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知识归纳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一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政治篇

一、知识归类

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14—17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⑵17—19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上的重大转折和变化时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封建国家改革、殖民扩张、启蒙运动。

⑶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不同社会思潮出现、资产阶级镇压革命和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⑷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国家职能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两党政治形成、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⑸一战—二战结束,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时期: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革命与战争连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反苏和纵容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⑹二战后——20世纪后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政治霸主,形成“冷战”局面、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主义政策及世界人民的反抗

⑺20世纪后期,新旧世界政治格局交替和经济“滞胀”时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形成,殖民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2、重大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66—1581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⑶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具有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的革命。 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⑸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⑹1848年欧洲革命(1848—1849年),是一次规模巨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⑺美国内战(1861—1864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⑻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重要改革和统一运动

⑴封建国家的改革: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开始);②法国路易十四改革(17世纪后半期);③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期);④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中期)

⑵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西欧宗教改革(16世纪),既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②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开始),为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打开了大门,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③意大利加富尔改革(1852年),增强了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意大利统一创造了条件;④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标志着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⑤普鲁士俾斯麦的军事改革(1862年),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⑥日本明治维新(1868—1873年),使日本改进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⑦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之先河,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⑶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运动:①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②意大利统一(1859—1871年)。

4、重要文献

⑴英国:①《航海条例》(17世纪中期颁布);②《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 ⑵法国:①《人权宣言》(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②《1791年宪法》(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③《拿破仑法典》(1804拿破仑公布《民法典》,后又公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

⑶美国:①《独立宣言》(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②《1787年宪法》(1787年颁布);③《宅地法》(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⑷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

5、主要资产阶级政党

⑴英国:①托利党,17世纪形成,代表土地贵族高级教士利益;②辉格党,17世纪形成,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③保守党,19世纪中期在托利党的基础上建立;④自由党,19世纪中期辉格党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合并而成;⑤工党,20世纪初成立。

⑵法国:①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②雅各宾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③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④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⑶美国:①民主党,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②共和党,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20世纪初,两党差别消失,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⑷日本:倒幕派,代表中下级武士。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⑴英国:1689年开始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⑵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

⑶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⑷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

⑸意大利: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⑹日本:1889年宪法颁布后,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二战后经过民主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⑺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⑻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⑴内容: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⑵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的西、葡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②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变本加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8、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⑴工场手工业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较早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是英、法、荷等国。②殖民区域:主要是在大洋沿岸。③殖民特征:海盗式的掠夺。

⑵工业资本主义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除老牌殖民国家外,俄、日、德、美等国也加入殖民行列。②殖民区域:遍布世界各地。③殖民特征:殖民扩张以争夺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为目的;殖民国家间不断爆发争霸战争。

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殖民扩张②

殖民区域: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亚洲除日本外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③殖民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企图从政治上瓜分殖民地。

9、资本主义政治思潮

⑴文艺复兴运动:①时间:14—16世纪。②主要社会思潮:人文主义。③性质: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④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等。

⑵启蒙运动:①时间:18世纪。②主要观点:批判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等。

⑶保守主义思潮: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土地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利益,反对工业社会,主张控制资本主义发展。

⑷自由主义思潮: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社会革命,主张改良。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和改革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⑸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⑹民族主义:主张建立民族统一的主权国家。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的统一。其二是反对外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即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包括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波兰反抗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和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

10、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⑴17世纪初,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等国仍然是封建国家。 ⑵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制度为主体。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

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

⑷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美日日渐强大,向欧洲政治重心地位提出挑战。

⑸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团,最终反法西斯联盟战胜法西斯集团。 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组,欧洲在资本胡一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

⑺20世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

1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状况

⑴英国

①概况:A.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出现清教徒运动;B.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D.18世纪初,形成内阁制;E.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政治权利;F.19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执政。G.一战后,自由党衰微,形成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局面;H.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I.1949年加入北约;J.1986年加入欧共体。

②特点:A.议会制度比较完善。B.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

⑵法国

①概况:A.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以天主教为国教;B.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路易十四改革;C.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E.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F.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G.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H.1930年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I.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J.1852年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K.1870年9月4

日革命后建立第三共和国;L.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国;M.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

②特点:A.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共和国;B.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C.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⑶美国

①概况:A.1775—1783年独立战争,美国独立;B.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D.1861—1865年内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E.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F.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G.1933年罗斯福新政;H.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I.二战后,成为世界政治霸主。

②特点:A.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B.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

⑷日本

①概况:A.1192—1868年,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B.1868年武装倒幕,成立明治维新政府,建立君主政体;C.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专政;E.二战后,消除封建势力,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F.70年代后,政治势力壮大,与美、欧共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②特点:A.具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B.天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 ⑸德国

①概况: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B.16世纪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C.18世纪中后期,腓特烈二世改革;D.1848年柏林革命;E.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即第二帝国;F.1919年十一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G.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是以《魏玛宪法》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H.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I.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J.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②特点:A.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B.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⑹俄国

①概况:A.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沙皇专制巩固;B.1861年农奴制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一战中,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D.1905年革命;E.一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②特点:A.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扩张性;B.沙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水平低。 ⑺意大利

①概况:A.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发展;B.19世纪中期统一运动,王国成立;C.1922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②特点:A.长期处于分裂状态;B.政治民主化程度低。

12、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及历史功过

⑴英国:亨利八世、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劳合·乔治、张伯伦、丘吉尔。

⑵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克里孟梭、达拉第、贝当、戴高乐。

⑶美国: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尼克松。 ⑷德国:马丁•路德、俾斯麦、希特勒。

⑸俄国: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⑹意大利:哥伦布、加富尔、加里波第、墨索里尼。

⑺日本:明治天皇、广田弘毅。

二、知识深化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和发展的特点

随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在思想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大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②社会发展方面,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形成趋势。③政治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由于力量弱小,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④政治制度方面,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首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诸方面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桎梏,尼德兰革命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树立了典范。在各方面共同作用下,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壮大。

2、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西方世界在向近代迈进中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有:①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精神食粮。③宗教改革是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清道夫。④良好的政治环境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保驾护航,王权与资产阶级的互相支持与互利。

东方衰落的主要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封建自然经济难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②东方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利于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使东方各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④缺乏新的思潮的冲击,传统伦理道德维护着封建统治,得不到舆论声援的资本主义萌芽极易夭折。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西欧一些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取得的胜利也至多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它只能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特点主要有:①革命只发生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②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③革命的理论武器是启蒙思想。④革命基本成功后,掌握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⑤革命进程曲折多变。⑥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大资产阶级掌权时的成果,最终在成熟的基础上稳定下来。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各国的革命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如英国革命为美、法革命树立了榜样,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法国革命的爆发。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出现表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4、对17—18世纪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认识

这些改革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推动的,虽然改革是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社会性质,但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统治者提供了扩张的资本,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打下了基础。这些改革正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主流。这种改革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条途径,只是当时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势力相对弱小,还无法完成这种过渡。

5、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初步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涌现,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时还存在着保守主义,占主流地位的是自由主义。

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成因和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质上是统一的世界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体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羽翼渐丰的。

成因:资本主义的本性—开放性和扩张性。

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对外不断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改变了过去的封闭状态。同时,对外的殖民扩张,也造成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灾难,激起了反抗,但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

7、关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特点及其成因(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一类是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其中,英国以自由主义改革著称;法国以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制衡作用。另一类型是封建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德、俄、日等国,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比较彻底的革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统治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旧传统根深蒂固。其中,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内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日本呈现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的特点。

历史证明,走专制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穷兵黩武,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国家带来危害,是逆历史潮流的。政治民主道路则顺应了历史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中完善,至今仍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8、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地位、作用及多样性

资产阶级改革同革命一样,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在早期资本主义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到19世纪中期,改革和革命一方面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更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同方式:一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如英、法;二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如美国;三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如俄、日;四是通过民族统一运动,如德、意。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有共性,也有异性。其共性有:①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革命或改革得以发生的必要社会历史条件。②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是革命或改革的深刻动因。但这种阻碍和束缚,又表现出其特定历史阶段的强烈个性色彩,主要表现为:A.封建专制或封建残余势力的阻碍,如英、法、俄等;B.殖民主义的阻碍,如美国;C.分裂格局势力的阻碍,如德意志和意大利;D.黑人奴隶制的阻碍,如内战前的美国;E.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如日本。

但处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国革命和改革的领导阶级也不完全相同,如北美独立战争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当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皇帝主持推行的;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领导的。

9、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类。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前者如英国,后者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日本根据1889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是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制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前者如法国,后者如美国。

10、如何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①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这给无产阶级提供了组织和训练革命队伍的机会,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但其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①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与实际脱节,广大人民群众并不能充分享受到民主和自有权利。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强调全体公民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是在民主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专政。

11、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①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外部条件看,对外殖民掠夺和扩张,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商品、资本投资市场和原料产地;从内部动力分析,由于科技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政治发展不平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在帝国主义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不平衡性,虽然曾导致动荡甚至是战争,但也可以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向更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③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而且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发展,但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基本矛盾无法根本上克服,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是必然的。

12、关于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专政问题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其建立的共同原因有:①历史原因,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②两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并受到客观环境制约,转嫁危机的回旋余地小,致使社会动荡,为法西斯上台提供机遇;③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外扩张的要求强烈。

但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过程中,也有不同特点。德国是建立法西斯政党在国会选举重获胜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其特点是:①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取得全国政权;③对原来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了彻底改变。

日本的特点有:①日本是通过均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②日本军部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而逐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③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统治的;④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并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范围。

两国法西斯专政也具有相同特征:①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②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职能无限扩大;③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④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

(二)经济篇

一、知识归类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概况

⑴简单协作时期:14—15世纪,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⑵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

①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

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③在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北美等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至今。

①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

A.主要资本主义国英、法、美、俄和日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仍保持飞速发展势头。C.自有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

②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A.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E.以私人垄断为主要形式。

③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

A.一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和意大利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B.各国在20年代出现了经济复苏局面。C.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D.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④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A.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B.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D.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状态。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经济危机并未克服,资本主义仍处于温和衰退与缓慢上升之中。E.战后世界几个年纪格局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⑴英国

①概况:A.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羊毛纺织品远销海外,资本主义兴起。B.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海外掠夺。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许多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C.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称“世界工场”,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E.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F.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动摇。G.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②特点:A.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B.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被成为“殖民地帝国主义”。D.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E.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⑵法国

①概况:A.14、15世纪,法国南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拓展对外贸易,法国财富大增,国力日强。C.18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D.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

纪中期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E.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F.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再美德之后。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G.一战后,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2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24年工业产量超过战前水平。H.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I.1967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70年代进入“滞胀”时期。

②特点:A.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C.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

D.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E.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⑶美国

①概况:A.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B.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196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D.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E.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高涨,居世界首位,此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G.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H.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贸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I.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J.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K.80年代经过改革,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此外,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有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L.90年代,经过改革,美国经济增长加快,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出新繁荣景象,而且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②特点:A.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B.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C.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D.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契机。

⑷日本

①概况:A.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兴起和扩大。B.18世纪早期城市出现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被迫开放一些港口,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D.明治维新使日不能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E.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战前债务国变为战后债权国。战后不久,发生经济危机。F.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G.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H.20世纪90年代,日本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亚太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地位。

②特点:A.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

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B.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C.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⑸德国

①概况:A.14、15世纪,德国的莱茵河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17世纪,德国最重要的邦国之一的普鲁士工商业得到发展。18世纪腓特烈二世积极发展工商业,国力迅速增强。

C.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D.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重工业发达。E.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F.一战后被战胜国任意宰割而损失巨大,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美英等国的贷款使经济很快得到恢复。G.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h.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特点:A.德国统一时经济发展的转折点。B.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C.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巧妙地利用了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商的矛盾,恢复经济;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德外资。

⑹俄国

①概况:A.17世纪,俄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发展缓慢,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发展。B.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其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开始工业革命。C.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E.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到一半,农业仍占优势,依赖外国资本。

②特点:A.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C.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

⑺意大利

①概况:A.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出现。B.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C.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经济最发达的邦国。D.一战后初期,经济危机严重。E.二战后,与西欧国家关系密切。

②特点: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转移,影响了经济发展。C.是较为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⑴英国:

①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都铎王朝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

②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其中著名的有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当政时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并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④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为了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活动,保护本国利益,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⑤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资产阶级对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内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

⑥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殖民地,由于不愿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技术,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⑦一战后,英国工党势力大增,执政后在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

⑧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1933年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规定英帝国内部互惠关税,对外则一致提高关税。

⑵法国

①17世纪,路易十四采取经济改革措施:发展工场手工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大力拓展海外殖民地;为增加财政收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拓展对外贸易。

②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政策:A.君主立宪派掌权期间,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取消教会和贵族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了一批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C.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国民公会颁布法令,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了土地问题。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赢得了城市贫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D.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一战后,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法国政府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减少开支,稳定法郎,取得了成效。

⑶美国

①美国内战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这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一战后,美国就到处运用美元,推行所谓“金元外交”。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等,向欧洲输出资本。

③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美国为保护本国经济,于1930年通过国会法案,把近900中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一场关税大战。另一方面,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应付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冷战期间,推行马歇尔计划。

⑤50—70年代,美国积极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还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计划进行投资。

⑥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⑷日本

①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②明治维新中,进行经济改革,主要有:改革土地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兴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在政府保护下,出现垄断组织。

③二战前和二战期间,国民经济军事化,以战养战。

④二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⑴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有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⑵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

⑶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⑷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

⑸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统一征收地税,使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5、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⑴前提和条件: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A.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具备了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条件。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A.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B.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C.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形成;D.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A.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c.科学技术的发展;d.社会要求迫切。

⑵进程: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向各国扩展。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

⑶主要发明: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和制造棉纺织机器、蒸汽动力机器和交通运输机器。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有电动机、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等。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⑷主要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A.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B.由一国向多国扩展。C.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A.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B.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C.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A.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加快。C.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⑸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②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两大对立阶级产生,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地产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④对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6、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与一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的。它反映的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一种经济思想,要结合它所处的时代条件具体分析。

⑴重商主义

①盛行于16—18世纪的欧洲。

矿场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反映,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⑵自由主义

①19世纪以后在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

②代表人物事: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③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富论》中,其中心思想是经济由,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其主张为自由经营、自有竞争和自由贸易。

⑶凯恩斯主义

①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凯恩斯1936年提出。

②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种思想符合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日益同国家结合的要求。二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7、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⑴形成原因:①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的统治。②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③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⑵地位形成:19世纪中期

⑶地位丧失的原因: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②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③美德工业迅猛发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场”地位。

⑷地位丧失:19世纪末。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⑴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⑵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几次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⑴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⑵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⑶1857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⑷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⑸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开始形成: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②早期之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③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⑵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属,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1857年第一

⑶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知识深化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可以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⑴“三个前提”是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

⑵“四个条件”是科技条件、市场条件、资本条件、自由劳动力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延续,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从经济方面寻找根源,也只有以经济现象为基础才能为政治事件的发生、发展找到原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阻碍的因素或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是国家政治分裂,或是外国殖民统治等等。这也说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由于各国历史环境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资产阶级时代的许多口号、主张,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与商品经济有密切关系。而其他的主张都是从自由平等中衍化而来的。

3、评价世界近代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标准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评价此时期重要的经济事件、现象、政策要始终遵循生产力标准,即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圈地运动、西进运动虽然使英国农民和美国印第安人处境悲惨,但有利于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虽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但产生的小地产制,却不利于法国经济的发展。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⑴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贸易。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⑵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于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

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⑶世界市场的形成,其作用有: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5、垄断组织的影响

⑴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有:①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产生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③托拉斯等高级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⑵垄断组织也有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表现在:①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对劳动人民掠夺得加强。②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③垄断的形成,产生了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④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⑤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

6、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

分析经济危机的影响时应注意:①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般来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经达到相当数量,并散步于世界各地。②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

7、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内地结合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包括上层建筑的因素。凡是国家以各种所有者身份,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以保证自身或私人垄断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活动,都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一战期间各国普遍建立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兴建一批国营钢铁和军事企业。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以罗斯福新政为先导,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时期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英法等国效仿美国,而法西斯国家则建立战时体制。二战中各国进一步实行战时体制。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使新兴部门和行业增多,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与这些变化已不适应。为此,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外部干预经济生活,还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从内部进行调节。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终于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的弊端,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会消除经济危机,还会一定程度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的一种战后世界经济新现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若干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目前,区域性经济通常分为:特惠关税区、自有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从发展过程来看,区域集团在20世纪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80年代是发展时期,90年代是北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时期。

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和融合,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9、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基本规律

⑴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规律;⑵世界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规律;⑶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

10、宏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繁荣的若干历史因素及轨迹

⑴历史因素:

①前提:新制度确立后体现了其先进性。②环境:相对和平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活动。③科技: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掠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对别国的掠夺。

⑵轨迹: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经济发展繁荣,70年代后处在滞胀时期,但从整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仍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

⑶辩证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两重趋势:

①发展与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②垄断与竞争交替运行并日益完善。③失衡发展与相互依存同在。④社会经济现代化与部分居民贫困化并存。

(三)若干问题

1、关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⑵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16世纪,发展的关键是17世纪。近代科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作为基本特征的,其中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①从经济上看,是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结果,这时资产阶级逐渐打破封建秩序,迫切需要把科学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②与清教的发展紧密联系,清教刺激了人们的思想,使之更为开放、进取和求职。③是欧洲科学知识的积累、增长蕴育的结果。

⑷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直接预示和推动着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此时西欧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独占又是,也为日后西欧各国向落后国家的扩张、取得世界优势地位和建立霸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侵略的性质:封建性的

3、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

⑴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⑵主要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

⑶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⑷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

4、比较欧洲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

⑴从产生来看: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物。

⑵从发展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城市发展迅速,并且深入农村;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因为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仅出现在个别地方和少数的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

⑶从影响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并且使欧洲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在鸦片战争后即被阻断,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使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冲突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或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导火线事件。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教派斗争的实质

教派斗争仅是“旗帜”和“外衣”而已,其实质是英国社会不同阶级利益和政治观点的对即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王权之间的对立。

7、法国大革命的阶段特征

革命初期阶段是君主立宪派掌权,其特点是革命沿上升路线展;吉伦特派掌权时期,比君主立宪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更为激烈,为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但有些做法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最终导致分裂,并被热月党人推翻,革命的上升路线被断。热月政变不能表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仅是象征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热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沿直线上升的趋势,是一个转折点,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从此,法国大革命进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寻找适当人选和统治方式的新时期。

8、英法两国处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方式的不同及其影响

⑴在革命前,英国圈地运动已经开始,大量地农民丧失土地。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量地王室土地通过拍卖的方式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公开地大规模进行,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成为廉价劳动力。其特点是大量的土地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

⑵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雅各宾派把没收来的逃往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公用土地一律归还农民。其特点是土地分散到农户手中,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

⑶英国处理土地的方式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廉价的雇用劳动力以及大量的原料和资金。而法国的方式造成了新机器、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国内市场也不很景气,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9、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

⑴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⑵经济布局的变动。⑶产业结构的化。⑷城市化和工厂制度。⑸社会接济结构的变化。⑹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10、1848年欧洲革命的时代特征

⑴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机器大生产的时代。 ⑵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和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但是觉悟程度和组织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自己的政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影响很大,在工人阶级中占统治地位。

⑶资产阶级在领导这次革命时表现出动摇性、妥协性。

⑷在革命进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影响:无产阶级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以沙俄为代表的封建复辟势力正在日趋没落。

11、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⑴改革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仍占有大部分的私有土地,导致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⑵在政治上,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任何,沙皇仍然拥有没有任何改变。另外,贵族地主仍然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2、日本领导明治维新的为什么不是资产阶级而是中下级武士?

⑴这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改革前夕,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远没有成熟,资产阶级刚诞生,力量弱经济实力不强,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且造成日本的民族危机,这就使得国内实力最强的一个集团——中下级武士担任了革命的领导角色。中下级武士能成为领导者,是因为:①他们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②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③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才能。

⑵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表现在:

①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未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在农村中仍占统治地位。②在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中,直到一战,地主阶级始终仍占主导地位。③中下级武士在新政府中盘踞要职,掌握军权,拥立天皇,利用神权进行统治。所以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从一开始就极端反动,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和影响

⑴方式:①英国拥拍卖王室土地的办法;②法国把土地分成小块,分期付款,卖给农民;③俄国拥赎买份地地颁发;④美国用无偿分配西部国有土地的办法。

⑵影响:①英国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圈地运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②法国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国内市场狭小,影响农业机械化。③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很多部门得以确立。④美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农民的土地要求,鼓舞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为农业资本主义常遭了有利的条件。

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初步形成的诸多因素

⑴最基本的因素是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

⑵工业革命造成地商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度提高,使开辟更大的海外市场和霸占更多的殖民地的活动大为加强,资产阶级更加疯狂地进行征服世界地活动,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初步形成。

⑶1848年欧洲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⑷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美国内战、德意的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⑸资本主义各国占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半殖民地,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和市场,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促使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征及成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波动很大,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诸种现象同时并存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史上最动荡时期。

造成动荡的原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激化,直接导致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6、美德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原因和影响

⑴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专政。

⑵原因: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②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可用国家干预的颁发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的办法来摆脱危机。③德国阶级矛盾尖锐,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的理想工具;美国阶级矛盾尚不致危急资产阶级统治。

⑶影响: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条件。

17、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必然性

⑴新政的实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⑵新政是符合美国国情的选择。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⑶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⑷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⑸30年代,国家关于经济和运动财政政策调整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行政提供理论依据。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二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一、知识归类

1、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事件

⑴法国:①两次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年)—法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法国工人六月起义(1848年6月),“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③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⑵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英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⑶德国:①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4年)—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德国十一月革命中的柏林起义(1918—1919年)—推翻德意志第二帝国,基本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力图使之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失败。 ⑷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罢工(1886年),在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中影响最大。

⑸俄国:①1905年革命—因为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而引起,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革命持续到1907年,列宁称之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②俄国彼得格勒工人武装起义(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⑹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5年),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⑺中国:五四运动中的“六三运动”(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为了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国际工人运动组织

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马、恩建立于布鲁塞尔,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筹备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⑵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1847年底,马、恩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⑶第一国际(1864-1872年),1964年成立于伦敦,原称“国际工人协会”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⑷第二国际(1889—1914年),1889年7月14日成立于巴黎,这次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以及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节等的决议。第二国际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列宁为周的马克思主义者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内多数政党倒向本国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瓦解。它的特点是: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活动的,它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⑸共产国际(1919—1943年),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又名第三国际。在列宁的领导下,它对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作出了贡献。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各国工人政党及其活动

⑴德国:

①演变: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69年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党(1890年改名)→德国共产党(1919年底由社会民主党左派为基础建立)

②活动:A.30年代德国共产党开展反法西斯斗争B.戈林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

⑵法国:法国工人党(1879年成立)

⑶美国:美国社会主义工党(1876年成立)

⑷俄国:

①演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年成立)→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1903年)→俄共(布)(1918年3月改名)→联共(布)(1925年改名)

②活动:A.领导1905年革命。B.领导二月革命。C.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D.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4、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活动家

⑴德国: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

⑵俄国: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

5、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⑴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①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批判,描述了人类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改造方面的一些天才设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⑵由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

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探索了一条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无产阶级政权

⑴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⑵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⑷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东欧建立的八个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包括蒙古、朝鲜、越南和中国。

7、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

⑴俄国:走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⑵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⑶二战后东欧国家

①获得解放的方式不同:

A.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主要靠本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

B.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投靠法西斯的本国政府,转向同盟国,在苏军协助下获得解放。

C.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主要倚靠苏军的力量把法西斯势力铲除。

D.民主德国:战败后,由于苏军的占领,建立人民政权。

②共同点: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为恢复和发展动;欧各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落后面貌。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全面提高埋下了隐患。

⑷二战后的亚洲国家:朝鲜、蒙古、越南、中国(略)

8、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⑴苏俄——苏联

①列宁: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评价)

②列宁:新经济政策(背景、实施、内容、结果、评价)

③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结果、特点、作用)

⑵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背景、内容、积极作用和出现的问题) ⑶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⑴苏联:

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失败原因);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手法、改革的结果)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⑵东欧国家的改革

①背景:照搬苏联模式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

②改革的主持者:波兰——哥穆尔卡;匈牙利——卡达尔;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 ③改革的内容:

波兰: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

匈牙利:从1968年起,开始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

捷克斯洛伐克:捷共公布了革新社会主义《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④改革的结果:

波兰:未取得明显效果,60年代末,出现了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匈牙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平稳,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捷克斯洛伐克:苏共领导指责《行动纲领》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并于8月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改革就此中断。

1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⑴相似之处:①时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性质:都是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③原因:都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由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的,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和影响。

⑵东欧剧变的经过:①第一阶段: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党内外出现反对派,并联合起来。②第二阶段:执政党对反对派妥协退让,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③第三阶段:反对派制造动乱,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通过大选取得政权,个别国家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⑶苏联解体的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完全解体)。

二、知识深化

1、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线索

⑴兴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

⑵发展:法国工人六月起义、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革命。

⑶受挫:巴黎公社革命失败、机会主义滋生泛滥和第二国际的破产。

⑷高潮: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⑸再次受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概况与阶段特征

⑴19世纪上半期的工人运动:主要包括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法国工人六月起义。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一般带有以政治斗争为主、以暴力斗争为主和自发性、分散性很强的特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已经意识到自身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但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当时工人运动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只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促进和推动,并力争更彻底些,还没有消灭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和纲领。

⑵19世纪中期的工人运动:主要包括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欧洲工人声援波兰人民反俄起义等。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步形成,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不少国家工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斗争的自发性减少,还加强了国际团结。其中的巴黎公社革命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体现了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所有主要特点,如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发扬国际社会主义精神,同时创造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新经验。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从巴黎公社后到20世纪初,除俄国发生1905年革命外,各国美有发生过革命,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更注重剥削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因而对工人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要求,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工人运动带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工人运动更加广泛;以经济斗争为主;工人的集中程度提高,组织性增强。第二国际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⑷一战后到二战爆发时期的工人运动:一战后,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在英法美日等战胜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到了30年代工人运动又同反法西斯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3、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

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巧妙结合,使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特点: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①它冲破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②它是在一个世界上地域辽阔的国家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③它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转化的经验,给各国以普遍的启迪。

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有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二战后,从东欧到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出现。

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仅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今天中国模式还在实践和发展,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①搞社会主义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反对全盘苏化和全盘西化,必须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②必须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关键时政治思想建设;③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要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要抵制和平演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4、国际工人运动中心的转移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的不断成熟,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工人阶级的斗争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以斗争形式分,有最初的原始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就其斗争中心而言,经历着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的斗争中心的更替转移;就其性质而言,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等区分。

19世纪前期工人运动中心在英国,主要事件有工人捣毁机器厂房、宪章运动等。19世纪30年代到1971年以法国为中心,主要事件有两次里昂工人起义、二月革, 、六月起义、第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等。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德国,主要事件有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国会选举重社会民主党议席的增加、取得反“非常法”的胜利等。19世纪末国际共运中心转移到俄国,主要事件有列宁主义的诞生、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共产国际的成立、苏联家呢社会主义等。

5、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和教训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⑴1918—1920年是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国内外反动势力进攻时,苏维埃政权在列宁领导下采取一切手段,建立红军抵抗进攻;同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集中人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最终打退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实践证明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⑵1921—1925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严峻形势下,列宁领导的俄共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并且于1922年成立了苏联。

⑶1926—1941年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通过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基本实现了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形成了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显现出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6、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与教训

⑴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

①战后初期(1946—1952年):巩固战争胜利果实,加强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合和合作,但片面强调苏联的安全和利益,任意干涉他国内政,1948年的苏南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

②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加紧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各国的内政外交。成立华约组织;1956年波匈事件;与中国关系的恶化并之至破裂。

③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10月—1982年11月):进一步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8年纠合华约国家入侵捷克;1969年挑起中苏珍宝岛事件。

⑵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①三次高潮:A.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队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没有涉及苏联模式的弊端,未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B.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也没有涉及体制弊端,而且由于苏联入侵捷克尔受到严重挫折。C.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水主义道路,而东欧国家和苏联则失败,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改革试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进行;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很大突破。

②四种模式: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B.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C.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D.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⑶苏东关系问题上的教训:

①兄弟党之间应当坚持独立自主、一律平等地原则,要坚决反对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恶劣作风。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按国际主义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③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能以一种模式到处乱用,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⑴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教训:

①一定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关键是政治思想建设。②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要抵制和平演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⑵正确认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的挫折:从历史上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而且这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莫,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两者不是等同概念,而且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还在实践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三 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知识归类

1、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

⑴背景: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阻碍了美洲经济发展。

⑵主要事件有:①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②1791—1804年海地革命(杜桑•卢维杜尔);③1815—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后引退);④葡属巴西独立。

⑶性质: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⑷特点: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2、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中期)

⑴背景: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殖民主义者与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在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亚洲各国民族矛盾激化。

⑵性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⑶五次大起义:爪哇人民反荷起义、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后三次推向高潮)。

⑷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⑸特点: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亚洲的觉醒

①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②重大事件:朝鲜人民反日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③性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

④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在亚洲人民的斗争中,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包括开明地主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些运动在唤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⑵非洲人民反帝斗争

①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导致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

②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③突出事件:埃及人民反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马赫迪领导进行“圣战”,斗争规模大,坚持近20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1895年,国王孟尼利克二世领导,1896年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⑶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①背景:A.独立后经济上原有的大地产制进一步扩大;政治上普遍建立军事独裁体制——考迪罗体制。B.英美等国加紧经济军事侵略,导致拉美经济处于停滞状态。C.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的主要任务。

②墨西哥的民主革命:A.1910年爆发革命,推翻迪亚斯的统治。B.后来又推翻美帝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战胜国内外敌人。C.1917年,制定新宪法,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D.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

4、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1919—1923年)

⑴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⑵突出事件: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5、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

⑴背景: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发动局部战争,逐步把世界推向战争;英法美等国实行纵容、绥靖、中立自保政策;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反法西斯政策和策略。

⑵主要事件: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斗争、西班牙内战。

⑶特点:①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时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抗战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战争时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③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地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⑷结果: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国家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6、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⑴战后初期的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战争

⑵殖民体系崩溃

⑶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知识深化

1、发展概况(基本线索)

⑴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

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的发展)→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

⑵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⑶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⑴17世纪到19世纪初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的不同,两者虽然都完成了独立,但后者并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人物,后来的发展也不同。

⑵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出的亚洲革命风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加上西方列强的镇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最终都失败了。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也再次掀起高潮。由于各国条件的不同,亚非拉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结果也不尽相同。

⑷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由于一战和十月革命的爆发,亚非地区爆发了由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显示出新的时代特点,具有多样性,结果也有多样性。

⑸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二战的胜利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现实的道路亚非拉地区在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随着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但各独立国家仍然在为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以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3、第三世界的兴起

⑴第三世界:

泛指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原来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后争取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这一概念始于50年代,60—80年代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赤道以南,因此有时也称作“南方国家”。

⑵第三世界的共同特征:

①从历史上看,它们有者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也进行了长期的民族解放运动。②从面临的任务看,它们在取得政治独立,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后,都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独立的历史人物。③从经济上看,当前绝大多数国家仍是不发达或欠发达。④从外交上看,它们都执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干涉和强权政治,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是反殖、反帝、反霸的主力军。

⑶第三世界兴起的三大标志: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了亚非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是第三世界兴起的第一个重要标志。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则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经历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世界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不断强大,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⑷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①第三世界是实现世界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②第三世界国家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

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③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舞台,而且也打破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把世界从两极的政治格局推向了多极的政治格局。④第三世界国家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⑸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任务

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表现在: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②民族经济有了一定的增强和发展,经济自主程度日益加深。③不少国家开始改变畸形的单一制经济结构和民族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状况,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国。

从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债务危机、粮食危机、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严重的挫折和危机。

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是:①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实现工业化;②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积极开展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④大力加强南南合作,提高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

⑹南北矛盾的加剧、原因及解决途径

南北矛盾加剧表现:①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日益扩大。②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③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债务十分沉重。

原因:①在生产领域存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垄断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这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等方面严重以来发达国家。②在货币金融领域,国际金融机构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无权或少权的地位。③在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市场和商品价格的决定权,不断抬高工业品的价格,压低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从中攫取高额利润。④在技术转让和资源方面,发达国家霸占了一些国家的丰富资源,垄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⑤南北方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不合理的关系是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的主要根源,也是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解决南北矛盾的根本途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⑺南南合作的形式及其意义

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促进各自民族经济发展和集体自力更生,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措施和经济合作而进行的活动。因为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地球的南半部,因此称这一合作为“南南合作”。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南方国家开始采取集体行动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

南南合作是一种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兴国际关系:①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原料生产、输出国组织和区域性、半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推动它们在政治上的合作。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进一步壮大了它们的力量,确定了共同的目标,有力推动了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南南合作前景美好,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都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投资条件不利,再加上宗教、领土、民族等矛盾的存在,南南合作还存在着很多障碍。

4、东西方关系的嬗变及历史启示

16世纪以前,东西方之间在各自活动范围内活动,基本上保持着分散和孤立的状态。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16世纪初具规模的世界市场的萌芽,各地区的联系逐渐加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成为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地、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但落后的东方多家也从西方列强那里获得了近代的生产力,开始向西方学习,有的国家逐渐摆脱落后地位,赢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走上近代化道路。尤其是二战后,东方国家大都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

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思考: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时期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除此以外,阶级斗争是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动力,经济是原动力,而罪恶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5、若干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的比较

⑴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

①同:A.背景相同,都是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

B.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C.特点有相同之处,以小抗大,以弱胜强。D.性质相同,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异:A.范围不同,前者局限于北美13州,后者席卷整个拉美。B.领导者不同,前者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领导作用;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领导权在土生白人手中。C.影响不同,前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构成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

⑵太平天国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后者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力量是当地的封建王公,参加者主要是土兵,斗争对象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

②而前者虽然与外国侵略有关,但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领导力量和参加者主要是农民阶级,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走近亚洲四小龙

⑴它们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大多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属于儒家文化圈(龙文化圈)。

⑵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⑶战后初期,它们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和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代开始,它们经济开始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⑷它们成功的原因:①所处地理环境的优越,并充分利用;②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素质较高;③选择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从50年代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

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发展为60年代的“出口导向”的战略,一直到70年代,而后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7、对一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⑴相同原因:①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动、影响;②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领导力量壮大;③西方帝国主义整体力量削弱。

⑵不同特点:①一战后,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各国革命的类型和发展具有多样性。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三四十年底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⑶反映趋势:一方面亚非拉国家由被奴役被压迫局面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彻底崩溃。

⑷新问题:世界旧的政治格局、殖民体系瓦解,但新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安全。一些新独立国家民族矛盾开始显现,如印巴矛盾、中东问题、非洲种族冲突等,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新问题。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四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知识归类

1、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⑴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⑵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⑶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⑷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与邻国的战争。

⑸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

⑹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

⑺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⑻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⑼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美苏争霸

2、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⑴维也纳体系

①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②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③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是,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开会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特点: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

⑤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9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则表明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

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内容包括: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以及国家联盟的建立。

②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③矛盾:对待德国问题,殖民霸权问题(势力范围),欧洲霸权问题。

扭结点:海上霸权问题,国际联盟问题,德国赔款问题,欧洲安全问题。

几对主要矛盾:法德(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主要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美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矛盾)

④调整:A.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B.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⑤瓦解A.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B.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C.1931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D.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E.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⑥瓦解的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⑶雅尔塔体系

①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②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③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时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⑤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C.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⑥雅尔塔体系演变的自身特点: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穿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

⑦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美、苏对盟国的控制也不断减弱。

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松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

⑷世界格局多极化

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极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国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合限制,有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的不同:A.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B.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C.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事件。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演变的过程。

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原因:A.两极格局终结,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B.当前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都无法与美国单独抗衡,因此新的实力对比尚未稳定下来,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3、重要的国际会议

⑴维也纳会议

①时间:1814—1815年。②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③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C.英国夺得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④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成为维也纳体系。

⑵巴黎和会

①时间:1919年。②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③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④影响:建立凡尔赛体系,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⑶华盛顿会议

①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②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③召开:1921—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④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会外签订)、《九国公约》。⑤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自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⑷慕尼黑会议

①时间:1938年。②参加国:英、法、德、意。③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给德国。④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⑸开罗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埃及开罗。②与会国:中、美、英。③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④影响:有利于三国联合对日作战。

⑹德黑兰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伊朗德黑兰。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③内容: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④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⑺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于苏联的雅尔塔。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③内容:A.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B.准备在战后建立联合国;C.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④影响:加速了德国的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⑻波茨坦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夏于德国波茨坦。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后杜鲁门)、丘吉尔(后艾德礼)。③内容: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B.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④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⑼亚非会议

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②时间、地点:1955年于印尼的万隆。③决议:支持《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基本原则和民族自觉得原则,支持一切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根除殖民主义,加强彼此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⑽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①召开: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德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②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重要的国际条约(不包括中外条约)

★不平等条约

⑴《江华条约》:时间(1876年)、签字国(朝、日)、内容(略)、影响(日本打开朝鲜门户)。

⑵《朴茨茅斯和约》:时间(1905年)、签字国(日俄)、内容(沙俄政府承认朝鲜为日本势力范围;同意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和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日本还得到库页岛及其附近岛屿)、影响(使日本把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东北南部,为侵略中国和吞并朝鲜奠定了基础)。

⑶《日韩合并条约》:时间(1910年)、签字国(朝日)、影响(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

★政治、军事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⑶《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⑷《凡尔赛和约》:

▲时间: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内容:①重划德国疆界:A.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B.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同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②瓜分帝国海外殖民地:A.形式:“委任统治”;

B.概况:非洲中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③军备: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④赔款: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⑸《四国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使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解体。 ⑹《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意五国签订,规定五国各自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

⑺《日中协定》: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规定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⑻《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与会九国签订,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⑼《洛迦诺公约》:①1925年,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②影响: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成为德国摆脱战

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⑽《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德意日签订,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扩大侵略战争。 ⑾《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德国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赢得备战时间,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⒀《大西洋宪章》:1942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⒁《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⒂《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订;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投降;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⒃《波茨坦公告》: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⒄《联合国宪章》:1945年中、美、苏、英等50国在华盛顿签署。

5、重要的国际组织

⑴反法同盟:①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②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⑵“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⑶国际联盟: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②建立: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由英法操纵。③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④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⑷法西斯同盟:①形成:A.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B.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C.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②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⑸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①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②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中的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③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⑹联合国:①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③常任理事国:中、苏(俄)、美、英、法。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

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⑺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有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⑥影响: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⑻七十七国集团: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⑼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由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发起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制裁,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⑽北约和华约组织: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后来的“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6、重大战事

⑴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⑵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⑶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⑷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⑸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国进行的战争。

⑹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⑺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⑼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⑽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再停战协定上签字。

⑾侵越战争:①时间:60年代初—1973年。②经过:美国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又向越

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7、大国双边关系简述

★英法关系

⑴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⑵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大败法国。

⑶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⑷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把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⑸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

⑺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取得胜利。

⑻巴黎和会上,法国想极力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⑼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⑽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⑾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英德关系

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

⑵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

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⑷一战中,英法在西线相继取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打败德国,取得一战胜利。

⑸巴黎和会上,英国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⑻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渐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大西洋宪章》、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战役、北非登陆、诺曼第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⑼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在纽伦堡队纳粹战犯进行审判。

★法德关系

⑴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⑵1814—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⑷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⑸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诺曼底登陆后光复。

⑻二战后期,与美英分区占领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英美关系

⑴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⑵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⑶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⑷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⑸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做出了贡献。 ⑹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⑴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⑵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⑶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国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国打败日本取胜。

⑷日本投降后,美国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⑸二战后,美国大力资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激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二、知识深化

1、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

⑴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对:①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④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⑵世界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①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④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⑴17世纪下半期—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其中又可分为:①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

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并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国际关系。③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在斗争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导致一战爆发,最终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⑵一战后—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欧洲主要国家实力削弱,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从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到瓦解,二战爆发,世界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⑶二战后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促使其演变的根本动因包括: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①1945—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②从60年代—70年代,是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3、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4、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

⑴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的全球独霸阶段。其中,

第一阶段是领土扩张阶段,第二、三、四阶段是以经济、军事和文化扩张为主。对外扩张政策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门罗主义”,积极推行“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政策。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多次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

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①一战使美国经济繁荣,企图支配世界事务,实行金元外交。②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推行绥靖政策。③40年代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而修改“中立法”,后通过“租界法案”。珍珠港事件后,参加二战,并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又与苏英等国合作,安排战后问题,奠定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④二战后,在欧洲推行“冷战”,在亚洲则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表现为:采取以遏制苏联委中心的“冷战”政策,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在亚洲扶蒋反共,后发动侵

朝、侵越战争。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依据是: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

主要特点是:以“公正”为幌子,用资本作渗透,以武力相威胁获得更大的利益。

⑵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其目的是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其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但19世纪末,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的挑战,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分别与日本和法俄结盟,并协同作战。

⑶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华分别采取得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美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原因是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期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处于对外扩张的目的,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苏联开始主义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⑷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恢复和丧失

一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后,法国先后与比波捷等国结盟,势力弥漫于欧洲,成为抑制德国、遏制苏俄的欧洲盟主。主要原因有: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惟一强大国家;英国的实力均衡政策一时难以立即奏效;美国因为巴黎和会失败,外交重点放在拉美和东亚,争夺目标尚未转向欧洲;凡尔赛和约基本体现了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的要求,成为其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石。

但法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时间不长,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国对其妥协纵容,这就标志着法国欧洲霸主地位丧失。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英国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使德国迅速振兴,打破了法国一时称霸欧洲的局面。

⑸日本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把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取中国台湾,吞并朝鲜。1931年更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大陆政策彻底破产。

⑹英法美等国在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是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形成的。英法美等国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软弱地位、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受反苏反共恐惧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世界争霸的总态势中,基本处于守势。面对法西斯的攻势,一方面由于利益受损而与之有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愿卷入冲入,力图维护与其利益相关的“和平”局面,为此采取让步、姑息、妥协、迁就的方针,避战求和,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力求“祸水东引”,挑起苏德冲突,从而产生了绥靖政策。其实质,史学界认识不一,一种认为是“祸水东引”;一种认为是“避战求和”;一种认为是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和平而采取得妥协、投降政策,为此实行了包括牺

牲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祸水东引”的方针。

在慕尼黑会议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不干涉政策”,对日本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也是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点,英法由不干涉到干涉,迫使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关于破产的标志:一种认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后破产;一种认为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张伯伦下台,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5、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

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⑵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⑶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6、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20世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1945年以前属于法西斯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泛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运动掀起过两次浪潮:①一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的法西斯的滋生,主要包括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党、1920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②从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结束,这是法西斯运动大规模泛滥时期。德日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意日三国接近结成轴心国法西斯军事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后,法西斯主义遭到或灭性打击,但余孽难除。

法西斯的共性,主要包括:①法西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才出现的现象。②法西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歌颂暴力和战争。③其社会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分子为主的中下层民众。④法西斯主义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⑤宣传和推行独裁统治,认为独裁制符合人类社会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内在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最佳手段。

7、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各自的特殊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其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8、两次世界大战

⑴起源和目的

①同:A.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B.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C.都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果

②异:A.一战后凡尔赛体系是二战发生的温床。B.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⑵后果和影响:①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政治格局。②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推出历史舞台。③与欧洲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开始于一战,完成于二战。④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

⑶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①人类本身制约世界大战的能力达到空前程度。②纵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③人类开始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④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⑤如何有效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仍是人类最为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41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一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政治篇

一、知识归类

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几个阶段

⑴14—17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⑵17—19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上的重大转折和变化时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封建国家改革、殖民扩张、启蒙运动。

⑶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不同社会思潮出现、资产阶级镇压革命和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⑷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国家职能扩大、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两党政治形成、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⑸一战—二战结束,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时期: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革命与战争连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反苏和纵容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⑹二战后——20世纪后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政治霸主,形成“冷战”局面、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主义政策及世界人民的反抗

⑺20世纪后期,新旧世界政治格局交替和经济“滞胀”时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形成,殖民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2、重大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⑴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66—1581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⑶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具有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的革命。 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⑸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

⑹1848年欧洲革命(1848—1849年),是一次规模巨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⑺美国内战(1861—1864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⑻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重要改革和统一运动

⑴封建国家的改革:①俄国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开始);②法国路易十四改革(17世纪后半期);③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期);④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中期)

⑵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西欧宗教改革(16世纪),既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②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开始),为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打开了大门,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③意大利加富尔改革(1852年),增强了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意大利统一创造了条件;④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标志着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⑤普鲁士俾斯麦的军事改革(1862年),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⑥日本明治维新(1868—1873年),使日本改进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⑦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之先河,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⑶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运动:①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②意大利统一(1859—1871年)。

4、重要文献

⑴英国:①《航海条例》(17世纪中期颁布);②《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 ⑵法国:①《人权宣言》(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②《1791年宪法》(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③《拿破仑法典》(1804拿破仑公布《民法典》,后又公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

⑶美国:①《独立宣言》(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②《1787年宪法》(1787年颁布);③《宅地法》(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

⑷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

5、主要资产阶级政党

⑴英国:①托利党,17世纪形成,代表土地贵族高级教士利益;②辉格党,17世纪形成,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③保守党,19世纪中期在托利党的基础上建立;④自由党,19世纪中期辉格党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合并而成;⑤工党,20世纪初成立。

⑵法国:①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②雅各宾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③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④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

⑶美国:①民主党,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②共和党,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20世纪初,两党差别消失,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⑷日本:倒幕派,代表中下级武士。

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

⑴英国:1689年开始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⑵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

⑶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

⑷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

⑸意大利: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⑹日本:1889年宪法颁布后,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二战后经过民主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⑺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⑻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立起法西斯统治

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⑴内容: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③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⑵形成过程:①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的西、葡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②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变本加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③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8、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⑴工场手工业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较早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是英、法、荷等国。②殖民区域:主要是在大洋沿岸。③殖民特征:海盗式的掠夺。

⑵工业资本主义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除老牌殖民国家外,俄、日、德、美等国也加入殖民行列。②殖民区域:遍布世界各地。③殖民特征:殖民扩张以争夺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为目的;殖民国家间不断爆发争霸战争。

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①主要殖民国家: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殖民扩张②

殖民区域: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亚洲除日本外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③殖民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企图从政治上瓜分殖民地。

9、资本主义政治思潮

⑴文艺复兴运动:①时间:14—16世纪。②主要社会思潮:人文主义。③性质: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④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等。

⑵启蒙运动:①时间:18世纪。②主要观点:批判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③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等。

⑶保守主义思潮: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土地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利益,反对工业社会,主张控制资本主义发展。

⑷自由主义思潮: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社会革命,主张改良。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和改革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

⑸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⑹民族主义:主张建立民族统一的主权国家。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的统一。其二是反对外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即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包括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波兰反抗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和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

10、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⑴17世纪初,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等国仍然是封建国家。 ⑵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制度为主体。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

⑶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

⑷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美日日渐强大,向欧洲政治重心地位提出挑战。

⑸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团,最终反法西斯联盟战胜法西斯集团。 ⑹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组,欧洲在资本胡一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

⑺20世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

1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状况

⑴英国

①概况:A.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出现清教徒运动;B.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D.18世纪初,形成内阁制;E.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政治权利;F.19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执政。G.一战后,自由党衰微,形成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局面;H.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I.1949年加入北约;J.1986年加入欧共体。

②特点:A.议会制度比较完善。B.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

⑵法国

①概况:A.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以天主教为国教;B.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路易十四改革;C.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E.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F.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G.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H.1930年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I.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J.1852年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K.1870年9月4

日革命后建立第三共和国;L.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国;M.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

②特点:A.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共和国;B.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C.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⑶美国

①概况:A.1775—1783年独立战争,美国独立;B.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D.1861—1865年内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E.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F.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G.1933年罗斯福新政;H.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I.二战后,成为世界政治霸主。

②特点:A.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B.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

⑷日本

①概况:A.1192—1868年,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B.1868年武装倒幕,成立明治维新政府,建立君主政体;C.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专政;E.二战后,消除封建势力,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F.70年代后,政治势力壮大,与美、欧共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②特点:A.具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B.天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 ⑸德国

①概况: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B.16世纪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C.18世纪中后期,腓特烈二世改革;D.1848年柏林革命;E.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即第二帝国;F.1919年十一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G.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是以《魏玛宪法》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H.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I.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J.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

②特点:A.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B.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

⑹俄国

①概况:A.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沙皇专制巩固;B.1861年农奴制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一战中,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D.1905年革命;E.一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②特点:A.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扩张性;B.沙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水平低。 ⑺意大利

①概况:A.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发展;B.19世纪中期统一运动,王国成立;C.1922年建立法西斯专政。

②特点:A.长期处于分裂状态;B.政治民主化程度低。

12、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及历史功过

⑴英国:亨利八世、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劳合·乔治、张伯伦、丘吉尔。

⑵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克里孟梭、达拉第、贝当、戴高乐。

⑶美国:华盛顿、杰斐逊、林肯、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尼克松。 ⑷德国:马丁•路德、俾斯麦、希特勒。

⑸俄国: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⑹意大利:哥伦布、加富尔、加里波第、墨索里尼。

⑺日本:明治天皇、广田弘毅。

二、知识深化

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和发展的特点

随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在思想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大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②社会发展方面,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形成趋势。③政治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由于力量弱小,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④政治制度方面,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首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诸方面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桎梏,尼德兰革命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树立了典范。在各方面共同作用下,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壮大。

2、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

西方世界在向近代迈进中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有:①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精神食粮。③宗教改革是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清道夫。④良好的政治环境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保驾护航,王权与资产阶级的互相支持与互利。

东方衰落的主要原因有: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封建自然经济难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②东方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利于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使东方各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④缺乏新的思潮的冲击,传统伦理道德维护着封建统治,得不到舆论声援的资本主义萌芽极易夭折。

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西欧一些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取得的胜利也至多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它只能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特点主要有:①革命只发生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②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③革命的理论武器是启蒙思想。④革命基本成功后,掌握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⑤革命进程曲折多变。⑥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大资产阶级掌权时的成果,最终在成熟的基础上稳定下来。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各国的革命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如英国革命为美、法革命树立了榜样,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法国革命的爆发。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出现表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4、对17—18世纪欧洲封建国家改革的认识

这些改革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推动的,虽然改革是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社会性质,但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统治者提供了扩张的资本,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打下了基础。这些改革正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主流。这种改革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条途径,只是当时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势力相对弱小,还无法完成这种过渡。

5、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

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初步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涌现,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时还存在着保守主义,占主流地位的是自由主义。

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成因和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质上是统一的世界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体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羽翼渐丰的。

成因:资本主义的本性—开放性和扩张性。

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对外不断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改变了过去的封闭状态。同时,对外的殖民扩张,也造成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灾难,激起了反抗,但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

7、关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特点及其成因(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一类是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其中,英国以自由主义改革著称;法国以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制衡作用。另一类型是封建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德、俄、日等国,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比较彻底的革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统治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旧传统根深蒂固。其中,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内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日本呈现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的特点。

历史证明,走专制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穷兵黩武,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国家带来危害,是逆历史潮流的。政治民主道路则顺应了历史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中完善,至今仍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8、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地位、作用及多样性

资产阶级改革同革命一样,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在早期资本主义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到19世纪中期,改革和革命一方面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更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同方式:一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如英、法;二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如美国;三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如俄、日;四是通过民族统一运动,如德、意。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有共性,也有异性。其共性有:①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革命或改革得以发生的必要社会历史条件。②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是革命或改革的深刻动因。但这种阻碍和束缚,又表现出其特定历史阶段的强烈个性色彩,主要表现为:A.封建专制或封建残余势力的阻碍,如英、法、俄等;B.殖民主义的阻碍,如美国;C.分裂格局势力的阻碍,如德意志和意大利;D.黑人奴隶制的阻碍,如内战前的美国;E.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如日本。

但处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国革命和改革的领导阶级也不完全相同,如北美独立战争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当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皇帝主持推行的;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领导的。

9、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类。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前者如英国,后者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日本根据1889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是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制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前者如法国,后者如美国。

10、如何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①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③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这给无产阶级提供了组织和训练革命队伍的机会,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

但其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①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与实际脱节,广大人民群众并不能充分享受到民主和自有权利。②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强调全体公民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是在民主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专政。

11、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①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外部条件看,对外殖民掠夺和扩张,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商品、资本投资市场和原料产地;从内部动力分析,由于科技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政治发展不平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在帝国主义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不平衡性,虽然曾导致动荡甚至是战争,但也可以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向更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③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而且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发展,但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基本矛盾无法根本上克服,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是必然的。

12、关于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专政问题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其建立的共同原因有:①历史原因,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②两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并受到客观环境制约,转嫁危机的回旋余地小,致使社会动荡,为法西斯上台提供机遇;③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外扩张的要求强烈。

但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过程中,也有不同特点。德国是建立法西斯政党在国会选举重获胜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其特点是:①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取得全国政权;③对原来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了彻底改变。

日本的特点有:①日本是通过均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②日本军部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而逐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③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统治的;④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并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范围。

两国法西斯专政也具有相同特征:①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②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职能无限扩大;③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④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

(二)经济篇

一、知识归类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概况

⑴简单协作时期:14—15世纪,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⑵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

①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

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③在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北美等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④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至今。

①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

A.主要资本主义国英、法、美、俄和日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仍保持飞速发展势头。C.自有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

②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A.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E.以私人垄断为主要形式。

③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

A.一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和意大利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B.各国在20年代出现了经济复苏局面。C.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D.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④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A.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B.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D.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状态。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经济危机并未克服,资本主义仍处于温和衰退与缓慢上升之中。E.战后世界几个年纪格局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

⑴英国

①概况:A.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羊毛纺织品远销海外,资本主义兴起。B.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海外掠夺。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许多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C.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称“世界工场”,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E.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F.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动摇。G.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

②特点:A.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B.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被成为“殖民地帝国主义”。D.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E.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

⑵法国

①概况:A.14、15世纪,法国南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17世纪中期,路易十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拓展对外贸易,法国财富大增,国力日强。C.18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D.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

纪中期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E.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F.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再美德之后。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G.一战后,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2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24年工业产量超过战前水平。H.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I.1967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70年代进入“滞胀”时期。

②特点:A.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C.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

D.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E.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

⑶美国

①概况:A.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B.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

C.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196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D.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E.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高涨,居世界首位,此时期被称为“柯立芝繁荣”。G.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H.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贸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I.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稳定发展。J.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K.80年代经过改革,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此外,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有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L.90年代,经过改革,美国经济增长加快,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出新繁荣景象,而且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②特点:A.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B.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C.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D.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契机。

⑷日本

①概况:A.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兴起和扩大。B.18世纪早期城市出现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被迫开放一些港口,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D.明治维新使日不能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E.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战前债务国变为战后债权国。战后不久,发生经济危机。F.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G.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H.20世纪90年代,日本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亚太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地位。

②特点:A.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

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B.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C.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⑸德国

①概况:A.14、15世纪,德国的莱茵河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17世纪,德国最重要的邦国之一的普鲁士工商业得到发展。18世纪腓特烈二世积极发展工商业,国力迅速增强。

C.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D.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重工业发达。E.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F.一战后被战胜国任意宰割而损失巨大,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和美英等国的贷款使经济很快得到恢复。G.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h.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特点:A.德国统一时经济发展的转折点。B.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C.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巧妙地利用了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商的矛盾,恢复经济;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德外资。

⑹俄国

①概况:A.17世纪,俄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发展缓慢,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发展。B.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其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开始工业革命。C.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E.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到一半,农业仍占优势,依赖外国资本。

②特点:A.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C.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

⑺意大利

①概况:A.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出现。B.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C.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撒丁王国成为意大利经济最发达的邦国。D.一战后初期,经济危机严重。E.二战后,与西欧国家关系密切。

②特点: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转移,影响了经济发展。C.是较为贫弱的帝国主义国家。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

⑴英国:

①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都铎王朝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

②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政府特许成立了一些大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其中著名的有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当政时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对外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并竭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④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为了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活动,保护本国利益,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⑤英国工业革命前,英国资产阶级对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内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

⑥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殖民地,由于不愿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技术,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⑦一战后,英国工党势力大增,执政后在资产阶级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

⑧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1933年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规定英帝国内部互惠关税,对外则一致提高关税。

⑵法国

①17世纪,路易十四采取经济改革措施:发展工场手工业,取消国内关卡,鼓励出口,大力拓展海外殖民地;为增加财政收入,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竭力拓展对外贸易。

②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政策:A.君主立宪派掌权期间,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取消教会和贵族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了一批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C.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国民公会颁布法令,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了土地问题。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赢得了城市贫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D.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③一战后,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法国政府实行财政改革,增加赋税,减少开支,稳定法郎,取得了成效。

⑶美国

①美国内战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这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一战后,美国就到处运用美元,推行所谓“金元外交”。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等,向欧洲输出资本。

③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美国为保护本国经济,于1930年通过国会法案,把近900中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一场关税大战。另一方面,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应付危机做出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冷战期间,推行马歇尔计划。

⑤50—70年代,美国积极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还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计划进行投资。

⑥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

⑷日本

①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②明治维新中,进行经济改革,主要有:改革土地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兴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在政府保护下,出现垄断组织。

③二战前和二战期间,国民经济军事化,以战养战。

④二战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⑴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有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⑵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

⑶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了西部的开发。

⑷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

⑸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统一征收地税,使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5、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⑴前提和条件: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A.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具备了市场、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条件。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A.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B.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C.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形成;D.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A.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c.科学技术的发展;d.社会要求迫切。

⑵进程: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向各国扩展。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

⑶主要发明: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和制造棉纺织机器、蒸汽动力机器和交通运输机器。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有电动机、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等。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⑷主要特点: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A.主要在资本主义国家开展。B.由一国向多国扩展。C.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A.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B.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C.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A.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加快。C.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

⑸影响和后果:

①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②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两大对立阶级产生,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地产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④对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6、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

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与一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的。它反映的是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正确认识一种经济思想,要结合它所处的时代条件具体分析。

⑴重商主义

①盛行于16—18世纪的欧洲。

矿场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二,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资本原始积累的反映,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⑵自由主义

①19世纪以后在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

②代表人物事: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③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富论》中,其中心思想是经济由,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其主张为自由经营、自有竞争和自由贸易。

⑶凯恩斯主义

①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凯恩斯1936年提出。

②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种思想符合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日益同国家结合的要求。二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斯主义,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7、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⑴形成原因:①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的统治。②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③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

⑵地位形成:19世纪中期

⑶地位丧失的原因: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②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③美德工业迅猛发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场”地位。

⑷地位丧失:19世纪末。

★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⑴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⑵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8、几次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⑴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⑵1847年,蔓延欧洲的工商业危机。⑶1857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⑷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⑸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⑴开始形成:①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的扩大。②早期之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③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⑵初步形成:①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属,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1857年第一

⑶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知识深化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可以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

⑴“三个前提”是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

⑵“四个条件”是科技条件、市场条件、资本条件、自由劳动力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延续,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从经济方面寻找根源,也只有以经济现象为基础才能为政治事件的发生、发展找到原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阻碍的因素或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是国家政治分裂,或是外国殖民统治等等。这也说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由于各国历史环境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不同方式及特点。

资产阶级时代的许多口号、主张,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与商品经济有密切关系。而其他的主张都是从自由平等中衍化而来的。

3、评价世界近代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标准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评价此时期重要的经济事件、现象、政策要始终遵循生产力标准,即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圈地运动、西进运动虽然使英国农民和美国印第安人处境悲惨,但有利于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虽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但产生的小地产制,却不利于法国经济的发展。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⑴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贸易。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⑵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于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

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⑶世界市场的形成,其作用有:

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②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5、垄断组织的影响

⑴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有:①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产生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③托拉斯等高级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⑵垄断组织也有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表现在:①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对劳动人民掠夺得加强。②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③垄断的形成,产生了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④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⑤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

6、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

分析经济危机的影响时应注意:①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般来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经达到相当数量,并散步于世界各地。②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④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

7、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内地结合的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包括上层建筑的因素。凡是国家以各种所有者身份,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以保证自身或私人垄断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活动,都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一战期间各国普遍建立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兴建一批国营钢铁和军事企业。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以罗斯福新政为先导,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时期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英法等国效仿美国,而法西斯国家则建立战时体制。二战中各国进一步实行战时体制。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使新兴部门和行业增多,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与这些变化已不适应。为此,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外部干预经济生活,还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从内部进行调节。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终于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而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②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的弊端,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会消除经济危机,还会一定程度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

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的一种战后世界经济新现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若干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目前,区域性经济通常分为:特惠关税区、自有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从发展过程来看,区域集团在20世纪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80年代是发展时期,90年代是北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时期。

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和融合,全球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9、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基本规律

⑴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规律;⑵世界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规律;⑶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

10、宏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繁荣的若干历史因素及轨迹

⑴历史因素:

①前提:新制度确立后体现了其先进性。②环境:相对和平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活动。③科技: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掠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对别国的掠夺。

⑵轨迹: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经济发展繁荣,70年代后处在滞胀时期,但从整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仍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

⑶辩证认识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两重趋势:

①发展与腐朽两重趋势,以发展为主。②垄断与竞争交替运行并日益完善。③失衡发展与相互依存同在。④社会经济现代化与部分居民贫困化并存。

(三)若干问题

1、关于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⑵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16世纪,发展的关键是17世纪。近代科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作为基本特征的,其中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

⑶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①从经济上看,是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结果,这时资产阶级逐渐打破封建秩序,迫切需要把科学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②与清教的发展紧密联系,清教刺激了人们的思想,使之更为开放、进取和求职。③是欧洲科学知识的积累、增长蕴育的结果。

⑷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意义: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直接预示和推动着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此时西欧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独占又是,也为日后西欧各国向落后国家的扩张、取得世界优势地位和建立霸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葡萄牙、西班牙早期殖民侵略的性质:封建性的

3、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

⑴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⑵主要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

⑶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

⑷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

4、比较欧洲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

⑴从产生来看: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物。

⑵从发展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城市发展迅速,并且深入农村;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因为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仅出现在个别地方和少数的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

⑶从影响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并且使欧洲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在鸦片战争后即被阻断,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使封建专制统治或殖民统治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冲突的必然结果;直接原因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或殖民统治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具体表现为导火线事件。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教派斗争的实质

教派斗争仅是“旗帜”和“外衣”而已,其实质是英国社会不同阶级利益和政治观点的对即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王权之间的对立。

7、法国大革命的阶段特征

革命初期阶段是君主立宪派掌权,其特点是革命沿上升路线展;吉伦特派掌权时期,比君主立宪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更为激烈,为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但有些做法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最终导致分裂,并被热月党人推翻,革命的上升路线被断。热月政变不能表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仅是象征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热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沿直线上升的趋势,是一个转折点,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从此,法国大革命进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寻找适当人选和统治方式的新时期。

8、英法两国处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方式的不同及其影响

⑴在革命前,英国圈地运动已经开始,大量地农民丧失土地。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量地王室土地通过拍卖的方式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公开地大规模进行,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成为廉价劳动力。其特点是大量的土地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

⑵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雅各宾派把没收来的逃往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公用土地一律归还农民。其特点是土地分散到农户手中,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

⑶英国处理土地的方式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廉价的雇用劳动力以及大量的原料和资金。而法国的方式造成了新机器、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国内市场也不很景气,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9、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

⑴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⑵经济布局的变动。⑶产业结构的化。⑷城市化和工厂制度。⑸社会接济结构的变化。⑹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10、1848年欧洲革命的时代特征

⑴发生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即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机器大生产的时代。 ⑵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和惟一彻底革命的阶级,但是觉悟程度和组织尚不足以胜任对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还处于幼年时期,没有自己的政党。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理论影响很大,在工人阶级中占统治地位。

⑶资产阶级在领导这次革命时表现出动摇性、妥协性。

⑷在革命进程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和影响:无产阶级力量正在发展壮大;以沙俄为代表的封建复辟势力正在日趋没落。

11、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⑴改革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仍占有大部分的私有土地,导致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⑵在政治上,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任何,沙皇仍然拥有没有任何改变。另外,贵族地主仍然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12、日本领导明治维新的为什么不是资产阶级而是中下级武士?

⑴这是由日本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改革前夕,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远没有成熟,资产阶级刚诞生,力量弱经济实力不强,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并且造成日本的民族危机,这就使得国内实力最强的一个集团——中下级武士担任了革命的领导角色。中下级武士能成为领导者,是因为:①他们大多数资产阶级化了;②日本武士从来就是一个垄断文化的阶层,他们中的大多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启蒙思想;③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才能。

⑵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表现在:

①农民的土地问题并未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在农村中仍占统治地位。②在改革中建立起来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中,直到一战,地主阶级始终仍占主导地位。③中下级武士在新政府中盘踞要职,掌握军权,拥立天皇,利用神权进行统治。所以日本的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从一开始就极端反动,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

1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和影响

⑴方式:①英国拥拍卖王室土地的办法;②法国把土地分成小块,分期付款,卖给农民;③俄国拥赎买份地地颁发;④美国用无偿分配西部国有土地的办法。

⑵影响:①英国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为圈地运动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②法国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国内市场狭小,影响农业机械化。③俄国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很多部门得以确立。④美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部农民的土地要求,鼓舞西部农民反对南部奴隶主的斗争,为农业资本主义常遭了有利的条件。

14、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初步形成的诸多因素

⑴最基本的因素是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

⑵工业革命造成地商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度提高,使开辟更大的海外市场和霸占更多的殖民地的活动大为加强,资产阶级更加疯狂地进行征服世界地活动,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初步形成。

⑶1848年欧洲革命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⑷19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美国内战、德意的统一、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大批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⑸资本主义各国占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半殖民地,使其成为自己的附庸和市场,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促使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征及成因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波动很大,繁荣与危机、动荡与稳定、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诸种现象同时并存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可以说,这一时期是现代西方经济史上最动荡时期。

造成动荡的原因有: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矛盾激化,直接导致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6、美德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原因和影响

⑴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独裁专政。

⑵原因: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②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可用国家干预的颁发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的办法来摆脱危机。③德国阶级矛盾尖锐,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的理想工具;美国阶级矛盾尚不致危急资产阶级统治。

⑶影响: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条件。

17、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必然性

⑴新政的实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⑵新政是符合美国国情的选择。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⑶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⑷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⑸30年代,国家关于经济和运动财政政策调整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行政提供理论依据。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二 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

一、知识归类

1、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事件

⑴法国:①两次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年)—法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法国工人六月起义(1848年6月),“现代社会中两大对立阶级间第一次伟大战斗”。③巴黎公社革命(1871年)—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⑵英国:宪章运动(1836年),英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⑶德国:①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1844年)—德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②德国十一月革命中的柏林起义(1918—1919年)—推翻德意志第二帝国,基本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力图使之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失败。 ⑷美国:芝加哥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罢工(1886年),在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中影响最大。

⑸俄国:①1905年革命—因为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而引起,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革命持续到1907年,列宁称之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②俄国彼得格勒工人武装起义(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⑹印度: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1905年),印度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⑺中国:五四运动中的“六三运动”(1919年6月3日),上海工人为了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也相继罢工;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2、国际工人运动组织

⑴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马、恩建立于布鲁塞尔,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筹备建党起了重要作用。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⑵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组织,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1847年底,马、恩出席了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并受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⑶第一国际(1864-1872年),1964年成立于伦敦,原称“国际工人协会”它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成立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⑷第二国际(1889—1914年),1889年7月14日成立于巴黎,这次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以及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节等的决议。第二国际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推动了欧美工人政党的合法斗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以列宁为周的马克思主义者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斗争。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内多数政党倒向本国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瓦解。它的特点是:是在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活动的,它不是各国工人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

⑸共产国际(1919—1943年),1919年成立于莫斯科,又名第三国际。在列宁的领导下,它对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作出了贡献。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提出的反法西斯斗争政策和策略,指导了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3、各国工人政党及其活动

⑴德国:

①演变:德国社会民主工党(1869年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党(1890年改名)→德国共产党(1919年底由社会民主党左派为基础建立)

②活动:A.30年代德国共产党开展反法西斯斗争B.戈林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德国共产党。

⑵法国:法国工人党(1879年成立)

⑶美国:美国社会主义工党(1876年成立)

⑷俄国:

①演变: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898年成立)→形成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1903年)→俄共(布)(1918年3月改名)→联共(布)(1925年改名)

②活动:A.领导1905年革命。B.领导二月革命。C.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政权。D.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4、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和活动家

⑴德国:卡尔•李卜克内西、罗莎•卢森堡

⑵俄国: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等

5、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⑴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①英国人文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私有制进行了无情批判,描述了人类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对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改造方面的一些天才设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⑵由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

1903年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探索了一条经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②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6、无产阶级政权

⑴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⑵苏维埃俄国——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⑷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东欧建立的八个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包括蒙古、朝鲜、越南和中国。

7、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

⑴俄国:走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⑵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⑶二战后东欧国家

①获得解放的方式不同:

A.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主要靠本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

B.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投靠法西斯的本国政府,转向同盟国,在苏军协助下获得解放。

C.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主要倚靠苏军的力量把法西斯势力铲除。

D.民主德国:战败后,由于苏军的占领,建立人民政权。

②共同点: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这种体制在一段时间内,为恢复和发展动;欧各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这一地区落后面貌。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为日后国民经济全面提高埋下了隐患。

⑷二战后的亚洲国家:朝鲜、蒙古、越南、中国(略)

8、关于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

⑴苏俄——苏联

①列宁:战士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评价)

②列宁:新经济政策(背景、实施、内容、结果、评价)

③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结果、特点、作用)

⑵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背景、内容、积极作用和出现的问题) ⑶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⑴苏联:

①赫鲁晓夫改革(时间、内容、失败原因);

②勃列日涅夫改革(时间、概况、失败原因);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上台、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手法、改革的结果)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⑵东欧国家的改革

①背景:照搬苏联模式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

②改革的主持者:波兰——哥穆尔卡;匈牙利——卡达尔;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 ③改革的内容:

波兰: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

匈牙利:从1968年起,开始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同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联系起来。

捷克斯洛伐克:捷共公布了革新社会主义《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④改革的结果:

波兰:未取得明显效果,60年代末,出现了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匈牙利: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经济发展平稳,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捷克斯洛伐克:苏共领导指责《行动纲领》离开社会主义道路,并于8月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改革就此中断。

10、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⑴相似之处:①时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都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②性质:都是共产党丧失了国家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③原因:都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都由于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中的错误政策引起的,都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作用和影响。

⑵东欧剧变的经过:①第一阶段: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党内外出现反对派,并联合起来。②第二阶段:执政党对反对派妥协退让,放弃社会主义原则,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③第三阶段:反对派制造动乱,使执政党陷入困境,然后通过大选取得政权,个别国家通过武装冲突实现政权更迭⑶苏联解体的过程: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背景、实质、结果)→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苏联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完全解体)。

二、知识深化

1、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线索

⑴兴起: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主义同盟建立、《共产党宣言》发表。

⑵发展:法国工人六月起义、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革命。

⑶受挫:巴黎公社革命失败、机会主义滋生泛滥和第二国际的破产。

⑷高潮: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⑸再次受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概况与阶段特征

⑴19世纪上半期的工人运动:主要包括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法国工人六月起义。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一般带有以政治斗争为主、以暴力斗争为主和自发性、分散性很强的特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已经意识到自身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但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当时工人运动所起的作用,客观上只是对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促进和推动,并力争更彻底些,还没有消灭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和纲领。

⑵19世纪中期的工人运动:主要包括第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1864年欧洲工人声援波兰人民反俄起义等。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步形成,工人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提高,不少国家工人成立了自己的组织,斗争的自发性减少,还加强了国际团结。其中的巴黎公社革命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体现了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所有主要特点,如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一定程度的组织性、受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发扬国际社会主义精神,同时创造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新经验。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从巴黎公社后到20世纪初,除俄国发生1905年革命外,各国美有发生过革命,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更注重剥削工人的相对剩余价值,因而对工人的文化素质也提高了要求,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这对工人运动带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工人运动更加广泛;以经济斗争为主;工人的集中程度提高,组织性增强。第二国际的成立,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⑷一战后到二战爆发时期的工人运动:一战后,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在英法美日等战胜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到了30年代工人运动又同反法西斯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

3、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

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⑵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巧妙结合,使社会主义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特点:①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打破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②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的革命。

十月革命的划时代意义:①它冲破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阵线,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主义国家,开始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②它是在一个世界上地域辽阔的国家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③它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转化的经验,给各国以普遍的启迪。

⑶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有一国实践变为多国实践:二战后,从东欧到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出现。

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仅仅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今天中国模式还在实践和发展,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①搞社会主义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反对全盘苏化和全盘西化,必须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僵化模式划清界线;②必须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关键时政治思想建设;③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④要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⑤要抵制和平演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4、国际工人运动中心的转移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状况的不断成熟,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认识的不断深化,工人阶级的斗争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以斗争形式分,有最初的原始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就其斗争中心而言,经历着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的斗争中心的更替转移;就其性质而言,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等区分。

19世纪前期工人运动中心在英国,主要事件有工人捣毁机器厂房、宪章运动等。19世纪30年代到1971年以法国为中心,主要事件有两次里昂工人起义、二月革, 、六月起义、第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一国际的成立、巴黎公社革命等。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中心转移到德国,主要事件有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国会选举重社会民主党议席的增加、取得反“非常法”的胜利等。19世纪末国际共运中心转移到俄国,主要事件有列宁主义的诞生、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共产国际的成立、苏联家呢社会主义等。

5、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和教训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⑴1918—1920年是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国内外反动势力进攻时,苏维埃政权在列宁领导下采取一切手段,建立红军抵抗进攻;同时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大限度集中人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最终打退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实践证明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⑵1921—1925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严峻形势下,列宁领导的俄共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俄国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并且于1922年成立了苏联。

⑶1926—1941年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通过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基本实现了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综合国力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形成了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也显现出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6、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与教训

⑴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演变

①战后初期(1946—1952年):巩固战争胜利果实,加强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团结合和合作,但片面强调苏联的安全和利益,任意干涉他国内政,1948年的苏南冲突造成严重的后果。

②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加紧控制社会主义国家,干涉各国的内政外交。成立华约组织;1956年波匈事件;与中国关系的恶化并之至破裂。

③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年10月—1982年11月):进一步加强对东欧的控制。1968年纠合华约国家入侵捷克;1969年挑起中苏珍宝岛事件。

⑵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三次高潮、四种模式

①三次高潮:A.50年代初南斯拉夫开始的体制改革为发端,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改革,1956年波匈事件后波兰、匈牙利的改革,到1957年苏联队工业和建筑业进行改组的尝试。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没有涉及苏联模式的弊端,未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B.60年代初期,有苏联、东欧国家卷入,主要特点是围绕改进经济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而展开,也没有涉及体制弊端,而且由于苏联入侵捷克尔受到严重挫折。C.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了广泛的、全面的改革高潮。中国是这次改革的先行者,代表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水主义道路,而东欧国家和苏联则失败,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这次改革的特点:一是世界性的,改革范围由以往几国扩大到大多数国家;二是各国改革改革试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一起进行;三是深刻性,改革触及到旧体制的弊端及其理论基础,并在新的理论体系和对社会主义认识上有很大突破。

②四种模式:A.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理论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B.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C.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D.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⑶苏东关系问题上的教训:

①兄弟党之间应当坚持独立自主、一律平等地原则,要坚决反对大党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恶劣作风。②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这样,才谈得上按国际主义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问题。③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不能以一种模式到处乱用,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走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

⑴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教训:

①一定要抓好执政党的建设,关键是政治思想建设。②执政后,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要抵制和平演变与民主社会主义的侵蚀。

⑵正确认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的挫折:从历史上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而且这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莫,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两者不是等同概念,而且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还在实践和发展。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三 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知识归类

1、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战争

⑴背景:西欧国家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阻碍了美洲经济发展。

⑵主要事件有:①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②1791—1804年海地革命(杜桑•卢维杜尔);③1815—1826年西属拉美独立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了今天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圣马丁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后引退);④葡属巴西独立。

⑶性质: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⑷特点:以独立战争的形式发生在最早被殖民的地区,运动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2、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中期)

⑴背景: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殖民主义者与各国封建势力开始勾结,在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亚洲各国民族矛盾激化。

⑵性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⑶五次大起义:爪哇人民反荷起义、阿富汗人民反英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后三次推向高潮)。

⑷意义: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⑸特点:由农民或封建王公领导,大都带有宗教色彩。

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⑴亚洲的觉醒

①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了,亚洲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②重大事件:朝鲜人民反日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③性质: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

④特点: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在亚洲人民的斗争中,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包括开明地主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些运动在唤起亚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⑵非洲人民反帝斗争

①背景:帝国主义瓜分非洲导致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

②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

③突出事件:埃及人民反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起义(马赫迪领导进行“圣战”,斗争规模大,坚持近20年)、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1895年,国王孟尼利克二世领导,1896年迫使意大利在和约上签字,承认埃塞俄比亚的独立)

⑶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①背景:A.独立后经济上原有的大地产制进一步扩大;政治上普遍建立军事独裁体制——考迪罗体制。B.英美等国加紧经济军事侵略,导致拉美经济处于停滞状态。C.反帝反封建仍然是拉美人民的主要任务。

②墨西哥的民主革命:A.1910年爆发革命,推翻迪亚斯的统治。B.后来又推翻美帝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权,战胜国内外敌人。C.1917年,制定新宪法,这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D.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的侵略气焰。

4、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再度高涨(1919—1923年)

⑴特点: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⑵突出事件: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5、亚非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

⑴背景: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并发动局部战争,逐步把世界推向战争;英法美等国实行纵容、绥靖、中立自保政策;共产国际七大提出反法西斯政策和策略。

⑵主要事件: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斗争、西班牙内战。

⑶特点:①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时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抗战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埃塞俄比亚1935—1936年抗意战争时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的启迪。③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地民族革命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⑷结果: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国家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6、二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

⑴战后初期的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战争

⑵殖民体系崩溃

⑶第三世界的兴起

二、知识深化

1、发展概况(基本线索)

⑴发展阶段:兴起(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发展(亚洲革命风暴→亚非

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战后亚非独立运动的发展)→特殊阶段(三四十年代反法西斯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二战后的民族解放斗争)

⑵地区变化:美洲→亚洲→亚非拉

⑶性质变化:反殖民侵略的独立战争→反殖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2、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

⑴17世纪到19世纪初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革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但由于国情和历史的不同,两者虽然都完成了独立,但后者并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人物,后来的发展也不同。

⑵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出的亚洲革命风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加上西方列强的镇压,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最终都失败了。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也再次掀起高潮。由于各国条件的不同,亚非拉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结果也不尽相同。

⑷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由于一战和十月革命的爆发,亚非地区爆发了由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显示出新的时代特点,具有多样性,结果也有多样性。

⑸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二战的胜利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大的可能性和更现实的道路亚非拉地区在战后掀起的民族解放运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终随着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但各独立国家仍然在为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以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3、第三世界的兴起

⑴第三世界:

泛指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原来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后争取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这一概念始于50年代,60—80年代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绝大多数分布在赤道以南,因此有时也称作“南方国家”。

⑵第三世界的共同特征:

①从历史上看,它们有者共同的遭遇,都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也进行了长期的民族解放运动。②从面临的任务看,它们在取得政治独立,建立民族独立国家后,都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独立的历史人物。③从经济上看,当前绝大多数国家仍是不发达或欠发达。④从外交上看,它们都执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外来干涉和强权政治,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是反殖、反帝、反霸的主力军。

⑶第三世界兴起的三大标志: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兴起、七十七国集团建立。

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亚非人民的觉醒和团结,显示了亚非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作用,是第三世界兴起的第一个重要标志。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则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以及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为经历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三世界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不断强大,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⑷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①第三世界是实现世界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②第三世界国家是当今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由于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加入联合国,联合国不再是一两个超级

大国为所欲为的场所。③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不仅根本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舞台,而且也打破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把世界从两极的政治格局推向了多极的政治格局。④第三世界国家是反帝、反殖、反霸的主力军,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⑸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任务

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后,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表现在:①经济发展速度加快,50—7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②民族经济有了一定的增强和发展,经济自主程度日益加深。③不少国家开始改变畸形的单一制经济结构和民族工业基础薄弱的落后状况,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国。

从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两次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债务危机、粮食危机、失业严重、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进入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陷入严重的挫折和危机。

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是:①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迅速发展民族经济和争取实现工业化;②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③积极开展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④大力加强南南合作,提高集体自力更生的能力。

⑹南北矛盾的加剧、原因及解决途径

南北矛盾加剧表现:①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日益扩大。②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③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债务十分沉重。

原因:①在生产领域存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垄断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这使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等方面严重以来发达国家。②在货币金融领域,国际金融机构由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无权或少权的地位。③在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垄断世界市场和商品价格的决定权,不断抬高工业品的价格,压低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从中攫取高额利润。④在技术转让和资源方面,发达国家霸占了一些国家的丰富资源,垄断了先进的科学技术。⑤南北方国家之间不平等的不合理的关系是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造成的。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困难的主要根源,也是南北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解决南北矛盾的根本途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强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⑺南南合作的形式及其意义

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为促进各自民族经济发展和集体自力更生,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措施和经济合作而进行的活动。因为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地球的南半部,因此称这一合作为“南南合作”。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1964年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标志着南方国家开始采取集体行动促进共同利益的发展。

南南合作是一种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新兴国际关系:①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原料生产、输出国组织和区域性、半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推动它们在政治上的合作。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进一步壮大了它们的力量,确定了共同的目标,有力推动了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

南南合作前景美好,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都比较落后,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投资条件不利,再加上宗教、领土、民族等矛盾的存在,南南合作还存在着很多障碍。

4、东西方关系的嬗变及历史启示

16世纪以前,东西方之间在各自活动范围内活动,基本上保持着分散和孤立的状态。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16世纪初具规模的世界市场的萌芽,各地区的联系逐渐加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成为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地、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地,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但落后的东方多家也从西方列强那里获得了近代的生产力,开始向西方学习,有的国家逐渐摆脱落后地位,赢得了民族独立,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走上近代化道路。尤其是二战后,东方国家大都建立了民族独立国家。

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历史思考: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时期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除此以外,阶级斗争是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动力,经济是原动力,而罪恶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5、若干民族解放运动事件的比较

⑴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运动

①同:A.背景相同,都是在经济发展、民族和民主意识增强、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爆发的。

B.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C.特点有相同之处,以小抗大,以弱胜强。D.性质相同,都是以独立战争形式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异:A.范围不同,前者局限于北美13州,后者席卷整个拉美。B.领导者不同,前者中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结成联盟,起领导作用;拉美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只是作为一般力量参加,领导权在土生白人手中。C.影响不同,前者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构成重大影响,美国赢得彻底独立;而拉美国家则面临着殖民主义的新威胁。

⑵太平天国运动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①后者的主要原因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领导力量是当地的封建王公,参加者主要是土兵,斗争对象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最终为英国殖民当局镇压。

②而前者虽然与外国侵略有关,但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领导力量和参加者主要是农民阶级,斗争对象主要是清政府,也包括外国侵略势力,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5、走近亚洲四小龙

⑴它们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大多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属于儒家文化圈(龙文化圈)。

⑵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⑶战后初期,它们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家和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代开始,它们经济开始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之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⑷它们成功的原因:①所处地理环境的优越,并充分利用;②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素质较高;③选择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从50年代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

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发展为60年代的“出口导向”的战略,一直到70年代,而后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7、对一战以来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认识

⑴相同原因:①受社会主义革命(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动、影响;②各国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领导力量壮大;③西方帝国主义整体力量削弱。

⑵不同特点:①一战后,出现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各国革命的类型和发展具有多样性。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②三四十年底带有鲜明的反法西斯斗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二战后,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出现联合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新局面。

⑶反映趋势:一方面亚非拉国家由被奴役被压迫局面走向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另一方面,西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走向彻底崩溃。

⑷新问题:世界旧的政治格局、殖民体系瓦解,但新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在威胁世界安全。一些新独立国家民族矛盾开始显现,如印巴矛盾、中东问题、非洲种族冲突等,成为影响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不安定因素。少数发达国家控制国际市场,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条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面临的新问题。

世界近现代史

专题四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知识归类

1、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⑴16—18世纪中期:西、葡、英、法、荷争夺殖民霸权。

⑵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期:欧洲国家与法国的战争。

⑶19世纪中期:英法与俄国争夺巴尔干。

⑷19世纪中后期:普鲁士为统一德意志与邻国的战争。

⑸19世纪末20世纪初: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

⑹一战后:协约国与苏俄之间、法德之间、美日之间的矛盾。

⑺20世纪30年代—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⑻二战后初期:两大阵营的对峙

⑼20世纪50年代中期—80年代:美苏争霸

2、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⑴维也纳体系

①含义: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②维持机构: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③实质及作用:是欧洲封建君主企图维护封建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历史的反动;但是,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开会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使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特点:封建专制国家在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组成了多极均势结构,以恢复、巩固欧洲封建秩序,消灭各国革命为目的。

⑤瓦解:维也纳体系下存在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神圣同盟国家内部之间的矛盾;19世纪中期希腊独立首先打破了维也纳体系所规定的欧洲版图;1930年比利时独立再次改动了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版图;法国七月革命后,维也纳体系名存实亡;1848年欧洲革命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后来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则表明维也纳体系荡然无存。

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①建立: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内容包括: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以及国家联盟的建立。

②维护机构:国际联盟

③矛盾:对待德国问题,殖民霸权问题(势力范围),欧洲霸权问题。

扭结点:海上霸权问题,国际联盟问题,德国赔款问题,欧洲安全问题。

几对主要矛盾:法德(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主要矛盾),英法(争夺欧洲霸权的主要矛盾),美日(争夺亚太地区的主要矛盾),美英(争夺世界霸权的主要矛盾)

④调整:A.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是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B.洛迦诺公约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体系所做的一次调整。

⑤瓦解A.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充陆军,积极重建空军,并开始建造军舰。B.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C.1931年日本发动“九•

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之瓦解。

D.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E.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⑥瓦解的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⑶雅尔塔体系

①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雅尔塔体系。

②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等。

③实质和影响: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

④发展历程:1945—1955年是体系的形成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出现:1956—1969年是美苏冷战中的局部缓和;1969—1985年时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体系的瓦解时期。

⑤美苏冷战对立的标志:A.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形成,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与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B.经济上,马歇尔计划的提出,经互会的成立;C.军事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⑥雅尔塔体系演变的自身特点:始终以美苏关系为主线,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和协调为中心,冷战共处贯穿始终,但战略态势互有变化;美苏在多处热点上出现全面对抗,但从未爆发面对面的热战。

⑦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战后初期国际力量对比为基础的,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使各国在国际上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使雅尔塔体系受到冲击,美、苏对盟国的控制也不断减弱。

A.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日本、西欧重新崛起,使美国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局面逐渐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东欧国家独立自主的倾向不断增长,两极格局的基础终于松动,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

⑷世界格局多极化

①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力量多极化是两极世界格局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这主要表现为:美苏两国的力量相对衰落;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与美国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壮大。两极格局的瓦解,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②多极化趋势对世界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国际关系中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国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合限制,有利于世界安全与稳定。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变动的不同:A.它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B.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的。C.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要通过各国之间的斗争和妥协来实现,这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而综合国力对比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事件。因而,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缓慢演变的过程。

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的原因:A.两极格局终结,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美国想一家独霸世界已经力不从心;B.当前世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都无法与美国单独抗衡,因此新的实力对比尚未稳定下来,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3、重要的国际会议

⑴维也纳会议

①时间:1814—1815年。②参加国: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由俄、英、普、奥四国操纵。③内容:A.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B.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C.英国夺得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D.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④影响: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成为维也纳体系。

⑵巴黎和会

①时间:1919年。②参加国:一战的战胜国,主要由英法美三国操纵会议。③内容:同战败国媾和;中心是处置德国;签订了对德、奥、匈、土的和约。④影响:建立凡尔赛体系,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

⑶华盛顿会议

①背景:一战前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②目的:缓和它们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③召开:1921—1922年,美、比、英、中、法、意、日、荷、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④内容:《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中协定》(会外签订)、《九国公约》。⑤影响: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自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⑷慕尼黑会议

①时间:1938年。②参加国:英、法、德、意。③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强割捷克的苏台德地区给德国。④影响:纵容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绥靖政策达到顶峰,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⑸开罗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埃及开罗。②与会国:中、美、英。③决议:发表《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并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④影响:有利于三国联合对日作战。

⑹德黑兰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3年冬于伊朗德黑兰。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③内容:通过了三国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宣言;会议决定1944年内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④影响:加强了三国联合对德作战。

⑺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于苏联的雅尔塔。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③内容:A.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德国民主化;B.准备在战后建立联合国;C.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④影响:加速了德国的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⑻波茨坦会议

①时间、地点:1945年夏于德国波茨坦。②与会国: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后杜鲁门)、丘吉尔(后艾德礼)。③内容: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B.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④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⑼亚非会议

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的新局面。②时间、地点:1955年于印尼的万隆。③决议:支持《联合国宪章》关于人权基本原则和民族自觉得原则,支持一切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根除殖民主义,加强彼此间的经济文化合作;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用和平方式解决一切国际争端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⑽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①召开: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德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②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重要的国际条约(不包括中外条约)

★不平等条约

⑴《江华条约》:时间(1876年)、签字国(朝、日)、内容(略)、影响(日本打开朝鲜门户)。

⑵《朴茨茅斯和约》:时间(1905年)、签字国(日俄)、内容(沙俄政府承认朝鲜为日本势力范围;同意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和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日本还得到库页岛及其附近岛屿)、影响(使日本把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东北南部,为侵略中国和吞并朝鲜奠定了基础)。

⑶《日韩合并条约》:时间(1910年)、签字国(朝日)、影响(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完成了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

★政治、军事条约

⑴德奥同盟条约、德意奥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⑵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⑶《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⑷《凡尔赛和约》:

▲时间: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内容:①重划德国疆界:A.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B.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同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②瓜分帝国海外殖民地:A.形式:“委任统治”;

B.概况:非洲中部分归英法等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原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③军备: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④赔款: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⑸《四国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使1902年以来的英日同盟解体。 ⑹《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意五国签订,规定五国各自主力舰和航母的总吨位。

⑺《日中协定》: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规定日本攫取的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⑻《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与会九国签订,使中国又回复到受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

⑼《洛迦诺公约》:①1925年,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会议签订的最后议定书和几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②影响: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和约所做的又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成为德国摆脱战

败国地位,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⑽《反共产国际协定》:1936年德意日签订,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扩大侵略战争。 ⑾《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签订,强行把捷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⑿《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签订,双方互不侵略对方,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为德国发动战争时免于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赢得备战时间,但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⒀《大西洋宪章》:1942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⒁《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⒂《开罗宣言》:1943年中、美、英三国签订;盟国坚持对日作战到日本投降;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⒃《波茨坦公告》:1945年苏、美、英三国签订,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⒄《联合国宪章》:1945年中、美、苏、英等50国在华盛顿签署。

5、重要的国际组织

⑴反法同盟:①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②反法同盟对法国的战争,前期主要是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后期的战争既有干涉法国革命维护欧洲封建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英俄等欧洲国家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一面。

⑵“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是维护维也纳体系、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的带有封建性、反动性的政治军事同盟。

⑶国际联盟:①提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②建立: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联,国联盟约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1月在日内瓦成立,由英法操纵。③宗旨:维护和平,制裁侵略。④实质: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⑤主要活动: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入侵西班牙采取纵容侵略的政策。⑥解体: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1946年,联合国成立后,国联宣告解散。

⑷法西斯同盟:①形成:A.德意秘密签订《德意议定书》(1936年),形成“柏林—罗马”轴心;B.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加入,德意日三国轴心正式形成;

C.1940年秋,德国与日本、意大利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②活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1940年春夏之交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的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和比利时等国;1940年6月法国投降;1940年秋,德军猛攻英国;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与此同时,意德军队进攻北非;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⑸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①建立: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②主要活动:政治上互相协作(二战中的四次会议)、经济上互相支持、军事上互相配合。③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对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⑹联合国:①建立: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③常任理事国:中、苏(俄)、美、英、法。④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

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⑤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各会员国必须遵守的原则,如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⑥作用:初期联合国实际为美国所操纵,后来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舞台。

⑺欧洲共同体:

①原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快合作。

②成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由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三个机构合并组成。

③主要国家:起初,只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后来又有一些西欧国家加入。

④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有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⑤实质:国家垄断资本的联合

⑥影响:A.西欧各国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加强,政局日益稳定,它的国际地位提高并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B.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减弱,美国与西欧的主从关系改变,并逐渐向平等的伙伴关系发展,这就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并发生动摇。

⑻七十七国集团:20世纪60年代第三世界建立的国际经济组织,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这个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进行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

⑼石油输出国组织:1960年,由伊拉克、沙特、伊朗、科威特和委内瑞拉发起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1973年,在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对那些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进行制裁,结果触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西方经济陷入严重混乱。

⑽北约和华约组织:194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国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后来的“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6、重大战事

⑴英荷战争:17世纪英荷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⑵七年战争:1756—1763年英法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地的战争。

⑶拿破仑对外战争:主要对手是英、俄、普、奥等,前期以革命性为主,后期以侵略性为主。

⑷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英法与俄国为争夺土耳其殖民地而爆发的战争。

⑸普法战争:1870年普鲁士为统一德国对法国进行的战争。

⑹美西战争:1898年美国和西班牙为争夺菲律宾而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⑺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作战双方、性质、主要战场、重大战役、战场重心的转移、结果和影响。

⑼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爆发、扩大、转折、重大战役、重要会议、性质、结果和影响。

⑽朝鲜战争: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很快将战火烧到中朝边境。美国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在朝中人民打击下,1953年,美国不得不再停战协定上签字。

⑾侵越战争:①时间:60年代初—1973年。②经过:美国在越南南方建立“越南共和国”,同北部越南民主共和国对立;特种战争:对越南提供军事援助,向南越派遣顾问;局部战争:1964年把战争扩大到越南北方,将特种战争升级到对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美国又向越

南南方直接派遣军队,持续到1973年。

7、大国双边关系简述

★英法关系

⑴18世纪英法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在印度、北美的殖民地发生战争。结果法国战败,丢失很多在印度和北美的殖民地。

⑵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武装干涉法国革命,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权,最后英国大败法国。

⑶在1777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援美对英作战。

⑷1814—1815年参加维也纳会议,通过限制法国,把持欧洲均势等决议,英国还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⑸1853—1856年英法联合同俄进行克里米亚战争,结果打败俄国。

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对付共同敌人德国,维护自身利益,英法组织包括俄国在内的“三国协约”。

⑺一战期间,英法联合在西线对德作战,并取得胜利。

⑻巴黎和会上,法国想极力削弱德国,英国则奉行欧洲“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产生矛盾。

⑼战后初期,英法共同操纵国联,反对美国插手欧洲事务。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⑽二战期间,两国共同实施敦刻尔克撤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对敌。

⑾二战后两国共同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援助,加入北约。现在两国都是欧盟成员国。 ★英德关系

⑴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联合普奥反法。

⑵1814—1815年,英国同普奥共同操纵维也纳会议,建立维也纳体系。

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主要矛盾,英、德分别组织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⑷一战中,英法在西线相继取得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日德兰等战役的胜利,最后打败德国,取得一战胜利。

⑸巴黎和会上,英国奉行均势,反对过分削弱德国;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20年代在德国赔款和法国安全问题,英国偏袒德国;道威斯计划通过后,对德提供贷款,扶植德国;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30年代对德实行绥靖政策。

⑻二战爆发后,英国逐渐坚定了反法西斯斗争决心:不列颠之战、《大西洋宪章》、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阿拉曼战役、北非登陆、诺曼第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⑼二战后,参与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的分区占领;在纽伦堡队纳粹战犯进行审判。

★法德关系

⑴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⑵1814—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⑷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⑸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⑹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⑺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诺曼底登陆后光复。

⑻二战后期,与美英分区占领德国,参加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

★英美关系

⑴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⑵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⑶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⑷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⑸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做出了贡献。 ⑹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⑴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⑵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⑶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国在华利益,美国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国打败日本取胜。

⑷日本投降后,美国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⑸二战后,美国大力资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激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二、知识深化

1、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领域的主要矛盾

⑴世界近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四对:①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②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③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④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⑵世界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①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④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

2、近代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线索与阶段特征

世界近代现代国际关系,若依据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进行分析。

⑴17世纪下半期—一战为第一时期,此时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之间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和斗争,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其中又可分为:①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为17、18世纪,其中法国、西班牙、

荷兰和英国四大商业强国的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中心内容之一。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国际关系,时间从18世纪法国大革命开始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止。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首先表现为法国与欧洲列强的关系,并形成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中期,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列强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导致了一些局部性的国际战争。在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过程中也体现了一定的国际关系。③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和一战时期的国际关系,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在斗争中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导致一战爆发,最终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⑵一战后—二战期间为第二时期,此时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欧洲主要国家实力削弱,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联的诞生,从根本上动摇了旧的国际秩序,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国际关系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从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到瓦解,二战爆发,世界人民最终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⑶二战后至今为第三个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到多极化的演变趋势,促使其演变的根本动因包括:苏联经济的衰落及其解体直接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是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主要标志。①1945—50年代末,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对峙与抗争时期。②从60年代—70年代,是两大阵营开始解体、美苏争霸与三个世界形成时期。③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的以美苏为主体的两极格局全面崩溃,世界政治格局从此进入了由两极向多极化转换的过渡时期。

3、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

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包括经济、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19世纪初到当代,国际关系格局先后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4、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述论

⑴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美国对外扩张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上半期的美洲大陆扩张阶段、19世纪末和20世纪早期的海外扩张阶段、二战后的全球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的全球独霸阶段。其中,

第一阶段是领土扩张阶段,第二、三、四阶段是以经济、军事和文化扩张为主。对外扩张政策经历了由门罗主义、大棒政策、门户开放、金元外交、冷战到美苏争霸及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演变。

19世纪20年代美国就提出了“门罗主义”,积极推行“美洲事务是美洲人事务”政策。19世纪末提出“泛美主义”,多次干涉拉美国家内政。1898年挑起美西战争。1903年策动巴拿马独立,攫取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1899年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新阶段。

一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①一战使美国经济繁荣,企图支配世界事务,实行金元外交。②30年代,美国与苏联建交,通过“中立法”,实际上推行绥靖政策。③40年代卷入大西洋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继而修改“中立法”,后通过“租界法案”。珍珠港事件后,参加二战,并推动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又与苏英等国合作,安排战后问题,奠定雅尔塔体系的基础。④二战后,在欧洲推行“冷战”,在亚洲则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表现为:采取以遏制苏联委中心的“冷战”政策,包括推行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在亚洲扶蒋反共,后发动侵

朝、侵越战争。力图控制广大亚非拉国家。

美国外交政策演变的依据是: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和军事力量的日益增强。

主要特点是:以“公正”为幌子,用资本作渗透,以武力相威胁获得更大的利益。

⑵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英国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欧洲“均势”政策。其目的是谋求欧洲大陆霸权,巩固欧洲大陆沿岸阵地,保持自己的海上霸权。其实质是使欧洲列强彼此牵制,由英国操纵政治天平,维护英国在欧洲大陆和海外的利益。

另外在外交政策上,自拿破仑以后,英国长期实行“光荣孤立”政策,即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以便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变换对外关系,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但19世纪末,随着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面对俄国在东方和德国在西方的挑战,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分别与日本和法俄结盟,并协同作战。

⑶美苏争霸的经过及其两国对华分别采取得政策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美国采取孤立和反对中国的政策,原因是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和不安;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造成中苏关系恶化,原因是双方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中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美国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原因是这时期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苏联处于对外扩张的目的,加紧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以致酿成中苏边境武装冲突,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第三阶段:80年代。苏联开始主义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原因是国民经济军事化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时好时坏,曲折发展,原因是美国仍没有放弃霸权政策。

⑷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地位的恢复和丧失

一战后,特别是巴黎和会后,法国先后与比波捷等国结盟,势力弥漫于欧洲,成为抑制德国、遏制苏俄的欧洲盟主。主要原因有:一战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惟一强大国家;英国的实力均衡政策一时难以立即奏效;美国因为巴黎和会失败,外交重点放在拉美和东亚,争夺目标尚未转向欧洲;凡尔赛和约基本体现了法国严厉制裁德国的要求,成为其称霸欧洲大陆的基石。

但法国这一霸主地位维持时间不长,希特勒法西斯上台后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法国对其妥协纵容,这就标志着法国欧洲霸主地位丧失。其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英国扶德抑法,尤其是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使德国迅速振兴,打破了法国一时称霸欧洲的局面。

⑸日本的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大陆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一直把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作为基本国策,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夺取中国台湾,吞并朝鲜。1931年更直接出兵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1945年日本法西斯战败投降,大陆政策彻底破产。

⑹英法美等国在30年代推行的绥靖政策绥靖政策是3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帝国主义政策,是伴随着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而形成的。英法美等国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软弱地位、国内和平主义思想盛行、受反苏反共恐惧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世界争霸的总态势中,基本处于守势。面对法西斯的攻势,一方面由于利益受损而与之有矛盾,另一方面,又不愿卷入冲入,力图维护与其利益相关的“和平”局面,为此采取让步、姑息、妥协、迁就的方针,避战求和,甚至不惜放弃某些战略地带,牺牲弱小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力求“祸水东引”,挑起苏德冲突,从而产生了绥靖政策。其实质,史学界认识不一,一种认为是“祸水东引”;一种认为是“避战求和”;一种认为是西方国家为了避免战争,维持和平而采取得妥协、投降政策,为此实行了包括牺

牲弱小民族国家利益、“祸水东引”的方针。

在慕尼黑会议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不干涉政策”,对日本侵华、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实质也是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是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顶点,英法由不干涉到干涉,迫使捷克斯洛伐克让步,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关于破产的标志:一种认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后破产;一种认为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张伯伦下台,绥靖政策彻底破产。

5、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规律性

⑴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

⑵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⑶世界政治格局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6、20世纪的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20世纪特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发展同20世纪重大事件密切相关。1945年以前属于法西斯产生、发展和大规模泛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西斯运动掀起过两次浪潮:①一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的法西斯的滋生,主要包括1919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党、1920年希特勒在德国建立纳粹党;②从30年代大危机到二战结束,这是法西斯运动大规模泛滥时期。德日分别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意日三国接近结成轴心国法西斯军事集团,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后,法西斯主义遭到或灭性打击,但余孽难除。

法西斯的共性,主要包括:①法西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的产物,是人类历史进入20世纪后才出现的现象。②法西斯鼓吹极端民族主义或民族沙文主义,鼓吹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歌颂暴力和战争。③其社会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分子为主的中下层民众。④法西斯主义既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又反对传统的资本主义,鼓吹寻求第三条道路。⑤宣传和推行独裁统治,认为独裁制符合人类社会的天性,是提高本民族内在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最佳手段。

7、二战前,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各自的特殊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其特殊原因,并指出其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8、两次世界大战

⑴起源和目的

①同:A.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B.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C.都是民族主义在西方恶性发展的果

②异:A.一战后凡尔赛体系是二战发生的温床。B.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是促使二战提前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⑵后果和影响:①两次世界大战根本改变了19世纪以来欧洲支配全球的政治格局。②与欧洲的不断衰落同步进行的是它所代表的殖民主义的步步后退以及最终被迫推出历史舞台。③与欧洲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和苏联的不断崛起,这一过程开始于一战,完成于二战。④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

⑶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①人类本身制约世界大战的能力达到空前程度。②纵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③人类开始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④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⑤如何有效避免战争,持久地维护和平,仍是人类最为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41


相关内容

  • 简论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 作者:杨明 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 1996年05期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 ...

  • 从"差异"谈初高中历史衔接
  • 从"差异"谈初高中历史衔接 摘 要:高一新生如何尽快进入高中生角色,顺利实现初高中历 史学习的衔接,文章从"差异"入手,通过分析初高中历史体例. 课标.考题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注重高中历史的通史意识.探究 意识和材料意识. 关键词:差异:历史:衔接 初中历史和 ...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 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江苏省<历史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我区高三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2016-2017学年度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意见. 一.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分析 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省的高考历史命题随新课 ...

  •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领略和感受到高三历史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奋发向上 ...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 2006届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 溧阳市教研室 管 婷 2005.10.10 为了促使全市高三历史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刻苦地钻研教材和考纲,优化教学策略.探索教学规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对各校高三历史的教学情况就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备课作业.试卷评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实施意见>等文件的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提 ...

  • 如何学好文科
  • 如何学好文科 谁能在"会学"上取得突破,谁就能将自己的学习潜能转变为现实的成绩: 谁现在就开始行动,谁就能笑在明年七月. ----作者手记 也许是上帝的有意赐予,上大学前的文科学习,笔者几乎是完全*自学完成的:在大学学习期间,老师们又逼着我学会如何学习:站在中学讲坛上十多年,学生 ...

  • 浅析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漫谈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仅仅指历史上客观存在着的史实,还包含着人们对这些史实的评价:不仅仅是"是什么"的问题,还有"你认为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说,历史由史实和史论两部分构成.既然如此,那么历史学习就不能只是单纯的.简单的.机械的记忆一些历史 ...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 2016年历史全国卷考纲研究.历年考点分析与备考对策 2016届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6年广东高考将采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试卷.全国卷分三类:全国新课标Ⅰ卷.全国新课标Ⅱ卷.全国大纲卷.今年广东省使用全国Ⅰ卷.本文有三个内容:一.简要对比广东卷和全国卷的差异,2.解读2016年历史高考考纲及分析2 ...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 2017年历史学考研:你必须知道的10个方面 2017历史学考研的复习也进入了暑期阶段,大家的历史学复习得怎么样了?下面勤思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班的老师整理了10个方面,2017历史学考研的考生注意 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历史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