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西方伦理道德比较

第三讲 中西方伦理道德比较

主讲人:赵建建

导论:伦理道德的本质

一、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思想基础

二、中西方伦理道德的表现

三、比较及评价

导论:伦理道德的本质

导入:公交车让座图片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是道德?本质又是什么?

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道理,规则。

通常谈到伦理,就会与道德一同联想在一起。

根据朱建民(民85)的观点:对「伦理」与「道德」二词的英文对等字分别是「ethics 」及「morality 」。不过,「ethics 」是个多义字,它除了指某种规范系统之外,亦指对于这类规范的研究;就前一意义而言,可译为「伦理」,就后一意义来说,则应译为「伦理学」。「morality 」一字较单纯,它仅指某种规范系统;相关的研究即称为「道德哲学」:「philosophy of morality」或「moral philosophy 」严格说来,伦理学包含的范围要比道德哲学广。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 。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伦理是道德的依据。

一、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与宗教思想

1、儒家思想。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宗教思想

在历史的记录里,基督教对野蛮民族的教化是首屈一指的,不但在过去的世代里有很多的贡献,并且如今仍在持续进行中。真是无可匹敌!今日我们社会里的「文明」行为举止,追根究柢大部份是源自基督教的传统。

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人们更是需要感谢基督教信仰所带来的福祉,因为它改变了未开化的民族和国家,使她们走向比较有人道的社会前景。这包括法兰克(后来成为法国) 、盎格鲁撒克逊和声名狼籍的北欧威京海盗。甚至到今天,我们评定一种行为是否合乎人道,都是以基督教的标准来定夺。在历史上,基督教对全世界道德标准的提升,绝对是其它力量所不能比的。

犹太的根基

公平而论,从多方面来看,基督教并没有发明道德标准,而是提升旧约的观点(参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登山宝训) 。基督教的道德律是以犹太教和十诫为基础;几千年来人类「对错」的准则即由此衍生。林肯曾说圣经是神赐给人最好的礼物,没有它我们就不懂得分辨对错。犹太教给了这个世界较高的道德观,是前所未有的。耶稣基督将此犹太基础加以扩大,然后推广至全世界。如果没有耶稣,我们势必生存在难以想象的低道德标准中,而我们的对错概念一定没有比今天部份的野蛮人好多少,因为我们自己也还是野蛮人。

基督不只是带来较高的对错标准,还使其广传,许多文化因而得以提升。历史上有许多野蛮残忍的民族因耶稣基督正面的影响而文明化,若是基督没有来,我们可能还像当年的祖先一样茹毛饮血呢!

二、中西方伦理道德的表现

1、中西方人性假设 ——善与恶

“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是中国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基础认识。因而,传统统伦理观认为人是有可能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全部目的就是教人做完人做圣

人,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由于欲求圣人为王,所以主张社会以人治、德治、礼治,而排斥法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主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人性的估计也受传统影响,存在道德人这种片面人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期望很高。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人性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上是性恶论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一直把人看作是有“原罪”的人,人甚至是由于“罪恶”才出生的,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本能,所以对人性具有恶的一面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警觉。这种性恶论我们称之为“经济人”,其叫法源于古典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是从利己主义本性出发来论证“经济人”的。西方的普遍的“经济人”意识使人们对“人”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不信任。

2、 中西方人际交往——礼与理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儒学为主,表现出固定化倾向,正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便在一个“礼‟,子上面。“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礼在中国古代是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

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理”性——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是对传统西方经典伦理学的更新与延伸,在总体是依据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而建立起来的。无论流派多么繁杂纷纭、流派之间的观点差异有多大,根本来说,它们都是在西方经典伦理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论述。从其复杂的理论发展中可以看出,“理性”是其一种不变的追求。在哲学的工具书上,理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人所具有的探索真理的能力,或达到真理认识的某一认识阶段。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指出,由于自然的真理“躲藏‟‟在事物之中,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觉才能获得真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相当于“理性”,最早明确提出理性概念的是阿那科萨哥拉。他认为“物的„种子‟是存在物的始基”人的感官只能认识具体的事物,唯有理性是揭示“始基”的可靠工具。斯多葛学派把理性视为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近代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18世纪法国哲学家将理性概念从认识论引申到社会领域,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社会存在的价值尺度。在现代形式合理性的意义上,合法性的成立通常需要有一个“讲理”的过程,而以“理据‟‟清晰为其自身成立的必要条件。就此而言,合理性就是合法性,合法性必以合理性为前提。

3、中西方的价值倾向——义与利

中国传统道德主义主要表现于传统文化关于义与利关系的理论中。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主要流派是儒家,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儒家的义利观。

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义与利的名言是:“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用现代语言

来说,就是:君子讲究的是义,小人讲究的是利。

西方不会舍利取义 4、伦理价值的导向——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重整体轻自我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观认为个体是群体体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中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主动的个体,并且认识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念自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国人发奋向上,不屈服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

个人主义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西方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将自我理解为其行为主要是参照自己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参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它要求个人运用自己的理智做出独立判断,不要盲从外在权威,要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其推给上帝、社会和他人。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由于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本位,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

5、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的传统伦理观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特点,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易传》的作者在《文言》篇中提出“与天地合德”的观念,《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这实际是说,一方面,大人在天地间具有调整、引导自然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这种关系协调说不失为一种全面而辩证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征,还体现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贵和尚中”。中国文化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必然强调和谐。例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是和谐不是等同,和谐是不同因素与矛盾的有机组合,即我们常说的“求同存异”。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同理想”和“中庸之道”。“大同理想”的实质,是一种和合境界的追求。“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境界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事上思想和行为的适度和守常,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守的完美境界,实现社会的“大同”理想。把这个原则用来处理民族之间,邦国之间的关系,就是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他的民

族和邦国,以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西方人道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 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道主义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彻底打破封建主义及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在西方社会近现代史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然而,人道主义的发展史表明,把以往对神的崇拜、对神的力量的无限憧憬和信仰转移到对人自身力量与理性的无限崇拜和信仰,相信人的无限可能性,就使得人的力量被人自己抬高到不应有的高度,从而使人“再度丧失了自己”。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可以发挥主体性征服自然的同时,盲目相信人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助长了人无限制掠夺自然的欲望,成为日后人类中心主义的滥觞。

6、人伦思想——家族主义与地域主义

在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家庭、家族处于核心地位。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中国整个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几乎以调节家庭、家族内部的关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是个小社会,整个国家则是扩大了的家庭,或说家族。把家庭伦理规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扩而言之,就是“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父子变相为君臣,兄弟变相为朋友。家庭与国家的管理方式一脉相承,所以,有“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说。此中,确定了两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就是忠与孝。

孝,是首要之义,“百善孝为先”,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许多学者,如梁漱溟、谢幼伟等,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但过分强调孝,甚至是以极为畸形的方式来弘扬、推行孝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吴虞和鲁迅。吴虞认为,孝悌之道就是要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他从孝悌之道对国民性的负面影响作了强烈批判。鲁迅则从孝道对于人的畸形心理迫害进行了深刻揭露,他在他的文章《二十四孝图》中引用了“郭巨埋子养母”的例子来说明畸形的孝道,“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批判了传统“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

而西方国家的起源方式是打破血缘关系,代之以地域关系来形成国家,家族关系的地位次于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到了近代,资产阶级以金钱为目的的思想渗透到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相应地,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也退而居于次要位置,反而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伦理道德居于首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较早推行公平、效率这一原则,也得益于这种伦理关系的调节。而中国由于伦理关系的影响,直到现在才提倡、推行这一原则。

7、不拘小节与礼仪至尚

通常在美国的课堂上:桌椅毫无秩序,学生随便坐,办公室里衣着随便,员工与老板开玩笑。中国,课堂上井然有序,员工对上司、晚辈对长辈言行也必须表现出必要的礼仪和尊重。礼仪之

邦。

8、婚姻观念

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所谓婚姻目的,即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Ill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在上海、广东、甘肃、哈尔滨四省市的有关婚姻质量的调查,男女因爱情结合成婚姻的只占1/4左右。统计的结果表明:两性因“爱到极点,无法控制”而成连理的仅占2% ,在婚前“甜蜜愉悦,彼此相爱”的为25% ,56.5%的人在婚前“和睦相处,互有好感”,而“出于无奈,勉强结合” 和“互不熟识,元感情可言”的达到16% 。12]2.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131由此可见,追求真爱乃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 择偶标准的差异

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致使中西方文化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遭,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人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现在的男

青年找女朋友,多数钟情于那些“贤惠纯情” 的女子。细想一下,贤惠纯情的女子与以前本分人家的姑娘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作为女方,则更多的考虑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其次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才是外在的身材,相貌等因素。”

2.西方人的择偶标准。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fcompatibility)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女在寻觅如意郧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阶级背景相差悬殊的小伙子,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被小伙子的幽默感吸引。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鲍而斯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盼陛格和共同的爱好。

婚姻中的夫妻关系

1.中式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元主,女人元夫房无梁”IJ-一丈夫缺少了妻子后,家中元人照管,可能家庭生活会变得杂乱无章,但由于丈夫有经济能力,日子还是可以照过不误的;而妻子没了丈夫,就会断了经济来源,好比房子没了房梁,这种房子却是没法再住下去的。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要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役骨气的。

2.西方人的夫妻关系。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re shouhlbe equal partners.”l’I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冢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那么,这种equal-relationship 在婚姻中如何体现呢?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 如果去西方人家里做客,便不难发现,男士下厨房是常有的

事儿,他们的手艺可能比妻子还要好。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 要子元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如果夫妇双方凶为工作而不能很好照顾子女时,他们会雇用b2JhY —sistei-来代为照顾。

综上所述,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究其根源,是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婚姻观念的不同,只是两者差异的一个方面,还有诸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及社会习俗等等很多方面的差异。在中西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三、比较及评价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与政治融为一体,西方传统社会的道德是与宗教结合的。“政治是伦理色彩的政治,伦理是以政治原则为中心的伦理。“礼‟‟最早就是政治规范,包含有道德内容。西方传统社会的道德,虽然也受它那个时代的政治影响,但道德与政治不是融合为一的,事实上,道德都是与宗教结合的。一定社会形态的伦理思想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受到该经济结构以及由它决定的文化状况的重大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状况决定,西方伦理思想的特点亦是如此。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向我们揭示出:伦理学作为正当生活描述的学科体系,伦理学家们的研究基础是在现实生活的感知中,关注人的内心生活,诉诸人的各种道德感情,是经验也是体悟。社会拥有一种理想的道德秩序,它就可以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幸福、自由、自我实现或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一旦拥有主动遵循道德秩序的品质,就拥有了幸福、自由、自我实现或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

当代道德的旨归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类幸福。伦理学家们孜孜以求恰当生活的思考,都是为他们所理解的尘世之幸福提供说明,以求生命于世的安恬与宁静,使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值得一过。虽然幸福不是道德行为的目的,但如亚里士多德所希望的,有道德的人应享有幸福,有完整道德的人应享有一切可能的幸福,既有德性又享有幸福就是至善。

第三讲 中西方伦理道德比较

主讲人:赵建建

导论:伦理道德的本质

一、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思想基础

二、中西方伦理道德的表现

三、比较及评价

导论:伦理道德的本质

导入:公交车让座图片

道德一词近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社会生活的繁复决定了统治阶级并不能单纯的依靠法律、武力来强制社会功能在一定的秩序下稳定运行。而这时就出现了“道德”。道德正是为了弥补武力的空缺,以柔的方式约束人类的行为,并保持社会能够在一定的秩序环境下运行。

什么是道德?本质又是什么?

定义: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道理,规则。

通常谈到伦理,就会与道德一同联想在一起。

根据朱建民(民85)的观点:对「伦理」与「道德」二词的英文对等字分别是「ethics 」及「morality 」。不过,「ethics 」是个多义字,它除了指某种规范系统之外,亦指对于这类规范的研究;就前一意义而言,可译为「伦理」,就后一意义来说,则应译为「伦理学」。「morality 」一字较单纯,它仅指某种规范系统;相关的研究即称为「道德哲学」:「philosophy of morality」或「moral philosophy 」严格说来,伦理学包含的范围要比道德哲学广。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科学。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一般都应该包含两大部分:规范道德和理论伦理(道德哲学) 。前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应当怎样做。后者则是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说来,道德信条体现在一定的风尚习俗之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能说出几条道德箴言,从现实生活中将它们整理归类并不难,问题在于这些箴言和信条的依据。所以后者才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不仅需要了解人的行为怎样才符合道德,而且还要进一步了解道德何以成为道德。

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伦理是道德的依据。

一、中西方伦理道德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与宗教思想

1、儒家思想。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宗教思想

在历史的记录里,基督教对野蛮民族的教化是首屈一指的,不但在过去的世代里有很多的贡献,并且如今仍在持续进行中。真是无可匹敌!今日我们社会里的「文明」行为举止,追根究柢大部份是源自基督教的传统。

特别是西方世界的人们更是需要感谢基督教信仰所带来的福祉,因为它改变了未开化的民族和国家,使她们走向比较有人道的社会前景。这包括法兰克(后来成为法国) 、盎格鲁撒克逊和声名狼籍的北欧威京海盗。甚至到今天,我们评定一种行为是否合乎人道,都是以基督教的标准来定夺。在历史上,基督教对全世界道德标准的提升,绝对是其它力量所不能比的。

犹太的根基

公平而论,从多方面来看,基督教并没有发明道德标准,而是提升旧约的观点(参马太福音五至七章登山宝训) 。基督教的道德律是以犹太教和十诫为基础;几千年来人类「对错」的准则即由此衍生。林肯曾说圣经是神赐给人最好的礼物,没有它我们就不懂得分辨对错。犹太教给了这个世界较高的道德观,是前所未有的。耶稣基督将此犹太基础加以扩大,然后推广至全世界。如果没有耶稣,我们势必生存在难以想象的低道德标准中,而我们的对错概念一定没有比今天部份的野蛮人好多少,因为我们自己也还是野蛮人。

基督不只是带来较高的对错标准,还使其广传,许多文化因而得以提升。历史上有许多野蛮残忍的民族因耶稣基督正面的影响而文明化,若是基督没有来,我们可能还像当年的祖先一样茹毛饮血呢!

二、中西方伦理道德的表现

1、中西方人性假设 ——善与恶

“三字经”中所描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可谓是中国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基础认识。因而,传统统伦理观认为人是有可能成为道德上的完人的。中国传统伦理的全部目的就是教人做完人做圣

人,即所谓“内圣外王之道”.由于欲求圣人为王,所以主张社会以人治、德治、礼治,而排斥法治。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主流的。时至今日,我们对人性的估计也受传统影响,存在道德人这种片面人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期望很高。

西方文化传统中对人性的认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明显不同,西方文化对人性的认识基本上是性恶论的。西方基督教文化一直把人看作是有“原罪”的人,人甚至是由于“罪恶”才出生的,人有与生俱来的罪恶本能,所以对人性具有恶的一面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警觉。这种性恶论我们称之为“经济人”,其叫法源于古典政治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中都是从利己主义本性出发来论证“经济人”的。西方的普遍的“经济人”意识使人们对“人”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不信任。

2、 中西方人际交往——礼与理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儒学为主,表现出固定化倾向,正如董仲舒所言:“道之大,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便在一个“礼‟,子上面。“礼‟原是宗教祭祀仪式上的一种仪态,《说文解字》就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可知,“礼”原来并没有等级制度的伦理道德方面意义,在阶级社会出现后,人类开始有等级之分,宗教祭祀也随之出现了身份的限制和区分,作为宗教祭祀仪态的“礼”便开始具有了社会身份区分的内容。礼在中国古代是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

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理”性——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

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是对传统西方经典伦理学的更新与延伸,在总体是依据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而建立起来的。无论流派多么繁杂纷纭、流派之间的观点差异有多大,根本来说,它们都是在西方经典伦理学思想的基础之上论述。从其复杂的理论发展中可以看出,“理性”是其一种不变的追求。在哲学的工具书上,理性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人所具有的探索真理的能力,或达到真理认识的某一认识阶段。

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曾指出,由于自然的真理“躲藏‟‟在事物之中,唯有人的“思想‟‟而不是感觉才能获得真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相当于“理性”,最早明确提出理性概念的是阿那科萨哥拉。他认为“物的„种子‟是存在物的始基”人的感官只能认识具体的事物,唯有理性是揭示“始基”的可靠工具。斯多葛学派把理性视为神的属性和人的本性。近代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知识的源泉。18世纪法国哲学家将理性概念从认识论引申到社会领域,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的就是理性。理性成为衡量一切社会存在的价值尺度。在现代形式合理性的意义上,合法性的成立通常需要有一个“讲理”的过程,而以“理据‟‟清晰为其自身成立的必要条件。就此而言,合理性就是合法性,合法性必以合理性为前提。

3、中西方的价值倾向——义与利

中国传统道德主义主要表现于传统文化关于义与利关系的理论中。中国传统道德主义的主要流派是儒家,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儒家的义利观。

儒家创始人孔子关于义与利的名言是:“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用现代语言

来说,就是:君子讲究的是义,小人讲究的是利。

西方不会舍利取义 4、伦理价值的导向——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重整体轻自我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传统的伦理观认为个体是群体体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个体的价值只能依存于群体的实现而实现。中国人习惯于将个人称为角色而不称个体,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主动的个体,并且认识到其行为是由行动者知觉到这个关系中的其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所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只有自我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时,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从古至今,这一伦理价值取向引导中国人重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这种整体主义价值观念自古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正直的中国人发奋向上,不屈服恶势力,坚持与外来的压迫作斗争。

个人主义是西方伦理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取向。西方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自我选择、自我控制的个人或自我。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有独立精神的个体。只有个人得到充分发展,才能有社会的发展。个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将自我理解为其行为主要是参照自己内在思想、情感和意志,而不是参照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才是有意义的。因而我们可以把西方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值观。个人主义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确曾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个人主义对个性自由的张扬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有力武器。它要求个人运用自己的理智做出独立判断,不要盲从外在权威,要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将其推给上帝、社会和他人。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个人主义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由于个人主义过分强调个人本位,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不仅导致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的匮乏,还造成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的冲突,成为社会发展的否定性因素。

5、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天人合一与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的传统伦理观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即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的特点,首先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天人协调”的观点。《易传》的作者在《文言》篇中提出“与天地合德”的观念,《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先天”指在自然变化之前对自然加以引导,“后天”指遵循自然的变化。这实际是说,一方面,大人在天地间具有调整、引导自然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必须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这种关系协调说不失为一种全面而辩证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的特征,还体现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贵和尚中”。中国文化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必然强调和谐。例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是和谐不是等同,和谐是不同因素与矛盾的有机组合,即我们常说的“求同存异”。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大同理想”和“中庸之道”。“大同理想”的实质,是一种和合境界的追求。“中庸之道”是处理人与人、人和社会关系达到和谐境界的最高原则和最高境界。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事上思想和行为的适度和守常,以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守的完美境界,实现社会的“大同”理想。把这个原则用来处理民族之间,邦国之间的关系,就是以道德修养和教化为本,以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他的民

族和邦国,以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这是中国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

西方人道主义是以人类利益和价值为中心的一种学说。它反对超自然主义,把人看作是自然对象, 肯定人的基本尊严和价值,以及人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获得自我完善的能力。人道主义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彻底打破封建主义及宗教神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在西方社会近现代史中起过巨大的进步作用。然而,人道主义的发展史表明,把以往对神的崇拜、对神的力量的无限憧憬和信仰转移到对人自身力量与理性的无限崇拜和信仰,相信人的无限可能性,就使得人的力量被人自己抬高到不应有的高度,从而使人“再度丧失了自己”。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可以发挥主体性征服自然的同时,盲目相信人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助长了人无限制掠夺自然的欲望,成为日后人类中心主义的滥觞。

6、人伦思想——家族主义与地域主义

在中国的伦理关系中,家庭、家族处于核心地位。这主要是由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中国整个传统伦理道德体系几乎以调节家庭、家族内部的关系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是个小社会,整个国家则是扩大了的家庭,或说家族。把家庭伦理规范“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扩而言之,就是“君臣有义”、“朋友有信”,父子变相为君臣,兄弟变相为朋友。家庭与国家的管理方式一脉相承,所以,有“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之说。此中,确定了两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就是忠与孝。

孝,是首要之义,“百善孝为先”,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许多学者,如梁漱溟、谢幼伟等,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孝文化”。但过分强调孝,甚至是以极为畸形的方式来弘扬、推行孝德,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吴虞和鲁迅。吴虞认为,孝悌之道就是要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他从孝悌之道对国民性的负面影响作了强烈批判。鲁迅则从孝道对于人的畸形心理迫害进行了深刻揭露,他在他的文章《二十四孝图》中引用了“郭巨埋子养母”的例子来说明畸形的孝道,“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批判了传统“仁义道德”的“吃人”本质。

而西方国家的起源方式是打破血缘关系,代之以地域关系来形成国家,家族关系的地位次于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到了近代,资产阶级以金钱为目的的思想渗透到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相应地,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也退而居于次要位置,反而调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伦理道德居于首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较早推行公平、效率这一原则,也得益于这种伦理关系的调节。而中国由于伦理关系的影响,直到现在才提倡、推行这一原则。

7、不拘小节与礼仪至尚

通常在美国的课堂上:桌椅毫无秩序,学生随便坐,办公室里衣着随便,员工与老板开玩笑。中国,课堂上井然有序,员工对上司、晚辈对长辈言行也必须表现出必要的礼仪和尊重。礼仪之

邦。

8、婚姻观念

结婚目的的差异

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婚姻目的的差异。所谓婚姻目的,即男女双方想经由建立婚姻关系的方式而达到某种预期的结果。

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礼记昏义》说:“合两性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一是通过联姻合两大家族之优势,扩大亲属同盟,即“结缘”;二是为了男性家庭继承家庭的血统,传宗接代,即“继统”。Ill 当然,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这种传统的婚姻目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男女青年往往选择“爱情至上”的婚姻。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富传统的社会,要使爱情变为婚姻的主要目的,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1996年在上海、广东、甘肃、哈尔滨四省市的有关婚姻质量的调查,男女因爱情结合成婚姻的只占1/4左右。统计的结果表明:两性因“爱到极点,无法控制”而成连理的仅占2% ,在婚前“甜蜜愉悦,彼此相爱”的为25% ,56.5%的人在婚前“和睦相处,互有好感”,而“出于无奈,勉强结合” 和“互不熟识,元感情可言”的达到16% 。12]2.西方人的婚姻目的。

西方人的结婚目的:其一是坠人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个完满的结果;其二,寻找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性相悦。在他们看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乃是男人和女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131由此可见,追求真爱乃是绝大多数西方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

因此,我们说西方人的结婚,是个人的权利;中国人的结婚,更像是对家庭的一种义务。 择偶标准的差异

由于婚姻目的的不同致使中西方文化在择偶的标准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来看,最要紧的是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身家清白,往往是男方对女方要求的条件。父母替儿子选媳妇,首先调查清楚女方是否属于本分人家,因为他们认定只有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将来才可恪守妇遭,孝敬公婆,使家庭和睦。至于门当户对,则更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家长替子女择偶特别讲究的条件。在中国古典的爱情小说中,穷秀才和富家小姐的相爱总会遭到最强烈的阻挠;而贫家女想嫁人豪门只能给人做侧室或偏房。现今中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虽然不一定严格恪守身家清白和门当户对的原则,但是仍然受到这一原则的影响。现在的男

青年找女朋友,多数钟情于那些“贤惠纯情” 的女子。细想一下,贤惠纯情的女子与以前本分人家的姑娘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而作为女方,则更多的考虑男方的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其次是学历和知识水平,再次才是外在的身材,相貌等因素。”

2.西方人的择偶标准。西方人的择偶标准和我们实在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互相契合fcompatibility) ,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因此,一位出身富贵之家的少女在寻觅如意郧君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选择与自己阶级背景相差悬殊的小伙子,其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被小伙子的幽默感吸引。西方童话中王子与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在西方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英国的查尔斯王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出身、相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卡米拉鲍而斯作为自己的爱人,正是因为两人有着契合盼陛格和共同的爱好。

婚姻中的夫妻关系

1.中式婚姻中的夫妻关系。传统的中国婚姻中,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婚姻结构是由于传统的文化分工造成的,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丈夫是一家之主,是全家的顶梁柱,承担着家庭生活的主要经济责任;而妻子的任务是管理家务,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男子无妻家元主,女人元夫房无梁”IJ-一丈夫缺少了妻子后,家中元人照管,可能家庭生活会变得杂乱无章,但由于丈夫有经济能力,日子还是可以照过不误的;而妻子没了丈夫,就会断了经济来源,好比房子没了房梁,这种房子却是没法再住下去的。

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在婚姻中的地位差距不似以前那么悬殊。如今,女性走出了家庭的圈子,参与社会工作,保持在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但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妻子仍需要或愿意在不同程度上依附于自己的丈夫。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经济条件较以往有很大的提高,不少要子回到家中做全职主妇,完全由丈夫供养。对于这些全职太太们,人们总是投以羡慕的目光,称赞她们有福气;但对于社会中出现的极为个别的全职丈夫的情况,大家总是投以鄙视的目光,认为男人围着锅台转是很役骨气的。

2.西方人的夫妻关系。西方人则认为婚姻中的男女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他们的话说:“Husband and wire shouhlbe equal partners.”l’I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促使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妇女投身到家庭以外越来越多的领域参加工作、参与交往.由于重新获得为冢庭做出经济贡献的机会,妇女们自然要求自身地位的相应提高。因此,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在西方社会遍布起来。这些女权运动提出了“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纲领,要求妇女在社会中与家庭里取得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使妇女从传统的习惯、观念和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平等。那么,这种equal-relationship 在婚姻中如何体现呢?在西方,妻子和丈夫均可在外谋职,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对于纷繁的家务琐事,夫妻也共同承担 如果去西方人家里做客,便不难发现,男士下厨房是常有的

事儿,他们的手艺可能比妻子还要好。对于照顾孩子的责任,双方也要共同分担 要子元需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职业角色,丈夫也需承担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夫妇同时承担双亲身份,不再有父、母在与子女关系中角色的分担和隔离。如果夫妇双方凶为工作而不能很好照顾子女时,他们会雇用b2JhY —sistei-来代为照顾。

综上所述,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婚姻观念上存在诸多差异。究其根源,是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婚姻观念的不同,只是两者差异的一个方面,还有诸如在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社会关系、社会礼仪及社会习俗等等很多方面的差异。在中西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俗,以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三、比较及评价

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与政治融为一体,西方传统社会的道德是与宗教结合的。“政治是伦理色彩的政治,伦理是以政治原则为中心的伦理。“礼‟‟最早就是政治规范,包含有道德内容。西方传统社会的道德,虽然也受它那个时代的政治影响,但道德与政治不是融合为一的,事实上,道德都是与宗教结合的。一定社会形态的伦理思想归根结底是一定社会经济结构的反映,受到该经济结构以及由它决定的文化状况的重大影响。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状况决定,西方伦理思想的特点亦是如此。中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比较向我们揭示出:伦理学作为正当生活描述的学科体系,伦理学家们的研究基础是在现实生活的感知中,关注人的内心生活,诉诸人的各种道德感情,是经验也是体悟。社会拥有一种理想的道德秩序,它就可以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提供幸福、自由、自我实现或全面发展的条件;个人一旦拥有主动遵循道德秩序的品质,就拥有了幸福、自由、自我实现或全面发展的内在依据。

当代道德的旨归应该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类幸福。伦理学家们孜孜以求恰当生活的思考,都是为他们所理解的尘世之幸福提供说明,以求生命于世的安恬与宁静,使生命更有价值,生活更值得一过。虽然幸福不是道德行为的目的,但如亚里士多德所希望的,有道德的人应享有幸福,有完整道德的人应享有一切可能的幸福,既有德性又享有幸福就是至善。


相关内容

  • 第三讲经典现代化理论
  • 第三讲: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启蒙现代性与经典现代化理论 西方原生现代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生成确立过程,因此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探讨的是启蒙现代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早期阶段的展开问题--也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生学或起源学.这一经典现代化理论,主要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社会思想家针对资本主义现代化 ...

  •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理解生命 "所谓的生命,就在于记忆和延续."--柏格森 19和20世纪之交是新旧哲学的交替时期,西方主要国家(英.法.德等)涌现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和哲学家.他们对传统哲学都持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但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着传统哲学的痕迹.本讲主 ...

  • [哲学的故事]之柏拉图第三讲(上篇)
  • 我们言归正传.大家放弃了十一假期 周日晚上8点到10点的休息时间, 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像我第一次开课的时候所讲的,什么叫哲学?哲学被诺瓦利斯称作"怀着乡愁的冲动四处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欢迎大家回家,享受这两个小时的家庭聚会. 今天我们给大家奉献的内容是从疑难词版 ...

  • 第三讲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 第三讲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与骑士浪漫主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特点. 2.了解骑士文学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1.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中世纪文学 2.但丁和<神曲> 教学难点: 1.宗教和文学的关系 2.骑士文学的进步意义 主要教学内容: 一.中世纪社会概述: 1.中 ...

  • 福州五佳教育高二历史必修三笔记.doc
  • 文章来源:福州五佳教育网www.wujiajiaoyu.com(中小学直线提分,就上福州五佳教育) 必修三笔记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高考考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 ...

  • 第三讲古罗马文明
  • 第三讲 古罗马文明 导入: 古希腊文明给世人的是精神,罗马展示给世人的是行动.罗马人对希腊人的征服,开启了希腊精神征服地中海的时代,把希腊精神转换出成罗马的政治统治形式. 一.古罗马简史概述 1.古罗马文明起源于意大利中部台伯河入海处.相传古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后来逐渐强大,征服了周围其他地区 ...

  • 美学三讲读后感
  • 读"美学三书"后有感 --人性回归的思考 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三书>中一章提到"美是什么"的概念,将欲给"美"下一个定义,更是从东方到西方去探讨"美"的涵义,从原始艺术探讨至宇宙太空,目的在于阐述何为美. ...

  • 思修课件整理
  • 第一讲 从苏格拉底难题说开去 苏格拉底难题: 相传,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给他的学生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每个人沿着一垄麦子走过去,不许回头,摘下一束麦穗,看能不能摘到最大最好的. 介绍曹汝德先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苏格拉底难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知有多少哲人都想揭示出其中的奥秘.尽管解法各有不同,但 ...

  • 历史必修三完整版提纲2016
  • 历史必修三 <思想文化史>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讲 百家争鸣 课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归纳: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