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含答案)

实验十三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一、实验目的

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当单摆偏角很小时(α

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长约1米的细线、铁架台(带铁夹)、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 四、实验操作 1.实验步骤

(1)做单摆:让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 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且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标记,如图1所示.

(2)测摆长: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D出小球的直径D,也精确到毫米,则单摆长l=l′+2

图1

4π2lg=,gT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10°),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 振动周期.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测得周期数值的平均值.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2.数据处理

4π2l

(1)公式法:利用多次测得的单摆周期及对应摆长,借助公式g=g,然后

T算出g的平均值.

4π2l

(2)图象法:由公式g=分别测出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

T作出l-T2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lΔl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求得g值.g=4π2k,kTΔT五、注意事项

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超过10°.

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

图2

释放.

3.测周期的方法:(1)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

(2)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数1次.

4.本实验可以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用横轴表示摆长l,用纵轴表示T2,将实验所得4π2

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应该得到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k=这是在众多的实验

g中经常采用的科学处理数据的重要办法.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悬点不固定,球、线不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而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上,因此,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 记忆口诀

轻绳重球铁架台,竖直平面小角摆; 先做单摆后测长,线长半径两不忘; 低点数数把时计,三五十次算周期; 秒表计数不估读,改变摆长多组数; 计算平均误差小,做图方法很美妙

.

例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3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 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________ s.

图3

例2 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1)

图4

(2)利用图象,取T2=4.2 s2时,l=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例3 有一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是由两个摆长略有微小差别的单摆同轴水平悬挂构成的.两个单摆摆动平面前后相互平行.

(1)现测得两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50.0 s和49.0 s,则两单摆的周期差ΔT=________s.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量小于单摆周期的微小时间差,具体操作如下:

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先释放长摆摆球,接着再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若干次全振动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由此可得出释放两摆的微小时间差.若测得释放两摆的时间差Δt=0.165 s,则在短摆释放______s(填时间)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向________(填方向)通过______(填位置).

(3)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微小的时间差,你认为此装置还可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________. 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对实验的几点建议中,有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的是________.

A.实验中适当加长摆线

B.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当单摆经过最大位置时开始计时

D.测量多组周期T和摆长L,作L-T2关系图象来处理数据 (2) 某同学在正确操作和测量的情况下,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 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如图5所示.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 的原因是:摆球重心不在球心处,而是在球心的正____方(选填 “上”或“下”).为了使得到的实验结果不受摆球重心位置无法

图5

准确确定的影响,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

找出两点相应的横纵坐标,如图所示.用表达式g=________计算重力加速度,此结果即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一样.

3.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6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La

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________.

Lb

图6

4.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 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 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

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 图7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7所示). (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________.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 (3)从上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 mm.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5.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 线长78.50 cm,摆球直径2.0 cm.然后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 计算机上,实验中测量快速变化的力,悬线上拉力F的大小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 (1)该摆摆长为________ cm. (2)该摆摆动周期为________ s.

(3)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________ m/s2.

(4)如果测得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好,摆动中出现松动 C.计算摆长时,忘记了加小球半径 D.读单摆周期时,读数偏大

6.(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9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图8

图9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10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10

答案

课堂探究

4π2l

例1 87.40 cm 75.2 1.88

T例2 (1)见解析 (2)1.05 9.86 例3 (1)0.02 (2)8.085 左 平衡位置 (3)减小两单摆的摆长差等 随堂训练 1.AC

4π2(LA-LB)

2.(1)ABD (2)下 TA-TB

4

3.B 9

d

π2(n-1)2(L+22t

4. (2)tn-1(3)5.980 (4)BD

5.(1)79.50 (2)1.8 (3)9.68 (4)BCD 6.(1)乙 (2)2t0 变大 变大

实验十三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一、实验目的

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当单摆偏角很小时(α

中心有小孔的金属小球、长约1米的细线、铁架台(带铁夹)、刻度尺、秒表、游标卡尺. 四、实验操作 1.实验步骤

(1)做单摆:让细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并打一个比小孔大一 些的结,然后把线的另一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实验桌边,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然下垂,且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标记,如图1所示.

(2)测摆长:用米尺量出摆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D出小球的直径D,也精确到毫米,则单摆长l=l′+2

图1

4π2lg=,gT

(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小于10°),然后释放小球,记下单摆做30~5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算出平均每次全振动的时间,即为单摆的 振动周期.反复测量三次,再算出测得周期数值的平均值. (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 2.数据处理

4π2l

(1)公式法:利用多次测得的单摆周期及对应摆长,借助公式g=g,然后

T算出g的平均值.

4π2l

(2)图象法:由公式g=分别测出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

T作出l-T2的图象,如图2所示,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lΔl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求得g值.g=4π2k,kTΔT五、注意事项

1.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超过10°.

2.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方法是将摆球拉到一定位置后由静止

图2

释放.

3.测周期的方法:(1)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因为此处速度大、计时误差小,而最高点速度小、计时误差大.

(2)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如在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且在数“零”的同时按下秒表,以后每当摆球从同一方向通过最低位置时计数1次.

4.本实验可以采用图象法来处理数据.即用横轴表示摆长l,用纵轴表示T2,将实验所得4π2

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应该得到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k=这是在众多的实验

g中经常采用的科学处理数据的重要办法. 六、误差分析

1.系统误差的主要来源:悬点不固定,球、线不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而不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

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上,因此,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 记忆口诀

轻绳重球铁架台,竖直平面小角摆; 先做单摆后测长,线长半径两不忘; 低点数数把时计,三五十次算周期; 秒表计数不估读,改变摆长多组数; 计算平均误差小,做图方法很美妙

.

例1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__.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 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3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 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________ s.

图3

例2 下表是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1)

图4

(2)利用图象,取T2=4.2 s2时,l=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

例3 有一测量微小时间差的装置,是由两个摆长略有微小差别的单摆同轴水平悬挂构成的.两个单摆摆动平面前后相互平行.

(1)现测得两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分别为50.0 s和49.0 s,则两单摆的周期差ΔT=________s.

(2)某同学利用此装置测量小于单摆周期的微小时间差,具体操作如下:

把两摆球向右拉至相同的摆角处,先释放长摆摆球,接着再释放短摆摆球,测得短摆经过若干次全振动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同方向通过某位置,由此可得出释放两摆的微小时间差.若测得释放两摆的时间差Δt=0.165 s,则在短摆释放______s(填时间)后,两摆恰好第一次同时向________(填方向)通过______(填位置).

(3)为了能更准确地测量微小的时间差,你认为此装置还可做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________. 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对实验的几点建议中,有利于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的是________.

A.实验中适当加长摆线

B.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C.当单摆经过最大位置时开始计时

D.测量多组周期T和摆长L,作L-T2关系图象来处理数据 (2) 某同学在正确操作和测量的情况下,测得多组摆长L和对应 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如图5所示.出现这一结果最可能 的原因是:摆球重心不在球心处,而是在球心的正____方(选填 “上”或“下”).为了使得到的实验结果不受摆球重心位置无法

图5

准确确定的影响,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

找出两点相应的横纵坐标,如图所示.用表达式g=________计算重力加速度,此结果即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一样.

3.两个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6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另外,在南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La

制了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由图可知,两单摆摆长之比

________.

Lb

图6

4.某实验小组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已知单摆 在摆动过程中的摆角小于5°;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从单摆运动 到最低点开始计时且记数为1,到第n次经过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

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球悬挂后的摆线长(从悬点到 图7摆球的最上端)为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读数如图7所示). (1)该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周期为________.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求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________. (3)从上图可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 mm.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他测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总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 ( ) A.单摆的悬点未固定紧,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增长了

B.把n次摆动的时间误记为(n+1)次摆动的时间 C.以摆线长作为摆长来计算

D.以摆线长与摆球的直径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5.某同学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先测得摆 线长78.50 cm,摆球直径2.0 cm.然后将一个力电传感器接到 计算机上,实验中测量快速变化的力,悬线上拉力F的大小 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 (1)该摆摆长为________ cm. (2)该摆摆动周期为________ s.

(3)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________ m/s2.

(4)如果测得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 )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好,摆动中出现松动 C.计算摆长时,忘记了加小球半径 D.读单摆周期时,读数偏大

6.(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9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图8

图9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10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图10

答案

课堂探究

4π2l

例1 87.40 cm 75.2 1.88

T例2 (1)见解析 (2)1.05 9.86 例3 (1)0.02 (2)8.085 左 平衡位置 (3)减小两单摆的摆长差等 随堂训练 1.AC

4π2(LA-LB)

2.(1)ABD (2)下 TA-TB

4

3.B 9

d

π2(n-1)2(L+22t

4. (2)tn-1(3)5.980 (4)BD

5.(1)79.50 (2)1.8 (3)9.68 (4)BCD 6.(1)乙 (2)2t0 变大 变大


相关内容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一.多选题: 本大题共1小题, 第1小题为4分: 共计4分. 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g 时,下面哪些做法可以减小误差? [ ] A .摆线长度不宜太长,取0. 1m 左右为宜 B .因为周期跟摆球质量无关,所以摆球用木球或铁球都一样 C .测摆长必须从悬点到摆球球心 D .测周 ...

  •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河北内邱中学 袁振卓 邮编:054200) 1.实验原理 单摆的偏角很小(小于10 0)时,其摆动可视为简谐运动,摆动周期为 T2,由此可得g422.从公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摆动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注意事项 ⑴实 ...

  • 单摆实验判断单摆习题
  • 江西省南丰一中 聂应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物理来说,实验是判断习题正误的依据.当物理习题出现不同答案时,不应该仅是思维上的讨论,而是去实验室做实验,看看实验结果是什么,答案就是什么了.笔者在教学中遇到单摆习题在不同参考资料中答案不同,笔者就带学生们走进实验室,在实验面前结果迎刃而解 [习 ...

  • 简谐振动.单摆
  • 学 科 年 级 物理 高一 版 本 编稿老师 人教版 刘敏 期 数 审稿教师 42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简谐振动.单摆 二. 重点.难点: (一)问题讨论 1. 打篮球.作运球动作.手的高度一定,球在手与地面之间往复运动,以球为研究对象,球的运动是否可称为机械振动,是否是简谐振动 ...

  • 2015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 2015年北京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C [难度]★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析]物体内 ...

  •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复习
  •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复习 一.误差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 2.误差 (1)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①来源:一是实验原理不够完善:二是实验仪器不够精确:三是实验方法粗略. ③减小方法:改善实验原理:提高实验仪器的测量精确度:设计更精巧的实验方法. (2)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①来源:偶然误差是由于 ...

  •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 实验 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1 1.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是 (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 ...

  • 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 单摆法测定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参量.地球上各个地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随该地区的地理纬度和相对海平面的高度而稍有差异.一般说,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值最小,越靠近南北两极,重力加速度的值越大,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约为1/300.研究重力加速度的分布情况,在地球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 ...

  • 实验九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 实验九: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目的] 1. 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 巩固和加深对单摆周期公式的理解. [实验原理] 单摆在偏角很小时的摆动,可以看成是简谐运动.其固有周期为 ,由此可得,据此,只要测出摆长l和周期T,即可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实验器材] 铁架台及铁夹,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