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下发了《高等教育60条》,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即“稳步发展、巩固提高、重在质量”。那时的教育强调质量第一,速度服从质量。

从1958年到1965年,政治审查在高考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教育部、各高校贯彻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在那个年代,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家庭成分也是考生能否上大学的决定因素。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978年,在“文革”中中断了10年的高考正式举行。无数青年在田间地头、在工厂的机器旁心潮澎湃。他们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幅风景。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继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2000年高校继续扩招,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后,高校招生连续多年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加。

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504万人,2007年达560万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29万人,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万大关,预计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而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也达到610万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60年的岁月长河中,高考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到社会各行各业,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这样当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53万,招生增幅达到42%。那段时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录取百分比徘徊在个位数,到了80年代末变成百分之十几,而1999年扩招之后,录取比例达到百分之几十。1999年的高校扩招给无数考生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使得数百万人尝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味儿,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这一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高校毕业生,到今天的610万;从100个考生只录取四五个人,到今天每10名考生中就有6个能考上大学——6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为国家昌盛奠定了人才根基。

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高等教育也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跨越。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1951年,周恩来总理在一次会议上指出:“人才缺乏已成为我们各项建设中的一个最困难的问题。不论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还是在巩固政权方面,我们都需要人才。”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上世纪60年代,教育部下发了《高等教育60条》,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即“稳步发展、巩固提高、重在质量”。那时的教育强调质量第一,速度服从质量。

从1958年到1965年,政治审查在高考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教育部、各高校贯彻以政治为主的录取原则。在那个年代,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外,家庭成分也是考生能否上大学的决定因素。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1978年,在“文革”中中断了10年的高考正式举行。无数青年在田间地头、在工厂的机器旁心潮澎湃。他们从农村、工厂、牧区、学校和机关涌向考场,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值得记忆的一幅风景。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继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2000年高校继续扩招,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此后,高校招生连续多年以4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加。

来自教育部的一组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504万人,2007年达560万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29万人,在历史上首次突破600万大关,预计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而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也达到610万人。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才拥有的“奢侈品”。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新华网访谈中曾谈到,高校扩招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60年的岁月长河中,高考在曲折中不断前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选拔出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赴到社会各行各业,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随着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规模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需求,高等教育的供求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1999年6月16日,原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决定高等教育在年初扩招23万人的基础上,再扩招33.1万人,这样当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53万,招生增幅达到42%。那段时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上世纪70年代末高考录取百分比徘徊在个位数,到了80年代末变成百分之十几,而1999年扩招之后,录取比例达到百分之几十。1999年的高校扩招给无数考生及其家庭带来了希望,使得数百万人尝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滋味儿,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教育机会的均等。这一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1万高校毕业生,到今天的610万;从100个考生只录取四五个人,到今天每10名考生中就有6个能考上大学——60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进程,为国家昌盛奠定了人才根基。


相关内容

  • 谋划发展规划未来
  • 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 周 济 一.一心一意谋发展,认真扎实订规划 当前,全国高等教育战线已经掀起学习和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这次学习要广泛发动群众,密切联系实际,重在谋划发展,重在规划未来.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学习 ...

  • 60周年国庆阅兵解说词
  • 60周年国庆阅兵解说词 (60年艰苦创业 30年改革开放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 中华民族 在复兴之路上阔步前进)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 [开场]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各位观众,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这里是全世界中华儿女倾心瞩目.衷心祝福的中国北京!2009年1 ...

  • 新中国成立60年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回眸
  • 2009年09月06日10:48 来源:新华网 图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新华社记者陈之平摄(资料照片) 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英文简称LAMOST),6月4日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河北兴隆观测基地通过国家竣 ...

  • 人教版_历史与社会_七下_期末复习提纲[1]
  • 第七单元复习提纲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1.知识改变生活.1).印刷术的发展:①早在唐代,中国就有了印刷术.宋代毕升发明 了活字印刷,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的典范.②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印刷 机.③现在,王选教授研制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进入光与电的年代. 2).18 ...

  •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 刘瀛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砷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童经验制度建设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 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刘瀛纪 (河南省周口市委党校,河南 周口 466200)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应当朝着什么方向.沿着什么道路.采取什么步骤前进,成为年轻的执政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最重大的 ...

  • 从平庸到卓越-德意志大学崛起进程研究
  • 从平庸到卓越:德意志大学崛起进程研究 摘要:大学危机和名族危机孕育了德国大学的改革,使德国大学 实现了从平庸到卓越的跨越.在考察德国大学改革和崛起的历史进 程基础上揭示了德国大学崛起的主要原因.德国大学崛起的根本原 因在于大学制度的创新使德国大学的性质从根本上发生了转向- -从教学机构向学术机构的制 ...

  • 竞选团支书的演讲稿
  • 各位尊敬的团委的老师尊敬的学生科协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尊敬的兄弟学生组织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好! 首先跟不认识我的人介绍一下,也跟认识我但不熟悉我的人强调一下我的名字,我叫彭海洋,来至1班,在38秒钟之前任年级团支书。 在此,对于您对本人竞选动力工程学院200x级年级干部团第249减247届支书所 ...

  • 大学生竞选团支书演讲稿
  • 各位尊敬的团委的老师尊敬的学生科协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尊敬的兄弟学生组织的所有的兄弟姐妹们:你们好! 首先跟不认识我的人介绍一下,也跟认识我但不熟悉我的人强调一下我的名字,我叫彭海洋,来至1班,在38秒钟之前任年级团支书. 在此,对于您对本人竞选动力工程学院200x级年级干部团第249减247届支书所 ...

  • 我们怀揣梦想继续前行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016年,风光杂志社<时代名流>杂志(以下简称<时代名流>杂志)走过了十载峥嵘岁月,在十月这个金秋季节,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中,我们隆重推出了极具纪念意义的创刊200期.其中刊载了部分领导,社会各界名流的祝福之语.希冀之辞 ...