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成分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中医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药学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古代自然科学学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医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医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体系上,还是从治疗方法和手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中医药要想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也必将要走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一.中医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振兴。 1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在中医药证的研究方面,对中医证候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和临床流行病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等方面有深入进展,为揭示中医脏象气血学说的现代内涵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和经验;并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结合进行了探索研究,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经络研究方面,提出了循经感传和经络实质的神经生物学假说;在经脉-脏腑相关联系途径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比目前国外关于体壁与内脏关系研究更新颖、更有意义的发现。

在中药基础研究方面,常用中药(单味药)物质基础进一步得到阐明,基本搞清了120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青蒿素、灯盏花素以及抗肿瘤的人参Rg1等一些活性成分被开发成了新药;中药复方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开展了对生脉散、当归补血汤、桂枝汤、血府逐瘀汤、六味地黄汤等代表性经典方剂的现代系统研究,以揭示其配伍原理,证明中药复方多成分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多个靶点发挥综合调节的优越性,中医变饮片配伍为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正在突破。

在信息文献研究方面,集本草大成的巨著《中华本草》于1999年出版发行,《内经》、《难经》等11部重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全部完成,《素问》的研究、《神农本草经》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医古籍孤本大全》等一大批优秀著作也相继编撰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国家重点投资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在基础设施和数据库等建设方面都有了一定成绩,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中医药临床研究方面,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应用以及临床综合治疗手段的研究应用,使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老年病、戒毒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骨伤科疾病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疗效;清开灵、双黄连粉针等一批用于危急重症的中药新制剂的研制成功,提高了中医药急症治疗水平。

针刺镇痛和针麻研究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公认。针药复合麻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针刺镇痛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疼痛生理学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针刺疗法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3中药应用开发研究方面。

中药资源的研究利用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历经10年完成的“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拥有量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220种常用多来源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基本澄清了我国中药品种混乱问题;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熊胆人工引流和犀角、虎骨代用品的研究以及甘草、麻黄、肉苁蓉等大宗药材的野生变家种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药饮片研究和饮片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4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系统研究,使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更规范和科学,促进了中药饮片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对4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推动了中药饮片改革。

中药生产共性技术(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的研究,对促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中药剂型从丸散膏丹发展到了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为主的40多种剂型,特别是也具有了针剂、滴丸、喷雾剂等现代剂型;大孔树脂吸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技术等制药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中药工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如药用植物洋地黄细胞培养与强心甙的生物转化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发酵生产研究。

中药新药的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研究开发的中药品种达1000多个;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的研制生产是我国对世界医药界的一大贡献,目前对其衍生物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的研究又有新的发现。 二.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历史,也是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氛围中求发展的历史。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的发展具有了良好机遇和优越条件,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展现了广阔美好的前景。

1、中医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入21世纪,生物科学、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医药学与自然科学的交融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方面。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医疗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些年来,中医药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面对疾病谱的变化和环境污染,以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耐药性的影响,寄希望于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具备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解释语言、名词术语、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只有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以上可见,中医药现代化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需要。

2中医药科技发展的三大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医药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中医药科技发展呈现出向现代化中药转变、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多学科综合研究理论越来越深的三大新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传统医药在全球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不仅亚洲国家人民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较高(例如:日本达49%,新加坡达45%),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对传统医药陆续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针灸被逐步引入正规医疗之中;有些国家已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相关专业。

目前,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在需求的带动下,世界草药市场逐年扩大。据统计,世界草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除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传统医药仍保持旺盛的需求外,北美、西欧市场亦日趋活跃,非洲、阿拉伯传统医药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传统中药正在向现代中药转变。伴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中药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现代制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剂型的改进,中药制剂已由过去的丸散膏丹向控释、缓释、靶向等现代制剂发展;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药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此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基因芯片等新的技术、方法也已广泛应用。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越来越紧密,传统中药正在向现代中药转变。

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中药标准对于保证中药产品安全稳定、质量可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们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受到政府、企业、研究单位的高度重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农药残、重金属含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传统中成药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标准正在由以单成分、单指标的质量控制向多成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转变。

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医药理论越来越深入。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的难点和关键。从现代科学角度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将对中药的研发、生产及临床使用产生重要影响。中医药本身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丰富的科学内涵,已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兴趣。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引入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如:应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最新成果,积极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以及证候理论、药性理论等研究,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 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学将会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正象钱学森院士那句著名的预言:“21世纪的医学属于传统的中医药学”。

字体

中医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中医药学是我国硕果仅存的古代自然科学学科,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医药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医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无论从理论体系上,还是从治疗方法和手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中医药要想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也必将要走现代化的创新之路。

一.中医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和学术的发展振兴。 1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在中医药证的研究方面,对中医证候进行了大量的动物和临床流行病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脾虚证、肾虚证、血瘀证等方面有深入进展,为揭示中医脏象气血学说的现代内涵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和经验;并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结合进行了探索研究,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在经络研究方面,提出了循经感传和经络实质的神经生物学假说;在经脉-脏腑相关联系途径的研究方面,获得了比目前国外关于体壁与内脏关系研究更新颖、更有意义的发现。

在中药基础研究方面,常用中药(单味药)物质基础进一步得到阐明,基本搞清了120种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和有效成分,青蒿素、灯盏花素以及抗肿瘤的人参Rg1等一些活性成分被开发成了新药;中药复方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开展了对生脉散、当归补血汤、桂枝汤、血府逐瘀汤、六味地黄汤等代表性经典方剂的现代系统研究,以揭示其配伍原理,证明中药复方多成分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人体多个靶点发挥综合调节的优越性,中医变饮片配伍为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正在突破。

在信息文献研究方面,集本草大成的巨著《中华本草》于1999年出版发行,《内经》、《难经》等11部重点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全部完成,《素问》的研究、《神农本草经》的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医古籍孤本大全》等一大批优秀著作也相继编撰出版,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理论体系;国家重点投资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在基础设施和数据库等建设方面都有了一定成绩,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中医药临床研究方面,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等中医治则治法的研究应用以及临床综合治疗手段的研究应用,使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老年病、戒毒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骨伤科疾病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疗效;清开灵、双黄连粉针等一批用于危急重症的中药新制剂的研制成功,提高了中医药急症治疗水平。

针刺镇痛和针麻研究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得到了世界医学界的公认。针药复合麻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提高;针刺镇痛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疼痛生理学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针刺疗法在世界各国的传播。 3中药应用开发研究方面。

中药资源的研究利用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历经10年完成的“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中药资源的拥有量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220种常用多来源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基本澄清了我国中药品种混乱问题;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熊胆人工引流和犀角、虎骨代用品的研究以及甘草、麻黄、肉苁蓉等大宗药材的野生变家种的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中药饮片研究和饮片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对4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系统研究,使中药饮片炮制工艺更规范和科学,促进了中药饮片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对400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推动了中药饮片改革。

中药生产共性技术(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的研究,对促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中药剂型从丸散膏丹发展到了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为主的40多种剂型,特别是也具有了针剂、滴丸、喷雾剂等现代剂型;大孔树脂吸附、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技术等制药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中药工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如药用植物洋地黄细胞培养与强心甙的生物转化研究、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发酵生产研究。

中药新药的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1985年《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研究开发的中药品种达1000多个;抗疟新药双氢青蒿素的研制生产是我国对世界医药界的一大贡献,目前对其衍生物治疗艾滋病、恶性肿瘤的研究又有新的发现。 二.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学几千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历史,也是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医疗需求的氛围中求发展的历史。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的发展具有了良好机遇和优越条件,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这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展现了广阔美好的前景。

1、中医药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入21世纪,生物科学、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医药学与自然科学的交融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由于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变化,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方面。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医疗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些年来,中医药引起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面对疾病谱的变化和环境污染,以及化学药品毒副作用、耐药性的影响,寄希望于中医药发挥特色优势,来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被各国人民所接受,就必须具备符合国际上通用的解释语言、名词术语、检测方法和质控标准。只有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才能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以上可见,中医药现代化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问题,更是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健康的需要。

2中医药科技发展的三大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医药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医药的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中医药科技发展呈现出向现代化中药转变、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多学科综合研究理论越来越深的三大新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传统医药在全球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不仅亚洲国家人民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较高(例如:日本达49%,新加坡达45%),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对传统医药陆续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针灸被逐步引入正规医疗之中;有些国家已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相关专业。

目前,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在需求的带动下,世界草药市场逐年扩大。据统计,世界草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近年来,除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传统医药仍保持旺盛的需求外,北美、西欧市场亦日趋活跃,非洲、阿拉伯传统医药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中医药科技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传统中药正在向现代中药转变。伴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中药新药开发,中药新药研发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先进;现代制剂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剂型的改进,中药制剂已由过去的丸散膏丹向控释、缓释、靶向等现代制剂发展;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中药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此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基因芯片等新的技术、方法也已广泛应用。中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正越来越紧密,传统中药正在向现代中药转变。

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成为热点。中药标准对于保证中药产品安全稳定、质量可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们对中药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中药的标准规范研究受到政府、企业、研究单位的高度重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农药残、重金属含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传统中成药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标准正在由以单成分、单指标的质量控制向多成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转变。

多学科综合研究中医药理论越来越深入。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是中药现代化、科学化的难点和关键。从现代科学角度深入研究和揭示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将对中药的研发、生产及临床使用产生重要影响。中医药本身尚未被充分认识的丰富的科学内涵,已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兴趣。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引入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如:应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最新成果,积极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以及证候理论、药性理论等研究,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 新的世纪,新的挑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医药学将会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正象钱学森院士那句著名的预言:“21世纪的医学属于传统的中医药学”。

字体


相关内容

  •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与发展
  •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化妆品植物资源 课程论文 论文名称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年 级 2010 学 院 中药材 专 业 植物科学与技术 学 号 07107107 姓 名 林俊旭 任课教师 林红梅 完成时间 2013-5-10 成 绩 中草药化妆品的应用概况 摘要:本文详细说明了中草药化妆 ...

  • 面膜工艺流程
  • 面膜包括有硬膜和软磨,那么面膜的成份和用法是怎样的呢?下面具体介绍. 1.硬膜 (1)成份及作用:以医用石膏为主要基质,冷膜对皮肤进行冷渗透,添加有冰片.薄荷等具有收敛.消炎杀菌作用的药物,镇静皮下神经,抑制皮脂的分泌,清热消炎,应用于暗痤皮肤,油性皮肤及敏感性皮肤. 热膜则添加有各种微量的矿物质. ...

  •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概况
  • ·254· 2014244·综 doi :10. 3969/j.issn. 1005-0264. 2014. 04. 023 述· 中医药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概况 * 朱云 1,2 成佳黛 3 王立福 2 杨慧银 2 王仲霞 2 周坤 2 肖小河 2 李永纲 2△ 1. 解放军医学院2012级博士 ...

  • 吴茱萸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和含量分析研究概况
  • 2010年38卷第11期广州化工 #17# 专论与综述 吴茱萸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和含量分析研究概况 黄厚泽, 谭明雄, 李冬青 1 2 2 * (1玉林市卫生学校, 广西 玉林 537000; 2玉林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系,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吴茱萸(Evodia ru t aecar ...

  • 地黄不同炮制品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概况
  • [8]张小华.地黄寡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机理的体内研究[D].兰州大学:兰州,2008. tissueandsystemicglucosehomeostasis.JEthnopharmacol,2006,108(1):10-20. T,KimHY,YamabeN.Ameliorationofdi ...

  • 117种高脂血症中成药处方规律研究
  • 2013年5月第35卷第5期 中成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lcine Mav2013 V01.35No.5 [医院药房] 117种高脂血症中成药处方规律研究 王庆林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222007)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高脂血症中成药的 ...

  •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1月 第35卷 第1期 ・综述与进展・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湖南农业大学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410128) 董静洲1 易自力3 蒋建雄 近些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导致药用植物资源过度开发,已有相当一部分珍稀药用植物资源濒临枯竭.为寻求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之路, ...

  •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 ...

  • 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 ·314· 2012324中草药治疗艾滋病研究进展 魏江玲 (云南省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草医治疗艾滋病的现状,初步归纳中药.草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草 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