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爱国心,爱国情

铭记历史——爱国心,爱国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随着日历被一天一天地撕去,宛如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已经迎来了63华诞的光辉日子。在国庆这天,我们共同目睹着祖国的茁壮成长,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但在享受着和平年代的祥和温馨幸福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曾经的屈辱,曾经的伤痛。只有不忘历史,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我们的脑海,永怀爱国心,永念爱国情,勿忘国耻,才能真正地振兴中华。 于是前段时间,我们班组织前去参观了湛江市博物馆的抗法斗争陈列,真实的感受了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的湛江人民坚强不屈,誓死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气概,感触颇深。在中学历史中,我们学习清末时期这段历史时就讲到了不少历史抗战人物以及相关史实,但当时并未形成什么感性认识,只能凭借书上仅有的几张图片和结合大段大段的文字来想象他们为中国对抗外来侵略所做的贡献和牺牲。而这次,通过观看湛江市博物馆的抗法斗争陈列里的这些历史文物和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仿佛再现了当时在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有名抗战英雄领导广大人民抗法的情景,使我那时如此近距离的走近了他们。

站在博物馆大门前,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大门旁置放的炮台,据说这些炮台是抗战先烈在抗法战争中用过的。它们在那历经风雨洗礼,虽任岁月在身上留下斑斑锈迹,但蕴藏在其灵魂深处那经鲜血渲

染、经战争磨练的气息依旧萦绕不散,我们似乎仍可从中隐隐可见当年那血流满地,中国广大人民奋起拼搏的场景。

湛江博物馆于1960年建成开放,馆名为董必武所题。馆内设陈列室六个,用于举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和临时专题展览。目前基本陈列有: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馆藏古代铜鼓陈列、馆藏陶瓷精品展览等。我这次主要参观了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

步入博物馆的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抗法群英雕像立在大堂中央,构成一种英勇豪壮的气势,表现出了湛江人民英勇不屈,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和气概。雕像下端的标注提着“一寸河山一寸金”七个大字.可别小看了这七个字,那可是有故事的。1898年3月,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以在“中国南部海岸求得一停船趸煤之地”为借口,向广州湾伸出侵略的魔爪,威胁清政府必须在8天之内答应,否则,使用武力,“派舰重办”。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此威胁下,只能屈膝投降,同意租借广州湾,租借期为99年。然而法殖民主义者得寸进尺,不等划定租界范围和签约,于1898年4月22日,在远东舰队司令德·拉·比道里爱尔海军中将的率领下,派出军舰在广州湾南部强行武装登陆,“挟兵占地”自拟租界,并四处烧杀掳掠,妄图囊括我国大片领土。法军的暴行激起了湛江人民的极大义愤,南柳、海头一带人民在吴帮泽等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誓师起义,用长矛、大刀、棍棒等为武器,予敌迎头痛击,而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扩展到遂溪、黄略等地。1899年8月,抗法武装义

勇军六个营千多民众在黄略赤泥岭举行誓师大会,提出了“寸土寸金,寸土必争”、“中华国土,不容侵犯”、“不怕流血牺牲,誓死保卫黄略,保卫国土家园”的战斗口号。在湛江人民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后,终于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进攻。虽然于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不顾人民反对,在《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上签字,但慑于湛江人民的誓死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今遂溪县新桥糖厂处)退至赤坎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法斗争中,吴帮泽等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次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抗法斗争,当地群众便将赤坎桥改名“寸金桥”。1960年,郭沫若到湛江观看粤剧《寸金桥》,题诗有“一寸河山一寸金”之句。当我参观回来查到这一段历史,我不禁感概,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是无比的,中国人民的爱国心是无畏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是深似海的,他们丝毫没有被法帝国主义浩瀚的侵略气势所吓到,丝毫没有因敌人精良的武器所却步,丝毫没有被流血牺牲的代价所放弃,虽然没有正规军队的气势,武器落后,但湛江人民还是抱着“寸土当寸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军奋战到底,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之歌。 那抗战英雄的雕像、展现当时真实场景的布景箱和图片、落后的武器等众多历史资料和相关的遗留的战斗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那里我们通过一件件的历史文物以及相关补充介绍,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人民为了保卫国与家的胜利

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牺牲。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感到十分的震撼,而震撼的背后又是振奋,整个参观过程就像是一首交响曲,一首悲壮而振奋人心的交响曲,演绎着初始的挑衅,战争,屠杀,抗战,最后走向和平,发展。听着这悲壮振奋的乐章,我们为中国人民悲苦的过去而感到悲痛,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过去的苦痛不应成为过眼云烟,而要使之在心底扎根,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为像吴帮泽那样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生命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他们虽是平民,但他们对祖国有着最真切、真诚的爱,正是对这片土地的这般深情,使得他们在敌人的尖枪利炮下显得无畏无惧,从容就义;为今天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而感到万分的感激和荣幸,倘若没有前人拼搏牺牲,何来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组成的青年一代,是这个世纪的建设者,历史是过去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就此遗忘,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当我们踏出校园的时候,就是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正所谓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学学老一辈的为祖国奋战的英雄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增强自己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谱写中国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而持续不断的努力!

听完这首历史交响乐,我们要更加懂得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感恩、珍惜,要传承历史精神,将我们的爱国情,爱国心发挥到实处,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铭记历史——爱国心,爱国情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随着日历被一天一天地撕去,宛如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已经迎来了63华诞的光辉日子。在国庆这天,我们共同目睹着祖国的茁壮成长,见证了祖国的强大和繁荣,但在享受着和平年代的祥和温馨幸福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曾经的屈辱,曾经的伤痛。只有不忘历史,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我们的脑海,永怀爱国心,永念爱国情,勿忘国耻,才能真正地振兴中华。 于是前段时间,我们班组织前去参观了湛江市博物馆的抗法斗争陈列,真实的感受了那个年代,那个环境下的湛江人民坚强不屈,誓死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气概,感触颇深。在中学历史中,我们学习清末时期这段历史时就讲到了不少历史抗战人物以及相关史实,但当时并未形成什么感性认识,只能凭借书上仅有的几张图片和结合大段大段的文字来想象他们为中国对抗外来侵略所做的贡献和牺牲。而这次,通过观看湛江市博物馆的抗法斗争陈列里的这些历史文物和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仿佛再现了当时在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有名抗战英雄领导广大人民抗法的情景,使我那时如此近距离的走近了他们。

站在博物馆大门前,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大门旁置放的炮台,据说这些炮台是抗战先烈在抗法战争中用过的。它们在那历经风雨洗礼,虽任岁月在身上留下斑斑锈迹,但蕴藏在其灵魂深处那经鲜血渲

染、经战争磨练的气息依旧萦绕不散,我们似乎仍可从中隐隐可见当年那血流满地,中国广大人民奋起拼搏的场景。

湛江博物馆于1960年建成开放,馆名为董必武所题。馆内设陈列室六个,用于举办地方历史、文物陈列和临时专题展览。目前基本陈列有: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馆藏古代铜鼓陈列、馆藏陶瓷精品展览等。我这次主要参观了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

步入博物馆的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陈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抗法群英雕像立在大堂中央,构成一种英勇豪壮的气势,表现出了湛江人民英勇不屈,誓死保家卫国的精神和气概。雕像下端的标注提着“一寸河山一寸金”七个大字.可别小看了这七个字,那可是有故事的。1898年3月,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以在“中国南部海岸求得一停船趸煤之地”为借口,向广州湾伸出侵略的魔爪,威胁清政府必须在8天之内答应,否则,使用武力,“派舰重办”。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此威胁下,只能屈膝投降,同意租借广州湾,租借期为99年。然而法殖民主义者得寸进尺,不等划定租界范围和签约,于1898年4月22日,在远东舰队司令德·拉·比道里爱尔海军中将的率领下,派出军舰在广州湾南部强行武装登陆,“挟兵占地”自拟租界,并四处烧杀掳掠,妄图囊括我国大片领土。法军的暴行激起了湛江人民的极大义愤,南柳、海头一带人民在吴帮泽等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誓师起义,用长矛、大刀、棍棒等为武器,予敌迎头痛击,而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扩展到遂溪、黄略等地。1899年8月,抗法武装义

勇军六个营千多民众在黄略赤泥岭举行誓师大会,提出了“寸土寸金,寸土必争”、“中华国土,不容侵犯”、“不怕流血牺牲,誓死保卫黄略,保卫国土家园”的战斗口号。在湛江人民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后,终于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进攻。虽然于1899年11月16日,清政府不顾人民反对,在《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上签字,但慑于湛江人民的誓死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今遂溪县新桥糖厂处)退至赤坎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法斗争中,吴帮泽等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这次长达一年半之久的抗法斗争,当地群众便将赤坎桥改名“寸金桥”。1960年,郭沫若到湛江观看粤剧《寸金桥》,题诗有“一寸河山一寸金”之句。当我参观回来查到这一段历史,我不禁感概,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中国人民的英勇是无比的,中国人民的爱国心是无畏的,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是深似海的,他们丝毫没有被法帝国主义浩瀚的侵略气势所吓到,丝毫没有因敌人精良的武器所却步,丝毫没有被流血牺牲的代价所放弃,虽然没有正规军队的气势,武器落后,但湛江人民还是抱着“寸土当寸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军奋战到底,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抗战之歌。 那抗战英雄的雕像、展现当时真实场景的布景箱和图片、落后的武器等众多历史资料和相关的遗留的战斗物品,每一件物品都来之不易,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在那里我们通过一件件的历史文物以及相关补充介绍,了解到了那个年代的人民为了保卫国与家的胜利

所做的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牺牲。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心情沉重,感到十分的震撼,而震撼的背后又是振奋,整个参观过程就像是一首交响曲,一首悲壮而振奋人心的交响曲,演绎着初始的挑衅,战争,屠杀,抗战,最后走向和平,发展。听着这悲壮振奋的乐章,我们为中国人民悲苦的过去而感到悲痛,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过去的苦痛不应成为过眼云烟,而要使之在心底扎根,时刻提醒着我们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为像吴帮泽那样为国家献出了自己生命的英雄而感到自豪,他们虽是平民,但他们对祖国有着最真切、真诚的爱,正是对这片土地的这般深情,使得他们在敌人的尖枪利炮下显得无畏无惧,从容就义;为今天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而感到万分的感激和荣幸,倘若没有前人拼搏牺牲,何来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和我的同学们组成的青年一代,是这个世纪的建设者,历史是过去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就此遗忘,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当我们踏出校园的时候,就是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正所谓少年兴则国兴,小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学学老一辈的为祖国奋战的英雄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关系,增强自己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谱写中国社会主义的新篇章而持续不断的努力!

听完这首历史交响乐,我们要更加懂得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懂得感恩、珍惜,要传承历史精神,将我们的爱国情,爱国心发挥到实处,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内容

  • 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
  • 铭记历史 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 连日来,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里人头攒动,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来到这里参观,观看日本向我国投降的原始视频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据了解,改造后的受降纪念馆内的基本陈列<胜利的见证>,以抗战胜利芷江受降为主线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料 ...

  • 纪念抗战圆梦中国
  • 纪念抗战 圆梦中国 还记得第一次知道抗日战争是在妈妈的故事里,<鸡毛信>里聪明机智不怕牺牲的海娃,"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中颂扬的王二小,还有那调皮机灵帮助敌后武工队狠狠教训敌人的嘎子伴随我长大.从此,他们那不怕牺牲.敢于为国家献身的精神便在我 ...

  • 一二九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 活动主题:在成长中铭记(理智爱国,立志成才) 活动时间:xx年12月6日--xx年12月20日 活动背景:"90后"逐渐成为团员的新生代,其阅读视野.思辨能力也备受关注.本次铭记"一二•九"的读书思辨活动,一方面以党的"十八大"召开.我校第 ...

  • 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演讲范文
  • 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演讲范文(1)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最好的明镜,也是一部绝好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国耻,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 历史不容忘记.只有真正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才能深刻了解并牢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战争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

  • "铭记一二九,传承爱国情"主题演讲
  • "铭记一二九,传承爱国情"主题演讲 "铭记一二九,传承爱国情"主题演讲 尊敬的各位评委嘉宾,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叫××,来自××学院11级××专业×班.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谈谈大学生与爱国的问题. 亲爱的朋友们,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 ...

  • 抗战主题班会策划书
  • 抗战主题班会策划书 1. 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2.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活动策划书 3. 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4. 纪念抗战成功65周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5.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1.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一.活动目 ...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活动总结(1) 一.前言 在七十七年前的12月13日,日军惨绝人寰的开进南京,在司令官松井石根的指挥下,日军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令人发指的是无情的"杀人比赛"惨不忍赌的机枪扫射.刺刀乱戳.纵火焚烧以及**.杀人.毒气和活剥 ...

  • 安师大师生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纪念活动
  • 安师大师生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纪念活动 本网讯(校记者团 胡贝贝 程荣俊 罗凡)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激发广大同学维护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全校积极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育活动. ...

  • 苏武传公开课(优秀实用教案)
  • <苏武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 1.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概括内容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