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伤

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伤

【案情】

2013年11月1日0时20分许,刚刚从某工厂下班的职工韩某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在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当场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某县交警大队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条的规定,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对上述事实予以证明,没有认定责任。

韩某近亲属向某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工厂方以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为由,不同意认定工伤。人社局采纳了工厂的观点,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韩某的近亲属不服,依法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韩某应当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韩某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评析】

笔者持第一种意见。

1.从举证责任的角度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应该由谁负责提供证据,用于证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否则将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的关键,是认定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如果负主要责任,不应认定为工伤;反之,应当认定为工伤。然而,交警大队并没有认定韩某的交通事故责任。作为用人单位的工厂方虽然提出异议,亦未提供证据。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举证不能,应当承担于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2.从立法目的角度

《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劳动法的范畴,根据劳动法第一条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该法的立法目的。在《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和《工伤认定办法》第一条中,也均体现了该立法目的。因此,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遵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出现伤亡事故后,能否认定为工伤,不仅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体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本案中,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处于难以认定的灰色地带,根据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推定韩某对交通事故不负主要责任,并进而认定为工伤。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

交通事故责任不明时如何认定工伤

【案情】

2013年11月1日0时20分许,刚刚从某工厂下班的职工韩某骑摩托车回家途中,在国道上发生交通事故,致其当场死亡。由于无法查清交通事故成因,某县交警大队依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条的规定,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对上述事实予以证明,没有认定责任。

韩某近亲属向某县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工厂方以无法认定韩某在交通事故中不负主要责任为由,不同意认定工伤。人社局采纳了工厂的观点,作出了《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韩某的近亲属不服,依法提起诉讼,请求撤销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韩某应当认定为工伤;另一种意见认为,韩某不应当认定为工伤。

【评析】

笔者持第一种意见。

1.从举证责任的角度

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应该由谁负责提供证据,用于证明有争议的案件事实,否则将承担对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的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本案的关键,是认定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如果负主要责任,不应认定为工伤;反之,应当认定为工伤。然而,交警大队并没有认定韩某的交通事故责任。作为用人单位的工厂方虽然提出异议,亦未提供证据。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举证不能,应当承担于其不利的法律后果。

2.从立法目的角度

《工伤保险条例》属于劳动法的范畴,根据劳动法第一条的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该法的立法目的。在《工伤保险条例》第一条和《工伤认定办法》第一条中,也均体现了该立法目的。因此,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遵照“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在劳动法律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出现伤亡事故后,能否认定为工伤,不仅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于体现社会人文关怀,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在作出工伤认定时,应当适当向劳动者倾斜,以体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目的。

本案中,韩某对交通事故是否负主要责任处于难以认定的灰色地带,根据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应当推定韩某对交通事故不负主要责任,并进而认定为工伤。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人民法院)


相关内容

  • 工商案例及法律法规
  •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这是自1951年发布.1953年修正<劳动保险条例>以来第一次作出的具体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的行政法规.在此之前,1991年2月22日曾经公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 ...

  • 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 - 法务研究 - 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
  • 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 文章作者:杨立新 来源:中国工伤损害赔偿网 浏览次数:8135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添加时间:2008-6-30 9:19:28 提交:admin 关键词:工伤 政策 2003年4月27日,国务院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处理的基本原 ...

  • 如何进行工伤鉴定
  • 申请工伤认定的材料: 1、填《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保障部统一印制的,劳动保障部门备有); 2、提交一些有关材料:劳动合同书(复印)、本人身份证(复印)、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服务证”、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等。 人身伤害保险(保险公司)赔偿不能代替工伤保险待 ...

  • 工伤认定精要及1-10级赔偿标准(2015完整版)
  • 工伤认定精要及1-10级赔偿标准(2015完整版) 本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国务院法制办相关复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对认定或视同工伤情形的相关规定及答复,总结了工伤认定的24种情形及相关认定要点,并基于<工伤保险条例>汇总了工伤1-10级及工亡赔偿标 ...

  • 工伤认定要点与1-10级赔偿(含工亡)
  • 2016升级版:工伤认定要点与1-10级赔偿标准(含工亡)| 劳动法库 文︱李迎春,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本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国务院法制办相关复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对认定或视同工伤情形的相关规定及答复,总结了工伤认定的 24种情形及相关认定要点,并 ...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 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于近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2014年9月1日起施行.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的精神,对于依法正确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一. ...

  • 浅议职务行为的认定
  • --------从一个案件谈起 山东龙合律师事务所  张玉红律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的日益频繁和迅捷,尤其是私营和个体经济的繁荣,职务行为越来越普遍,职员或者雇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更有可能对第三人造成损害,从而导致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事件层出不穷.如何确认这些侵权行为的性质及其责任承担,密 ...

  • 工伤保险管理规定
  • 工伤保险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工伤.职业病人员保险管理的职责.程序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工伤.职业病人员的保险管理. 2 职责 2.1 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安全事故调查,负责工伤.职业 病的认定和鉴定工作. 2.2 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

  • 如何取得工伤保险待遇
  • 汪正楼律师:如何取得工伤保险待遇 本期介绍: 工伤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当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时候,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而工伤保险待遇高低,取决于国家或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康复待遇.伤残待遇和死亡赔偿待遇.人们能否弄清楚工伤保险待遇?如何取得工伤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