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5.(1)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小时或________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_________天或___________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__的变化。

(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日与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名称和日期。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本初子午线是( )

A.180°经线 B.西经20°经线 C.东经160°经线 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水往低处流 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

A.南北极圈 B.南北回归线 C.赤道 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

A.所绘范围越大 B.图上内容越简略 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 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6千米 B.160千米 C.1600米 D.160米

12.地球上海陆的比例是( )

A.各占 B.陆地占 C.海洋占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

A.板块学说 B.地心说 C.同心说 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从北向南递减 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

A.2.1% B.0.3% C.0.6% 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

A.交通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 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2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

A.日内瓦 B.瑞士的洛桑 C.雅加达 D.纽约

25.下列常见符号表示阴天的天气是 ( )

2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

C.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鼓,中间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7.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它是( )

A.UN B.WTO C.AAPP D.APEC

28.2005年1月6号0时2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哭,中国内地第( )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

A.11 B.14 C.1213 D.13

29.( )国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英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法国

30.学校的绝大数师生属于( )色人种

A.棕 B.黑 C.白 D.黄

二、填空题

1.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同时还围绕着 不停地转动,这是地球的公转。

2.地球 经线向东与 经线组成的半球称为东半球。

3世界上七大洲中, 面积最大, 洲面积最小。

4.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 、 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5.某地观察站在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分别是:12℃、14℃、16℃、18℃,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日较差是 ℃。

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7.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 的场所,聚落一般又分为 聚落和城市聚落。

8.目前,世界上有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 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

9.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一般用 图表示,降水的年变化一般用降水的 图表示。

10.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 (国家)的 (城市)举行。

三、读图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北京位于天津的 方向,某县地

理纬度约(103°E,20°N),该县位于北京

的 方向。

②若以50千米/时的速度乘汽车从天津到北

京,需 小时到达。

③北京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该地区 (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2.读海陆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图内方框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⑵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⑶亚洲北面是 洋,非洲东部是 ⑷南极圈穿越的大洋有 、 。 洋。 和 。

⑸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山脉;② 运河;③ 运河。

3.A、B两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_____,表示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_,B图中重庆在北京的_____________方向。

4.(1)在下图中用铅笔划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标上相应的度数;用钢笔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标上相应的度数。

(2)在下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乌拉尔河、里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耳其海峡。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与连图题

1.指出影响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 ③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④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把下列典型民居与其自然环境特征相连。

民 居 自然环境特征

①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A.黄土分布

②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B.严寒

③我国云南的傣族竹楼 C.炎热,潮湿

④西亚村庄 D.炎热,干旱

3.把下列四种地形与其特点搭配组合:

(1)丘陵 A、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2)平原 B、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3)山地 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4)高原 D、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

(5)盆地 E、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

答:(1)搭配______,(2)搭配______,(3)搭配______,(4)搭配______,(5)搭配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DDBBC 6-10BDDDD 11-15BDDDB 16-20CCDCC 21-25DBCDC 26-30CBDBD

二、填空题

1、地轴 太阳

2、西经20°(或20°W)、东经160°(或160°E)

3.亚洲、大洋洲

4、火山、地震

5、15℃、6℃

6、汉语、英语

7、生活、乡村

8、200、20

9、气温曲线图 降水柱状图

10、中国 北京

三、读图题

1.1)西北 西南 2)3小时 3)北温带 无

2、 1)略(7分) 2)非洲、南美 3)北冰洋、印度洋 4)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5)乌拉尔山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3、A、B、西南

4、(1)(2)略(3)、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黑海(4)苏伊士运河

5、(1)(4)略(2)24小时或者1天,365天或者一年(3)昼夜交替,四季

四、简答与连图题

1、(4分) 1)地形因素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4)纬度位置

2、(4分)1)—B 2)—A 3)—C 4)—D

3、B、E、A、C、D

5.(1)在下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_小时或________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_________天或___________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___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___的变化。

(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日与冬至日、春分日与秋分日的名称和日期。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本初子午线是( )

A.180°经线 B.西经20°经线 C.东经160°经线 D.0°经线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

A.昼夜交替现象 B.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C.水往低处流 D.登高远望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8693米 B.9003米 C.8690米 D.9000米

4.地球五带中,热带一温带的分界线是( )

A.南北极圈 B.南北回归线 C.赤道 D.30°纬线

5.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57千米 B.6378千米 C.6371千米 D.40000千米

6.下列各种类型地形图中能够直观地表示地面某一线段上地势起伏的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平面示意图 D.分层设色地形图

7.当图幅一定时,绘制一幅青神县地图,若选用的比例尺越大,则( )

A.所绘范围越大 B.图上内容越简略 C.比例尺大小与内容无关 D.图上内容越详细

8.一年中,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的这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下列叙述中,不是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等高线

10.在画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指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11.某图比例尺为1:4000000,甲、乙两地在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6千米 B.160千米 C.1600米 D.160米

12.地球上海陆的比例是( )

A.各占 B.陆地占 C.海洋占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认为,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结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才逐渐分离,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这一学说被认为是( )

A.板块学说 B.地心说 C.同心说 D.大陆漂移假说

14.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四季如春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C.从北向南递减 D.从北向南递增

16.一般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是受什么影响(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7.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喇嘛教

18.我县新修的眉青路两旁,已有许多新建的房屋、工厂,这主要是什么原因( )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交通

19.某地区人口的出生率为1.2%,死亡率为0.6%,自然增长率是( )

A.2.1% B.0.3% C.0.6% D.0.5%

20.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种是(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棕色人种

21.西亚、北非、我国大西北,人们居住应重点考虑( )

A.交通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B.发达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高

C.发展中国家人口少,国内生产总值低 D.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国内生产总值高

23.中国于2003年10月,首次发射了载人太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使得中国成为第几个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 )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24.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其总部设在( )

A.日内瓦 B.瑞士的洛桑 C.雅加达 D.纽约

25.下列常见符号表示阴天的天气是 ( )

26.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

C.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中间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略鼓,中间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7.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它是( )

A.UN B.WTO C.AAPP D.APEC

28.2005年1月6号0时2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哭,中国内地第( )亿名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院诞生

A.11 B.14 C.1213 D.13

29.( )国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英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法国

30.学校的绝大数师生属于( )色人种

A.棕 B.黑 C.白 D.黄

二、填空题

1.绕着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同时还围绕着 不停地转动,这是地球的公转。

2.地球 经线向东与 经线组成的半球称为东半球。

3世界上七大洲中, 面积最大, 洲面积最小。

4.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 、 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5.某地观察站在一天中四次测得的气温分别是:12℃、14℃、16℃、18℃,这一天的日平均气温是 ℃,日较差是 ℃。

6.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7.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 的场所,聚落一般又分为 聚落和城市聚落。

8.目前,世界上有 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 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

9.一个地方气温的年变化一般用 图表示,降水的年变化一般用降水的 图表示。

10.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在 (国家)的 (城市)举行。

三、读图题

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北京位于天津的 方向,某县地

理纬度约(103°E,20°N),该县位于北京

的 方向。

②若以50千米/时的速度乘汽车从天津到北

京,需 小时到达。

③北京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该地区 (有或无)阳光直射现象。

2.读海陆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图内方框中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⑵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 ⑶亚洲北面是 洋,非洲东部是 ⑷南极圈穿越的大洋有 、 。 洋。 和 。

⑸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 山脉;② 运河;③ 运河。

3.A、B两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__________,表示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_,B图中重庆在北京的_____________方向。

4.(1)在下图中用铅笔划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标上相应的度数;用钢笔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标上相应的度数。

(2)在下图中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3)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乌拉尔河、里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土耳其海峡。

(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与连图题

1.指出影响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 ③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④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把下列典型民居与其自然环境特征相连。

民 居 自然环境特征

①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A.黄土分布

②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B.严寒

③我国云南的傣族竹楼 C.炎热,潮湿

④西亚村庄 D.炎热,干旱

3.把下列四种地形与其特点搭配组合:

(1)丘陵 A、海拔较高,坡度陡峻,沟谷较深

(2)平原 B、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

(3)山地 C、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

(4)高原 D、四周高,中间相对低平

(5)盆地 E、海拔较低,地面平坦辽阔

答:(1)搭配______,(2)搭配______,(3)搭配______,(4)搭配______,(5)搭配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DDBBC 6-10BDDDD 11-15BDDDB 16-20CCDCC 21-25DBCDC 26-30CBDBD

二、填空题

1、地轴 太阳

2、西经20°(或20°W)、东经160°(或160°E)

3.亚洲、大洋洲

4、火山、地震

5、15℃、6℃

6、汉语、英语

7、生活、乡村

8、200、20

9、气温曲线图 降水柱状图

10、中国 北京

三、读图题

1.1)西北 西南 2)3小时 3)北温带 无

2、 1)略(7分) 2)非洲、南美 3)北冰洋、印度洋 4)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5)乌拉尔山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

3、A、B、西南

4、(1)(2)略(3)、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黑海(4)苏伊士运河

5、(1)(4)略(2)24小时或者1天,365天或者一年(3)昼夜交替,四季

四、简答与连图题

1、(4分) 1)地形因素 2)海陆位置 3)纬度位置 4)纬度位置

2、(4分)1)—B 2)—A 3)—C 4)—D

3、B、E、A、C、D


相关内容

  • 3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 课题:地球运动基本特征 课型: 新授课 编写序号:03 编写人: 王京涛 时间: 8.22 审核人:尹晓红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轨道和黄赤交角: (2)观察演示实验或模拟演示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案 一. ...

  • 重难点突破专题
  • 重难点突破专题 一.地球的自转 检测1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比较说明图中A.B.C.N四点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3)当图中A点自转一周又回到出发点时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又叫做一个______日.如果此时是20点,再次回到出发点的时刻 是_______ ...

  •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
  • 郓城高级中学2015级第一次月考 地 理 试 题 高一一部 肖淑红 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 我们可以看到在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滑过, 这种天象被称为"金星凌日".2012年6月6日, 金星化身为一颗"美人痣"从太阳"脸上"缓慢走 ...

  • 地球的运动试题
  • <地球的运动>试题 命题说明: 1.考查范围: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涵盖四大知识点. 2.考查思路:(1)由于本节知识点较多,需4-5课时完成,为了能够及时反馈,本 卷可作为本节知识讲完后的随堂检测题. (2)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试卷"注重基础 ...

  • 初中地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章节练习(2014-09-10)
  • 1.问答题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_小时或______天:地球公转一周大约需要时间为______天或______年. (3)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______现象: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______的变化. (4)在相应位置标注北半球夏至 ...

  •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练习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①1个恒星日 ②1个太阳日 ③23小时56分4秒 ④24小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考虑,高纬度发射火箭的 ...

  • 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知识点一 地球自转 1.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甲图)) ⎨ ⎧⎪ ⎪⎩南极俯视:顺时针旋转(丙图) 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 用时24小时 2.自转周期⎨ 恒星日: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 时23小时56分4秒 3.速 ...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3
  • 1.3:地球的运动(4课时) 一.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具体要求:1.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理解昼夜更替及地方时产生的原因.3.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区时换算.4.了解地转偏向力对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影响 ...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学习目标] 1.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2.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3.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 .4.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自转和公转运动规律. 难点:1.明白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远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