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映画CEO麦田专访:从网大进阶到院线电影,麦田映画是如何在红海中成功突围?

看似默默无闻,但却佳作频出的麦田映画,2017年要下怎样一盘大棋?

文丨陵城

回顾2016,中国影视行业可谓云谲波诡,波澜壮阔。国产电影高开低走,毫无预料地走向寒冬。网络大电影市场,走过红利期后,不可避免地踏上”弱肉强食“的路途。“50万以下的成本网大将被淘汰“、“60%网大都处于负盈利状态”等言论甚嚣尘上。在深不可测的网大市场中,身处网大一线的网生内容制作公司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在网大红海中沉浮的网生内容创作者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未来的创作内容方向又是怎样的?带着诸多问题,编者有幸采访到麦田映画的CEO麦田先生,在麦田导演的娓娓道来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也重新认识了网络大电影行业。

“大隐于市“的行动派

古语有云,“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此话旨在形容大智若愚者,虽身处喧嚣的时政,却能淡然处之,可称之为真正的道家隐者。而这可能是编者看到麦导后最直观的感受。与其他西装革履的CEO不同,麦导一身中国风的汉服,超脱淡然的气度。公司内陈设也皆古风十足,整座公司,像是在偌大北京城里选择了最安静的一隅,实力超群却不露锋芒。

麦导可能是网大导演中最低调的实力派,当网大导演们忙于参加各种颁奖典礼、论坛时,麦导却一个猛子扎进剧组。一年365天,他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片场。每一场戏如何才能拍到最好,演员如何将角色演出彩,都是他执着追求的问题。

在源源不断的创作下,迄今为止,麦导已经成功开发了四个系列。无论是让人肾上激素飙升的《热血插班生》系列,还是离奇志趣的《捉妖济》系列,又或是笑点密集的《大内密探王二狗》系列以及脑洞大开的《西游记》系列,均是卖座又卖好之作。在腾讯十大年度排行榜中,麦导的四部片子均上榜。《大内密探王二狗》更是月度票房冠军。今年8月份上线,西游系列之《孙悟空七打九尾狐》更是播放量突破亿次大关。

很少有导演能将系列影片做成功,在类似快销品性质的网大,更是难上加难。在视大胸、美腿为点击量利器,低俗无下限的大环境中,能够独善其身,用心做内容,可能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做到。

从众的时代,需要创新者

中国电影行业,一直有跟风的现象。小妞题材电影火了,无数大同小异的电影开始筹备了。青春片狂揽票房,下个黄金档期校园题材霸屏。网大行业亦是如此,编者总结网大题材只有两个出处。一是看院线电影什么最火,二是看什么类型的网大最挣钱。正是因此,所以才出现60%的网大扑街的现象。

面对同质化严重,总局下令监管等诸多问题的电影行业,麦田映画17年的战略布局则显得极具前瞻性。如果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无法保证利润也无法降低风险。唯有跳出所属的区域,纵观整个行业,才能知道未来的走向。

麦导便深谙此道,2017年麦田映画将继续在网大领域发力。明年,麦田映画计划开拍12部网大,分为青春类,奇幻类,古风类,玄幻类四个垂直体系。《大内密探王二狗》系列将开始新篇章,也将对神话剧《东游记》中的八位神仙进行重新解读,以一位神仙为故事单元,组成系列网大。

古风类网大包含了一部兼具商业性与情怀的《大漠孤侠》,主要讲述侠客精神与江湖道义,在先前曝光的预告片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背景,主人公的侠骨柔情、英雄义气在光影间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全特效奇幻传奇题材的影片《海盗船长》也正在筹备当中。麦田导演透露,明年还将尝试两个系列题材;非主流大战杀马特系列与致港片系列。非主流大战杀马特,是属于奇葩类的题材,走青春怀旧路线。用极具喜剧化的戏剧将其包装,讲述青春励志的故事。另一个,则是致港片系列。我们将30部港片的经典桥段,通过台词场景去模拟,组成一个全新的故事。

而在17年,麦田映画并不仅仅局限于网大市场,更将触角涉及到院线电影与网剧。在敏锐地察觉到漫画改编的领域仍是巨大空白时,麦田映画与漫画人APP便签订了合作;去做国内最早的改编漫画IP的人,真正做到批量生产。现在正在改编的《阴阳宅急便》,更是为网剧做准备。

在网剧方面,17年将采取“2+1”模式,即制作两部或三部。目前已筹划大半的一部主打女性市场的网剧《梦游侠》。除此之外,还将有两部网剧走青春路线,一部改编小说《黑道老大的成长历程》,另一部则是全新的真人动漫女子实拍,结合中国武术的女子竞技偶像类的剧集《灌篮女友》。

在院线电影方面,也将开拍两部影片。一部是走青春虐恋题材的女性电影《夏日时光》,另一部则是原生态的英雄主义喜剧。

有温度的导演:用实力将情怀落地

编者惊讶于麦田映画的强大布局,也更对88年的麦导心生佩服。但麦导坦言,自己也曾迷失过。麦导是通过微电影出家的,《爱疯时代》、《光辉岁月》使他更懂得情怀的重要性。他说,网络大电影用商业蒙蔽了创作者的初心,但创作基因不会发生变化,初心最终还是通过自己找回。

原先微电影是个小载体,而现在网大是大载体,更有可能是承载更多的故事,也更有可能在大的平台下推广。但利弊却很难分开的。网民基数大,但观影心态却极其不正常。打开影片,未看十分钟,就开始吐槽,谩骂。就像看中国国足比赛一样,一开场便开始狂批,就算球赛获得胜利,也并不会有夸奖之词。

麦导说,他拍摄的每一部网大,他都会去看每一条评论与弹幕。上千条评论中,好评率极低。现在网民群体庞大,传播基数非常大,网大引起了全民互动,却是恶性互动。

而实际上,不仅观影心态不健康,整个网络大电影市场也处于一种伪高品质状态。提倡网大品质化,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品质化的重点在影片的内容与情节,而非在制作成本与规模上。为了追求所谓的精品,在本不需要特效的地方,强硬加入特效,忽视最重要的内容,难免顾此失彼。

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为网大至今并没有出现一部可以打动人心的爆款。网大的爆款,情怀上来说,麦导是完全可以胜任的。麦导的影片不仅规避软色情,也放了很多情感包袱在其中。所以,麦田映画的很多影片,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很值得二刷。

对现在的网大来说,故事的内核很重要。以爱情来说,任何的形式都可以包装爱情,但需要选择一个符合当下网络传播的故事却很难。打动人心的故事,同样也需要趣味外壳去包装。

最后,麦导告诉小编,他将用多年的储备去做一部打动人心的爆款,希望可以定义整个行业,也期许可以扭转网友的观影心态。这可能便是一个创作者的赤子之心。我们期待麦导的新作,也更加看好麦田映画的发展,也更有理由相信市场与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联系:

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微信:wldygc

看似默默无闻,但却佳作频出的麦田映画,2017年要下怎样一盘大棋?

文丨陵城

回顾2016,中国影视行业可谓云谲波诡,波澜壮阔。国产电影高开低走,毫无预料地走向寒冬。网络大电影市场,走过红利期后,不可避免地踏上”弱肉强食“的路途。“50万以下的成本网大将被淘汰“、“60%网大都处于负盈利状态”等言论甚嚣尘上。在深不可测的网大市场中,身处网大一线的网生内容制作公司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在网大红海中沉浮的网生内容创作者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与未来的创作内容方向又是怎样的?带着诸多问题,编者有幸采访到麦田映画的CEO麦田先生,在麦田导演的娓娓道来中,逐渐理清了思路,也重新认识了网络大电影行业。

“大隐于市“的行动派

古语有云,“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此话旨在形容大智若愚者,虽身处喧嚣的时政,却能淡然处之,可称之为真正的道家隐者。而这可能是编者看到麦导后最直观的感受。与其他西装革履的CEO不同,麦导一身中国风的汉服,超脱淡然的气度。公司内陈设也皆古风十足,整座公司,像是在偌大北京城里选择了最安静的一隅,实力超群却不露锋芒。

麦导可能是网大导演中最低调的实力派,当网大导演们忙于参加各种颁奖典礼、论坛时,麦导却一个猛子扎进剧组。一年365天,他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片场。每一场戏如何才能拍到最好,演员如何将角色演出彩,都是他执着追求的问题。

在源源不断的创作下,迄今为止,麦导已经成功开发了四个系列。无论是让人肾上激素飙升的《热血插班生》系列,还是离奇志趣的《捉妖济》系列,又或是笑点密集的《大内密探王二狗》系列以及脑洞大开的《西游记》系列,均是卖座又卖好之作。在腾讯十大年度排行榜中,麦导的四部片子均上榜。《大内密探王二狗》更是月度票房冠军。今年8月份上线,西游系列之《孙悟空七打九尾狐》更是播放量突破亿次大关。

很少有导演能将系列影片做成功,在类似快销品性质的网大,更是难上加难。在视大胸、美腿为点击量利器,低俗无下限的大环境中,能够独善其身,用心做内容,可能只有真正的隐士才能做到。

从众的时代,需要创新者

中国电影行业,一直有跟风的现象。小妞题材电影火了,无数大同小异的电影开始筹备了。青春片狂揽票房,下个黄金档期校园题材霸屏。网大行业亦是如此,编者总结网大题材只有两个出处。一是看院线电影什么最火,二是看什么类型的网大最挣钱。正是因此,所以才出现60%的网大扑街的现象。

面对同质化严重,总局下令监管等诸多问题的电影行业,麦田映画17年的战略布局则显得极具前瞻性。如果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不仅无法保证利润也无法降低风险。唯有跳出所属的区域,纵观整个行业,才能知道未来的走向。

麦导便深谙此道,2017年麦田映画将继续在网大领域发力。明年,麦田映画计划开拍12部网大,分为青春类,奇幻类,古风类,玄幻类四个垂直体系。《大内密探王二狗》系列将开始新篇章,也将对神话剧《东游记》中的八位神仙进行重新解读,以一位神仙为故事单元,组成系列网大。

古风类网大包含了一部兼具商业性与情怀的《大漠孤侠》,主要讲述侠客精神与江湖道义,在先前曝光的预告片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背景,主人公的侠骨柔情、英雄义气在光影间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全特效奇幻传奇题材的影片《海盗船长》也正在筹备当中。麦田导演透露,明年还将尝试两个系列题材;非主流大战杀马特系列与致港片系列。非主流大战杀马特,是属于奇葩类的题材,走青春怀旧路线。用极具喜剧化的戏剧将其包装,讲述青春励志的故事。另一个,则是致港片系列。我们将30部港片的经典桥段,通过台词场景去模拟,组成一个全新的故事。

而在17年,麦田映画并不仅仅局限于网大市场,更将触角涉及到院线电影与网剧。在敏锐地察觉到漫画改编的领域仍是巨大空白时,麦田映画与漫画人APP便签订了合作;去做国内最早的改编漫画IP的人,真正做到批量生产。现在正在改编的《阴阳宅急便》,更是为网剧做准备。

在网剧方面,17年将采取“2+1”模式,即制作两部或三部。目前已筹划大半的一部主打女性市场的网剧《梦游侠》。除此之外,还将有两部网剧走青春路线,一部改编小说《黑道老大的成长历程》,另一部则是全新的真人动漫女子实拍,结合中国武术的女子竞技偶像类的剧集《灌篮女友》。

在院线电影方面,也将开拍两部影片。一部是走青春虐恋题材的女性电影《夏日时光》,另一部则是原生态的英雄主义喜剧。

有温度的导演:用实力将情怀落地

编者惊讶于麦田映画的强大布局,也更对88年的麦导心生佩服。但麦导坦言,自己也曾迷失过。麦导是通过微电影出家的,《爱疯时代》、《光辉岁月》使他更懂得情怀的重要性。他说,网络大电影用商业蒙蔽了创作者的初心,但创作基因不会发生变化,初心最终还是通过自己找回。

原先微电影是个小载体,而现在网大是大载体,更有可能是承载更多的故事,也更有可能在大的平台下推广。但利弊却很难分开的。网民基数大,但观影心态却极其不正常。打开影片,未看十分钟,就开始吐槽,谩骂。就像看中国国足比赛一样,一开场便开始狂批,就算球赛获得胜利,也并不会有夸奖之词。

麦导说,他拍摄的每一部网大,他都会去看每一条评论与弹幕。上千条评论中,好评率极低。现在网民群体庞大,传播基数非常大,网大引起了全民互动,却是恶性互动。

而实际上,不仅观影心态不健康,整个网络大电影市场也处于一种伪高品质状态。提倡网大品质化,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品质化的重点在影片的内容与情节,而非在制作成本与规模上。为了追求所谓的精品,在本不需要特效的地方,强硬加入特效,忽视最重要的内容,难免顾此失彼。

这些现象,归根结底为网大至今并没有出现一部可以打动人心的爆款。网大的爆款,情怀上来说,麦导是完全可以胜任的。麦导的影片不仅规避软色情,也放了很多情感包袱在其中。所以,麦田映画的很多影片,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很值得二刷。

对现在的网大来说,故事的内核很重要。以爱情来说,任何的形式都可以包装爱情,但需要选择一个符合当下网络传播的故事却很难。打动人心的故事,同样也需要趣味外壳去包装。

最后,麦导告诉小编,他将用多年的储备去做一部打动人心的爆款,希望可以定义整个行业,也期许可以扭转网友的观影心态。这可能便是一个创作者的赤子之心。我们期待麦导的新作,也更加看好麦田映画的发展,也更有理由相信市场与时间,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招聘】主编、记者【北京】

工资翻倍、送股份!详情 点此穿越 ~

三大媒体矩阵

更加垂直,更多干货,信手拈来!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版权信息及作者署名

投稿、商务合作、加群,请联系:

邮件:[email protected],或微信:wldygc


相关内容

  • 网络大电影入围作品
  • 网络大电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优的三个历史阶段,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据统计,2014年全国拍摄的"网大"有437部, 2015年"网大"的数量升至622部, 2016年作为"网大"的"爆发年",上映的 ...

  • 寻找小成本电影的春天
  • 2006年,一部<疯狂的石头>,创造了300万人民币投资撬动3000万人民币票房的奇迹,900%的收益率让不少投资人对小成本电影的盈利空间无限神往.其实,对于大多数投资在1000万以下的小成本电影来说,想要赚钱,摆在眼前的有三关:进院线.2.5倍以上票房才能回本.必须是拍喜剧和惊悚片. ...

  • 电影投融资"蒙太奇"
  • 作者:王思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9年10期 在6月中旬的第十二届上海电影节一个论坛上,上海电影集团(下称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数据)都预示着产业的迅速发展,也预示着我们电影产业向金融界寻求资源.寻求经验到了迫切的时候."另一个与会者.中国最大民营电影公 ...

  • 上海电影节李安'砸场子':给电影一点成长空间,不要拔苗助长
  • 文:网大君 编辑:荣四条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就像打了鸡血.吃了兴奋剂一样燥热,发展速度让全世界大吃一惊,在本次上海电影节期间,由腾讯娱乐主办的<票房即将超美国,成为"老大"还差几件事>的论坛上,李安导演的一席话却似乎给燥热的中国电影市场下了场降温雨. 在李安面前,连 ...

  • 网络大电影:院线新生态
  • 被"会员制付费点播"激活的网络大电影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传统影视团队和内容制作公司入局.更高的制作水平.更规范的市场,网络大电影不仅有望打造出一个有别于传统院线的新生态体系,同时也将肩负起扭转中国低成本电影市场"荒芜"一片的重任. 由冯小刚导演的 ...

  • 王健林道术势
  • 王健林的道术势 2013年01月07日 <中国商界>杂志 墨菲 拥有18年军旅生涯的王健林,在亲手缔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商业帝国--万达集团之后,用他一贯高调强悍的步伐进军文化产业.旅游投资.电子商务--这位商业地产教父每一步都走在了行业最前面. 并购全美第二大院线AMC,500亿打造武汉 ...

  • 电影院营销策划方案
  • 电影院营销策划方案 从<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这三篇烂片都能获得如此丰厚的票房,不得不让人怀疑如今影迷的审美角度了.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也算是电影营销策划的另外一种手法"负面营销"看完这篇文章我才真正了解到,电影院线在这当中起到了决 ...

  • [等深线]专访投资人安晓芬:[人民的名义]的商业启示
  • <等深线>见习记者 孔佳仁 记者 陈亮 安晓芬,大盛国际传媒总裁,业界知名制片人,先后参与制作.发行了<如果爱>.<第19层空间>.<花花型警>.<叶问>.<锦衣卫>.<叶问2>.<李献计历险记>.< ...

  • 为了潘金莲 冯小刚和王思聪昨天互撕·都市快报
  • 为了潘金莲 冯小刚和王思聪昨天互撕 2016-11-19 记者 冯玥 冯小刚又开炮了,这次直接手撕万达老总王健林. 昨天,冯小刚以"潘金莲"的名义,给王健林写了一封千字公开信.冯导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万达"格局小",为了点私人恩怨,给冯导的新片<我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