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召开.怎样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作者:李忠杰

党建文汇 2003年01期

  为什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为什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实质是搞清楚党代会的职权、地位、任务和作用。按照“十五大”修改后的现行党章的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共有六个方面:(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四)修改党的章程;(五)选举中央委员会;(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其实,无论什么样、什么性质、多大规模、多大权力的会议,归结起来,为什么要开?一句话:为了解决问题。谁来解决?全党的问题就要全党来研究解决;其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解决什么问题?按照党代会的职权,要解决的是对上届中央机构工作的审查和批准问题、党纲党章的制定和修改问题、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问题、党的领导机构的选举问题。

  回顾20世纪的十五次党代会,多数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真正履行了它的职权,研究了紧迫的重大问题,并且作出了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决策,因而对当时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有没有虽然履行了职权,但未曾解决问题,甚至把问题搞得更乱、更糟的会议呢?也是有的。“九大”就是把问题搞得更糟的会议。“十大”,由于整个路线方针是错误的,所以,并没有解决问题。“十一大”,想解决一点问题,但是,由于基本的理论错误没有纠正,所以实质性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还有一种情况,党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环境和非常重大的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党代会并没能及时召开,因而,并没有履行它应有的职权。比如说,从“六大”到“七大”间隔了17年,“七大”到“八大”间隔了11年等等,这期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没有通过党代会来研究决定。

  好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代会的职权已经逐步清楚,召开已经逐步规范,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应该说是总结和吸取了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党代会有哪些职权?如何很好地履行它的职权?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但又是需要不断搞清楚的问题。党章赋予了党代会最高领导机关的职权。凡是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都应当由党代会来研究决定;召开党代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党代会是议大事、定大策的会。

  怎样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搞清楚党代会的职权,还要继续搞清楚如何履行它的职权。怎样召开党代会,就是一个如何履行职权的问题。党代会是党研究重大决策的会议。回顾已经过去的15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可以看到在履行党代会职权方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做法。

  首先,有些会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够将会议的议题、内容事先通知党员,征求党员的意见。

  比如,1925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事先就于1924年8月,由中共中央向各地发了一封征求意见的信。据现存的档案资料,当时就连远在莫斯科的中共旅莫支部,也给中央写来了专门的报告,不仅汇报了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情况,而且各种观点多少票,都详细记录在案。

  其次,多数会议都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包括发现不同意见,最终达到思想政治上的统一。

  我们可以发现,出席这些会议的人数并不多,但会议的时间却并不很短。如“六大”出席代表142人,历时24天。“七大”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历时50天。那么,代表们在干什么呢?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一定是在认真地讨论会议的有关议题。只要看看会议通过的那么些文件,就可以得到证明。这样说,绝不是认为会议时间越长越好,通过的文件越多越好,而是意在强调,会议的灵魂和实质在于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讨论和研究问题。

  多数大会,在讨论中都会有不同意见。但可以发表和讨论。在有些大会上,不同的意见可能恰恰是正确的意见。比如在1927年的“五大”上,陈独秀作了长达5个小时的报告。但代表们对此报告却十分不满,报名发言的就有38人。但可惜的是,正确的意见未能被接受。直到“八七”会议,陈独秀的错误才得到纠正。

  党代会的目的,是要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这是任何党代会都必须努力实现的要求。会议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这里。一般情况下,“一致通过”反映了全党意志的统一。但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一致通过”,未必就是好事。比如“九大”,林彪所作的政治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大会通过的党章,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精神。至今我们未听说大会上有多少不同意见的争论。但这种表面上的一致只不过是“万马齐喑究可哀”而已,并不能真正消除内部思想实质上的分歧。

  可见,如何处理思想活跃与思想统一的关系,实在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既要充分展开讨论,又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两者必须有机结合,防止有任何偏颇之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总结过去,这是需要非常谨慎处理的一门政治艺术。

  第三,凡是成功的大会,都有某些成功的建树,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的创新。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伴随着党的脚步前进,党的建设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洗礼。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能够定期召开,正常举行,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次代表大会,都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重大的创新,从而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迈出坚实而有分量的一大步。

作者:李忠杰

党建文汇 2003年01期

  为什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为什么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实质是搞清楚党代会的职权、地位、任务和作用。按照“十五大”修改后的现行党章的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共有六个方面:(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四)修改党的章程;(五)选举中央委员会;(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其实,无论什么样、什么性质、多大规模、多大权力的会议,归结起来,为什么要开?一句话:为了解决问题。谁来解决?全党的问题就要全党来研究解决;其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代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解决什么问题?按照党代会的职权,要解决的是对上届中央机构工作的审查和批准问题、党纲党章的制定和修改问题、党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问题、党的领导机构的选举问题。

  回顾20世纪的十五次党代会,多数都是在当时形势发展的重要时刻召开的,真正履行了它的职权,研究了紧迫的重大问题,并且作出了正确或基本正确的决策,因而对当时党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有没有虽然履行了职权,但未曾解决问题,甚至把问题搞得更乱、更糟的会议呢?也是有的。“九大”就是把问题搞得更糟的会议。“十大”,由于整个路线方针是错误的,所以,并没有解决问题。“十一大”,想解决一点问题,但是,由于基本的理论错误没有纠正,所以实质性的问题也没有解决。

  还有一种情况,党面临着非常复杂的环境和非常重大的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党代会并没能及时召开,因而,并没有履行它应有的职权。比如说,从“六大”到“七大”间隔了17年,“七大”到“八大”间隔了11年等等,这期间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没有通过党代会来研究决定。

  好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代会的职权已经逐步清楚,召开已经逐步规范,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应该说是总结和吸取了经验教训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党代会有哪些职权?如何很好地履行它的职权?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但又是需要不断搞清楚的问题。党章赋予了党代会最高领导机关的职权。凡是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都应当由党代会来研究决定;召开党代会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党代会是议大事、定大策的会。

  怎样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搞清楚党代会的职权,还要继续搞清楚如何履行它的职权。怎样召开党代会,就是一个如何履行职权的问题。党代会是党研究重大决策的会议。回顾已经过去的15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我们可以看到在履行党代会职权方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做法。

  首先,有些会议,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够将会议的议题、内容事先通知党员,征求党员的意见。

  比如,1925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事先就于1924年8月,由中共中央向各地发了一封征求意见的信。据现存的档案资料,当时就连远在莫斯科的中共旅莫支部,也给中央写来了专门的报告,不仅汇报了对各种问题的讨论情况,而且各种观点多少票,都详细记录在案。

  其次,多数会议都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包括发现不同意见,最终达到思想政治上的统一。

  我们可以发现,出席这些会议的人数并不多,但会议的时间却并不很短。如“六大”出席代表142人,历时24天。“七大”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历时50天。那么,代表们在干什么呢?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一定是在认真地讨论会议的有关议题。只要看看会议通过的那么些文件,就可以得到证明。这样说,绝不是认为会议时间越长越好,通过的文件越多越好,而是意在强调,会议的灵魂和实质在于充分发扬民主,真正讨论和研究问题。

  多数大会,在讨论中都会有不同意见。但可以发表和讨论。在有些大会上,不同的意见可能恰恰是正确的意见。比如在1927年的“五大”上,陈独秀作了长达5个小时的报告。但代表们对此报告却十分不满,报名发言的就有38人。但可惜的是,正确的意见未能被接受。直到“八七”会议,陈独秀的错误才得到纠正。

  党代会的目的,是要达到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这是任何党代会都必须努力实现的要求。会议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这里。一般情况下,“一致通过”反映了全党意志的统一。但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一致通过”,未必就是好事。比如“九大”,林彪所作的政治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指导,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大会通过的党章,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精神。至今我们未听说大会上有多少不同意见的争论。但这种表面上的一致只不过是“万马齐喑究可哀”而已,并不能真正消除内部思想实质上的分歧。

  可见,如何处理思想活跃与思想统一的关系,实在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既要充分展开讨论,又要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统一,两者必须有机结合,防止有任何偏颇之处。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总结过去,这是需要非常谨慎处理的一门政治艺术。

  第三,凡是成功的大会,都有某些成功的建树,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大的创新。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共产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大潮伴随着党的脚步前进,党的建设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得到洗礼。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也能够定期召开,正常举行,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从“十二大”到“十五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每一次代表大会,都能够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重大的创新,从而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向前迈出坚实而有分量的一大步。


相关内容

  • 罗章龙谈被开除党籍的前前后后
  • 罗章龙,原名罗�阶,也曾用文虎.仲言等名字,湖南浏阳县东乡塘山镇人.在长沙读书期间,参加过新民学会.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五四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和北京共产党的最早党员.中共三大当选中央委员,中共六大当选候补中央委员,中共六大后被任命为中央工委书记和全总党 ...

  • 国外学校是怎样开家长会的
  • 国外学校是怎样开家长会的 2014-08-16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462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联系的纽带,也是家校合力教育孩子的重要方式,世界各国莫不如此.但是对许多中国孩子甚至家长来说,开家长会可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在孩子们的印象里,家长会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师向家长通报孩子的成绩,揭孩子的短 ...

  • 华北会议与北京军区大改组(上)
  • 庐山会议余波――毛泽东关注华北 说到华北会议的由来,就必然要说到1970年的庐山会议.有研究历史的学者认为,华北会议是庐山会议的延续.这话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没有庐山会议上的设不设国家主席之争,没有那份著名的"六号简报",就不会有华北会议,这是不争的事实. 1970年11月中旬,中 ...

  • 蒋介石对林彪的三次笼络为何都失败?食言而肥,最终尝尽苦果!-今日头条
  • 一共培训了23 期黄埔学员.而在这些学员中最令蒋介石不能释怀的,就是林彪.林彪曾经也是黄埔学员,蒋校长的学生,却在后来的战场上让国民党的部队吃尽了苦头.其实,林彪在黄埔期间与蒋介石有过接触,蒋介石也曾拉拢过林彪为其效命.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的疏忽错失了人才. 第一次食言 孙中山逝世后,汪精 ...

  • 透视经济增速"东慢西快"现象
  • 新华网北京4月22日电(记者刘铮.侯大伟)7.2%,东部经济大省广东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13.1%,西部经济大省四川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虽然部分省份一季度数据仍未公布,但就全国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增速放慢.西部和中部地区增速较快的格局日益明朗."东慢西快& ...

  • 1945年蒋介石为何迫不及待地想促成重庆谈判?
  • 张家康 2012年12月07日12:56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微博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推荐至人民微博:用户名: 密码:  看看微博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后又连发两封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 ...

  • 今年为何加强会风会纪监督
  • 作者:朱恒顺 全国人大和各地人大在会议召开时,加强会风会纪监督,其意义绝非一般的遏制铺张浪费那么简单. 今年,出席会议的所有全国人大代表在向会议报到时,会发现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新现象,这就是,他们首先都会收到一份<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改进会风的具体措施>的文件. 至于这份文件的核心内 ...

  • 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读书笔记
  • 李开复自传世界因你不同 前些天,看当当网的终身5星榜时,看到排在前10,想想自己竟然没看,所以,花了3个晚上的时间,穿插一点工作时间看完了. 日记http://www.0s.Net.cn 第一感觉:这是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和开复职业不同.当然,教育亦不同,人家11岁就在美国了,算是标准的准美国人.这个 ...

  • 国企的主体责任怎样体现
  • 执政关注 短短一个多月,三大央企高管相继落马,引发人们对于国企反腐的高度关注-- 国企的主体责任怎样体现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昊魁 本报通讯员 沈晨叶 <光明日报>( 2015年05月10日 08版) 剑指国企腐败.CFP 3月,"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被调查,中石油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