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鉴别|下肢动脉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的鉴别诊断

一、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

均是周围血管科的急重症疾病,需要临床给予紧急处理,否则会威胁到患者肢体的存活。

急性期的症状相似,临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在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原因,认真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等,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鉴别诊断,应该如何区分鉴别?

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等所引起。

1、急性动脉栓塞时:

肢体无肿胀;

患者表现为单侧下肢的突发性肢体剧烈疼痛,以肢端为重,患肢厥冷、苍白、麻木、自主运动及皮肤感觉丧失,

肢体皱缩,浅静脉萎陷。

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有时股腘动脉搏动也消失;

可发生广泛肢体坏疽。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

发病急骤,

患者突然出现患肢的剧烈胀痛或剧痛,且难以忍受不能行走;

患肢广泛性肿胀,紧硬饱满,呈弥漫光亮,股三角区或小腿压痛明显,拒按,手不可触及;

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有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由于肢体肿胀,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部分患者如果近期有大手术、晚期癌症、长期卧床等病史,可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三、 根据以上特点,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鉴别诊断较易。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均会出现突发性的单侧下肢疼痛,不能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同时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者并存,在突发下肢疼痛时,应注意同时检查下肢动、静脉彩超,详细了解下肢血管情况,防止漏诊。

一、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

均是周围血管科的急重症疾病,需要临床给予紧急处理,否则会威胁到患者肢体的存活。

急性期的症状相似,临床容易发生混淆,因此在诊断时,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发病原因,认真体格检查,根据临床表现等,作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鉴别诊断,应该如何区分鉴别?

下肢急性动脉栓塞,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等所引起。

1、急性动脉栓塞时:

肢体无肿胀;

患者表现为单侧下肢的突发性肢体剧烈疼痛,以肢端为重,患肢厥冷、苍白、麻木、自主运动及皮肤感觉丧失,

肢体皱缩,浅静脉萎陷。

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有时股腘动脉搏动也消失;

可发生广泛肢体坏疽。

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

发病急骤,

患者突然出现患肢的剧烈胀痛或剧痛,且难以忍受不能行走;

患肢广泛性肿胀,紧硬饱满,呈弥漫光亮,股三角区或小腿压痛明显,拒按,手不可触及;

患肢皮肤呈暗红色,温度升高,有广泛性浅静脉怒张;

由于肢体肿胀,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部分患者如果近期有大手术、晚期癌症、长期卧床等病史,可提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

三、 根据以上特点,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鉴别诊断较易。

下肢动脉栓塞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均会出现突发性的单侧下肢疼痛,不能行走。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同时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二者并存,在突发下肢疼痛时,应注意同时检查下肢动、静脉彩超,详细了解下肢血管情况,防止漏诊。


相关内容

  • 外科学指导:下肢动脉栓塞的诊断和鉴别
  • 凡有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有心房纤颤或有动脉栓塞史的病人,如突然出现肢体疼痛伴急性动脉缺血表现和相应动脉搏动消失,也即具有"5P "征者,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基本成立.皮温降低的平面要比栓塞平面低一掌宽(如膕动脉栓塞)至一个关节(如股动脉栓塞),而肤色改变.感觉.运动障 ...

  • 急性肺栓塞
  • 1概述 急性肺栓塞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及高血压, 死亡率居第三位, 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 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 尤其基层医院经常漏诊.误诊.血流淤滞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综合作用易引起血 ...

  •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正确处理_陈忠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年10月第28卷第10期·839· 文章编号:1005-2208(2008) 10-0839-04 6 术后处理和疗效评价 S I A 手术后应给予3-6个月祛聚和抗凝治疗, 导致S I A 手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而非进展性的内膜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在内膜下夹层通 ...

  • 胸痛的鉴别诊断
  • 胸痛的鉴别诊断 一.心血管系统疾病 1. 冠心病.心绞痛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炎症.精神高度紧张等原因可造成供应心脏本身血液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至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的氧气供需 不平衡,因无氧代谢产生的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血管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疼痛部位一般位于胸骨后.心前区或心 ...

  • 6 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与诊断策略-杨媛华
  • 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分层与诊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杨媛华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来自深静脉或右心的血栓堵塞了肺动脉及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PTE 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 ...

  • 吴炳祥:急性肺栓塞规范化诊治
  • 据国外统计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发病率约0.6%至2.8%不等: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新发PE,美国住院患者中PE患病率为0.4%:法国每年发病率为6.0/10000人.PE发病率居心血管疾病第3位:其中肺血栓栓塞症是其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 ...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规范
  • 胃肠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一.胃.十二指肠溃疡 [ 病史采集 ]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 ...

  • 2015神经内科副高考试复习总结
  • 多发性肌炎诊断 ①急性或亚急性四肢近端及骨盆带肌无力伴压痛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②CK 明显增高: ③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 ④活检见典型肌炎病理表现: ⑤伴有典型皮肤损害. 具有前4条者诊断为PM 前4条标准具有3条以上并且同时具有第5条者为DM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支持诊断 鉴别: 1. 包涵体肌炎 ...

  •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相关资料
  • 胸椎间盘突出症 (thoracic disc herniation) 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所有椎间盘突出 症的 0.25% - 0.75% .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尤 其是磁共振( MRI )检查应用的日益广泛,目前本病的诊断率有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较 为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