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之后的背影朱自清幼子朱思俞回忆父亲

  “他一直指导我们的审美观,和我们小孩的思想不一样。比如我费尽心思刻得挺规矩的,他说‘没意思’,而有时候我随便刻出来的,他说‘这个有点意思’。”   当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一位老师创作朱自清的雕像时,特别请朱思俞先生去做模特。朱思俞1935年生,是朱自清和陈竹隐最小的儿子,许多人认为在朱家诸兄弟中,朱思俞长相和品行与父亲最为相像。   早岁世事艰   1890年代,是一连串大师相继出生的年代。朱自清生于1898年,50年后,“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他卒于北平,是贫病交加。盛年早逝。朱氏祖籍浙江绍兴,他生于江苏东海,五岁时迁居扬州,因祖父、父亲都在扬州,故而他自己也总称自己为“扬州人”。朱氏后人,如朱思俞,似乎对家族背景兴趣不大,或认为不足为奇,无意多谈。仍有资料戴朱自清祖父宦游,家庭随迁,构成朱自清后来在散文里而提到的童年,他的感受微妙、复杂,不知是不是因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的程度。”   朱自清幼年受教于私塾,其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1912年人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入北京大学预科,后顺利进入北大哲学系,并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哲学系毕业。毕业以后曾先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5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作品妇孺皆知。叶圣陶曾说过:讲授中国文学或编写现代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实践新的语言、新的文体和文风,顺带着也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使“引车卖浆者流”之类,一跃而为审美标的,而上文学、学术之神圣殿堂。从民初开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产生了各种新的文学样式,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但在朱自清之前,尚无人对这一阶段的文学史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更没有人在大学讲坛开设这一类的课程。当时清华中文系的课程有着浓重的复古之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占据了主要地位,新文学在文学史上还没有得到应得的地位,而朱自清则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开设了“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在清华的中文系,原是要靠国学吃饭的,朱自清做了一个重要的尝试,成为一个学科发展的“点火人”。   1929年。清华园里的朱自清,不幸遭遇丧妻之痛。结发妻子武钟谦患肺病不治而亡,陪伴朱自清12年,由弱冠到而立;遗下6个子女,或总角或学步。朱氏此后有《给亡妇》一篇,细数两人一起生活的种种情境,至诚挚至细腻至哀伤。这本是一段由双方父母包办的婚姻。朱自清后来上的是西式学堂,武氏却几乎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极传统的中国女性,经营家庭,相夫教子,一律欢喜,心无旁骛。以至于朱氏在文章中回忆她的时候说“你对于教育老实说有些外行,孩子们只要吃得好玩得好就成了。这也难怪你,你自己便是这样长大的”。但是这段婚姻坚实恩爱,朱自清述武钟谦婚后“只拼命爱去”,“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目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   武钟谦之后,朱自清有诗曰“此生应寂寞,随分弄丹铅”。似乎起意不再作家室之思,教教书,弄弄字,这辈子就这样算了吧,心情很灰暗。又加照料六个子女,哪是他可以承担的劳苦。这些灰暗和劳苦,后来被另一位女子终结,她就是陈竹隐。   陈竹隐与朱自清的相识,要谢两个人:一是陈竹隐的昆曲老师溥侗,一是朱自清在清华的同事,外文系教授叶公超。经两者牵线,陈竹隐和朱自清初见,也经过几番起伏周折,两人最终牵手,生子女共三人,朱思俞最小。随后政局动荡,世事艰难,朱氏一家随西南联大南渡北归,朱思俞的童年记忆里,“流亡川渝”也是重要一笔。后来各大学复校,一家人始居北京。世称朱自清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即毛泽东文中所赞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1948年朱自清辞世前两天,的确念念不忘坚拒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物质援助:“有一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而于病榻之前,听取并遵照这一遗言的,也正是陈竹隐。   竹隐夫人1990年病逝于北京。   父亲淡泊、严肃,特别有原则   诚如朱思俞所说,他实际上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不超过三年”。对他来说,“父亲就是一个家长。”1940年,陈竹隐带思俞到成都,跟朱自清住了一年以后,回了北京。思俞自言“当时我见不到父亲,他总是很忙”。及至1946年朱自清回到北京,思俞才跟父亲集中住了一段时间,有了更多记忆。   朱思俞说,“父亲非常公正”,做事很有原则。有一件事近于极端:当初清华复校,多有建设,故而校园里常有沙堆。思俞跟年幼的妹妹拿沙子回来玩,朱自清叫两个孩子拿回去,他说:“不能动,那是公家的。”另一件事则非常令人敬佩:当时陈竹隐的一个亲戚想考大学,打算从陈竹隐这里得到朱自清出的题。“母亲知道父亲肯定不会透题”,就想办法在家里悄悄留意、寻找,“但一直没找到。”后来,陈竹隐就这件事专门问过朱自清,朱同答说:“这个不能让你们知道”。“父亲做事非常踏实,绝没有掺假的成分,这对我们影响很深,我们后来做事也都没有弄虚作假,而是踏实做事。”与这种做事的态度相应,“父亲对周围的人都非常诚恳”。   朱思俞的记忆里,父亲的性格沉稳、内敛,跟孩子们之间,“说不上有多亲密,他一直是一个有点严肃的人”。思俞有一年看唐诗,因为普通话和四川话都没有入声,他就去问父亲。“但是他只是看了我一会儿,一句话都没有说”。   不过朱自清也跟思俞说过“有点意思”的话。1946年之后,一家人团圆,都很高兴。陈竹隐提议让朱自清教孩子们一点东西,比如教英语。给思俞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教我和三哥刻图章。”这项传承的爱好此后难以割舍,“直到父亲去世之后,我还在不断地刻图章”。“那时一个图章可以刻很多次,刻得不好的话就在地上抹掉”。要是某个图章被朱自清采用了,兄弟俩就会很高兴。“比如那时我刻的第十七个图章“邂逅斋”被父亲采用了,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本照刻的书。而这个“邂逅斋”是他让我刻的,那本书是他在旧书摊上买的,说明他买书时想到了我。他一直指导我们的审美观,和我们小孩的思想不一样。比如我费尽心思刻得挺规矩的,他说‘没意思’,而有时候我随便刻出来的,他说‘这个有点意思一’。   儿子眼里,朱自清淡泊。“不像闻一多那样到处慷慨激昂地演讲”。“从父亲交往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政治兴趣不大的人,他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并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主党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朱自清震动悲愤,不顾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随后更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对闻氏著

作的整理出版。尽力良多。据朱思俞所说,朱闻两人,原本只能说是“普遍同事”,并不如外界所传“至交好友”。故而朱自清的这些奔走和努力,恐非出于私谊,而是基于一个有良知和判断的知识分子所看重的公义。“有人说过,闻一多是狂者,我父亲是狷介,跟介子推一样,这是很贴切的”。   受乃父影响或遗传,朱思俞尽管也走了理工路,先去学了飞机,后来转而搞计算机,届南开,最终仍然做了跟语言有关的工作。他在计算机语音识别与合成研究方面用功很深,主持过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中文系合作研究的语音分析软件已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   母亲照管得更多   朱自清和陈竹隐,就性格而言,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朱比较沉稳内向,陈比较活泼浪漫。《朱自清与陈竹隐》一书的作者曾评价陈竹隐:“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见有个性”,爱打扮,很时尚。而朱自清跟陈竹隐的第一次见面,给陈以及陈的女伴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土老帽,土老帽;又有与前妻所生六个孩子,家累甚重。而陈竹隐其时未婚,爱好挺多。朱陈这样两个人的相识到结合,流传有一些故事。朱思俞总结说,“我想主要是(父亲)忠厚可靠。我父亲特别踏实。不做那些虚假花哨的事情。我母亲感觉比较好的。”   教授嘛,清华教授,应该“穿皮鞋”。据陈竹隐的同忆,第一次在她的生命里出场的这位朱教授,“穿一件米黄色绸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幅眼镜,显得文雅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鞋,显得有些土气。回到宿舍,我的同学廖书筠笑着说:哎呀,穿一双双梁鞋,士气得很,要是我才不要呢。”   几经犹豫,最终为这个男人的才华人品所动。嫁给朱自清之后的陈竹隐,跟丈夫一起承担艰难的生活,顾不上爱美,嫌不得土了。朱思俞说:“从我懂事开始,直到父亲去世,全家都没有过过富裕日子。”几个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好饭,有一点肉就算打牙祭了。以至此后朱自清作为中文系主任的形象出现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其形象绝不比当年穿双梁鞋的时候有进步:中文系主任,当代散文大师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他就买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粗毛氆氇穿在身上御寒,样子有一点像传奇影片里的侠客,只是身材略嫌矮小。   生活如此,事务繁忙,照料、教育孩子的事,就更多地落在母亲身上。朱思俞说:“回到北平后,关于我们的教育,母亲告诉过我,说我父亲多让我母亲来管我们,自己不直接说。因为抗战时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少,怕感情不深,效果不好。”   思俞印象里的母亲活泼坚强,一直跟书打交道。她在成都长大,曾在四川大学图书馆上班,挣些钱供家用;后来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成都时,母亲工作,我和我三哥上学我母亲就没有时间管了,上、下学都是我们自己走一段乡间的路,靠我们自己。她只是不断给我们讲拐小孩、小孩掉到河里和疯狗的事,要我们特别当心。”母亲这样的担心,持续了整整六年。“她还有时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知识,像有一个晚上躺在床上,她给我讲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还背了不少滕王阁序文章的内容,因为有趣,当时我就记住了不少,后来看了原文以后就能背这篇文章,到现在也没有忘记。”   朱思俞应该是挨过陈竹隐手板的,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事由。他自己说,母亲“基本不对我们进行体罚,最多也就是打手板几下”。打手板也就是大事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背影之后的背影   郁达夫评价朱自清:以江北人的坚韧的头脑,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学术界有这样一个说法:谈现代文学不能不谈散文,谈散文不能不谈朱自清,谈朱自清的散文,不能不谈《背影》。散淡隽远,父子之情,已成范例、经典。朱自清在文中描摩自己的父亲:“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思俞也曾被数次问及父亲的背影。1989年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病离世,身高约一米六的他,最瘦时不到40公斤。政局待明未明,贫病交加,孩子又多,不肯要美国面粉。朱思俞说,“我唯一记得的就是,他的背影很瘦弱。”

  “他一直指导我们的审美观,和我们小孩的思想不一样。比如我费尽心思刻得挺规矩的,他说‘没意思’,而有时候我随便刻出来的,他说‘这个有点意思’。”   当年清华大学建筑系一位老师创作朱自清的雕像时,特别请朱思俞先生去做模特。朱思俞1935年生,是朱自清和陈竹隐最小的儿子,许多人认为在朱家诸兄弟中,朱思俞长相和品行与父亲最为相像。   早岁世事艰   1890年代,是一连串大师相继出生的年代。朱自清生于1898年,50年后,“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他卒于北平,是贫病交加。盛年早逝。朱氏祖籍浙江绍兴,他生于江苏东海,五岁时迁居扬州,因祖父、父亲都在扬州,故而他自己也总称自己为“扬州人”。朱氏后人,如朱思俞,似乎对家族背景兴趣不大,或认为不足为奇,无意多谈。仍有资料戴朱自清祖父宦游,家庭随迁,构成朱自清后来在散文里而提到的童年,他的感受微妙、复杂,不知是不是因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子”,“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的程度。”   朱自清幼年受教于私塾,其间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1912年人高等小学,1916年中学毕业,入北京大学预科,后顺利进入北大哲学系,并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2月出版他的处女诗集《睡吧,小小的人》,1920年哲学系毕业。毕业以后曾先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1925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教授。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作品妇孺皆知。叶圣陶曾说过:讲授中国文学或编写现代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实践新的语言、新的文体和文风,顺带着也开拓新的研究方向,使“引车卖浆者流”之类,一跃而为审美标的,而上文学、学术之神圣殿堂。从民初开始,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产生了各种新的文学样式,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但在朱自清之前,尚无人对这一阶段的文学史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更没有人在大学讲坛开设这一类的课程。当时清华中文系的课程有着浓重的复古之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占据了主要地位,新文学在文学史上还没有得到应得的地位,而朱自清则在清华大学中文系开设了“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在清华的中文系,原是要靠国学吃饭的,朱自清做了一个重要的尝试,成为一个学科发展的“点火人”。   1929年。清华园里的朱自清,不幸遭遇丧妻之痛。结发妻子武钟谦患肺病不治而亡,陪伴朱自清12年,由弱冠到而立;遗下6个子女,或总角或学步。朱氏此后有《给亡妇》一篇,细数两人一起生活的种种情境,至诚挚至细腻至哀伤。这本是一段由双方父母包办的婚姻。朱自清后来上的是西式学堂,武氏却几乎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极传统的中国女性,经营家庭,相夫教子,一律欢喜,心无旁骛。以至于朱氏在文章中回忆她的时候说“你对于教育老实说有些外行,孩子们只要吃得好玩得好就成了。这也难怪你,你自己便是这样长大的”。但是这段婚姻坚实恩爱,朱自清述武钟谦婚后“只拼命爱去”,“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你在目如此;你死后若还有知,想来还如此的。”   武钟谦之后,朱自清有诗曰“此生应寂寞,随分弄丹铅”。似乎起意不再作家室之思,教教书,弄弄字,这辈子就这样算了吧,心情很灰暗。又加照料六个子女,哪是他可以承担的劳苦。这些灰暗和劳苦,后来被另一位女子终结,她就是陈竹隐。   陈竹隐与朱自清的相识,要谢两个人:一是陈竹隐的昆曲老师溥侗,一是朱自清在清华的同事,外文系教授叶公超。经两者牵线,陈竹隐和朱自清初见,也经过几番起伏周折,两人最终牵手,生子女共三人,朱思俞最小。随后政局动荡,世事艰难,朱氏一家随西南联大南渡北归,朱思俞的童年记忆里,“流亡川渝”也是重要一笔。后来各大学复校,一家人始居北京。世称朱自清是“有骨气的中国人”,即毛泽东文中所赞誉:“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1948年朱自清辞世前两天,的确念念不忘坚拒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物质援助:“有一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而于病榻之前,听取并遵照这一遗言的,也正是陈竹隐。   竹隐夫人1990年病逝于北京。   父亲淡泊、严肃,特别有原则   诚如朱思俞所说,他实际上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不超过三年”。对他来说,“父亲就是一个家长。”1940年,陈竹隐带思俞到成都,跟朱自清住了一年以后,回了北京。思俞自言“当时我见不到父亲,他总是很忙”。及至1946年朱自清回到北京,思俞才跟父亲集中住了一段时间,有了更多记忆。   朱思俞说,“父亲非常公正”,做事很有原则。有一件事近于极端:当初清华复校,多有建设,故而校园里常有沙堆。思俞跟年幼的妹妹拿沙子回来玩,朱自清叫两个孩子拿回去,他说:“不能动,那是公家的。”另一件事则非常令人敬佩:当时陈竹隐的一个亲戚想考大学,打算从陈竹隐这里得到朱自清出的题。“母亲知道父亲肯定不会透题”,就想办法在家里悄悄留意、寻找,“但一直没找到。”后来,陈竹隐就这件事专门问过朱自清,朱同答说:“这个不能让你们知道”。“父亲做事非常踏实,绝没有掺假的成分,这对我们影响很深,我们后来做事也都没有弄虚作假,而是踏实做事。”与这种做事的态度相应,“父亲对周围的人都非常诚恳”。   朱思俞的记忆里,父亲的性格沉稳、内敛,跟孩子们之间,“说不上有多亲密,他一直是一个有点严肃的人”。思俞有一年看唐诗,因为普通话和四川话都没有入声,他就去问父亲。“但是他只是看了我一会儿,一句话都没有说”。   不过朱自清也跟思俞说过“有点意思”的话。1946年之后,一家人团圆,都很高兴。陈竹隐提议让朱自清教孩子们一点东西,比如教英语。给思俞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教我和三哥刻图章。”这项传承的爱好此后难以割舍,“直到父亲去世之后,我还在不断地刻图章”。“那时一个图章可以刻很多次,刻得不好的话就在地上抹掉”。要是某个图章被朱自清采用了,兄弟俩就会很高兴。“比如那时我刻的第十七个图章“邂逅斋”被父亲采用了,到现在我还保留着那本照刻的书。而这个“邂逅斋”是他让我刻的,那本书是他在旧书摊上买的,说明他买书时想到了我。他一直指导我们的审美观,和我们小孩的思想不一样。比如我费尽心思刻得挺规矩的,他说‘没意思’,而有时候我随便刻出来的,他说‘这个有点意思一’。   儿子眼里,朱自清淡泊。“不像闻一多那样到处慷慨激昂地演讲”。“从父亲交往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对政治兴趣不大的人,他只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并没有加入任何一个民主党派”。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镇压民主运动。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遇害,朱自清震动悲愤,不顾安危,出席成都各界举行的李、闻惨案追悼大会,并报告闻一多生平事迹,随后更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对闻氏著

作的整理出版。尽力良多。据朱思俞所说,朱闻两人,原本只能说是“普遍同事”,并不如外界所传“至交好友”。故而朱自清的这些奔走和努力,恐非出于私谊,而是基于一个有良知和判断的知识分子所看重的公义。“有人说过,闻一多是狂者,我父亲是狷介,跟介子推一样,这是很贴切的”。   受乃父影响或遗传,朱思俞尽管也走了理工路,先去学了飞机,后来转而搞计算机,届南开,最终仍然做了跟语言有关的工作。他在计算机语音识别与合成研究方面用功很深,主持过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中文系合作研究的语音分析软件已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   母亲照管得更多   朱自清和陈竹隐,就性格而言,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朱比较沉稳内向,陈比较活泼浪漫。《朱自清与陈竹隐》一书的作者曾评价陈竹隐:“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见有个性”,爱打扮,很时尚。而朱自清跟陈竹隐的第一次见面,给陈以及陈的女伴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土老帽,土老帽;又有与前妻所生六个孩子,家累甚重。而陈竹隐其时未婚,爱好挺多。朱陈这样两个人的相识到结合,流传有一些故事。朱思俞总结说,“我想主要是(父亲)忠厚可靠。我父亲特别踏实。不做那些虚假花哨的事情。我母亲感觉比较好的。”   教授嘛,清华教授,应该“穿皮鞋”。据陈竹隐的同忆,第一次在她的生命里出场的这位朱教授,“穿一件米黄色绸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幅眼镜,显得文雅正气,但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鞋,显得有些土气。回到宿舍,我的同学廖书筠笑着说:哎呀,穿一双双梁鞋,士气得很,要是我才不要呢。”   几经犹豫,最终为这个男人的才华人品所动。嫁给朱自清之后的陈竹隐,跟丈夫一起承担艰难的生活,顾不上爱美,嫌不得土了。朱思俞说:“从我懂事开始,直到父亲去世,全家都没有过过富裕日子。”几个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好饭,有一点肉就算打牙祭了。以至此后朱自清作为中文系主任的形象出现在汪曾祺的小说中,其形象绝不比当年穿双梁鞋的时候有进步:中文系主任,当代散文大师的大衣破得不能再穿,他就买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粗毛氆氇穿在身上御寒,样子有一点像传奇影片里的侠客,只是身材略嫌矮小。   生活如此,事务繁忙,照料、教育孩子的事,就更多地落在母亲身上。朱思俞说:“回到北平后,关于我们的教育,母亲告诉过我,说我父亲多让我母亲来管我们,自己不直接说。因为抗战时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少,怕感情不深,效果不好。”   思俞印象里的母亲活泼坚强,一直跟书打交道。她在成都长大,曾在四川大学图书馆上班,挣些钱供家用;后来到清华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成都时,母亲工作,我和我三哥上学我母亲就没有时间管了,上、下学都是我们自己走一段乡间的路,靠我们自己。她只是不断给我们讲拐小孩、小孩掉到河里和疯狗的事,要我们特别当心。”母亲这样的担心,持续了整整六年。“她还有时会给我们讲一些有趣的知识,像有一个晚上躺在床上,她给我讲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故事,还背了不少滕王阁序文章的内容,因为有趣,当时我就记住了不少,后来看了原文以后就能背这篇文章,到现在也没有忘记。”   朱思俞应该是挨过陈竹隐手板的,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事由。他自己说,母亲“基本不对我们进行体罚,最多也就是打手板几下”。打手板也就是大事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背影之后的背影   郁达夫评价朱自清:以江北人的坚韧的头脑,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的文章。学术界有这样一个说法:谈现代文学不能不谈散文,谈散文不能不谈朱自清,谈朱自清的散文,不能不谈《背影》。散淡隽远,父子之情,已成范例、经典。朱自清在文中描摩自己的父亲:“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思俞也曾被数次问及父亲的背影。1989年8月12日,朱自清因胃病离世,身高约一米六的他,最瘦时不到40公斤。政局待明未明,贫病交加,孩子又多,不肯要美国面粉。朱思俞说,“我唯一记得的就是,他的背影很瘦弱。”


相关内容

  • 背影读后感800字
  • 背影读后感800字(一) 朱自清的<背影>,并没有用华丽的文字来描述父爱,来描述父亲那肥大,令人心疼的背影,但却让读者们,潸然泪下.这是为什么呢? 朱自清仅用了朴实的笔触便写下这篇令世人赞不绝口的文章,是因为他的文章中带有炙热的心以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 在描述父亲爬上月台买橘子的那一镜头 ...

  • 好教师的"三个背影"
  • 好教师的"三个背影",后悔现在才知道 在学生的世界里,教师终将成为一个背影,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或高大,或矮小,或清晰,或模糊,或恒久,或短暂.而一位好教师,留给学生的,总少不了这样三个背影. 第一个背影,是"爱"的背影.好教师的这个背影,有一个非常生动的形象 ...

  • 记叙文理清思路,感悟作者情感
  • 目送 ⑴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⑵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 ...

  • 八年级语文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 ...

  • 朱自清散文艺术特点
  • 南 大学网 络教育学 毕 业 论 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 生 牛小花 学 号 [1**********]16 专 业 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兰州市皋兰县北辰路646号 邮政编码 730200 指导教师 刘宇清 西院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目 录 摘 ...

  • 从散文平实的语言中体味情感--分析副词(伟岩)
  • 从散文平实的语言中体味情感--分析副词 <背影>情感的自然流露依托平实的语言,而平实的语言也是咬文嚼字有意为之.我们要想深入体会文章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就不能忽视修饰性的副词. 在<背影>中,"终于"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 ,但四次反复地出现不仅丝毫给人以重 ...

  • 朱自清[背影]的十六种导入法
  • 朱自清<背影>的十六种导入法 1.析题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直切正题. 例.<背影>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板书课题,作者)请大家齐读两遍课题,揣摩揣摩,这个题目告 ...

  • 7.背影教案(1)
  •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非凡学校集体备课 教师专用教案 (复备稿) 主备人:梁希俭 授课人: 授课时间: 7.背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父子深情 (3)体会文章选材.布局谋篇,命题立意的角度以及详略安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 ...

  •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 朱自清<背影>读后感 没想到若干年后的今天再次碰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儿子上初二了,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时,需与学生一道 读<背影>,并共同完成一篇读后感.打开课本,细细读来.虽短短千余字,却被朱自清文字的真诚和淡泊所感动,使我过去肤浅认识有了新提升. 对我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