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血脉里的原罪

  今天我们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一个世纪前鲁迅、胡适他们谈论这个话题,历史的情景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候,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国民的尊严降低到狗以下的位格。知识人在危机的漩涡中焦灼地寻找民族落后的原因,从外国的船坚炮利追溯到本国的文化血脉,把整个国家的失败归结为文化上的劣根。现在看来,他们确实发现了传统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在那种历史情境下,这个方面被无度地夸大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家文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在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看来,我们的文化是有毒的,用鲁迅的话说是吃人的。在五四运动中,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成了民族的原罪,圣人孔子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他要为死后数千多年的国家命运负责。许多激进的学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给这个民族来个大换血。没有什么好说的,胜者为王败者寇,你失败了,说明你的一切都是错的,二千多年的领先也抵不了二百年的落败。这种血脉里的原罪感一直伴随我们走到二十世纪的尽头。

  如今,站在新世纪的坡地上,我们可以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首先,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中国近两百年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其次是我们对西方社会与文化以及整个世界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发现许多它们存在的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三十年来,特别是最近的十年间,中国在不知不觉中崛起,成了一个经济大国,国家的崛起给我们脚底下垫了些硬东西,让我们有了高一点的姿态。与此同时,国家的崛起也引起其他地区人们的不安,原来在全球利益格局中占尽便宜的西方社会,担心他们的好日子要到头了。美国总统就曾经露骨地说出这一点。此外,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咱们不仅要治国,而且还要平天下了。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在经济和军事上崛起,船坚炮利,没有多少精神层面的建树与贡献,你干预这个世界就让人不放心。我们国家崛起是不是止于物质层面,在文化的层面我们有多少财富珍宝可以提供给全人类分享?这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许多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对中国人的描述是 :黄皮肤、黑头发、龙的传人。这只是对中国人生物属性的一种形象描述。实际上,这也是对亚裔黄种人的描述,同样适合于越南人、日本人、马来人。随着国际移民浪潮日甚一日地蔓延,将有更多黄皮肤黑头发的人生活在美国、欧洲,并且入乡随俗地融入当地的文化。也有更多不同肤色的人到中国来生活。在这种情形下,生物学上种族的分际逐渐淡化,中国人的概念除了国籍意义之外,更多是文化上的意义。当你说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时,除了说你持有中国国籍外,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身份,你是浸染了中华文化的人,你的精神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然而,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内涵修养,却不是很多人说得清楚的。

  上百年来高山仰止朝拜西方的结果,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甚于本国文化家底。我们对法国十九世纪文学的了解甚至超出法国人,我们对美国民主的认同甚至超出了美国人,差不多成了“抛弃自家无尽藏,沿街持钵效贫儿”的人,忘了自己是谁。

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路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自然想到博大精深这个词,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各种知识学说的堆积,它有十分清晰的理法、心法和行法。

基本理路框架

  尽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香火传承不断的国度,国学的典籍浩如烟海;尽管在中国文化的源头,有诸子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数千年的流变中,又吸纳和衍生了一些学说流派,但都可以纳入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里。这就是《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系谱。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古典人文主义,它的理路是循着人的生命在世界之中展开而展开的。在先哲们看来,人生在世界之中的展开有两个向度:一是作为生命个体内涵的展开,即关于生命属性的表达、开显与完成;一是作为社会存在在人世间的开展,包括人在社会之中所要参与的各种活动、所要成就的各种事务以及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前者属于内修的范畴,关乎做人的内涵;后者属于外治的范畴,关乎做人的外延。内修是一条纵向的轴线,外治是横向轴线,将这两条轴线架构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坐标系统,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个坐标系统里来安身立命,并且建构自己的思想学说的。

  按照《大学》的阐述,儒学的基本体系,包括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说的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主旨,也是儒学的基本要义。《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就是要将天命赋予人性的隐秘的、内在的、深沉的品性揭示、开显出来,使人不断获得精神上的自新,次第超越不同的生存境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人性的可能性,把人给做透,做到极致,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圆满境地,成为一个神圣的人。从而推己及人,次第开展,照亮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够实现人性的圆满,建立一个人人皆是舜尧的大同社会。因此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升华人性,使之神圣化,达到完美的境地。所谓圣人,不是一个超人,而是一个达到人性完满境地的人。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有着极高明的人文指向。

  《中庸》开篇指出:天命之谓性。所谓人性,是天命给予人的禀赋内涵。我们知道,生命不是我们自己讨来的,它是被给予的礼物。一般认为是父母的给予,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给予者还包括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等。因此,人出生在什么方位、时辰、环境都相当重要。儒家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佛家则有缘起“重重不尽”的表述,对一个人生命缘起的追溯,最终指向无限的事物,指向万物离形去知、同归于尽的道,或者说法界。作为被给予者,我们有义务将这个礼物打开,完整地接受给予者的恩惠,不能轻易地糟蹋它,辜负这一份深远的情义。

  按照这种理解,人性是有深度的领域,尽管传统思想里存在着诸多分歧与争议,但其对人性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身、心、性三个维度。身体维度指的是身体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属性,包括各种本能欲望与意识,在这个层面,人的存在看起来是一个个相互分离的个体。这个层面上产生的障碍为生理病;心则是意识后台感而遂通的深层觉性,是一个人的神明,西方心理学中的无意识都属于这个领域。这个层面上出现的障碍为心理病;性则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与万物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地,属于道的范畴。道家所谓万物与我同根,人人与我同体,指的不是身的层面,而是性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出现的障碍为性理病。将身、心、性三个维度合并起来,就是性命的概念。古人喜欢用这个概念来谈论人的存在,其意涵比生命更加深邃。   其次,是要寻找各种立场观念的兼容性,中正公允地了解和处理事情,达到均衡和谐的境界。将所有盲人摸到的拼贴起来还是得不出一个活的象,将横看侧看下看上看的拼凑起来也还是得不出一个完整的庐山,将人体彻底解剖之后还是不能全然地认识生命的机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小于部分之和。必须要把将所有局部片面耦合起来的那个具有兼容性的道参悟到,才能够真正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全然与公允。

  中庸的思维方式说出的是一种道,而不是一种理。理是线性推演的,指向一个结论,一个终极判断,理与理之间常常相互抵抗,相互否决,势不两立,企图逾越各自的有效范围一统天下,成为一种绝对化的独断。正是因此,理的论说只能是作为矫枉过正的权宜方便,不能成为最终依止的究竟。道是一个理域,是众多理的融会贯通,也是一种了然于心的悟性,它让各种理在其在理的范围内和分寸上成立,并发生恰如其分的作用。中庸之道只是去除各种简单和偏的颇倾向,即荀子所说的“解蔽”,而不追求与错误相悖反的正确,因为如果一种方向通往陷阱,那么与它相反的方向也会通往陷阱。

  再次,要在动态过程中去机动把握无过之亦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这是最为困难的。在精英决策中,相对容易实现,在群众性的运动,特别是狂飙骤雨一般的革命运动中,激进的口号往往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中庸之道只能拿来收拾残局。在自由社会的时尚潮流中,经常可见的是从一种偏颇到另一种偏颇,以一种极端来纠正另一种极端,永远行走在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途中,从一个夜晚进入另一个夜晚。难怪孔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殊胜之处,尤其表现在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上,作为主导者能否超越自身的视角与立场,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很多场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这符合美国利益。甚至在联合国、在处理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上也这么说。这在中国人看来未免弱智。为什么就一定只能站在美国立场上,为什么你就不能站到我们的立场上来看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是世界最不得安宁的地方,直到现在也是爆炸声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已他们的智慧和暴力都解决不了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将来要靠中国人的智慧来解决。

作为内修心法的中和之道

  中庸之道还有修身的心法,将人从各种偏颇乃至偏激的情感之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安详与澄明,养就超越凡俗的圣人人格气象。这种心法在《中庸》里被称为中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合乎中节谓之和。”

  由于个我嗜欲与本位利益的计较,以及价值取向上先入为主的坚持,人的心态并没有向所有的可能性同等开放,内心始终处于一种趋鹜与拒避之中,并随着事物的变化而翻腾激荡,难以平复,回归于一种纯净的初心。儒家将没有情绪偏颇的心态称为“中”或“中正”。《大学》里对这种不得其正的状态做了描述:“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种不得其正的状态,不仅遮蔽了人心性深处的天机,泯灭先天的智慧与明德,也伤害到人心性的良性循环,危及身心的健康。在儒家与道家看来,心性的存养是内修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存养需要一个下手的地方。在道家是“致虚极,守静笃”;在儒家则是在“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来行持。这个“中”其实就是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中的无邪状态,即所谓“孔颜乐处”,也是孟子所说的“良知”,浩然之气就是在这里存养起来的。通过在各种情绪尚未生发起来的中和心境中存养的功夫行持,能够变化人的气质,成就超越凡尘的圣人气象。当然儒家的存养,并不是死守一个枯寂无情的境界,窒息心灵的生机,而是在保任中让情绪“合乎中节”生发,如水流物生一般。

  受佛教的影响,明代的王阳明晚年将儒家的入手处从知善知恶的“良知”上升到没有是非善恶之意识分别的层面:无善无恶心之体。接近于禅宗六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开示。

  中和心法,其实是一种心性还原的功夫,这种还原深入下去会带来想象不到的超越,进入“万物并作”或“万物皆备于我”的不可思议境地,和出世间的层面,开显天人合一的道流。在这方面,立足现世的儒家浅尝辄止,道家与佛家则有更加深沉乃至“玄之又玄”的探索。

多元对话:一场没有终结的圆桌会议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同一个框架体系内展开,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在这个开放体系里,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学术流派,相互的质疑、争鸣与讨论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当我们试图描述我们的文化家底时,首先我们会看到,我们国家有着多元的文化传统,其中有儒、道、佛三大主脉,另外还有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其他杂家。有些国家、有的民族,传统是非常单一的。深入考察你就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比较单一的民族,他们看问题往往只有一个视角,思想也往往一根筋,是线性的、单向度的、独断性的思维。视角少死角就多,视野也就变得狭窄,理解和处理事情的可回旋的空间就小。当遇上他们那套系统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就跟你急,来横的,甚至把自己当人体炸弹与你同归于尽。

  但是,生活在多元文化传统里面的人,考虑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透视方式,因而能够释放出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获得宽阔的解释空间和回旋余地。即便是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范畴的理解,我们可以有儒家的角度,也可以有道家的角度,还可以有佛家的角度,形成一种交叉透视的效应。每一种视角都有其看不到的盲区,转换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到庐山多个侧面,离真面目更近一点,不至于把某一个侧面当成庐山的全部。用一个比喻来讲,在文化元素单一的民族国家,人们好象是在独自踱步思考问题,在自言自语;而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国家,不同文化元素之间始终存在着对话关系,人们好像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终结的圆桌会议,不同的观念一直在辩驳之中。这种对话关系是一种源头活水,让我们思想始终处在一种交流状态,不至于僵化,陷入一种片面的知见、一个牛角尖里出不来,当一种解释不灵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进行切换。这是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传统里的人所得到的最大收益。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脑筋算是最为活络的,善于因地制宜地变通。

  以上跟大家交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法、心法的一些体会,实际上,完整的体系还应当包含实践层面的行法,是关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可以交流。一个充分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法、心法、行法的人,才称得上是文化意义上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时间关系,只能到此为止。 (根据演讲稿整理)

孔见,作家,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赤贫的精神》、《韩少功评传》等。

血脉里的原罪

  今天我们来谈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一个世纪前鲁迅、胡适他们谈论这个话题,历史的情景已经完全不同了。那时候,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已经到了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国民的尊严降低到狗以下的位格。知识人在危机的漩涡中焦灼地寻找民族落后的原因,从外国的船坚炮利追溯到本国的文化血脉,把整个国家的失败归结为文化上的劣根。现在看来,他们确实发现了传统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在那种历史情境下,这个方面被无度地夸大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家文化还有什么可取之处。在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看来,我们的文化是有毒的,用鲁迅的话说是吃人的。在五四运动中,作为民族血脉的文化成了民族的原罪,圣人孔子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罪人,他要为死后数千多年的国家命运负责。许多激进的学人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给这个民族来个大换血。没有什么好说的,胜者为王败者寇,你失败了,说明你的一切都是错的,二千多年的领先也抵不了二百年的落败。这种血脉里的原罪感一直伴随我们走到二十世纪的尽头。

  如今,站在新世纪的坡地上,我们可以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首先,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中国近两百年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其次是我们对西方社会与文化以及整个世界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发现许多它们存在的和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三十年来,特别是最近的十年间,中国在不知不觉中崛起,成了一个经济大国,国家的崛起给我们脚底下垫了些硬东西,让我们有了高一点的姿态。与此同时,国家的崛起也引起其他地区人们的不安,原来在全球利益格局中占尽便宜的西方社会,担心他们的好日子要到头了。美国总统就曾经露骨地说出这一点。此外,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咱们不仅要治国,而且还要平天下了。但是,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在经济和军事上崛起,船坚炮利,没有多少精神层面的建树与贡献,你干预这个世界就让人不放心。我们国家崛起是不是止于物质层面,在文化的层面我们有多少财富珍宝可以提供给全人类分享?这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许多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对中国人的描述是 :黄皮肤、黑头发、龙的传人。这只是对中国人生物属性的一种形象描述。实际上,这也是对亚裔黄种人的描述,同样适合于越南人、日本人、马来人。随着国际移民浪潮日甚一日地蔓延,将有更多黄皮肤黑头发的人生活在美国、欧洲,并且入乡随俗地融入当地的文化。也有更多不同肤色的人到中国来生活。在这种情形下,生物学上种族的分际逐渐淡化,中国人的概念除了国籍意义之外,更多是文化上的意义。当你说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时,除了说你持有中国国籍外,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身份,你是浸染了中华文化的人,你的精神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然而,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内涵修养,却不是很多人说得清楚的。

  上百年来高山仰止朝拜西方的结果,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甚于本国文化家底。我们对法国十九世纪文学的了解甚至超出法国人,我们对美国民主的认同甚至超出了美国人,差不多成了“抛弃自家无尽藏,沿街持钵效贫儿”的人,忘了自己是谁。

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路

  说起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自然想到博大精深这个词,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只是各种知识学说的堆积,它有十分清晰的理法、心法和行法。

基本理路框架

  尽管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香火传承不断的国度,国学的典籍浩如烟海;尽管在中国文化的源头,有诸子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数千年的流变中,又吸纳和衍生了一些学说流派,但都可以纳入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里。这就是《大学》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系谱。

  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古典人文主义,它的理路是循着人的生命在世界之中展开而展开的。在先哲们看来,人生在世界之中的展开有两个向度:一是作为生命个体内涵的展开,即关于生命属性的表达、开显与完成;一是作为社会存在在人世间的开展,包括人在社会之中所要参与的各种活动、所要成就的各种事务以及所要承担的责任,等等。前者属于内修的范畴,关乎做人的内涵;后者属于外治的范畴,关乎做人的外延。内修是一条纵向的轴线,外治是横向轴线,将这两条轴线架构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坐标系统,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个坐标系统里来安身立命,并且建构自己的思想学说的。

  按照《大学》的阐述,儒学的基本体系,包括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说的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主旨,也是儒学的基本要义。《大学》开宗明义地提出:大学之道,就是要将天命赋予人性的隐秘的、内在的、深沉的品性揭示、开显出来,使人不断获得精神上的自新,次第超越不同的生存境界,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人性的可能性,把人给做透,做到极致,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圆满境地,成为一个神圣的人。从而推己及人,次第开展,照亮社会,让所有人都能够实现人性的圆满,建立一个人人皆是舜尧的大同社会。因此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升华人性,使之神圣化,达到完美的境地。所谓圣人,不是一个超人,而是一个达到人性完满境地的人。由此可见,中国文化有着极高明的人文指向。

  《中庸》开篇指出:天命之谓性。所谓人性,是天命给予人的禀赋内涵。我们知道,生命不是我们自己讨来的,它是被给予的礼物。一般认为是父母的给予,但在中国传统思想里,给予者还包括天地、日月、山川、草木,等等。因此,人出生在什么方位、时辰、环境都相当重要。儒家有“万物皆备于我”的说法,佛家则有缘起“重重不尽”的表述,对一个人生命缘起的追溯,最终指向无限的事物,指向万物离形去知、同归于尽的道,或者说法界。作为被给予者,我们有义务将这个礼物打开,完整地接受给予者的恩惠,不能轻易地糟蹋它,辜负这一份深远的情义。

  按照这种理解,人性是有深度的领域,尽管传统思想里存在着诸多分歧与争议,但其对人性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身、心、性三个维度。身体维度指的是身体组织器官及其功能属性,包括各种本能欲望与意识,在这个层面,人的存在看起来是一个个相互分离的个体。这个层面上产生的障碍为生理病;心则是意识后台感而遂通的深层觉性,是一个人的神明,西方心理学中的无意识都属于这个领域。这个层面上出现的障碍为心理病;性则是生命的本源,是生命与万物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境地,属于道的范畴。道家所谓万物与我同根,人人与我同体,指的不是身的层面,而是性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出现的障碍为性理病。将身、心、性三个维度合并起来,就是性命的概念。古人喜欢用这个概念来谈论人的存在,其意涵比生命更加深邃。   其次,是要寻找各种立场观念的兼容性,中正公允地了解和处理事情,达到均衡和谐的境界。将所有盲人摸到的拼贴起来还是得不出一个活的象,将横看侧看下看上看的拼凑起来也还是得不出一个完整的庐山,将人体彻底解剖之后还是不能全然地认识生命的机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小于部分之和。必须要把将所有局部片面耦合起来的那个具有兼容性的道参悟到,才能够真正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中庸之道的核心在于全然与公允。

  中庸的思维方式说出的是一种道,而不是一种理。理是线性推演的,指向一个结论,一个终极判断,理与理之间常常相互抵抗,相互否决,势不两立,企图逾越各自的有效范围一统天下,成为一种绝对化的独断。正是因此,理的论说只能是作为矫枉过正的权宜方便,不能成为最终依止的究竟。道是一个理域,是众多理的融会贯通,也是一种了然于心的悟性,它让各种理在其在理的范围内和分寸上成立,并发生恰如其分的作用。中庸之道只是去除各种简单和偏的颇倾向,即荀子所说的“解蔽”,而不追求与错误相悖反的正确,因为如果一种方向通往陷阱,那么与它相反的方向也会通往陷阱。

  再次,要在动态过程中去机动把握无过之亦无不及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这是最为困难的。在精英决策中,相对容易实现,在群众性的运动,特别是狂飙骤雨一般的革命运动中,激进的口号往往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中庸之道只能拿来收拾残局。在自由社会的时尚潮流中,经常可见的是从一种偏颇到另一种偏颇,以一种极端来纠正另一种极端,永远行走在错误和纠正错误的途中,从一个夜晚进入另一个夜晚。难怪孔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够真正掌握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殊胜之处,尤其表现在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问题上,作为主导者能否超越自身的视角与立场,超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关重要。美国总统在很多场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这符合美国利益。甚至在联合国、在处理一些国际关系问题上也这么说。这在中国人看来未免弱智。为什么就一定只能站在美国立场上,为什么你就不能站到我们的立场上来看看?半个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是世界最不得安宁的地方,直到现在也是爆炸声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愈演愈烈。美国人、法国人、英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其中,已他们的智慧和暴力都解决不了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将来要靠中国人的智慧来解决。

作为内修心法的中和之道

  中庸之道还有修身的心法,将人从各种偏颇乃至偏激的情感之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安详与澄明,养就超越凡俗的圣人人格气象。这种心法在《中庸》里被称为中和:“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合乎中节谓之和。”

  由于个我嗜欲与本位利益的计较,以及价值取向上先入为主的坚持,人的心态并没有向所有的可能性同等开放,内心始终处于一种趋鹜与拒避之中,并随着事物的变化而翻腾激荡,难以平复,回归于一种纯净的初心。儒家将没有情绪偏颇的心态称为“中”或“中正”。《大学》里对这种不得其正的状态做了描述:“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种不得其正的状态,不仅遮蔽了人心性深处的天机,泯灭先天的智慧与明德,也伤害到人心性的良性循环,危及身心的健康。在儒家与道家看来,心性的存养是内修极其重要的方面,而存养需要一个下手的地方。在道家是“致虚极,守静笃”;在儒家则是在“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来行持。这个“中”其实就是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中的无邪状态,即所谓“孔颜乐处”,也是孟子所说的“良知”,浩然之气就是在这里存养起来的。通过在各种情绪尚未生发起来的中和心境中存养的功夫行持,能够变化人的气质,成就超越凡尘的圣人气象。当然儒家的存养,并不是死守一个枯寂无情的境界,窒息心灵的生机,而是在保任中让情绪“合乎中节”生发,如水流物生一般。

  受佛教的影响,明代的王阳明晚年将儒家的入手处从知善知恶的“良知”上升到没有是非善恶之意识分别的层面:无善无恶心之体。接近于禅宗六祖“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的开示。

  中和心法,其实是一种心性还原的功夫,这种还原深入下去会带来想象不到的超越,进入“万物并作”或“万物皆备于我”的不可思议境地,和出世间的层面,开显天人合一的道流。在这方面,立足现世的儒家浅尝辄止,道家与佛家则有更加深沉乃至“玄之又玄”的探索。

多元对话:一场没有终结的圆桌会议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同一个框架体系内展开,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体系。在这个开放体系里,始终存在着不同的思想学术流派,相互的质疑、争鸣与讨论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当我们试图描述我们的文化家底时,首先我们会看到,我们国家有着多元的文化传统,其中有儒、道、佛三大主脉,另外还有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其他杂家。有些国家、有的民族,传统是非常单一的。深入考察你就会发现,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比较单一的民族,他们看问题往往只有一个视角,思想也往往一根筋,是线性的、单向度的、独断性的思维。视角少死角就多,视野也就变得狭窄,理解和处理事情的可回旋的空间就小。当遇上他们那套系统处理不了的问题时就跟你急,来横的,甚至把自己当人体炸弹与你同归于尽。

  但是,生活在多元文化传统里面的人,考虑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视角,观察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透视方式,因而能够释放出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获得宽阔的解释空间和回旋余地。即便是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范畴的理解,我们可以有儒家的角度,也可以有道家的角度,还可以有佛家的角度,形成一种交叉透视的效应。每一种视角都有其看不到的盲区,转换不同的角度就可以看到庐山多个侧面,离真面目更近一点,不至于把某一个侧面当成庐山的全部。用一个比喻来讲,在文化元素单一的民族国家,人们好象是在独自踱步思考问题,在自言自语;而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国家,不同文化元素之间始终存在着对话关系,人们好像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终结的圆桌会议,不同的观念一直在辩驳之中。这种对话关系是一种源头活水,让我们思想始终处在一种交流状态,不至于僵化,陷入一种片面的知见、一个牛角尖里出不来,当一种解释不灵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进行切换。这是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传统里的人所得到的最大收益。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的脑筋算是最为活络的,善于因地制宜地变通。

  以上跟大家交流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法、心法的一些体会,实际上,完整的体系还应当包含实践层面的行法,是关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可以交流。一个充分领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法、心法、行法的人,才称得上是文化意义上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时间关系,只能到此为止。 (根据演讲稿整理)

孔见,作家,现居海口。主要著作有《赤贫的精神》、《韩少功评传》等。


相关内容

  • 中国文化战略
  • 中国文化战略 --寻找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 中国正在崛起为一个世界大国,这是中国人历经沧桑巨变之后迎来的壮丽气象.大国的崛起不仅取决于经济军事这些"硬"指标,而且表现为文化的"软"因素. 这时,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就应该成为整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那么,处于历 ...

  • 英汉对比语言学
  • 汉英颜色词的语言文化意义对比研究 ---以"红色"和"白色"为例 [摘要]:本文从语言文化学.对比语言学的角度,以英语和汉语中的颜色词"红色"和"白色"为研究对象,通过英汉对比.分析的方法,并且借助网络.牛津高阶英汉双解 ...

  • 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的简要对比
  • 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的简要对比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引起中西方文化中数字意义差异的原因,并通过各种生动的实例给予详细的解释.综合历史.文化和宗教对数字的影 响,作者总结出了一些共同的规则,希冀使跨文化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的减少跨文化交际所带来的文化冲突. 0引言变为一种文化的渗透.一个数字在两 ...

  • 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分析比较及翻译策略
  • 1999年10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卷第4期 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分析比较及翻译策略 李英垣① (复旦大学大学英语部, 上海 200433) 李 欣王银娥 (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沈阳 (复旦大学大学英语部, 上海 110006) 200433) 摘 要 成语是社会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 ...

  • 词语指称意义及蕴涵意义的确定
  • 词语指称意义及蕴涵意义的确定 [摘要]由于英汉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两者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思维方式.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翻译中完整再现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并非易事.通过对词语的指称意义与蕴涵意义的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揭示了翻译中词语指称意义和蕴涵意义的再现问题.按汉英对应 ...

  •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及其意义
  • [摘要]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商贸通道.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活,还对沿线地区.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物质传播;文化交流 [中图 ...

  •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 浅谈中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 摘要: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审美心理使颜色词所蕴涵的意义产生差异.在中西方的重大场合里,红白两色作为一种重要的风俗表现形式,深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对红白两色基本象征意义的对比分析,强调了美汉颜色词 ...

  • 浅谈红黑二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 浅谈红黑二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摘要: 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它附着在各种事物中,使得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绚丽色彩.人们对各种颜色的认识大体是一致的,但由于各民族之间的地理.历史.思维.民族心理.宗教等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人们对各种颜色所产生的联想大不相同.只要语言.民族文化的差异 ...

  • 孝文化的现实意义
  • 摘 要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孝经>中曾这样讲:"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传承,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中国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社会的进步,孝文化的现实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孝文化,对于解决"空巢老人".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是一个扬弃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中国新文化的过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56-1.5 人类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民族若是失去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