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空观的思索

佛教空观的思索

——访谈有感

摘 要:通过上次进行的访谈和随后我自己对佛教经典的阅读、以及对资料的查询,我对于佛教的空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佛教的空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政治、经济、精神文化中有哪些反映?它对与我们当代生活有着哪些重要的影响?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空观内涵 生活反映 影响 对待

一、

“空”是佛教教理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佛教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性空”简单地说就是孤立的、纯粹的自我、自性的一种否定,就是认为自己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的,世间万物亦是如此,都是虚化的表象,它的本质都是一种“空”那么对于“空”我们可以分为四个角度加以阐释。

首先,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那么它们是如何体现空的呢?访谈中提到过“缘起”即可适用与此,五蕴并不是本身自生的,它们的生成都是有着各自的依存各自的因缘的,因而,五蕴皆空。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一切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是无自性的、无实体的。

其次,空境。“空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大智度论》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指世间的一切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其终将变灭。所谓世事无常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它却不会停止,就如同佛教中的轮回观,它是不断的循环变化的。“诸法无我”是指世间既然没有永恒不变的万物,也没有真实的我。而涅槃则是经过大彻大悟后寻求的一种解放,它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即悟到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有超越了生活中的烦恼、看透生命的空、放下对生死的执着,才能达到解放,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

再次,空观。既然我们认识到了万物皆空,生命的澄明之境,那么我们就应形成一种“空观”。要求我们能够以“空”来认识世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否?’‘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否?’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说,世间万物皆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我们所了解的不过只是它们的表象而已,如果了解了世间万物皆为虚妄,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偏执的心,以一种空观来看待世间的一切。

最后,无我。既然世间万物皆为虚幻,那么“我”亦为虚幻,我们平日里所执着的也就为虚幻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是说,远离一切对虚妄指向之相的执着,就可以称之为佛了。就达到了大彻大

悟,真正的清净。

二、

佛教的“空”观,不仅仅是佛教义理中的深奥的晦涩的一个理论,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在先秦时期,老子的无为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空观”。“无为”即不执著,不偏执,这与“空”观影响下所产生的思想有着相似性。其次,有诗曰: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又有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两位侍僧对于有无的争论,这说明,“空”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关注,成为探讨的话题。再次,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中说:“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与我们说的“镜花水月”是同样的,即是说事物本为虚幻,强求不得。我们可以看出“空”观已经与我们的文化深深的交织在一起了。当然,这只是“空”观在生活中的很小的一些反映,实际上“空”观在我们的语言行为上无处不体现,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罢了。

三、

我们说,“空观”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指导,它是佛教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那么它对于我们当代社会有着哪些深刻的影响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它体现了“众生平等”的思想。“空”的观点认为,万物皆空,那么每个人的地位、金钱、权利等一切都只是一些外在的表象,抛去这些表象,只单单存在着我们自身,而万物没有永恒的形态,它们都是出于不停的变化中的,所呈现出的当下的固有形态也只是一种表象,那么,每一个人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空”的,抛去一切的世间万物,抛去表面的自我之后,我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尊重每一个个体,人人平等。

其次,它告诫我们人不应当过于执着于某件事,过于执着而不得就会形成偏执,这对于我们有着极大的危害作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这是佛对须菩提说的一段话,意思是:如果我当时被节节支解时,在心中执着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就必定会兴起嗔恨的心。那么由于执着行气了嗔恨的心,这会对一个人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人心灵扭曲,走向犯罪的道路,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呢?佛祖给了我们解答“离一切诸相”即放下一切对虚妄的执着,这能够使我们心灵澄净。

再次,它能够使我们戒骄戒躁,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世界,看待每一件事。我们知道了万物皆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的,但是生在凡尘,我们依然难免遇到各种凡尘之事,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的,包括我们的生死,看透了生死的“空”的本质,我们就不会产生惧怕,对于凡人眼中最大的恐惧“死”都可以看透,那么便没有什么能够影响我们的判断了,于是我们抓住了理性,以一种更加理性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就能够避免很多由于情感作祟而犯下的错误,使我们更清晰的看透自己,看透世间的一切。

最后,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哪个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人与人之间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也许只是口角,而也许会造成生灵涂炭。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野心、利益。那么通过佛教的“空”观,我们知道了所谓

的利益都是虚妄的,它们都只是事物的外在的表象,没有人可以永恒的抓住某一个东西,当我们看透了那些我们追逐的东西,放下偏执,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和谐,那么社会也会随之和谐。

四、

我们知道,每一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所以,“空”观对我们来说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过于“空”可能会使我们丧失对世间万物的兴趣、对生命的兴趣,走向颓废或死亡,甚至造成时代的倒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对待“空”这一观念。首先,对于空观的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其中有益的、符合时代特征、能够治愈现代人心中的阴霾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其次,对于我们所接受的“空”的思想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了。

了解了“空”的观念,给了我心灵的一次洗礼,使我能够以更加睿智的,理性的眼光看待自我、看待世界,相信只要能够合理的运用“空”观对我们的生活加以指导,会有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世界!

佛教空观的思索

——访谈有感

摘 要:通过上次进行的访谈和随后我自己对佛教经典的阅读、以及对资料的查询,我对于佛教的空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佛教的空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在我们政治、经济、精神文化中有哪些反映?它对与我们当代生活有着哪些重要的影响?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空观内涵 生活反映 影响 对待

一、

“空”是佛教教理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佛教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性空”简单地说就是孤立的、纯粹的自我、自性的一种否定,就是认为自己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的,世间万物亦是如此,都是虚化的表象,它的本质都是一种“空”那么对于“空”我们可以分为四个角度加以阐释。

首先,空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那么它们是如何体现空的呢?访谈中提到过“缘起”即可适用与此,五蕴并不是本身自生的,它们的生成都是有着各自的依存各自的因缘的,因而,五蕴皆空。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一切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是无自性的、无实体的。

其次,空境。“空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大智度论》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是指世间的一切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没有固定的本质,其终将变灭。所谓世事无常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它却不会停止,就如同佛教中的轮回观,它是不断的循环变化的。“诸法无我”是指世间既然没有永恒不变的万物,也没有真实的我。而涅槃则是经过大彻大悟后寻求的一种解放,它是从无常、无我的观察中,深悟法性寂灭而获得的解脱,即悟到世间万物皆是虚幻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有超越了生活中的烦恼、看透生命的空、放下对生死的执着,才能达到解放,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

再次,空观。既然我们认识到了万物皆空,生命的澄明之境,那么我们就应形成一种“空观”。要求我们能够以“空”来认识世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否?’‘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否?’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这是说,世间万物皆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我们所了解的不过只是它们的表象而已,如果了解了世间万物皆为虚妄,那么我们就应该放下偏执的心,以一种空观来看待世间的一切。

最后,无我。既然世间万物皆为虚幻,那么“我”亦为虚幻,我们平日里所执着的也就为虚幻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是说,远离一切对虚妄指向之相的执着,就可以称之为佛了。就达到了大彻大

悟,真正的清净。

二、

佛教的“空”观,不仅仅是佛教义理中的深奥的晦涩的一个理论,它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在先秦时期,老子的无为思想所产生的行为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空观”。“无为”即不执著,不偏执,这与“空”观影响下所产生的思想有着相似性。其次,有诗曰: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又有诗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两位侍僧对于有无的争论,这说明,“空”的思想已经引起了关注,成为探讨的话题。再次,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中说:“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与我们说的“镜花水月”是同样的,即是说事物本为虚幻,强求不得。我们可以看出“空”观已经与我们的文化深深的交织在一起了。当然,这只是“空”观在生活中的很小的一些反映,实际上“空”观在我们的语言行为上无处不体现,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罢了。

三、

我们说,“空观”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指导,它是佛教认识世界的重要思想,那么它对于我们当代社会有着哪些深刻的影响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首先,它体现了“众生平等”的思想。“空”的观点认为,万物皆空,那么每个人的地位、金钱、权利等一切都只是一些外在的表象,抛去这些表象,只单单存在着我们自身,而万物没有永恒的形态,它们都是出于不停的变化中的,所呈现出的当下的固有形态也只是一种表象,那么,每一个人都是不真实的,都是“空”的,抛去一切的世间万物,抛去表面的自我之后,我们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也体现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尊重每一个个体,人人平等。

其次,它告诫我们人不应当过于执着于某件事,过于执着而不得就会形成偏执,这对于我们有着极大的危害作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这是佛对须菩提说的一段话,意思是:如果我当时被节节支解时,在心中执着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和寿命的相状,就必定会兴起嗔恨的心。那么由于执着行气了嗔恨的心,这会对一个人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甚至会使人心灵扭曲,走向犯罪的道路,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呢?佛祖给了我们解答“离一切诸相”即放下一切对虚妄的执着,这能够使我们心灵澄净。

再次,它能够使我们戒骄戒躁,以一种理性的眼光审视世界,看待每一件事。我们知道了万物皆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妄的,但是生在凡尘,我们依然难免遇到各种凡尘之事,万物都是在不停的变化中的,包括我们的生死,看透了生死的“空”的本质,我们就不会产生惧怕,对于凡人眼中最大的恐惧“死”都可以看透,那么便没有什么能够影响我们的判断了,于是我们抓住了理性,以一种更加理性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就能够避免很多由于情感作祟而犯下的错误,使我们更清晰的看透自己,看透世间的一切。

最后,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哪个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人与人之间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也许只是口角,而也许会造成生灵涂炭。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野心、利益。那么通过佛教的“空”观,我们知道了所谓

的利益都是虚妄的,它们都只是事物的外在的表象,没有人可以永恒的抓住某一个东西,当我们看透了那些我们追逐的东西,放下偏执,人与人之间会变得和谐,那么社会也会随之和谐。

四、

我们知道,每一件事都有它的两面性,所以,“空”观对我们来说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过于“空”可能会使我们丧失对世间万物的兴趣、对生命的兴趣,走向颓废或死亡,甚至造成时代的倒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的对待“空”这一观念。首先,对于空观的思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其中有益的、符合时代特征、能够治愈现代人心中的阴霾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其次,对于我们所接受的“空”的思想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了。

了解了“空”的观念,给了我心灵的一次洗礼,使我能够以更加睿智的,理性的眼光看待自我、看待世界,相信只要能够合理的运用“空”观对我们的生活加以指导,会有一个更美好、更和谐的世界!


相关内容

  •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 摘要:塞林格对东方佛教禅学的兴趣和研究对其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显而易见.但对于塞林格的成名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佛教禅学思想,研究甚少.然而,塞林格最初接触和研究佛教禅学之时,正是他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之际,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面, ...

  • 与古人心灵相交: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 与古人心灵相交: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因为老眼昏花,读书的速度 ...

  • 三思恐怖袭击与思想.宗教.言论自由
  • 1月7日,恐怖分子袭击了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造成12人死亡,多人受伤.袭击者曾高喊"我们已经为先知复仇",并据说曾声称自己是塔利班.这是法国近四十年来最恐怖的袭击,也是对推崇言论自由的西方媒体最血腥的一次屠杀. 几乎就在这同一天,身在悉尼的我漫步到 ...

  • 你想要快乐吗?
  • 你想要快樂嗎? Posted on 2012/07/16 [ 喇嘛滇巴修理站 01 ] 這似乎是個想都不用想的問題──你當然想要快樂,不是嗎?但是,請花一點時間好好想一想. 經過思索之後,你可能會意識到:自己其實相信,為了讓其他人快樂,最好是要放棄自己的快樂:或者,你可能認為自己好像不太值得獲得快樂 ...

  • 缅甸考察:沿着伊洛瓦底江的思索(下)
  • 作者系旅缅学者,授权爱思想首发,转载须取得授权 导读:缅甸是写成Burma 还是Myanmar 呢?仰光是写成Rangoon还是Yangon 呢?初到缅甸的外国人,往往会陷入困惑.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缅甸,依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素有"民族的大熔炉"之称,5 ...

  • 揭秘神话传说中的托塔天王李靖的塔的来历
  • 李靖除了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之外,还是一个在古代神话中经常出现的人物.主要的出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当中描述道他家住在陈塘关,这个地方的原型可能是现在的天津河西区陈塘庄街和陈塘交界处.他一共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李金吒,次子李木吒,三 ...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繁体书法
  • 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俨然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必将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要想推动中国佛教文化走出去,就离不开中国佛教经典文献的翻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英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般若类经 ...

  • 佛教与中国寺庙
  • 佛教于中国寺庙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旅升本12-2 姓 名 XXX 佛教与中国寺庙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姓乔达摩.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 卫国君主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是天臂国国王的女儿.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 尊称,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qu ...

  • 楚俗巫风瑜珈舞
  • 世外桃源的非遗舞蹈(三) ■解黎晴 久享盛誉的千古名县--桃源,不仅有"设酒作食"的风土人情,而且还有慈悲悯人的佛法情怀.在世外桃源流传甚广的桃源<瑜珈焰口>手势舞,是桃源民间戏曲和其他民间舞蹈十分重要的动作原型库之一,亦是古老的宗教舞蹈遗存.优秀的湖南民间舞蹈,在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