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品德小故事

程母严格教子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爱兄弟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哥俩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败子”的道理,从不娇惯溺爱。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只相差1岁,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报,侯氏劝阻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站起来。”然后,又对孩子说:“你们走路时,慢一点就不会摔跟头了,你们试试看。”吃饭的时候,孩子爱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专门给他们爱吃的饭菜,侯氏制止道:“对小孩子不能惯,你惯什么毛病就会有什么毛病。小时候养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长大后怎么办?”

在母亲的严格教育培养下,“二程“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四、成吉思汗母亲教子团结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父亲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一次部落纷争中被人杀害了。成吉思汗的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饥挨饿,备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为了教育年幼的几个孩子,经常讲自己母亲教育孩子们要团结的故事。她说:“记得有一天,你们的外婆阿兰阿豁看到五个儿子不团结,便拿出五支箭,让五个儿子分别去折,他们很容易就折断了。后来,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这时,外婆就对她五个儿子说:“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敌不过人多;最好的马,也经不起百条鞭子抽打。只有团结起来,握成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才能战胜敌人!”

在母亲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壮成长,后来成了“一代天骄”。

五、鲁迅母亲的启蒙教育

鲁迅的母亲鲁瑞,生长在浙江省绍兴乡下一个叫安头桥的农村。她心地善良,待人和气,是一位坚毅、开朗的妇女。她爱读书,能看报,记性也好,记得农村中许多带有田野香气的童谣、谜语和故事。只要一有空,她便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船看姣姣;四月麦出换鸡毛,五月车水戴凉帽;六月种田睡午觉,七月小鬼打虎跳;八月钱塘看大潮,九月重阳去登高;„„”母亲一个个生动、淳朴、风趣的民歌和民谣,使童年的鲁迅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也开启了他童稚的心灵和智慧。鲁迅10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家境更加困难了。鲁迅要离家外出求学,母亲很赞成和支持儿子的主张,她觉得,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和有意志的孩子,离开家她是放心的,外出求学能使儿子更坚强、发奋。母亲的性格、品德,给以鲁迅以深刻的影响,母亲的热切期望激励他奋斗了一生。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解缙巧对讽权贵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

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郭沫若母亲教子做人

郭沫若的母亲叫杜邀贞,四川乐山人。她教孩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好多首唐诗,其中一首是:“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泪与恨,到地亦无声。”

由于过度劳累,营养又不能保证,杜邀贞的身体十分衰弱,每到秋天,“晕病”就犯了。当时,郭家人口多,收入少,没钱请医生给母亲治病。当时传说“芭蕉花”能治晕病。

有一次,郭沫若和二哥出去玩,在迁到四川的福建人的会馆里,他们发现了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兄弟二人便摘了一朵,带回来给母亲治病。

母亲问明了花的来历,从病床上坐了起来,非常生气地说:“你们俩都给我跪下!”并叹息说:“你们竟敢偷人家花园里的花,为娘倒不如病死的好!”说罢,母亲伤心地哭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教育,郭沫若终生不忘。

七、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八、歌德父母教子有方

歌德是个独生子,生于德国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十分用心。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玩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母亲的教育艺术更不亚于父亲。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开始,并且形成习惯。然后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的“满堂灌”,而采用像中国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

局。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他的母亲常常会高兴地叫起来。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歌德8岁时便能精通四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许多名著——如《浮士德》,一直流传于世。

九、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和燕妮总是给予具体又透彻易懂的解答。孩子提问题,有时提的不是时候,有时讲的过于固执,但谁也没有看见马克思恼怒过,他总是那么温和、有耐心。虽然,有时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来跑去向他提问题,他都耐心解答,他从来不让孩子感觉到她打扰了父亲。

十、“科学顽童”的科幻童年

理查德·费曼曾对原子弹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他被人们赞誉为“科学顽童”、“新物理学之父”。他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科幻童年。 他常常在父亲的膝盖上听父亲读《大英百科全书》里的章节。有一天,父亲带回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让坐在婴儿椅上的小费曼去推动一边,结果,它们全倒了。父亲又让他变出复杂点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他母亲在一旁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父亲却说:“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多么有趣。” 有一天,小费曼在玩马车玩具,并在车斗里放一个小球。当他拉动的时候,看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他问道,“爸,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滚;而马车停住时,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爸爸赞许地说,“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奥秘,等你长大去读书就会明白的。”父亲就是这样用许多实例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程母严格教子

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都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又是同胞兄弟,因同是理学奠基人,被人们称为“二程”。“二程”的母亲侯氏,一共生过六个男孩子,只剩下程颢、程颐二人,其他都夭折了。侯氏自然非常疼爱兄弟俩,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哥俩身上。但是她深深懂得“慈母败子”的道理,从不娇惯溺爱。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只相差1岁,在他们蹒跚学步的时候,常常摔倒在地,乳母要上前扶报,侯氏劝阻说:“不要管他们,让他们自己站起来。”然后,又对孩子说:“你们走路时,慢一点就不会摔跟头了,你们试试看。”吃饭的时候,孩子爱挑吃挑喝,乳母就想由着他们的性子来,专门给他们爱吃的饭菜,侯氏制止道:“对小孩子不能惯,你惯什么毛病就会有什么毛病。小时候养成挑吃挑喝的毛病,长大后怎么办?”

在母亲的严格教育培养下,“二程“从小就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司马光教子节俭

司马光系北宋大臣、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自己生活十分俭朴,更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他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谨身节用。

他常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他教育儿子说,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为了使儿子认识崇尚俭朴的重要,他以家书的体裁写了一篇论俭约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强烈反对生活奢糜,极力提倡节俭朴实,并明确指出:古人以俭约为美德,今人以俭约而遭讥笑,实在是要不得的。他告诫儿子:“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司马光还不断告诫孩子说:读书要认真,工作要踏实,生活要俭朴,具备这些道德品质,才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在他的教育下,儿子司马康从小就懂得俭朴的重要性,并以俭朴自律。他历任校书郎、著作郎兼任侍讲,也以博古通今,为人廉洁和生活俭朴而称誊于后世。

四、成吉思汗母亲教子团结

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父亲也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在一次部落纷争中被人杀害了。成吉思汗的母亲只好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流浪在芒芒草原上,忍饥挨饿,备受煎熬。她把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成吉思汗身上。 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夫人为了教育年幼的几个孩子,经常讲自己母亲教育孩子们要团结的故事。她说:“记得有一天,你们的外婆阿兰阿豁看到五个儿子不团结,便拿出五支箭,让五个儿子分别去折,他们很容易就折断了。后来,她又拿了五支箭,捆成一束,让他们折,结果谁也折不断。这时,外婆就对她五个儿子说:“要知道最好的摔跤手,敌不过人多;最好的马,也经不起百条鞭子抽打。只有团结起来,握成一个拳头,才有力量,才能战胜敌人!”

在母亲的教育下,成吉思汗茁壮成长,后来成了“一代天骄”。

五、鲁迅母亲的启蒙教育

鲁迅的母亲鲁瑞,生长在浙江省绍兴乡下一个叫安头桥的农村。她心地善良,待人和气,是一位坚毅、开朗的妇女。她爱读书,能看报,记性也好,记得农村中许多带有田野香气的童谣、谜语和故事。只要一有空,她便绘声绘色地讲给儿子听:“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船看姣姣;四月麦出换鸡毛,五月车水戴凉帽;六月种田睡午觉,七月小鬼打虎跳;八月钱塘看大潮,九月重阳去登高;„„”母亲一个个生动、淳朴、风趣的民歌和民谣,使童年的鲁迅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也开启了他童稚的心灵和智慧。鲁迅10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病故,家境更加困难了。鲁迅要离家外出求学,母亲很赞成和支持儿子的主张,她觉得,儿子是一个很有主见和有意志的孩子,离开家她是放心的,外出求学能使儿子更坚强、发奋。母亲的性格、品德,给以鲁迅以深刻的影响,母亲的热切期望激励他奋斗了一生。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要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明代学士解缙的故事

解缙巧对讽权贵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人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户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也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

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瑟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这时,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郭沫若母亲教子做人

郭沫若的母亲叫杜邀贞,四川乐山人。她教孩子既教知识,又教做人。郭沫若3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诵了好多首唐诗,其中一首是:“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泪与恨,到地亦无声。”

由于过度劳累,营养又不能保证,杜邀贞的身体十分衰弱,每到秋天,“晕病”就犯了。当时,郭家人口多,收入少,没钱请医生给母亲治病。当时传说“芭蕉花”能治晕病。

有一次,郭沫若和二哥出去玩,在迁到四川的福建人的会馆里,他们发现了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兄弟二人便摘了一朵,带回来给母亲治病。

母亲问明了花的来历,从病床上坐了起来,非常生气地说:“你们俩都给我跪下!”并叹息说:“你们竟敢偷人家花园里的花,为娘倒不如病死的好!”说罢,母亲伤心地哭了。这种刻骨铭心的教育,郭沫若终生不忘。

七、居里夫人的家教艺术

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后为法国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一生科研工作十分繁忙,然而她很善于抓紧时间对子女进行早期教育,并能把握孩子智力发展的年龄优势。譬如,居里夫人在女儿不到1岁时,就让她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与猫玩;让她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看色彩绚丽的各种植物和人群;让她到水中拍水,使她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作画、泥塑,让她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小老鼠和鼹鼠是怎样打洞的、哪里能找到兔子窝等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各种能力,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锤炼了性格。

八、歌德父母教子有方

歌德是个独生子,生于德国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十分用心。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玩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母亲的教育艺术更不亚于父亲。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开始,并且形成习惯。然后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的“满堂灌”,而采用像中国章回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

局。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他的母亲常常会高兴地叫起来。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歌德8岁时便能精通四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许多名著——如《浮士德》,一直流传于世。

九、马克思教女之道

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父亲。他教育子女的方法不是一味说教,而是将正确的思想寓于生动的故事之中,通过故事启发教育孩子。在女儿爱琳娜很小的时候,马克思就给她读完了荷马的全部作品以及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有一次,爱琳娜被马利亚特的航海故事所感动,尽管当时她还不懂船长是怎么回事,但却被故事里的船长的事迹深深感动。她说,我也要去做一名“船长”。她问父亲,自己是否也可以“扮一个男孩子”,并“偷偷逃走了去租一艘军舰”。父亲告诉她说,这当然是完全可以的,不过在计划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

对于女儿提出的问题,马克思和燕妮总是给予具体又透彻易懂的解答。孩子提问题,有时提的不是时候,有时讲的过于固执,但谁也没有看见马克思恼怒过,他总是那么温和、有耐心。虽然,有时他正在忙于其他事情,但只要孩子跑来跑去向他提问题,他都耐心解答,他从来不让孩子感觉到她打扰了父亲。

十、“科学顽童”的科幻童年

理查德·费曼曾对原子弹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他被人们赞誉为“科学顽童”、“新物理学之父”。他还有一个令人羡慕的科幻童年。 他常常在父亲的膝盖上听父亲读《大英百科全书》里的章节。有一天,父亲带回一堆小瓷片,就是那种装浴室用的各种颜色的玩艺儿。父亲把它叠垒起来,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让坐在婴儿椅上的小费曼去推动一边,结果,它们全倒了。父亲又让他变出复杂点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他母亲在一旁忍不住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就让他加好了。”父亲却说:“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多么有趣。” 有一天,小费曼在玩马车玩具,并在车斗里放一个小球。当他拉动的时候,看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他问道,“爸,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滚;而马车停住时,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爸爸赞许地说,“你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自然界的一个小奥秘,等你长大去读书就会明白的。”父亲就是这样用许多实例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相关内容

  •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 响 2.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 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 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学习重点:&l ...

  •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 五年级下册 品德与社会 课题:第三单元 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第二课 我国的国宝 (两课时) 设计理念: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教学中,我努力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创设贴近教学实际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 ...

  •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 辽宁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教育综论 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颜佳琪 (关键词:,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周秦至汉唐.这一时期的蒙学教材多为综合性读物,以识字为主,同时进行品德教育,并包含各方面知识. 最早的蒙学教材是字书<史籀篇>,是周宣王时用来教学童识字的.秦 ...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五月
  • 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1. 伟大的先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司马迁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 过程与方法: 学会思考.搜集.分析和整理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 学习他们的精神,养成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难点: 养成热爱科学.不断探索的良好品质 ...

  • 上册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体现了综合课的特点,有机融合各相关学科领域的内容,积极探索综合教材编写的体系.途径和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材和呈现方式有助于启发老师的思维,引导教师学会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进而帮助老师创造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材编写的内容和形式力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采用他们 ...

  • 1从四大发明说起
  • 1从四大发明说起 兰溪市实验小学 唐雪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了解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巨大影响. 2.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活印铅字 学生:展开调查,收集造纸术和 ...

  • 品德与社会测试题五年级下
  • 品德与社会测试题五年级下 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不同的人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有的人把它当作( ):有的人却面对挫折和失败,灰心丧气,失去了( ).那些最后取得了胜利的人,就是每次跌倒都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的人. 2.要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生活中的失败变成财富,需要我们有坚强的( ...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 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材辅导材料 本册教材立意面向世界,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追寻人类古老的文明遗产:环视当今社会国际间的交往与合作:痛斥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表达人们对未来世界和平的向往.共设计了三个单元:<灿烂辉煌的东西方文明>.<面向世界>和<我们热爱和平> ...

  •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人教版1
  • 第一单元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 <生活中的快乐> 一, 教学目标 1, 认知:(1)知道生活中快乐的事多, 要积极体验快乐. (2)知道快乐的生活有益健康, 学习进步, 有益于与人和睦相处等. (3)知道生活中常有些让人不快乐的事情. 2, 情感: (1)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产生积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