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申论知识点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飞跃。

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意义: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自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五个统筹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五个统筹”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注解。是对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具体诠释,说明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统筹哪五个方面、兼顾哪五对关系、解决哪五对矛盾。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

八荣八耻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四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并对此作了重要论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将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是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现代化战略目标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并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得以完全确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总体布局在理论上经历了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全面改革、全面发展思路的实践中,坚持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

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的有机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工作方法

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6、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四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在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29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的、不懈的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宪法为统帅,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位阶层次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使宪法和法律真正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准绳,真正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

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公正树权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的职能作用,维护公平,伸张正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党员、干部特别是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转型目标: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为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就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讯设施服务等。

第三,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政府和社会为农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缺失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强化政府职责,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产

品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明确政府责任并不等于政府包揽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而是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我国财政实力有限,仅仅依靠财政力量难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广大农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安排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公共品服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供给机制,补充政府供给的不足,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要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8.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

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大文明”的本质关系。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文明具有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就成为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实现四大文明和谐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9.循环经济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上述要求,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要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在狠抓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实现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飞跃。

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意义: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党和政府自身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2、五个统筹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五个统筹”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注解。是对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具体诠释,说明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具体要统筹哪五个方面、兼顾哪五对关系、解决哪五对矛盾。

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高度来推进涉及“三农”问题的各项改革,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和有力保障,改变目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够协调的状况,必须加快推进社会领域的各项改革。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必须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的经济体制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协调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奉行。

八荣八耻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4、四位一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第一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整概念,并对此作了重要论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将现代化战略目标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是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现代化战略目标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纲领,并第一次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得以完全确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总体布局在理论上经历了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全面改革、全面发展思路的实践中,坚持总体布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具体表现为农村与城市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与经济和谐发展,政治与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和谐发展。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

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2).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的有机统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工作方法

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6、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基本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二是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四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在继续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把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29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的、不懈的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宪法为统帅,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位阶层次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工作,就是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使宪法和法律真正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准绳,真正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是依法执政。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依法执政,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带头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为全社会作出表率;督促、支持和保障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在法制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重大决策、重大政策与宪法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善于使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相统一并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运用国家政权处理国家事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是依法行政。就是要使政府的组织、政府的权力、政府的运行、政府的行为和活动,

都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都受宪法和法律的规范和约束。确保行政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同宪法和法律保持统一和协调,注重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我国法律体系的整体功能。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现代行政执法观念,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形成职责权限明确、执法主体合格、适用法律有据、救济渠道畅通、问责监督有力的政府工作机制。

三是公正司法。司法权威是法制权威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公正树权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司法的职能作用,维护公平,伸张正义。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指导思想。党员、干部特别是立法、执法、司法、监督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真正树立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大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7.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转型目标:由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逐步完善。与此相适应,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全能型政府逐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2000美元,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增长迅速。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和思想认识不足的影响,公共产品不仅供给量不足,而且供给结构也不合理,不适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要求。

为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就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更加关注民生。首先,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投向长期“短腿”的社会事业,投向义务教育、基础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廉租房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 其次,政府的公共政策和财政投入向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倾斜,除免除农业税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要着力逐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与公共交通、电力供应、农业水利与防灾设施及服务、病虫害防治、农业市场信息和技术推广等服务、气象和通讯设施服务等。

第三,应更多帮助欠发达地区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具有扶贫济困性质的一般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第四,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好地面向困难群众,除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制度外,还要关注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加强就业培训,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问题等。

从我国的现实国情来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突破口也在农村。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政府和社会为农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缺失和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到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强化政府职责,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建立和完善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切实保障农民权益,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政府应尽的职责,强化政府在农村公共产

品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明确政府责任并不等于政府包揽公共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而是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我国财政实力有限,仅仅依靠财政力量难以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广大农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因此,政府可以利用各种政策安排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农村公共品服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完善以政府供给为主、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供给机制,补充政府供给的不足,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要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8.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化。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升华,各级领导干部应带头准确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体现着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是人类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的重大成果,具有为子孙万代造福的远大目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为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首先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既着眼当前,又考虑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前提和关键是如何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

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基本途径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现实社会中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偏差造成的。“生态效益高于一切”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理念和所遵循的最高价值。生态文明倡导的社会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消费、生态化、俭朴、健康而有益。只有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政绩观、消费观,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观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四大文明”的本质关系。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它们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其中,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灵魂,政治文明是保障,生态文明是前提条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文明具有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就成为社会整体文明建设的需要,而实现四大文明和谐发展就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第六,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基本原则;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必须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必须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转变。

9.循环经济

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首先,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人的生命、珍视人的健康。我们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使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其次,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对环境质量的需求总是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而逐步提高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更加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在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目标的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第三,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

这个阶段往往也是资源环境矛盾凸显的时期。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表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资源条件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如果再不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们就可能犯难以改正的历史性错误。我们绝不能做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落实上述要求,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必须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治本之策。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制度设计、项目决策和法规规范制定等关键环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抓好重化工业集聚区或工业园区建设和改造,推进产业链延伸组合,实现能源资源循环利用。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要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在狠抓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更加重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降耗。


相关内容

  • 公务员考试复习方法有哪些
  • 公务员考试复习方法有哪些? 先知彼,首先:要认识公考考什么,要从思想上去认识它.公考为什么要考行测和申论,为什么要在120分钟做140道题.公考不像高考,考研,它不是一个专业知识的考试,而是一个能力的考试.是考查你如何在有限(规定)的条件下,做最多最好的事情(答最多的题,拿最高的分). 公考怎么考, ...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备高分申论范文十篇
  • 2015年公务员考试必备高分申论 范文十篇(必背) 为了给有雄心壮志的人更增加一些争取金饭碗的筹码,本人精心整理了公务员考试申论高分范文,愿我的微薄之力能助我亲爱的考生一臂之力,谢谢. 范文一 法治政府引领法治社会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写入宪法并日益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的今天,越来越多 ...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能力:议论文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的基本要求是写作能力,而议论文通常会被很多考生作为首选文体,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要系统滴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在此进行细细讲述. (一)论点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 ...

  • 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名言警句之报效祖国篇
  • 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必备名言警句之报效祖国篇 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清•陈璧) 释:一片赤胆忠心为了报效国家,能留下爱国报国的业绩名声胜过被封什么官爵. 2.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明•海瑞) 释:大丈夫所应有的志向是经理好国家,能够使天下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D 3.愿得 ...

  • 申论备考时间安排
  • 就申论而言,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地了解申论的命题规律和特点,熟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思路,需要把申论复习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并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逐步消化.吸收申论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 ...

  • 申论的评分标准[1]
  • (一)申论的评分标准 1.关于整体的要求 只要有字即不给0分:每偏离规定字数5%扣1分,累计扣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每题累计扣错字分最多3 分. 2.关于问题卷的要求 若申论答卷具有以下三点之一,则视为问题卷:(1)内容上有严重的政治性错误:(2)前后笔迹不一致:(3)在文中有特殊标记.问题卷一律 ...

  • 申论备考:申论文章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 申论备考:申论文章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 无论题干之中有无明确要求,申论作文一定是议论文.而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必备的三要素为: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 ...

  • 申论范文点评
  • 申论范文点评:文化软实力 [背景材料]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 ...

  • 怎么考公务员
  • 如何考公务员的建议~~~~超级专业,先存着以后绝对用得着,不用满世界 的找咯 2010-03-01 16:32| (分类:默认分类) 第一阶段:认真看书(包括一些总结性的资料).辅导书大同小异, 不求太多,一套足已.从10月份开始正式准备公务员考试,我买了两 套公务员辅导教材.并把两套教材都从头到尾 ...

  • 打破申论作答定势思维
  • 打破申论作答定势思维 2011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于12月5日举行.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的定义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赋予了申论的四个本质特征:坚持能力导向.采用主观性试题.命题贴近机关工作实际.以给定资料为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