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108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 (总第142期)

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杭 锋1, 2,伍剑锋3,王荫榆1, 2,郭本恒1, 2*

(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0436;2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3

江门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80) 摘 要:为了研究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和效果,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将体检指标全部合格的120例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食组每天分别服用含量大于等于55 %的低聚果糖6 mL,空白组则采用果葡糖浆作为安慰剂,连续30 d,比较摄食前后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试验后较试验前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增加5.8 % (P0.05),产气荚膜梭菌减少7.2 % (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无明显变化 (P>0.05)。因此,每日摄食3.3 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关键词:低聚果糖;肠道菌群;双歧杆菌

中图分类号:Q93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10)03-0108-04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FOS on Human Intestinal Flora

Hang Feng1, Wu Jianfeng2, Wang Yinyu1, Guo Benheng1*

(1 Technology Center, Bright Dairy & Food Co., Ltd., Shanghai 200436,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Biotechnology, Shanghai 200436, China; 3 Jiangmen Quantum Hi-Tech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men of

Guangdong 529080, China)

Abstract: The examination method of intestinal flora function regulation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esting & Assessment of Health Foo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PR., China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 on human intestinal flora. One hundred and twenty volunteers passe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est group was given 6 mL FOS with content not less than 55 % per day for 30 days,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ructose-glucose syrup as placebo. The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entioned abo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i, bacteroids, Enterobacteriaceae and Enterococci increase 5.8 % (P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作为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其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认同[1-4]。但国内对于其人体功能性的研究尚不多见,张帆等研究了人体连续试食20 mL含量为55 %的低聚果糖具有显著的促进肠道双歧杆收稿日期:2010-03-05;

作者简介:杭锋,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通讯作者:郭本恒;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 2007AA10Z35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No. 2006BAD04A14)。

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功效[5]。然而,

低聚果糖在较低剂量时的功效作用如何尚不可知。为此,该文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检验方法[6],评价每日试食6 mL含量为55 %的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产品配方设计中低聚果糖的添加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样品

OLIGOTM低聚果糖60 L(由江门量子高科生

杭 锋等: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109 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常温、阴凉干燥处保存,保存期12个月,供试验用。 1.2 受试对象及分组

1.2.1 纳入者标准

一个月内未患过胃肠疾病者、一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者。

1.2.2 排除者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消化道、肝、肾等严重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精神病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保健食品过敏者;停服受试样品或中途加服其它药物,无法判断功效或资料不全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者。 1.2.3 试验设计分组及试食方法

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120例健康试食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试食组每日服用低聚果糖一袋(6 mL/袋),对照组服用果葡糖浆一袋(6 mL/袋),2组均停用其他益生菌制剂。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 h。试食组受试物前和试验结束24 h后,无菌采取受试者粪便进行培养,检验肠道6种菌群的变化。筛除20不合格受试对象,共有试验组、对照组各50人,病例脱离率16.67 %。

1.3 仪器与试剂

MEK-6318型血球计数仪(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MID-IRON尿十项分析仪(德国),H-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Heraeus细菌培养箱(德国Heraeus公司),Heraeus厌氧菌培养箱(德国Heraeus公司),BX61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TH-CB-402超净台(美国LABCONCO公司),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

多有限公司)。 1.4 观察指标 1.4.1 安全性指标

1.4.1.1 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和心率等。

1.4.1.2 血尿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

1.4.1.3 生化指标测定:血清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

1.4.1.4 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 1.4.1.5 膳食调查:于试验开始、结束前进行3天的询问法膳食调查,观察饮食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4.1.6 不良反应观察。 1.4.2 功效性指标

1.4.2.1 症状观察

详细询问病史,观察主要临床症状:食欲不振、体倦、眩晕、心慌气短等。

1.4.2.2 功效性指标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 1.4.2.3 肠道菌群检验方法

收集受试者1.5 h以内的新鲜粪便于便盒中,立即送检。称取l g粪便标本置于带玻璃珠的干燥灭菌试管中,加灭菌稀释液,10倍稀释,震荡1分钟,再依次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吸取0.1 mL的菌体稀释液并用各自选择性培养基进行浇注并培养,见表1。培养基组成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功能学评价检验方法之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提供的培养基配方[6]。

表1 菌落计数用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Table 1 the medium and culture condition for colony enumeration

菌种

培养基

培养条件

温度/℃

时间/h

条件

双 歧 杆 菌 BBL琼脂 37 72 厌氧 乳 酸 杆 菌 LBs琼脂 37 48 有氧 产气荚膜梭菌 TSC琼脂 37 24 厌氧 肠 杆 菌 EMB琼脂 37 24 有氧 肠 球 菌 拟 杆 菌

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 37

24

有氧

改良GAM琼脂 37 48 厌氧

1.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1.5.1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计算分析数据。凡自

身对照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后者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

110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 (总第142期) 足正态方差齐性后,用转换的数据进行t检验;若转换数据仍不能满足正态方差齐性要求,改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但变异系数太大(如CV大于50 %)的资料应用秩和检验。功效指标用X2检验。 1.5.2 结果判断

比较试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和拟杆菌的

球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②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杆菌和/或肠球菌、拟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增加的幅度[6]。

2 结果与讨论

2.1 安全性指标

变化情况,试验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共观察100例。低聚果糖组50例,男女性分性,或试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别为23例和27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著性、且试验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2.9±8.5)岁;对照组50例,男女性分别为14符合以下任1项,可以判定该受试样品试验结果例和36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8±9.1)

岁。试验前后,两组部分安全性指标结果见表2阳性。①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

和表3。 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杆菌、肠

表2 试食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x±SD)

Table 2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 (x±SD)

组别

例数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

试验前 114±17 77±11 76±8 试验后 115±16 76±11 75±8 试验前 117±11 76±7 74±7 试食组 50 对照组 50

Table 3 the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 (x±SD)

试食组

项目

例数

试食前

试食后

试食前

试食后

对照组

ALT/(u·L-1) 50 23.16±10.79 18.62±9.41 21.02±13.77 19.88±9.71 CRE/(µmol·L-1) 50 70.20±15.98 73.84±19.30 72.34±13.96 72.18±13.44 GLU/(mmol·L-1) 50 5.06±0.88 5.22±0.63 5.04±0.65 5.04±0.67 4.82±0.86 4.59±0.90 4.70±0.70 4.62±0.78 TC/(mmol·L-1) 50

TG/(mmol·L-1) 50 1.78±1.42 1.55±1.09 1.40±0.84 1.35±0.58 RBC/(×1012·L-1) 50 4.47±0.51 4.44±0.50 4.44±0.39 4.46±0.43 WBC/(×109·L-1) 50 6.23±1.50 5.80±1.48 6.69±1.85 6.38±1.76

HGB/(g·L-1) 50 142±21 141±21 141±15 142+16 尿常规 50 正常 便常规 50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验前后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正常(数据未给出);血压、心率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变化(见表2);血、尿、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变化(见表3);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基本正常(数据未给出)。服用受试物后,部分受试者的排便状况有所改善,无其他不良反应。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受试样品对受试者无不良影响。 2.2 改善肠道菌群功效

由表4可见,与试验前相比,试食组试验后自身比较粪便中双歧杆菌明显增加5.8 %(P

杭 锋等: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111 浆对人体肠道菌群调节结果呈阴性。

表4 试验前后人体肠道菌群比较(lg cfu/g, x±SD)

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human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lg cfu/g, ±SD) 组别

例数

双歧杆菌

试食组 50

乳酸杆菌

菌名

产气荚膜梭菌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试验前 7.71±0.38 7.40±0.44试验后 8.16±0.29** 7.43±0.43

4.90±0.53 6.77±0.294.48±0.34**

6.80±0.28*

6.16±0.36 5.13±0.41 6.21±0.32* 5.18±0.37**6.19±0.38 5.23±0.41 6.21±0.37 5.20±0.38

对照组 50

试验前 7.81±0.26 7.57±0.42试验后 7.83±0.22 7.59±0.41

4.87±0.32 6.88±0.344.83±0.25 6.89±0.39

注:与试验前相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表示P

表5 试食组和对照组人体肠道菌群比较(lg cfu/g, x±SD)

Table 5 the comparison of human intestinal flora between the two group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lg cfu/g, x±SD)

组别

例数 50 50 50 50

双歧杆菌

试验前

乳酸杆菌

菌名

产气荚膜梭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试食组 7.71±0.38 7.40±0.44 4.90±0.53 6.77±0.29 6.16±0.36 5.13±0.41对照组

7.81±0.26 7.57±0.42 4.87±0.32 6.88±0.34 6.19±0.38 5.23±0.41

6.80±0.28 6.21±0.32 5.18±0.37

试验后

试食组 8.16±0.29** 7.43±0.43 4.48±0.34**对照组

7.83±0.22 7.59±0.41 4.83±0.25 6.89±0.39 6.21±0.37 5.20±0.38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表示P

由表5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试食组各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试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 %,且有显著性差异(P

差异性以及试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分析,表明每日摄食3.3 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人体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试食低聚果糖前后,未观察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人体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清谷丙转氨酶、血、尿、便常规、心率及血压等基本在正常范围,说明本品对试食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3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试食组各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试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 %,且有显著性差异(P

通过试验组试验前后人体肠道菌群自身比较

参考文献

[1]

Delzenne NM. Oligosaccharides: state of the art[J].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2003, 62: 177-182. [2]

Bornet FRJ. Enhancement of Gut Immune functions by short-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nd reduction of colon cancer risk[J]. Journal of Intestinal Microbiology, 2002, 16(1): 55-63. [3]

Bornet FRJ, Brouns F. Immune-stimulating and guthealth-promotingproperties of short-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J]. Nutrition Reviews, 2002, 60(10): 326-334. [4]

杭锋,郭本恒,龚广予,等.低聚果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与机体免疫调节关系的研究[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9,5:9-15,35. [5]

张帆,汪会玲,孟晶.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58-15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8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 (总第142期)

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杭 锋1, 2,伍剑锋3,王荫榆1, 2,郭本恒1, 2*

(1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上海 200436;2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6;3

江门量子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江门 529080) 摘 要:为了研究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的功能和效果,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将体检指标全部合格的120例成年志愿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空白对照组,试食组每天分别服用含量大于等于55 %的低聚果糖6 mL,空白组则采用果葡糖浆作为安慰剂,连续30 d,比较摄食前后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食组试验后较试验前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增加5.8 % (P0.05),产气荚膜梭菌减少7.2 % (P0.05),而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无明显变化 (P>0.05)。因此,每日摄食3.3 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关键词:低聚果糖;肠道菌群;双歧杆菌

中图分类号:Q939.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10)03-0108-04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FOS on Human Intestinal Flora

Hang Feng1, Wu Jianfeng2, Wang Yinyu1, Guo Benheng1*

(1 Technology Center, Bright Dairy & Food Co., Ltd., Shanghai 200436,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airy Biotechnology, Shanghai 200436, China; 3 Jiangmen Quantum Hi-Tech Biological Engineering Co., Ltd., Jiangmen of

Guangdong 529080, China)

Abstract: The examination method of intestinal flora function regulation in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esting & Assessment of Health Food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PR., China was adopted,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egulation effects of 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 on human intestinal flora. One hundred and twenty volunteers passed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es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test group was given 6 mL FOS with content not less than 55 % per day for 30 days,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fructose-glucose syrup as placebo. The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entioned abo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i, bacteroids, Enterobacteriaceae and Enterococci increase 5.8 % (P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 FOS)作为一种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益生元,其功能已得到广泛的认同[1-4]。但国内对于其人体功能性的研究尚不多见,张帆等研究了人体连续试食20 mL含量为55 %的低聚果糖具有显著的促进肠道双歧杆收稿日期:2010-03-05;

作者简介:杭锋,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生物技术;*通讯作者:郭本恒;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No. 2007AA10Z35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No. 2006BAD04A14)。

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功效[5]。然而,

低聚果糖在较低剂量时的功效作用如何尚不可知。为此,该文采用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中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检验方法[6],评价每日试食6 mL含量为55 %的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产品配方设计中低聚果糖的添加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样品

OLIGOTM低聚果糖60 L(由江门量子高科生

杭 锋等: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109 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常温、阴凉干燥处保存,保存期12个月,供试验用。 1.2 受试对象及分组

1.2.1 纳入者标准

一个月内未患过胃肠疾病者、一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者。

1.2.2 排除者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消化道、肝、肾等严重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精神病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对本保健食品过敏者;停服受试样品或中途加服其它药物,无法判断功效或资料不全者;短期内服用与受试功能有关的物品,影响到对结果的判断者。 1.2.3 试验设计分组及试食方法

采用自身和组间两种对照设计。120例健康试食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试食组每日服用低聚果糖一袋(6 mL/袋),对照组服用果葡糖浆一袋(6 mL/袋),2组均停用其他益生菌制剂。不改变原来的饮食习惯。受试样品给予时间30 h。试食组受试物前和试验结束24 h后,无菌采取受试者粪便进行培养,检验肠道6种菌群的变化。筛除20不合格受试对象,共有试验组、对照组各50人,病例脱离率16.67 %。

1.3 仪器与试剂

MEK-6318型血球计数仪(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MID-IRON尿十项分析仪(德国),H-500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Heraeus细菌培养箱(德国Heraeus公司),Heraeus厌氧菌培养箱(德国Heraeus公司),BX61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TH-CB-402超净台(美国LABCONCO公司),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

多有限公司)。 1.4 观察指标 1.4.1 安全性指标

1.4.1.1 一般状况:包括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血压和心率等。

1.4.1.2 血尿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尿常规和便常规检查。

1.4.1.3 生化指标测定:血清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

1.4.1.4 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 1.4.1.5 膳食调查:于试验开始、结束前进行3天的询问法膳食调查,观察饮食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4.1.6 不良反应观察。 1.4.2 功效性指标

1.4.2.1 症状观察

详细询问病史,观察主要临床症状:食欲不振、体倦、眩晕、心慌气短等。

1.4.2.2 功效性指标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 1.4.2.3 肠道菌群检验方法

收集受试者1.5 h以内的新鲜粪便于便盒中,立即送检。称取l g粪便标本置于带玻璃珠的干燥灭菌试管中,加灭菌稀释液,10倍稀释,震荡1分钟,再依次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吸取0.1 mL的菌体稀释液并用各自选择性培养基进行浇注并培养,见表1。培养基组成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功能学评价检验方法之调节肠道菌群功能检验方法提供的培养基配方[6]。

表1 菌落计数用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Table 1 the medium and culture condition for colony enumeration

菌种

培养基

培养条件

温度/℃

时间/h

条件

双 歧 杆 菌 BBL琼脂 37 72 厌氧 乳 酸 杆 菌 LBs琼脂 37 48 有氧 产气荚膜梭菌 TSC琼脂 37 24 厌氧 肠 杆 菌 EMB琼脂 37 24 有氧 肠 球 菌 拟 杆 菌

叠氮钠-结晶紫-七叶苷琼脂 37

24

有氧

改良GAM琼脂 37 48 厌氧

1.5 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1.5.1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计算分析数据。凡自

身对照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后者需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对非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变量转换,待满

110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3期 (总第142期) 足正态方差齐性后,用转换的数据进行t检验;若转换数据仍不能满足正态方差齐性要求,改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但变异系数太大(如CV大于50 %)的资料应用秩和检验。功效指标用X2检验。 1.5.2 结果判断

比较试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和拟杆菌的

球菌、拟杆菌无明显变化;②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杆菌和/或肠球菌、拟杆菌明显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低于双歧杆菌、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增加的幅度[6]。

2 结果与讨论

2.1 安全性指标

变化情况,试验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共观察100例。低聚果糖组50例,男女性分性,或试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别为23例和27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著性、且试验组试验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2.9±8.5)岁;对照组50例,男女性分别为14符合以下任1项,可以判定该受试样品试验结果例和36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8±9.1)

岁。试验前后,两组部分安全性指标结果见表2阳性。①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或其他益生菌)

和表3。 明显增加,梭菌减少或无明显变化,肠杆菌、肠

表2 试食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x±SD)

Table 2 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 (x±SD)

组别

例数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

试验前 114±17 77±11 76±8 试验后 115±16 76±11 75±8 试验前 117±11 76±7 74±7 试食组 50 对照组 50

Table 3 the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 (x±SD)

试食组

项目

例数

试食前

试食后

试食前

试食后

对照组

ALT/(u·L-1) 50 23.16±10.79 18.62±9.41 21.02±13.77 19.88±9.71 CRE/(µmol·L-1) 50 70.20±15.98 73.84±19.30 72.34±13.96 72.18±13.44 GLU/(mmol·L-1) 50 5.06±0.88 5.22±0.63 5.04±0.65 5.04±0.67 4.82±0.86 4.59±0.90 4.70±0.70 4.62±0.78 TC/(mmol·L-1) 50

TG/(mmol·L-1) 50 1.78±1.42 1.55±1.09 1.40±0.84 1.35±0.58 RBC/(×1012·L-1) 50 4.47±0.51 4.44±0.50 4.44±0.39 4.46±0.43 WBC/(×109·L-1) 50 6.23±1.50 5.80±1.48 6.69±1.85 6.38±1.76

HGB/(g·L-1) 50 142±21 141±21 141±15 142+16 尿常规 50 正常 便常规 50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试食组与对照组试验前后精神、睡眠、饮食、大小便正常(数据未给出);血压、心率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变化(见表2);血、尿、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基本正常且无明显变化(见表3);腹部B超,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基本正常(数据未给出)。服用受试物后,部分受试者的排便状况有所改善,无其他不良反应。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受试样品对受试者无不良影响。 2.2 改善肠道菌群功效

由表4可见,与试验前相比,试食组试验后自身比较粪便中双歧杆菌明显增加5.8 %(P

杭 锋等:低聚果糖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功能的研究 111 浆对人体肠道菌群调节结果呈阴性。

表4 试验前后人体肠道菌群比较(lg cfu/g, x±SD)

Table 4 the comparison of human intestinal flora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lg cfu/g, ±SD) 组别

例数

双歧杆菌

试食组 50

乳酸杆菌

菌名

产气荚膜梭菌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试验前 7.71±0.38 7.40±0.44试验后 8.16±0.29** 7.43±0.43

4.90±0.53 6.77±0.294.48±0.34**

6.80±0.28*

6.16±0.36 5.13±0.41 6.21±0.32* 5.18±0.37**6.19±0.38 5.23±0.41 6.21±0.37 5.20±0.38

对照组 50

试验前 7.81±0.26 7.57±0.42试验后 7.83±0.22 7.59±0.41

4.87±0.32 6.88±0.344.83±0.25 6.89±0.39

注:与试验前相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表示P

表5 试食组和对照组人体肠道菌群比较(lg cfu/g, x±SD)

Table 5 the comparison of human intestinal flora between the two group before and after FOS administration(lg cfu/g, x±SD)

组别

例数 50 50 50 50

双歧杆菌

试验前

乳酸杆菌

菌名

产气荚膜梭

肠杆菌

肠球菌

拟杆菌

试食组 7.71±0.38 7.40±0.44 4.90±0.53 6.77±0.29 6.16±0.36 5.13±0.41对照组

7.81±0.26 7.57±0.42 4.87±0.32 6.88±0.34 6.19±0.38 5.23±0.41

6.80±0.28 6.21±0.32 5.18±0.37

试验后

试食组 8.16±0.29** 7.43±0.43 4.48±0.34**对照组

7.83±0.22 7.59±0.41 4.83±0.25 6.89±0.39 6.21±0.37 5.20±0.38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进行显著性检验,**表示P

由表5可见,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试食组各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试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 %,且有显著性差异(P

差异性以及试验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的差异性分析,表明每日摄食3.3 g的低聚果糖亦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激活人体益生菌增殖并抑制有害菌的作用。

试食低聚果糖前后,未观察到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人体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清谷丙转氨酶、血、尿、便常规、心率及血压等基本在正常范围,说明本品对试食者健康无不良影响。

3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前试食组各种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试食组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试验后试食组双歧杆菌增加4.2 %,且有显著性差异(P

通过试验组试验前后人体肠道菌群自身比较

参考文献

[1]

Delzenne NM. Oligosaccharides: state of the art[J]. 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 2003, 62: 177-182. [2]

Bornet FRJ. Enhancement of Gut Immune functions by short-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 and reduction of colon cancer risk[J]. Journal of Intestinal Microbiology, 2002, 16(1): 55-63. [3]

Bornet FRJ, Brouns F. Immune-stimulating and guthealth-promotingproperties of short-chain fructo-oligosaccharides[J]. Nutrition Reviews, 2002, 60(10): 326-334. [4]

杭锋,郭本恒,龚广予,等.低聚果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与机体免疫调节关系的研究[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9,5:9-15,35. [5]

张帆,汪会玲,孟晶.低聚果糖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2):158-15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相关内容

  • 低聚果糖23问
  • 低聚果糖 23 问 ●你知道自己的肠道有多重要吗? ●你知道如果肠道出了问题的后果吗? ●你知道什么是肠道微生态平衡吗? ●你知道肠道益生菌的作用吗? ●你知道什么是益生元吗? ●你知道什么是低聚果糖吗?-- 这些问题很专业,如果不是从事医学或生物专业的人员,或是平时十分注重积累健康知识的人来说, ...

  • 低聚果糖的药理作用
  • 池州网 www.0566.com 低聚果糖的药理作用 低聚果糖是什么呢?低聚果糖也可以叫做益生元,或益生因子.双歧因子,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大量增殖肠道内的有益菌,尤其是双歧杆菌,可在短时间内增殖达10-100倍以上,而不能被有害菌利用,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消除便秘.清除肠道垃圾.改善肠道功能的 ...

  • 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 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李文芹,张志国,王立军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71) 摘要:论述了低聚糖的种类.生理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关键词:低聚糖:食品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08)02-0069-04 o-' - ...

  • 菊粉低聚糖的开发现状
  • 第32卷第6期2011年12月 吉林 Journal 医 of 药 Jilin 学院学报 College V01.32No.6 MeScalDee.2011 -359一 文章编号:1673-2995(2011)06-0359-03 ・综述・ 菊粉低聚糖的开发现状 Thedevelopmentstat ...

  • 完美营养餐功效详解
  • 完美营养餐功效详解 完美营养餐中含有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成份,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B1.B2.B6.B12.维生素C.D.E,还有烟酸.泛酸.叶酸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矿物质Fe.P.Ca.Mg.2n.K等,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植物性脂肪和膳食纤维等. 完美营养餐 ...

  • 无"毒"一身轻
  • 有一句话,叫无"毒"一身轻,指的是及时排出身体内蓄积的各种毒素,使身体各个器官都能够轻松自如地工作,有消化吸收功能的肠道更是如此.享受健康,享受生活,就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及时清理肠道垃圾,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使得肠道清洁,一身轻松. 肠道内蓄积毒素太多,肠道菌群失衡,就会引起诸如便 ...

  • 双歧杆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 关键词:双歧杆菌微生态学免疫调节 存在于人体消化道内的菌数可达100万亿,菌体总重量约1.0-1.5公斤,占人体总重的1/50-1/60,与人体的肝脏重量相当,而产生酶的量却远远超过了肝脏所产生的量.因此人体的生理.免疫.营养.消化.抗肿瘤.生物拮抗.药物效能和抗衰老等都离不开其自身携带的微生物群[ ...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模拟试题(二)
  •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模拟考试(二) 第一部分 闭卷考试 一.判断题(以"+"表示对,以"-"表示错)(每题1分,共10分) [得分: ] 1. 糖尿病病人血糖.尿糖均高,所以要严格禁止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单糖食物及甜食的摄入.( ) 2. 缺铁性贫血 ...

  • 菊粉的作用
  • 安纯菊粉,纯天然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通便秘促消化.排毒养颜.降血脂降血糖.减肥.保护肝功能等多重功能.纯天然无任何添加剂,适用对象-老少皆宜.尤其适合便秘,口臭,糖尿病,高血脂,抵抗力低下,经常熬夜,慢性病,使用抗生素,经常饮酒等人. 菊粉:又名菊糖,学名为多聚果糖.菊粉多糖.由2-60个单糖分子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