑/

夏雪华

正地无敌于天下,而统一国家。“性善论”。他说“恻隐之心,人

43

国学宣讲

《孟子》:

构建古代和谐社会的理想蓝图

⊙天问子

众所周知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的著作。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南)人。他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据说孔子去世后,儒家分化为八派,其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就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人遂把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统称为“孔孟之道”,而孟子也被尊为儒家的“亚圣”。

孟子幼年家境贫寒,但他有一个循循善诱、教子有方的母亲,使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关于孟母教子有不少故事,如“孟母三迁”、“断织劝学”等。孟子在三十岁左右,已经学有所成,在邹、鲁一带从事讲学活动,颇有名气。大约四十多岁时,孟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所到之处,孟子虽然也受到一些礼遇和优待,但他的思想终究被认为是迂腐而不切实际,不被诸侯采纳。晚年,四处碰壁的孟子只好回到故乡,重新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并为后人留下了《孟子》这部书。

《孟子》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论,突出地记述

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处身立世,都有极大的影响。

孟子几次与当时的统治者谈到如何把国家治理好,把社会秩序组织得井井有条。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没有稳定的资产作为生活保证,却又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恐怕只有贤达之人才能做

到。一般的民众,假如没有稳定的资产收入,便会心神动摇。一旦心神动摇,便会放纵、骄奢、奸诈、欺骗,无所不为。等到这些人犯了罪,然后国家用刑罚惩罚他们,等于国家用罗网故意引导民众而捕之。因此,贤明的君主为人民大众创造稳定的产业,使他们上可以奉养父母,下可以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终年丰衣足食,坏年景也能免于冻馁死亡。如果民众连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天天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哪里会有功夫来奉行礼义呢?如果一个社会要稳定和谐,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必须要有五亩的宅基地,喂养一定数量的家禽六畜和耕种一定数量的土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这样,才能建立一个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人人知晓仁义礼智的理想社会。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社会。为此,他提出了仁政、民本、性善论观点。

“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主要继承并发展的是孔子的“仁”思想,他力主统治者应该对人民施行“仁政”,反对施行“暴政”。他认为,首先要让人民“有恒产”,即给人民以土地,人民有了恒产,便会有“恒心”,过

42

国学宣讲

稳定的生活。同时统治者应该轻徭薄赋,省减刑罚,不随意侵夺农时,也即是少剥削一些,少扰民一些,借以保证人民能够安定地生产,维持起码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孟子反对国家分裂,主张统一。他认为,只有施行仁政者,得到了人民支持,天下人都归之如流水,才能真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孟子学说的精华和核心所在,其进步意义在于他较早地提出了圣人和普通人在人格上平等的观点。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他认为,圣人、王、民都是一类。人之所以同类,就在于都有其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就是性善。尧舜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是人类本性的最突出的代表。而人的本性是一样的,“舜,人也;我,亦人也。”这就构成了普通人走向尧舜的桥梁。只要通过修行和反省,“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观点,论证了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提高了人民大众的社会地位。

孟子还认为,君臣是一种互补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以彼此相互尊重为前提。他主张君主要尊重臣的人格,“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

如寇仇。”他既反对君主“姑舍汝所学而从我”,又反对臣对君主的阿谀奉承。臣对于君主的过失要以进谏为己任,根据道义原则去“格君心之非”。同时,孟子主张君主向臣学习求教,以贤能之士为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的作用。他的“民为贵”思想对后世具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孟子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皆有之。”他认为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达到社会的公义,以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进而,孟子又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由此可见,孟子的和谐社会蓝图是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以王道政治为手段,以人性善为基础,反映了孟子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可惜的是,他的思想学说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无人采纳理会,成为无法实现的空想。尽管如此,孟子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历史的长空中仍犹如一道亮丽的光芒,一直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之求索、奋斗。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

所以,《孟子》一书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典籍,而且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孟子》最早传到高丽、日本、越南等国。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把《孟子》译成拉丁文传回本国。随后,《孟子》又相继被译为法、德、英、俄等文,在西方诸国刊行。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有关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伦敦大学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

当然,《孟子》一书的深远影响除了孟子思想学说的深刻内涵外,还与《孟子》一书的写作特色分不开。其特点一是善于论辩。例如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他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齐宣王回答说:“跟这个“长官朋友断交。”孟子接着说:管理不好属下,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说:“全国都没有得到治理,怎么办?”齐王不敢正对孟子,扭头看左右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王顾左右而言他”)像这样的一问一答,和《论语》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又和《论语》有所不同。《论语》的对话,多是侃侃而谈,这里则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这是《孟子》文风的一个特点。二是极有气势。孟子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说大人则藐之”)。《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孟子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三是富于形象。《孟子》一书“深于取象”,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得之民间,有的出于虚构。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也是《孟子》文风的一个特点。

编辑/

夏雪华

正地无敌于天下,而统一国家。“性善论”。他说“恻隐之心,人

43


相关内容

  • 以德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以德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内容提要:将中国古代德治思想中的优秀文化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和"的思想运用到我国的具体实践当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思想保证.从而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协调统一. 关键词:儒家思念.以德治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 ...

  • 论儒家思想的特点
  • 论儒家思想的特点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社会21班 姓名:李韵秋 学号:2121108007 [摘要] "儒"字本是古代对学者的尊称,字义是"雅"."优"及"和"的意思,从"人"从"需&qu ...

  • 专题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考纲与课标 二.复习方法 1.本专题要求考生明确一条主线和五个发展阶段,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汉朝.宋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 2.本专题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quo ...

  • 近二十年孟子研究资料综述
  • 近二十年孟子研究资料综述自从<孟子>一书问世以来,经历了各代知识分子推崇,其影响也一天天广 泛和深刻.关于孟子学的研究论著,如夏日繁星,指不胜屈.而焦循<孟子正义> 三十卷. 是古代孟子研究与注疏中集大成的著作. 近代人解孟著作最著名的有康 有为<孟子微>和钱穆& ...

  • 论孔子的家国同构观念
  • 第27卷第5期2010年10月 晋中学院学报Vol.27No.5Oct. 2010 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 论孔子的家国同构观念 王 平 (长治学院师范分院,山西长治046000) 摘 要:孔子通过对周朝政治制度的观察,努力构建一个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政治国家 理 ...

  •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班 级 姓 名 学 号成 绩 汉语言2班 乌珊珊 10 1001103212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摘 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 ...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
  •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与"和"的社会和谐理念以及"仁"的人道主义等,共同垫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特色 ...

  • 孟子生命关怀的思想对建设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启示
  • 摘 要: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思想的精髓.他尊重人的生命,关注生命的发展,注重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在孟子的学说里,对生命的关怀超越了时代和阶级.儒家的文化讲求和谐和发展,孟子的学说尊重人的生命,注重人们精神层次的发展.这对当前大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和发展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于大学生精神层次的指导, ...

  • 读[孟子]之思-孟子的治国之策为何未能实施
  • 读<孟子>之思 --孟子的治国之策为何未能实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百家争鸣.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法家思想得到诸侯的认可,而主张以"仁政"治理国家的儒家思想满足不了诸侯的野心,不被重视.孟子作为战国中后期儒家的领军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仁政"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