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西蒙尼]--媒介与粉丝文化分析

电影《西蒙尼》——媒介与粉丝文化分析

一、电影内容详细介绍

影片名称:《西蒙尼》

外文名称:《S1MONE 》

出品时间:2002年

类型:剧情/喜剧/科幻/奇幻

制片地区:美国

导演/编剧:安德鲁·尼库尔(Andrew Niccol)

主演:阿尔·帕西诺(Al Pacino) 瑞切尔·罗伯兹(Rachel Roberts)

上映时间:2002年8月23日(美国)

片长:117分钟

色彩:彩色

对白:英语

剧情介绍:

好莱坞导演维克多也曾经在比弗利山呼风唤雨过,甚至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可现在,他的好日子似乎远去了。新片《日出日落》的女主演,一名A 级大明星弃他而去,他一时间找不到满意的人选来代替,因为在他看来,那些女演员远远没有达到他理想中的女主角那般完美。

一位电脑天才及时帮维克多解决了麻烦:他送来了一套程序可以设计出完美而且高度逼真的三维动画虚拟人物。借助这一程序,维克多创造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女人”。因为程序名称叫“虚拟一号”(Simulate One),于是他便用其缩写“Simone”来给自己的女演员命名。

维克多的电影顺利地完成了,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西蒙妮”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偶像,拥有了无数疯狂崇拜者,“她”实在完美得令人无法拒绝。但是,“西蒙妮”的真正身份却没有人知道,经过精心的策划安排,维克多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秘密:所谓“完美女人”只是他用电脑创造的产物。甚至连他那身为制片公司老板的前妻也被蒙在了鼓里。两名记者似乎想揭开“西蒙妮”身份之谜,但结果只是陷入了更深的迷恋中。

维克多顺势又利用“西蒙妮”制作了第二部电影,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热潮。可是同时局面也开始变得让人无法控制了。在公众想知道“西蒙妮”的真面目的强烈愿望下,维克多既没有勇气戳破这个美丽的假象,又逐渐难以忍受日益增大的压力。终于他为了摆脱这一切而“杀死”了“西蒙妮”,而他也因此逮捕了。

维克多公布了真相,但是包括警察在内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人们无法接受“西蒙妮”并未真正存在过的事实。最后在维克多女儿的帮助下,“西蒙尼”重新回到大众的面前,维克多终于摆脱了这场噩梦。

二、电影中关于媒介问题的经典情节与对白

1、 媒介的传播

电影《西蒙尼》中,由电脑模拟出来的三维动画虚拟人物“西蒙尼”之所以会一夜之间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最关键的因素得益于媒体的宣传,媒体对西蒙尼的大肆报道让公众开始关注、了解这位虚拟偶像,这其中包括报纸,杂志,电视访谈等传播形式。

影片[00:19:10]电视对“西蒙尼”的初次报道‚一位耀眼的玉女新星一夜之间成名,以她的处女座《日出,日落》抓住了世界上每一位电影观众的心。但是谁是‘西蒙尼’?我们对她一无所知,而她为何如此神秘? 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维克多塔兰斯基发现的。‛媒体在对西蒙尼的初次报道中多用反问句,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利用媒介的影响力构建了“西蒙尼”的偶像形象。

此外,电视采访,演唱会直播也是媒介的传播手段之一。在影片[01:03:40]处,“西蒙尼”举办演唱会,现场大量的烟雾和悠扬的音乐,透过电视画面将“西蒙尼”呈现得栩栩如生。可以说媒介的传播造就了西蒙尼,让其原本虚拟的形象越来越真实,随之引发大众对“西蒙尼”这个虚拟偶像的高度追捧。

2、 媒介窥伺隐私

影片[00:32:00]一大批记者围堵在维克多家门口,举着“长枪短炮”试图拍摄到“西蒙尼”的画面,此时维克多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这里干嘛?你们这是私闯民宅!‛记者回答:‚你无法藏她一辈子的!‛此处可见,记者对于“私闯民宅”一词毫无畏惧之心,甚至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为达到拍摄目的不择手段,理直气壮地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影片[00:31:13]两名记者在车内监听维克多的电话,想从中获得关于“西蒙尼”的信息。 影片[00:40:11]维克多伪造“西蒙尼”入住酒店的总统套房,引来一大批记者在酒店门口围堵,试图拍摄到“西蒙尼”的生活照。[00:45:08]两名记者收买了酒店服务员,进入到“西蒙尼”“入住”过的总统套房,将其用过的生活用品一一搜集起来,私自进行指纹采集和分析研究。

这两处体现出媒体对公众人物的一种窥私心理,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直接或间接地侵犯他人的隐私,违反了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3、 媒介制造新闻

影片[00:50:16]报社记者策划如何逼迫“西蒙尼”现身:

——‚我知道怎样逼出‘西蒙尼’来了,他的童年史。‛

——‚你有(她的童年史) 吗?‛

——‚等你们写完后我就有了。‛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而影片中的媒体为了追求独家消息,不惜弃新闻的真实性而不顾,制造假新闻以吸引大众眼球,引导大众关注偶像的虚假形象,严重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

4、 媒介的舆论引导

影片[01:27:37]维克多为了毁掉“西蒙尼”,让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了许多争议性的话。

西蒙尼:‚我只是觉得我们所有的小学都应该设打靶场,让这些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说臭氧层有个洞,我怎么没看到?‛(手持着香烟说道)

‚外国移民?天哪!这里的人还不够多吗?‛

‚上帝创造毛皮动物就是为了造衣服的。‛

‚你尝过海豚肉吗?油炸,再加点大蒜。(做手势:味道太好了)‛

‚每个人都在说香烟的危害,但看看她的好处,当你手上有了它,你就会吃得很少。‛ 主持人1:‚我们一直知道‘西蒙尼’与其他明星不同,她总是说出真心话。‛ 主持人2:‚她确实是的。‛

当“西蒙尼”说出那么多句有争议性的话时,主持人并未站在正确的立场加以干涉,反而帮其说好话、打圆场。众媒介继续追捧,从而扭曲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是违背媒体职业操守的表现。

三、相关理论阐释分析

1、粉丝:描述与界定

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粉丝”这个群体首先是以“迷”这个名称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著名迷研究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的偷猎者》(1992)一书中指出迷是“狂热的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 迷恋、仰慕或崇拜影视歌星或运动明

1星的人”。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对受众作了如下分类分类:“大众媒介

受众可以分为四种:社会群体或公众、满足群组、媒介或渠道的受众、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在麦奎尔看来粉丝就是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

“粉丝”最先被称作“迷”。粉丝、“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极度迷恋和崇拜。人类的崇拜行为自古就有,崇拜的产生在于人与自然不可调和的关系, 即通过崇拜强者的行为来满足自身改造自然的愿望。

当今的“粉丝”与“迷”己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粉丝不仅仅是作为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传播的受众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除了对偶像文本的狂热喜爱这一共同点之外,粉丝比迷更具有群体标签的特征, 粉丝比迷更善于与偶像和文本互动。粉丝们创造了一种拥有自己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粉丝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文化体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播的主体。

粉丝又叫媒介迷,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对某些明星,而且对某些特定的媒介内容表现出极度的喜爱。有学者认为,粉丝是指一群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

2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虽然充当“粉丝”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的, 然而

根据各种数据表明,分布最密集的依然是青年和学生群体。

2、粉丝的特性

(1)参与性

著名学者詹金斯曾指出,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中来,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而一跃成为了媒介

34生产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粉丝是一批流行文化资本积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为粉丝追星提供了最快捷、最有力的工具。以百度贴吧为例,粉丝在其中创建的有关内地、港台、日韩以及欧美明星的贴吧总数就有12385个。粉丝们长年累月驻守这些贴吧,将自己获得的明星信息、图片等第一时间上传到贴吧中与他人分享。这种高度的参与性成为粉丝的一大特征。

(2)过度性

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

5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

换种说法就是说,粉丝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其过度性,这也是粉丝与普通受众最大的不1

2 王亚娜:粉丝行为、心理特征及粉丝文化,青年记者,2014年3月中 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 蔡骐,黄瑛瑶: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新闻记者,2011年8月 4 Fiske, J.,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Lewis, L. A.(ed.),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1, p. 33.

5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解读,CNKI 学问:http://xuewen.cnki.net/CJFD-XJZT201413193.html《戏剧之家》2014年13期

同。粉丝的各种过度性行为譬如,为了收集明星的相关物品,他们不惜重金;为了一睹明星风采,他们可以在活动现场不吃不喝等上十几个小时;更有甚者,诸如“大肆整容追孙燕姿”,“服药自杀追周杰”,“倾家荡产追刘德华”等悲剧性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过度性也是粉丝带给社会最大的困扰。

(3)区隔性

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提出过“场域”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中被划分的不同区隔,而每个区隔的领域的运作就像物理学意义上的“场”一样,是由内部和外部的不同作

6用力而构成的。这种概念放到粉丝群体中我们能够发现两点:

一是不同的粉丝追随不同的明星,于是明星的不同会造成粉丝之间的相互区分乃至对立。二是在同一明星的众多粉丝中,来源于经济实力而产生的差异也会形成一种区隔。

因为只有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粉丝才能够拥有更多曾被偶像拥有过的物品,或由偶像代言的产品,才能够亲身参与和偶像相关的各种节目或演唱会,并获得话语权,经济实力往往是其参与的基础。

3、“粉丝”的集体登台:电视选秀节目

虽然“票友、发烧友、歌迷、追星族”这些词产生较早,但相对“粉丝(FANS)”,他们

7还只是零落分散的一个个原子态的独立个体。“粉丝”在我国大众文化舞台上的集体登场,

始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全国声誉之际。

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节目曾在 2005 年掀起了一场全民娱乐风暴,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娱乐工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量来自不同阶层、职业和年龄段的超女粉丝,不仅为他们喜爱的超女选手提供了全方位的热情支持,还利用新媒介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粉丝文化。

《超级女声》是源于《美国偶像》和《英国偶像》两档国外节目。2003年, 《超级女声》的评委兼策划人夏青看到了《南方周末》上一则关于《美国偶像》和《英国偶像》的报道, 因此兴趣, 决心在中国也办一档这样的节目。刚开始办的是《超级男声》, 在湖南本土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后来主办方觉得女性选秀节目可能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于是策划了2004年的《超级女声》。它将美国娱乐化、平民化的电视娱乐真人秀全套舶来, 并加以本土化, 在中国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以“不设门槛、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为特色, 强调自我个性展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电

8视选秀节目,比较准确地抓住了当今时代“粉丝”们的心理,从而容易引发共鸣。在偶像

的光环背后,“粉丝”己经渐渐成为一只不容小觑的幕后推手。为了让自己的偶像成为更多人的偶像,“粉丝”们不畏辛劳、不计付出地到处摇旗呐喊;利用手中仅有的网络、短信资源缔造出了一个个造星神话。

2004年到2007年之间, 中国选秀节目经历了由产生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巧也标榜了“粉丝”成长的历程。伴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我们的“粉丝”经历了从刚开始的崭露头角一一渐成气候—走向正轨的发展轨迹。其间充满了欢乐、艰辛和泪水,也不乏残酷、批评和争议。但是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在选秀进行的那段时间,电视选秀节目成为观众以及“粉丝”们每晚例行的狂欢仪式。而“粉丝”正是因为登上了电视选秀节目这一舞台, 才得以亮相, 并如春风化雨般迅速成长和扩散开来。

4、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粉丝”使用行为的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适度效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也是传播学6

7 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徐暮耘:找“神”的人们——对两个流行歌手粉丝团的田野考察与深度解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8 郑欣:当平民遭遇“皇后”:“粉丝”及其偶像崇拜行为研究_以后选秀时代的“玉米”粉丝为例,青年

受众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偶像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被广大“粉丝”消费使用,必然满足了时下“粉丝”的“心理需求”,而“粉丝”在“使用”偶像之后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越高, 其“使用”(崇拜) 的时间才会愈发持久, 情绪才会愈发高涨。

在麦奎尔看来, 受众通过使用媒介所获得的满足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遣,包括逃离常规,逃避问题,释放情感;二是人际关系,包括交朋结友,社会功用;三是个人认同,包括自我参照, 探索现实,强化价值;四是监视环境,主要是寻求获得信息的方式。 那么,“粉丝”通过对偶像(由电视媒介生产)的使用,也可以满足释放情感和压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自我认同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粉丝”参与节目,“消费”偶像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来进行的。然而“粉丝”的个体差异性,又导致了其行为方式、迷恋程度和迷之对象的多样化。

对此,著名的传播学者施拉姆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自助餐厅”理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而媒介所传播的林林总总的信息就好比是自助餐厅里五花八门的饭菜。在这个餐厅里,主角是各取所需的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尽量提供可以让他们满意的饭菜;至于受众爱吃什么及吃多少,

9媒介是不能强迫的。

受众对媒介生产内容的选择性心理,直接导致了其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种行为的发生。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对媒介信息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 即习惯接触与他们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信息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避免接触与其观念相左的传播信息。

上述理论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粉丝”对偶像的“选择使用”情况来对号入座:各式各样的电视选秀节目充斥荧幕,由其所产生的大明星、小明星数不胜数,但是观众和“粉丝”的经历、情感和时间是特定且有限的,他们只能从节目提供的众多“星”中筛选自己喜欢且幻想的属于自己的那几颗“星”,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投入,进而获得情感交流和快乐体验。

5、“粉丝”和”粉丝文化”的转变

(1)“粉丝”与媒介关系的转变

“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传受关系,“粉丝”团体开始掌握主动权,策划并且干预偶像事业,他们会自行设立一些偶像活动的平台,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众媒介的信息来源。

(2)“粉丝”内涵和外延的转变

随着体育界的林丹、宁泽涛甚至于丹,易中天等学术人物也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团体,同时,政治精英也紧跟着潮流,有了自己的粉丝,如“什锦八宝饭”,他们是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粉丝。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粉丝”的关注焦点从娱乐领域和消费领域逐渐转移到了政治领域。并且所有年龄阶层的人都可以成为! 粉丝" 。

(3)粉丝和偶像关系的转变

八九十年代“追星族”的队伍,明星与追星族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到了全民选秀时代,“粉丝”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追星族”这一概念。粉丝成了间接的“决策者”。从“追星”到“造星”的转变使粉丝有了质的变化。2005年的超级女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粉丝们手中握着可以决定选手去留选票,他们的地位发生了质的转变。

“粉丝”和“粉丝文化”转变原因的剖析:

(1)大众媒介的推动

在媒体造星时,他们往往会给! 粉丝" 一个决策权,即由粉丝的投票决定选的去留,这就使得粉丝团体" 的地位发生转变。也正是因为媒介的力量强大,粉丝的本位意识增加,他们才会积极策划和设计一些活动平台,吸引媒体的报道,为偶像增加关注度,从而转变了粉丝文化。再者,根据人际传播的晕轮效应,“粉丝”们常常会因为喜爱某一明星而喜爱他们所

10代言的一些商品,并会对此进行再传播,扩大媒介的传播效果。

(2)民意窗口的开启

民意窗口的开启指的是随着媒介条件的成熟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民众开始注意自身的话语权,而随着民意窗口的开启,也成全了粉丝的这种! 自我声张" 。粉丝积极利用各种渠道表达自己对于偶像的感情,并组成粉丝团体,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必然会引来媒介和民众的注意,为粉丝" 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6、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

(1)粉丝作用于媒介

1)作为媒介产品受众与消费者的粉丝

按照麦奎尔的受众观来说, 粉丝是有着特定媒介内容需求的受众, 他们形成了这种内容需求的市场以及消费者。许多的明星为一些品牌作代言人, 这些广告通过媒介的传播, 会对粉丝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粉丝来说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就是对偶像忠诚的表现。所以, 粉丝是典型的媒介产品受众和消费者。

2)作为媒介传播的反馈及参与者的粉丝

约翰·菲斯克在《粉丝的文化经济》中提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 粉丝成为一个额外的市场, 他们不仅经常大量购买“衍生”产品, 而且提供了许多宝贵且免费的有关市场趋势和偏好的反馈。”

新媒体尤其是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拓宽了粉丝与媒体的沟通渠道, 也大大增强了粉丝的参与度, 更为媒体收集粉丝的偏好提供了便利条件。

3)作为媒体报道对象的粉丝

媒体通过对粉丝的报道提高了粉丝团体的知名度, 也是一种官方的肯定和认可。媒体对粉丝的报道迎合了粉丝, 同时也刺激了粉丝团体参与的积极性以“超级女声”这样的选秀节目为例, 对于粉丝的报道伴随着整个的比赛的进程。在这些报道里, 粉丝总是那么的狂热和忠诚。为了给偶像造势和争取选票, 不同的粉丝群体之间明争暗斗, 你争我夺, 甚至不惜对对方谩骂、攻击、低毁。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偶像之间, 粉丝之间的竞争和其受关注程度也在扩大。

(2)媒介作用于粉丝

1)媒介是粉丝交流的平台

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发展为粉丝提供了更为安全、方便的集结场域和平台。在网络上, 比如百度贴,粉丝可以分享文字、图片到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明星的信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日益扩展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种类,增强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频率。

2)媒介为形成粉丝文化推波助澜

媒介改变了传播交流的方式, 同样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亨利·詹金斯认为媒介的进步使粉丝文化变成一种参与性的文化。廉价的DV 、数码相机可以使粉丝拍摄视频素材; 还可以利用photoShoP 等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加工。粉丝已经可以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制作并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因此媒介为粉丝提供平台、制作工具和技术, 为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和推动作用。

3)媒介是粉丝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10 包亚兄 项华:媒介机构与FANS 的文化研究,科技风,2012年10月(下)

粉丝的泛化以及粉丝社群的发展使得粉丝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一个新兴景观。粉丝文化不仅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介传播,大众媒体有关粉丝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以粉丝作为主角的节目也相继出现。

例如,在2006年北京卫视推出以粉丝为主角的上下两集特别节目叫“你的爱我永远不懂”。在网络上,粉丝网和中国粉丝网也应运而生。还有《粉丝报》的出现。该报以粉丝为核心,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粉丝和粉丝文化进行相关的报道。《粉丝报》的发行使粉丝文化也获得了固定的纸质大众传播媒介。

总之,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的、单一的传受模式可以概括的。粉丝对于媒介而言,是媒介产品的受众和消费者;并反馈和参与媒介传播,甚而成为媒介传播的内容。媒介对于粉丝、粉丝文化而言,是粉丝交流的平台,并催化出粉丝文化;进而成为粉丝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7、对粉丝文化的引导

(1)避免粉丝形象再现的妖魔化

约利·金森有一个观点是说:“人们总是用嘲弄的或者病态分析的方式看待发烧友, 发

11烧现象研究的著作充斥着离经叛道的形象, 发烧友不断地被刻画成潜在的狂热分子。”国内

对于粉丝的描述似乎也摆脱不了类似的偏见。比如对杨丽娟的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描述中成了一个笑料多于悲情的故事,杨丽娟本人也被贴上“神经病”、“变态”等标签,成为一个被妖魔化的粉丝符号。

粉丝的被动性使得他们在传媒信息面前显得更为敏感和脆弱,而粉丝的主动性又使他们可能变得更为偏激和乖决,因此传媒报道要注意分寸,避免主观判断。 粉丝报道的恰当调性是“并非冰冷的酷,并非发烧的烫”, 传媒要让这些忠实的受众感受到温和的态度、温情的语言和温暖的关怀。

(2)破除偶像塑造的单一化与模式化

粉丝所接受的迷恋对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传媒的塑造。现在的偶像市场太过单一化和模式化,基本上是视觉形象良好的影视明星当道,比如小鲜肉呀,最美叉叉叉这些。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 传媒应该呈现更多富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人格形象, 而不仅仅作为影视娱乐明星的形象集散地。

(3)突破粉丝亚文化定位的绝对边缘化

人们常常认为“官方或主流文化产生美学欣赏,而发烧现象只是通俗文化的作品和实践。”将发烧友视为“另类人”。事实上, 所谓主流和边缘的界限并非那样径渭分明。粉丝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亚文化特征,对粉丝文化的引导要结合它发生和生存的特殊土壤和环境,要理解与利用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寻求恰当的网络管理途径。

四、相关案例

在相当程度上,媒介是粉丝文化得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催化剂。从电影、报刊等传统媒体到现如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横跨娱乐业、政坛、体育界等各个领域,粉丝群体所拥有的力量之大正逐渐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从六十年代的法兰西说起。在电影《如果》、《戏梦巴黎》里都出现了一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画面——1968年,法国学生在大街上高举毛泽东画像和标语游行,年轻人的家中也贴满了毛泽东像。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史称“五月风暴”。当时,另11 胡瑛:媒介重度使用者“粉丝”的受众特性解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20卷第5期

一片大陆上的中国正经历着文化大革命,两个国度里的年轻人有如孪生兄弟一样默契地“拥护”着毛主席。

事实上,五月风暴中参与者们,虽然胸前戴着毛泽东像章,高呼着“沿着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前进”的口号,却对毛泽东和红卫兵并了解甚少,甚至是完全错误理解了文革的立场。在他们看来,“文革”是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是人民自发起来反抗寡头政治的斗争,这种盲目的政治崇拜趋势着他们满腔热血地闹“造反”。

这一代年轻人深受嬉皮士运动、反越战运动影响,逐渐的,“红色中国”成为了又一个被认同的思潮。尽管他们只是在报刊、书籍等媒介上略微了解过毛泽东,但这完全不影响毛成为了他们争相崇拜的人物。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认为:“多数西方知识分子被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所吸引,是与毛泽东本人头上的光环和成就分不开的„„他的名言被人们广泛地引用,1964年出版的《红宝书》——一本为新生一代准备的革命指导手册,似乎体现了一

12种预先设定的一致性。在西方,它迅速地成为政治军事斗争时代的圣经。”

同样是六十年代中期,四个来自英格兰利物浦的年轻人掀起一股正席卷全球“Beatlemania ”(披头士狂热)。披头士是音乐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他们还曾引发了历史上规模罕见的追星狂潮,一种首次“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性骚乱”。

披头士彻底改变了人们听流行音乐的方式,摇滚乐从此成为了乐迷为之疯狂的事物。从披头士狂热现象开始,他们不但作为一个音乐符号出现在唱片、报纸、电视上,成为记者争相报道、民众八卦的对象,同时成为了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化身。作为该运动的象征,他们成为了波希米亚主义以及各个社会政治议题下激进主义的催化剂,包括女性解放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和环境运动等。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鲍勃·斯皮茨(Bob Spitz )为披头士写的传记《The Beatles: The Biography 》于2005年出版,足足有960页。在他看来,也只有披头士能激起他蓬勃的写作欲望。“我花了9年时间,采访了400多人,原稿足有2800页。当一切完成后,我依

13然觉得不够。这支乐队重新定义了摇滚音乐,塑造了一代人的价值观。”斯皮茨说道。

粉丝表达对偶像的崇拜和喜爱的方式有千万种,我们相信绝大多数都是适度且积极的,然而有少数人选择了最极端和病态的方式。1980年12月8日,初冬夜色降临纽约曼哈顿的时候,马克·查普曼走近了他的偶像,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当时列侬正从他的车里出来,走向达科塔大厦。这时,查普曼叫住了列侬,随后掏出手枪,用一本《麦田守望者》盖在上面,然后向二十码开外的列侬开了五枪,终结了这位音乐领袖的生命。查普曼不慌不忙坐在街道边,开始读塞林格的小说,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直到警察到来。

尽管披头士在1970年解散,但列侬依旧是媒体聚光灯追随的对象,并被赋予各种身份:音乐领袖、工人阶级英雄、反战斗士、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等等。而查普曼称谋杀列侬的念头始于他在夏威夷家中的一日,那时他坐在地板上,望向 “披头士”乐队那张、他听过无数次的《佩珀军士孤独心俱乐部》,突然,仇恨就充满了他的内心。“他(列侬) 是一位成功人士,媒体把他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天才,但他变得像个伪君子,可以说操控着某部分世界,可我呢,我什么都不是。”

极端的案例不仅如此。1976年,14岁的朱迪·福斯特因在《出租车司机》中饰演雏妓艾瑞丝的优异表现,获得了1977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一时名声大噪。 1981年,朱迪的粉丝约翰·辛克利为了引起朱迪的注意,他前往希尔顿酒店,效仿电影剧情向准备离12

理查德·沃林,《毛泽东的影响:东风西进》,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4期

开的里根总统开了6枪,最后一发子弹从里根的腋下飞过,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伤势严重。辛克利因精神问题或者精神错乱被改判为无罪,2007年,他称自己不后悔枪击总统,并说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爱”。

随之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极端不理智的粉丝“自残”行为。有数据证明,不仅是追星者中年轻女性居多,而且在举止狂热的追星者中,也是年轻女性占据主力。2012年年底,英国青少年救助慈善组织“儿童热线”(ChildLine )发表的年终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青少年求助起因增加最快的正是自残。2012年,“儿童热线”接到的因为自残而求助的电话超过16000起,其中女孩儿求助者占据70%,且年龄大多在13-16岁之间。“儿童热线”

14同时指出,13岁以下女孩自残的首要原因即是因为狂热的明星崇拜。

“刺杀偶像”、“报复性自残”的案例毕竟是极少数,粉丝文化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人群的文化认同之上,从本质上来看这并不是一种贬义层面的行为。如嬉皮士文化的核心在于反对越战,追求精神自由,旨在批判当时人类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昆汀,乔布斯,奥巴马,都是曾经受到嬉皮士文化的重要影响,追求音乐与精神药物。以影视作品为例,70后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找到共鸣,80后感动于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赵薇的《致青春》,这都是一代人强烈的文化认同需求。

这也印证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中提到的过的一个观点:“年轻人更容

15易受到更前卫且更有成就的同龄人的影响。”同龄人对于文化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最近人气高涨的TFBoys 是一个特殊的例子,通过网络翻唱走红的他们,除了满足95后同龄人的文化认同外,他们也得到了不少比他们年纪更大的“亲妈级”和“阿姨级”粉丝的追捧。一个“亲妈粉”说:“少年偶像的魅力不在于鲜肉,而在于陪伴;看着这些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是一种幸福。”尽管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媒体,粉丝也会觉得是看着自己家人在成长。这样,少年组合就和“励志”产生了强联系,让粉丝们觉得正能量满满。16因此可看出,TFBoys 走红的原因里,还有一个粉丝经济的核心元素,即参与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粉丝们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偶像遭遇起伏和挫折时给予鼓励本无过错,然而有时明星们耀眼的“光环”会让粉丝有些盲目。去年8月柯震东因吸毒被捕的消息传出之后,和业界及社会主流声音表达的震惊和批评不同,柯震东微博上的大批粉丝在第一时间留言,称只要他肯于努力工作,知错就改,粉丝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柯震东加油”、“依然爱柯震东”成为一时的热门微博话题。相较之下,同样因吸毒入狱的房祖名的微博下大多是“真给你爸丢脸”,李代沫微博下面的留言是“吸毒真的很可耻”。

以上选取的案例,是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或传统或新型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的典型,毕竟粉丝群体的行为失范或个体的理性丧失只是个案,粉丝文化的发展在今天看来,其本质更像是“娱乐化”的扩张。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满足审美需求、文化认同需求的同时,作为粉丝自身应提高自觉,社会各方应对粉丝群体行为进行引导,以帮助粉丝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全盘否认和抹杀。

五、推荐书目:《迷文化 Fan Cultures》 14

15 苏平,《英伦随笔:从“为比伯割腕”说起》,BBC 英伦网,2013年 1月 16日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中信出版社,2009-8-1

1、作者介绍 :Matt Hills

现任教于英国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媒介暨文化研究学系。研究兴趣在于:迷文化、电视、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研究等。

2、内容介绍 :

这本书是台湾的译本,对迷与迷理论展开了细致而精辟的探讨。作者摘要整理了各种用来理解“迷”概念的文化理论,并挑战甚至推翻了这些既定的知识典范。作者针对许多特定团体,例如:猫王迷、“X 档案”迷以及“星舰奇航”迷,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并且勾勒出许多关于新媒介发展所创造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新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各种可能性。

电影《西蒙尼》——媒介与粉丝文化分析

一、电影内容详细介绍

影片名称:《西蒙尼》

外文名称:《S1MONE 》

出品时间:2002年

类型:剧情/喜剧/科幻/奇幻

制片地区:美国

导演/编剧:安德鲁·尼库尔(Andrew Niccol)

主演:阿尔·帕西诺(Al Pacino) 瑞切尔·罗伯兹(Rachel Roberts)

上映时间:2002年8月23日(美国)

片长:117分钟

色彩:彩色

对白:英语

剧情介绍:

好莱坞导演维克多也曾经在比弗利山呼风唤雨过,甚至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可现在,他的好日子似乎远去了。新片《日出日落》的女主演,一名A 级大明星弃他而去,他一时间找不到满意的人选来代替,因为在他看来,那些女演员远远没有达到他理想中的女主角那般完美。

一位电脑天才及时帮维克多解决了麻烦:他送来了一套程序可以设计出完美而且高度逼真的三维动画虚拟人物。借助这一程序,维克多创造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女人”。因为程序名称叫“虚拟一号”(Simulate One),于是他便用其缩写“Simone”来给自己的女演员命名。

维克多的电影顺利地完成了,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西蒙妮”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偶像,拥有了无数疯狂崇拜者,“她”实在完美得令人无法拒绝。但是,“西蒙妮”的真正身份却没有人知道,经过精心的策划安排,维克多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个秘密:所谓“完美女人”只是他用电脑创造的产物。甚至连他那身为制片公司老板的前妻也被蒙在了鼓里。两名记者似乎想揭开“西蒙妮”身份之谜,但结果只是陷入了更深的迷恋中。

维克多顺势又利用“西蒙妮”制作了第二部电影,引起了更大规模的热潮。可是同时局面也开始变得让人无法控制了。在公众想知道“西蒙妮”的真面目的强烈愿望下,维克多既没有勇气戳破这个美丽的假象,又逐渐难以忍受日益增大的压力。终于他为了摆脱这一切而“杀死”了“西蒙妮”,而他也因此逮捕了。

维克多公布了真相,但是包括警察在内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人们无法接受“西蒙妮”并未真正存在过的事实。最后在维克多女儿的帮助下,“西蒙尼”重新回到大众的面前,维克多终于摆脱了这场噩梦。

二、电影中关于媒介问题的经典情节与对白

1、 媒介的传播

电影《西蒙尼》中,由电脑模拟出来的三维动画虚拟人物“西蒙尼”之所以会一夜之间获得大众的广泛关注,最关键的因素得益于媒体的宣传,媒体对西蒙尼的大肆报道让公众开始关注、了解这位虚拟偶像,这其中包括报纸,杂志,电视访谈等传播形式。

影片[00:19:10]电视对“西蒙尼”的初次报道‚一位耀眼的玉女新星一夜之间成名,以她的处女座《日出,日落》抓住了世界上每一位电影观众的心。但是谁是‘西蒙尼’?我们对她一无所知,而她为何如此神秘? 我们所知道的只有,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维克多塔兰斯基发现的。‛媒体在对西蒙尼的初次报道中多用反问句,很大程度上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利用媒介的影响力构建了“西蒙尼”的偶像形象。

此外,电视采访,演唱会直播也是媒介的传播手段之一。在影片[01:03:40]处,“西蒙尼”举办演唱会,现场大量的烟雾和悠扬的音乐,透过电视画面将“西蒙尼”呈现得栩栩如生。可以说媒介的传播造就了西蒙尼,让其原本虚拟的形象越来越真实,随之引发大众对“西蒙尼”这个虚拟偶像的高度追捧。

2、 媒介窥伺隐私

影片[00:32:00]一大批记者围堵在维克多家门口,举着“长枪短炮”试图拍摄到“西蒙尼”的画面,此时维克多说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在这里干嘛?你们这是私闯民宅!‛记者回答:‚你无法藏她一辈子的!‛此处可见,记者对于“私闯民宅”一词毫无畏惧之心,甚至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为达到拍摄目的不择手段,理直气壮地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影片[00:31:13]两名记者在车内监听维克多的电话,想从中获得关于“西蒙尼”的信息。 影片[00:40:11]维克多伪造“西蒙尼”入住酒店的总统套房,引来一大批记者在酒店门口围堵,试图拍摄到“西蒙尼”的生活照。[00:45:08]两名记者收买了酒店服务员,进入到“西蒙尼”“入住”过的总统套房,将其用过的生活用品一一搜集起来,私自进行指纹采集和分析研究。

这两处体现出媒体对公众人物的一种窥私心理,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代价,直接或间接地侵犯他人的隐私,违反了媒体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3、 媒介制造新闻

影片[00:50:16]报社记者策划如何逼迫“西蒙尼”现身:

——‚我知道怎样逼出‘西蒙尼’来了,他的童年史。‛

——‚你有(她的童年史) 吗?‛

——‚等你们写完后我就有了。‛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灵魂,而影片中的媒体为了追求独家消息,不惜弃新闻的真实性而不顾,制造假新闻以吸引大众眼球,引导大众关注偶像的虚假形象,严重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

4、 媒介的舆论引导

影片[01:27:37]维克多为了毁掉“西蒙尼”,让其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了许多争议性的话。

西蒙尼:‚我只是觉得我们所有的小学都应该设打靶场,让这些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说臭氧层有个洞,我怎么没看到?‛(手持着香烟说道)

‚外国移民?天哪!这里的人还不够多吗?‛

‚上帝创造毛皮动物就是为了造衣服的。‛

‚你尝过海豚肉吗?油炸,再加点大蒜。(做手势:味道太好了)‛

‚每个人都在说香烟的危害,但看看她的好处,当你手上有了它,你就会吃得很少。‛ 主持人1:‚我们一直知道‘西蒙尼’与其他明星不同,她总是说出真心话。‛ 主持人2:‚她确实是的。‛

当“西蒙尼”说出那么多句有争议性的话时,主持人并未站在正确的立场加以干涉,反而帮其说好话、打圆场。众媒介继续追捧,从而扭曲大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是违背媒体职业操守的表现。

三、相关理论阐释分析

1、粉丝:描述与界定

在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中,“粉丝”这个群体首先是以“迷”这个名称受到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著名迷研究学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亨利·詹金斯在《文本的偷猎者》(1992)一书中指出迷是“狂热的介入球类、商业或娱乐活动, 迷恋、仰慕或崇拜影视歌星或运动明

1星的人”。 丹尼斯·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对受众作了如下分类分类:“大众媒介

受众可以分为四种:社会群体或公众、满足群组、媒介或渠道的受众、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在麦奎尔看来粉丝就是特定媒介内容的受众。

“粉丝”最先被称作“迷”。粉丝、“迷”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极度迷恋和崇拜。人类的崇拜行为自古就有,崇拜的产生在于人与自然不可调和的关系, 即通过崇拜强者的行为来满足自身改造自然的愿望。

当今的“粉丝”与“迷”己经有了很大的区别。粉丝不仅仅是作为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传播的受众存在于整个文化系统之中。除了对偶像文本的狂热喜爱这一共同点之外,粉丝比迷更具有群体标签的特征, 粉丝比迷更善于与偶像和文本互动。粉丝们创造了一种拥有自己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粉丝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文化体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传播的主体。

粉丝又叫媒介迷,其主要特征是不仅对某些明星,而且对某些特定的媒介内容表现出极度的喜爱。有学者认为,粉丝是指一群因过度沉浸于媒体建构的虚拟世界而扭曲了时间概念,

2丧失了自我意识的主动的受众。虽然充当“粉丝”是不分年龄、性别、地域、职业的, 然而

根据各种数据表明,分布最密集的依然是青年和学生群体。

2、粉丝的特性

(1)参与性

著名学者詹金斯曾指出,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使普通公民也能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存档、评论、挪用、转换和再传播中来,媒介消费者通过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参与而一跃成为了媒介

34生产者。约翰·费斯克指出:粉丝是一批流行文化资本积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

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为粉丝追星提供了最快捷、最有力的工具。以百度贴吧为例,粉丝在其中创建的有关内地、港台、日韩以及欧美明星的贴吧总数就有12385个。粉丝们长年累月驻守这些贴吧,将自己获得的明星信息、图片等第一时间上传到贴吧中与他人分享。这种高度的参与性成为粉丝的一大特征。

(2)过度性

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曾这样描述:“粉丝是过度的读者,其对文本的投入

5是主动的、热烈的、狂热的、参与式的。”

换种说法就是说,粉丝的另一重要特征在于其过度性,这也是粉丝与普通受众最大的不1

2 王亚娜:粉丝行为、心理特征及粉丝文化,青年记者,2014年3月中 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 蔡骐,黄瑛瑶:新媒体传播与受众参与式文化的发展,新闻记者,2011年8月 4 Fiske, J.,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Lewis, L. A.(ed.),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 Routledge, 2001, p. 33.

5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粉丝文化解读,CNKI 学问:http://xuewen.cnki.net/CJFD-XJZT201413193.html《戏剧之家》2014年13期

同。粉丝的各种过度性行为譬如,为了收集明星的相关物品,他们不惜重金;为了一睹明星风采,他们可以在活动现场不吃不喝等上十几个小时;更有甚者,诸如“大肆整容追孙燕姿”,“服药自杀追周杰”,“倾家荡产追刘德华”等悲剧性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过度性也是粉丝带给社会最大的困扰。

(3)区隔性

社会学家布迪厄曾提出过“场域”这一概念,它指的是在社会文化领域中被划分的不同区隔,而每个区隔的领域的运作就像物理学意义上的“场”一样,是由内部和外部的不同作

6用力而构成的。这种概念放到粉丝群体中我们能够发现两点:

一是不同的粉丝追随不同的明星,于是明星的不同会造成粉丝之间的相互区分乃至对立。二是在同一明星的众多粉丝中,来源于经济实力而产生的差异也会形成一种区隔。

因为只有具备足够的消费能力,粉丝才能够拥有更多曾被偶像拥有过的物品,或由偶像代言的产品,才能够亲身参与和偶像相关的各种节目或演唱会,并获得话语权,经济实力往往是其参与的基础。

3、“粉丝”的集体登台:电视选秀节目

虽然“票友、发烧友、歌迷、追星族”这些词产生较早,但相对“粉丝(FANS)”,他们

7还只是零落分散的一个个原子态的独立个体。“粉丝”在我国大众文化舞台上的集体登场,

始于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全国声誉之际。

湖南卫视主办的《超级女声》节目曾在 2005 年掀起了一场全民娱乐风暴,成为当代中国媒介娱乐工业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大量来自不同阶层、职业和年龄段的超女粉丝,不仅为他们喜爱的超女选手提供了全方位的热情支持,还利用新媒介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粉丝文化。

《超级女声》是源于《美国偶像》和《英国偶像》两档国外节目。2003年, 《超级女声》的评委兼策划人夏青看到了《南方周末》上一则关于《美国偶像》和《英国偶像》的报道, 因此兴趣, 决心在中国也办一档这样的节目。刚开始办的是《超级男声》, 在湖南本土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后来主办方觉得女性选秀节目可能会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于是策划了2004年的《超级女声》。它将美国娱乐化、平民化的电视娱乐真人秀全套舶来, 并加以本土化, 在中国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以“不设门槛、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为特色, 强调自我个性展示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电

8视选秀节目,比较准确地抓住了当今时代“粉丝”们的心理,从而容易引发共鸣。在偶像

的光环背后,“粉丝”己经渐渐成为一只不容小觑的幕后推手。为了让自己的偶像成为更多人的偶像,“粉丝”们不畏辛劳、不计付出地到处摇旗呐喊;利用手中仅有的网络、短信资源缔造出了一个个造星神话。

2004年到2007年之间, 中国选秀节目经历了由产生到发展再到兴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恰巧也标榜了“粉丝”成长的历程。伴随着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我们的“粉丝”经历了从刚开始的崭露头角一一渐成气候—走向正轨的发展轨迹。其间充满了欢乐、艰辛和泪水,也不乏残酷、批评和争议。但是有一点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在选秀进行的那段时间,电视选秀节目成为观众以及“粉丝”们每晚例行的狂欢仪式。而“粉丝”正是因为登上了电视选秀节目这一舞台, 才得以亮相, 并如春风化雨般迅速成长和扩散开来。

4、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粉丝”使用行为的研究

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适度效果理论的经典模式之一,也是传播学6

7 蔡骐:大众传播中的明星崇拜和粉丝效应,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徐暮耘:找“神”的人们——对两个流行歌手粉丝团的田野考察与深度解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8 郑欣:当平民遭遇“皇后”:“粉丝”及其偶像崇拜行为研究_以后选秀时代的“玉米”粉丝为例,青年

受众研究史上的里程碑之一。该理论把受众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 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偶像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 被广大“粉丝”消费使用,必然满足了时下“粉丝”的“心理需求”,而“粉丝”在“使用”偶像之后所获得的满足程度越高, 其“使用”(崇拜) 的时间才会愈发持久, 情绪才会愈发高涨。

在麦奎尔看来, 受众通过使用媒介所获得的满足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遣,包括逃离常规,逃避问题,释放情感;二是人际关系,包括交朋结友,社会功用;三是个人认同,包括自我参照, 探索现实,强化价值;四是监视环境,主要是寻求获得信息的方式。 那么,“粉丝”通过对偶像(由电视媒介生产)的使用,也可以满足释放情感和压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自我认同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粉丝”参与节目,“消费”偶像都是基于特定的需求来进行的。然而“粉丝”的个体差异性,又导致了其行为方式、迷恋程度和迷之对象的多样化。

对此,著名的传播学者施拉姆做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自助餐厅”理论: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里就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及食欲来挑选饭菜,而媒介所传播的林林总总的信息就好比是自助餐厅里五花八门的饭菜。在这个餐厅里,主角是各取所需的受众,媒介只是为受众服务,尽量提供可以让他们满意的饭菜;至于受众爱吃什么及吃多少,

9媒介是不能强迫的。

受众对媒介生产内容的选择性心理,直接导致了其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种行为的发生。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对媒介信息有选择地指向和集中, 即习惯接触与他们现有观点、兴趣和态度相一致的信息内容,并有意无意地避免接触与其观念相左的传播信息。

上述理论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粉丝”对偶像的“选择使用”情况来对号入座:各式各样的电视选秀节目充斥荧幕,由其所产生的大明星、小明星数不胜数,但是观众和“粉丝”的经历、情感和时间是特定且有限的,他们只能从节目提供的众多“星”中筛选自己喜欢且幻想的属于自己的那几颗“星”,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投入,进而获得情感交流和快乐体验。

5、“粉丝”和”粉丝文化”的转变

(1)“粉丝”与媒介关系的转变

“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传受关系,“粉丝”团体开始掌握主动权,策划并且干预偶像事业,他们会自行设立一些偶像活动的平台,从而吸引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大众媒介的信息来源。

(2)“粉丝”内涵和外延的转变

随着体育界的林丹、宁泽涛甚至于丹,易中天等学术人物也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团体,同时,政治精英也紧跟着潮流,有了自己的粉丝,如“什锦八宝饭”,他们是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粉丝。这一现象的出现标志着“粉丝”的关注焦点从娱乐领域和消费领域逐渐转移到了政治领域。并且所有年龄阶层的人都可以成为! 粉丝" 。

(3)粉丝和偶像关系的转变

八九十年代“追星族”的队伍,明星与追星族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到了全民选秀时代,“粉丝”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追星族”这一概念。粉丝成了间接的“决策者”。从“追星”到“造星”的转变使粉丝有了质的变化。2005年的超级女声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粉丝们手中握着可以决定选手去留选票,他们的地位发生了质的转变。

“粉丝”和“粉丝文化”转变原因的剖析:

(1)大众媒介的推动

在媒体造星时,他们往往会给! 粉丝" 一个决策权,即由粉丝的投票决定选的去留,这就使得粉丝团体" 的地位发生转变。也正是因为媒介的力量强大,粉丝的本位意识增加,他们才会积极策划和设计一些活动平台,吸引媒体的报道,为偶像增加关注度,从而转变了粉丝文化。再者,根据人际传播的晕轮效应,“粉丝”们常常会因为喜爱某一明星而喜爱他们所

10代言的一些商品,并会对此进行再传播,扩大媒介的传播效果。

(2)民意窗口的开启

民意窗口的开启指的是随着媒介条件的成熟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民众开始注意自身的话语权,而随着民意窗口的开启,也成全了粉丝的这种! 自我声张" 。粉丝积极利用各种渠道表达自己对于偶像的感情,并组成粉丝团体,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必然会引来媒介和民众的注意,为粉丝" 的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6、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

(1)粉丝作用于媒介

1)作为媒介产品受众与消费者的粉丝

按照麦奎尔的受众观来说, 粉丝是有着特定媒介内容需求的受众, 他们形成了这种内容需求的市场以及消费者。许多的明星为一些品牌作代言人, 这些广告通过媒介的传播, 会对粉丝的消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粉丝来说购买偶像代言的产品就是对偶像忠诚的表现。所以, 粉丝是典型的媒介产品受众和消费者。

2)作为媒介传播的反馈及参与者的粉丝

约翰·菲斯克在《粉丝的文化经济》中提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 粉丝成为一个额外的市场, 他们不仅经常大量购买“衍生”产品, 而且提供了许多宝贵且免费的有关市场趋势和偏好的反馈。”

新媒体尤其是手机和计算机的普及拓宽了粉丝与媒体的沟通渠道, 也大大增强了粉丝的参与度, 更为媒体收集粉丝的偏好提供了便利条件。

3)作为媒体报道对象的粉丝

媒体通过对粉丝的报道提高了粉丝团体的知名度, 也是一种官方的肯定和认可。媒体对粉丝的报道迎合了粉丝, 同时也刺激了粉丝团体参与的积极性以“超级女声”这样的选秀节目为例, 对于粉丝的报道伴随着整个的比赛的进程。在这些报道里, 粉丝总是那么的狂热和忠诚。为了给偶像造势和争取选票, 不同的粉丝群体之间明争暗斗, 你争我夺, 甚至不惜对对方谩骂、攻击、低毁。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偶像之间, 粉丝之间的竞争和其受关注程度也在扩大。

(2)媒介作用于粉丝

1)媒介是粉丝交流的平台

媒介尤其是网络媒介的发展为粉丝提供了更为安全、方便的集结场域和平台。在网络上, 比如百度贴,粉丝可以分享文字、图片到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明星的信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日益扩展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种类,增强了粉丝间信息交换的频率。

2)媒介为形成粉丝文化推波助澜

媒介改变了传播交流的方式, 同样也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亨利·詹金斯认为媒介的进步使粉丝文化变成一种参与性的文化。廉价的DV 、数码相机可以使粉丝拍摄视频素材; 还可以利用photoShoP 等软件对图片进行编辑加工。粉丝已经可以参与到媒介内容的制作并在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因此媒介为粉丝提供平台、制作工具和技术, 为粉丝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和推动作用。

3)媒介是粉丝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10 包亚兄 项华:媒介机构与FANS 的文化研究,科技风,2012年10月(下)

粉丝的泛化以及粉丝社群的发展使得粉丝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一个新兴景观。粉丝文化不仅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介传播,大众媒体有关粉丝的报道也层出不穷, 以粉丝作为主角的节目也相继出现。

例如,在2006年北京卫视推出以粉丝为主角的上下两集特别节目叫“你的爱我永远不懂”。在网络上,粉丝网和中国粉丝网也应运而生。还有《粉丝报》的出现。该报以粉丝为核心,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粉丝和粉丝文化进行相关的报道。《粉丝报》的发行使粉丝文化也获得了固定的纸质大众传播媒介。

总之,粉丝、粉丝文化与媒介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的、单一的传受模式可以概括的。粉丝对于媒介而言,是媒介产品的受众和消费者;并反馈和参与媒介传播,甚而成为媒介传播的内容。媒介对于粉丝、粉丝文化而言,是粉丝交流的平台,并催化出粉丝文化;进而成为粉丝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7、对粉丝文化的引导

(1)避免粉丝形象再现的妖魔化

约利·金森有一个观点是说:“人们总是用嘲弄的或者病态分析的方式看待发烧友, 发

11烧现象研究的著作充斥着离经叛道的形象, 发烧友不断地被刻画成潜在的狂热分子。”国内

对于粉丝的描述似乎也摆脱不了类似的偏见。比如对杨丽娟的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描述中成了一个笑料多于悲情的故事,杨丽娟本人也被贴上“神经病”、“变态”等标签,成为一个被妖魔化的粉丝符号。

粉丝的被动性使得他们在传媒信息面前显得更为敏感和脆弱,而粉丝的主动性又使他们可能变得更为偏激和乖决,因此传媒报道要注意分寸,避免主观判断。 粉丝报道的恰当调性是“并非冰冷的酷,并非发烧的烫”, 传媒要让这些忠实的受众感受到温和的态度、温情的语言和温暖的关怀。

(2)破除偶像塑造的单一化与模式化

粉丝所接受的迷恋对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传媒的塑造。现在的偶像市场太过单一化和模式化,基本上是视觉形象良好的影视明星当道,比如小鲜肉呀,最美叉叉叉这些。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 传媒应该呈现更多富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人格形象, 而不仅仅作为影视娱乐明星的形象集散地。

(3)突破粉丝亚文化定位的绝对边缘化

人们常常认为“官方或主流文化产生美学欣赏,而发烧现象只是通俗文化的作品和实践。”将发烧友视为“另类人”。事实上, 所谓主流和边缘的界限并非那样径渭分明。粉丝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亚文化特征,对粉丝文化的引导要结合它发生和生存的特殊土壤和环境,要理解与利用网络传播的新特点,寻求恰当的网络管理途径。

四、相关案例

在相当程度上,媒介是粉丝文化得以扩张其影响力的重要催化剂。从电影、报刊等传统媒体到现如今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横跨娱乐业、政坛、体育界等各个领域,粉丝群体所拥有的力量之大正逐渐超出我们的想象。

我们从六十年代的法兰西说起。在电影《如果》、《戏梦巴黎》里都出现了一些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画面——1968年,法国学生在大街上高举毛泽东画像和标语游行,年轻人的家中也贴满了毛泽东像。这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史称“五月风暴”。当时,另11 胡瑛:媒介重度使用者“粉丝”的受众特性解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9月,第20卷第5期

一片大陆上的中国正经历着文化大革命,两个国度里的年轻人有如孪生兄弟一样默契地“拥护”着毛主席。

事实上,五月风暴中参与者们,虽然胸前戴着毛泽东像章,高呼着“沿着毛泽东指引的道路前进”的口号,却对毛泽东和红卫兵并了解甚少,甚至是完全错误理解了文革的立场。在他们看来,“文革”是无政府主义倾向的,是人民自发起来反抗寡头政治的斗争,这种盲目的政治崇拜趋势着他们满腔热血地闹“造反”。

这一代年轻人深受嬉皮士运动、反越战运动影响,逐渐的,“红色中国”成为了又一个被认同的思潮。尽管他们只是在报刊、书籍等媒介上略微了解过毛泽东,但这完全不影响毛成为了他们争相崇拜的人物。美国学者理查德·沃林认为:“多数西方知识分子被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所吸引,是与毛泽东本人头上的光环和成就分不开的„„他的名言被人们广泛地引用,1964年出版的《红宝书》——一本为新生一代准备的革命指导手册,似乎体现了一

12种预先设定的一致性。在西方,它迅速地成为政治军事斗争时代的圣经。”

同样是六十年代中期,四个来自英格兰利物浦的年轻人掀起一股正席卷全球“Beatlemania ”(披头士狂热)。披头士是音乐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他们还曾引发了历史上规模罕见的追星狂潮,一种首次“以女性为主体的群体性骚乱”。

披头士彻底改变了人们听流行音乐的方式,摇滚乐从此成为了乐迷为之疯狂的事物。从披头士狂热现象开始,他们不但作为一个音乐符号出现在唱片、报纸、电视上,成为记者争相报道、民众八卦的对象,同时成为了19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化身。作为该运动的象征,他们成为了波希米亚主义以及各个社会政治议题下激进主义的催化剂,包括女性解放运动、同性恋解放运动和环境运动等。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鲍勃·斯皮茨(Bob Spitz )为披头士写的传记《The Beatles: The Biography 》于2005年出版,足足有960页。在他看来,也只有披头士能激起他蓬勃的写作欲望。“我花了9年时间,采访了400多人,原稿足有2800页。当一切完成后,我依

13然觉得不够。这支乐队重新定义了摇滚音乐,塑造了一代人的价值观。”斯皮茨说道。

粉丝表达对偶像的崇拜和喜爱的方式有千万种,我们相信绝大多数都是适度且积极的,然而有少数人选择了最极端和病态的方式。1980年12月8日,初冬夜色降临纽约曼哈顿的时候,马克·查普曼走近了他的偶像,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当时列侬正从他的车里出来,走向达科塔大厦。这时,查普曼叫住了列侬,随后掏出手枪,用一本《麦田守望者》盖在上面,然后向二十码开外的列侬开了五枪,终结了这位音乐领袖的生命。查普曼不慌不忙坐在街道边,开始读塞林格的小说,像是什么也没有发生过,直到警察到来。

尽管披头士在1970年解散,但列侬依旧是媒体聚光灯追随的对象,并被赋予各种身份:音乐领袖、工人阶级英雄、反战斗士、激进的理想主义者等等。而查普曼称谋杀列侬的念头始于他在夏威夷家中的一日,那时他坐在地板上,望向 “披头士”乐队那张、他听过无数次的《佩珀军士孤独心俱乐部》,突然,仇恨就充满了他的内心。“他(列侬) 是一位成功人士,媒体把他塑造成无所不能的天才,但他变得像个伪君子,可以说操控着某部分世界,可我呢,我什么都不是。”

极端的案例不仅如此。1976年,14岁的朱迪·福斯特因在《出租车司机》中饰演雏妓艾瑞丝的优异表现,获得了1977年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一时名声大噪。 1981年,朱迪的粉丝约翰·辛克利为了引起朱迪的注意,他前往希尔顿酒店,效仿电影剧情向准备离12

理查德·沃林,《毛泽东的影响:东风西进》,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4期

开的里根总统开了6枪,最后一发子弹从里根的腋下飞过,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伤势严重。辛克利因精神问题或者精神错乱被改判为无罪,2007年,他称自己不后悔枪击总统,并说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爱”。

随之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极端不理智的粉丝“自残”行为。有数据证明,不仅是追星者中年轻女性居多,而且在举止狂热的追星者中,也是年轻女性占据主力。2012年年底,英国青少年救助慈善组织“儿童热线”(ChildLine )发表的年终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青少年求助起因增加最快的正是自残。2012年,“儿童热线”接到的因为自残而求助的电话超过16000起,其中女孩儿求助者占据70%,且年龄大多在13-16岁之间。“儿童热线”

14同时指出,13岁以下女孩自残的首要原因即是因为狂热的明星崇拜。

“刺杀偶像”、“报复性自残”的案例毕竟是极少数,粉丝文化是建立在某一特定人群的文化认同之上,从本质上来看这并不是一种贬义层面的行为。如嬉皮士文化的核心在于反对越战,追求精神自由,旨在批判当时人类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昆汀,乔布斯,奥巴马,都是曾经受到嬉皮士文化的重要影响,追求音乐与精神药物。以影视作品为例,70后在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找到共鸣,80后感动于筷子兄弟的《老男孩》、赵薇的《致青春》,这都是一代人强烈的文化认同需求。

这也印证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中提到的过的一个观点:“年轻人更容

15易受到更前卫且更有成就的同龄人的影响。”同龄人对于文化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最近人气高涨的TFBoys 是一个特殊的例子,通过网络翻唱走红的他们,除了满足95后同龄人的文化认同外,他们也得到了不少比他们年纪更大的“亲妈级”和“阿姨级”粉丝的追捧。一个“亲妈粉”说:“少年偶像的魅力不在于鲜肉,而在于陪伴;看着这些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是一种幸福。”尽管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媒体,粉丝也会觉得是看着自己家人在成长。这样,少年组合就和“励志”产生了强联系,让粉丝们觉得正能量满满。16因此可看出,TFBoys 走红的原因里,还有一个粉丝经济的核心元素,即参与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粉丝们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在偶像遭遇起伏和挫折时给予鼓励本无过错,然而有时明星们耀眼的“光环”会让粉丝有些盲目。去年8月柯震东因吸毒被捕的消息传出之后,和业界及社会主流声音表达的震惊和批评不同,柯震东微博上的大批粉丝在第一时间留言,称只要他肯于努力工作,知错就改,粉丝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柯震东加油”、“依然爱柯震东”成为一时的热门微博话题。相较之下,同样因吸毒入狱的房祖名的微博下大多是“真给你爸丢脸”,李代沫微博下面的留言是“吸毒真的很可耻”。

以上选取的案例,是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或传统或新型媒体环境下粉丝文化的典型,毕竟粉丝群体的行为失范或个体的理性丧失只是个案,粉丝文化的发展在今天看来,其本质更像是“娱乐化”的扩张。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媒介时代,满足审美需求、文化认同需求的同时,作为粉丝自身应提高自觉,社会各方应对粉丝群体行为进行引导,以帮助粉丝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不是盲目的全盘否认和抹杀。

五、推荐书目:《迷文化 Fan Cultures》 14

15 苏平,《英伦随笔:从“为比伯割腕”说起》,BBC 英伦网,2013年 1月 16日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引爆点》,中信出版社,2009-8-1

1、作者介绍 :Matt Hills

现任教于英国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媒介暨文化研究学系。研究兴趣在于:迷文化、电视、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研究等。

2、内容介绍 :

这本书是台湾的译本,对迷与迷理论展开了细致而精辟的探讨。作者摘要整理了各种用来理解“迷”概念的文化理论,并挑战甚至推翻了这些既定的知识典范。作者针对许多特定团体,例如:猫王迷、“X 档案”迷以及“星舰奇航”迷,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并且勾勒出许多关于新媒介发展所创造的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新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各种可能性。


相关内容

  • 美国书籍出版业的走势
  • 作者:张云平王海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6年09期 事实证明,<哈利·波特>(Harry Porter)丛书正在彻头彻尾地改写着整个书籍产业.2000年7月8日12∶01,儿童和成人--很多人穿着书中人物的造型服装,在美国的大小书店外排起长队,等待<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发售 ...

  • 泛娱乐时代IP价值与粉丝经济研究报告
  • [友盟+] 2016年12月 研究说明 Research Design 本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定量方法为辅: 定性研究主要包括公开数据收集及桌面资料整理: 定量数据主要来自阿里集团及[友盟+]数据. *Note:以上定义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总结. 核心洞察 Key Insights 大数据全程助力锻 ...

  • 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新趋势
  • [摘 要]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信息接触.接受心理和消费心理等都有了新的变化,这带来了广告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广告从创意到传播策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了凯迪拉克2011年的一则15秒电视广告和同年同款车型的微电影广告作为分析样本对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新趋势进行 ...

  • 微博热的冷思考_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
  • 网络传播 XINWENAIHAOZHE·20115(上半月 ) 微博热的冷思考 ---兼论微博碎片化的特征及影响 □李伶俐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手段,不断增加的用户群昭示着微博的风生水起.影响日盛.本文从微博"碎片化"特征入手,反思微博兴盛背后,其碎片化特征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

  •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 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 (文章来源:传媒学术网 姜红) 在商业文化席卷全球的今天,大众传媒的繁盛是有目共睹的.这个大众与现代传媒携手掀起的声势浩大的"狂欢节"正方兴未艾.但是,透过光怪陆离的表象和日益先进的传播手段,我们却发现,传媒给人们带来的,并不都是积极的生活方式,或进步的思想观 ...

  • 影视鉴赏期末答案
  • 一.单选题 1 下列电影中不是希区柯克作品的是().  A. <39级台阶>   B. <蝴蝶梦>   C. <后窗>   D. <夺魂岛>  我的答案:D 2 ()的蒙太奇理论受到中国汉字艺术的启示.()  A. 维尔托夫   ...

  • 电影院营销人群分析
  • 电影院:精密营销个性人群 吸附于电影院中的营销活动,透过建设性的娱乐创意,可以让原本平淡无奇的产品获得灵气,有机会成为另一个充满神秘或惊奇世界的一部分. 借电影的势,"凶猛"自己. 在"同质化竞争"的汪洋中,能够被适时适量适口味加入的娱乐因子,其角色很可能就是 ...

  •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 招生目录及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主讲教师 邵培仁.吴飞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名称 传播理论与方法 英文名称 适应专业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Method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 ...

  • 邵燕君:在学院中, 引渡网络时代的文学
  • [书乡人物] 邵燕君:在学院中,张玉瑶 <网络文学经典解读>邵燕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儿童节那一天,在北京 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举行了一场名为"网络时代的文学"的对谈.对谈嘉宾有三个人,一位是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一位是北大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还有一位是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