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蒹葭_与诗人

在《诗经》时代,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还没有被人充分认识,其作品的大多数是人们自发的创作。不过,《诗经・秦风・蒹葭》倒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展现了一种朦胧美,这在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中,相当少见。

以前的文学研究往往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其一,爱情怀人赏析,包括诗的主旨的确定、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感悟式的审判赏析;其二,作为一种人类悲剧模式的简析;其三,对《蒹葭》的集评、集释、考证等。但是从文学创作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其审美特质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打算从这个意义上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关于《蒹葭》的主题,向来众说纷纭。古文经学家认为这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汉之郑玄、清之魏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学说。但“五四”之后,许多学者对这种深求微言大义的说法提出反驳。余冠英就认为“这是一首情歌”;邓荃、林庚、冯沅君等都认为“这是寻访意中人而无所遇的诗”;闻一多先生曾说,《蒹葭》究竟“隐逸还是怀春”难以确定;钱钟书说“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略嫌西化。现在一般把《蒹葭》看诗的确非常美,但我以为这是审美高度的美,与单纯的感受式的美感还是不同的。诗的开始就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晚秋蒹葭怀人图:在已经苍凉凄清的晚秋早晨,蒹葭依然非常茂盛,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花。主人公徘徊在迂回曲折的河流岸边,仿佛寻找自己所爱的人。自己思念的

人究竟在何处,他不知道。他想沿着曲折的河流逆流而上去找她,但道路既险阻又遥远;想顺流而下寻找自己的梦中人,但又仿佛在河流的中央,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就笼罩在这样一种苍茫凄清的氛围与格调中,主人公不断地反复咏叹,从拂晓到日出,他都难以从这种情景中摆脱出来。由此,人们把它看作一首失恋的恋歌应该说大致不成问题。

但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首先“所谓伊人”的“伊人”究竟是女性还是男性,诗中并没有指明。“伊人”就是所思念的人,通过诗歌表面的情况来了解抒情主体,也无法得到确定性的答案。根据其使用法,一般认为伊人往往用在女性或者隐士身上。但是文本只可能有一个情况,像《毛诗正义》讲的“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1]这肯定是牵强附会。倒是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者提供了情况。刘毓庆先生在考察水的神话意象时发现,水与原始的婚姻制度密切相关,这是原始人类要生存下去所必须进行的性禁忌与原始女性隔离制度。女性一般被隔离在四周有水,中央是陆的高地,后来演化成水上学宫,天子叫辟雍,诸侯叫泮宫。例嫁给他。舜则

“嫠降二女于沩

作求偶不得而苦闷惆怅的恋歌的人居多。如尧把舜看作自己的接班人,将两个女儿

美与时代  2004.1 

73

文学

摩诘的诗中除有画外,还有乐理和禅趣,诗人的禅悟常常把精神的境界升华,为客观事物增加了更高一层的美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浅议王维诗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文/郑千里 丁 薇

常和谐。更为重要的,《蒹葭》有可能根本就超越了诗人单纯对于恋人的思念,而转化成为对于所要求的人生意境的追求,如果主人公由于现实的阻隔真正实现了一种跃升,那便是成为一种理想。所谓“伊人”不过是这理想的现实投影,这是不能相处在一起的恋爱男女的常见现象。正是他的追求如此执着,在现实与理想的交织痛苦中这位男性痛定思安,恋人已经虚化,痛苦已经过去,在理想的虚无找到了它的意中虚象,伊人已经从实体转向了意象,经过萧瑟凄凉的蒹葭秋水,它得到了无限升华,成为审美的境界了。这种虚实相生的境界,昭示了意境学说的无限活力与光辉前途,以致后来成为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

文学的基本特质就是审美,诗人的审美直觉引导了文学批评的方向,对于超越先秦时代过分功利的政教文化传统,形成一种真正意义的文学审美传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才能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在中国文学的教材一般对于《诗经》的强调集中在《国风》,而对于《雅》《颂》的注意

不够。《国风》的诗歌大多是言志作品,美刺作品也不在少数,总之,诗之言志与美刺几乎是其基本功能,文学的审美几乎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后来儒家的诗教传统就是沿用了这个政教文化传统;道家是反儒家的,但也是反文艺的,虽然庄子的文风开辟了艺术的、审美的文化传统;而墨家与法家本来就是反文艺的。在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本来就是士大夫显示自己修养的工具,他们大多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庆舍之士谓卢蒲葵曰:男女辨姓,子不辟(避)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3]“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说尽了春秋士大夫的功利态度。即使圣如孔子也说过“兴观群怨”,又极功利地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罗根泽先生说,“诗人的意见可以分为五类,言志主义只有两类,功用主义倒有三类。志不仅包括性情,也包括理智,理智的发展偏于事功,所以严格地说,言志之中还有一半的功用成份。最早的批评家更偏重功用一方面。”[5]明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王维,字摩诘,盛唐艺术家。一生半官半隐,仕时官至右丞,“布施仁义,活国济人”;隐时逸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说佛之作。“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谈玄终日以为乐”,因此,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渗透着一种浓郁的佛学思想和浪漫主义的情结。

摩诘擅诗、画、乐、舞、书,唯诗流传。诗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偶尔孤灯翻黄卷,读读摩诘的诗,如品香茗,观丹青,味淡而悠长。作为吮吸着盛唐社会高度发展的文化乳汁成长起来的全能艺术家,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异样感背景,便可以了解《蒹葭》及其诗人的审美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意义。

总之,《蒹葭》是耐人寻味的,它的空灵飘渺的非凡意境,它的朦胧模糊的韵外之致,它的包含人性的永恒追求,使得它魅力无穷、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毛亨:《毛诗注疏》卷第六(六之四)[A],见《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2]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J],《文艺研究》,1996.1。

[3]左丘明:《左传》[M],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1025页。

[4]孔子:《论语选录》[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6页。

作者简介:李 展,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山

东泰安泰山学院中文系教师。

编辑;李晓筝

74

在《诗经》时代,文学本身的审美特征还没有被人充分认识,其作品的大多数是人们自发的创作。不过,《诗经・秦风・蒹葭》倒是一个特例,因为它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展现了一种朦胧美,这在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中,相当少见。

以前的文学研究往往集中在这三个方面:其一,爱情怀人赏析,包括诗的主旨的确定、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感悟式的审判赏析;其二,作为一种人类悲剧模式的简析;其三,对《蒹葭》的集评、集释、考证等。但是从文学创作与批评史的角度探讨其审美特质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打算从这个意义上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关于《蒹葭》的主题,向来众说纷纭。古文经学家认为这是“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1]汉之郑玄、清之魏源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学说。但“五四”之后,许多学者对这种深求微言大义的说法提出反驳。余冠英就认为“这是一首情歌”;邓荃、林庚、冯沅君等都认为“这是寻访意中人而无所遇的诗”;闻一多先生曾说,《蒹葭》究竟“隐逸还是怀春”难以确定;钱钟书说“在水一方”为“企慕之象征”,略嫌西化。现在一般把《蒹葭》看诗的确非常美,但我以为这是审美高度的美,与单纯的感受式的美感还是不同的。诗的开始就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副晚秋蒹葭怀人图:在已经苍凉凄清的晚秋早晨,蒹葭依然非常茂盛,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花。主人公徘徊在迂回曲折的河流岸边,仿佛寻找自己所爱的人。自己思念的

人究竟在何处,他不知道。他想沿着曲折的河流逆流而上去找她,但道路既险阻又遥远;想顺流而下寻找自己的梦中人,但又仿佛在河流的中央,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就笼罩在这样一种苍茫凄清的氛围与格调中,主人公不断地反复咏叹,从拂晓到日出,他都难以从这种情景中摆脱出来。由此,人们把它看作一首失恋的恋歌应该说大致不成问题。

但是,问题恰恰就在这里,首先“所谓伊人”的“伊人”究竟是女性还是男性,诗中并没有指明。“伊人”就是所思念的人,通过诗歌表面的情况来了解抒情主体,也无法得到确定性的答案。根据其使用法,一般认为伊人往往用在女性或者隐士身上。但是文本只可能有一个情况,像《毛诗正义》讲的“所谓是知周礼之贤人,乃在大水之一边”,[1]这肯定是牵强附会。倒是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者提供了情况。刘毓庆先生在考察水的神话意象时发现,水与原始的婚姻制度密切相关,这是原始人类要生存下去所必须进行的性禁忌与原始女性隔离制度。女性一般被隔离在四周有水,中央是陆的高地,后来演化成水上学宫,天子叫辟雍,诸侯叫泮宫。例嫁给他。舜则

“嫠降二女于沩

作求偶不得而苦闷惆怅的恋歌的人居多。如尧把舜看作自己的接班人,将两个女儿

美与时代  2004.1 

73

文学

摩诘的诗中除有画外,还有乐理和禅趣,诗人的禅悟常常把精神的境界升华,为客观事物增加了更高一层的美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浅议王维诗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文/郑千里 丁 薇

常和谐。更为重要的,《蒹葭》有可能根本就超越了诗人单纯对于恋人的思念,而转化成为对于所要求的人生意境的追求,如果主人公由于现实的阻隔真正实现了一种跃升,那便是成为一种理想。所谓“伊人”不过是这理想的现实投影,这是不能相处在一起的恋爱男女的常见现象。正是他的追求如此执着,在现实与理想的交织痛苦中这位男性痛定思安,恋人已经虚化,痛苦已经过去,在理想的虚无找到了它的意中虚象,伊人已经从实体转向了意象,经过萧瑟凄凉的蒹葭秋水,它得到了无限升华,成为审美的境界了。这种虚实相生的境界,昭示了意境学说的无限活力与光辉前途,以致后来成为中国艺术的根本精神。

文学的基本特质就是审美,诗人的审美直觉引导了文学批评的方向,对于超越先秦时代过分功利的政教文化传统,形成一种真正意义的文学审美传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风气,才能明了它的重要性。现在中国文学的教材一般对于《诗经》的强调集中在《国风》,而对于《雅》《颂》的注意

不够。《国风》的诗歌大多是言志作品,美刺作品也不在少数,总之,诗之言志与美刺几乎是其基本功能,文学的审美几乎没有多少人意识到。后来儒家的诗教传统就是沿用了这个政教文化传统;道家是反儒家的,但也是反文艺的,虽然庄子的文风开辟了艺术的、审美的文化传统;而墨家与法家本来就是反文艺的。在春秋战国时代,《诗经》本来就是士大夫显示自己修养的工具,他们大多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庆舍之士谓卢蒲葵曰:男女辨姓,子不辟(避)宗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恶识宗?”[3]“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说尽了春秋士大夫的功利态度。即使圣如孔子也说过“兴观群怨”,又极功利地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罗根泽先生说,“诗人的意见可以分为五类,言志主义只有两类,功用主义倒有三类。志不仅包括性情,也包括理智,理智的发展偏于事功,所以严格地说,言志之中还有一半的功用成份。最早的批评家更偏重功用一方面。”[5]明了当时的社会文化

王维,字摩诘,盛唐艺术家。一生半官半隐,仕时官至右丞,“布施仁义,活国济人”;隐时逸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生活和谈禅说佛之作。“浮舟往来,弹琴赋诗”,“谈玄终日以为乐”,因此,在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渗透着一种浓郁的佛学思想和浪漫主义的情结。

摩诘擅诗、画、乐、舞、书,唯诗流传。诗是中华文化的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偶尔孤灯翻黄卷,读读摩诘的诗,如品香茗,观丹青,味淡而悠长。作为吮吸着盛唐社会高度发展的文化乳汁成长起来的全能艺术家,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异样感背景,便可以了解《蒹葭》及其诗人的审美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意义。

总之,《蒹葭》是耐人寻味的,它的空灵飘渺的非凡意境,它的朦胧模糊的韵外之致,它的包含人性的永恒追求,使得它魅力无穷、千古流传。

参考文献:

[1]毛亨:《毛诗注疏》卷第六(六之四)[A],见《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2页。

[2]刘毓庆:《中国文学中水之神话意象的考察》[J],《文艺研究》,1996.1。

[3]左丘明:《左传》[M],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1025页。

[4]孔子:《论语选录》[A],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6页。

作者简介:李 展,南京大学文学硕士,山

东泰安泰山学院中文系教师。

编辑;李晓筝

74


相关内容

  • 诗人的眼泪比女人的更廉价
  • 徐志摩的身份不言而喻是诗人,尽管他作为诗人其实未必出色:但既是诗人,不免读诗评诗,这方面工夫如何,我们何妨围观. (图注:现代诗人徐志摩(1897年-1931年)资料图片: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1923年5月22日,<努力>周刊刊登徐诗人一篇杂记性质的文章,题目是<坏诗,假诗, ...

  • 致 大 海
  • 致 大 海 1.课文解读. (1) 作者简介. 普希金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他一生创作了 800 多首抒情诗和 10 多首叙事诗.别林斯基说: "普希金被公认为俄国第一艺术的诗人,他给俄国带来了作为艺术的诗,而不是抒写情感的美丽的语言."普希金一生向往 ...

  • 海子--麦地与诗人赏析
  • <麦地与诗人>赏析(清泉与一棵开花的树合作) 海子离开我们有17个年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1989年3月26日黄昏,我们失去了一位多么珍贵的朋友,失去了一个梦,失去了一个回声,失去了一棵会思考的空气中的"麦子".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 ...

  • 现代诗派诗群诗人小史
  • 现代诗派诗群代表诗人 尝试派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 ...

  • 诗人的审美角色阅读答案
  • 阅读回答下文 诗人的审美角色 莱笙 当下中国诗人角色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陷入后现代语境之中的非史诗遭遇.诗人与生活格格不入,是理想界的生物,是现实中的怪物.二是诗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相应地有着减弱的趋势.不少诗人竭力主张写作的绝对个人化,以审丑取代审美,从口号诗的极端走向口水诗的极端.诗坛上的所有美学 ...

  • 诗人的自救之舟
  • 偶尔翻书,翻到一本发黄的<苏东坡传>,便废寝忘食地读起来.掩上书,望着窗外漆黑的苍穹,眼前的那位"把酒问苍天"的诗人越来越明晰--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中写到:"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朋 ...

  • 远离喧嚣的神闲气定--叶芝.陶潜田园诗赏析
  • 远离喧嚣的神闲气定 --叶芝.陶潜田园诗赏析 口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毛梅兰 摘要:威廉-勃特勒・叶芝.陶渊明在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里.描绘的隐逸世界和幢憬的美好生活可以说是异工同曲.殊途同归.他们共同喜爱恬静的生活,向往从容闲适.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诗歌中表现出浓厚的隐逸主题和淡定风格. 关键词:诗人: ...

  • 从时空和审美心理机制的异化论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 从时空和审美心理机制的异化论杜甫诗歌创作风格的变化 夏云新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在诗歌史上堪称"绝顶",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美誉.历代的研究者,评之论之,著书立说,不计其数.但是,由于时空和审美心理机制(指鉴赏者)的不同,他们从中所发掘的也 ...

  • 夜莺颂作品赏析
  • 济慈(1795 - 1821),英国 浪漫派诗人.生于伦敦.父母早逝,由外祖母抚养.曾学医,并考得内科医生执照,但很快放弃医学,专心从事文学创作.1816年在亨特主编的<检察者>先后刊载十四行诗<孤寂>和<初读查普译荷马史诗>.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其中有&l ...

  • (20)中国现代诗人网
  • ',1)"> 内地客为啥香港排队买保险 施承忠个人中心···发博文消息 中国现代诗人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502956312 [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 博文目录 图片 关于我 个人资料 中国现代诗人网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